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哪些捕鱼方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我国古代有哪些捕鱼方法?,第1张

渔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据考古工作者证实,旧石器时期山西汾河流域的“丁村人”,能够捕捞到青鱼、草鱼、鲤鱼和螺蚌等;旧石器晚期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知道采捕鱼、蚌,这说明我国祖先的捕捞能力。至新石器时期,捕鱼技术和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

在我国出土的古代文物中,从南至北都有鱼钩、鱼叉、鱼标、石网坠等各种捕鱼工具。据考古实物和有关资料考证,我国古代已经有多种捕鱼方法。

原始人时期,有一种长臂人,最善于用手捕鱼,可以单手捕捉鱼类,上岸时能两手各抓一条大鱼。这种长臂人捕鱼的本领,无疑是长期实践练就的。

鱼是一种很难用手抓到的动物,在水中游动迅速,且鱼体非常光滑,徒手去摸鱼,捉到鱼的几率很小。为了捕到更多的鱼,随着经验的不断总结和发展,人们便想出了“竭泽而渔”的办法。

“竭泽而渔”是原始的捕鱼方法。就是把小的水坑、水沟弄干,把鱼一举捉尽。单从方法上讲,这是一个飞跃。如果不是靠“竭泽而渔”的办法,原始人是不可能一次捕到好多鱼的。在最初,这种“竭泽而渔”很可能是一种相当普遍采用的方法。

原始人定居以后,对于“竭泽而渔”的后果逐渐引起了注意:周围小型水体被弄干,鱼无生息之处了,昨天还是鱼香满口,今天连鱼味也闻不到了。

古人终于明白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的害处。提倡适度开发、可持续发展,反对追求竭泽而渔式的短期利益,我们的祖先早已具备了这样的生存智慧。

古代捕鱼还有以棍棒击鱼的方法。在没有木刀的情况下,也用棍棒打鱼。后来,在滇川交界的泸湖畔,每当早春三月,岸柳垂绿,桃花盛开之际,当地的普朱族和纳西族仍利用鱼群游到浅滩产卵的机会,用木刀砍鱼,刀不虚发,每击必中,使鱼昏浮在水面。

箭射捕鱼是秦汉以前捕捞较大鱼类的主要方法之一。史记载,公元前210年,徐福入海求仙药时,带有众多弓箭手,见鲛鱼则“连驽射之”。明代人们常用带索枪射鱼。

少数民族箭射捕鱼也很常见。鄂伦春族、高山族常用弓箭或鱼镖射捕鱼,当鱼浮出水面,或举弓射击,或用鱼镖叉鱼。

以兽骨或角磨制的鱼镖有多种形式,多具有倒钩,有的一边具倒钩,有的两边具倒钩。鱼镖尾柄凸节或凹槽,可以固定在镖柄上,或拴以绳索,插于镖柄前端的夹缝中,成为带索鱼镖,鱼被刺中后挣扎,鱼镖柄脱离,可以持镖柄拉绳取鱼。

最古老的钓鱼方法不用鱼钩,这就是无钩钓具。这一捕鱼的方法甚至沿袭至近代。

过去,云南有些苦聪人和芒人妇女钓鱼时,一般仍用一根竿头拴一根野麻绳的钓竿,钓鱼时,先把竹竿斜插在河岸上,绳端拴一条蚯蚓,然后把绳头置入水里,待鱼群见饵而来争食蚯蚓,把竹竿拉得左右摇动之时,钓者猛拉鱼竿,准确地把鱼甩在竹篓里。

有钩钓具捕鱼比较普遍。有一件6000多年前的骨鱼钩,倒钩至今还甚锋利。这是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可以与现在的钓钩相媲美。在骨器钓钩之前,有以树的棘刺、鸟类的爪子钓鱼。

