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树基的著作论文
著作:
1、《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明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中国移民史》第六卷《清 民国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论文:
1、《明清时期的流民与赣南山区的开发》,《中国农史》1985年第4期,第19-40页。
2、《明清时期的流民与赣北山区的开发》,《中国农史》1986年第2期,12-37页。
3、《明代初年长江流域的人口迁移》,《中华文史论丛》第四十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9页。
4、《湖南人由来新考》,《历史地理》第九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129页。
5、《明清时期移民氏族的人口增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族谱分析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第77-90页。
6、《对明代人口总数的新认识》(葛剑雄、曹树基),《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33-44页。
7、《洪武时期河北地区的人口迁移》,《中国农史》1995年第3期,第12-27页。
8、《洪武时期鲁西南地区的人口迁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第16-26页。
9、《永乐年间河北地区的人口迁移》,《中国农史》1996年第3期,第33-52页。
10、《洪武时期山东三府地区的人口迁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18-30页。
11、《清代前期浙江山区的客家移民》,《客家学研究》第四辑,《历史教学问题》杂志社出版,1997年,第1-13页。
12、《太平天国战前的中国人口》,《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第32-41页。
13、《洪武时期凤阳府的人口迁移》,《安徽史学》1997年第3期,第14-21页。
14、《是学术创新,还是低水平的资料编纂?——评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资料研究〉》(葛剑雄、曹树基),《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154-166页。
15、《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南人口的影响》,《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39-47页。
16、《洪武时期东南地区府县治城市人口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第19-33页。
17、《国家对人民的控制——以洪武时期的户口调查为例》,《历史地理》第1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4-104页。
18、《论明代的人口增长率》,《中国学术》第3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05-236页。
19、《太平天国战争对浙江人口的影响》(曹树基、李玉尚),《复旦学报》,2000年第5期,33-44页。
20、《清代前期“丁”的实质》(曹树基、刘仁团),《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
21、《清代中期的云南人口》,《历史地理》第十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0-258页。
22、《清代中期的江西人口》,《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128-140页。
23、《清代北方城市人口研究——兼与施坚雅商榷》,《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第15-28页。
24、《清代江苏城市人口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50-56页。
25、《马尔萨斯理论与清代以来的中国人口——对美国学者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批评》(曹树基、陈意新),《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第41-54页。
26、《清代中期的四川人口——以1812年数据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第92-105页。
27、《尊重中国人口史的真实——对〈摘掉人口决定论的光环〉一文之回应》(陈意新、曹树基),《学术界》2003年第3期,第116-132页。
28、《清中叶以来的江南市镇人口———以吴江县为例》(游欢孙、曹树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124-134页。
29、《洪武大移民:来自湖南浏阳的新例证》,《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第140-147页。 著作:
1、《鼠疫:战争与和平——1320-1960年中国的环境与社会变迁》(曹树基、李玉尚),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2、《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机制》,曹树基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论文:
1、《地理环境与宋元时代的传染病》,《历史地理》第十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3-192
2、《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17-32页。
3、《鼠疫流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曹树基、李玉尚),《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167页。
4、《18-19世纪的鼠疫流行与云南社会的变迁》(第二作者),《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209页。
5、《咸同年间的鼠疫流行对云南人口的影响》,(李玉尚、曹树基),《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19-32页。
6、《历史时期中国的鼠疫自然疫源地》(曹树基、李玉尚)《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94-116页。
7、《清代云南昆明的鼠疫流行》(李玉尚、曹树基),《中华医史杂志》,2003年第2期,第67-71页。
8、《光绪年间云南鼠疫的流行模式——以市镇和村庄为基础的研究》,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主编:《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一辑, 香港科技大学出版,2003年,第132-152页。
9、《历史时期的传染病流行与社会应对——中国与西方的比较》,收入燕爽主编:《SARS与社会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历史时期的鼠疫流行模式与社会变迁》,收入谢遐龄等主编:《SARS、全球化与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鼠疫大流行中的广州、香港与上海——以申报为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72-81页。
12、《国家与地方的公共卫生——以1918年山西肺鼠疫流行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78-190页。 著作:
1、《石仓契约》第一辑第1-8册,(曹树基、潘星辉、阙龙兴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论文:
1、《〈禾谱〉及其作者研究》,《中国农史》1984年3期,84-91页。
2、《〈禾谱〉校释》,《中国农史》1985年第3期,74-84页。
3、《玉米番薯传入中国路线新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62-66页。
4、《清代玉米、番薯分布的地理特征》,《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87-303页。
