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的著者陈寿,博物志的著者张华,是东晋的还是西晋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三国志的著者陈寿,博物志的著者张华,是东晋的还是西晋的?,第1张

  陈寿(亦作长寿,233——297),字承祚。蜀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仕蜀时为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晋灭吴后,陈寿著《三国志》,受到大臣张华的称赞,并说要把晋史也托付给他。记述魏蜀吴三国历史、基本属于纪传体的史书。南朝宋裴松之注。含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在古代纪传体正史中,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魏志列在全书之首,称曹操、曹丕为帝。吴、蜀君主即位,都记明魏的年号,以明正朔所在。东吴只有孙权称主,孙亮等都称名。这是因为晋朝受禅于魏,晋的史家尊重本朝的合法性,就必须以魏为正统。蜀汉刘备父子称先主、后主,不同于孙吴,多少反映陈寿对于蜀汉的故国之思。

  前人责难陈寿,说他向丁仪的儿子乞米不得,因此不给丁氏兄弟立传;因有憾于诸葛亮,所以说他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实际这些责备缺乏根据。丁氏兄弟附见于王粲传,而诸葛亮传中充分肯定了他的功绩,还收录了亮集目录,为全书特例。说诸葛亮将略非其所长,当时其他人已有类似评论,而且也是公允的。但《三国志》对于晋朝皇室的叙述时有曲笔,对于魏晋禅代之际司马氏的所作所为,尤其显然加以粉饰,多所回护。

  三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关系的人物,以及在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上有贡献的人,书中都记录下来,此外也记载了国内少数民族以及邻国的历史,《魏志·倭人传》就是日本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三国志》没有关于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志,是一个缺陷。陈寿对于史料的取舍选择,比较审慎谨严,文字也以简洁见长,所以前人说其书“裁制有余,文采不足”。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祖父时已迁居江南。刘宋初官中书侍郎,奉命作《三国志注》,元嘉六年(429)奏上。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陈寿的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又指出它“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所以裴注不仅解释地理名物等,更主要的在于补充原书记载的遗漏和纠正错误。同一事几家记述不同的,他都收录进来,以备参考。对于史事和人物,裴注有所评论;对于陈寿议论的不当,裴注也加以批评。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所引用的书达一百四十余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今天已经亡佚的。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的研究,裴注的重要性不下于陈寿本书。 历代研究《三国志》及裴注者很多,其中尤以清代人用力最多。民国时,卢弼汇集历代学者对《三国志》正文和裴注所作的注释、版本校勘和考证,并将本人的注释和按语统一编纂为《三国志集解》,可供读《三国志》时参考。

  张华(232~300),西晋文学家。字茂先。编撰《博物志》,分类记载异境奇物、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材料。《博物志》10卷,有今人范宁校本。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简介 陈寿与史书《三国志》 导语:陈寿简介:陈寿,233 年(蜀汉建兴十一年)出生于安汉县城(今 南充市顺庆区)内,297 年(西晋元康七年)卒,终年 65 岁。 陈寿出生时, 正是魏、蜀、 陈寿简介:陈寿,233 年(蜀汉建兴十一年)出生于安汉县城(今南充 市顺庆区)内,297 年(西晋元康七年)卒,终年 65 岁。 陈寿出生时,正是魏、蜀、吴三国鼎立对峙,战争频仍之际,还在 他出生之前,父亲即已投入到军旅之中,后来逐渐做到了高级统兵将 领马谡的参军。因街亭之战其父便退出了行伍,回到安汉老家。 陈寿自幼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母十分重视把他培养成德才兼 备的人。因此,不惜花费家资,特地于治西果山脚为他修建了读书之 所“万卷楼”,并聘请了当地名儒担任塾师。 他不辜负双亲的殷殷重望,尊师重道,勤学不辍,好问善思,学业 不断精进。大致在 238—257 年(后主延熙中后期)陈寿简介,他以其淳朴敦厚的 品行和优秀的学业,告别父老,来到当时的蜀汉首都成都,进入全国 最高学府太学学习。其时,名士秦宓的高脚弟子、蜀中大儒,西充国 县人谯周,在成都担任蜀汉中央的典学从事,并亲自为太学生传道授 业。