古代的钓鱼方法很多,有竿钓、下卧钓、甩竿和滚钩钓等。不同的季节,钓鱼的地点也有差别,故有“春钓边,秋钓滩,夏季钓中间”的渔谚。

用网捕鱼是一种古老的方法。渔网的发明很早,据有关史料记载,网是伏羲氏看见蜘蛛结网后受到启发而制作的。《易系辞下》载,伏羲氏“做结绳而为网罟”。

最初的网既用于捕鸟兽,又能捕鱼。自从有文字以来,就有关于网的记载。在最初的象形文字中,就有用网捕鱼的字形。在秦汉以前的古籍中,已经提到多种网具和网的结构,据载有的网具已有很长的网纲,有的相当于后来的大拉网。

古代劳动人民曾经发明以假鱼引诱真鱼的方法。这种以形象引诱的方法,比饵诱法经济得多。过去东南沿海地区捕捞墨鱼的时候,渔民多在潮水到来之前,先划船入海,以长绳牵引数十个鱼篓,每个鱼篓里盛一个牝墨鱼,潮水淹没后,牝墨鱼发出呜叫,墨鱼闻声而至,潮水退后,再收篓取鱼。这种诱法是利用物异性相吸而发明的。

古代灯光诱鱼也经常采用,一般在捕鱼、捉蟹,都点燃火把为号,鱼、蟹见光而至。这是利用鱼、蟹的趋光性,用光引诱的方法捕鱼。

鱼筌捕鱼也是古人使用的方法之一。鱼筌是以竹编制的,呈圆锥形,尖端封死,开口处装有一个倒须的漏斗。使用时,将其放置在水沟分岔处,鱼可顺水而入,但因倒须阻拦,而不能出来。

鱼筌起源很早,在浙江杭州水田畈遗址就出土一件鱼筌。说明几千年前,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开始运用鱼筌捕鱼了。

西南地区有些少数民族捕捉鳝鱼、泥鳅时,多砍取一些竹筒,一端由原来的竹隔膜封死,一端装一个有倒须的漏斗,夜间放在田垄之间,鱼能进不能出,天明取回竹筒。

陷阱捕鱼也被采用过。陷阱是以篱笆或土石筑成的,各民族普遍使用。东北鄂伦春族的“挡亮子”就是这种方法。

鄂伦春人根据鱼类“春上秋下”的游动规律,在小河岔口处筑一个开口,然后安置一个较大的口小腹大篮筐,无论是鱼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都能进入,有进无出,人们可以“瓮中捉鳖”,一次能捕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鱼。这类方法流传的时间长,采用的人多。

把野生的鸬鹚加以驯化,用来捕鱼,以我国为最早。据我国文献记载,在《尔雅》及东汉杨孚撰写的《异物志》里,均有鸬鹚能入水捕鱼,而湖沼近旁之居民多养之,使之捕鱼的记载。

据古书记载,驯养鸬鹚捕鱼,大概起源于秦岭以南河源地区,此地三国以后开始推广鸬鹚捕鱼。这要比日本于5世纪始用鸬鹚捕鱼的记载要早得多。

综上所述,人类的捕鱼技术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鱼生活在水中,捕捞难度大,所以捕捉的方式不管如何千变万化,都是尽力断绝其生存条件。

因此,捕鱼方法既采取了若干狩猎方法,也有不少新的发明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记载。

远古先民在创造彩陶艺术时,一定是向着大自然拜师学艺的, 天上的云气、水中的漩涡 ,都可以化作笔端、彩陶上的绝美纹饰。而作为自然界人类最熟悉的生灵,天上的鸟与水中的鱼,在古人眼中无疑是具备超自然力的。于是鱼鸟图腾不仅承载了人们 飞天涉水的希冀 ,同时也是 区分不同氏族 之间的重要标志。

谁也想不到,1921年4月18日这一天,沉睡了近七千年的仰韶文化,突然就撞进了一个外国人的命运之中——在 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 ,一些被流水冲刷露出地面的彩色陶片跳入了他的视线,他叫做 安特生 ,也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

鱼纹和鸟纹,是仰韶文化彩陶中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而两者的交锋与融合,也在以器物为依托的载体上生动呈现。一般来说,两者之间的态势,前期基本上是 对峙战斗 、后期则变成了 相互交融 。

