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姓周的祖先是哪里来的?
周朝被秦所灭以后,周武王的后代便以国为姓,即以周为姓。据《河图运录法》记载,周姓还出自于黄帝时期,黄帝的臣子周昌、周书等,他们的后代以周为姓,形成了又一支系的周姓。另外,据《逸周书》记载,商代时有太子周任,食邑于周地,他的子孙后代以封邑周而得姓。此外,周姓还有少数民族的改姓和赐姓所形成的支系。
据史料考证,今河南省上蔡县是历史上周姓的郡望,周氏以汝南为郡号,周氏后裔最初主要在河南一带发展和繁衍。秦汉时期,聚居在河南的一部分周氏后裔开始迁移到江苏省沛县定居,并形成当地的名门望族。西晋永嘉年间,周氏后裔迁徙到安徽定居。唐代以后,又陆续迁入福建、浙江和广东等地。清康熙乾隆年间,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周氏后裔,逐渐迁移到台湾定居。
据《富春周氏宗谱》记载,南宋庆元至嘉泰年间,南宋大臣周必大晚年时,率家人从杭州迁入富阳新义芳地定居生活。周必大是富阳周氏的始迁祖。 800多年来,周氏后裔在浙江省富阳市,逐渐形成了新义芳地、东坞山、新登官塘和宜家弄四个支系。现如今,子孙繁衍了39代,周姓已成为富阳市的大姓,周氏后裔达5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富阳市东坞山和新登镇官塘等地。在
周姓家谱
开放分类: 民俗、历史、百家姓、姓氏、姓氏文化
周姓家谱介绍
周姓族谱的谱序
1、非其本姓所写的谱序。
明初就一批著名文学家为江西吉水周氏家谱写序。如:解缙的《吉水桑园周氏族谱序》、杨荣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翰林院编修周叙重修)、金幼孜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大理寺少卿周彦奇、国子监博士周歧凤重修)。
清朝中叶,钱大昕撰的《周氏族谱序》,它介绍了明代上海周氏与清代嘉定周氏的源流。该序说:“周氏之先,自上海之周浦迁居嘉定,百余年来,本支蕃衍。”这段话,对于后人考察上海周氏与嘉定周氏,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序赞扬了上海嘉定周姓族谱:“今观周氏之谱,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缺其所当缺,洵(xun,实在)可以为后嗣法。”
2、周姓人士写的谱序。
明初周是修写《周氏小谱序》。还提出了一个修谱原则,清代康熙十七年(1678年)刊行的浙江《山阴前梅周氏宗谱》卷一转载的明代正德元年(1506年)周用文撰的《涂山公谱自序》。
家谱和族谱
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有修撰家谱的传统。
周朝建立后,专门设立了负责宗室世系、以及宗族事务管理的官员“小史”,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官修谱制度。后来传世的《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便是当时修撰的周先王的传衍情况,明显带有后来家谱的性质,因此被公认为是现存我国第一部姓氏学专著,可以看作是周姓人最早的家谱。
周姓人真正的家谱的出现应是在魏晋以后。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区分士庶,当时人对于谱牒十分重视,一时间,谱牒学提高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人们重视谱牒,纷纷撰写家谱。东晋时期,著名谱牒学家贾弼之编撰了《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谱》712卷,其中就包括了当时著名的汝南安成周氏谱、庐江舒城周氏谱以及义兴阳羡周氏谱。
周姓人为了更准确记载自己家族源流及发展历史、分衍情况,私撰族谱。由于时代久远,这一时期所修的周氏族谱已亡佚殆尽。
唐代,大一统的局面,更加有利于修撰谱牒。官方、私家修谱之风极为盛行,周姓人的家谱内容也进一步丰富。保存至今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谱》中,就有汝南安成周氏及其分支永安黄冈周氏两大著名周姓郡望的世系。
宋代以后,家谱的修撰越来越多,清朝以至民国以来,更是修谱成风。由于修撰时间距今较近,很多家谱都能保存下来,特别是明清以至民国所修家谱。有的家谱根据发展的需要,甚至一修再修。
在族谱中,对周姓人影响最大当是一些为族人所订立的宗规、宗训。一些周姓族谱,还标明了自己的堂名,通过这些堂名,可以看出本族独特的文化旨趣。堂号本是某些周姓支派用于标榜和区别的标志,大多数周姓堂号都是根据与周姓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名、名称等来命名。
周姓家谱文献目录
(略)
周姓字辈
益阳大泉周氏:
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
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广东普邑周氏的字辈谱是:
开基宏远猷,笃庆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守理重经修,奕世永绳武,千秋恒作裘。
广东潮阳泗水周氏字辈谱是:
多士敬宏毓,英资衍芳绪,勤修昭厚德,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淑宪绍懿徽,植本宗永健,嗣典运开祥。
琼州周族辈序:
缵 绪 成 德 经 世 安 邦 家 修 朝 献 万 奕 其 昌
广东潮阳泗水周族派语辈序:
多士敬宏毓 英资衍芳绪 勤修昭厚德 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 淑宪绍懿徽 植本宗永健 嗣典运开祥
粤东普邑周族派语辈序 :
开基宏远猷 笃庆光前悠 孝友承先德 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 守理重经修 奕世永绳武 千秋恒作裘
湖南益阳大泉周族派语辈序
贵 文 祖 志 一 永 兴 万 代 天 仁 学 宏 宗 益 世 守 绍 前 贤
继 述 声 名 显 由 来 达 孝 全 振 起 三 以 让 令 德 庆 悠 绵
湖南益阳汾湖州周族派语辈序
志 肇 宏 昭 列 时 旺 玉 堂 轩
国 字 必 尚 义 言 方 定 泽 之
当代周姓人取名,较历史上复杂的取名方法已有了很大简化,特别是当今在中国大陆地区,周姓人在取名上,使用频率很高的字:
华、明、志、永、平、新、光、利、端、学、俊、龙、秋、菊、彩、家、少、天、胜、继、坤等。
周姓取名的时代性和政治色彩:
在1949年以前:英、秀、玉、珍、华、兰、桂、淑、文、明、芳、德、金、荣、清、素、云、风、宝、林等。
在1949-1966年间:
华、英、玉、明、秀、国、丽、建、芳、文、平、荣、珍、凤、春、金、桂、志、兰、德等。
在1966— 1976年文革期间:
红、华、军、文、英、明、丽、建、玉、春、小、国、艳、梅、平、芳、志、伟、海、秀等。
周姓男性与女性取名用字
女性名字偏重于使用含植物花草、色彩、香味、季节以及一些比较柔和素 静的字:
英、秀、玉、华、珍、兰、芳、丽、淑、桂、风、素、梅、美、玲、红、春、云、琴、惠等。
男性则偏重于显示阳刚之气:
明、国、文、华、德、建、志、永、林、成、军、平、福、荣、生、海、金、忠、伟、玉等。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周姓家谱
开放分类: 民俗、历史、百家姓、姓氏、姓氏文化
周姓家谱介绍
周姓族谱的谱序
1、非其本姓所写的谱序。
明初就一批著名文学家为江西吉水周氏家谱写序。如:解缙的《吉水桑园周氏族谱序》、杨荣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翰林院编修周叙重修)、金幼孜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大理寺少卿周彦奇、国子监博士周歧凤重修)。
清朝中叶,钱大昕撰的《周氏族谱序》,它介绍了明代上海周氏与清代嘉定周氏的源流。该序说:“周氏之先,自上海之周浦迁居嘉定,百余年来,本支蕃衍。”这段话,对于后人考察上海周氏与嘉定周氏,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序赞扬了上海嘉定周姓族谱:“今观周氏之谱,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缺其所当缺,洵(xun,实在)可以为后嗣法。”
2、周姓人士写的谱序。
明初周是修写《周氏小谱序》。还提出了一个修谱原则,清代康熙十七年(1678年)刊行的浙江《山阴前梅周氏宗谱》卷一转载的明代正德元年(1506年)周用文撰的《涂山公谱自序》。
家谱和族谱
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有修撰家谱的传统。
周朝建立后,专门设立了负责宗室世系、以及宗族事务管理的官员“小史”,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官修谱制度。后来传世的《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便是当时修撰的周先王的传衍情况,明显带有后来家谱的性质,因此被公认为是现存我国第一部姓氏学专著,可以看作是周姓人最早的家谱。
周姓人真正的家谱的出现应是在魏晋以后。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区分士庶,当时人对于谱牒十分重视,一时间,谱牒学提高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人们重视谱牒,纷纷撰写家谱。东晋时期,著名谱牒学家贾弼之编撰了《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谱》712卷,其中就包括了当时著名的汝南安成周氏谱、庐江舒城周氏谱以及义兴阳羡周氏谱。
周姓人为了更准确记载自己家族源流及发展历史、分衍情况,私撰族谱。由于时代久远,这一时期所修的周氏族谱已亡佚殆尽。
唐代,大一统的局面,更加有利于修撰谱牒。官方、私家修谱之风极为盛行,周姓人的家谱内容也进一步丰富。保存至今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谱》中,就有汝南安成周氏及其分支永安黄冈周氏两大著名周姓郡望的世系。
宋代以后,家谱的修撰越来越多,清朝以至民国以来,更是修谱成风。由于修撰时间距今较近,很多家谱都能保存下来,特别是明清以至民国所修家谱。有的家谱根据发展的需要,甚至一修再修。
在族谱中,对周姓人影响最大当是一些为族人所订立的宗规、宗训。一些周姓族谱,还标明了自己的堂名,通过这些堂名,可以看出本族独特的文化旨趣。堂号本是某些周姓支派用于标榜和区别的标志,大多数周姓堂号都是根据与周姓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名、名称等来命名。
周姓家谱文献目录
(略)
周姓字辈
益阳大泉周氏:
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
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广东普邑周氏的字辈谱是:
开基宏远猷,笃庆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守理重经修,奕世永绳武,千秋恒作裘。
广东潮阳泗水周氏字辈谱是:
多士敬宏毓,英资衍芳绪,勤修昭厚德,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淑宪绍懿徽,植本宗永健,嗣典运开祥。
琼州周族辈序:
缵 绪 成 德 经 世 安 邦 家 修 朝 献 万 奕 其 昌
广东潮阳泗水周族派语辈序:
多士敬宏毓 英资衍芳绪 勤修昭厚德 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 淑宪绍懿徽 植本宗永健 嗣典运开祥
粤东普邑周族派语辈序 :
开基宏远猷 笃庆光前悠 孝友承先德 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 守理重经修 奕世永绳武 千秋恒作裘
湖南益阳大泉周族派语辈序
贵 文 祖 志 一 永 兴 万 代 天 仁 学 宏 宗 益 世 守 绍 前 贤
继 述 声 名 显 由 来 达 孝 全 振 起 三 以 让 令 德 庆 悠 绵
湖南益阳汾湖州周族派语辈序
志 肇 宏 昭 列 时 旺 玉 堂 轩
国 字 必 尚 义 言 方 定 泽 之
当代周姓人取名,较历史上复杂的取名方法已有了很大简化,特别是当今在中国大陆地区,周姓人在取名上,使用频率很高的字:
华、明、志、永、平、新、光、利、端、学、俊、龙、秋、菊、彩、家、少、天、胜、继、坤等。
周姓取名的时代性和政治色彩:
在1949年以前:英、秀、玉、珍、华、兰、桂、淑、文、明、芳、德、金、荣、清、素、云、风、宝、林等。
在1949-1966年间:
华、英、玉、明、秀、国、丽、建、芳、文、平、荣、珍、凤、春、金、桂、志、兰、德等。
在1966— 1976年文革期间:
红、华、军、文、英、明、丽、建、玉、春、小、国、艳、梅、平、芳、志、伟、海、秀等。
周姓男性与女性取名用字
女性名字偏重于使用含植物花草、色彩、香味、季节以及一些比较柔和素 静的字:
英、秀、玉、华、珍、兰、芳、丽、淑、桂、风、素、梅、美、玲、红、春、云、琴、惠等。
男性则偏重于显示阳刚之气:
明、国、文、华、德、建、志、永、林、成、军、平、福、荣、生、海、金、忠、伟、玉等。
周姓家谱介绍
周姓族谱的谱序
1、非其本姓所写的谱序。
明初就一批著名文学家为江西吉水周氏家谱写序。如:解缙的《吉水桑园周氏族谱序》、杨荣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翰林院编修周叙重修)、金幼孜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大理寺少卿周彦奇、国子监博士周歧凤重修)。
清朝中叶,钱大昕撰的《周氏族谱序》,它介绍了明代上海周氏与清代嘉定周氏的源流。该序说:“周氏之先,自上海之周浦迁居嘉定,百余年来,本支蕃衍。”这段话,对于后人考察上海周氏与嘉定周氏,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序赞扬了上海嘉定周姓族谱:“今观周氏之谱,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缺其所当缺,洵(xun,实在)可以为后嗣法。
2、周姓人士写的谱序。
明初周是修写《周氏小谱序》。还提出了一个修谱原则,清代康熙十七年(1678年)刊行的浙江《山阴前梅周氏宗谱》卷一转载的明代正德元年(1506年)周用文撰的《涂山公谱自序》。)
家谱和族谱