谯周自然也就是陈寿的老师了。 在太学里,陈寿勤奋研治先秦儒家经典《尚书》和《春秋三传》 , 学习先代名主贤君的治民兴国之道。他尤其锐意于现代史,不厌其烦 地精读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 ,并旁及于先秦以来的各种 典籍,常至夜阑人静仍独对孤灯,端坐在学堂里。谯周十分器重这位 弟子,故常常不辞疲困伴他夜读,因材施教,答疑解惑。陈寿聪警敏 识,凡读书不论如何艰深,都能过目而明了其宏旨要意,且擅长撰著, 作文内容实在而文辞富艳。因此,他备受太学师生嘉赞,被喻为孔门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七十二贤中工于文学的了游、子夏。 在太学完成了学业以后,陈寿开始进入了他的仕宦生涯。延熙末, 他应命担任卫将军(属第二品,位次于三司)姜维的主簿,典领文书,办 理日常军务。之后,他又先后调任蜀汉中央图书馆东观任秘书郎,和 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的显职黄门散骑侍郎。 陈寿作黄门散骑侍郎时,正值蜀汉国力日削,北边曹魏强兵逼压的 危急之秋。而后主终日荒嬉,不预朝政,宦官黄皓借机专擅威权,蜀 汉政治陷入空前混乱之中。刘禅的弟弟刘永,对黄皓专政十分不满, 刘禅竟然听信阉坚谗言,把刘永逐出朝廷,迁到地方做官,并不让他 回都城。

大将军姜维见黄皓大树朋党,权势熏天,曾建议刘禅除掉黄 皓以保长治久安,而刘禅根本听不进去。黄皓因此更加仇恨姜维。陈 寿也因不愿趋附而仕途受挫。 正当陈寿仕途遇挫之际,他的父亲去世了。在办理丧事期间因极度 悲伤和操劳过度,他也病处卧床不起。不得已,只好让侍婢为自己调 制药丸。谁知此事为乡里所知,世人讥贬他触犯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封 建清规戒律。就这样,陈寿再度遭到沉滞,累年不得升迁。 263 年,司马昭分兵三路大举攻蜀,此时蜀军已无抵御之功,最后 不得不投降称臣于曹魏。264 年,蜀汉灭亡。向来忧国如家的陈寿便返 归故里,深居于万卷楼,把亡父之奄陈寿简介,黜废之怨、灭国之痛,深深埋 进书山,沉入墨海就这样,陈寿在安汉老家度过了近十年的寒窗生 活。 265 年,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而自立,建立西晋王朝,改年号为泰 始。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实现消灭孙吴,统一全国的宏大目标,于是广 泛网罗人才,叙用魏、蜀遗臣及先辈子弟的措施。268 年(泰始四年)仲 春,晋武帝在华林园与群臣宴会,席间,晋武帝让大家荐贤举才。群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臣中有一位领武陵太守的襄阳人叫罗宪,早年与陈寿同为蜀汉太学学 友,也很富有才德。

罗宪极言陈寿等人学行,盛推宜加叙用。晋武帝 当即下诏,命陈寿等速入京洛。 陈寿进京后被授佐著作郎职,同时兼领了巴西郡负责品评选拨人才 的中正官。中书令关内侯和峤奏请晋武帝把编定蜀汉丞相诸葛亮故事 的重任交给了陈寿。不久,陈寿受命出补平阳 (今山西临汾西 ) 侯相 ( 相 当于县令)。在平阳期间,正值西晋中央大力督劝重农兴利之时,陈寿 一面勤谨于政务,一面挤出余暇闲空继续编定《诸葛氏集》 。历经数年, 一部为篇二十四,“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安”的《诸葛亮集》编成了。 这部书把诸葛亮生前安民强国,治军振武的成功经验,全面地整理和 保存了下来。273 年(泰始十年)二月一日,陈寿自平阳回京奏呈此书, 晋武帝看后大加赞赏,下诏受予著作郎职(晋代称大著作)。之后,陈寿 由平阳调回京都洛阳,并继续担任巴西郡的中正官。 陈寿为蜀人,历来十分重视宏扬乡邦优秀文化遗产, 《益部耆旧传》 的撰著,即是具体的反映。该书记载了上起先汉,下终晋世,前后三、 四百年间益部名人数百人。这部书不仅受到当朝皇帝司马炎和文士们 的嘉赞,而且对后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竟 不辞劳笔曾将长达十卷的《益部耆旧传》手书一过,当作珍物赠与友 人。