一个最为熟知的典型案例,是来自1978年于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 鹳鱼石斧图 ”。

显然这是一幅叙事性的画面:左侧一只 白鹳 侧身而立,细颈长喙,短尾高足,口中衔着一条鱼;此鱼全身涂白,不着鳞片,被认定为是 白鲢 一类的鱼。在两个动物右侧,则是一柄竖立的石斧。

叙事性的图画是做图像学阐释的极佳素材,而图像学阐释的依据,则是阐释者的知识结构。 第一位阐释者是严文明先生,他为这里的“鱼和鸟”,奠定了来自图腾战争下的基调:

究竟是不是这样?我们可以多找些仰韶时期关于“鱼和鸟”的彩陶纹样来看一看。

1鱼吞鸟——陕西武功凤游出土细颈瓶

这幅画面中,大鱼张开了大嘴,正在吞食一只小鸟,而鸟的头部已落入鱼口之中。

2鸟啄鱼——宝鸡北首岭出土细颈瓶

画面中一只水鸟啄住了大鱼的尾巴,而鱼则在奋力挣扎,两者似乎旗鼓相当。

3鱼鸟共存——临潼姜寨二期葫芦瓶

左侧葫芦瓶正中央的图案,是一幅圆形二等分的鱼鸟共存图,其中 左半部分 是一对 合体鱼纹 , 右半部分 则是一个 鸟的头部 ;

右侧葫芦瓶在两耳所在侧面,为一组上下对称的 写实鱼纹和抽象鱼纹 ,在两耳之间的正反两面,下部装饰 鸟纹 ,上部为 人面鸟纹 。

很明显,前两种纹样是 鱼鸟相战 ,而后两种纹样则是 鱼鸟共存 。那么它们之间是否构成时空演变序列?

从考古学文化角度看,半坡鱼纹,多分布于关中地区;庙底沟鸟纹,多分布于豫西地区。前者属于仰韶文化的 早期 阶段,而后者属于仰韶文化的 晚期 ,但两者之间绝非泾渭分明,其中过渡的便是 史家类型 。

就器物而言,武功凤游与宝鸡北首岭的细颈瓶,是仰韶文化 早期半坡类型 和早期偏晚史家类型的典型器物;而后者临潼姜寨出土的葫芦瓶,其年代则大致相当于仰韶文化 史家类型晚段时期 。

于是回到这几幅彩陶纹饰上,在豫西流行鸟纹的区域,如河南临汝阎村“鹳鱼石斧图”, 鸟占据优势地位 ;在关中流行鱼纹的地方,如陕西武功凤游“鱼啄鸟”细颈瓶, 鱼反而占据主导 ,两者之间争锋相对。但是到了鱼鸟过渡的史家类型,姜寨二期的葫芦瓶上,鸟和鱼不再是相互攻伐的宿敌,而是共存并融合,似乎成为了一家人。

有意思的是,也有学者把史前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同古史传说相联系,认为 半坡 文化是 炎帝 部族创造的文化, 庙底沟 文化是 黄帝 部族创造的文化。如是,那么武功游凤细颈瓶上的大鱼吞鸟图和北首岭水鸟衔鱼图则真实地再现了黄帝部族与炎帝部族长期争斗导致融合的史实。

在史前彩陶纹饰中,鱼和鸟的关系存在两种:一种鱼为鸟所擒杀,鱼死而鸟存, 两者不共存不共生 。(反之亦然),另一种则是二者均单独存在,却又呈现一种融合状态, 二者共存共生 。

这种观念,在先秦时期的神话中依旧有着精彩的表达方式:前者为 鱼鸟承续 关系,后者则为 鱼鸟并存 关系。而其中最为经典者,便非庄子《逍遥游》下的“鲲鹏”神话莫属。

1承续关系——鱼亡化鸟——三星堆金杖

三星堆金杖上有两组阴刻图案,内容一致,表达的都是一支箭射中了一只鱼,中间有鸟腾飞,箭羽尾部则是一个神人像。在这里,鱼在图案的前部,被射中头而死亡,于是变成了图案中间的鸟,两者之间可能存在“鱼亡化鸟”的象征意义。

