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姓最早的祖先在哪个地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梁姓最早的祖先在哪个地方,第1张

梁姓来源主要有五:

一、是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

据《元和姓纂》所载,嬴姓伯益传至第十六世孙非子,因善于畜牧而出名,周孝王很高兴,就封他在秦谷为附庸国,让他恢复赢姓,称为秦赢。其曾孙秦仲为周宣王大夫,征讨西戎时不幸被杀。秦仲的五个儿子征得周宣王的同意,率兵七干,再战西戎。终于获胜,恢复了被侵占的疆土。周宣王大喜,便给秦仲的五个儿子一一加官封地,封二儿子康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县南),立国为吕,称梁康伯。春秋时,梁康伯的后人梁伯喜欢大兴土木,老百姓承受不了繁重的劳役和赋税,纷纷逃亡国外。秦穆公便以拯救梁国人民的名义,于公元前641年攻灭梁国,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梁氏,史称梁姓正宗。是为陕西梁氏。

《沈隐侯集·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云:“梁氏出自少昊,至伯翳佐禹治水,赐姓赢氏。周孝王时,封其十六世孙非子于秦。其曾孙秦仲为宣王侯伯,平王东迁,封秦仲少子于梁,是为梁伯。汉景帝世,梁林为太原太守,徙居北地乌氏,遂为郡人焉。”由此可知,少昊氏——伯翳——非子——秦仲——梁伯,血脉相承,在春秋时期形成梁姓。据《山海经》等神话传说记载,少昊氏是传说中东夷部落的首领,名挚(一作质),号金天氏。他的母亲名叫皇娥,父亲是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有一次,太白之精光临人间,降落在西海之滨,在水的一方遇上了花容月貌的皇娥。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相爱,于是就玩起了美妙的游戏,奏起了动听的音乐。他们尽情地游玩,放纵地嬉戏,一直玩到日落西山,晚霞烂漫,方才感到又饥又饿。他们二人便来到森林中采摘桑葚,解渴充饥。没想到这西海之滨的孤桑之葚,叶红葚紫,万岁一实,吃完之后可以长生不老。二人吃饱之后,以桂树为表,结薰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以此作为爱慕之情的永恒纪念。然后,二人泛舟海上,“抚桐峰梓瑟,唱清越之歌”,度过了一段风流而浪漫的岁月。不久,皇娥有了身孕,生下了他们的爱情结晶,他便是少昊氏。

少昊氏能听百鸟之语,辨百兽之音,因而能与各种禽兽自由对话,驯服牲畜,成为部落德高望众的首领。在少昊氏做首领的部落之中,人们以小鸟作为自己的图腾,以鸟命名自己的官员,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手工业和农业。

少昊氏有八个儿子,天下之人谓之“八凯”。“八凯”的后嗣又有皋陶,皋陶的儿子是伯翳。伯翳“能议百姓,以佐舜禹抚驯鸟兽,舜赐姓赢”。伯翳的后代有仲衍,长得是鸟身人头,担任夏帝的“大戊御”。仲衍生费仲,费仲生恶来、季胜。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杀死了恶来。另一个儿子季胜接续赢姓的香火,生下造父,造父在周穆王身边做官。周穆王游览西海之际,徐偃在国内犯上作乱,造父率领周穆王的军队,一日千里,讨伐徐偃,最终平息叛乱。为表彰造父的战功,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因以为氏。不久,赵城失守,他又逃到赵夙,担任了晋卿大夫。这一支赢姓,以国为氏,改姓赵氏,就是赵武灵王那一族系。

恶来虽死,却有后代非子活在人世。他继承了祖先善长驯服牲畜的一技之长,被周孝王封为侯伯。当时,强大的西周政权已经是到了强弩之末,国力江河日下,少数民族乘机入侵周朝边界,掠夺周朝的财富和人口。特别是好战而强悍的西戎,更是掠夺成性,变本加厉,烧杀不止,成为西周朝的心腹大患。

