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中医药的支持政策
一、深化中医药领域改革。
1.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中医医疗机构、特色人才、临床疗效、科研成果等评价体系。健全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机制,常态化开展三级和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完善各类中医临床教学基地标准和准入制度。建立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中医思维与临床能力考核,将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中医医师的主要评价内容。研究建立中医药人才表彰奖励制度。研究优化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探索制定符合中医药规律的评价指标。通过同行评议、引进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完善有利于中医药创新的科研评价机制。
2.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建立体现中医医院特点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动公立中医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和中医内涵式特色发展,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推进公立中医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落实公立中医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建立完善中医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推进中医病案质量控制中心和中药药事管理质控中心建设。完善中医医院院感防控体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改善中医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中医的良好氛围。
3.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
建立以临床价值和技术劳务价值为主要依据、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医医疗服务卫生技术评估体系,优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中重点考虑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机构炮制使用的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实行自主定价,符合条件的按程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改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中药饮片市场价格机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中药按程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遴选和发布中医优势病种,鼓励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一般中医诊疗项目可继续按项目付费。继续深化中医药参与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等研究。支持保险公司、中医药机构合作开展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中医治未病等保险产品。
4.改革完善中药注册管理。
优化中药临床证据体系,建立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中药真实世界研究证据体系。探索中药饮片备案、审批管理,优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注册管理。推进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制定发布,加快收载方剂的关键信息考证。
5.推进中医药领域综合改革。建设1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鼓励在服务模式、产业发展、质量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工作。开展医疗、医保、医药联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点,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完善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改政策。
二、强化中医药发展支撑保障。
1.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
依托现有资源持续推进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优化升级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扩大联通范围。落实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要求,推进中医医院及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规范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应用服务的安全防护,增强自主可控技术应用。开展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和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鼓励中医辨证论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信息系统研发应用。
2.建立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
逐步完善统计直报体系,建立与卫生健康统计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综合统计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统一规范的国家中医药数据标准和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国家、省级中医药综合统计信息平台,建立统计数据定期发布机制,稳步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
3.加强中医药法治建设。
深入推进中医药法贯彻实施,完善中医药法相关配套制度。推动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对地方性法规建设的指导。进一步推进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医药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落实工作。建立不良执业记录制度,将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诚信经营和执业情况依法依规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中医药监督执法工作,健全长效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监督执法规范,全面提高中医药监督能力和水平。
4.深化中医药军民融合发展。加强军地双方在中医药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完善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加快军事中医药学科全面建设与发展,提高军队中医药整体保障水平。