2并存关系——鱼鸟合体——神人禺强

关于禺强的形象,在考古图像中一般会出现杂糅的特征,作为北海之海神,禺强的形象是 人面鸟身 ;但作为北风风神,他的特征又是 人面鱼身 (袁珂注)。所以它便呈现出这种“鱼鸟合体”的形象,显得尤为特殊。

3集大成者——鱼鸟互变——庄子鲲鹏

实际上,《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神话,可能正是先秦时代关于“鱼鸟”神话的集大成者。在这段被人熟知的记载中,一般认为鲲鹏二者本为一物,只存在着“鲲化为鹏”这种承续性神话意蕴。即:

但其实,二者之间应该也存在着并存的关系,即二者之间既有相互承续也有彼此独立的一面。

而鲲鹏互变的内因,其实已经蕴含在先前两件文物所表达的鱼鸟关系之中。三星堆的鱼化鸟可以看做是鲲化鹏的雏形,但在这里却是以鱼亡而代价,从而成就了鸟的神圣;但鲲和鹏之间可能并不如此,鲲的化鹏,并不意味着鲲的终结,而是以一种更加高级的形式存在,即“ 鲲鹏互变 ”。

互变的基础,则是融合,即需要同时兼备二者的神性 ,而曾侯乙墓内棺漆画上的禺强图案,可能正是这种鱼鸟互变的基础。同时,从文献中也能窥见一斑,其中提到了这样一句尤为关键:“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为何鲲鹏要去向南方?

这是因为神人禺强,本就立于北极,而身在北极则意味着只有一个方向,故四面八方皆南也!

其实这么看来, 禺强神话极有可能正是鲲鹏神话的内核所在 。禺强本形之一为鱼,禺即鱼,“神的名字就是其本质和力量的现实部分”,禺强又字玄冥,而玄冥则是北方颛顼帝的副神。“孟冬之月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巧的是,颛顼就有“死而复苏,化为鱼妇”的记载。

禺强的本形之二是鸟,是风,古籍之中的风与凤关系密切,人们认为大鸟鼓动翅膀,从而产生风,而鲲变为鹏,所凭借的正是风, 所谓“羊角”即旋风是也 ,“抟扶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1、张衡发明地动仪。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一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

2、活字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朝虽然出现活字印刷术,但并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

3、造纸术。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4、火药。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隋代时,诞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体系火药。黑色火药在唐代时候正式出现。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做神仙并长生不老的幻想,驱使一些方士与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

5、走马灯。公元1000年左右,中国人就创造了走马灯,古籍都有关于走马灯的记述。走马灯上有平放的叶轮,下有燃烛或灯,热气上升带动叶轮旋转,是现代燃气涡轮工作原理的原始应用。

每日知享美味

小知和许多朋友一样,都有一个穿越梦,而生为一个吃货,更是想要去尝尝号称中华国力最强盛时代的唐朝到底有多少奇特美食!

今天有几则关于唐朝吃鱼的趣事分享给大家!

一、国姓鱼,偷偷吃

唐代禁止吃鲤鱼,捕到必须立刻放了,卖者要杖六十。虽然朝廷三令五申,但是美味当前,即便法令严苛,也堵不住吃货们的嘴。上头不让,但下面大家还照样吃。

“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鯶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

二、生鱼片并不是日本的发明

唐人吃鱼比较常见的吃法是“脍”,大概就是今天的生鱼片,唐人对于鱼脍的处理很是讲究。杜甫的诗“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说的就是做鱼脍的场景。《膳夫经手录》里记载:“鲙莫先于鲫鱼,鳊、鲂、鲷、鲈次之。”可见鲫鱼是做鱼脍最好的材料。唐人为了做鱼脍还研发了专门的刀具,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里记载唐玄宗还曾赐给安禄山鲫鱼和专做鱼脍的刀具,“鲫鱼并鲙手刀子。”

