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城通讯方式主要“白天施( ),夜间点火古代长城通讯方式主要 “白天施( ),夜间点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古代长城通讯方式主要“白天施( ),夜间点火古代长城通讯方式主要 “白天施( ),夜间点火?,第1张

古代通信简介、篝火通信、红岩传、鱼尺传、青鸟传、黄耳传、飞鸽传、风筝通信、竹筒传、灯塔介绍等。1“烽火”是中国古代在边疆地区用来传递军事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始于商周,延至明清。它已经被研究了几千年,尤其是在汉代。一种高台,俗称烽火台,又称烽火台、栈桥、烟墩等。,是在一定距离的高处修建的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枢纽。高台上有一个守军在等着。发现有敌人入侵,白天烧柴烧草会发出警报为“烧烟”,晚上烧柴会发出警报为“升烽火”(火光)。一个站点燃一个烽火,邻站也纷纷放火,一站一站传千里,达到报敌情、调兵遣将、寻求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2灯塔起源于古埃及的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灯塔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达尼尔海峡的巴巴角,像一座巨大的钟楼一样矗立着。当时,人们在灯塔里烧柴,用它的光来指引航向。3最初的风筝是为军事需要而制作的。其主要目的是用于军事侦察或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唐朝以后,风筝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玩具,在民间流传。史书上有很多军用风筝的例子。楚汉之初,刘邦围攻项羽,夺了戍。韩信向汉王刘邦建议,用丝、竹、木做一个大风筝,上面放一个竹哨,晚上放在楚营上空,发出呜呜的声音。同时,汉军在地上唱楚歌,使楚军想家,从而瓦解楚军士气,赢得战争。4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竹简、木简或刻有字母的尺子夹在两块木板中间,这两块木板雕刻成鲤鱼的形状,就成了诗中的“双鲤”。将两块鲤鱼形状的木板放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个槽里绑三次,穿过一个方孔,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黏土封死,再在黏土上盖一个印章,就成了“封泥”。这可以防止信件在投递过程中被私自打开。5鸿雁传书又称飞鸽传书,是汉语成语,拼音为hóng yàn chuán shū。红岩是一种大型候鸟,每年秋天都要迁徙到南方,经常引起游子的思乡和想家。雁传指的是交际。还有鸿雁所指的书信。参考来源:-红岩传-古代传播

“救火传军情”是中国古代在边疆地区传递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式。始于商周,延续千年,尤以汉代为盛。一种高台,俗称烽火台,又称烽火台、栈桥、烟墩等。,是在一定距离的高处修建的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枢纽。高台上有一个守军在等着。发现有敌人入侵,白天烧柴烧草会发出警报为“烧烟”,晚上烧柴会发出警报为“升烽火”(火光)。一组烽火点燃,下一组烽火一个接一个点燃,一个接一个传下去,一传千里,从而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寻求援军、克敌制胜的目的。二、鸿雁传书三、玉传素四、青鸟传书五、黄耳传书信鸽传书六、风筝通讯七、楼上竹筒传书说的都一样。