国难当头,秦仲作为侯伯非子的曾孙,又被周宣王封为侯伯,并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只可惜秦仲“出征未捷身先死”,刚一与西戎交战,就命丧黄泉。

好在秦仲身后还有五个能征善战的儿子,为了给父亲报仇雪恨,他们主动向周王室请战,要求率兵西征,剿天西戎,收复失地,解除国家的心腹大患。周宣王很快就批准了秦仲五个儿子的请求,拨给他们7000匹良种战马,反击西戎。

秦仲五子果然没有辜负周宣王的一片苦心,奋勇杀敌,大败西戎,威名远扬。西周王朝为表彰五兄弟的赫赫战功,封秦仲的长子为西陲大夫,封二儿子秦康为梁伯,封邑在夏阳梁山(今陕西省韩城市附近),定为梁国。梁伯好大喜功,经常在封邑内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搞得百姓怨声载道,痛苦不堪。公元前641年,秦穆公率大军进攻梁国,梁国土崩瓦解。梁伯的子孙为怀念故土先祖,就以梁为姓,形成梁氏。宋人郑樵《通志》也认为:“梁氏,赢姓,伯爵伯益之后秦仲,有功于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梁山,今为同州县,犹有新里城。新里,梁伯所城者。《乐史》云:新里在澄城,僖十九年,秦取之,子孙以国为氏。”这部分梁氏,在后来移居河东的不少。

二、是出自姬姓

据《路史》等所载,东周时,平王有儿子唐被封在南梁,治汝(今河南汝州市西南),后被楚所并,其子孙以国为氏姓梁。安定梁氏出此。是为河南梁氏。

《潜夫论·志氏姓第三十五》云:“昔者,圣王观象于乾坤,考度于神明,探名历之去就,省群后之德业,而赐姓命氏。”这说明,姓氏是君王依据自然天象,而对王公子弟赋予的特殊称号,以此来表彰他们的功德。《国语·晋语》记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简、僖、姑、儇、依是也。”姬姓原本是黄帝的姓氏,只有黄帝的嫡传之子有资格继承这个姓氏。所以,黄帝正妻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昌意,就成为姬姓的合法继承人。玄嚣,又名青阳,居于江水一带。昌意居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高阳氏就是颛顼,他生于若水,居于帝近(今河南濮阳东南),担任过北正之官,主要管理民事。高阳氏之后在商朝末年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将姬姓子孙分封到神州各地。周平王的儿子姬唐封于南梁(今甘肃陇西一带),其后代就以梁为姓。所以,邵思《姓解》、《广韵·路国记》都认为:梁姓直接由姬姓演变而来,是黄帝的正宗传人河东之梁氏——土生土长的又一支梁姓。

三是以邑命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有梁益耳、梁弘、梁由靡,因晋有解梁城,高梁、曲梁等地,故以邑为姓。是为山西梁氏。

河东梁氏也是由地名得姓。“晋有解梁城,高梁、曲梁之地,此则以邑命氏者也。”(郑樵《通志》)故夏阳梁氏产生之前的梁姓人物,有一部分是河东梁姓。西周的梁鸯,春秋之时的梁弘、梁由靡、梁五、梁婴父等等,皆为河东梁氏,这一点从多种典籍上的记载可以证明。

梁鸯是周宣王牧正的役人,能够驯服各种禽兽,因而被周宣王招至园庭之内,饲养虎狼之类动物,无不驯顺。周宣王向梁鸯请教驯兽的技巧,梁鸯说:“我不违背动物的要求使动物发怒,也不迎合动物的需求使它们欢乐,我的内心没有顺逆,则就被禽兽视为同类,所以能彼此沟通。”言外之意是向周宣王传达治国的方略。梁鸯在世时,夏阳梁姓还没有形成,这个生活在秦晋交界地带上的梁氏人物,泰半可能是晋人,也有一部分来自黄河对面的夏阳。