唐朝时候还有专门讲授做鱼脍的《砍鲙书》,书里详细讲解了砧板的选择和使用、原料的选取、刀具的运用、佐料及烹制方法的掌握等等。《砍鲙书》里还详细列举了做鱼脍的刀法,每一种刀法都起了名字,有“大晃白”、“小晃白”、“舞梨花”、“柳叶缕”、“千丈线”等等。上到皇帝下到平民,都吃鱼脍,有时候皇帝还会赏赐鱼脍给大臣。

《隋唐佳话》与《南部烟花录》里记载:“南人鱼脍,以细缕金橙拌之,号曰金齑玉鲙。”唐人烹制鱼类菜肴时橙齑用的特别多,橙齑就是橙子捣烂制成的果酱,这在唐朝时候是用途很广泛的一种调味剂。王昌龄的诗里就提到“青鱼雪落鲙橙齑”。

橙子配生鱼片,听起来有点黑暗料理的意思

三、一代大诗人竟然因为吃鱼而死

开元二十八年,孟浩然的好朋友王昌龄南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当时,孟浩然背部患有“疮痈”(一种皮肤和皮组织下化脓性炎症,严重时,可能还会诱发败血症)。虽然经医生治疗已经好转,但并没有痊愈,因此不能吃鱼、虾等“发物”。否则以前的辛苦治疗不光白费了,而且还可能会有生命的危险。

凶手就是他!

孟浩然与王昌龄是好友。既然是老友相聚,孟浩然自然会特别设宴款待,一时间,觥筹交错,两人相谈甚欢。宴席上有一道菜历来是襄阳人宴客时必备的美味佳肴——汉江中的查头鳊,味极肥美。浪情宴谑,忘乎所以的孟浩然见到鲜鱼,不禁食指大动,举箸就尝。然而没过多久,孟浩然背上的“疮痈”迅速恶化,最终无力回天,没等王昌龄离开襄阳就一命呜呼了,时年五十二岁。

番外篇小故事一则

张易之(武则天的男宠)在美食方面颇有造诣,最擅长做烤鸭。方法很独特:把鸭子放进一个铁笼,周围围上炭火。笼子里放着调配好的汤汁,鸭子被烤的热了就喝汤汁,但是越喝越渴,越渴就喝的越多,加上外围炭火的烘烤,汤汁慢慢渗入鸭子的血肉中,最后可怜的鸭子皮毛脱落,整个被烤熟。张易之本人是武则天的男宠,所以他也是个鸭。也就是说,会做鸭子的人里他做鸭做的最好,而做鸭的人当中他做鸭子做的最好。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请关注小知食堂——知取健康,知享美食)

宋江所处时代是北宋末年。主要包括盐,油,酱,醋,糖,酒等固态和液态调料,植物调料应该是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

中国有源远流长的中医药,许多调料也同时作为中药使用的。《诗经》中多次提到花椒,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公元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中国古代 普遍有煮茶加姜、椒、桂的传统。历史上常用的“五味”,其中花椒在其中居第二位。而所 谓“三香”为花椒、姜、茱萸,其中花椒又为首。过去使用的“五香”,也是由大小茴香、 丁香、桂皮、花椒组成。

宋代饮食业繁荣发展,带动了调料的生产与消费同时,各民族各区域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以及宋代社会崇尚儒释道思想等社会形势都对宋代调料的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宋代的调料有天然调料和人工调料之分天然调料的获得主要在于种植,在当时已具有很高水平在饮食上,其不仅含有丰富的调味功能,使食物变得更加美味,达到五味调和的最高境界,还能充当重要的食物主料,所以消费与利用非常广泛在医学上,天然调料还被作为药材来使用,因为它们大多都具有药用价值,如消炎,解毒,醒胃开脾等作用人工调料则是人们将原料经过特定的方式加工制作而成的配料,主要包括盐,油,酱,醋,糖,酒等固态和液态调料其使用范围亦十分广泛,不管是在饮食还是生活中都有重要作用,是宋人"开门七件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人因政治,经济上的地位以及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对调料的需求也不同从阶层的角度来看,中上层与下层所用调料最大的差别在于中上阶层对调料的使用十分讲究,要求昂贵精致,而下层对调料的使用则朴实无华,只需适口实惠即可