5、《闽粤赣三省毗邻地区的社会变动与客家形成》,《历史地理》第1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3-125页。
6、《对明代初年田土数的新认识——兼论边卫所辖民籍人口》,《历史研究》 1996年第1期,第147-160页。
7、《清代台湾拓垦过程中的股份制经营——兼论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的不成立》,《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127-141页。
8、《中国村落研究的东西方对话——评王铭铭〈社区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第119-133页。
9、《清代中后期浙南山区的土地典当——基于松阳县石仓村当田契的研究》(曹树基、李霏霁),《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第40-54页。
10、《清至民国山东东部玉米、番薯的分布——兼论新进作物与原作物的竞争》(王保宁、曹树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4期,第37-48页。
11、《石仓地契的发现、收集与整理——来自浙南山区一个客家村庄的报告》,《客家学刊》(创刊号),2009年6月,第146-172页。
12、《“残缺产权”之转让:石仓“退契”研究》(曹树基、李楠、龚启圣),《历史研究》2010年第3期,第118-131页。
13、《送户票与收粮字:土地买卖的中间过程——以浙江松阳石仓为中心》(曹树基、高扬),《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第28-36页。
14、《从石仓土地执照看花户内涵的衍变与本质》(单丽、曹树基),《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第119-129页。
15、《石仓冶铁业中所见清代浙南乡村工业与市场》(曹树基、蒋勤),《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一本,第四分,第833-888页。 著作:
1、《大饥荒:1959-1961年的中国人口》,香港国际时代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
论文:
1、《乡镇自治中的国家意识形态——以嘉兴县1946年乡镇职员政治试卷为中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2期,第98-110页。
2、《1958-1962年四川省人口死亡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1期,第57-67页。
3、《1959-1961年中国的人口死亡(3250万)及其成因》,《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1期,第14-28页。
4、《1959-1961年广西十县人口数据的“加工”》(孙琦、曹树基),《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2期,第75-86页。
5、《两种“田面田”与浙江的“二五”减租》,《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108-121页。
6、《土地分种:雇佣、合作还是出租——以南汇县土改档案为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5期,第5-18页。
7、《苏南地区“田面田”的性质》,《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59-71页。
8、《土地耕作与“田面权”之争——以抗战胜利后嘉善县的佃权纠纷为中心》,(孙琦、曹树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82-88页。
9、《国家形象的塑造——以1950年代的国家话语为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6-26页。
10、《划分“右”派:以桐柏县档案为基础的研究》(曹树基、李楠),《学术界》2010年第1期,第180-194页。
11、《两种“田面田”与苏南的土地改革》,谢国兴主编:《改革与改造——冷战初期两岸的粮食、土地与工商业变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年7月,第97-132页。
12、《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中“工商业兼地主”的政治身份认定》(刘诗古、曹树基),《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2期,第66-75页。 1、《中国社会人类学研究的新突破——评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第203-206页。
2、《以人为本的农业历史地理学——评萧正洪〈地理环境与技术选择〉》,《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122-124页。
3、《评包伟民主编〈江南市镇及其在近代的命运〉》,《中国学术》第4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历史语言的文化阐释——评陈建华〈现代革命话语考论〉》,香港《二十一世纪》2001年第3期,第153-156页。
5、《学术研究与学术评审制度——评王铭铭〈闽台三村五论〉》,《文汇报》1998年11月13日。
6、《也谈清代台湾的土地开垦、社会组织和经济形态——答周翔鹤先生》,《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1期,71-77页。
7《经济史学的方法论:描述与分析——评〈中国经济通史·清代卷〉》,《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137-146页。
8、 «Les normes scientifiques : Un grand débat dans le monde universitaire chinois», Revue Bibliographique de Sinoligie ( Review of Bibliography in Sinology), 2002《学术规范:中国学术大论争》,《汉学年鉴,2002年》,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HESS)出版社,2003年版,第65-84页。
9、《评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中国学术》2005年第2期,第270-273页。
关于秦汉书籍的历史不仅仅有“四史”还有《水经注》,《新语》,《九章算术》……
下面我就一一介绍秦汉时代的书籍!
《史记》:
共一百三十卷,汉司马迁撰。《史记》全书五十二万言,上起传说中的五帝,下迄汉武帝末年。记述了三千余年的历史。全书略于先秦,详于秦汉,所述秦商鞅变法至汉武帝晚年的历史,约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三左右。
《史记》的史料来源十分广泛,既有取自先秦文献和 档案,也有作者司马迁自己游历的所见所闻。书中有些汉代人物的事迹,甚至是司马迁亲身交往所了解的。司马迁在此基础上,考信择善,当书则书,秉正不阿,疑则存疑,或缺略不论。刘向、扬雄等汉代知名学者都服其有良史之才,以为“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作为一部规模宏大的通史。
《史记》的内容非常丰富。举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典章制度和重大事件,以及天文地理、风俗民情、民族关系,乃至东亚、东南亚、中亚诸邻国的社会情状,都在书中得到了反映。其所记载的历史人物,上自帝王将相,下及游侠、商贾、医卜、俳优等等,大都栩栩如生,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的图景。
《史记》在流传过程中,有亡缺也有续补。最先提出《史记》有缺的是东汉卫宏。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谓《史记》“十篇缺,有录无书”。
三国时张晏胪举亡缺十篇的篇目,即《景帝纪》、《武帝纪》、《礼书》、《乐书》、《兵书》(按:当即《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三王世家》、《日者列传》、《龟策列传》、《傅靳蒯列传》等篇。他还指出《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和《日者列传》是元、成间博士褚少孙补作。后人对张晏的说法有不同意见。一般认为,十篇并非全佚,褚少孙所补也并非四篇,凡今本中标“褚先生曰”者皆是,其所补虽缺乏史识及文采。
其他续补者尚有刘向、刘歆、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所补内容,已无从稽考。