古代通信方式:篝火传播军事情报“篝火”是中国古代用于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式。它从商周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清,几千年来一直在相互借鉴,尤其是在汉代。一种高台,俗称烽火台,又称烽火台、栈桥、烟墩等。,是在一定距离的高处修建的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枢纽。高台上有一个守军在等着。发现有敌人入侵,白天烧柴烧草会发出警报为“烧烟”,晚上烧柴会发出警报为“升烽火”(火光)。一个站点燃一个烽火,邻站也纷纷放火,一站一站传千里,达到报敌情、调兵遣将、寻求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我国历史上也有一个“好战军阀”为了讨好美女,随意点燃篝火,最终导致亡国的故事。周朝灭商朝后,定都濠井,史称西周。早期,周王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英雄封给各地为诸侯,建立诸侯国,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使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大雁传》的故事来源于《吴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报道称,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特使苏武在出使匈奴时,被后可汗扣留。他勇敢不屈,可汗把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做无人区的牧羊人。十九年后,汉昭帝继位,凶汉和好,结为亲家。汉朝的使者来了,要求释放苏武,可汗拒绝了,但又说不出口,就谎称苏武死了。后来汉昭帝派使臣出使匈奴,和苏武一起被扣留的副将常惠,在狱卒的帮助下,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事告诉了汉使,并拟定了一个计划,让汉使转告:“汉昭帝在上林苑打猎时,射中一只雁,雁脚上有一封信,信上说苏武没有死。”韩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责备单于。他一个人听完,很惊讶,但又不能否认,只好把苏武放了回去。关于“大雁的故事”,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故事。唐朝时,薛平贵下西洋,他的妻子王宝钏在寒窑里呆了几十年。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突然听到空中传来大雁的叫声,这让她想起了她的丈夫。情动之下,她让鸿雁送一本书给正在远征的薛平贵,可是荒郊野外哪里能找到笔墨呢?情急之下,她扯下西冷的衣襟,咬着指尖,用血泪写了一封信,希望夫妻早日团聚,让红颜拿去。以上两个“鸿雁传书的故事”流传千年,“鸿雁传书的故事”逐渐成为邮政传播的标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鱼被视为文字的使者,文字被称为“鱼素”、“鱼书”、“鲤鱼”、“双鲤”。唐代李商隐在《给令狐书记的一句话》诗中写道:“宋蜀久背井离乡,一对鲤鱼长路漫漫。”在古代,人们用丝绸写信。到了唐代,用丝织品和丝织品织成的帛书写信更为流行。因为唐人用一尺长的帛和帛写字母,所以字母又叫“尺”(“尺”指白色的生帛)。寄信时,人们常把尺子做成双鲤的形状,于是有了李商隐的“一条双鲤,一路纸书”的说法。显然,这里的“双鲤”并不是真的两条鲤鱼,而只是一条形似双鲤的尺子。字母和“鱼”的关系其实早在唐朝之前就存在了。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长城洞饮马》,主要记载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兵服役,造成妻子失和,大多思念丈夫别离。其中一条用五个字写道:“远道而来的客人,留给我一对鲤鱼;叫男孩打开木盒,用尺子写了一封信。跪着看一本平平淡淡的书,却是什么样子?最后一个字是长相思,下一个字是晚餐。”这首诗中的“双鲤”其实不是指两条鲤鱼,而是用两块木板做成的木刻鲤鱼。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将带有字母的竹简、木简或尺牍元素夹在两块木板中间,将这两块木板雕刻成鲤鱼的形状,就成了诗中的“双鲤”。将两块鲤鱼形状的木板放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个槽里绑三次,穿过一个方孔,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黏土封死,再在黏土上盖一个印章,就成了“封泥”。这可以防止信件在投递过程中被私自打开。至于诗中用的“做饭”这个词,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做饭”,只是一个搞笑的词。据中国古籍《山海经》记载,有三种青鸟,分别叫赵兰和晏子(还有一种青鸟的名字我没查到)。他们是西王母的追随者和使者。它们可以飞越千山万水,向世界传递吉祥、幸福、快乐的信息和佳音。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一封信。西王母派青鸟传书,青鸟把西王母的信送到汉宫成化殿前。在后来的神话中,青鸟逐渐演变为百鸟之王——凤凰。南唐大师李靖写过一首诗“青鸟不在云外传消息,紫丁香在雨中空悲凉”。唐代李白写了一首诗“欲报三鸟相思”,李商隐写了一首诗“彭山无路,蓝鸟啊,且听!——把她说的话给我拿来!”,和崔写了一首诗《青鸟几时过瑶思》,都是借用了《青鸟说书》的典故。黄二川所著《鲁进书纪传》:“机器之初,有一只很帅的狗,名叫黄儿,我很爱它。当你在首都的时候,你已经无家可归很久了之后我就想当然了。”宋代尤茂《全唐诗·和尚车灵》:“青蝇为食客,黄狗寄家书。”苏轼诗《新息后以师示故乡》:“送饭方将白足,附书烦耳。”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五册第二折:“不闻黄狗,难得有红叶诗,邮差不遇梅花使”。黄二传的书在后世也多次出现。飞鸽传书飞鸽传书大家都很熟悉,因为现在有了信鸽协会,经常举办长途信鸽飞行比赛。鸽子教书。鸽子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是因为它的独特功能,就是可以通过感觉磁力和纬度来辨别方向。鸽子传书的确切开始时间目前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鸽子传书就很普遍。五代王人禹的《开元天宝遗》一书中有“鸽传书”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在家养鸽。每与亲友通信,只带书于鸽脚上,据教处,飞投之。九岁的孩子都是飞奴,谁都爱被打晕。”张九龄是唐代的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仅用信鸽送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飞奴”。