由此足见世人对该书的看重。著名地方史专家东晋人常璩不仅盛 誉该书可与《史记》 、 《汉书》媲美,而且著《华阳国志》时多取法取 材于此。其后常宽著《续益部耆旧传》也沿袭其体系。后来,裴松之 注《三国志》 、郦道元作《水经注》 、徐坚辑《初学记》以及宋编《太 平御览》 ,等等,都曾大量征引该书以注补旧史之阙,或增广旧闻轶事。 可惜的是此书于宋以后便亡佚了。 公元 280 年,西晋灭吴,中国历经汉末以来百余年的分裂,重归统 一。为了政治上的需要,陈寿便现无旁贷地担当起了研究和撰著三国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史的重任。他不舍昼夜地大量搜集整理三国时期的档案文献,四出访 问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民间传闻歌谣,踏访三国名人遗迹,考核旧 史所达人物姓氏年里、官爵行事,开始进行一部传大的历史巨著《三 国志》的撰著工作。历经十年艰辛,大致在太康十年之前,才基本完 成。这部书共有六十五卷,外《叙录》一卷(已佚

#能力训练# 导语《三国志》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应该指出的是,《后汉书》尽管所记历史在三国时期之前,却是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所撰,比陈寿撰《三国志》晚一百余年;因此,在二十四史中,《三国志》乃是继《史记》《汉书》之后的第三部。正如《晋书·陈寿传》所论:“丘明既没,班、马迭兴,奋鸿笔于西京,骋直辞于东观。自斯以降,分明竞爽,可以继明先典者,陈寿得之乎?”

一、陈寿其人其书

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其父曾为蜀汉将领,任马谡参军。由于马谡败军街亭,损兵折将,被诸葛亮斩首,陈寿之父也受到惩罚。陈寿本人生活在蜀汉后期和西晋前期。他曾师事学者谯周,担任过蜀汉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炎兴元年(263),蜀汉被曹魏所灭。此时陈寿三十一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两年以后,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西晋王朝。陈寿居家数年后,因司空张华欣赏其才华,举为孝廉,历任著作郎、平阳侯相、治书侍御史等职。曾于晋武帝泰始十年(274)编成《诸葛亮集》二十四篇。

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统一全国。四十八岁的陈寿开始系统收集整理魏、蜀、吴三国史料,并参考在他之前写成的一些史书,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经过大约十年的努力,撰成《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分述魏、蜀、吴三国事迹。

陈寿仕途坎坷,屡遭挫折;但他好学不倦,尤长史学,先后著有《益部耆旧传》十篇、《古国志》五十篇和《三国志》。仅凭《三国志》这一部书,他就足以跻身中国古代杰出史学家之列而不朽了。