法律依据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中医药发展顶层设计加快完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中医药法施行。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截至2020年底,全国中医医院达到5482家,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68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48人,9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8%的乡镇卫生院、90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4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占比达到8675%,备案中医诊所达到26万家。中医药传承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中医药防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病及重大传染性疾病临床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屠呦呦研究员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产品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基本完成,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2069%。中医药开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中药类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增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传统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安全和健康质量,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并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特点。有效应对多种健康挑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更好发挥其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同时也应看到,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中医药优质医疗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仍较薄弱,中西医协同作用发挥不够,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和应急救治机制有待完善,传承创新能力有待持续增强,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仍需提升,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政策体系需进一步健全。
(上游新闻记者 梁呈蔚 图由受访者提供)他是全国首届名中医,他推动中医在南非从“巫术”到合法,他培养出一批批医术过硬、医德良好的中医药人才,他就是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筋伤中心主任郭剑华。坚持中医非药物疗法与中药内服外用综合治疗特色,药占比控制在5%以内,力求为患者开出药味少而效高的中药方。
专家名片:郭剑华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中医 ,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科协针灸、筋伤首席科普传播专家,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筋伤中心主任,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全国三、四、五、六届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导师、重庆市针灸学会常务副会长,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名中医分会常务副会长。
临床56年,擅长治疗颈、肩、腰、膝痛,风湿性关节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症等病症。
出身中医世家 重视药内药外功夫
自幼在药香中长大的郭剑华,家中世代行医,清咸丰年间其曾祖父的祖父郭熙成在川南开办“郭氏福善堂”悬壶济世,距今有200多年 历史 ,代代相传的医术,到他这儿已是第六代。在祖辈父辈们的耳濡目染下,他14岁随父出诊,15岁考入原泸州医学专科学校(现西南医科大学)成为中医班的首届学生,17岁独立行医,2017年获得首届“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成为全国筋伤学界为数不多的“全国名中医”。
行医五十六载,郭剑华先后从事了儿科、妇科、筋伤科,“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是用辨证的思维去治病,注重身体的整体性。”他告诉记者,身体各个器官的疾病都是阴阳失衡导致的,一位好中医,一定是位全科大夫,只有在整体上把握,才能从全身上下表里辨察病情。
“中医有三宝:中药、针灸和推拿。”郭剑华讲解到,是药三分毒,虽然掌握好药量不会损伤身体,但许多人忘记了中医穴位的妙用,针灸、推拿、艾灸等等药外功夫同样能防病治病,药内药外两者相结合,治疗疾病才会有更好的疗效,同时达到中医大家巧用经方、开方药味少而效高的原则。
所以郭剑华十分注重针灸推拿之法,在他所著的《筋伤证治精要》一书中,无论是治疗腰椎肩盘突出症、颈椎病还是膝骨关节炎,治疗的第一步都不是中药,而是药外的各种诊治手段,常常一针一推之间,就舒缓了患者大部分疼痛。
记者有幸看过他早年为一名患者进行推拿的视频,从头到脚,手法娴熟流畅,一招一式驰张有度,干净利落,不似推拿更似抚琴,在病体上优美地舞蹈,手到病除。在施针上他也同样要求美感,但这并不是刻意而为,而是要真正做到手法应从“心”而出,做到“轻而不浮,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才能使患者得到最好的疗效。
霸王灸、颈舒胶囊 中医大师里的“发明家”
电脑打字、学习影像学知识,掌握现代医学指标……古稀之年的郭剑华从来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只要是有益于治病开方的现代科学技术,他都会去了解、去专研。他常常告诉他的徒弟们,要能用核磁共振、CT、X线等片看影像,能查看患者的化验单,这是西医医生需要掌握的,同样也是中医需要学习的,这些都是现代 科技 发展的产物,应该成为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手段的延伸。这些 科技 能帮助中医医者更准确地找到病灶,尽管古籍医书上没有,但中医医者应该做到“有”能看懂使用,“无”能依旧准确治疗。
郭剑华表示,中医延续至今除了传承更重要的是创新。“先辈们流传的古方药典是不可多得的瑰宝,但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首先要有自己的辨证思维。”他告诉记者,姑母郭贞卿“药内药外结合”的学术思想使自己走上治疗筋伤疾病以及疑难病症的综合治疗之路。在此基础上,自己又总结创造出“有伤不治伤,治伤先治远端”的理论方法。
在多年临床工作中,他发明了“中国霸王灸”和“神农塔灸”等灸具,研制颈舒胶囊、膝舒胶囊等注册院内制剂,为方便患者设计了多功能自动牵引床、多功能治疗椅、颈椎治疗椅等器械,获得国家专利4项。训古不泥、广博专一、传承创新,这是一代中医大师应有的风采,也是多年来郭剑华对自我的要求。
致力传播中医药文化 细心科普免费发放
如今,74岁的郭剑华仍然坚持在临床一线为病人施针问药;响应国家号召,建立传承工作室,精心培养出5名学术经验继承人,其中3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优秀继承者;着眼于中医药发展大局,长期为宣传中医药,为改善中医药发展环境而不辞辛劳地奔走呼吁。
民国有一位大夫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生前被称为“神医”,死后被称为“医神”,他就是陈登铠先生。
陈登铠先生从小便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超凡的天赋,后拜名医郑景陶为师,学业有成,回到故乡做一名医馆大夫。
陈登铠先生医德高尚,不仅诊费低,遇到老弱贫困的乡亲还会给他们免费医病。在出诊时他会绕道乡镇帮助七里八乡的村民们看病,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以医自娱,岁活人甚多,治疗之余,检押经论,编辑诸科学,存救世之苦心,以济千古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神医。
由于民国时期西方医学传入,中医药学本身复杂庞大,许多人弃中从西。为了巩固中医药学的地位,陈大夫先后建立三座“传医所”,用来研究中医药学,培养中医药学人才。但是,陈大夫并不是盲目排斥西医,而是强调“中西结合”,中医与西医都各有所长,医学不分国界,中西医要互相补短,方能达到“神医”的境界。陈大夫当之无愧“中西汇通学派的鼻祖。”