此后的宋元明清时期,信鸽一直在人们的交往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我国历史上,信鸽主要用于军事通信。比如公元1128年,南宋大将张浚在曲端视察部队。当张军来到营房时,他惊讶地发现一个人也没有。他让屈段把他的部队叫到眼前。段文一听,马上把自己指挥的五军花名册递给张军,让他点哪个军。张军指着花名册说:“我要在这里见你的第一军。”曲端领命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笼子,放出一只鸽子。顷刻间,第一军全体官兵全副武装,迅速到达。张浚大惊,曰:“吾欲见汝诸军。”曲端打开笼子,放了四只鸽子。很快,其余四军赶到现场。面对整齐地聚集在面前的部队,张军喜出望外,对屈端更是赞不绝口。其实曲段放飞的5只鸽子都是训练有素的信鸽,早就和部队调整的文件绑在一起了。一旦从笼子里放出来,他们就立刻飞到给他们指路的地方,把部队调整的文件发给相应的部队。通讯风筝我们今天用来娱乐的风筝,在古代作为紧急通讯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的能工巧匠龚传攀(即鲁班)就模仿鸟的形状,“削竹木以为会飞三天”。这种用竹木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用竹条做成框架,再用纸糊起来,就成了“纸风筝”。五代人做纸鸢的时候,会在上面绑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听起来像风筝,于是有了“风筝”这个词。最初的风筝是为军事需要而制作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军事侦察或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唐朝以后,风筝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玩具,在民间流传。史书上有很多军用风筝的例子。楚汉之初,刘邦围攻项羽,夺了戍。韩信向汉王刘邦建议,用丝、竹、木做一个大风筝,上面放一个竹哨,晚上放在楚营上空,发出呜呜的声音。同时,汉军在地上唱楚歌,使楚军想家,从而瓦解楚军士气,赢得战争。我国历史上也有竹筒传书的故事。竹筒传书的故事,始于隋文帝十一年(590)。当年11月,南方各地发生叛乱。为了平定叛乱,稳定国家,隋文帝下诏,任命苏阳为行军总管,率军讨伐。苏率水军渡江入江南,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收复了京口、无锡等地。他的士气非常高昂。于是,苏阳集中兵力,带领主力追踪叛军,直到抵达海边。面对一望无际的群山和无边无际的大海,苏阳下令大部队就地驻扎,并指派行军总管史万岁率领2000人的军队,翻山越岭向叛军后方进攻。史万岁的部队奋勇向前,转战山川,前后打了许多胜仗,收复了大片失地。当他想向上级报告战果时,由于交通阻塞,信息不畅,无法与大军取得联系。一天,他站在山顶上看着风。他看到眼前茂密的竹林随风荡漾,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马上派人砍了一段竹子,把写好的战报放进去,封好,放到水里,让它漂下去。几天后,一个挑水的老乡看到了竹筒,打捞起来,打开一看,发现里面封着史万岁的报告。他根据报告上的提示把它送到了苏阳。史万岁失踪时,他不知道自己是生是死。为此,杨素正焦急万分。突然,他看到老乡的一篇报道。他喜出望外,立即向朝廷报告史万岁军队的连连胜利。隋文帝听到这个好消息非常高兴,立即提拔史万岁为左将军。于是,苏阳率领大军,继续以56:00的比分追击抗隋的散兵。没过多久,叛乱就被彻底平定了。灯塔起源于古埃及的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灯塔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达尼尔海峡的巴巴角,像一座巨大的钟楼一样矗立着。当时,人们在灯塔里烧柴,用它的光来指引航向。灯塔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在国王托利梅二世菲拉德尔夫的授意下,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对面的法洛斯岛上修建了一座灯塔,高85米,昼夜燃木,以火焰和烟柱作为助航标志。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法罗灯塔在1302年的一次地震中被毁。9世纪初,法国在吉伦特河口外科的杜安礁上建了一座灯塔,至今已重建两次。现有的灯塔建于1611年。在古老的灯塔中,意大利的里窝那灯塔至今仍在使用。这座灯塔建于1304年,由石头建成,高50米。美国的第一座灯塔是建于1716年的波士顿灯塔。此后,1823年建成透镜灯塔,1858年建成电动灯塔,1885年首次采用沉箱法,1906年建成第一座气体闪蒸塔。1850年,世界上只有1570座灯塔,1900年,有9400座灯塔。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发光航标在内,灯塔总数已超过55,000座。18世纪,法国工程师克劳德·夏佩尔成功研制出一种实用的通信系统,以加快信息传输。该系统由几个通信塔组成,架设在巴黎和里尔之间,长达230公里。这些塔的顶部竖立着一根木杆,木杆上安装着一根水平横杆。人们可以在绳索的作用下使木杆旋转和摆动到各种角度。水平横杆两端安装两个竖臂,竖臂也可以转动。这样,每个塔可以通过木杆形成192种不同的构型,附近的塔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到代表192种含义的信息。这样,在230公里的距离内,只需2分钟就能完成信息传递。这个系统在18世纪法国革命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自旗船使用信号旗通信以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旗对旗通信的优点是非常简单。因此,即使在现代通信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这种简单的通信方式仍然被保留下来,成为短距离通信的重要方式。在标志交流中,信号标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来表达不同的意思。通常,悬挂单面旗表示最紧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内容。比如挂字母A旗表示“我船下有潜水员,请慢慢远离我船”;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挂W字母旗,表示“本船需要医疗救助”等等。旗语在15-16世纪的200年间,海军上将通过鸣枪或航行来指挥他的船只。1777年,美国驻英国舰队司令豪海军上将印制了一份信号手册,成为编写信号书的第一人。后来,海军上将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帜作为速记字母,创造了一整套旗语字母。1805年,纳尔逊勋爵指挥特拉法尔加战役时,阵亡前发出的最后一个信号是第16号波帕姆旗语:“接近敌人,近距离作战。”1817年,英国海军上校马利特编制了第一个国际公认的字母数字。海上信号旗40面,其中字母旗26面,数字旗10面,替代旗3面,1面。