通行的中华书局版点校本《三国志》

二、怎样读《三国志》

阅读《三国志》,应该特别注意其以下特点。

第一,平视三国的史识。在篇章规格上,《三国志》是有区别的:书中魏国君主均立为《纪》,而刘蜀、孙吴的君主则低一个规格,立为《传》。这是因为陈寿身为晋臣,而西晋政权是由曹魏政权禅代而来,为了维护其合法性,陈寿不得不将魏国置于首要地位。长期以来,很多人据此认为陈寿是以曹魏为“正统”,是“帝魏寇蜀”。然而,细加辨析,此说并不确切。首先,从书名来看。陈寿没有为了突出曹魏的“正统”而将全书取名《魏书》,而是称作《三国志》。便可看出,陈寿并未把曹魏视为合法的“正统”而把刘蜀、孙吴视为“僭伪”;他实际上是把魏、蜀、吴三国视为平行的并立政权,并未故意抬高曹魏而贬低蜀、吴。其次,对三国的创业之君,陈寿一视同仁,没有片面地褒美颂扬一方,随意贬低甚至丑化另两方。试比较对曹操、刘备的评价。《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篇末“评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篇末“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可以说,曹操才能强于刘备,成就大于刘备,但品格却并不高于刘备,他们是两个家世、经历、性格、作风明显不同的杰出英雄;而在感情上,陈寿似乎更欣赏刘备。再次,除了君主以外,三国众多人物,只有刘蜀的诸葛亮、孙吴的陆逊是单独立传;曹魏方面,竟无一人。这一点,也可见出陈寿秉持“天下”眼光,平等看待三国的卓越史识。

第二,公允持平的史德。从总体上看,陈寿记载三国历史,态度比较公允持平,基本上能够秉笔直书。最典型的例证是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篇末“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过去一些人由于末句中的“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八字,指责陈寿因为诸葛亮惩罚过自己父亲,挟带私嫌,故意贬低诸葛亮。这种指责,实在站不住脚。如上所述,为诸葛亮单独立传,已经把诸葛亮置于三国英杰的地位。而且细读整个《诸葛亮传》,陈寿满怀仰慕之情,如实记载了诸葛亮一生的显赫功绩和崇高品德,誉之为“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可谓推崇备至。至于“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只是指出客观事实,并非刻意贬低。这种公正求实的态度,在同时史家中,罕有其匹。

第三,严谨简约的史才。《三国志》取材谨严,文笔简洁,以不到40万字的篇幅,概述汉末三国百年风云、众多人物,表现出很高的驾驭材料、谋篇布局的才能。这一点,也颇得好评。

总之,《三国志》的成就超出同时及以后其他诸家关于三国史事的著作,历来享有“良史”的美名。

当然,《三国志》也有不足之处。从体例来看,全书只有纪、传而没有志,是一个较大的缺陷。从记事来看,其主要缺点是记载过于简略,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有的语焉不详,有的甚至遗漏。例如,对三国历史影响极大的赤壁之战,陈寿的记载就显然够不上完整全面,有关材料分散于《魏书·武帝纪》《蜀书·先主传》《诸葛亮传》《吴书·吴主传》《周瑜传》《鲁肃传》等不同人物的《纪》《传》中,每一篇的记载都相当简略。从曹、刘、孙三方领袖的本传来看,不仅记载过于简略,而且存在明显的矛盾。其一,在这场战役中,曹操的主要对手是谁?《魏书·武帝纪》说是“公自江陵征备……至赤壁,与备战”,竟完全不提孙权方面;《蜀书·先主传》和《吴书·吴主传》则说是孙刘联军。其二,曹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武帝纪》说是“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根本不提“火烧”二字;《先主传》则说是孙刘联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吴主传》记载相近,却漏掉“焚其舟船”一语。仅凭这三篇纪传,读者很难看出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战役的全貌。相对而言,《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了诸葛亮出使江东,智激孙权,促成孙刘联盟建立的过程;《吴书·鲁肃传》记载了鲁肃建议孙权联合刘备,共拒曹操,反对投降,建议从鄱阳召回周瑜等事;《周瑜传》则记载了周瑜反对降曹,坚定孙权取胜信心,率军直抵赤壁,采纳黄盖之计,火烧曹军等事:它们比之上述三篇纪传,提供了更多的史料。然而,它们的记载仍有不够一致的缺陷。因此,如果仅看《三国志》正文,整个赤壁之战的过程就显得不够具体,这就给后人留下一些遗憾乃至疑问。

