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词话》全文
全文: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白话译文:
词是要以境界为最高标准。有境界的词,就自然而然会有很高的格调品位,自然而然出现著名的诗句。五代、北宋的词之所以那么独创绝世的原因就在这里。词中既有诗人想象造出的虚拟意境,又有描写现实的真实意境,这就是理想派和写实派这两个词派相互区分的地方。
但是这两个词派很难完全区分开,这是因为大诗人所想象出的虚拟意境一定符合自然规律,而描写的现实意境同样必然接近诗人的理想信念。有的诗词表达出诗人自我的情感,也有的诗词表现出诗人忘我的境界。
例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就是写出的景物带有诗人自己的情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就是没有写到自己的情感经历,纯粹写景物。
写有我境界的诗人,从主观去看事物,所以写出来的景物都带有作者情感的主观色彩。写忘我境界的诗人,客观地看待事物,所以诗词中分不出哪句抒写自我感情,哪句描写事物。
以前的诗人作词,写有我境界的主观诗比较多,却不一定有能力写出无我境界的客观诗,所以能写出无我境界的诗人在众多文人墨客之中能独树一帜。无我境界只有在诗人心境澄明、自由静穆、超越欲念之时才能获得。
有我境界,需要诗人在强烈感情冲突经自然迸发过后再静静回想和深切感受时,构思创作得到。所以将有我境界和无我境界分别形容为优美和宏壮。
境界有大小之分,但是不能据此来区分它的高下。“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怎能认为不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意境呢?“宝帘闲挂小银钩”怎能认为就不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境界呢?
出处:出自民国时期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王国维生活在中国黑暗的时代,外族入侵,清政府没落崩溃,社会失控,价值体系紊乱,人们的思想观念经历着剧烈动荡,个体生命在精神上处于迷茫和苦痛。王国维的人生也经历着时代痛苦的洗礼。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回国,他说自己的身体是如此的虚弱,而性格又是如此的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胸臆,自是始决计从事于哲学的研究”。人生问题的困扰使他走向了哲学。在哲学之中他涉足到康德、叔本华哲学,希望通过哲学能够揭示人生的真理,摆脱人生的痛苦与无奈。
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1907年,他又感叹:“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对于王国维来说,“可信”与“不可爱”的哲学是以现象界为对象,可以得到确切的实证科学知识。
这种知识可信,不过这种知识只是陈述经验事实,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所以他觉得不可爱。他追求的是“可爱”与“可信。的统一,这就便他陷入学术界自近代以来形而上学与科学实证的内在紧张,非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冲突、对峙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
王国维本以为研究哲学可以解决“人生之问题”,从中寻觅人生解脱之途。但事与愿违,倒使王国维陷入了“可爱”与“可信”两难境地的烦闷之中,他不得不放弃哲学的研究,另寻解脱之路。
他的学术注意力由哲学移于文学,以期在文学中能够寻觅到人生痛苦的慰藉,找到自己的人生境界与目标。在文学研究中,文学本身的非功利给他带来了审美的愉悦,于是他撰写了《人间词话》。
对于学生来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的最适合,因为在书的前面有黄霖和周兴陆的导读,对王国维的简历、学术思想、文艺观、《人间词话》的版本情况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如果是想更加正规一些,则可以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的(最近有重印)。不过这个版本是繁体字,而且竖排。
并不是王国维避而不谈,而是不能谈,王国维喜欢的北宋的词,而李清照是著名的南宋词人代表,而且李清照对于北宋词风是批评的,如果王国维要说李清照,那就避免不了批评李清照,所以他没有写,有时候可能更是对李清照的一种尊重。
王国维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所写的《人间词话》,带我们领略了许多好词。而李清照也是一个著名的词人,我们的语文课本出现了多首李清照的作品,而为什么王国维在自己的书里却对李清照闭口不提呢?其实是因为两人的喜好有出入。
王国维一直都非常喜欢北宋时期的词回,讲究一个“直”字,而对南宋时期的词并不是很欣赏。而李清照,是南宋词风的代表人,讲究一个“婉”字,这两种词风非常不同,而且李清照曾在自己的书里,批评过北宋的词风,对北宋的词不是很支持。
因此如果王国维把李清照的词写进去,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就是在狠狠的赏自己耳光,而且王国维对于南宋的词研究并没有那么深入,他评价南宋词比较“隔”,也只说对了南宋词风精华的一半,因此王国维没有将李清照的词写进去。
另外,有很多人说是因为王国维看不起女性。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从他的言语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洞察人心,体桖时代的人,心胸开阔,看不起女性一说未免把王国维想的太狭窄。相反,我认为王国维内心对李清照还是比较欣赏的,千古第一才女。
王国维没有在书中写李清照,很可能正是尊敬李清照的表现,因为要写必然要对其进行批判。而且王国维的这本《人间词话》,并不是专业的批判书,里面多有偏颇。
《人间词话全译释评》(王国维 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vtu8
书名:人间词话全译释评
作者:王国维 著
译者:李梦生 译评
豆瓣评分:91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18-8-1
页数:348