“古”是相对于“今”而来的,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皆可称之为古籍。 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特定形式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知识、传播思想,图书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籍编撰史》中提出图书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构件:

(1)知识信息; (2)著作方式;

(3)文字;

(4)物质载体;

(5)文字制作技术;

(6)装订形式。

以这六条标准来衡量诸多图书起源的几种说法:“陶器说”过分强调陶文的作用,但陶文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河图洛书”只是出自荒古的神话传说,不足为凭;甲骨、青铜、石刻均不能称之为图书。

著名书史学家钱存训指出:书籍的起源,当追溯到竹简木牍,编以书绳,聚简成篇,如同今日的书籍册页一般。

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中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典”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殷商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春秋”或“史记”。这些,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把积累的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讲解。这些教材叫做“经”,讲解经的记录编写后叫做“传”或“说”,经、传、说以外的记载叫做“记”。同时,战国各个学派即后人所谓先秦诸子也有不少论著,并出现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这些经、传、说、记和先秦诸子论著、科技专著才是中国最早的书,最早的古籍。《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最早的书也就是这一批古籍。以后收入列朝公私书目属于经、史、子、集的各种著作,在今天也被公认为古籍。 学术观点:中国有6000年的文明史,图书作为重要的标志文明的牌记,与中国古老的文明社会并驾齐驱发展着。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无一不向社会传播文明,传递知识。但久经改朝换代、天灾人祸,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所以,古书收藏爱好者认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的概念比较清晰。凡国内藏书只此一部的,未见各家收藏、著录的,一概称为国内孤本。珍本与善本的界定,历来为版本鉴定学者所争论。宋效先老师曾在1987年发表论文指出:“珍本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之本,善本是凡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而在李致忠老师的观点中认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和词汇中,“善本”就是珍贵的、值钱的、罕见的传本,这实际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了“善本”的含义。时代久远,传世孤罕的书籍,自然珍贵。甚至虽有明显的文字讹脱,反被视为珍贵版本,这在古今中外都有实例可举。本来“珍”并不等于“善”,罕见的东西并不一定真好,可是谁也不会把珍贵的东西视若粪土。这就在实际上把“珍”、“善”合流了。彭令先生认为,从广义的角度说,凡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古籍精品,都应视为珍本;珍本与善本的核心价值都是文献价值,文物价值为基础,文物价值主要是在确定古籍的真赝、年代、版本的基础上得出的,艺术价值对于古籍来说是形式。文物价值、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都高的古籍,无疑是善本;有时候,对于某种价值特别突出的古籍,也应视为善本。 中国古籍传统的分类法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下再细分为四十四类:

经部,以儒家经典及其释作为主,例如《御笔诗经图》,也收录古乐、文字方面的书籍。

史部,主要收录各种体裁的史书,另纳入地理、政书及目录类图书。

子部的范围比较广,诸子百家、算术、天文、生物、医学、军事、艺术、宗教、占卜、堪舆、命算、笔记、小说、类书等,皆入子部。 集部,则录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著作;个人著作称“别集”,集体创作称“总集”(例如:《六家文选》)。 中国印刷术的演变:

雕版印刷发端于唐代,宋代以后成为传统中国图书制作生产重要方式。较早的雕版,一次只能印出一种颜色,称为“单印”;若将规格完全一样的几块版面,分别在不同的部位着上不同的颜色,重复迭印,就可产生二色、三色、四色,甚至五色的效果,称为“套印”;以套印技巧印制的书,就称为“套印本”,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彩色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用铜铸或木造成一个个独立的字体,再拼成版面印刷(图4《御制数理精蕴》),乾隆皇帝将宫中以木活字印刷的书称为“聚珍版”。石板印刷是西洋技术,在清末传入中国,因有快速、价廉的优点,很快地通行起来。 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名称。

1.书衣:俗称书皮,也称封皮。(修复技术规范228)是为保护书而在书的前后加的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2.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修复技术规范229)

3.书叶:按文稿顺序排列的书写、印制的单张纸叶。(修复技术规范29)

4.封面:位于护叶之后、所有书叶之前。常镌刻书名、作者、刊刻时间及地点等项内容。(修复技术规范218)

5.护叶:也称副叶,用以保护书芯或连接书衣。(修复技术规范219)一般是一张空白纸。在书名叶或前或后。

6.书芯:指书衣以内或未上书皮以前已订在一起的书册。(修复技术规范220)

7.书脑:书芯订捻、缝线以右的部分。(修复技术规范224)即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