除此之外,陈先生在文学著作上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关于医理的著作。陈登铠先生八十岁时依旧写下《百病玉液》《药物分治》《活人宝鉴》等关于药理的著作,为后世研究中医药学提供了珍贵有用的资料参考。
自古医者就备受尊重,他们治病救人,杏林回春,让人们免受病痛折磨之苦,可以多活长寿,他们不求回报道德高尚,古有华佗张仲景,今有屠呦呦,他们潜心研究中医药学,为医学做出巨大贡献。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对全人类都有益的,我们应该怀着敬佩的心态。虽然这位神医已经不在,但他的精神长存。
振兴中医,关键靠人才。调查发现,人才建设,是当前安徽中医药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数字上看,我省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势头喜人”。2006年,全省共有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6868人。而目前,这一数字已达到17062人,两年内整整增长148%。但在多天的采访中,专家们仍不约而同地指出,中医药人才数量有缺口、分布不合理、质量待提高,则是安徽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人才出现断层
发挥县中医院龙头作用,建设县、乡、村一体化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并推动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这一关于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想,对于农村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的我省而言,更具重要意义。广大农民虽然认同中医药安全的疗效和便宜的价格,但就近看中医,尤其是看名医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
事实上,老、中、青人才梯队的断层,是我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一大难题。
“即使不提‘新安医学’辉煌时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安徽还几乎每个地区都有‘领军’名医,比如天长的杨氏、安庆的殷家。但现在放眼全省,真正用中医中药治病的少,真正的名中医更少!”省中医附院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徐经世坦言。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的缺乏,制约了中医药事业总体水平的提高。
同时,由于中医药学重实践、成长期长、强调经验性,具有特殊成才规律,中医药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现象突出,平均每个乡镇还达不到一名中医执业医师。
“虽然鼓励毕业生下基层,但仍缺乏对中医人才的针对性政策。”省中医管理局负责人董明培强调,“关键要从体制上解决问题。”据了解,一种“永久流动编制”的解决方案正在酝酿中。方案将为全省乡镇医院配备由财政全额拨款的中医药本科毕业生、职业医师单列编制。“下乡”医生“名义上”在县级医院工作,但一年轮岗期满后必须“驻点”乡镇卫生院,县医院负责对其定期培训;期满考核合格后可调回县里,空出的指标再招募新的毕业生。
专家呼吁,要尽快构建由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强化基层中医从业人员培训。同时,应将目前有限的中医资源限度发挥作用,如鼓励名老中医退休后“领班”社区医疗机构、对中医专家放开第二职业地点限制等。据悉,坐堂行医试点也将在我省启动。“关键是要放开观念!提高疗效,病人受益才是落脚点!”
更新培养模式
8月29日,省中医附院隆重举行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拜师仪式。在以后的3年里,12位继承人将跟随6位指导老师,精读《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以继承老师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为“必修课”。
作为传统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师承制已在我省广泛实施。目前,已确立学术经验指导老师3批43人,39名学术继承人合格出师。“师承制,对于抢救名老中医经验行之有效、意义重大,但人才培养必须规模化。”省中医院副院长刘健认为。如何提高中医院校教育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校毕业生知识起点高、知识结构全面、理论基础强,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后备力量,但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全面和临床实践缺乏。”采访中,专家认为,中医院校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
安徽中医学院是我省中医高等教育主要基地。为突出办学特色,学院尝试开设新安医学、阅读经典类课程,中、西医学课程也由最初的7∶3调至6∶4。“学校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被设为相对独立的专业系部,我现在专业优势丢得差不多了。”毕业后改行做销售的07届毕业生张某坦言。
有关部门显然已注意到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原汁原味”的中医,安徽中医学院今年将开始尝试开设新安医学教改试点班,融“师承教育”精髓于院校教育,由30名老中医“一对一”指导30名学生,厚文理、经医理、通经典、重实践,着力培养传统中医人才。“全国开设中医传统班的学校并不多,我们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希望这种模式能够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院长王键对试点班满怀希望。
同时,专家指出,中医继承,教师是关键,学校要适当引进优秀临床人才,并鼓励教师到临床一线进行经验积累,“中医重视临床个体差异性,过多的实验室研究是对学生的误导。”
弘扬传统文化
中医西化论、“取消中医”风波、“中医存废之争”,接二连三的事件反映了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遇到了挑战。关于如何振兴中医,人们开出种种“处方”:加大政府投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但众多专家指出,中医的困境,缘于中医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变得贫瘠。振兴中医,不可忽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
“不同的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不同。现代年轻人传统文化底子薄弱是一大不足。”在徐经世看来,作为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传承不衰的主要载体之一,中医和中国古典文学是相通的,和中国传统文化是相融的。“整体观的理念、人天和谐的精神、济世治病的追求等,无一不是来自传统文化。”祖辈三代皆名医,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堪称是其成功的“秘诀”。在徐经世的书橱中,至今仍整齐摆放着厚厚一摞祖辈三代的中医经典古书手抄本,纸页虽已发黄,但工整的字迹透出浓郁的“书卷气”。
对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弱化,甚至使得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古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对一些人而言无异于“天书”。“中医要取得好疗效,基本功要下足,经典著作要学深吃透,融汇贯通并结合临床实践,才会提高疗效。”王键认为。
强化传统文化功底,无疑对目前严重的中医人才流失现象也有一定缓解作用。以安徽中医学院为例,2007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5%。
“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本,这对于培养仁心仁术的中医精神、德艺双馨的医德不无裨益。学中医不仅要学具体的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从传统文化中学会做人。学校、医院等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让人从中医工作中体会到民族自豪感,自愿为发展中医事业服务。中医是需要奉献精神的。”王键说。