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有修撰家谱的传统。
周朝建立后,专门设立了负责宗室世系、以及宗族事务管理的官员“小史”,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官修谱制度。后来传世的《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便是当时修撰的周先王的传衍情况,明显带有后来家谱的性质,因此被公认为是现存我国第一部姓氏学专著,可以看作是周姓人最早的家谱。
周姓人真正的家谱的出现应是在魏晋以后。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区分士庶,当时人对于谱牒十分重视,一时间,谱牒学提高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人们重视谱牒,纷纷撰写家谱。东晋时期,著名谱牒学家贾弼之编撰了《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谱》712卷,其中就包括了当时著名的汝南安成周氏谱、庐江舒城周氏谱以及义兴阳羡周氏谱。
周姓人为了更准确记载自己家族源流及发展历史、分衍情况,私撰族谱。由于时代久远,这一时期所修的周氏族谱已亡佚殆尽。
唐代,大一统的局面,更加有利于修撰谱牒。官方、私家修谱之风极为盛行,周姓人的家谱内容也进一步丰富。保存至今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谱》中,就有汝南安成周氏及其分支永安黄冈周氏两大著名周姓郡望的世系。
宋代以后,家谱的修撰越来越多,清朝以至民国以来,更是修谱成风。由于修撰时间距今较近,很多家谱都能保存下来,特别是明清以至民国所修家谱。有的家谱根据发展的需要,甚至一修再修。
在族谱中,对周姓人影响最大当是一些为族人所订立的宗规、宗训。一些周姓族谱,还标明了自己的堂名,通过这些堂名,可以看出本族独特的文化旨趣。堂号本是某些周姓支派用于标榜和区别的标志,大多数周姓堂号都是根据与周姓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名、名称等来命名。
周姓家谱文献目录
周姓字辈
益阳大泉周氏:
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
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广东普邑周氏的字辈谱是:
开基宏远猷,笃庆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守理重经修,奕世永绳武,千秋恒作裘。
广东潮阳泗水周氏字辈谱是:
多士敬宏毓,英资衍芳绪,勤修昭厚德,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淑宪绍懿徽,植本宗永健,嗣典运开祥。
琼州周族辈序:
缵 绪 成 德 经 世 安 邦 家 修 朝 献 万 奕 其 昌
广东潮阳泗水周族派语辈序:
多士敬宏毓 英资衍芳绪 勤修昭厚德 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 淑宪绍懿徽 植本宗永健 嗣典运开祥
粤东普邑周族派语辈序 :
开基宏远猷 笃庆光前悠 孝友承先德 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 守理重经修 奕世永绳武 千秋恒作裘
湖南益阳大泉周族派语辈序
贵 文 祖 志 一 永 兴 万 代 天 仁 学 宏 宗 益 世 守 绍 前 贤
继 述 声 名 显 由 来 达 孝 全 振 起 三 以 让 令 德 庆 悠 绵
湖南益阳汾湖州周族派语辈序
志 肇 宏 昭 列 时 旺 玉 堂 轩
国 字 必 尚 义 言 方 定 泽 之
当代周姓人取名,较历史上复杂的取名方法已有了很大简化,特别是当今在中国大陆地区,周姓人在取名上,使用频率很高的字:
华、明、志、永、平、新、光、利、端、学、俊、龙、秋、菊、彩、家、少、天、胜、继、坤等。
周姓取名的时代性和政治色彩:
在1949年以前:英、秀、玉、珍、华、兰、桂、淑、文、明、芳、德、金、荣、清、素、云、风、宝、林等。 '
在1949-1966年间:
华、英、玉、明、秀、国、丽、建、芳、文、平、荣、珍、凤、春、金、桂、志、兰、德等。
在1966— 1976年文革期间:
红、华、军、文、英、明、丽、建、玉、春、小、国、艳、梅、平、芳、志、伟、海、秀等。
周姓男性与女性取名用字
女性名字偏重于使用含植物花草、色彩、香味、季节以及一些比较柔和素 静的字:
英、秀、玉、华、珍、兰、芳、丽、淑、桂、风、素、梅、美、玲、红、春、云、琴、惠等。
男性则偏重于显示阳刚之气:
明、国、文、华、德、建、志、永、林、成、军、平、福、荣、生、海、金、忠、伟、玉等。
周姓家谱
开放分类: 民俗、历史、百家姓、姓氏、姓氏文化
周姓家谱介绍
周姓族谱的谱序
1、非其本姓所写的谱序。
明初就一批著名文学家为江西吉水周氏家谱写序。如:解缙的《吉水桑园周氏族谱序》、杨荣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翰林院编修周叙重修)、金幼孜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大理寺少卿周彦奇、国子监博士周歧凤重修)。
清朝中叶,钱大昕撰的《周氏族谱序》,它介绍了明代上海周氏与清代嘉定周氏的源流。该序说:“周氏之先,自上海之周浦迁居嘉定,百余年来,本支蕃衍。”这段话,对于后人考察上海周氏与嘉定周氏,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序赞扬了上海嘉定周姓族谱:“今观周氏之谱,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缺其所当缺,洵(xun,实在)可以为后嗣法。”
2、周姓人士写的谱序。
明初周是修写《周氏小谱序》。还提出了一个修谱原则,清代康熙十七年(1678年)刊行的浙江《山阴前梅周氏宗谱》卷一转载的明代正德元年(1506年)周用文撰的《涂山公谱自序》。
家谱和族谱
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有修撰家谱的传统。
周朝建立后,专门设立了负责宗室世系、以及宗族事务管理的官员“小史”,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官修谱制度。后来传世的《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便是当时修撰的周先王的传衍情况,明显带有后来家谱的性质,因此被公认为是现存我国第一部姓氏学专著,可以看作是周姓人最早的家谱。
周姓人真正的家谱的出现应是在魏晋以后。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区分士庶,当时人对于谱牒十分重视,一时间,谱牒学提高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人们重视谱牒,纷纷撰写家谱。东晋时期,著名谱牒学家贾弼之编撰了《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谱》712卷,其中就包括了当时著名的汝南安成周氏谱、庐江舒城周氏谱以及义兴阳羡周氏谱。
周姓人为了更准确记载自己家族源流及发展历史、分衍情况,私撰族谱。由于时代久远,这一时期所修的周氏族谱已亡佚殆尽。