内容简介: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版本以百计,印数以百万计,然尚未有以“全译全注”为名者。本稿分上下卷,上卷为《人间词话》手定稿64则,下卷为未刊手稿50则。每一则均作今译、评析,且将其中涉及的词句列出全文,加以注释评点,以便读者学习理解,此一点为尤有价值者。 译注者的学术水平值得信赖,相关译注评点的质量均可圈可点。 拟作为“词系列”的后续产品,与该系列中已出王国维《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互为呼应。该系列已出《词学十讲》、《词曲概论》、《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全本)》、《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即出《唐宋名家词选(全本)》、《顾随说词》,并拟进一步增加选题,扩大影响,希望形成有一定规模的产品线。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晚号观堂,谥忠悫,浙江海宁人。近代首屈一指之博学通儒,清华国学院四导师之一,于文学、史学、哲学、古文字、美学、考古金石等多个领域均有卓越建树,其治学功力之深、范围之广、对学术界影响之大,均为近代以来所仅见。其《人间词话》自问世以来,累计销售逾百万册,相关研究不计其数,被公认为该领域首屈一指之作。
李梦生,著名出版人、学者。1952年生,江西南昌人,198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总编辑、编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著作及古籍整理作品有《忠雅堂集笺校》、《中国禁毁小说百话》、《千家诗全解》、《古文观止译注》等。
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陈鸿祥先生编著的《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是我见过最好的《人间词话》。是一本真正的学者用严谨的态度写出的著作。 其他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黄霖导读),也可以。找古籍类书,最好找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比较好,比如上面提到的出版社还有中华书局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也不错哦。对于没有什么阅读经验的读者来说,可以买那些有注释评述的版本。 其实呢,版本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书的内容。 我只提供参考哦。楼主很喜欢的话,建议买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好象有繁文版,买来珍藏啊。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人间词话》,在理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些问题上颇有创见。 王国维接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奉叔本华、尼采为精神导师。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清朝词派,主要有浙派和常州派。浙派词致力纠正明词末流迂缓*曼的毛病,崇尚清灵,学习南宋姜夔,张炎的词,不愿迫近北宋词人,不师秦观,黄庭坚,只学张炎,其流蔽在于主清空而流于浮薄,主柔婉而流于纤巧。于是常州派词起而纠正浙派的流弊,提倡深美闳约,沉着醇厚,以立意为本,发挥意内言外之旨,主张应有寄托,推崇周邦彦而轻薄姜夔,张炎。这的确使词论前进了一大步。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更是突破浙派,常州派的樊篱,克服两者之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浙派词主清空柔婉,结果导致浮薄纤巧,不真切,王国维的境界说提倡不隔,以纠正浙派词的流弊。他强调写真景物,真感情,要写得真切不隔。这确实击中了浙派词的要害。对于常州派,他反对所有词都必须有寄托的说法,认为并不是有寄托的词才是好词。他指出:“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并引牛峤等词,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他认为,伫兴之作,写情语,写景物,只要真切不隔,有境界,便是好词。这种观点有利于纠正常州派词偏于追求寄托的狭隘见解。王国维论词,指出境界说,又主张要写得真切自然,并且有格调,气象,感情,韵味,无疑突破了浙派词和常州派词的框框,去除了他们的偏弊,论词较为全面;同时,这些观点,对文学创作也有一定贡献。《人间词话》在词论方面超越了浙派和常州派的范围,而其美学观点,一方面受叔本华的影响,一方面又有所突破。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和“以物观物”直接承继了叔本华的哲学观点。而其“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这源于叔本华的天才论。但《人间词话》并没有陷入这种境地而不能自拔。王国维区分了两种境界,与叔本华不同的是,他没有贬低常人的境界,相反还十分看重,认为“故其入于人者至深,而行于世也尤广。”王国维一面推重“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一面又推重”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这与叔本华只强调天才具有赤子之心不一样。此外,叔本华讲天才强调智力,王国维则强调感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在诗人与现实的关系上,王国维主张:“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这显然透显出朴素的唯物因素和辩证法睿智。从理论上说,"境界"所要求的正与以形象反映现实的艺术规律相通;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既要有轻视外物之意,又要有重视外物之意,这与作家必须深入生活,又要高出生活的创作要求相一致。王国维的“境界”说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艺术境界内在的特殊矛盾,说明了文艺的本质特征。与前人相比,这是一个新的贡献。文学批评史上,那种只重“言志”,“抒情”的论点,偏执一端;那种只重形象,画面的论点,偏执另一端。清初的王夫之关于“情景互”的观点,叶燮关于“形依情,情附形”的观点,虽然已为境界说中的本质论奠定了基础,但毕竟是王国维最明确,最系统地阐述了艺术境界中“景”与“情”的关系,自觉地“探其本”,完成了境界说的本质论。王国维认为,景多无限,情也说不尽,“境界”本质上是“景”和“情”两个元质构成的。但不论是客观的“景
本文2023-08-05 19:33: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