这些来自晋国的梁姓人物,不是出谋划策的士大夫,就是率兵打仗的赳赳武夫,文武双全,在春秋战国之际,颇有威名。晋国有两位梁弘,一个是曲沃武公的战车军官,曾在汾水之滨大败晋哀侯,并俘获晋哀侯与栾共叔,此事发生在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春。另一个梁弘是襄公的大夫。据《左传》记载: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秦国的军队讨伐郑国,没有成功,于是便顺手牵羊,灭掉了滑而班师回朝。此举激怒晋国的军队,他们兴师动众,讨伐秦军,在觳(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大败秦军,俘获了秦国丞相百里奚的儿子百里孟明,给秦军以沉重的打击。

梁由靡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献公在位时,跟随里克讨伐狄人,驾御战车,败狄于采桑(今山西宁县境)。梁由靡认为狄人没有廉耻,放纵他们必然遗患无穷,不如乘胜追击,彻底打败他们。里克却认为不可,遂止。后来狄人果然又来侵晋。

由于河东梁姓人氏能征善战,人相出将,闻名遐迩,后来被朝廷迁往甘肃和宁夏一带,形成最著名的安定乌氏梁姓。

四、源自魏国、魏文侯少子毕的后裔

是据《通志·氏族咯》所载,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国分晋后,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在今河南开封市),从此魏国亦被称为梁国,后亦有梁氏。是为河南开封梁氏。

“魏”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姬姓,位于现在的山西省芮城县。晋献公攻灭魏之后,把它改成毕万的封地。毕万的后代魏斯与韩、赵三家分晋,列为诸侯,定都安邑(今山西运城一带),国号“魏”。为躲避秦国的威胁,魏迁都大梁,又称梁。大梁即今天的河南开封,到了魏文侯少子毕统治的时候,魏国为秦所灭,毕之后代以国为姓,形成开封梁姓。

五、少数民族改姓梁氏

鲜卑族

《魏书·官氏志》也说,北魏时的鲜卑人中有一支姓拔列,在孝文帝改姓时被称为梁。由此可知,当今梁姓人中还有一些是当年鲜卑族拔列氏的后裔。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的长城内外,活跃着不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无疑要算匈奴、鲜卑、羯、氐、羌。由于匈奴族在两汉时期,多次与刘姓皇族通婚,他们的后代便放弃胡姓,改为汉族刘姓。像十六国时期的刘渊、刘聪、刘曜等人,他们就是改姓汉姓的匈奴人。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大力推行汉化改革,一大批鲜卑贵族开始说汉话、穿汉服、姓汉姓。身份较高的鲜卑人分别被赐为元氏、长孙氏、穆氏、陆氏、贺氏、刘氏、楼氏、嵇氏、尉氏等十大贵姓。地处代北的拔列兰氏,在这次汉化活动中被改为梁姓。所以,王圻《续文献通考》认为“梁氏有二,伯益之后,封于梁,以国为氏。又有拔列兰氏改为梁氏,魏姓也。”在这一时期,也有一部分胡人改姓梁氏,像梁国儿等人就是如此。清朝时期,世代居住在铁岭一带的满族良佳氏又改姓梁氏,给梁姓氏族增添了不少新鲜血液。

蒙古族

在河南省汝阳县的陶台堡,那里生活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梁姓氏族,他们就是由蒙古族皇亲国戚的后裔演变成的大家族。这个家族的先祖为也先帖木儿,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五个儿子,他的儿子和克齐在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袭父亲的封号,出任云南王,后来又改封营王,他的女儿嫁给了蒙古沈王。

汝阳梁姓的第一世始祖为梁彪,第二世为梁志、梁忠,第三世为梁暹,第四世为梁玉,第五世为梁成。梁成曾经在浙江做过钱塘县尉,明朝授予他钱塘尉管军百户。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梁铭,二儿子梁镛,三儿子梁鉴。

梁铭,《明外史》有传,官至征西将军,封保定伯爵。据《名山藏勋封记》记载:“梁铭,汝阳人,嗣父燕山护卫百户,从靖难守战,积功为都督府佥事。”洪熙元年(1425年),他担任参将,出镇宁夏,不久去世。是否担任过征西将军,正史不载。

