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家长如何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1张

一、制订学习计划。作业要靠孩子来完成,和孩子一起制订好学习计划,制订计划时,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计划制定好后,如何严格执行计划是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家长要带头遵守,不能在孩子已经完成计划的情况下,又节外生枝,得寸进尺,额外增加孩子的学习任务。同时,家长也要督促孩子遵守计划。当然,这个过程会有反复,刚开始几天孩子可能还有点新鲜感,会认真遵守,可一段时间后往往会也现厌烦的情绪。这时候家长就要有充分的耐心,将计划严格执行下去,挺过这个阶段,以后一定会轻松很多。

二、相信孩子。比如说默写的作业,我从不监督。孩子来告诉我要默写了,我会对她说:“你自己去默写吧,爸爸妈妈相信你,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这时,孩子会有一种被充分信任的感觉,从而激励孩子认真地诚实地去完成作业。

三、理解孩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制定学习计划时,一定要给孩子留下玩的时间,只要做好作业,做好复习和预习,就让孩子尽情的玩。有时候,孩子也会拖拉,我就会给她讲一些做事磨蹭的故事,告诉她,这些学习任务是必须完成的,你拖拖拉拉耽误的是你自已玩的时间。刚开始,孩子不太理解,但经过几次,就慢慢懂了,知道学习完成后玩,更无思想负担,更开心。这样就促使孩子学习速度又快又好,形成良性循环。

四、积极鼓励孩子。在孩子习惯培养中,要多鼓励,如在学习中表现上课听讲,讨论积极,认真作业,勤学好问,在生活中遵老爱幼,乐于助人等,家长要通过鼓励

1形容灵魂的句子

关于灵魂的优美句子

1) 一直以来,我相信蛾子是这个星球上最高贵的种族,因为我们有崇高的理想,有追求完美的灵魂。

2) 在人生中,寻找一份灵魂的支撑,让生命燃烧,让生活流光溢彩。在生活中,永不言弃,奋力拼搏,始终坚信:灵魂支起人生蓝天。

3) 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灵魂,是我祖祖辈辈不屈的灵魂,它哺育着一代一代的生命。使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走向强盛!

4) 阅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灵魂,感受曹操的气魄雄伟,慷慨悲凉;阅读“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灵魂,体味陶渊明逃脱世俗樊笼的自足;阅读“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灵魂,理解李白陡然坠落的心情和愈饮愈浓的愁苦;阅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灵魂,揣摩崔颢思家心切却又茫然空虚的失落。

5) 阅读灵魂,我们可以在大脑的轮回中享受思考的快乐,在神秘的文海中找寻灵魂的宝藏。

6) 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我要乘着思想的翅膀飞翔。我要让我的生命有色彩。我要让我的灵魂飞翔。

2关于灵魂的名人名言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读一书,增一智。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

(英国谚语) 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 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

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虚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骄傲的人,常夸己之长。

自赞就是自轻。 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如果有了胡子就算学识渊博,那么,山羊也可以讲课了。 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等于在宣扬自己的无知。 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骄傲是跌跤的前奏。

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 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说大话的人像爆竹,响一声就完了。 鉴难明,始能照物;衡唯平,始能权物。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的人学十算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 满足现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来。

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 人唯虚,始能知人。

满招损,谦受益。 满必溢,骄必败。

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朝鲜谚语) 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

(蒙古谚语) 懂得自己无知,说明已有收获。(拉丁美洲谚语) 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

以人为师能进步。 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

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不听指点,多绕弯弯。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 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井淘三遍吃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手指有长有短,知识有高有低。

学无前后,达者为师。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若要精,人前听。 只要是有益的话,小孩的话也要听。

要学蜜蜂采百花,问遍百家成行家。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怕问路,要迷路。

嘴勤不走冤枉路。 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

(英国谚语) 不问的人永远和愚昧在一起。(东非谚语) 耳朵没有底,可以从早听到晚。

(非洲谚语)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一个不想蹚过小河的人,自然不想远涉重洋。 针越用越明,脑越用越灵。

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才华是血汗的结晶。 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 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 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困难是人的教科书。

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先学爬,然后学走。 心坚石也穿。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勤勉是成功之母。