宋沈括《梦溪笔 谈》:“隋大业中,吴郡贡蜜蟹二千头。” 调味品中国自古以来到处都生长着丰富的调味品资源,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甘、酸、辛、 苦、咸五味,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的积累与探索,创制了丰富多采、名目繁多的调味料,对 饭菜饮馔的色、香、味的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从周代起,人们即已认识饮食中调味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因而,有因季节不同及时变换 调味品烹调饮食的习惯。大致可分为六类。

 一、食用油脂。有:花生油、动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玉米芯油、米糠油、 棉子油、葵花子油、茶油、椰子油、油橄榄油、桂皮油、海松油、花椒油、红花油。

 二、鲜调味品。有:大葱、葱头、大蒜、生姜、香菜。

 三、香辛调味品:大茴香、小茴香、莳萝、食茱萸、花椒、丁香、桂皮、辣椒、竹叶椒、 砂仁、陈皮、甘草、当归、川芎。

 四、粒粉调味品。有:食糖、芝麻粉、花椒粉、辣椒粉、椒盐粉、胡辣粉、五香粉、沙 茶粉、虾籽、豆豉、红曲。

 五、酱制调味品。有:酱油、豉油、虾油、糟油、鱼露、食醋、酒、腐乳汁、甜面酱、 辣椒酱、辣瓣酱、沙茶酱、蒜头酱、蜜桂花、芝麻酱、花生酱、菌油、笋油。

 六、花调味品。有:桂花、菊花、茉莉花、玫瑰花、夜合花。等等。《周礼天官食医》: 补充古代的辣味调料 在中国古代,辛辣的调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辣 椒等,在明代末年辣椒传入中国前,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国民间三大辛辣调料。 花椒在中国古代的辛辣调料中地位重要,历史上又称川椒、汉椒、巴椒、秦椒、蜀椒等,在 中国种植和使用都曾十分普遍。早在《诗经》中便多处提到花椒。特别值得说的是中国古代 普遍有煮茶加姜、椒、桂的传统。历史上常用的“五味”,其中花椒在其中居第二位。而所 谓“三香”为花椒、姜、茱萸,其中花椒又为首。过去使用的“五香”,也是由大小茴香、 丁香、桂皮、花椒组成。

下图宋代东波肉

北宋,东波肉

1、在唐朝,有一把剑,威力无比,它征服的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它也不是用在打斗中,而是用在餐桌上,它是一道菜,叫“蜜拥剑”。唐朝的人一直有用糖浆、蜂蜜来腌制和保存螃蟹的传统,而唐朝的江南人吃螃蟹则通常选一种““拥剑似蟹而小,一螯偏大”的蟹,把螃蟹捣成糊糊,用蜜渍了,制成“蜜拥剑”。

2、岭南是没有螃蟹的,但这并不妨碍唐朝的岭南人寻找 美食 。他们会找来那种刚生下来,身体通红,还没睁眼的小老鼠,然后用蜜来喂,这当然不是浪费,而是在培养自己的菜。喂上几天,它们就可以作为一道菜了。上菜的时候,把这种小老鼠的尾巴钉在板子上,小老鼠发出唧唧的叫声。吃货们用筷子夹起,口齿之中,咯吱咯吱作响,所以这种菜叫“蜜唧”。

3、唐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食蛙的记载,比如《南楚新闻》载“百越人好食虾蟆”。著名的《韦巨源食单》里有一道菜叫“雪婴儿”,也叫“治蛙豆荚贴”,主料就是青蛙。而把吃蛙吃出意境的则属桂林人,《云仙杂记》载“桂林风俗,日日食蛙”,他们那里有一道“抱芋羹”,就是宴会的上等美味。做法是先在锅内烧水,投入小芋头,到水沸,汤料中发出水泡的时候,把活青蛙扔进去,实验证明在热水里青蛙是不会跳出来,而会双脚紧抱小芋头而熟。青蛙逢高温,撑开。有时候不用芋头,用笋也可以,上席时,青蛙尚能执笋,“瞪目张口”。