中药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药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生主要学习中药学、药学、中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该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中医药思维、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中药品质评价、质量控制、中成药制备、中药制剂分析和中药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从事中药鉴定、炮制、药剂、临床合理用药、药品经营管理及中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毕业生。
毕业生还应具备中医药思维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具有传承传统中药学理论与技术的能力,能够从事中药生产、检验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并在中药教育、研究、管理、流通、国际交流及文化传播等行业具备发展潜能[10] 。
李今庸,字昨非,1925年出生于湖北省枣阳市唐家店镇一个世医之家。今庸之名取自《三字经》:“中不偏,庸不易。”意为立定志向,矢志不移,永不改易。昨非,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含有不断修正自己错误认识的意思。书斋曰莲花书屋,义出周敦颐《爱莲说》:“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李今庸平生行止,诚如斯言。《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他常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
李今庸从医67载,执教57年,漫长的医教生涯积累了宝贵的治学经验。其治学之道,建造了弟子成才的阶梯,是后学登堂入室的通途。听其教、守其道、恭其行者,多能登堂入室,攀登高峰。
博学强志光辉岁月
李今庸7岁入私塾读书,开始攻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礼记》等儒家经典著作,并博闻强志,日记千言,常过目成诵。1939年随父学医,兼修文学,先后研读《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诸病源侯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神农本草经》等,随后其父又命其继续攻读历代各家论著和各科著作,并指导他阅读《毛诗序》《周易》《尚书》等书。对于《黄帝内经》,他大约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即将其内容烂熟于心。现在只要提到《黄帝内经》的某一内容,他都能不假思索明确无误地给你指出,本段内容是在《素问》或《灵枢》的某一篇,所以被人们誉为“《内经》王”、“活字典”。
1961年,时任湖北中医学院副院长的蒋立庵,将一本《江汉论谈》杂志给了李今庸,他认真阅读后,敏锐地意识到蒋老是希望他掌握校勘训诂学的知识,以便有效地研究整理古典医籍。从20世纪60年代初,他先后阅读了大量有关古代小学类书籍。通过认真地阅读《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说文通训定声》《说文解字义证》《说文解字注笺》等,他对许学相当熟悉。又广泛阅读了雅学、韵书以及与小学有关的一些书籍。从此,他掌握了治学之道。
一般而言,做学问应具备三个条件,一为深厚的家学,二为名师指点,三为个人勤奋。这三点李今庸都具备了。
李今庸在1987年~1999年间,先后被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部、张仲景国医大学、长春中医学院(现长春中医药大学)等单位聘为客座教授,为这些单位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1991年5月被确认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国医楷模”称号;2002年获“中医药学术最高成就奖”;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1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2013年1月被人事部确定为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国家培养中医高层次人才。
校勘医典著述等身
李今庸在治学上锲而不舍,勇攀高峰,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从20世纪60年代就步入了这条漫长而又崎岖的治学之路。在这方面他着力最勤,费神最深,几乎是举毕生之力。他曾说到:首先要善于发现古书中的问题,然后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考证,并搜集大量的古代文献加以证实。当写成文章时,又必须考虑所选用文献的排列先后,使层次分明,说明透彻,让人易于读懂。如此每写一篇文章,头痛数日不已,然而他仍乐此不疲。虽是辛苦,然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经一番整理后,不仅使这些古籍中的文字义理畅达,而且其医学理论也明白易晓,从而使千百年的疑窦涣然冰释,实有功于后学。
李今庸将清朝乾嘉时期所兴起的治经学方法,引入到古医籍的研究整理之中。他依据训诂学、校勘学、音韵学、古文字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方言学、历史学、文献学和历代避讳规律等相关知识,对古医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古医书中有问题的文字、内容,则采用多者刈之,脱者补之,隐者彰之,错者正之,难者考之,疑者存之的方法,细心疏爬。他治学态度严谨,一言之取舍必有于据,一说之弃留必合于理。其研究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如《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太素》《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肘后方》《新修本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马王堆汉墓帛书》以及周秦两汉典籍中有关医学的内容。每有得则笔之以文。从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他发表了诸如“析疑”、“揭疑”、“考释”、“考义”这类文章200多篇。2008年,他在外地休养的时候,凭记忆又搜集了古医书中疑问之处88条,其中部分内容现已整理成文,由此可见,其对古医籍疏爬之勤。
设帐杏坛传道授业
李今庸执教已50多个春秋。他先后给本科生、研究生、师资班等各类不同层次学生讲授《金匮要略》《黄帝内经》《难经》及《中医学基础》等课程。自1978年开始,又连续指导了数届《内经》专业硕士研究生。同时,李今庸还先后赴辽宁、广西、上海等地的中医院校讲授《黄帝内经》《金匮要略》。
李今庸非常重视教材建设。1959年,他首先在湖北中医学院筹建《金匮》教研组,并担任组长,其间编写了《金匮讲义》,作为本院本科专业使用。1963年代理主编全国中医学院第二版试用教材《金匮要略讲义》,从而将《金匮》这一学科推向了全国;1973年为适应社会上的需求,该书再版发行;1974年协编全国中医学院教材《中医学基础》;1978年,主编《内经选读》,供中医本科专业使用,该教材受到全国《内经》教师的好评;1978年,参与编著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内经》;1987年为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编写了《金匮要略讲解》,2008年该书更名为《金匮要略讲稿》再版发行。几十年来,李今庸为中医药院校教材建设,倾注了满腔心血。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李今庸在主持教研室工作时,非常重视对教师的培养。1981年,他在教研室提出了“知识非博不能反约,非深不能至精”的思想。他要求教师养成“读书习惯和写作习惯”。为配合教师读书方便,他在教研室创建了图书资料室,收藏各类图书800余册。并随时对教师的学习情况进行督促检查。1986年,他组织教研室教师编写《新编黄帝内经纲目》和《黄帝内经索引》。通过编辑书籍及教学参考资料,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对教师的使用上,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通过十几年坚持不懈努力,现已培养出一批较高素质的中医药教师队伍。
累起沉疴二竖宵遁