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干的获得知识。 百艺通,不如一艺精。

同时赶两只兔,一只也捉不到。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过来当师傅。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

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注意力是智慧的门户。 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

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 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

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单的发明。(南斯拉夫谚语) 谁游乐无度,谁没空学习。

(法国谚语) 谁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亚美尼亚谚语) 知识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

(丹麦谚语) 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尼泊尔谚语) 学如驾车登山,不进就退。

(日本谚语)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了懂不了,用处也不大。 一窍通,百窍通 心里没有眼,有眼也无用。

仔细考虑一天,胜过蛮干十天。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尽信书,莫如无书。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

3陶渊明的关于尊严的诗句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只知真隐,苦隐,实在是“隐”这一行道中最差的选择。

隐士在中华文化中,是受尊敬和礼赞的人物。他们是种内守文化的代表,他们不怕清贫,不怕远离世事,固为他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生活,是一种退去囚系神魂桎梏的自由生活。

自由,多么美丽诱人的字眼啊!人生而爱自由,然而,自由是有条件的,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人,有了这种自由,便要失去那种自由。

绝对的自由就是神仙也做不到,因为自由总是要受不自由的制约。 追求精神绝对自由的陶渊明,只能是戴着镣铐舞蹈的自由之子,他的宿命注定要终生陷在物质的种种不自由之中。

4关于不屈灵魂的句子

1、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灵魂,是我祖祖辈辈不屈的灵魂,它哺育着一代一代的生命。使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走向强盛!

2、是的,曾有一只蛾子告诉我,每一只飞蛾都有自己的归宿,那一朵扭曲悸动的火焰是它的归宿,那里有它的另一半灵魂,它要去找寻它的灵魂,成为完美。

3、给心灵放个长假,让灵魂在纯真的世界中漫步吧!

4、命途多舛,坚定的信念就是灵魂的支撑。

5、没有灵魂支撑的人,便是死水一潭,无神采,无颜色,会变得颓废堕落,经不起一点挫折寒霜,挡不住一点物欲诱惑。所以人要活得朝气蓬勃,拥有健全的人格,必须有灵魂的支撑。

6、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而灵魂却有巨大差异,正是由于人的内心世界有所不同,才有了高贵和平庸之分,乃至高尚与卑鄙之别。人的高贵不是于他的身份和地位,而定于他的灵魂。

7、带着希望上路,但要面临的也许是电闪雷鸣,走向远方,需要不屈的灵魂。

8、阅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灵魂,感受曹操的气魄雄伟,慷慨悲凉;阅读“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灵魂,体味陶渊明逃脱世俗樊笼的自足;阅读“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灵魂,理解李白陡然坠落的心情和愈饮愈浓的愁苦;阅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灵魂,揣摩崔颢思家心切却又茫然空虚的失落。

9、我从未感到不安,我看到蝴蝶不甘寂寞的灵魂,卑微的灵魂,庸俗的灵魂,小心翼翼地抚摸丑陋的欲望。

10、人活着当有灵魂,但人终究不是灵魂:灵魂只能哭号在黑暗中渴望着光明,却永

11、人生路漫漫,在绵亘千里的古道上,灵魂游离出行尸走肉的躯壳,在漫天黄沙中踽踽独行。

12、安顿一下那颗跳动着的急功近利燥热的心,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无限的美好与感动,我的灵魂强烈地抨击到。

13、一直以来,我相信蛾子是这个星球上最高贵的种族,因为我们有崇高的理想,有追求完美的灵魂。

5用陶渊明的诗句来说明他身上的精神

最能体现的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诗句:

(1)归去来兮!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5)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意思:

(1)归去:字面意思是返故里回家乡;从感情看又有对官场的排拒感,“世与我而相违”说的就是同世俗对立;从述志的角度认识“归去”,陶渊明是在确立自己的精神归属,同官场的格格不入终于使他彻底明白自己是属于自然的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更让他激动而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

(3)这两句可以看出精神的富有和物质的拮据,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压倒优势

(4)出则无心归则有意,正是作者仕宦和辞官情形的写照“无心”不是开脱而是反省和自责“倦飞”当然不是生理而是心理,一个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要用多大力气才能抵御官场的玷污啊,他安能不倦!