4、日本人是最喜欢吃生鱼片的,而早在唐朝,我们中国人就开始吃生鱼片了,那个时候吃生鱼片的吃法叫“脍”。唐朝人不管是什么样的鱼都喜欢切成薄片蘸着葱蒜吃。而对于鱼脍的处理也是很讲究的,杜甫的诗“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说的就是做鱼脍的场景。《膳夫经手录》里记载:“鲙莫先于鲫鱼,鳊、鲂、鲷、鲈次之。”可见鲫鱼是做鱼脍最好的材料。唐人为了做鱼脍还研发了专门的刀具,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里记载唐玄宗还曾赐给安禄山鲫鱼和专做鱼脍的刀具,“鲫鱼并鲙手刀子。”史书里有大量神乎其技的切鲙高手的记载,市面上还有专门讲授做鱼脍的《砍鲙书》,书里详细讲解了砧板的选择和使用、原料的选取、刀具的运用、佐料及烹制方法的掌握等等。《砍鲙书》里还详细列举了做鱼脍的刀法,每一种刀法都起了名字,有“大晃白”、“小晃白”、“舞梨花”、“柳叶缕”、“千丈线”等等。

5、在唐朝,什么鱼都可以吃,唯独鲤鱼不能吃。如果捕鱼人捕到鲤鱼,就必须要立刻放生,如果进行买卖的话,买鲤鱼的人可能要杖责六十!“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鯶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 “鲤”、“李”同音,唐朝的统治者都是姓"李"的,所以为避皇帝讳,在唐朝就有不能吃鲤鱼的规定了。不过即便政府规定这么严格的政策,但是依旧阻挡不了那些“吃货”的心,毕竟自古以来,中国人民都是比较好吃的。而鲤鱼又是如此的美味,所以即便是法令严苛,他们也依旧会偷偷的吃鲤鱼!

6、由于鱼脍对保鲜的要求很高,所以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聪明的唐朝人发明了干鱼鲙的做法。据《大业拾遗记》里记载“ 当五六月盛热之日,于海取得鮸鱼。……即于海船之上作鲙。去其皮骨,取其精肉缕切。随成随晒,三四日,须极干,以新白瓷瓶,未经水者盛之。密封泥,勿令风入,经五六十日,不异新者。取啖之时,并出乾鲙,以布裹,大瓮盛水渍之,三刻久出,带布沥却水,则皦然。散置盘上,如新鲙无别。”就是把鲜鱼一捕捞上来立刻就切成鱼片,当时就晒到极干,放在白瓷瓶里用泥密封,放二个月左右。想吃的时候拿出干鲙用布裹上,放水里泡发,就跟鲜鱼片一样可口。

7、唐朝的主食结构已经和我们现在比较接近了,主要是面和米。唐朝有一种面食叫古楼子,《唐语林》里就记载了写这种面食的做法。用羊肉一斤,一层层裹在大胡饼当中,隔层放花椒和豆豉,用酥油涂抹,“入炉迫之”,等肉熟了就可以吃了。而不想吃面食的,可以吃胡麻饭或乌米饭。胡麻饭是用芝麻做的饭,在唐朝就很流行。“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神枣胡麻能饭客,桃花流水荫通津”、“渴兴石榴羹,饥惬胡麻饭”……很多诗句里都写过胡麻也就是芝麻做成的饭,貌似很常吃。而乌米饭则是一种 养生 饭,又叫青精饭,是使用乌饭树叶的汁浸黑稻米,然后蒸熟了吃的。“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又好吃又好看。

8、吃饱喝足了,就要饮茶了。对于茶叶,唐朝的人已经上升到酷爱的地步了,“穷日尽夜,累日不食由得,不得一日无茶也”。唐朝人喝茶跟我们现在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首先唐朝人不是泡茶,而是煮茶,在煮的时候不仅要往茶叶里放一些姜,还要放一些盐、苏椒,有些地方还会放桂皮,如果再放几个鸡蛋,是不是就可以在煮茶的时候连茶叶蛋也一起做了。