李今庸在6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医疗风格,完整的临床医学思想,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著有《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今庸》《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等临床著作。
李今庸通晓中医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尤长于治疗内科和妇科疾病。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他在内伤杂病的补泻运用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即泻重痰瘀,补主脾肾。脾肾两脏,一为后天之本,一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精气的主要来源。二脏荣则一身俱荣,二脏损则一身俱损。因此,在治虚损证时,补主脾肾。在临床运用中,具体又有所侧重,小儿重脾胃,老人重脾肾,妇女重肝肾。慢性久病,津血易滞,痰瘀易生,痰瘀互结互病,易成窠囊。他对于此类病证的治疗是泻重痰瘀,或治其痰,或泻其瘀,或痰瘀同治。他临床经验丰富,辨证准确,用药精良,常出奇兵以制胜,其经验见于相关著作及论文中。
李今庸非常强调临床实践对理论的依赖性。他常说:“治病同打仗一样,没有一定的医学理论作指导,就不可能进行正确的医疗活动。”如一壮年男子,突发前阴上缩,疼痛难忍,呼叫不已,李今庸据《素问·厥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素问·痿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的理论,为之针刺足阳明经之归来穴,留针10分钟,病愈,后数十年未再发。
振兴中医建言献策
几十年来,李今庸为保护发展中医药这份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四处奔走,呼吁呐喊。1982年,他同全国中医专家一起签名,向中央反映全国中医药事业情况,并建议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机构;1984年又同全国11位中医药专家一起签名,上书国务院总理,建议通过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机构;2003年4月还直接给中央领导写信,恳请迅速制定保护和发展中医药的法规,保护和发展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医药学。
李今庸作为一代中医药思想家,从未停止过对中医药学理论、临床、教育的反复深入思考。他在担任湖北省政协常委及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期间,经常深入基层,考察调研,写了大量的提案、信函、建议等,为发展湖北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他又先后撰写了《从实践的观点看我国中西医结合的成败》《关于中西医结合与中医药现代化的思考》《略论中医学史和发展前景》等文章,充分表达了他对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的思想。
中国中医科学院
http://wwwcatcmaccn/indexhtml
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惟一的国家级中医药科研机构,在中医药事业
的发展和科研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科学院拥有多家医院和研究所,拥有若干研究
室和实验室,更汇集了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中国中医研究院(现在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于1955年,位于北京,是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现任院长为曹洪欣教授。
中国中医研究院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学科齐全、设备先进、科研力量雄厚的中医药研
究机构,下设13个研究所、6所医院及研究生部、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杂志社等学术单位;
有职工40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者800多人;与世界卫生组织
(WHO)共同建立了临床与信息、针灸、中药三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均设在中国中医研究院。
中医药科学研究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中心任务,50年来,中国中医研究院在中医药基础
理论研究和重大疾病防治及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截止2004年底,全
院共获得科研成果近900项,其中获国家级、部局级奖近300项;现有院级以上在研课题482项,
其中国家级课题200项、部局级课题258项;拥有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GCP)、
国家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和BSL-3实验室, 是国家中药安全性
评价中心(GLP)与中药复方药物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单位。
附属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充分发挥中医医疗的优势和特色,为广大患者提供良好的
服务,现有病床1500多张。附属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是全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全国示范中
医医院。望京医院是以骨伤科为主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眼科医院是以中医眼科为特色
的专科医院。各附属医院在肿瘤、心脑血管病、老年病、糖尿病以及肛肠、皮肤、泌尿等各科
疾病及多种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的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在国内外
有较高的声誉。
中国中医研究院是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三个一级学科所涵盖的所有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授予权,具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和在职
人员申请学位的资质;设有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后工作站。 中
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是全国藏书最多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其中珍本、善本、孤本书籍2万余册。
中国医史博物馆是我国收藏文物最多的中医专业博物馆,收藏文物3000余件。
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多种全国性的中医药专业期刊,其中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有《中医杂
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中国
骨伤》、《中华医史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
作为我国传统医药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中医研究院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
区的医药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及民间团体有广泛友好的联系与交流,在国际传统医
学界有较大的影响。
部分重大项目研究进展
●冠心病血瘀证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的基因组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由陈可冀院士承担。目前前期的临床样本采集、GPIIb–IIIa基因多态性及活性检测及血瘀证患者基因差异表达谱构建等工作已全面展开。