唐代,大一统的局面,更加有利于修撰谱牒。官方、私家修谱之风极为盛行,周姓人的家谱内容也进一步丰富。保存至今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谱》中,就有汝南安成周氏及其分支永安黄冈周氏两大著名周姓郡望的世系。
宋代以后,家谱的修撰越来越多,清朝以至民国以来,更是修谱成风。由于修撰时间距今较近,很多家谱都能保存下来,特别是明清以至民国所修家谱。有的家谱根据发展的需要,甚至一修再修。
在族谱中,对周姓人影响最大当是一些为族人所订立的宗规、宗训。一些周姓族谱,还标明了自己的堂名,通过这些堂名,可以看出本族独特的文化旨趣。堂号本是某些周姓支派用于标榜和区别的标志,大多数周姓堂号都是根据与周姓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名、名称等来命名。
周姓家谱文献目录
(略)
周姓字辈
益阳大泉周氏:
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
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广东普邑周氏的字辈谱是:
开基宏远猷,笃庆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守理重经修,奕世永绳武,千秋恒作裘。
广东潮阳泗水周氏字辈谱是:
多士敬宏毓,英资衍芳绪,勤修昭厚德,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淑宪绍懿徽,植本宗永健,嗣典运开祥。
琼州周族辈序:
缵 绪 成 德 经 世 安 邦 家 修 朝 献 万 奕 其 昌
广东潮阳泗水周族派语辈序:
多士敬宏毓 英资衍芳绪 勤修昭厚德 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 淑宪绍懿徽 植本宗永健 嗣典运开祥
粤东普邑周族派语辈序 :
开基宏远猷 笃庆光前悠 孝友承先德 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 守理重经修 奕世永绳武 千秋恒作裘
湖南益阳大泉周族派语辈序
贵 文 祖 志 一 永 兴 万 代 天 仁 学 宏 宗 益 世 守 绍 前 贤
继 述 声 名 显 由 来 达 孝 全 振 起 三 以 让 令 德 庆 悠 绵
湖南益阳汾湖州周族派语辈序
志 肇 宏 昭 列 时 旺 玉 堂 轩
国 字 必 尚 义 言 方 定 泽 之
当代周姓人取名,较历史上复杂的取名方法已有了很大简化,特别是当今在中国大陆地区,周姓人在取名上,使用频率很高的字:
华、明、志、永、平、新、光、利、端、学、俊、龙、秋、菊、彩、家、少、天、胜、继、坤等。
周姓取名的时代性和政治色彩:
在1949年以前:英、秀、玉、珍、华、兰、桂、淑、文、明、芳、德、金、荣、清、素、云、风、宝、林等。
在1949-1966年间:
华、英、玉、明、秀、国、丽、建、芳、文、平、荣、珍、凤、春、金、桂、志、兰、德等。
在1966— 1976年文革期间:
红、华、军、文、英、明、丽、建、玉、春、小、国、艳、梅、平、芳、志、伟、海、秀等。
周姓男性与女性取名用字
女性名字偏重于使用含植物花草、色彩、香味、季节以及一些比较柔和素 静的字:
英、秀、玉、华、珍、兰、芳、丽、淑、桂、风、素、梅、美、玲、红、春、云、琴、惠等。
男性则偏重于显示阳刚之气:
明、国、文、华、德、建、志、永、林、成、军、平、福、荣、生、海、金、忠、伟、玉等。
温州城区的许多地名非常古老,虽经岁月风雨的洗刷,城市概貌已今非昔比,然而从那些古老的地名中,我们可清晰寻找到温州古城发展的历史轨迹。仔细品味这些特色鲜明、风雅幽默、形神兼备、历史悠久的地名,从中领略古城温州所特有的历史风采,不仅使人惊叹、令人叫绝。
温州街巷里弄的名称虽然看起来包罗万象,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但如果追根溯源,认真分析起来,还是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
一、以司署府衙或军营、驿站、官学、书院、仓库等命名。
△县前头、县后巷,因地处永嘉县治前、后而得名。
△府前街,因位于温州府署之前而得名。
△东西公廨,此处原系府署的胥吏官舍。故名。
△军装局,此巷在清代是存放军用物品之处。
△兵营巷,相传清代巷中有驻军兵营。
△蛟翔巷,清代称教场巷,因城守营守备教场设此,故名,后谐音雅化为蛟翔巷。
△教场头,清雍正间有大教场在此巷南首,故名。
△文书巷,因明代设有驿站,传递文书,故名。
△花木营巷,因清代有镇台衙门的马营在此而得名。
△马槽头,此巷南口是清镇台衙门养马的地方,多马槽,故名。
△中府前,清镇标中军游击署驻此,故名。
△县学前,因县学在此而得名,宋代起,永嘉儒学就设在县治东华盖山麓。
△府学巷,因温州府儒学建于此巷口,故名。
△书堂巷,因巷中有建于南宋时之永嘉书院而得名。
△仓桥街,一百多年前此处是粮仓所在,并有河道四通,河道上有桥,故得名。
△仓前坦,因位于县预备粮仓之前而取名仓前,后仓毁圯,仅存仓址,故改名仓前坦。
△国史巷,清代巷内说有国史馆,故名。
二、以寺观庵堂、佛塔或宗教古迹命名。
△新园觉,因康熙三十九年(1700)新建圆觉庵而得,后谐音俗写为园觉。
△蝉街,唐时在松台山麓建净光禅寺,因街处禅寺之前,故名禅街。后谐音误写成蝉街。
△四营堂巷,巷中原建有“思永堂”,谐音演变为四营堂。
△嘉福寺巷,此巷昔为温州四大寺院之一的嘉福寺所在地,故名。
△永宁巷,此巷旧有永宁殿。
△天妃宫巷,因巷内有天妃宫而得名。
△岑山寺巷,此巷内原有一露头小山,名岑山,清末在处建寺,巷以寺名。
△施水寮,此巷东段原有一尼姑庵,庵名施水寮。
△三官殿巷,元代建三元宫于此,俗称三官殿。
△福昌巷,巷内原有一座福昌寺。
△大雄寺巷,因该巷建有大云教寺,亦称大云寺,遂以为巷名,后谐音称大雄寺巷。
△晏公殿巷,因巷口原有晏公殿而得名。
△石坦巷,因坊中设有社坛,俗称社坛巷,后谐音俗书为石坦巷。
△举人坦,传说此巷中有空坦,曾为棺木权厝之所,故称鬼神坦,后谐音雅化改称举人坦。
△坦前,因地处奉祀神农氏的先农坛之前,故名。坦前系由坛前谐音而来。
△童子殿巷,原称竹马坊,晚清以巷内有童子殿而改名。
△应道观巷,原称劝忠坊,因清代建有应道观,遂以名巷。
△斋堂巷,因巷内原有斋堂一座。
△木杓巷,相传此巷是用五行中之“木”字和北斗星之斗柄即“杓”而取名。
△东岳殿巷,因巷内有东岳殿而得名。
△白塔巷,因巷内有百尚信胜寺(俗称白塔寮)而得名。
△土地堂巷,因巷中有土地堂,故名。
三、以显眼的形象标志如桥梁、城门、楼阁、牌坊、埠头、水井、河湖、树木、花园等命名。
△高盈里,因处华盖山麓,地势较高,民间有“水漫城门齿,高盈满脚趾”之谚,清代名高盈头。
△水门头,因位于旧城奉恩水门前头而得名。
△河西桥,相传此处原有石桥一座,名河泄桥,后谐音为河西桥。
△高公桥,巷口有明代的高公桥一座,巷因桥而得名。
△柴桥巷,因该巷东头有桥称寨桥,清名寨桥头,民国时谐音改称柴桥头。
△万里桥,此地原无桥,1922年由地人集资造桥,竣工后取名万利桥,意为万事吉利,后谐音为万里桥,并以桥命巷。
△水心路,因水心桥而得名。
△吴桥路,因路经吴桥。
△卖麻桥路,因此处有卖麻桥而得名。
△铁井栏,因街侧小弄内有铁栏古井一口而得名。
△横井巷,因有天宿井(俗称横井)坐落巷中而得名。
△甜井巷,清代巷中有一水井,水清味甘,故名。
△双井巷,此巷有井两口,因而得名。
△龙泉巷,据说巷中原有一清泉,水质澄沏,有如龙眼,故名。
△桂井巷,相传清时巷内有九井一亭,称九井亭巷,因有人投井或悬亭梁自尽,遂传说巷中多鬼,称为鬼井巷,后谐音雅化称桂井巷。
△水窟头,因巷内有一大水窟。
△马鞍池路,以路南有马鞍池而得名。
△永塔路,因路的东端有一座佛塔而得名,附近叫塔儿头。
△华盖里,因依华盖山而得名。
△石板巷,因路面均由整齐的长石板铺成而得名。