8.书背:又称书脊,与书口相对,上下封皮相隔或连接的部分,相当于书籍的厚薄度。(修复技术规范225)即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所以称书脊。

9.书头:书籍上端切口处。修复技术规范221)又称为书首。

10.书根:(修复技术规范222用的术语叫“书脚”,解释为:书籍下端切口处,亦称书根。)有些古籍在书根上有书名、卷数、册数,但书根上这些题名不一定准确,有些是刻板时印上,有些是藏书者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护而写上去的,多半是简名。 11.书角:天头和地脚右端。(修复技术规范227)

答案:C

人类发展史上经过了5次信息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时间:后巴别塔时代);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时间:铁器时代,约公元前l4世纪);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时间:第六世纪中国隋代开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纪才进入臻于完善的近代印刷术);第四次是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时间:19世纪);第五次是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时间:现代,以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为标志)。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这是有关于初二历史课的

解析:

第一节 文字的产生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工艺技术——特别是重大工艺技术——的发明,都有赖于社会对它的需求和物质条件的具备。印刷术也不例外。现实情况是,印刷术的发明取决于社会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对印刷这一转印复制术的需求,而这一需求的实现,又是以包括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以及印刷原材料在内的物质条件的具备为前提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作为印刷复制对象的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尽管人们需要印刷术,尽管印刷术在织物领域能够得以应用,但印刷术的完善和发展也是困难、缓慢的。是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导致了社会对印刷术的复制需求,提供了复制对象。文字与印刷术的诞生和发展有着相互促进和制约的不解之缘。

中国的文字是从图画中分离、转化而来的。而这些早期的文字和图画,正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出于记载和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这里边有个自然而又必然的演变过程。当我们探讨文字的起源时,自然而然地会涉足最初导致文字产生的那些原始的、记载和交流思想的记事方法,从结绳、契刻和图画文字谈起。

一、从结绳、契刻到图画文字

人类社会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出于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作斗争。在斗争中,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诞生了。但语言一瞬即逝,它即不能保存,也无法传到较远一点的地方去,而某些需要保留和传播到较远地方去的信息,单靠人的大脑的记忆是不行的。于是,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应运而生了。

1、结绳记事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采用过各式各样的记事方法,其中使用较多的是结绳和契刻。中国古籍文献中,关于结绳记事的记载较多。公元前战国时期的著作《周易·系辞下传》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汉朝人郑玄,在其《周易注》中也说:“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中也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这是讲结绳为约,说得已相当明白、具体了。

2、契刻记事

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记录数目。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清楚的说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帮助记忆数目。因为人们订立契约关系时,数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争端的因素。于是,人们就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这就是古时的“契”。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分作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以二者吻合为凭。关于古代契刻的情况,《列子·说符》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宋国人,在路上拾到一个别人遗失的契”,回到家中便把契藏了起来,并偷偷地数契上刻的齿数,以为这些齿代表的钱数不少,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对邻居说:“我很快就要发财了。”这段故事说明古代的契上刻得是数目,主要用来作债务的凭证。图3-1是在甘肃省西宁县周家寨出土的仰韶期遗址的骨契图形。

图3-1 周家寨出土的骨契图形 图3-2 秘鲁印加人结绳记事图形

结绳记事,契刻记事,以及其它类似的记事方法,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皆有之。中国一直到宋朝以后,南方仍有用结绳记事的。南美洲的秘鲁,尤其著名。有的民族,利用绳子的颜色和结法,还可以精确地记下一些事情来。图3-2是秘鲁印加人用的结绳记事的图形。

作为原始的记事方法的结绳记事,不论它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方位的一些简单的概念,是一种表意形式。可以把它看成是文字产生前的一个孕育阶段,但它不能演变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产生。因为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而不能进行思想交流,不具备语言交流和记录的属性。因此,结绳记事不可能发展为文字。

3、图画文字

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毕竟是原始的、非常简陋、粗略的记事方法,记事范围小,准确性差。人们不得不采用一些其它的、譬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中说:“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有了较普通、较广泛的语言”之后才有可能。譬如,只有在这时,有人画了一只虎,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虎”;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像”。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上面说的“虎”和“像”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间而用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图画文字进一步发展为象形文字。正如《中国文字学》所说:“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但图画却不一 定都能读。后来,文字跟图画渐渐分歧,差别逐渐显著,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关于文字的起源,战国时代有不少仓颉作书的传说,见于史载多处。如《荀子解蔽》中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吕氏春秋·君守篇》说:“奚仲作车,仓颉作书……。”说中国的文字是仓颉创造的。