●中医学关于SARS发病、证候演变规律与治疗方案研究
“863”攻关课题,由曹洪欣承担。该课题系统研究了SARS的证候特征与演变规律,提出了中医治疗SARS的五大治法及主要方药,证实了中医治疗SARS后骨坏死的有效性。该课题于2005年9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救治辅助决策技术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由曹洪欣、刘保延承担。该课题旨在构建一个基于Internet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临床救治方案辅助决策技术平台”,为快速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已初步建成专业基础数据库群、循证文献查询分析系统,基于网络的专家/专题研讨系统及互联网相关信息及时收集分析系统正在建设中。
●中医药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中心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由刘保延、崔蒙承担。目前已完成中药基础信息数据库、古代中药与方剂数据库、中医药语言系统等七个主体数据库的整合与发布;提交了各种相关标准;完善中医药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中心数据物理中心建设:与科技部科学共享门户网站和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门户网站进行了连接。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个体诊疗评价体系研究
北京市市科委重大项目,由刘保延承担。目前已经收集临床病例3000余例,部分适于中医临床个体诊疗特点的相关数字模型和数据统计、数据挖掘的新方法已初步形成。该项研究所建立的评价支撑体系,可以在保持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的同时,用充分的科学数据展示和说明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和优势。
●中医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由曹洪欣承担。该课题分为8个子课题组建专题研究队伍,共有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究工作。该课题认真分析制约中医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战略高度勾画未来中医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现已完成《中医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报告,正在准备验收。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由医史所柳长华承担。该课题以“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对中医药传统知识概念与特征、内容与分类、保护原则与方法、国际立场与原则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课题组采取集中工作方式,召开了14次由各部委专家组成的研讨会,半年内完成了55万字的研究报告。该课题已于2005年7月27日通过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结题验收。
等等好多,自己看吧! http://baikebaiducom/view/50099htm#1
北京中医药大学
http://wwwbucmeducn/portal/media-type/html/role/guest/page/login
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 1956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 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了)。2000年7月31日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原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并成为直属国家教育部管理的重点大学。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高职部、体育部、信息中心等教学机构。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新世纪的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学、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工商管理学、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 9 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学七年制含中医科研方向、中医临床方向、中医骨伤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中药方向、针灸推拿方向、针推康复方向、针推对外交流方向、医院管理方向等 9 个培养方向班,分别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日友好医院等单位联合培养。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计10581人,其中本科生6614人(大陆学生4956人,台港澳学生317人,留学生1341人),专科生1406人(高职1138人,护理专业268人),硕士生1992人,博士生569人。
学校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 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均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部局级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
学校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2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最高级)实验室 9 个。学校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中心、中医药现代化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工程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
创办于1958 年的附属东直门医院是学校临床教学及医疗、科研基地。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已发展成为一所医教研力量雄厚、科室齐全、设备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强并具有中医专科专病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附属东方医院已建设成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备先进、人才优化、管理科学、医疗水平一流、中医特色突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国家级现代化的综合性中医医院。2006年,北京冶金医院正式划转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学校第三附属医院。
建于 1958 年的药厂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齐全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技术,现已通过小容量注射液 GMP 认证。其拳头产品“清开灵注射液”连续三次被审定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首选必备中成药。
建校50多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以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为己任,已为国家培养了30000余名高级中医药专业人才,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3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近年来,先后与 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43个合作项目,与境外45所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
