古代汉语主要特点是什么?
1、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优势。古汉语词汇特别是先秦到三国两晋时期的书面语言词汇,单音词占大多数。古代汉语的词往往就是一个字就代表了一个词语甚至一句话意思。
2、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从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发展。秦汉时期,单音词占绝对优势,到了隋唐宋元时期双音词开始繁盛。
3、一词多义的现象极为普遍。古代单音词居多,音节有限而词义无穷。词汇和词义不断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一词多义的现象。
扩展资料:
有些词,古今意义的不同,不仅仅表现为范围的变化,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有显著的差别。或者是褒贬意义的不同,或者是词义轻重的不同。
任何语言都是有声语言。语言里的词语都是音义的结合物。用什么语音表示什么意义,虽然古代汉语都有它自己的习惯和特点,词义的变化和语音的异同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古代汉语记录的是我国古代的文化。我们不能离开中国古代文化的背景来学习古代汉语。事实上,我们阅读的古代作品都会多方面涉及中国古代文化。
很多作品中都会出现古代的人名、地名、朝代名、职官名,有时还会出现古代的器具、服饰、宫室、车马等的名称,唐宋时期的一些写景、抒情的文学作品,也会有这些内容。
参考资料:
注释学和训诂学的区别
一、训诂学概说;陆宗达先生认为:“训诂学是汉语言学里研究语言思想;周大璞认为:“训诂学研究语义;王力先生也说过:“语言学也可以分为三个部门,第一;黄侃先生他在继承章炳麟先生“语言文字之学”的思想;洪诚先生认为:“训诂的任务是解释语言,训诂学是研;殷孟伦先生认为:“训诂学是汉语言学的一个部门,它;训诂学与训诂不是一回事,训诂是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二、注释学概说
一、训诂学概说
陆宗达先生认为:“训诂学是汉语言学里研究语言思想内容的一门科学,也就是语义学。”
周大璞认为:“训诂学研究语义。训诂学也就是语义学。”
王力先生也说过:“语言学也可以分为三个部门,第一是语音之学,第二是语法之学,第三是语义之学。这样,我们所谓语义学的范围,大致也和旧说的训诂学相当。
黄侃先生他在继承章炳麟先生“语言文字之学”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学科观念。“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洪诚先生认为:“训诂的任务是解释语言,训诂学是研究怎样正确地理解语言,解释语言,也就是讲清楚怎样注释的道理。”
殷孟伦先生认为:“训诂学是汉语言学的一个部门,它是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解释语言而正确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科学。
训诂学与训诂不是一回事,训诂是训诂学的研究对象,训诂学要探求训诂的方法、体式、原理等,训诂学的目的是要探索词义发展的规律,揭示词义系统,推求语源。训诂小学偏重於以雅学为骨干的训诂专著。《尔雅方言广雅》等属入小学类。训诂学的出现是以在文章中解释文本词语的形式出现的。
二、注释学概说
注释学作为学科名称,最早由朱星先生提出。他在1973年写成的《中国注释学概论》初稿中,首次使用了“注释学”一名。
许嘉璐定义,认为注释学是“研究给古书作注释的原则、方法、规律等等问题的科学。这是一门带有边缘性的实用科学;它将从注释古书的实际工作中总结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并反过去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
汪耀楠先生在《注释学纲要》一书中明确指出:“注释应当有明确地要求,这个要求就是以今释古,以浅释深,以普通话释方言,以具体明确的内容解释含义广泛的概念。”
训诂学发展成注释学:(P20)“在语言三要素中,语义最重要。传统训诂学的优点在于它没有把语义看成一个封闭系统,而是根据语言的自然属性,把语义的训诂与语言反映的极为复杂的主客观世界联系起来,从人类生活的广阔领域寻求语言意义。但传统训诂学最大的缺点,也在于它的无所不包。在科技进步,文、理分化,各种学科逐渐分立,研究逐渐细密的今天,如果不改变它本身的缺点,把它的研究对象集中在词义、语义上来,它就只能徘徊于传统语言文字学的范围,无法进入现代语言学的殿堂。”
再者,由于古籍注释自古以来是少数专门家的事情,如郑玄、马融、卢植等,自幼受到父辈或名师真传,从而是的决定了注释的人无须独立门户;此外,训诂
小学的注意力偏重于以雅学书为骨干的训诂专著,并未给够注释一定的注意和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籍注释的范围逐渐变广,大众化需求较多,需要专门学科的建立。注释学的建立完全是现实生活所提出的课题。
“古诗注释”的意思是古诗中解释字句的文字。
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注释是指解释字句的文字,也指用文字解释字句。可以是文字符号等多种形式。
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为古书注释开始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分得较细,分别称之为注、释、传、笺、疏、章句等。包含的内容很广。诸凡字词音义、时间地点、人物事迹、典故出处、时代背景都是注释对象。有脚注、篇末注、夹注等形式。古籍注释列在正文之中,有双行夹注和夹注。
现代书籍注释列于正文当页之下,称脚注,亦称本面注;列于文章之后或列于书籍之后者称篇末注。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全书注文的编排一般要求统一,以便于读者查考。注释在教科书中应用广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
1 各个时期文言文的特点及分类
古籍的绝大部分是用文言写的。文言的两个特点──“历久不变”和“脱离口语”,既为我们阅读古籍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困难。
“历久不变”是指文言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文言是在汉代以前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如《论语·学而》“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一句话就有九个虚词,可见当时是把口语中的每个虚词都记下来的。这种口语在魏晋南北朝就不说了,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一直到“五四”运动前的读书人,写文章都以先秦两汉的作品当作典范而刻意模仿。这样,汉代以前的语言就成了一种贯穿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书面语了,这种书面语就是文言。当然,因为模仿,各个时代的作者写出的文言文不免夹杂后代的词语和后代的语法,不可能跟汉代以前的语言完全一样,这就使文言在不变之中有某些细微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没有改变文言的基本面貌。所以,无论先秦两汉,还是宋元明清的文言作品,它们的基本词汇、语法都大致相同。这在客观上给我们方便:只要学会了文言,我们就能不受时代的限制,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自由地吸取需要的营养。如果古籍不是用文言写的,而是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白话写的,让我们去继承这份遗产,那不知道要难多少倍,这从读唐代变文、宋元话本、元明杂剧中就能体会到。