最早为《史记》作注的,是东 延笃,撰《史记音义》一卷,早亡。此后,晋徐广,刘宋裴骃,梁邹诞生,唐许子儒、王元感、陈伯宣、徐坚、李镇、刘伯庄、窦群、裴安时、司马贞、张守节等人都曾为《史记》作注,而能留传至今的唯有裴骃《史记集解》八十卷,司马贞《史记索隐》三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三十卷,号称“三家注”。裴注重于释义,司马注音义并重而长于音,张注则最为精审,尤详于地理。三家注本各自单行,至北宋时始分隶于《史记》正文之下,形成今本模样,为研读者带来不少的方便。
《汉书》:
共一百二十卷,东汉班固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在吸取《史记》成果的基础上,纠偏补缺。如补立《惠帝纪》,补叙了当时有影响的制度和法令。又增王陵、吴芮、蒯通、伍被、贾山诸传,还将张骞事迹从《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抽出,加以扩充,设立专传。此外,于贾谊、晁错、韩安国等传中,增补了不少诏令奏疏。其中,如贾谊的《治安策》,晁错的《言兵事疏》和《募民徙塞疏》尤为著名。比较完整地引用诏书、奏议,成为《汉书》的重要特点。
此外,边疆诸少数民族传的内容也相当丰富。班固于志书和史表的撰作中,多有突破,显示其博学贯通的特点。如《百官公卿表》是现存最早的秦汉官制大纲,虽事略不详,但极为精要。
如其中的《刑法》、《地理》、《五行》、《艺文》、《食货》五志,独具匠心,是探讨秦汉法制、地理沿革、天文气象和生物变异、先秦秦汉典籍源流、财政经济状况的必读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对汉武帝以后的历史,班固除参据班彪所著《史记后传》外,也利用了刘向、刘歆、扬雄、冯商等人的研究成果。如《高祖纪》径用刘向《高祖颂》,《艺文志》脱胎于刘歆《七略》,《郊祀志》部分袭用扬雄补作的《封禅书》,《张汤传赞》则引用了冯商的案语。内容丰富,叙事极具条理。
《王莽传》更是研究新朝史的最基本的史料,对照《东观汉记》和《后汉书》有意无意地美化刘秀贬斥王莽的情况,《汉书》此传,客观翔实,愈显得可贵。班固深受正统儒学的熏陶,恪守封建礼教的规范,又崇信天命图谶,不能像司马迁那样秉正直言,而多所避讳。但他又不能不受到史家直书的传统影响,因而不敢轻改《史记》已著的史实,并能曲折地反映西汉社会的种种现象。这一矛盾的心理和作为,是阅读中必须留意的。
《汉书》多古字古训,较为难读。为此作注者甚多。
据《汉书》注中引延笃说推测,延笃在撰《史记音义》时,同时撰有《汉书音义》。而现确知最早的《汉书》注,当推应劭、服虔两家。他们所作《汉书音义》虽均亡佚,但在唐颜师古注中颇多征引,可略窥其概。颜师古以其叔父游秦的《汉书决疑》为基础,集东汉以来二十三家之说,总为《汉书》注,较为精核,成为历代最流行的注本。今通行《汉书》诸本,均采用颜注。
《后汉书》:
共九十卷,南朝宋范晔(398—445)撰。范晔完成《后汉书》纪传的写作之后,并同谢俨撰成《礼乐》、《舆服》、《五行》、《天文》、《州郡》五志。
《州郡志》实包括百官于内。南齐檀作十志,其《百官》即依范晔而合于《州郡》。范晔下狱那天,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志稿,使范书残而不全。
在范书之前,有关东汉的史作不下十部,即《东观汉记》、谢承《后汉书》、薛莹《后汉书》、司马彪《续汉书》、华峤《汉后书》、谢沈《后汉书》、张莹《后汉南记》、袁山松《后汉书》、袁宏《后汉纪》、张璠《后汉纪》等。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采撷诸家书之长,删繁补缺,整齐故事,后来居上。
所以到了唐代,范书取代《东观汉记》残本,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而东观诸史除袁宏纪外相继散亡。于是范书成为研究东汉史最主要的史籍。
范晔《后汉书》以“正一代之得失”为宗旨,多用合传形成,以明褒贬。
如列王充、王符、仲长统为一传,表彰三位思想家以布衣针贬朝政的事迹。又列郭泰、符融、许劭为一传,以突出三名士的识人之鉴。又并邓彪、张禹、徐防、张敏、胡广为一传,以讥刺这五位庸碌圆滑官僚的苟合因循。
又别立《孝义》、《党锢》、《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宦者》诸类传,分述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类型的代表人物,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东汉社会的面貌。
由于范书重文采,求简要,也造成一些历史事件和典章制度具体事实隐而未彰,这些欠缺需从《后汉纪》和东观诸佚史的佚文来作些订补。
司马彪的《续汉书》,是在谯周《东观汉记》删改稿的基础上,重加整理,特别对安顺二帝以下东汉史事,补阙尤多。永嘉乱后,《续汉书》纪传部分6续散亡,唯八志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成为今后《后汉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续汉志》中,以《百官》、《舆服》、《郡国》三志最为重要。
《百官志》可补《汉书·百官公卿表》略而不详之弊,以刘秀定制为准,以上公、将军、诸卿、郡国官属为序,将各级主吏、属吏的员数、职掌和源流,条理爬梳,并附百官受俸例,是研究秦汉官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唯略于秦官之沿革,可取沈约《宋书·百官志》以为弥补。
《郡国志》则可与《汉书·地理志》相对照,以明地理沿革。
《舆服志》为《史》、《汉》所无,源出于《东观汉记·车服意》,是研究秦汉服饰、车舆制度的主要依据,对于研究秦汉文化史和社会史具有特殊的意义。
但是司马彪未志《食货》及《艺文》,使一代经济制度和文史典籍都未能得到反映。
自范书问世后不久,南朝梁人刘昭为之作注,并选取《续汉书》八志,析为三十卷,注以并行。至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再为范书作注,因《续汉志》非范晔所作,弃而不注,一时风行天下。于是范书又单行于世,而刘注则随之大部散亡。到了北宋乾兴元年(公元1o22 年),孙奭建议把李贤所注范书纪传和刘昭所注《续汉志》(佚《天文志》卷下注及《五行志》卷四注)合并成书。此后,《后汉书》就形成今天通行的一百二十卷的本子。
《三国志》:
共六十五卷,西晋陈寿著。《三国志》包括《魏书》(有帝纪,以示正统)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对汉末史事有不少记载,而大量记载三国时史事。
《汉纪》:
共三十卷,东汉荀悦(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荀悦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
于建安三年(公元198 年)奉汉献帝之命,按《左传》体例,删略《汉书》,历时二年而成书。时称此书“辞约事详,论辨多美”,又“省约易习,有便于用”。唐人开科取士,一度以《史记》、《汉书》、《汉纪》为一科。自《资治通鉴》问世后,其影响日小,几致消亡。
《后汉纪》:
共三十卷,东晋袁宏著。与《汉纪》删节《汉书》不同,袁纪成书早于范书,所纪有不少材料更接近原始资料,所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袁纪精实之语,也有不少范书尚未吸取之处,往往可以订补范书的错误和不足。
除上述二纪外,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秦汉部分,亦不可忽视,其史料虽基本出自前四史及两汉纪,但简明扼要,是初学者提纲絜领地熟悉秦汉史的入门之书。而胡三省注,音义兼备,考辨精当,地理尤详,兼有史评,是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三辅黄图》:
作者佚名。《隋志》称其为一卷,《郡斋读书志》作三卷,《直斋书录解题》作二卷。今本为六卷,本书载秦汉时期咸阳、长安地区的地理沿革、城市布局、宫廷苑囿、离宫别馆、汉陵面貌、祭祀礼仪等内容,是研究秦汉咸阳、长安地区历史地理的宝贵资料。
《华阳国志》:
共十二卷,东晋常璩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此书一至四卷,总述梁、益、宁三州历史地理的沿革,以地理为主。五至九卷以编年体形式分述公孙述、刘焉刘璋父子、蜀汉、成汉四个割据政权的历史,以及西晋统一时期巴蜀的历史。十至十二卷为三州由西汉至东晋初的“贤士列女”传。书中有关秦汉的部分,多为纪传体史书所不载。所以此书是研究秦汉历史地理和巴蜀地方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典籍。
《水经注》:
共四十卷,北魏郦道元撰。此书在汉桑钦《水经》记载的基础上,广为订补,详述了河流水道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兼论水道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邑、关津的地理状况和历史沿革,以及古代建筑、碑刻石阙、人物故事、民间歌谣、神话传说,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不乏有关秦汉历史、地理、民俗的记述,可与纪传体史元注中引书多达四百余种,包括一批秦汉佚史,为研究秦汉史保存了珍贵的史料。