关于仓颉造字,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近似于神话的传说,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统一华夏之后,感到用结绳的方法记事,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仓颉想办法,造字。于是,仓颉就在当时的洧水河南岸的一个高台上造屋住下来,专心致志地造起字来。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长时间也没造出字来。说来凑巧,有一天,仓颉正在思索之时,只见天上飞来一只凤凰,嘴里叼着的一件东西掉了下来,正好掉在仓颉面前,仓颉拾起来,看到上面有一个蹄印,可仓颉辨认不出是什么野兽的蹄印,就问正巧走来的一个猎人。猎人看了 看说:“这是貔貅的蹄印,与别的兽类的蹄印不一样,别的野兽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仓颉听了猎人的话很受启发。他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征,画出图像,大家都能认识,这不就是字吗从此,仓颉便注意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的特征,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应用器物,并按其特征,画出图形,造出许多象形字来。这样日积月累,时间长了,仓颉造的字也就多了。仓颉把他造的这些象形字献给黄帝,黄帝非常高兴,立即召集九州酋长,让仓颉把造的这些字传授给他们,于是,这些象形字便开始应用起来。为了纪念仓颉造字之功,后人把河南新郑县城南仓颉造字的地方称作“凤凰衔书台”,宋朝时还在这里建了一座庙,取名“凤台寺”。

上述这些虽然都是传说,不足为据,但其内涵却不无道理,这就是文字从图画中来,最早出现的文字是图画文字。至于文字的产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或者说,对中国文字的产生作现实、客观的分析,不难看出,文字是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上的必然产物,是原始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演变而来的,它不可能是由哪一个人单独发明创造的。或许仓颉曾对朦胧中的图画文字作过一次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整理,也未可知。至于仓颉作书、也就是文字诞生的年代,历史上众说纷纭。比较统一的说法是“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当在公元前二十六世纪的黄帝时期。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

二、早期的定型文字——甲骨文

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图3-3、3-4)。因为那时人们用被灼烫过的甲骨上的纹络来判断事物的吉凶。占卜完毕,就将占卜的时间、人名、所问事情、占卜结果,以及事后验证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显特征的甲骨文。

甲骨文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满朱砂,其字体与今不同,因此难以辨认。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个。经过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分析、判断,能够辨认的已近两千。这些甲骨文字,多为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文字,许多字的笔画繁复,近似于图画,而且异体字较多(参见图2-10)。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声、假借的字,说明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久的历史(图3-5)。

图3-3 刻有文字的龟甲

图3-4 刻有文字的兽骨

戏剧文学①

刘承华

一、戏剧文学的特征

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没有舞台,没有演员,便没有戏剧。一出戏的演出,首先要有剧本作为舞台演出的基础;还要有布景、道具、化妆、灯光、服装和效果;有的要音乐伴奏;演员的形体动作要有舞蹈因素,等等。戏剧是文学、美术、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综合性,是戏剧的显著特征。

戏剧和其他艺术样式的不同点,就在于它通过演员的语言和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开展故事情节,以揭示既定的主题。因此,演员在舞台上所塑造的戏剧形象是直接形象。这和文学作品必须通过阅读和想象才能获得的形象——间接形象,是有显著区别的。戏剧形象的直接性,使观众具体地看到了逼真的生活场景和人物的音容笑貌,听到人物的声音,甚至直接感受到人物情绪的细微变化。因而,戏剧艺术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比较直接和强烈。形象的直接性,是戏剧的又一个特征。

弄清了戏剧的特征之后,我们再研究戏剧文学(即供演出的“脚本”,或称“剧本”)的特点。

剧本,是戏剧得以演出之“本”,但并不等于戏剧,它只是构成戏剧艺术的基本因素之一。剧本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是一种文学体裁,具有可供阅读的文学价值。一般说来,戏剧文学的特点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戏剧文学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要求有集中的戏剧情节和激烈的戏剧冲突。

剧本不仅供人们阅读,主要是为了在舞台上演出而创作的。因此,剧作者要把人物、时间、场景高度集中,即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和时间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以及一定的场景,展开复杂的矛盾冲突,推动剧情的发展,以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的情节像翻腾的波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凑地向前发展,迅速地展示人物性格。也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有“戏”,才能动人心弦,吸引观众。