△吉士坊巷,因路口有为进士刘安定而立之吉士坊而得名。
△蝉河,原名玉蟾湖,相传宋代有道士白玉蟾曾居此,故名,清代简称为蟾湖,民国时谐音俗称为蝉河。
△花园巷,因东侧有县学的一个花园而得名。
△渡船巷,因巷口有渡船埠头而得名。
△登选坊,因巷口原有明礼部主事曾朴庵“登选”牌坊而得名。
△全坊巷,据传此巷旧时立有三个牌坊,因全是贞节牌坊,故名。
△扬名坊,因有方日升妻林氏之节烈牌坊而得名。
△双桂巷,相传巷内原有两株大桂花树,故名。
△里瑞巷,因附近多植李树,清俗称李树巷。后谐音雅化为里瑞巷,里兆祥瑞,意在祈愿。
△株柏路,因此处多柏树而得名。
△荷花路,据说此处三面临河,河中遍植荷花。
△瓜棚下,因附近多瓜园,行人来往,须从棚下穿过,故名。
△九柏园头,据说巷内旧有一花园,内栽九株柏树,人称九柏园,巷因园而得名。
△花柳塘,沿南侧为河,其东端为大池塘,里面遍种荷花,岸边间植杨柳,景色清丽,故称。
四、因手工作坊、贸易集市所在地而命名。明末清初以后,温州出现了不少因行业命名的地名,这说明了当时的城市手工业已经兴起发展。清末民初温州成了万商云集之地,从地名也可看出当时温州商业经济生长以及海纳百川、容纳四方的开放性。
△瓦市巷,当时此巷是商贩丛集互市之处,赶集的人“聚则瓦合,散则瓦解”,故名“瓦市”。
△行前街,民国时沿街开设许多商行,故名。
△七枫巷,明称问政坊,清名漆坊巷,因谐音演变为七枫巷。
△华里坦,相传旧时此巷内设有铸镬炉,故名镬炉坦,后谐音简化为华里坦。
△皮坊巷,因明代多制皮作坊而得名。
△油车巷,因巷内设有榨油工场——油车而得名。
△打绳巷,以巷内居民多打绳手工业户而得名。
△打篷巷,因从前该巷居民大多以编制舴艋船箬篷为业,故名。
△打索巷,旧时此巷内居民多以篾索为业。
△打铁巷,清代以巷内开设一家打铁铺而得名。
△打银巷,据传此巷西端有一打银店铺,以手艺精巧而著称,故以巷名。
△古炉巷,明称火炉巷,因巷中有制作泥灶之手工业户而得名。
△卷索巷,因昔时该巷居民多卷缆索为业,故名。
△朱彭巷,该巷从前多养猪户,猪棚遍布,俗名猪棚巷,后谐音雅化为朱彭巷。
△卖糖巷,此巷自清代以来设有糖坊(麦芽糖作坊),故名。
△踏碓巷,相传古时巷内有一家为人舂米的作坊,俗称踏碓。
△汤园巷,明代时巷内有一家汤圆店,以质优价廉著称,巷因此而得名,后谐音写为汤园巷。
五、以民间传说、历史事件或以名门大户而命名。随着经济的发展,名门大户和达官贵人为炫耀荣华富贵,逐渐起房盖屋。先贤名宦知名度大,其府第故居高门大院,与众不同,无论从纪念角度或者从识记角度看,名人故居都是很好的地理标志。
△百里坊,传说当时此地荷花盛开,清秀四溢,时任太守的王羲之赞叹不已,有“百里芳”之誉,后谐音为百里坊。
△大士门、张府基、妆楼下、三牌坊等,为纪念张璁而命名。
△康乐坊、谢池巷,均为纪念康乐公谢灵运而起名。
△万岁里、象门街等,为纪念宋高宗驻跸温州而得名。
△五马街,为纪念书圣王羲之而得名。
△信河街,沿街原有河道,明洪武年间信国公汤和重浚此河,地人为示感戴,改称信河。
△曹仙巷,传说八仙之一的曹国舅曾居住在此。
△黄府巷,明代高官黄淮曾居此。
△周宅祠巷,明代状元周旋后裔建宅第于此巷,清代周氏家宅改为宗祠,故名。
△侯衙巷,明代进士江西布政使侯一元居此。
△徐衙巷,原称兴文坊,因清代巷内有徐姓官衙而改名。
△棋儿巷,明代祈嵩曾建衙宅在此巷内,故名祈衙巷,后谐音演变为今名。
△状元巷,南宋状元木待问曾居此。
△珠冠巷,因巷内原有朱姓大官府第,故名朱官巷,后谐音雅化为珠冠巷。
△大厅,相传此处原为明代“宪臣第”的会客厅,故称大厅。
△虞师里,虞师为古代掌管山泽之官,昔时有虞师曾住此巷。
六、以百家之姓命名。这些的大街小巷,云集了百家之姓、芸芸众生,正是他们,使温州这座千年古城拔地而起;正是他们,创造了古城温州辉煌的历史。
△后垟巷,清名欧阳巷,后谐音改称后垟巷。
△樊宅巷,因清季有樊姓贡生居此而得名。
△李家村、蒋家巷、蔡宅巷、闻宅巷、任宅前分别为李姓、蒋姓、蔡姓、闻姓、任姓家族始居,故名。
七、以巷弄形状来命名。
△三角巷,因此巷走向呈三角形而得名。
△杨柳巷,因巷形似杨柳枝而得名。
△手肘头巷,该巷走向一段直一段弯,像手肘头,故名。
△大小墨斗,此巷原有一池,形似墨斗,巷如墨斗线,因而得名。
△中和巷,巷内原有一条弓形小河,取名弓河,以河名巷,称弓河巷,后谐音演变成中和巷。
△纱帽河,因巷内有一小河,中间广阔成正方形,两端狭长,有似古代官员戴的乌纱帽。
八、以吉祥语词命名。古代人们总乐意用一些吉利的字儿来给巷弄起名,以表露美好愿望。这就说明巷弄的名称绝不仅仅只有实用的指代作用,还具有美学功能和人文倾向。
△安平坊,意在人生“平平安安”。
△庆年坊,意在“喜庆丰年”。
△简巷,宋名简讼巷,寄托“政简讼清”的愿望。
△丰和巷,取义“年丰人和”。
△嘉会里巷,嘉会乃“宾主宴集”之义。
△大同巷,追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
△万寿巷,为祝祷“万寿无疆”。
△锦春坊,意为“锦绣春色”。
△勉人巷,因巷中多粪坑,臭气薰人,乃取其反义,名曰美人巷,后谐音改称勉人巷。
九、以方位来命名。许多巷弄在起名时为了好找,还在巷弄名称前加上了东、西、南、北、前、后、中、大、小等方位词。
△隔岸路,因地处小南门河东岸(俗称隔岸)而得名。
△上岸街,因地处古城护城河上岸而得名。
△上下横街,因横贯“谷宅花园”而得名。
△城西街,因位于钱氏子城(内城)之西而得名。
△北鹿巷,因位于鹿城北侧而得名。
△后市巷,因位于闹市区后面而得名。
△园西巷,因位于中山公园而得名。
十、以温州的土语命名。因为巷弄名称是住在巷弄里的温州人自发起的,所以夹有不少温州的方言土语在里边。
△垟儿路,从前此处为田垟,俗称垟儿,故名。
△游嬉巷,据传巷内原有一花坛,花木繁艳,为附近居民游息之所,故名。
古城温州与我国南方各古城的街巷布局基本相同,都保存了唐宋时期“里坊式”的城市布局。在古代,每一条街坊里弄建成之后,此处的主人就自发地给它起个名字,以作标志。这个名称一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叫开了,就确确实实地代表了这条巷弄在整个城市中的方位,成为人们交往、通信、探访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标志。这是巷弄名称的实用指代作用。根据初步调查,明清之际,街道起名之后,只是口耳相传,约定俗成而已,直到民国二十年后,温州才开始用文字将街道名称制成标牌,挂在街口要冲,以便行人查询。
温州的地名,具体标出了它在温州城内的地理位置,不仅是温州城的交通脉络,而且还记载了历史的变迁,蕴含着浓郁的文化生活气息,体现着人们的思想和期望。它犹如一座民俗风情博物馆,通过这个窗口,能够看到当年温州人的生活状况,显示着它的社会烙印。
温州古城的许多条街巷,其名称的由来除与古迹、典故、人物有关之外,还有很多与地形、特产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相关,留意这些古朴、幽默、形象的原始地名,的确饶有风趣。至于那些富含故事、名人轶事、风物传说的地名就更是宝贵的地方文化遗产。还有一些因谐音和雅化而变化多端的地名,它们深藏的内涵往往变成了一些“地名之谜”,这就更会引发人们考究的兴趣了。
地名,应该是比较稳定的,一旦确定下来,最好保持长期不变。如果轻易改名,会给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造成障碍。但是,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地名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频繁,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自然环境的变迁而演变。因此,凡是通俗、好记、容易口传的名称都保留下来,并沿革至今;凡是抽象、深奥、别扭的地名,则叫不响,也不容易被群众接受,最后只能更改。