(5)前一句表白动摇了陶渊明为谋生而做官的说法,后一句表明年轻时的理想在现实中遭到了重击陶渊明深感出仕一无所获,而生命却已耗损,尽管田园生活可以给他安慰,但是面对残生,他不可能不忧伤

6走进陶渊明的心灵世界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

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

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

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

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

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

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

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

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

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

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

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

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

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

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

7陶渊明的诗句赏析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有人认为,陶渊明写这一组诗的时候距离他辞去彭泽县令的时候已有十年以上之久。不过陶渊明的年谱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切地判断这一组诗的具体写作时间,但总之这时候他已经归隐有年了。他在这篇序言中说自己“闲居寡欢”,现在我们就要对他的这句话作一个分析:他在归田之后所过的生活,真的只有“闲居”,只有“寡欢”吗?上一节曾说,有些小作家看山说山,看水说水,所写的都是偶然的一点点感动;而对于一个真正的大作家来说,他的作品里边有他意识的基本形态,或者说,他的作品所表现的乃是他自己的整个生命,所以往往不是很单纯的。现在人们一提到田园诗人,就认为他们都很悠闲舒适,其实并不是这样。陶渊明的生活很辛勤很劳苦,他在另一首诗中曾写道:“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从早晨下地干活,一直要到月亮上来时才扛着锄头回家。那么,他在这里所说的“闲居”,而且“兼比夜已长”,应该是农村冬闲而夜已渐长的时候。这时候地里已经收割干净,所以他才能够有一段“闲居”的时间。至于这个“寡欢”,也很值得研究。因为陶渊明有不少诗写的是他在田园生活中所得到的乐趣,是他欢喜的一面。我们不妨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他的这一面,先看他的组诗《读山海经》中的一首:

8陶渊明的诗句和赏析

——《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

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

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赏析:

自然才是心中的至爱,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自然留下一缕情丝。经过长期痛苦而

疲惫的求索,诗人终于找到了与生以来便存在心中的那个情结。道路虽然,曲折多艰,

但毕竟还是寻找到了。桃李

茅檐鸡犬,诗人在恬静闲适的生活中让自己的心灵

安宁祥和下来。冲破

找回自我,优哉、

!

——《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风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地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

赏析:

淳朴的民风,单纯的人际关系,让诗人的心灵

在这里,所拥有的只是愉

悦和宁静。此时的诗人已经不再是文人,而将自己完全改造成一位农夫,“短褐穿结”

他的所有喜悦与担心只同自己的农夫生活密切相关,拥有自然,也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切

生命。

——《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

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赏析:

侍弄着自己那点儿,“庄稼”,不去管它他收成如何,只要将自己放到

泥地和作物之中,就已身心倍感愉悦了,农田那稀疏的庄稼,那萎萎的野草,那难行的

田间小道,以及那冰凉爽净的

都让诗人有种新鲜刺激的感觉,让他欣喜异常,这

种感觉又是他生命的源泉。

、自然恬静的生活让他完成自己生命的极乐体验。

9有哪些人像陶渊明一样厌恶世俗追求心灵美好的诗人

历代隐者皆有。例如:

1)答人(唐·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

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

按隐者居终南,自称太上隐者,不知姓氏寿年,人见而间为问,故答以诗。

2)山园小梅(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鲜妍 占断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

按北宋处士林逋(字君复,死后赐谥和靖先生。967—1028),长期隐居杭州孤山,终身未娶。相传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留下了“梅妻鹤子”的佳话。

1 赞美妻子的诗句

一家之主 李白篇——《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皎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诗·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写道: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白居易-《长恨歌》

详见全首“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 陶渊明有妻子儿女吗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死后由朋友私下起的,并非朝廷颁布,故称私谥),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普遍认为是星子县)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

后世称靖节先生。有《陶渊明集》。

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

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渊明醉归图[1]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

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

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丧母辞职回家。

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皇帝的位置,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

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

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

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抗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

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

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

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

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5张)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

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

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至今脍炙人口。

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

他先醉,。

3 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中妻子是什么意思

晋陶渊明在其《桃花源》诗(并序)中说:“自云先世避春时乱,率邑人妻子来此绝境,不复去焉,遂与外人间隔。”