西湖醋鱼来源于叔嫂传珍的典故,故事的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两兄弟都姓宋,其中宋兄已娶妻,当地恶霸赵官看在西湖游玩路上看中了一美貌女子(该女子为宋家大嫂),想占为己有于是用奸计将宋兄害死了。

宋家弟弟和宋兄妻子两人到处告官深渊但最终求告无门,反而被棒打一顿赶出府衙。后来叔嫂担心被恶霸报复决定逃离住所,临行前,嫂子给小梳子做了一条鱼,口味又酸又甜,寓意是告诉小叔子人生有酸甜苦辣,并告诫小叔子将来日子过得甜美了也不要忘了哥哥的死、嫂嫂的辛酸等。

最后小叔子考取功名,衣锦还乡并且报了杀兄之仇,但再也找不到嫂嫂,后来无意中尝到了这道醋搂鱼,记得这是曾经嫂嫂烧的味道,与嫂嫂相认,两人过起了归隐的生活。

扩展资料

西湖醋鱼的做法与特点

西湖醋鱼通常选用一斤半左右的草鱼。烹制时,火候要求严,仅能用三四分钟烧得恰到好处。盛菜时,浇上一层糖醋。成菜色泽红亮,吃起来,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酸甜可口,别具特色。

草鱼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草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并具有暖胃和中、平肝祛风、治痹、截疟、益肠明眼目之功效,主治虚劳、风虚头痛、肝阳上亢、高血压、头痛、久疟。

-叔嫂传珍

-西湖醋鱼

张鷟的笔记小说集《朝野签载》记载,当时还有木制水獭,口中置有转动机关,鱼饵放在机关中,鱼吃饵料时,机关转动,獭口闭合而将鱼捕捉。

唐末,诗人陆龟蒙将长江下游的渔具、渔法作了综合描述,写成著名的《渔具诗》,作者在序言中,对各种渔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作了概述,并进行分类。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及渔具的文献。

此外,据《辽史太宗本纪》记载,北宋时辽国契丹人已开始冰下捕鱼,契丹主曾在游猎时凿冰钓鱼;此外还有凿冰后用鱼叉叉鱼的作业方法。

马鲛鱼也是当时重要的捕捞对象。使用的渔具有大莆网和刺网等。据南宋文学家周密《齐东野语》载,宋代捕马鲛鱼的流刺网有数十寻长,用双船捕捞,说明捕捞已有相当规模。

北宋哲学家邵雍《渔樵问答》把竿钓归纳为由钓竿、钓线、浮子、沉子、钓钩、钓饵6个部分构成,这与近代竿钓的结构基本相同。这一时期,位于东北地区的辽国,开始冬季冰下捕鱼。

明代海洋捕捞业继续受到重视,主要捕捞对象仍是石首鱼,生产规模比前代更大。

明代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广志绎》说,每年农历五月,浙江宁波、台州、温州的渔民以大渔船往洋山捕石首鱼,宁波港停泊的渔船长达5千米。这时的渔民已开始利用石首鱼在生殖期发声的习性探测鱼群,再用网截流张捕。

明代淡水渔具的种类和构造,生动地反映在明文献学家王圻的《三才图会》中。该书绘图真切,充分显示了广大渔民的创造性。它将渔具分为网、罾、钓、竹器四大类,很多渔具沿用至今。

又据《直省府志》记载,明代已使用滚钩捕鱼,捕得的鲟小者100至150千克,大的500至1000千克。

《宝山县志》介绍当时上海宝山已有以船为家的专业渔民,使用的渔具有攀网即板罾、挑网、牵拉网、捞网等,半渔半农者则使用撒网、搅网、罩或叉等小型渔具。

我国明代的海洋捕鱼业尽管受到了海禁的影响,仍有很大进步,出现了专门记述海洋水产资源的专著,如明末清初官员林日瑞的《渔书》、明代官员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明末清初文人胡世安的《异鱼图赞》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