梁铭的儿子梁瑶,继承了父亲的封爵,在交趾当兵。正统十四年(1449年),他担任副总兵,镇压邓茂七发动的农民起义,因军功受到嘉奖。没想到邓茂七手下的残余势力,宁死不屈,再次发动起义,使梁瑶受到降职处分。景泰二年(1451年),梁(王缶)

担任“平蛮将军”,到湖南、贵州镇压韦同烈的民乱,经过三年苦战,平息了民乱,他因此进封流侯,加禄五百石世伯。天顺元年(1457年),梁(王缶)晋升为总兵,镇守陕西,又在凉州平叛中荣立战功。七年之后,他被朝廷召回,封世侯,去世后赠蠡国公。梁瑶多次掌管兵权,从不滥杀无辜。他的儿子都在军中当兵,南征北战,多次立功,被朝廷授予要职,均辞而不受,深受时人褒扬。

梁成的二儿子梁镛,后来从汝阳移居到四川保宁府阆中县,在这里形成阆中梁氏,梁成也随儿子移居到四川,梁成的老伴,则随儿子梁鉴去了江宁。

梁鉴是在明朝初年由汝阳迁往南京的,当时居住在江宁府葛仙乡。由于子孙繁衍较快,人丁兴旺,梁氏家族分别居住在邵上村、向上村、涤口村、湖墅村等四村,其中湖墅村的人数最多、势力最大。

湖墅部位于会城南八九十里许,出聚宝门,有小河可达,循岸需行走一日。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特别适宜水稻和桑树的种植。人口大多以农业为主,读书做官的不太多。有梁志仁者,见于典籍。据《明外史》记载:“梁志仁,南京人,保定侯铭之裔也。万历末,举于乡。崇祯六年,授衡阳知县,调罗田邑。豪江犹龙与贼通,志仁捕下狱。犹龙知必死,潜导罗汝才别校攻城。志仁偕典史单思仁、教谕吴凤来、训导卢大受,督士民守御。已而城陷,志仁持长矛巷战,杀六贼,力屈被系,使跪不屈,贼怒,碎其肢体而焚之。妻唐被逼,亦大骂遇害。思仁等亦不屈死。”由此可知,《明外史·梁志仁传》误把梁鉴之后,误当做梁铭之后,但这也恰好,证明他们肯定是梁成的后代,世居河南汝阳。梁铭的后代后来移居到河北保定,后代有梁傅、梁任、梁永福、梁继藩、梁世勋、梁天秩。

到了梁氏第二十世,梁宝善的一支迁居到广西桂林,在由桂林去湖南的途中,梁家的老人途中患疾,卒于舟中。正当梁家人左右为难的时候,听说当地有位姓梁的人,就去拜访。一打听,才知道是保定府遵化郡的同族兄弟,姓名梁竹君。梁竹君慷慨解囊,出钱出地,帮助他们安葬老人,其丧礼如同家人。

咸丰初年,洪秀全、杨秀清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军两次进攻桂林,给梁氏家族造成很大恐慌,大家都想去逃难,其曾祖不肯搬迁。正好梁朝议的儿女亲家黄金门在湖南永川县任职,于是去投靠了黄金门,黄金门退职之后,与梁氏人家回到长沙,不久便投靠了梁竹君,在湘潭定居下来。

此支梁氏,前后出过进士1人,举人9人,贡监21人。三品官1人,四品官1人,五品以上官17人,八品以下官15人。有90岁以上的老寿星2人,八十岁以上的老寿星8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20人,60岁以上的老人31人。

宕昌羌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祖先是三苗之后,西周之初,他们的先祖曾经随周武王讨伐商纣。汉朝时,羌族有先零羌、烧当羌等,世代居住在汉朝边地,不断骚扰内地,成为边患。他们主要分布在金城、会宁、安乡、西平等地,逐水草而居。《风俗通》说:“羌者,其先本戎贱,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他们的风俗习惯是:“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妻后母,纳嫠嫂,如北狄之俗,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织。” 《广志》上说:“羌与北狄同,其人鲁钝,饶妻妾,多子女,一人生子数十,或至数百。”这种特殊的生育观念,对于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羌族,无疑是繁育后代、延续种族的法宝。