学校主办有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和《中医教育》杂志,是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吴建伟 校长:高思华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十七。
上海中医药大学
http://wwwshutcmeducn/
1956年。解放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概况创立于1956年的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高等院校之一。学校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科研教育区内,占地600余亩,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信息楼、行政楼、外事楼、体育中心、博物馆楼等,教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目前,学校各类在校生有8200余人,其中博士生375人、硕士生944人、本专科生(包括高职)4891人,成人教育987人,长期外国留学生711人。另外,目前学校已与1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有来自日、韩、俄、法、英、美、德、意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短期留学生每年600余人次。
建校近50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校友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拥有600多名专家和教授,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多名全国名中医、上海市名中医以及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等。校(院)本部在职教职工1200余人(不包括附属单位)。
学校现有19个二级学院及部门。3所直属附属医院,曙光医院、龙华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普陀医院和上海市中医医院。
12个附属及共建研究所。9个研究中心。另外还成立了由上海19家中医机构组成的医教研联合体。3个教育部基地:中国大学生武术训练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3个一级学科授权的博士点:中医、中药与中西医结合学科,同时也都是博士后流动站;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硕士点;27个本、专科专业(方向);同时,学校还有9个继续教育的本、专科专业。
该校实行研究院与学校合署的管理体制,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是全国七大中医药研究中心之一。学校现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4个:中医外科、中药学、中医内科、中医骨伤学;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科建设单位4个。上海市重点学科7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2个;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三级实验室13个。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朝着高层次、研究教学型、外向型方向不断努力,建成为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中医药大学。(
分科简介
基础医学院简介
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是院所合一的二级学院。其前身为上海中医学院基础部,于1962年10月建立。因其规模和职能的扩展,随我校更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后,于1996年10月改称为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承担全校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前期中、西医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分设5个学科大类、19个教研室,现有职工近160余名,教师中硕士、博士学历占70%,正高23名,副高29名。学院管理的学生近1000名,其中硕士生、博士生200余名。我院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点,5个硕士点。其中,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上海市教委已建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建的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为上海市重点(特色)学科,学院是全国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训基地。其他如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基础及中西医结合基础等学科在全国中医院校中均具有一定的学术优势和地位。目前,学院承担国家和部市级课题50余项,科研经费愈千万。在开展中医藏象研究、中医“证”的研究、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中医防治亚健康研究、中医体质学研究、中医学术史研究、中医经典防治重大疫病研究及中医方证相关研究等方面均取得可喜成绩,并创立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解剖学科,其学术水平全国领先。近年来,我院先后主编国家统编规划及新世纪课程教材20余本。
学院聘请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互访及学术交流频繁。学院有多名教授应邀赴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讲学,在国际上为学校赢得良好声誉。
学院在历任领导带领下,长期以来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作出重大贡献,成为学校教学与科研的主要支柱。学院名师辈出,名医荟萃,金寿山、刘树农、张伯讷、殷品之、张震夏、贾福华、沈济苍、万淑媛、裘沛然、凌耀星、傅维康、段逸山、柯雪帆、严世芸、赵伟康、严振国、曾兆麟、施玉华、顾文聪等著名中西医学家先后在学院任教任职。
目前学院上下一心,正以“勤求古训、融汇新知、务实基础、甘为人梯”的精神,为开创中医教学科研和谐奋进的新局面而努力。
中药学院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建立于1972年,学院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宗旨,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建院3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层次中药专门人才1000余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各级各类医药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中药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六十余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全院教职员工人数的75%。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该院以人才需求为导向,逐步扩大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规模,坚持高层次、研究教育型和外向型的办学定位,走多规格、多模式办学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中药学院分别于1981年和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中药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全国首批授予点之一。