《东观汉记》:约一百四十三篇,东汉班固、刘珍、蔡邑等撰。是我国第一部官修当代史。《汉记》之作始于汉明帝时,班固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作《世祖本纪》及功臣列传,新市、平林、公孙述、隗嚣等载记凡二十八篇。安帝时,刘珍两度奉诏著作东观,始有《汉记》之名。其所撰为光武至永初初诸纪、表、名臣传、节士传、儒林传、外戚传等。桓帝时,边韶领衔作穆、崇二皇传、《顺烈皇后传》、《安思阎后传》、《儒林传》、《百官表》、《宦者传》。此时,《汉记》已有一百十四篇之数。后又由伏无忌主持,补修《诸王表》、《王子表》、《功臣表》、《恩泽侯表》、《南单于传》、《西羌传》、《地理志》,于是诸体始全。灵帝时,蔡邕两度主持撰作《朝会》、《车服》、《律历》诸志,并续作纪传。汉末丧乱,蔡邕被诛,《汉记》修撰之事,遂告终结。此书自刘珍起,以东观为主要撰作场所,所以刘昭称其元《水经注》始称其为《东观汉记》,《隋志》沿用此称,并流传至今。《东观汉记》是东汉历史比较原始的材料。
《汉官六种》:
共十卷,清孙星衍辑,收入《平津馆丛书》。其所辑诸书情况如下。
《汉官》,一卷,作者及成书年代亦不详,内容侧重于公卿员吏的人数和品秩,并附记诸郡郡治距京师的里程数。
《汉官解诂》,一卷。原名《小学汉官篇》,计三篇,建武年间新汲令王隆撰。其书以童蒙公卿内外之职,旁及四夷,博物条畅,多所明”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比较广泛。
《汉旧仪》,二卷,《补遗》二卷。原书四卷,东汉议郎卫宏撰。此书不仅言及官制,而且大量涉及礼制,如籍田、宗庙、春桑、酎、祭天等礼仪。此书是《汉官六种》中有较高史料价值的一种。
《汉官仪》,二卷。原为十卷,东汉军谋校尉应劭撰。时献帝迁都于许,旧章湮灭 荀悦简介 ,书记罕存,应劭于是缀集旧闻,而作此书。汉官诸书中,此作最为系统,佚文史料价值亦最高。
《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一卷。简称《汉官典职》,或《汉官典仪》。原为二卷,东汉卫尉蔡质撰。杂记官制及上书谒见仪式。
《汉仪》,一卷,吴太史令丁孚撰。较他书简略,流传不广,鲜为人知。
这六书是汉代官制仪式最原始、最丰富的系统记述,可补《汉书·百官公卿表》和《续汉书·百官志》的不足,应予以足够重视。
《说文解字》:
共三十卷,东汉许慎撰。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定字源的字书,对研究古代文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方言》:
共十五卷,西汉扬雄撰。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今传晋郭璞注本,唯十三卷,略有后人增补。书中在以汉代通行语解释方言时,也片断地反映了汉代的衣食住行和风俗民情等社会生活的史实。
《释名》:
共八卷,东汉刘熙撰。这是我国第一部用声训释字义的训诂书。全书共二十七篇,分释天、地、山、水、丘、道、州国、形体、姿容、长幼、亲属、言语、饮食、采帛、饰、衣服、宫室、床帐、书契、典艺、用器、乐器、兵、车、船、疾病、丧制等类字义,对研究两汉社会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急就篇》:
共三十一章,西汉史游编。这是一部童蒙之书。章为开篇,后六章叙姓字,列姓一百一十三个;下接“诸物”部分十八章,言及工具和日用器皿、武器及车马具、衣履服饰、建筑和室内陈设、人体生理和疾病、药物、农作物名称、花鸟虫鱼兽等名词;又有三章叙刑法;二章叙职官及地理;末章以颂扬汉德而告终。这书反映社会面极广,从中可以了解许多汉代社会史的有用资料。
《新语》:
上下二卷,共十二篇,陆贾著。全书以黄老思想为核心,吸取儒学的部分主张,强调无为而治,政令统一,选贤用能,崇尚仁德。
《新书》:
又名《贾子》,贾谊撰。今本十五卷,计五十八篇(缺《问孝》和《礼容语》上)。书中提出以民为本,合理分摊赋役,重农抑商,加强对诸侯王国的限制,以及相关的治安之策,是研究汉初历史和贾谊思想的重要资料。原书亦经改窜,真伪错杂,应予以注意。
《淮南子》:
又名《淮南鸿烈》。《汉书·艺文志》言有内篇二十一篇,外篇二十三篇。今本唯存内篇。这书由淮南王刘安延请学人共同撰集,以道家思想为主干,兼取儒、法、阴阳五行诸家学说,为文景时期刘姓诸侯王企图保持封建割据的思想代表作,对了解朝廷与地方的政治斗争有较高参考价值。
《春秋繁露》:
十七卷,八十二篇,董仲舒撰。其主要内容当仍是董仲舒的思想。董仲舒以春秋公羊说为指导思想,提出一系列维护“大一统”的思想观点,又糅合阴阳五行学说,建立“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的新体系,以迎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在当时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这书是了解西汉中期思想和政治状况的重要资料。
《白虎通义》:
简称《白虎通》,又称《白虎通德论》,四卷,它把儒家学说与谶纬迷信紧密结合起来,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这是研究东汉思想史最基本的史料之一。
《论衡》:
共三十卷,王充撰。全书共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有录无文。王充博学多闻,勤于著述,是东汉初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家。他对当时盛行的谶纬迷信及唯心主义的神学思想体系,进行了无情的抨击。王充精通汉史,常据以阐其主张,同时也提到了当时社会的不同风尚,因而此书是研究汉代社会史的有用资料。
《潜夫论》:
共三十六篇,王符撰。这书强调民本思想,要求改变世家豪门垄断政治的局面,以达到重兴汉室的目的。这是了解东汉后期政治与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
《申鉴》:
共五卷,荀悦撰。这书恪守传统儒学,但反对谶纬迷信,又主张德刑并用,限制兼并,以缓和社会矛盾。书中还极力主张抑制权臣,维护封建等级秩序,以强化皇权。这是研究汉末思想的又一重要材料。
《盐铁论》,十卷,凡六十篇,西汉桓宽编。其第一篇至第四十一篇 荀悦简介 ,记述了会议正式辩论的经过及双方的主要观点。第四十二篇至第五十九篇写会后双方对匈奴政策、法制等问题的争论要点。最后一篇是后序。全书真实生动、全面而扼要地介绍了汉武帝的主要经济政策及相关的政治、军事、文化思想诸问题,是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氾胜之书》:
共十八篇,西汉氾胜之撰。这是他指导关中农民耕作的生产经验的总结,为中国农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书中除记述主要作物的一般栽培技术外,还介绍了区种法、溲种法、耕田法、穗选法、稻田水温调节法、桑苗截干法等先进生产技术,是了解汉代农业史的宝贵史料。
《四民月令》:
共一卷,东汉崔寔撰。这书仿《礼记·月令》,按月记述地主庄园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反映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的面貌,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史不可多得的材料。
《太平经》:
共一百七十卷,今存五十七卷,是我国道教主要经典之一。以阴阳五行之说为基调,杂以巫觋之语。其中神秘的五行说和朴素的平均思想,成为张角组织群众,动黄巾起义的思想武器。以后,经历代信徒的推广和增衍,才形成一百七十卷的庞大规模。《太平经》对于探讨东汉早期道教的形成,及其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风俗通义》:
该书三十卷,今存十卷,东汉应劭撰。此书反映东汉社会的不同风俗,为研究两汉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其中多为纪传体史书所失载,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周髀算经》:
共二卷,至迟成书于汉武帝时期,是先秦以来天文算学经验的总结。其天方面主张盖天说。数学方面的贡献,则表现在分数算法、开平方算法的运用,以及总结出勾股的定理。
《九章算术》:
共九卷,当成书于东汉和帝时。作者无考。这是世界古代数学名著之一。其中分数计算法、负数计算法、比例计算法,以及开平方、开立方、二次方程和联立一次方程解法,都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是了解汉代数学成就的重要资料。同时在算题中,还可以了解汉代经济政策、物价、农业生产水平等方面的情况,史料价值较高。
《神农本草经》:
秦汉间人伪托神农撰。收载药物达三百六十五种,是我国较早的有关药物学、植物学的分类学专著。
《伤寒杂病论》:
十六卷,东汉张机撰。原书散佚,西晋王叔和得其残稿,加工后,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是了解汉代医药学水平的基本参考书。