三、怎样读裴松之注

努力弥补《三国志》之不足的,是南朝刘宋时期的另一位杰出史学家裴松之。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宋文帝因为《三国志》过于简略,命他作注。他广泛搜集资料,于元嘉六年(429)写成《三国志注》(简称“裴注”)。文帝对此十分赏识,称赞道:“此为不朽矣。”

裴松之注《三国志》,不重名物训诂,而主要致力于史实的订补与考辨。裴注引书多达二百余种,主要是补充缺漏,记载异说,矫正谬误,辨明是非,并对有关史家和著作予以评论,极大地弥补了《三国志》之不足,表现了史实的丰富性、生动性和多样性,往往能够以事见人,情趣盎然。例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说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却没有具体事例;裴松之在注中便引《曹瞒传》中关于曹操“装病诬叔”的记载予以补充,使曹操的“有权数”“放荡”得到生动形象的表现。《武帝纪》记曹操年轻时,太尉桥玄很赏识他,对他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这是对曹操的正面肯定和极高期望;裴松之注中又引孙盛《异同杂语》的记载:“尝问许子将(即许劭):‘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太祖大笑。”这又是对曹操的能力和品格的更深刻的评价,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认识曹操。前面提到的赤壁之战,裴注引用《江表传》等有关记载,大大丰富了史料,为后来《资治通鉴》排比取舍,顺次叙述这一重大战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由于裴注所引之书绝大部分都已亡佚,这些注文更是弥足珍贵。

因此,《三国志》与裴注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成为后人了解三国历史的最重要的依据。

这里指出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其一,裴松之注中引述的材料,并非都是史实,更非他都赞同;其中一部分,“若乃纰谬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例如,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后,裴注引鱼豢所撰《魏略》,说刘备屯驻樊城时,诸葛亮主动“北行见备”,向其献策,“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对此,裴松之辩驳道:“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这里说得非常清楚:“三顾茅庐”是明明白白的史实,决非诸葛亮“北行见备”,“登门自荐”,《魏略》的记载是错误的。如果不注意裴注的体例和原则,就可能断章取义,导致错误的结论。

其二,长期以来,很多人,包括许多专家学者,都误以为裴注比陈寿原书的字数多得多。甚至权威的中华书局排印本《三国志》(陈乃乾校点)的《出版说明》也说:“裴注多过陈寿本书数倍”。其实,这是宋代以来的无稽之谈,相沿已久,积非成是。据吴金华教授统计,陈寿《三国志》共三十六万六千余字,裴松之《三国志注》共三十二万二千余字,陈《志》比裴《注》多出四万余字。希望大家纠正这个错误印象,不要再以讹传讹了。

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排列_文学创作 (lamsrscn)

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排列

作者:文学创作来源:文学创作发表于:2022-11-07阅读:115

古代典籍按时间顺序排列

先秦文学的重要文学家及文学作品:

1《山海经》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 物等方面的资料。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口”、“精卫填海”等就保存在《山海经》中。它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2《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3《尚书》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又称《书》。"尚"的意义是上古,"书"的意义是书写在竹帛上的历史记载,所以"尚书" 就是"上古的史书"。《尚书》书名为汉代今文家所定,主要记载商、周两代统治者的一些讲话记录。《尚书》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中的文诰都独立成篇,有完整的结构,文字古奥典雅,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着直接的影响。

4《春秋》

《春秋》,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原为中国古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如史籍所载《夏殷春秋》《百国春秋》《周春秋》《燕春秋》《宋春秋》《齐春秋》等。今传本《春秋》相传是孔子删削《鲁春秋》而成。《春秋》为中国较早的编年史,以鲁国十二公为次序,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春秋》在语言上极为精炼,但又因为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现在能见到的,有《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前者以叙事为主, 后两者以解经为主、侧重阐发微言大义。合称"春秋三传"。

5《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后人对此颇多疑义,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左传》记事,基本与《春秋》重合,还有个别战国初年的史料。在思想内容上,《左传》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在艺术方面,它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 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6《国语》