“脱离口语”的特点使得文言古奥难懂。从魏晋南北朝起直到今天,要学会文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会”的标准不同,学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会文言的标准是能读能写,现代人会文言的标准只要能读就行了,相对而言,现代人的“会”,难度小多了。况且,许多古籍经过历代学者的整理,阅读的难度减少了。尽管这样,现代人要学会文言读古籍仍然有困难。语言发展了,时代相隔太远,我们对文言的词汇意义、语法特点感到陌生;古籍中记载的历史文化、典章制度,我们或者不熟悉,或者从来没有接触。这些都是学习文言的困难。然而,要读古籍就必须学会文言。文言是躺在文化遗产宝库门前的一只拦路虎,下决心降伏这只老虎,宝库的大门便向我人敞开,收获将是巨大的;在这只老虎面前犹豫、畏惧,不敢去碰,宝库的大门关闭着,我们的损失也将是巨大的。
2 古文有什么特点古文有以下特点:
一、言文分离。语言学研究认为,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者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关系非常密切。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二、历久不变。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人们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例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历代的文言中得到了保存,就连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词汇,在文言里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有些词的古义在口语中早已消失,可在文言文中却照旧使用。虽然后世人们在模仿中难免会掺入些许当时的口语,从而给文言带来某些细微的变化,但从总体看来,文言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方面还是基本保持了原先的面貌。
三、行文简练。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可以说文言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少;二是文言文多省略,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的情况很常见。再加上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严密简洁的风格。
四、古奥难懂。由于年代的久远,与口语相脱离的文言越来越艰涩难懂了。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还有许多陌生的名目典章制度……这一切,在初学者的眼中成了捉摸不透的“迷言”。所以,给古书作注,解决难懂的问题,历来是文人学者孜孜以求的工作之一。
3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特点与不同,是什么原发布者:是艳汤夏厅瑞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很精彩。这当然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2文言文是知识。这是对的,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那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
4 古诗、词、文言文的特点词的特点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它的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的要求而规定的。词和诗在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
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等,称为词调。词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并不就是题目。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2)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以分两片的为最多。
一片即是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每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3)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都有它一定的格式。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
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 (4)句式长短不一。
诗也有长短句,但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还不允许有长短句。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
(5)字声配合严密。词的字声组织变化很多,有些词调还须分辨四声和阴阳。
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以求协律和好听。 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所以,作词先要选择词调。
《词源》卷下附杨守斋(缵)《作词五要》,说作词之要有五:“第一要择腔。腔不韵则勿作,如《塞翁吟》之衰飒,《帝台春》之不顺,《隔浦莲》之寄煞,《斗百花》之无味是也。”
每个腔调都表现一定的声情。作词择调,主要就是选择声情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相切合的腔调,使声词相从,取得声情与文情一致。
这样的词才可仿到声文并茂。——这是填词择调必须首先注意的。