羌族梁姓的始祖,是南北朝时期的梁勒,《北史》上记载为“梁(勒心)”。据《周书·异域传》记载:“有梁勒者,世为酋帅,得羌豪心,乃自称王焉。其界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带水以南,南北八百里,地多山,部众两万余落,勒孙弥忽始通使于后魏。”仇池位于甘肃成县西北的洛谷镇,是羌族梁姓的重要居住地。由历史记载可知,他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始于梁勒的孙子梁弥忽,先后保持了九代人。后来,梁企定与渭州人郑五丑发动叛乱,与中原政权进行对抗。朝廷于是派遣大将军豆卢宁和王勇等人前去镇压,平定了宕昌羌的骚乱。保定元年(561年)梁弥定派遣使者贡献方物,要求讲和。不久,他又送来了生禽猛兽,讨好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梁弥定再次发动叛乱,入侵洮州。洮州总管李贤把他们驱逐出境。一年之后,梁弥定又联合吐谷浑入侵石门,李贤再次给予迎头痛击,将宕昌羌驱逐出境。梁弥定的屡次侵扰,激怒了北周武帝宇文邕,周武帝当即派遣大将军田弘率大军追击宕昌羌,将他们大部歼灭,把他们的故地改为宕州。这支梁姓除少部分作鸟兽散,逃向荒漠之外,定居下来的逐渐被汉化

在其他羌族部落中,也有不少梁姓人物。据《万姓统谱》记载:“梁览,字景(睿攵),魏金城人,世为西羌部落。”他的曾祖梁穆就是一个羌族部落首领,由于他把抱罕城奉献给北魏,因此被北魏封为临洮公。他的祖父梁(显页)官至尚书,封南安公。他的父亲梁钊,任河州、华州的刺史,封新阳伯。梁览本人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官至太傅,封安德郡公。

居住在甘肃天水一带的氐族人梁谠、梁熙兄弟。他们虽然是少数民族,却在民族融合中接受了汉人的先进文化,并成为博学多才、妙笔生花的天下,名士。时人谚语说:“关东堂堂,二申两房,未若二梁,琼文绮章。”

据《前秦录》记载:无愧为氏族的骄傲“梁谠,字伯言,略阳(今甘肃天水)氐人也,博学有隽才。仕建,为著作郎,稍迁至中书令。”苻坚即位之后,梁谠出任安远将军、幽州刺史,镇蓟城。没有多久,他又进位侍中。

梁谠的弟弟梁熙,也以文藻清丽建重于时,但名气和官职却比兄长逊色许多。

氐族

氐族是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三代之际就建立了国家制度。秦汉以来,世代居住在岐陇一带,与梁氏的发源地很近,故氐族中的梁姓为数不少。

略阳氐人梁平老,他才识明敏,令行禁止,有王佐之才。苻坚非常欣赏他,倾身呵护,无微不至,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苻生当皇帝时,荒*奢侈,对酒当歌,喝醉了经常借酒发疯,胡乱杀人,搞得满朝文武大臣人人自危。梁平老当时担任御史中丞,很有正义感。他先去找苻坚商议,决定处死苻生,为国除害。梁平老说:“大臣们在朝一日,如度十年。主上失德,上下嗷嗷,人怀异志。燕晋二方,伺隙而动,恐怕祸乱发生的时候,国家俱亡,这是你殿下的事情,应该及早下手。”苻坚认为梁平老说的有道理,就同意了他的行动方案,寻找机会处死了苻生。苻坚即位,梁平老升任尚书左仆射,并作为全权大使,都督北蕃诸军的军事行动,后又升任镇北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封朔方侯。建元八年(372年)十一月,梁平老积劳成疾,与世长辞,谥曰“桓”。梁平老在镇十余年,鲜卑、匈奴对他是又怕又爱,敬而远之。他的儿子梁成,担任过中垒将军、兖州刺史、荆州刺史,主管荆州、扬州各州军事事务。后来,他又领护南蛮校尉,配兵一万,镇守襄阳。不久又转任卫军将军,驻守洛涧。淮南战役失败后,梁成被东晋将士所杀。