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前身为1984年6月成立的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室;1985年6月改建为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是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委员会在吉林省设立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协作体;1999年9月北华大学组建后,于12月成立北华大学古籍研究所;2004年5月,改建为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2007年1月,被评为吉林省第一批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郑毅,男,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省级重点学科历史学学科带头人。 主攻学术领域为中日关系史、日本外交政策史,在多年的学术研究过程中主持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外交政策”(08BSS004)一项,项目成果被同行专家评定为优秀等级;主持承担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05JA810001),在该学术领域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填补了从中国人视角考察研究日本战后对华外交政策形成的关键节点和关键性人物,对丰富中国日本史学界具有引导性的学术地位与价值,对于国人了解日本社会,了解日本战后对华外交政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 郑毅教授现为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历史学科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吉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中国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教育厅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吉林省社科院客座教授、吉林省社科联委员。2011年1月被评为吉林省第11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012年12月被评为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担任主编的大型地方文化丛书《长白丛书》,2014年已出版了108部,5000余万字,在国内外学术界都有极高的学术影响力,在整理以及传承地方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1)《长白丛书》
从1985年开始对东北文献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发掘和整理研究,编订出版了大型地方文献《长白丛书》,现已出版108部,5000余万字。以其鲜明的地方性、多姿的民族性、浓郁的边疆性和强烈的国际性,斐声海内外。被专家誉为“东陲文献,重放光华”、“东北文献荟萃、关东文化精华”,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中心主任厉声研究员评价:《长白丛书》的研究成果与西北整体研究同居全国地方史研究首位,在国内外史学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长白丛书》全套曾获省社科二等奖。
《长白丛书》的整理与研究已由东北地区扩展到东亚区域,出版了《同文汇考中朝史料》、《东北亚经济圈译丛》、《霍尔瓦特与中东铁路》等一批成果,使《长白丛书》的成果更加具有国际化视野。
(2)学术论文
2008年至今,发表学术论文133篇,其中在CSSCI索引源期刊发表论文31篇。共出版学术专著14部。
(3)获奖
《东北农业经济史料集成》获全国古籍出版一等奖1项,《同文汇考中朝史料》获全国古籍图书一等奖,《破解困局的智慧——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权利利益平衡吉田茂政治思想体系研究》获吉林省教育厅一等奖、获省社科三等奖2项、获得省市社科成果奖15项。
(4)科研项目
中心成员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分别为郑毅教授的“吉田茂的帝国意识与对华政策观研究”,已于2011年底结项,项目成果被评为优秀;刘国石教授结项的“中朝疆界与民族关系研究”,结项成果被中央政治局所采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郑毅教授的“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李善洪副教授的“清朝和朝鲜朝贡关系文书研究——以《同文汇考》为中心”、赵文铎副研究员的“民国时期东北基层权力结构研究(1911—1931)”。国家古籍整理项目2项、中外合作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20项,项目经费115万元。 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学术机构的合作,是活跃学术氛围的重要方式。中心先后与韩国庆南大学、岭南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韩国建国大学亚洲移民研究所、韩国汉城教育大学韩国学教育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中心多次邀请美、日、韩等国和港台地区学者来访。中心成员均参加过国际或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在交流的频度和密度方面,都是非常突出和有实效的。
2007年以来本学科主办或合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10次。(截止于2012年12月) 其中国际学术会议4次, 2007年8月召开的东北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9年召开的近代东亚的接触空间——以中国东北地域为中心; 2010年召开的东北民俗——以火炕文化为中心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1年召开的中韩近代东亚地区人口流动及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 国内学术会议6次, 2007年7月召开的吉林省历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 2010年大陆、台湾“孙中山和谐思想”学术研讨会; 2011年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学术研讨会; 2012年1月召开的吉林省省级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专委会第一届理事会; 2012年7月召开的吉林省省级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专委会第一届年会; 2012年10月合办的人本思想与公正社会的构建学术研讨会。 10次学术会议与会国内学者515人,国外学者47人。 通过这些学术活动,对提升东亚中心的学术地位,扩大学术影响,提高研究素质,引领研究方向都有重要意义。 北华大学高度关注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专拨南校区院系办公楼二层1000余平方米作为中心的研究室和资料室,投资20余万元进行改善,使中心成员都有独立的研究室和校园网络。为扩大影响,资料室现有国内外图书近5万册,长期订阅期刊60余种。中心还建立了独立的域名的网站能便捷地与国内外学术界进行交流合作。
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的北华大学古籍研究所。根据原古籍研究所研究领域的拓展和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经北华大学校长办公会通过,于2004年5月成立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 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学术队伍建设合理得当,阶梯结构合理,且每人都有自己相应稳定的研究方向,可完全适应当前中心学科队伍建设的需要。
根据研究领域和学科建设的需要,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下辖四个研究室。分别为东北文献研究室、东北经济研究室、东北民族研究室、东亚区域史研究室。研究室主任分别由教授、副教授担任,设有办公室和资料室。研究中心研究领域特点鲜明、成果突出,在省内和国内较有影响。