现有博士点1个,硕士点5个。现设置专业有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医药结合方向、四年制中英联合办学药学专业、四年制中药学专业。目前,学院在读硕士生、博士生80余名,七年制及本科生700余名。同时,学院积极拓展中药科研领域,特别在中药新药开发、中药制剂技术研究、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药活性物质提取、中药复方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随着学校教学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中药学院将以中药学教育高地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完善教学、科研、产业工作的管理,充分发挥优势,为祖国的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针灸推拿学院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于1960年在全国中医院校中最早建立针灸专业;1974年建立针灸推拿伤科专业;1978年建立针灸推拿系;1982年在全国最早实行针灸、推拿独立招生,建立针灸系和推拿系;1998年正式成立针灸推拿学院。
作为全国最早建立的针灸推拿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基地,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的学院,近年来坚持大学的“高层次、教育研究型、外向型”的办学模式,不断适应社会需求,逐步扩大本科及研究生的教育规模,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级中医人才。目前开设专业及方向有:五年制针灸推拿专业、五年制针灸推拿学(康复方向)、五年制中医学类(骨伤方向)、七年制中医学针推英语班(与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联合办学)。
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以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为主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任务。针灸学课程获国家教育部精品课程。有多名教师获得“上海市名师奖”、“上海市宝钢奖”和“育才奖”先进个人等殊荣,以及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光荣称号。
学院坚持以高层次、多学科交叉结合的发展思路,积极与上海复旦、交大、中科院技术物理研究所以及美国马里兰大学等国内外综合性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及柔性流动,不断推动着科研水平提高和学科建设。在针灸经络基础、临床研究和针灸推拿诊疗技术的客观化、标准化研究等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先后获得多项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并获得和转让专利多项。
学院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每年均派出教师赴东南亚和欧美地区国家讲学交流以及医疗合作。也接待多国学者和团体的学习访问,为中医走向世界作出积极的贡献。
护理学院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是在原上海医学高等专科的护理专业(大专)基础上组建,并于2000年5月12日正式成立。学院成立六年以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初具规模,并逐步完善了管理体制和教学体系。在2003年,随着学校的整体搬迁到张江校区,护理学院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质量、办学规模等各方面进一步发展,办学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根据学校办学的总体思路,学院确立了以坚持中医特色为本、中西医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多层次、多模式、外向型”的办学形式,在原来单一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基础上,于2003年9月开始招收护理本科(四年制本科)及中外合作护理专业(三年制大专)。
护理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生气勃勃的师资队伍,其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为40%。近年来承担多项市级、校级课程建设和科研课题,获多项教学、科研奖项,创建市级、校级优秀课程,主编、参编各类教材数本,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学院下设3个教研室(基础护理、临床护理及中医护理学教研室)、1个护理学教学研究实验中心,拥有先进的护理教学模型和仪器。
学院拥有实力强大的临床见实习基地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仁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国际妇婴保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等,为培养高素质的高级护理人员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教学质量是学院的宗旨和奋斗目标,几年来,学院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在教学内容上充实、加强中医专业基础课程和中医专业课,强化学生外语交流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中西医两套护理理论和技能,并富有创新意识、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自学院成立以来,本学院毕业学生的就业率达到100%。
医学技术学院简介
医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元月,是根据就业市场对医学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整合中医药传统养生保健优势,顺应现代养生保健发展的要求,以培养养生保健、管理服务等医学相关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主的二级学院。经过7年的管理与建设,学院由设置之初的中药制药与保健推拿2个专业,60余名学生,发展到至今中药制药、医学美容技术及中医营养等多个专业,2个校外办学分院,共计555名学生。
目前设置了中医营养教研室、医学美容技术教研室和医学技术联合教研室。在依托其他二级学院专家教授和部分外聘师资的基础上,学院专设“双师型”师资12名,分别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科研项目一项,市级科研课题二项,校级课程建设三项。
学院遵循“你的需求就是我的方向”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现已和美丽田园美容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式培养中医美容专业学生的协议,和上海市托幼协会建立了中医营养后期专业培养的关系,和上海莲氏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筹建健康实验室等,为教师和学生教学、科研和实训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国际教育学院简介
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教育资源,是学校专设的面向海外的中医药高等教育机构,自创办以来的近30年中已为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6000余名中医师、针灸师和理疗师,并在全国所有的中医院校中首次参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留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学院现有长期留学生440余名,每年短期留学生人数1000余名。学院还设有世界卫生组织(WHO)委托建立的国际针灸培训中心,拥有英语、日语、法语、韩语等四个专业翻译区域,能以多种语言开展教育交流活动。
本文2023-08-05 19:23: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