后秦将领梁国儿,不知属于什么民族,史籍称“西胡人”,意即西域的少数民族。梁国儿身强力壮,擅长骑射,在姚苌的手下当镇北将军。他作战勇猛,身先士卒,随姚苌南征北战,立下的大小战功不计其数,被封为平兴侯,进位侍中。梁国儿忠诚朴实,有少数民族不拘小节的习惯。他曾在平凉为自己建了一座陵墓。时常带领妻妾到墓中饮酒行乐,喝到尽兴之时,就站到灵床上放声高歌,当时的人或以此为笑料,当面讥讽梁国儿,而他却不当一回儿事。由于他性情开朗,不拘小节,一直活了八十多岁去世。

梁姓

一、姓氏源流

梁姓源出有三:

1、据史料记载,嬴姓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非子的人,非常善于养马。于是周孝王便让他负责养马,结果养马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周孝王就封秦邑给他,被称为秦嬴。非子的曾孙秦仲,是周宣王大夫,奉命征讨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杀。后秦仲的五个儿子率兵继续攻打西戎,他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终于打败西戎,收复了失地。秦仲的小儿子被封在梁,建立了梁国,称梁康伯。梁康伯以后的君主称梁伯。他十分喜欢建造华丽的宫殿,时常大兴土木,人民不堪其苦,纷纷外逃。后来秦穆公灭了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部分逃到了晋国,他们以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是梁氏。

2、春秋时期,晋国有解梁城、高粱、曲梁等地。晋惠公用五个城贿赂秦国,其中就有解梁城。被封在解梁、高粱、曲梁等地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梁"作为自己的姓氏。

3、北魏时,少数民族代兆的拨列兰氏也改姓梁。

二、迁徙分布

根据《梁氏族谱》记载,梁益耳是梁康伯的玄孙,居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是为河东梁氏开基祖。梁鳝是康伯的九世孙,晚年居住在曲阜(今属山东),其子梁聪又迁到郓州(今约山东沂水县附近)。西汉平帝末年,梁益耳的20世孙梁桥徙居安定(大约在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是安定梁氏的开基宗祖;还有一支移居扶风(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东汉时,除上述的地区之外,近河南和江南的一些地方已经有梁氏居民。西晋时,有梁芬,其女为晋怀帝后,因晋室离乱,举族跟随晋室渡江,子孙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合浦(今属广西)等地间繁衍。梁芬之孙梁遐,在东晋做官,因为桓玄纂位,被迫跟随随晋安帝逃到福建洛阳县三山里,后来在此定居,就成为了梁氏入闽的始祖。

唐代以前,梁氏的居住地又扩展到今天河北、青海、四川、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世居陆浑的梁肃,在安史叛军入洛阳后,"窜身东下,旅于吴越"。 梁遐的21世孙梁颀,在唐代移居泉州惠安县黄淡村;25世孙梁熙嘏,在北宋时迁入广东顺德石蜡,其4世孙梁孟坚又迁至福建宁化石壁乡。在此之后,这一支梁氏开始在闽粤发展繁衍。到了清康熙末年,有部分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人远徙海外开基立业。

三、历史名人

梁姓英才辈出,代不乏人。

世人熟悉的成语"举案齐眉"的故事就是东汉时期的梁鸿与妻子孟

光所传流下来的。梁鸿家境贫寒而博学多才。因为其诗作讽刺了官府

的腐败、奢靡而遭受达官贵人的迫害,后来不幸病死。据载,每天归

家,其妻孟光"为具食,举案齐眉",以示敬爱。

梁姓最显赫的家族是东汉时以梁竦为首的安定乌氏梁氏。章帝的

时候,梁竦有两女,都被封为贵人。小贵人生和帝。后来和帝即位。

其孙是梁商,顺帝时任大将军,总管朝政,死后由子梁冀继位。梁冀

的妹妹梁纳为顺帝皇后,称梁太后,另一个妹妹是桓帝皇后。梁氏一

门前后七个侯,三个皇后,六个贵人,两个大将军,可谓满门显贵。

东汉时有隐士梁鸿;大书法家梁鹄,他的作品受到曹操的喜爱,

并且写诗加以称赞。

赵时有戌卒起义领袖梁犊;