剧本集中表现矛盾冲突,要求剧情的集中性,要求开门见山地揭示矛盾,紧凑地发展矛盾,迅速地把矛盾冲突推向 。戏剧矛盾必须是激烈的,在演出时应能始终紧紧地抓住观众和听众,以郭沫若的五幕历史剧《屈原》为例。屈原一生有着曲折复杂的遭遇,有着漫长的悲剧历史,怎样写进剧本里,再现于舞台呢郭沫若为此考虑再三。起初,郭沫若想写上、下两部,但是,写作的结果,原计划完全被打破了。郭沫若自己说:“本打算写屈原一世的,结果只写了屈原的一天——由清早到夜半过后。但这一天似乎已把屈原的一世概括了。”《写完五幕剧〈屈原〉之后》,《郭沫若谈创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6页。郭沫若怎样以一天来概括屈原的一生呢他把楚王朝抗秦派与亲秦派几十年间的纷争集中起来,压缩在秦使张仪来楚的这一天,又把两派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他删刈了史实上的枝蔓,简化了斗争的过程,突出了两派间的政治斗争,形成了尖锐的戏剧冲突。这样,屈原一天中的思想、行为、遭遇,凝练地反映了他一世的面貌,概括了他一世的悲剧历史。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戏剧文学高度集中反映生活的特点。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的生命,戏剧正是通过它引来生活的激流,掀起观众的感情波澜,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高尔基说:“除了文学才能以外,戏剧还要求有造成愿望或意图的冲突的巨大本领,要求有用不可反驳的逻辑迅速解决这些冲突的本领。”《高尔基文学书简》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11~12页。这里所说的“愿望或意图的冲突”,是和人物的性格紧密相联的。戏剧冲突为人物的性格所决定,又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戏剧文学的作者,就是从生活出发,根据特定主题的需要,通过戏剧冲突,尖锐地表现出生活中本质的矛盾。……

(二)戏剧文学的语言要求个性化和动作性

戏剧文学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高尔基在《论剧本》中说:“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高尔基:《文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43页。如果说,在舞台演出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来理解人物,而在剧本中,对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却不能作细致的描写,只能作一些必要的提示,我们要了解人物,就只能通过对话独白等。用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可以说是剧本在表现手段上的一个独具的特点。在《雷雨》的第二幕里,鲁侍萍到周公馆去找他的女儿四凤,她没有想到这就是三十年前曾经玩弄了她而后又抛弃了她的周朴园的家,及至她和周朴园互相认出了以后,两个人物思想性格之间的尖锐对立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他们这一段对话很长,我们只举出几句就可以说明问题。

朴:(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不是我要来的。

朴: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愤怒)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在这里,周朴园表现了其冷酷本性,他以自己阴暗卑劣的心理揣度鲁侍萍,认定对方找到这里来,一定是受人指使来进行敲诈的。而鲁侍萍的答话则表现了她心地的磊落和对于周朴园的愤恨。通过这样的精彩对话,揭示人物的鲜明性格和不同性格之间的尖锐对立,正是剧本对话的基本任务。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对话来表现,有时也通过人物的独白来直接告诉读者。为了顾及戏剧效果以及戏剧时间的限制,戏剧语言必须简洁、含蓄。剧作家在写剧本时都非常注意语言的锤炼、力求做到人物语言洗练、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力求做到人物语言的高度个性化。

戏剧语言要能鲜明地表达人物的动作,即富于动作性。戏剧所要求的动作,是指人物的主动、积极以及强烈的情感,并且要从人物的动作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一个剧本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动作性,就可为演员的表演提供广阔的余地。演员就能凭借这些语言,想象出他所扮演角色的动作、表情和姿态,使演员更好地塑造形象。当然,戏剧中的语言也是一种动作,不仅是外形的,而且是内心的动作。因为语言产生于内心动作(即思想感情),又能引起千变万化的外部动作。所以,优秀剧作的人物语言,是富于动作性的,它暗示着或鲜明地表现出剧中人物的一系列行动,从而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这些语言,不是剧作者强加给他所塑造的人物的,它应该是剧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必然要说的话。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

戏剧文学的种类繁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根据容量的大小,可以分作独幕剧和多幕剧;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和歌剧;而根据戏剧文学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性质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对读者的感染作用,则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下面分别予以简要论述:

(一)悲剧、喜剧和正剧

悲剧、喜剧和正剧是戏剧评论中经常运用的概念,而且也作为美学范畴运用于对其他艺术作品的分析。

悲剧

悲剧大都展示重大的或有深刻社会意义的矛盾冲突,表现在善恶两种势力的激烈斗争中,邪恶势力对善的势力的暂时胜利。悲剧所反映的是不能解决的或不能缓和的矛盾,在斗争中常因力量悬殊而以正面主人公的失败或毁灭而告终。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97页。。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悲剧的内容和形态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我国,传统戏曲中有许多描写悲剧性矛盾的优秀作品,多数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性和理想化的结局。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这部杰出的杂剧,集中描写了窦娥的冤屈和她的 。窦娥以年轻的生命做代价,认识了一个可怕的、然而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她的屈死概括了封建社会无数枉断屈斩的冤狱,对封建社会的黑暗是一个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窦娥的悲剧不仅是一个善良者被毁灭的悲剧,而且是一个抗争者被毁灭的悲剧,它达到悲剧艺术中比较高的悲壮境界,它在被压迫人民心中播下抗争的火种。