中心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 自1985年以来,一直以开发乡邦文献、宏扬地方文化为宗旨,面向东亚,依据深厚的文化积存, 在全方位、深层次的挖掘和研究的基础上,编订《长白丛书》文献整理与东亚文化研究两大系列, 现已出书108部,总计5000余万字,内容包括史料、方志、档案、人物、诗词、满学、农学、 边疆、民俗、金石、地理、东北亚、专题论集等13个子系列,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内涵, 向世人展示了一方文化宝库。
在编订《长白丛书》的同时,中心的学者还独立或与学术界相关学者合作,独立撰著学术著作近30部, 担任主编、副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30余部,成果可谓丰厚。
学术论文是中心科研成果表现的重要方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学者先后发表国家级文章200余篇,省级文章400余篇,市级文章200余篇。很多文章被《中国人大报刊资料中心》、《高校文科期刊文摘》等全文转载、部分转载或收入目录,在学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科研立项是中心科研能力的突出表现。中心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合作项目、 国家教育部青年项目、省社科项目等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心曾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也是北华大学唯一的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承担中日合作交流项目3项,211工程项目子项目1项,全国古籍出版项目1项,全国古籍整理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青年项目2项,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中心项目2项,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项,吉林省教育厅项目近20项,学校校管项目50项。且《长白丛书》为全国高校古委会的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语言文化)研究所组织机构
顾 问: 刘乃中 刘厚生 张璇如 曹保明 富育光(满族)
所 长: 郑 毅
副所长:刘国石(离休),刘厚生(接任)
成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孔艳波(满族) 刘军臣 张 志
李德山 赵文铎(满族) 赵兴元(满族)
侯立红 费 驰 宫健泽
胡黎霞(满族) 崔子科 戴克良
推动对满语言文化的研究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在北华大学成立 本报2007年10月26日讯(记者龚保华)由北华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与东北师大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联合成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语言文化)研究所在北华大学剪彩。成立仪式上,北华大学领导向刘乃中、张璇如、富育光、曹保明、刘厚生等专家和学者颁发了客座教授、学术顾问证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组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在会上做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主题发言。 据东北师大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厚生介绍,满语文在清代通行300余年,其自身发展水平很高,具有丰富而生动的词汇和准确严格的表达手段,可以说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堪称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著名的汉文典籍如《四书》、《五经》、《左传》、《三国演义》等均曾被翻译成满文。然而,作为我国第3大民族的满族,人口已超1000万,但会说满语的却为数寥寥。满学界专家痛心地说:“一种语言的消亡,绝不亚于一个物种的消亡。如果再不对其进行抢救挖掘,满语口语就有可能从历史上消失。”刘厚生教授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东北师大开设满语文课程,并出版了《满语文教程》、《简明满汉辞典》和《汉满词典》等学术专著,培养了多名从事满学研究的研究生,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据悉,研究所成立后,将建立图书信息资料中心;编辑出版东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概览;并进行科技立项,申报省社科项目。在满语文科研教育方面,将编写《满语文教程》;为满足社会各界要求学习和了解满语言文化的愿望,在2007年面向社会开办满文进修班(初级班),2008年办高级班还将在北华大学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中开设满语文课,并在吉林地区做一次满语言文化的普查。 来源:中国吉林网-吉林日报2007年10月27日(责任编辑:贾国湘) 本学科设有东亚国际关系史、中日关系史、中朝(韩)关系史、东北地方史、东北边疆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和社会史六个研究方向。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在读博士5人。
本学科一直以开发乡邦文献、弘扬地方文化为宗旨,编订大型文献丛书《长白丛书》。截止2014年5月,《长白丛书》已经出版108册,总计5千多万字,为专门史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备,研究成果丰硕,学科成员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26项。发表国家、省级论文260余篇,部分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等转摘或转载。
以专门史研究为平台,东亚中心先后与韩国岭南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教学人员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加强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东亚中心拥有独立资料室,藏书近4万册,期刊70余种,为专门史教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保障。2007年至今,招收硕士研究生50余人,就业率达100%。 本学科是北华大学重点扶持学科,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在读博士3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近现代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本学科教师研究方向稳定,学术成果丰厚,世界史方向的教师2008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18项,出版专著、译著、整理类著作、教材20余部,在《光明日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历史教学问题》、《社会科学战线》、《东北师大学报》等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多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等转摘或转载。 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人数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加试科目备注0602L3专门史01东亚国际关系史10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3、313历史学专业基础或628世界近现代史 国际关系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 02中日关系史 03中朝(韩)关系史 04东北地方史 05东北边疆史 06中国近现代政治和社会史 060300世界史01世界近现代史6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3、313历史学专业基础或628世界近现代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 02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03东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04东亚政治与文化史研究 北华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东亚中心 (学制三年) 咨询方式:(0432)64602765 联系人:郑春辉 专门史与世界史公用必备参考书目:
《中国近代史》王文泉、刘天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专门史:
《国际关系史简编》刘陵、洪育沂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 世界史: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以上资料截止于2013年8月)
据图书馆官网2015年9月信息显示,上海图书馆藏中外文献5400余万册(件),其中古籍善本、碑帖尺牍、名人手稿、家谱方志、西文珍本、唱片乐谱、近代报刊及专利标准尤具特色。建筑面积总计127万平方米,拥有各类阅览室、学术活动室、报告厅、展览厅等空间。
馆藏文献达到5095万册(件),以历史文献最具特色,包括古籍170万册(件),碑帖拓片15万件,名人手札约10万件。古籍中包括善本25万余种,17万册,其中宋元刻本300余种,唐、五代以前写经224余种。在专类收藏方面,有1949年以前编纂的历代地方志约5400种、家谱18万余种(342个姓氏),朱卷(包括会试卷、乡试卷及贡卷)8000余种。在这些珍贵的馆藏中,有国家一级文物700种,二级文物1300种。最早的藏品《维摩诘经》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中国名人手稿馆还收藏了清末以来的文化名人信函、日记、题词、、珍稀文献等5万多件,其中巴金等文化名人的手稿正被逐步数字化。 1、中文报纸:1508种,现报1235种(一楼4108中文报纸阅览室)。
2、中文期刊:19915种,现刊8574种(二楼3202中文社会科学期刊阅览室和三楼3302中文科技期刊阅览室)。
3、中文图书:2420050册(二楼4202中文社会科学图书阅览室和三楼4302中文科技图书阅览室)。
4、中文古籍线装书:共约1700000余册。其中善本25000种170000册,属国家一、二级藏品2256种13526册。另有5400余种90000余册地方志,8000余种10000余册清代朱卷等。 (二楼1210古籍阅览室)。
5、碑帖:共约150000件,其中善本2182种3142册,列入国家等级藏品的宋拓本44种。另发现善本近百种。
6、中国家谱:共约12000余种近100000册。其涉及22个省市、329个姓氏。 (二楼1213家谱阅览室)
7、旧平装图书:已编目的有140000种330000册,其中全国孤本28000余种,尚待编目的有510000册。(一楼1110近代文献阅览室)
8、近现代报纸:共有1850种,1949年10月前出版的各种报纸3543种,其中上海地区的外文报纸92种。(一楼1110近代文献阅览室)
9、近现代杂志:已编目的1868;1949年10月前出版的各类杂志共约18733种350000册 (书目数据19530条)。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类文学类期刊如《瀛环琐记》等、画报类刊物如《瀛环画报》等、社会科学类期刊如《东方杂志》等均收藏齐全。(一楼1110近代文献阅览室)
10、旧外文图书:共有1949年12月底前出版的外文图书500000余册。文种涉及拉丁、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法、德等10多种。另有颇具特色的旧日文图书80000余册。
11、地图:共约近万种14000余幅。其中不乏孤本与珍品,如1855年英租界土地规划图,1864年、1865年上海英美公共租界图,明末南怀仁亲定的“坤舆全图”等。
12、上海地方文献:有1985年后出版的上海主题的文献共8454册,上海历史21429张。(一楼1102上海地方文献阅览室)
13、外文报纸:377种,现报77种。(四楼外文报纸阅览室)
14、外文期刊:19564种,现刊6131种。(四楼外文期刊阅览室)
15、外文图书:561165册(2000年底)。(四楼外文图书及会议录阅览室)
16、数字文献:光盘数据库65种;网络数据库11种。(四楼3402室)17、盲文资料:盲人版中文图书41种,107册;盒式录音带157种(一楼综合阅览室)
18、专利文献:收藏有美、法、英、日、瑞、俄、中、欧洲、世界专利及台湾地区专利29014546件(2000年底)(三楼1315专利检索工具阅览室)。
19、技术标准资料:收藏有德、法、英、俄、日、澳、美及部分机构、协会、行业的标准、国际电子协会标准、国际标准、中国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等313314件(2000年底) (三楼1315专利检索工具阅览室)
20、科技报告:收藏有美国的PB报告、AD报告、NASA报告、DE报告1884570件(2000年底)。(三楼1315专利标准科技报告阅览室)
21、产品样本资料:收藏有产品样本资料11540盒(册)。 (四楼外观设计样本阅览室)
22、音像资料:收藏有音像资料196814盒(张)(2000年底)。 (三楼1315第二视听室 )
23、全国中文报刊索引:《全国报刊索引》书本:(月刊,分哲社版、科技版),数据收录自中国国内公开发行的8000。多种期刊(含部分港澳台期刊)、200多种报纸,月更新约36000条文章篇名。《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5600000条(2001年底),年更新约500000条 。《国内专业会议篇名数据库》约350000条(2001年底),年新增报道400 个,30000条。 上海图书馆有上海年华、世博信息、抗战图库、联合国资料、留学指南等特色馆藏栏目。
先推荐个难度不大,不过好评不错的学习。南京师范大学。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研究方向:
1先秦两汉文献研究
2古籍整理与研究
3敦煌文献研究
导师:赵生群 黄 征
考试科目:①英语或日语②中国古典文献学③古代汉语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④政治⑤古文献基础知识⑥中国文化史知识
赵生群和黄征两位都是教授,赵生群教授还是很牛的。
另外个大牛院校就是南大,南大考古、中国史都相当不错,水涛教授全国闻名。
专业代码 060200 专业名称 中国史 招生人数 38
研究方向 A组:01先秦社会与历史文化02秦汉史03魏晋南北朝史04隋唐五代史05宋元史06明清史07历史地理与地名学08中外关系史 B组:09中国思想史 C组:10中国近现代社会史11中华民国史12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3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史14中国现代化研究15当代中国研究16台港澳事务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65法语③313历史学基础 复试:A组:①中国古代史②综合面试;B组:①中国思想史②综合面试;C组:①中国近现代史②综合面试
参考书目 A组:《中国通史教程》,姜义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新编中国通史》第一、二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B组:《中国思想史》张岂之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C组:《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中国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编中国通史》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备 注 不接受单独考试。A组招生12名;B组由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负责招生,单独排名,招生3名,联系电话:83592758;C组招生23名。
专业代码 060100 专业名称 考古学 招生人数 12
研究方向 01古文字学02旧石器时代考古03新石器时代考古04商周考古05战国秦汉考古06魏晋南北朝考古07隋唐考古08文化人类学09宋元明考古10东方建筑11文化遗产研究12古代陶瓷13文物学14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63考古学基础 复试:①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②综合面试
参考书目 《中国通史教程》姜义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新中国考古五十年(1949-1999)》文物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备 注 可接收我校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考生。