《国语》,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旧传春秋时左丘明撰,现一般认为是先秦史家编纂各国史料而成。全书共 21 卷,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所以表现出来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同而各异。就文学价值说,《国语》虽不及《左传》,但比之《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是有所发展和提高的。

7《战国策》

《战国策》,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刘向整理并取名《战国策》,至此成为完整的著作。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当时各诸侯国、各阶级、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战国策》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汉初的散文家贾谊、晁错和司马迁都受到它的影响,《史记》的某些史料就直接取于《战国策》。

8《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 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 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以记言为主。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水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9孟子和《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城市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孟轲及其门人所著散文集,儒家经典之一,在后世被列为儒家经典。《孟子》发展了《论语》的语录体。《论语》中单人的语录占总条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对话体不到三分之一;而《孟子》则基本上是对话体。《孟子》文章向以雄辩著称,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

10荀子和《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荀况的著作集,今存32篇。荀况,赵国人。《荀子》一书既是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全书基本上都是独立的专题散文,每篇都有题,作为各篇内容的概括,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六篇,疑为门人弟子所记。

11《礼记》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说《仪礼》的文章选集,又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礼记》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内容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12老子和《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相传为春秋末期老子所著。传世本《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故后世又称之为《道德经》,作为先秦道家的奠基之作。《老子》以“道”为核心,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哲学体系。相较而言,《老子》与《论语》,是先秦王官之学“六经”之外深刻影响中华文化基本性格的两部著作。

13庄子和《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庄子》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 杂11篇。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思想观点与内篇有出入。

14韩非和《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

《韩非子》是韩非的著作集,为法家重要著作,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共55篇。《韩非子》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5墨子和《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的言行录,为其弟子及墨家后学所记。《墨子》虽不重文采,整体风格为“意显而语质”,但是在对话体的结构中,每一篇都首尾完备,条理明晰,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且,在记述有情节有人物的历史故事时,能通过情节以及人物的动作、对话,营造出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效果。

16孙武和《孙子兵法》

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春秋末年兵家孙武及其弟子门人所著。《孙子》虽是实用的兵书,可它的散文艺术却不容忽视。其文字简练,多用 排比句进行铺叙,用生动、通俗的比喻解说用兵之道,力求委曲详尽,明晓易懂。

17《易传》

《易传》是《周易》的组成部分。《周易》除《易传》之外,还包括《易经》。《易经》部分,除卦名、卦象之外,还包括卦辞和爻辞。《易传》部分,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称之为《易大传》,包括《彖》 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十篇,又称《十翼》。《史记》 认为《易传》出自孔子之手,现代多数学者认为《易传》当为战国晚期儒者所作。

18屈原和《离骚》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作于流放汉北期间。面对国家的衰弱,面对楚怀王的 软弱与多变,遭放逐而失意的屈原难平心中的忧愤之情,遂以“离骚”为诗题写下这首名垂千古的抒情长诗。全诗共 375 句,2456 字,可分为八个部分。《离骚》是一首极富有变化的诗篇,它把事实的叙述、幽独的抒怀和幻想的描写等交织在 一起,波澜壮阔而又结构完美。

对于古籍的编排顺序

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排列:《尚书》(上古时期),《易经》(夏商周时期),《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内经》(战国时期),《山海经》(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礼记》(西汉时期)

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著有《三国志》65卷,记载了汉代末期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纷争的历史,内中有诸多的三国时期的历史名人。后来,南宋时期史学家裴松之又为《三国志》作注,名为《三国志注》。

《三国志注》引用的史传杂记达210多种,资料极为丰富。其他的一些野史杂记也记载了许多三国人物和故事,如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就记录了三国人物的许多轶事,其中有很多关于曹操的轶事,如乔玄评曹、曹劫新妇、祢衡遭谪、铜雀储妓、孔融被收、杨修恃才、望梅止渴、梦中杀人和借头止惑等。

三国演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