例如有些巷弄名称,本来取得比较粗俗,后来一点点逐渐改文雅了,如“鬼神坛”改成了“举人坦”等。这些基本上都是以意思好的同音字,取代了不好听的字,属谐音转换,而且叫起来与原音又差不多,人们都乐意接受,因而就能流传开来。但如果未经广大群众认可,强加给人们,就不会叫响。如文化大革命时把一些带有明显标语口号式的字眼强安在巷弄名称上,像把“信河街”改名“兴无街”,结果只叫了一时,很快就消逝了。同样,几年前,某市府领导东施效颦,硬是把新建的“信河广场”起名为“星河广场”,老百姓不答应,也一样最终得改过来,这就说明地名并不是随随便便能改的。
也有些地名,其历史沿革的关系意义实际上虽已失去,如“蒲鞋市”已不再卖蒲鞋而变成了居民小区、“瓦市巷”也已成了菜场,但其旧名称却一直还这么叫着,究原因,就因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古城温州,街巷纵横,格局整齐,里坊畅通。但在解放以前,巷弄狭窄、街路不平、车马难行、商肆凋零。解放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温州城区比解放初扩大了好几倍,环境也变得整洁幽美了。温州不仅新建起许许多多高楼大厦、居民小区,同时也在进行着改造旧街小巷的建设。许多街巷名称虽依然如故,但早已不是旧日模样了。现在的温州,已变得街巷开阔、四通八达、绿树成荫、市井繁荣。
为了保护古城风貌,维护传统特色,温州城区还划定了几块历史文化保护区,从而使唐宋以来形成的老温州街巷里弄显得既古老又年轻,古城风貌与现代风姿在这里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古城温州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为了便于识别其赖以生存、生活的物质基础--土地,在某一地方,便给这个地方取个名字,这便是地名。地名是地理实体的标志,具体地说,就是山、河、江、海、城镇、乡村和道路、街巷等的名称。地名的由来,也同语言一样,都是人类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共同约定下来的一种语言代号。
方言与地名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这里面更有其地理的、历史的、民族的特定关系。方言是在某一区域内,因地理、历史、民族等方面原因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共同语。温州方言属吴语系统,因而其语音、词汇、语法等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但同属于吴方言,温州话与苏州、上海、杭州、绍兴、宁波等地的北吴语也有不少差异,因此,温州话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方言。温州话中既保留了很多古语古音,也含有许多当地的土话土音。现将温州地名中几个较典型的方言用字试述如下:
△垟,音yáng,《集韵》:余章切。系吴方言俗字,指宽广、平坦的田野、田地而言。如温州话:"山下该爿垟还大甚。"甬剧《姑娘心里不平解》:"太阳高高照四方,姑娘送饭下田垟。"特别是浙南一带,常用"垟"作地名,如乐清有翁垟、永嘉有上路垟、平阳有吴家垟、文成有石垟、市郊有五凤垟、鹿城有垟儿路、隔岸垟巷等。
要注意,在国标字符集中没有收"垟"字,所以一般电脑中找不到"垟"字,正因为在国标字库中没有该字,所以用五笔字型打不出这个字,只好拼字或造字,这给温州人带来了不少麻烦。幸好在大字库中收有"垟"字,因此,在windows中采用拼音、沈码或区位输入法都可以输入"垟"字。其交换码为579f,内码为8894,98王码为fuhk,沈码为ytyo。
△浃,音jiā,《广韵》:"洽也,通也,彻也。子协切。"《辞海》:湿透。《汉语大字典》作遍及解。如汗流浃背。但温州人称小河汊为"河浃",或儿化为"河浃儿"。浃指河道支流中的小河汊。温州各县带"浃"的地名颇多,如龙泉浃。这个"浃"应该是方音借字。
△坦,音tǎn,《广韵》:他但切。宽广义。《辞海》:平而宽广,多指地面而言,也形容世道。《世说新语·言语》:"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亦作显明、坦露义。杜甫《江亭》:"坦腹江亭卧,长吟野望时。"
温州方言将"坦"读如"毯",表示敞开,吐露。如"逮你个意见坦一坦","吃饭武松打虎,做事干李逵坦苦。"温州方言又将"坦"读如"但",指空旷的平地,如空坦、草坦、晒谷坦等,温州话:"一大爿屋宕烧爻只剩个坦。"有些地方原是一片空坦,后逐渐成为住宅区,故仍以"坦"命名,如鹿城区的华里坦、举人坦等。
要注意,"坦"与"坛"字音不同,义亦不同。"坛"温州方言读如"谈",是指祀坛,讲坛,如神农坛、社坛等,有人将"坦"与"坛"混同起来,如将鹿城区的海坛山写为海坦山,将社坛巷写成石坦巷,显然是错误的。
△岙,音ào,《汉语大字典》: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为岙,也作嶴。如永嘉有霓岙,奉化有松岙,鹿城仰义乡有河岙,双屿镇有上岙等。《辞海》解作山深奥处。不妥。
△寮,音liáo,会意兼形声字,从宀从尞(liào)尞亦声。尞本为火气上升义,合宀旁表示屋内能透光之处。其本义为窗。引申作多人同居一室的小屋义。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象于大型宫室中燃火之形,表示多人饮食起居于其中。"如"寮房、茶寮酒肆、茅寮%
一、概况
首都图书馆建馆迄今有八十多年历史,经过八十余年的精心收集、整理和积累,入藏了较为丰富的古代典籍,其中既有海内外十分罕见的精刻本和古代典籍,又有完整丰富的古代小说、戏曲和民俗著作,馆藏古籍图书丰富。
这些古籍来源一部分是该馆前身京师三馆即京师图书分馆、京师通俗图书馆、中山图书馆旧藏和建国后陆续采购的图书,另一部分是解放后北京市委接收北京孔德中学、法文图书馆所藏拨交给首都图书馆的古籍,还有一九五三年吴晗下令没收旧敌伪财政部实物库图书及一九五七年以后购入及其他来源的图书(如马彦祥赠书)。其中市府赠书为三五二三种计三六六九一册,马彦祥赠书二○八种,计一七○七册。现库藏仍将这四部分来源的图书按甲、乙、丙、丁分类排架。在这些古籍中尤以文学(小说、戏曲、俗文学)、医书、方志以及佛经等书品种较多,版本较好,构成首都图书馆的古籍藏书特色。除古籍外,首都图书馆还藏有古字画一八四二种、二五六八幅(轴、页),碑帖一九六九种。
首都图书馆的古籍分为善本、普通线装书、新善本(解放区出版物)、特种文献字画、碑帖等。分别保存在线装库和善本库中。善本三三二四种三三二三○册,其中国家级善本一一五九种一四九九六册,馆级善本二一六五种一八二四三册。普通线装书四三七○二种三四九四三三册。国善本即经专家鉴定稀古版本列入全国善本总目者;馆善即乾隆以前及其它较好的版本,然尚不够国善者。善本及普通线装书采用清乾隆三十二年编四库全书时所确定的四部图书分类法对图书按经、史、子、集、丛分类。其它如市府赠书、马彦祥赠书共四八一六种四四六一四册还未分编整理(普通线装各类种数只限于财产账上数字)。善本古籍收藏状况为:经、史、子、集、丛分别为七十二册、四三八册、一四九二册、一二八三册、三十九册、合计三三二四册。
二、特点