当然北大更牛了。。
具体的院校选择,其实你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比如城市比如学校气氛,先确定个大得范围,然后在这个范围内筛选古籍文献专业强势的学校,不过一般都称为古典文献吧。
有什么问题你可以追问我。我尽力答复,呵呵。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
《新唐书》,不推荐《旧唐书》,旧唐书里面有些内容因为各种政治原因为当时的统治者修改过。
赫连勃勃大王的《帝国的正午》一本通俗的历史读物,主要是唐代的政治
《中国通史》范文澜主编的隋唐部分,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一般通史都是把朝代的各方面讲的全面
《剑桥中国隋唐史》
另外,以下是我在其它地方找的,专业性比较强的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黄永年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8 p) q8 G y& ~' l
《唐史十二讲》 黄永年著 中华书局 2007年版。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陈寅恪著 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
三
《隋唐五代史纲要》 杨志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汉唐史论稿》 汪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胡如雷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历史与文化部分:
新唐书 西域传》 欧阳修 宋祁撰 中华书局 2003年版《贞观政要》(唐)吴兢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开元天宝遗事十种》 (五代)王仁裕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唐国史补 因话录》(唐)李肇 赵璘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向达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唐代的历史与社会——中国唐史学会第六届年会既国际唐史学会研讨会论文选集》,朱雷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
《唐代地域社会史研究》,爱宕元著,京都同朋舍,1997年2月。
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史念海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N/ 《唐代的外来文明》 (美)爱德华•谢弗/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唐朝文化史》 徐连达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7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著 三联书店 1988年版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荣新江著 三联书店 2001年版 (政治学院)
《幻术奇谈》 周楞伽编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中外文化交流史》 王介南著 书海出版社2004年版!f0 A& Y0 M
《唐代文化史研究》(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之九十二) 罗香林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年(据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影印
《汉唐文学与文化研究》 孙映达 单周尧主编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学林出版社 2004年版'
《中外文化交流史》沈福伟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_/ K( H- N《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 王永平著 社会社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王金林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十世纪前的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流Century,徐 芳编,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6年
《西域文化史》,余太山主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12月
^《移民与中国文化》 范玉春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 李喜所主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唐代九姓胡与突劂文化》 蔡鸿生
民俗研究部分:
《中国民俗研究史》 王文宝著 合龙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5 《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魏晋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社会风俗及其对隋唐的影响》,吕一飞著,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10月0 唐代对外关系研究:; 《汉唐中日关系论》,王贞平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3月《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吴玉贵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突厥史》林干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1 q _
《突厥史》薛宗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 王小甫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张星烺著 中华书局 2003年6月
〈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林梅村著 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林梅村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综合杂论:
《岑仲勉史学论文集》国学岑仲勉著 中华书局,1990年版。
论坛《岑仲勉史学论文续集》/Z5岑仲勉著 中华书局,2004年版。
Z
2《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民族交通卷》4 刘俊文主编 中华书局 1993年版。
《唐史论丛》2、3、6、7辑 史念海主编
唐研究》(1-9卷) 荣新江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北京
《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卢华语主编 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
《唐史研究丛稿》严耕望著 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版。
其他:
隋唐文选学研究》 汪习波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唐代文学与佛教》孙昌武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唐代小说与唐代政治》王汝涛著 岳麓书社,2005年版。
《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 荣新江主编b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本文2023-08-05 18:56:5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