其中“妻子”一词,自古即有二义。一是指妻,词中的“子”只是词性的后缀,如同“儿子”“老子”中的“子”一样。

如《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又杜甫 《新婚别》:“结发为妻子,席不煖君牀。”

显然上二例中均只指妻,不包含别的对象。二是指妻和子。

如《孟子·梁惠王上》:“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句中“父母”“妻子”前后对举,两两关系很明显。又《后汉书·吴祐传》:“ 祐问长有妻子乎?对曰:‘有妻未有子也。

’”这就更加明确是妻与子。那么《桃花源记》中的“妻子”是指妻还是指妻与子呢?那就要结合其中的句段来分析了。

句子说,“自云先世避春时乱,率邑人妻子来此绝境”,意思是他的先辈为了躲避秦代的乱政,带着他同乡邑的人以及他们的妻室儿女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也即是带着全乡邑的人举家逃到这个地方,既然是举家搬迁,那当然是要带着妻室儿女,不可能是只带着妻子不带儿女。

所以这里的“妻子”应是指妻子和儿女。但愿这个回答能使您满意。

4 陶渊明有媳妇吗

陶渊明的天生才学并没有给他的后代带来好运。而且婚姻坎坷崎岖,一生结过三次婚。

第一次是陶渊明25岁的时候,结婚成家,婚后便离开了园田居,移居到浔阳县城,先是教书,然后到江州刺史王凝之手下任别驾祭酒,不辞而归。等到陶渊明回到家里时,才知道妻子已经怀孕了,母亲和妻子怕他在官场分心,隐瞒了一段时间。

古人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陶渊明到了而立之年要当爸爸了,自然很高兴。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妻子临盆难产,肚里的孩子只是伸出一条腿,按照当时的医疗条件,只能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大人孩子送了命,给妻子办完丧事,陶渊明万念俱灰。

第二次是的陶渊明34岁时候又做了新郎官,结婚第二年大儿子阿舒出生了,新生得儿子给陶家带来极大的欢乐。又过二年,二儿子阿宣出生,阿宣刚会跑,妻子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取名阿雍和阿端,陶渊明深爱他的几个宝贝儿子,也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蹑手蹑脚走到床边,在微弱的灯光映照下,端详这双宝宝的小脸,像两块透红的美玉,长得一模一样。

不幸的是,第二任妻子得了痨病,大口吐血,又离开人间,陶渊明很痛心,知道妻子是为了家庭操劳过度累死的,六年的时间里生了四个孩子,忙活一家老少七口人的生计。

妻子去世后,家庭的重担落到陶渊明母亲肩上。每天教书回来,看到四个不懂事的孩子乱成一团。这四个孩子就够母亲看的,谁来操持家务?家里没个主妇实在不行。孟老夫人和叔叔陶夔商量,又给陶渊明提了一门亲事,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娶进门。

第三次是陶渊明41岁的时候娶了第三个夫人翟氏,翟夫人比陶渊明小一属,又贤惠又能干,首先对婆婆侍奉的很好,婆媳关系融洽,对陶渊明前妻留下的四个孩子尽心尽力抚养,经过她的一番整治,这个家庭又井井有条,其乐融融,陶渊明只管教书就行了,回家读书写字的时候,孩子也不围着吵闹了,翟夫人有付好身板,农田里的活也很能干,每到农忙时,插秧或是收割,她都跟着陶渊明一起干,干得比陶渊明都利落。

结婚两年,翟氏为陶渊明生了个小儿子,乳名阿通。由于翟夫人能吃苦耐劳,陶家的日子渐渐好起来。田里的庄稼年年丰收,粮食吃不了,每年都要酿些酒喝。每当新酒酿成,翟夫人先端一大碗给陶渊明。只要家里有酒,翟夫人每顿饭都为陶渊明备酒。陶渊明觉得饮酒是件很舒服的事,小饮小舒服,大饮大舒服,饮多了就醉过去了。

对于儿子来说陶渊明是很幸福的,尽管在《责子》有这样那样的调侃,我想那都是对孩子们的慈爱。

五个儿子从长到幼分别是:

阿舒(陶俨)、阿宣(陶俟)、阿壅(陶汾)、阿端(陶佚)、阿通(陶佟)。如果光看诗的字面意思,陶渊明似乎流露出孩子愚笨的无奈和恨铁不成钢的叹息。但我们都知道,诗有言外之意,要真正把握诗歌,就应该揣摩诗人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如果只看到非常推崇陶渊明诗歌的苏轼诗句“惟愿孩儿愚且鲁”,就断定苏轼不是合格的父亲,这是非常片面的。

5 陶渊明的诗句

陶渊明诗全集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 (405)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

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 首,五言诗116首。

他的四言诗并不太出色。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

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陶渊明死后 100多年,萧统搜集他的遗文,区分编目,编定了《陶渊明集》 8卷,并亲自写序,作传。

后来,北齐阳休之又在萧本基础上,增加了别本的《五孝传》和《四八目》,合序目为10卷本《陶潜集》。阳本隋末失其序目,为9卷本。

此后,别本纷出,争欲凑成10卷,北宋时宋庠又重新刊定10卷本《陶潜集》,为陶诗最早刊本。以上各本都没有传下来。

今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几种南宋至元初本。主要有:曾集诗文两册本,南宋绍熙三年刊,有清光绪影刻本;汲古阁藏10卷本,南宋刊,有清代影刻本;焦□藏 8卷本,南宋刊,有焦氏明翻本,今《汉魏七十二家集》中《陶集》5卷亦即焦□翻宋本。

此外,还有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本和元刊苏写大字本等。最早为陶诗作注的是南宋汤汉。

元以后注本、评本日增。元初刊本有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10卷:常见有四部丛刊影印本。

清代陶澍注《靖节先生集》10卷,有家刊本及文学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近人古直《陶靖节诗笺》,有“隅楼丛书”本,“层冰堂五种”本,后者称为《陶靖节诗笺定本》。

1-50首:命子(10首)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杂诗四首 和郭主簿二首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劝农(六首)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停云并序(四首) 时运并序(四首) 荣木并序(四首)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连雨独饮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归园田居五首 归鸟(四首) 51-100首:责子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和刘柴桑 酬刘柴桑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移居二首 与殷晋安别并序 形影神三首 止酒 杂诗八首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赠羊长史并序 饮酒二十首并序 还旧居 悲从弟仲德 赠长沙公并序(四首) 酬丁柴桑 101-154首:诸人共游周家暮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岁暮和张常侍 九日闲居 咏贫士七首 游斜川 拟古九首 桃花源诗并记 述酒 於王抚军座送客 读《山海经》十三首 腊日 答庞参军 答庞参军并序(六首) 咏二疏 咏三良 咏荆轲 有会而作并序 乞食 挽歌诗三首 -------------------------------------------------------------------------------- 命子 其一∶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其二∶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 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

其三∶ 放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其四∶ 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

时有语默,运因隆寙。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其五∶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其六∶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虚止。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其七∶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 顾惭华鬓,负影只立。

三千之罪,无后为急。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其八∶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其九∶ 厉夜生子,遂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其十∶ 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其一∶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

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 凯风负我心,戢枻守穷湖。

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 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馀。

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其二∶ 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6 关于陶渊明的诗

《归园田居五首》

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复得返自然。

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总结 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下面是我给大家准备的初中语文教师个人 教育 工作述职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教师个人教育工作述职总结1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三班语文科教学工作,由于面临中考,所以本学期的主要工作是复习。开学一个月后我就完成了九年级下册的教学工作,然后就开始了繁忙的复习工作。中考复习,我以《中考说明》和《中考复习导引》为指南,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语文能力,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具体复习

第一轮复习:七至九年级的文言文复习

由于今年的考试内容有所变动,与往年的只考16篇不一样而变为除星号的文言文,所以,文言文的复习是重头戏,每一篇 文章 让学生自己具体罗列了各种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并加以记忆巩固。这样一节复习两到三课(除第一课时我具了个例子外,然后 其它 的让学生课前自己把文章中的各种文言现象找出来,上课一起分享巩固),约一个月完成了六册文言文的复习。

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的重点是阅读。对每个考点,我先给学生以理论上的指导,然后精选习题,使学生一一掌握。基础知识部分分重点字词(易写错读错的字词)、病句修改、综合训练以及地方教材的复习;阅读以 说明文 阅读、 议论文 阅读和文学作品的阅读为序进行复习,各类文体的复习分文体性阅读题的复习和非文体性的阅读习题进行复习,复习的时候紧紧联系中考要求。