由于首图前身各馆建馆较早,历史较长,使得各馆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许多古籍。馆藏古籍的特点有二:一是版本罕见,有不少是海内外珍贵的精刻本和手抄本。时间上最早为宋、元、明版。据统计宋版五种,元版三十二种,明版九八七种。具体如下:
善本中有宋版书五种,如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年)刻碛砂藏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残存十一卷),宋刻递修本、苏辙撰《古史》六十卷;元版书三十二种,如元兴文署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年)刻《资治通鉴》,该书为宋司马光原著,元胡三省音注,元兴文署刻印。兴文署为元代著名官方刻书机构。 还有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吴郡庠刻本蝴蝶装《通鉴总类》与元至正(公元一三四一至一三六八年)刻本《故唐律疏议》,元王元亮撰,元至正余志安勤又堂刻本,元代建安余氏勤又有堂刻本《刑统赋》。元代东山秀岩书堂刊本《韵府群玉》等;
明版书九八七种(其中官刻四十一种、私刻九四六种),如永乐五年(一四○七年)内府刻本《大明仁孝皇后劝善书》、明天顺五年(一四六一)内府刻本《大明一统志》、明天启元年(一六二一年)刻本《武备志》,明万历十年赵用贤刻本《管子》、明隆庆二年刻本《江南经略》、明天启五年毛氏绿君亭刻本《神农本草经疏》、明隆庆年间刊本《泉河经略》、明万历年间刻本《水经》、明凌氏(凌瀛初)刻四色套印本《世说新语》等,明万历四十三年博古堂刻本《元曲选》也是名家荟萃的精品。清康乾年间版本书收藏则更多,如康熙内府仿宋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年)吴革刻本《周易本义》、乾隆五十九年(一七九四年)写刻本《蒋氏游艺秘录》、乾隆年间武英殿聚珍版本《宝真斋法书赞》等;清后期还有光绪三年刻板的鲁迅先生家谱《越城周氏支谱》活字本等。
以上这些都是稀古版本的古籍,在版本学上都有一定研究参考价值,而且还是精美的文物艺术品。
第二个特点是馆藏古籍特色明显,以文学、小说、戏曲、俗文学、医学、方志、佛经等为主,藏书品种多、版本好。此外还藏有满文、蒙文(含满汉文、蒙汉文合壁)、藏文的线装古籍书一九七种,其中满文书一四二种,大多为满汉对照,如有清(公元一六四四至一九一一年)写本满汉对照《书经讲章》,作者清吴世恒。下面详细分别详述之。
三、小说
在小说方面,“五四”以前的中国小说线装书馆藏有五○○多种,善本八十八种,其中国善三十三种,馆善五十五种。包括笔记、传奇、话本、章回、长短篇各类体裁。如:明万历刊本《二侠传》,明崇祯刊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新刻按鉴编纂开辟衍译通俗志传》;清康熙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新编东游记》,抄本《斩鬼传》,活字印本《第一奇书野叟曝言》;清乾隆刻本《飞龙传》、《聊斋志异》,清稼史轩刻本《醒罗骈言》。而崇祯刊本《金瓶梅》、康熙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清稼史轩刊本《醒罗骈言》又为全国罕见的稀本、孤本。
还有全套的《三国志》、《三侠五四义》、《包公案》、《西游记》、《吴越春秋》等则是坊间不常见的明清刻本或抄本。
表一、善本古籍小说收藏状况
类型 短篇 长篇 小说家类 杂记 杂篡 杂品 杂考 杂学杂说
善本(种) 19 67 35 24 38 5 3 6
合计 197
其中杂记、杂篡、杂品、杂考、杂学杂说可总归为笔记小说,计72种。
表二、一般线装古籍小说收藏状况
类型 总录 笔记小说 长篇 短篇 翻译
一般线装(种) 42 451 513 47 12
合计 1065
注:表二与表三总计一二六二种。
四、戏曲古籍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元代的陶宗仪,他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中写道:“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但这里所说的戏曲,是专指元杂剧产生以前的宋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的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发展、鼎盛等各个时期。汉代的“百戏”,隋唐时期的“参军戏”与“踏摇娘”,北宋的杂剧与金院本,这些戏剧的演出形成仅仅散见于前人的笔记与诗文之中,没有剧本流传下来。到了北宋末叶,浙、闽一带出现了南戏(亦称“戏文”)。现存的《张协状元》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南戏剧本。元代,北方出现了元杂剧。元杂剧可考作家就有一○○余人,见于书面记载的剧目有六、七百种,而且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一批杰出的剧作家,创作了如《窦娥冤》、《梧桐雨》、《墙头马上》、《救风尘》、《汉宫秋》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元末明初,南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新的体裁——传奇。到了明代,传奇剧本代替杂剧成为明代戏曲的通称。明末清初,昆曲一度呈现极盛的局面。清代中叶以后,北京的徽班兴盛,以后发展成“京剧”,成为中国的“国剧”。
几千年戏剧文化的发展,给今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各种剧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经济、文化、艺术、语言、风俗、民情等各种发展情况,为我们研究古代的戏剧史、文化史和风俗民情提供了及为丰富、翔实的资料。千百年来,戏曲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他们不仅去观看戏剧演出,对演出剧本、演员表演、戏曲服装、台词唱腔等津津乐道,更有人下深功夫,把剧本一笔一划地抄录下来,供自己和好友们共同欣赏。于是,许多剧作得以流传下来,使后人能够一睹为快。
表三、戏曲类善本古籍收藏状况
类型 剧本 杂剧 传奇 散曲 弹词宝卷 曲谱 曲选 曲律 曲评曲话 蒙古车王府曲本 升平署抄本
种 5 29 113 17 11 19 6 2 2 1355 14
合计 1573
表四、戏曲类一般古籍收藏状况
类型 京调梆子合刻 昆曲 京剧 地方剧 赣剧 川剧 秦腔 梆子 汉剧
种 76 395 363 133 1 113 69 44 1
合计 1195
首都图书馆建馆八十余年来,收藏了大量戏剧抄本二七六八种。包括古代戏曲剧本传奇、杂剧、散曲;地方戏剧本昆曲、京剧、秦腔等;曲谱、曲韵、戏曲理论著作等。其中善本一五七三种,如剧本中,就有明代伟大戏曲家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还魂记》四种版本,最早最好的版本是明万历朱氏玉海堂刊本。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的《笠翁传奇十种》有康熙刊本,还有升平署(清代掌管宫廷演剧的机构,乾隆时改称“南府”)抄本一十四种。其它如“元曲选”、“昆弋剧本”以及一些名剧,如《琵琶记》、《白兔记》、《西厢记》、《四声猿》、《赵氏孤儿》、《洛神庙》、《秋胡戏妻》、《雷锋塔》、《长生殿》、《桃花扇》、《绿牡丹》、《得意缘》、《红楼梦》等,均有较好版本或抄本馆藏。特别提及的是《蒙古车王府曲本》乃我馆善本书中之瑰宝。馆藏戏曲古籍以京剧版本为多,此外为鼓词、杂曲、子弟书等。此部分古籍出版年代为道光至光绪间。俗文学中宝卷四三二种,词(即说唱文学)一二七种,以上两部分中一十一种为善本。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清代蒙古车王府藏曲本:
“车王府曲本“是清代蒙古车臣汗王府所收藏的戏曲、曲艺手抄本的总称,也是供府中戏班子演唱的脚本。民国年间这批曲本自车王府内流散出来,于二十年代分两批被北京孔德学校购得。后辗转入图书馆收藏。《清蒙古车王府曲本》是一部卷轶浩繁的戏曲、曲艺巨制,包括戏曲曲目共一六○○余种,四四○○余册。这些书分藏于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其中以首图收藏量为最大。全书分戏曲、曲艺两大部分。戏曲部分以京剧乱弹皮黄戏最多,次为昆曲、弋阳腔(高腔),其他还有秦腔、吹腔、影戏等;曲本更有价值的内容是曲艺部分,包括说唱鼓词、子弟书、快书、牌子曲、岔曲、莲花落、时调小曲等曲艺形式,时调小曲中又有马头调、太平年、西江月、十二月、福建调、四川歌等曲调。曲艺部分包括了原孔德学校第二批购入的曲本,迄今从未面世,可称珍品。在形式繁多的曲艺中,鼓词、子弟书、京剧在数量上占有较大的比例。两部分大抵都是明清两代作品,以道光、光绪年间作品为多。《曲本》作品取材广泛、有殷、周以来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也有经改编、铺衍、润色的古典文学名著,更重要的是不少曲艺作品对当时北京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有大量的描述。
《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成书大约在清道光至光绪年间,产生于中国昆曲艺术逐渐衰落,各地方戏曲兴起的演变时期,是研究近百年中国戏曲与说唱艺术的珍贵史料,它填补了昆腔高踞剧坛,到京剧代之而起的一段过渡时期的空白。同时也是研究清王朝由盛转衰时期的民情、风俗、民族关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曲本》作品语言丰富,保留了很多当时流行的方言,文学艺术价值很高。总之,《曲本》已为当代研究文化史、戏曲史、通俗文学 的专家学者所瞩目。已故著名戏曲艺术家欧阳予倩誉之为“中国近代旧剧的结晶,于艺术上极有价值”,著名教育家、学者王季思则将《曲本》的发现与安阳甲骨和敦煌文书并提;当代戏剧家、剧作家、戏剧评论家,戏曲界泰斗翁偶虹题诗曰:“车王嗜曲广搜求,铁网珊瑚历历收,沧海遗珠光照眼,粲然骇瞩溯源头。”
“曲本”填补了近百年来戏曲、说唱文学的历史空白,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资料。早在二十年代即有顾吉页刚、刘半农、马隅卿等老一辈学者着力研究。前文化部长齐燕铭都曾给予高度评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专门研究过其整理问题,拟发掘整理,但因“文革”而作罢。现首都图书馆领导重视,为了挖掘馆藏资料,弘扬民族文化,首都图书馆专门成立了车王府曲本研究整理小组,在翁偶虹老先生、故宫博物院朱家 晋老先生、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候玉山老先生、中山大学教授王季思老先生、著名戏剧研究家吴晓铃先生、山东大学教授关德栋先生以及许多文学、戏曲研究的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指导下,于一九九一年整理出版了《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共三一五函,发行十五部,受到海内外戏曲爱好者的欢迎。由于价格昂贵,印数又少,又于一九九三年出版了《清蒙古车王府曲本缩微胶卷》本,一九九四年又出版了《清车王府藏曲本(粹编)》,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之盛事。
(二)、清代宫廷大戏:
清代宫廷创作演出的整本大戏,其内容受明万历年间小说和戏曲繁荣发展的影响。就小说而言,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的相继出现,成为剧本选题上丰富的源泉;就其形式而言,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奇,已达到相当完美的阶段。昆腔拥有众多观众,作家辈出,编排、装扮、彩砌,无不有极大改进,为宫廷大戏开辟了较宽阔的途径。当时比较知名和有影响的大戏有《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忠义璇图》和《昭代箫韶》。
《鼎峙春秋》为周祥钰、邹金生等编写,敷衍魏、蜀、吴三国鼎峙和争雄的历史故事。馆藏《鼎峙春秋》(甲四21,为首都图书馆索书号,下同)为清钞本,二○册二函,分十卷二四○出,为全国孤本。
《劝善金科》为清张照等著,叙目连救母故事,但将历史背景作为唐代中叶,并穿插有李希烈的叛乱及颜真卿、段秀实殉节等关目。馆藏有清雍正抄本(甲四69),一○册一函。为全国孤本。
《升平宝筏》亦为清代张照所撰,又名《西游记传奇》(甲四1520),演玄奘取经故事,主要情节依据吴承恩《西游记》小说而来,馆藏清抄本,二函一○册二四○出。
《辟兵珠》作者不详,馆藏清抄本,一○册二函,为全国孤本,《曲海总目》亦未收入。
馆藏其它孤本、善本还有:《旧钞本曲五种》(包括《虞廷集福》、《绥丰协庆》、《太和保合》、《绵长协庆》、《繁禧懋锡》)、《忠义璇图》二十出、《混元盒》三卷七五出等。
清代宫廷大戏均由词臣编写,因创作期限紧迫,由于才力拘滞,不得不借助于前代作家同类题材写就的小说、剧本,同时,也汲取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这些宫廷大戏,保存了不少已佚剧本片断,对中国戏曲史的研究甚有裨益。
首都图书馆收藏的清代宫廷大戏比较多,且多为全国孤本、善本,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三)、马彦祥先生赠书:
马彦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戏剧作家,导演、理论家。生前曾将其部分藏书赠首图收藏。他的藏书中有大量的戏剧方面的著作,其中亦有一些较好的戏曲抄本。这些戏曲抄本许多现已成为孤本、善本。首图亦收藏了其中的一些戏曲抄本如:《空谷香》、《天香庆节》等,都是一些常人不易见到的好本子,这些本子抄誊精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欣赏价值。
(四)、馆藏戏曲抄本集和单册抄本:
本部分是首都图书馆馆藏戏曲抄本最为丰富的一部分。这部分戏曲抄本,数量多,质量不一,其中主要是京剧、昆曲抄本。例如:《武香球传奇》、《双红丝传奇》、《连环记》等都是全国孤本、善本。其它如《剧本杂抄二十九种》、《剧本杂抄三十四种》、《剧本杂抄二十二种》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这部分作品,虽然价值不一,但能比较全面反映
本文2023-08-05 19:24:2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