否则望文生义,就会出现形式与内容乖离的毛病,甚至南辕北辙,闹出笑话。例如,《贺新郎》,是表达慷慨激昂的思想感情的。
与“燕尔新婚”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一见“新郎”二字,就当作庆贺新婚的词调,加以滥用也就错了。
又如《寿楼春》,也不能因为其中有一个“寿”字,就认为是用以祝寿的词调,实际上恰恰相反,它的腔调是悲哀的。南宋词人史达祖,曾用以填制哀悼之词。
辨别词调声情的方法,约有下列几种: (1)根据前人记载分析:唐宋人书中凡言及词调声情,大致都可信。如宋毛开《樵隐笔录》说:“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
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这也可见《兰陵王慢》末段的声情。
可惜这类记载,在唐宋人故籍中比较少见。 (2)根据唐宋词作品辩别:这可依《历代诗馀》(清康熙时沈辰垣等所编的一部词的总集,将唐宋以来的词依调分编)诸书,于一调之下许多词中,分析总括它的内容情感,若有十之七、八相同的,即大约可以断定此调是某类声情。
如《满江红》、《贺新郎》就可用这种方法断为豪放激越一类。虽有例外,大致相差不远。
(3)根据凋中字句声韵体味:有些词情不易分析,或者有些作品感情错综复杂,可按照字句的声韵,进行揣度:大体上,用韵的位置疏密均匀的,声情必然较为和平宽舒;用韵过疏过密的,声情不是迟缓,便是急促;多用三、五、七言句法相间的,声情较舒畅;多用六字、六字句排偶的,声情则较稳重;字声平仄相间均匀的,情感必安祥;多作拗句的,情感必郁劲。 (4)根据作家流派和所处时代分辨:如豪放派词人,作词多飘逸豪放;婉约派则清婉绚丽。
—以豪放派代表,著称于词坛的辛弃疾,现存的总共226首作中,就有《水调歌头》三十五首、《满江红》三十二首,《贺新郎》二十二首、《念奴娇》十九首,这些适宜于表达慷慨悲壮、豪放雄浑 的词,即占到他全部词作的百分之五十二以上。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对词人的词风亦有较大的影响如,被称之为“婉约宗主”的李清照的词,南渡前后,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调:前期多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明快妍丽;后期则更多的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感慨悲凉的情感等。
文言文的特点一、言文分离。语言学研究认为,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者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关系非常密切。
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
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二、历久不变。
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人们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例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历代的文言中得到了保存,就连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词汇,在文言里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有些词的古义在口语中早已消失,可在文言文中却照旧使用。
虽然后世人们在模仿中难免会掺入些许当时的口语,从而给文言带来某些细微的变化,但从总体看来,文言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方面还是基本保持了原先的面貌。 三、行文简练。
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可以说文言本身就包含着简。
5 高中文言文几种句式的特点及判断方式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被动句 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
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5介宾短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多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但在文言文中,却常置于谓语之后作补语。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解释词义、注明音读、疏通文意、阐明思想、分析句读、讲解语法、说明修辞手段、诠释典故、校正文字、考证人名、地名等,例如:
解释词义例
《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毛传:“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姝,美色也。俟,待也。城隅,以言高而不可逾。”
《左传·庄公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杜预注“绳,誉也。”
注明音读例
《诗经·周南·关雎》:“君子好逑”。《经典释文》:“逑,音求。”又如《诗经·召南·何彼 矣》:“何彼 矣,唐棣之华。”《经典释文》:“棣,徒帝反。《字林》‘大内反’。华如字。”
不一样。
一、笺,是名词,本指狭条形小竹片,古代无纸,用简策,有所表识,削竹为小笺,系之于简。
〈名〉
1、注释的文字
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韩愈《施先生墓铭》
又如:;笺记(古文体名)
2、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
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
3、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
如:奏笺;《答东阿王笺》
4、书信的代称 。
如:投笺;便笺;手笺
5、名片;名刺
亲友投笺互拜。——明· 田汝成《熙朝乐事》
二、注,含义较多,既可作名词也可做动词,和“笺”有关的解释如下:
--〈动〉解释古书原文意义为“注”,解释前人注文的意义为“疏”。
其有明圣人之道,尽六经之意,而不能诵疏与注,一切弃之。——柳冕《与权德舆书》
及景纯注《雅》,动植必赞。——《文心雕龙·颂赞》
郑玄欲注《春秋传》。——《世说新语·文学》
注曰“不好”,改为“过”。(注曰,在旁边注明。)——宋· 洪迈《容斋续笔》
又如:注本(带有注释的版本);注述(注释);注训(注解);注家(注解古籍的人)
--〈名〉通常为字较小的,在正文以外印刷的评注或附注 。如:脚注。
注的详细解释见http://xh5156educom/html3/8378html
三、有词“笺注”,意为:给古书作的注释。
本文2023-08-05 18:53: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