作文 在中考中占语文成绩的40﹪,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我想应该用约40﹪的复习时间进行作文训练。作文的辅导我主要是让学生多练(每周至少写一篇作文同时还加上每周一篇的 随笔 ),多修改,多品读,把自己的作品修改成自己的“美文”,同时辅之以美文选读,精品文赏读,来吸取别人的优点,以补足自己的缺陷。其实,这项任务在七年级刚来是就实施,效果还可以。

第三轮复习:重点难点的突破

在将近最后的一个月里,我引导每个学生寻找自己的不足,然后针对他们各自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并进行针对性的突破重点难点训练,使学生在知识和技巧上能查漏补缺。

虽然现在中考成绩没有出来,但是无论成绩如何,在这个学期中我就是这样走来的,这是我第一轮的新教材的教学,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我相信我还需要不断地努力,还需要多向其他同行的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教师个人教育工作述职总结2

紧张的一个学期的学习结束了。在我自己的教学和学习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并且发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现在对自己一学期的工作作一个全面的总结,为下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

(2)、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参加自学考试,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1)、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一个***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 规章制度 ,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

(2)、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建立了优良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优良的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教室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备写每一篇教案;在教室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教室45分要质量,努力提高教室教学效率;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主动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主动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一学期来,本人共听课32节,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

四、加强研讨,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本学年,本人参加省级教研课题“开放性问题学习的研究”的子课题及县级课题"开放性教学课型的研究"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主动撰写课题 实施方案 ,撰写个案、教学 心得体会 ,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为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资料,并主动在教学中进行实践。 在教室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主动推广先进教学方式,在推广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先进教法的同时,大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五、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1、在教室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不够,致使教室教学效率不高;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

3、对差生的说服教育缺乏力度,虽然也抓了差生,但没有时时抓在手上。

4、教学中投入不够,没能深入研究教材及学生。

20--年下半年改进的 措施 :

1、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改的认识,在推广先进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努力提高教室教学的效率。

2、狠抓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掌握。将差生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初中语文教师个人教育工作述职总结3

骄人的成绩与领导的重视和正确的管理,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都是分不开的。与其他学校比,我校初中学生入学时普遍起点低、基础差、差生面大。针对如此现状,我们只有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比别人更投入,更用心,才能实现目标。下面我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领导重视、管理科学是成功的保证

初三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校长和主任等学校各级领导极为重视。多次召开初三工作会议。举行每月一次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分析学情、教情。根据本届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实施培优补差的 方法 ,以缩小优、中、差之间的差距,更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努力达到理想的目标。为中考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团结协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对 毕业 班的老师显得特别重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已成为我们年级老师的工作目标。这是我们的年级精神,更是张中精神。我想这也是我们成功的原因所在吧!

三、更新观念,抓好复习,提高成绩

初三语文总复习阶段,传统的观念只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而忽视或轻视它的人文性,往往会造成学生老师功夫花的不少,能力却不见提高

。因此我们认为无论在常规教学,还是在总复习阶段,同样要抓住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服从游戏规则,又超脱其上"。找到总复习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结合应试教育的方法策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高应试技巧,应该是目前初三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根本

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有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找准切入点,也并非高不可攀。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语文素养的三方面内容。因此归结起来就两个字——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点。如何快速积累?课堂教学之外,我们是这样做的

1、抄写、背诵。每星期布置三篇的抄写作业,分别是 美文欣赏 , 名言 警句,古诗词。既可以练字,同时也是潜移默化,扩大课外积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写作。对于语文尖子生,还要求他们从抄写的文章中自选题材写一篇同题作文,教师面批面改;同时在抄写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背诵,课内外名篇佳句全不放过,因为"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

2、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学科拓展,全面提高45分钟效率。教材既要讲得精,又要渗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学习内容上,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人文、自然和社会、人生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 文化 、道德艺术各个领域。可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如:在学习《论格物知致精神》一文时,就让学生讨论和研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使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尽情的燃烧。