喜剧

喜剧同悲剧恰好相反。一般来说,它是以讽刺或嘲笑丑恶落后现象,从而肯定美好、进步的现实或理想为主要内容的。喜剧最重要的是要创造喜剧性格,通过巧妙的结构和诙谐的台词,运用夸张的手法和滑稽的形式,产生引人发笑的艺术效果。鲁迅说:“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97页。。19世纪,俄国著名的作家果戈理的五幕讽刺喜剧《钦差大臣》无情地嘲笑了无丑不有、无恶不作、掠夺成性的沙皇官僚,而俄国专制制度就是由这些官僚组成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决定把我当时所知道的俄罗斯的全部丑恶,把一切非正义的行为聚成一堆,……我决定同时嘲笑这一切”转引自季莫菲耶夫主编:《俄罗斯苏维埃文学简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第216页。。

中国戏曲也有悠久的喜剧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喜剧的内容也有所变化。它一方面要批评、嘲笑生活中落后和垂死的东西,另一方面则又要肯定与支持新的事物和先进人物。

正剧

正剧兼有悲、喜剧的因素,又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所以又称为悲喜剧。它在反映生活方面超越了悲剧和喜剧的范围。悲剧中无法解决的矛盾,在正剧中可以得到解决。社会生活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单纯呈现为悲剧性的或喜剧性的,而是有悲有喜,悲喜交织。因此,混合着悲喜成分,以代表正义的一方取得胜利为结局的正剧,在戏剧舞台上占据了突出的地位。

(二)话剧、歌剧和舞剧

话剧

话剧是通过演员的对白来揭示全剧内容的戏剧。我国的话剧起始于五四运动以后。它受欧洲话剧的影响,也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戏剧中的有益成分。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优秀剧作,如曹禺的《雷雨》《北京人》,老舍的《茶馆》《龙须沟》。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影响,近几年,在我国话剧舞台上出现了一些形式崭新的剧目,一些中青年作者,在话剧领域中进行了新的探索。

歌剧

歌剧是以歌唱、音乐为主的戏剧,所以也称歌剧为乐剧。有的歌剧只有歌唱,没有独白和对话,有的则是歌唱、独白和对话三者兼而有之。西洋古典歌剧只有唱歌,没有对话和独白,中国古代的戏曲,是歌舞剧或歌剧。歌剧的唱词像诗歌一样,有韵律,有浓厚的感 彩,比较宜于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白毛女》《江姐》《红湖赤卫队》《茶花女》《费嘉罗的婚礼》等都是中外著名的歌剧。

舞剧

舞剧是一种把舞蹈、音乐、戏剧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它的特点是:剧情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靠演员的舞蹈动作(还有音乐语言)来表现。它虽然是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但又有戏剧的故事情节,所以又称之为“剧”。欧洲的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和我国近年来创作的优秀舞剧《丝路花雨》都符合这一特点。

歌舞剧

歌舞剧是一种将诗歌、音乐、舞蹈、戏剧等因素综合在一起,载歌载舞,亦唱亦白的戏剧艺术。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戏剧形式,而且也是我国最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是我国古典戏曲、戏剧的主流。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都可包括在歌舞剧之中。

(三)独幕剧和多幕剧

独幕剧

独幕剧是独成一幕的短剧。它的容量较小,把全剧情节集中在一幕中来表现,类似于小说中的短篇。它的人物较少,情节也比较简单,往往通过一个集中的生活片断,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主题,表现尖锐的矛盾冲突。

多幕剧

多幕剧是大型的戏剧。它的容量较大,剧情较复杂,同长篇小说一样,篇幅长,可以容纳更多的人物,可以有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它分幕分场,能够通过换幕来表现时间的间隔和空间的转移。因此,多幕剧能够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除上述三个主要分类标准以外,还能以题材的时代为依据,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或者以地域特色为标准,分为越剧、川剧、京剧、粤剧等。

近几年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少剧作者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努力吸取民族戏曲的精华,大胆借鉴外来形式,创作了一批形式新颖的剧本,改变了我国话剧艺术的单一状态,呈现出多样化的可喜面貌。例如:《屋外有热流》《血,总是热的》《绝对信号》《陈毅市长》《野人》《街上流行红裙子》等。这些剧本追求流畅自然的情节结构。它们多没有贯穿到底的中心事件,也没有十分严格的场次限制,时空的跨度大、跳跃性强,因而扩大了舞台容量,展现出了更加广阔多变的生活画面。另外,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布景和道具都较简单,不求形似,只要观众意会;采用幕外音、幻觉形象等,深入生动地揭示人物的心理;注重感情的抒发,着力开掘现代人丰富复杂的心灵等。

B

试题分析:是靠它的腿的摩擦发声的。通过声音传递信息是昆虫的一种“语言”形式。昆虫虽然不能用嘴发出声音来,却可以充分运用身体上的各种发声器官来弥补这一不足。昆虫虽无镶有耳轮的两只耳朵,但它们有着极为敏感的听觉器官(如听觉毛、江氏听器、鼓膜听器等)。昆虫的特殊发音器官与听觉器官密切配合,就形成了传递同种之间各种“代号”的声音通讯系统。

考点: 动物间的信息交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