3、作文积累。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师全批全改,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初一开始到初三坚持每天写 日记 ,每周写美文点评,每学期自编自写两到三本书。

通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熏陶和强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些工作抓得越早越好。

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吗!通过三年的实践,效果是明显的。

(二)、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是关键

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时间不等人,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但单纯的题海战术又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应针对中考具体情况,设计多种训练方案,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1、每星期的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观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教师的讲解是应有针对性,并总结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

2、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如果再等到总复习让学生训练综合试卷和模拟考题已为时过晚。因此,从初三年的上学期就开始发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试卷让学生训练。以免学生怯场,便于学生的应试。

3、注重自主性和开放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语文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如学生做完20--年各省市中考试卷后,要求他们自己分析和总结,写一篇20--年中考语文命题预测,各抒己见。然后教师综合权威预测。

4、课文复习考点化。课文复习有逻辑性的分为各个考点,指导学生系统的掌握课内知识。

综上所述,初三语文教学和复习,应着眼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2、注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应明确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才是 语文学习 的根本。即使在最为紧张的总复习阶段,也不能因为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而忽视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

3、有针对性的短期效益训练,可以弥补语文学习和复习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反馈应该及时迅速。

5、以阅读和写作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关注思考人生为学习的外延。防止一味陷入呆板僵硬的考试教学。

虽然初三语文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试题和考卷并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关注社会、人生,用自己的心灵和敏感的笔触时刻接受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的美好信息,时刻与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交流沟通,时刻聆听来自人类历史最深远最悠扬的文化语言,并让自己和它们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语文,才是终身的语文。也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是我的教学体会。

初中语文教师个人教育工作述职总结4

今年我带九年级一班和二班的语文,我的主导思想是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从源头做起,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由被动变主动,由让我学到我要学,从而提高学生成绩。因此这学期我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抓学生的思想,二是抓学习。一学期来有许多收获,也有许多不如意之处,现 反思 如下:

一、在思想上:

在思想上主要结合课本中现有材料,如: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傅雷的《傅雷家书两则》;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一封信》等一系列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对知识的追求都是孜孜不倦的,都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成长也是需要锻造、需要磨练的;也明白了知识对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在学习上:

在学习上主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教学)并提高应试技巧。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点。如何快速积累?我是这样做的:

1、抄写、背诵。每星期让语文课代表和一部分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抄写有关美文,名言警句,古诗词及学生 优秀作文 。并贴在班上《各创天地》的学习园地中,这样既可以练字,同时也是潜移默化,扩大课外积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写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并且在抄写的基础上基本上做到全面落实背诵,课内外要求背诵的课文和古诗词更是全不放过,达到全员背诵、全员默写。

2、注重课堂教学,全面提高45分钟效率。在学习内容上,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人文、自然和社会、人生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并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如:在学习《论格物知致精神》一文时,就让学生讨论和研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思维。在德育上渗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

3、作文积累。以口头作文、小练笔、大作文等形式增加作文的训练量。并及时批改、及时点评,尤其是对学困生的作文更是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肯定。收效良好。

4、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组织安排了五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两次 辩论 会。注重自主性和开放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语文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全员参与,全员组织,全员编排,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意识,即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也为他们搭建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收效良好。

5、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是关键:在讲解中有针对性,并总结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点规律,让学生经常接触中考题型,使学生心中有数。

通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熏陶和强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中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当然,这些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不够特别满意,也没有做到尽善尽美。最困惑的就是学生不能吃苦,做事没有常性,没有目标,连短期目标都没有,所以实施起来就特别困难,不知如何去做。

初中语文教师个人教育工作述职总结5

初三从三月开始复习,首先我们做到了计划周密,我们按照先 记叙文 ,后文言文,最终语基的顺序进行复习。作文安排每周一篇,讲评及时,指导能抓住要点。复习进程安排合理,在复习过程中,重要的是,每一步都是群策群力,步调一致。复习试卷提前半个月准备,没有影响复习计划及进度。对学生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了解,反馈信息,教师及时调整复习策略,一切复习以学生为主体,直到学生掌握为止。本学期初三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复习迎考,如何做好复习工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一、现代文的阅读复习:

按文体以精段代替过课本,熟悉课本资料,给学生查漏补缺的机会,然后总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