唐代有天文仪器制造家、画家梁令瓒,文学家梁肃;

北宋有权知开封府的梁颢,官至太尉、开府仪同三司;南宋有女

将梁红玉,抗金义军首领梁兴,画家梁楷;

明代有戏曲家梁辰鱼;明末清初有建筑工匠梁九;

清代有江南提督梁化凤,诗人梁佩兰,东阁大学士掌翰林院学士

梁诗正,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梁国治,书法家梁章钜、梁延楠;

近现代有曾于1921年出任国务总理的梁士诒;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者、维新变法倡导者梁启超;森林学家梁希;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

学家梁思永。

当代,有美国华人银行家梁淑仪。

另外,值得一提的梁氏子孙是妇孺皆知的晋朝人梁山伯。他和祝

英台的千古爱情绝唱,使千万人为之感动。

  梁氏出自嬴姓,起源于东夷少昊部,伯益之后。伯益三十五世大骆生非子。再五传秦仲,秦仲的小儿子康封于夏阳梁山(在今陕西韩城南),建立梁国,为伯爵。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派兵攻灭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

  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都逃到晋国,以原国名为氏,就是梁氏。此即《元和姓纂》所云:“梁,嬴姓,伯益之后,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是为梁伯,后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梁伯康就是梁氏始祖,史称梁氏正宗。  得姓始祖:伯益。相传颛顼帝有一孙女名女修,因偶拾燕子蛋食后生了大业,大业娶少典氏之女为妻,生下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复续嬴姓祀,伯益便为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西周时,因其后裔中秦仲父子征讨西戎有功,周宣王封秦仲次子康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附近),建立梁国,立为国君,称梁康伯。公元前六四一年,秦穆公攻灭梁国,梁伯的后代遂以国为氏,称梁姓,伯益也就成为梁姓的得姓始祖。 三家分晋侯,魏国因为据旧梁,都大梁,也称梁。魏亡后,魏国人也有姓梁的。 以封地得姓: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宜臼将属于周天子管辖的霍邑封给儿子姬唐,改邑号为梁(今河南汝州)。是为梁邑姬唐的后裔,以封地为姓,是为梁姓。战国时期,梁邑归韩国,改梁邑为南梁。秦灭东周后将周末代天子周赧王姬延造迁至梁城,其后人亦有改姓为梁。 回族中的梁姓,为宋神宗(赵项)时的赐姓。北宋神宗熙 宁年间(1068-1077年),曾有一名骨伤外科专家由阿拉伯来 华定居,并被朝廷聘为了护驾金疮科御医。宋帝还赐给他了 一个中国名梁柱,于是后人都称他为"梁接骨"。梁氏从阿拉 伯带来的医药学知识曾被载入《宋修本草》,在当时颇有影响。 元代时,梁氏后裔曾在广惠司及回回药物院任职。明代,梁氏 接骨术已传至第九代,遂选梁季六和梁秀六迁居南京开业。 现今南京梁氏已传二十七至二十八世,并以从医者居多。再 有,在元至元中年和大德初年分别任参知政事和中书平幸政 事的回回人暗都剌,也改姓为梁,名德圭。(参见《宰相年表》) 梁姓回族在江苏、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均有分布

  梁氏名人

  历史名人

  梁冀,梁肃,梁颢,梁楷,梁兴,梁储, 梁令瓒,梁师都,梁红玉,梁辰鱼,梁佩兰,梁诗正,梁章钜,梁同书, 梁国治,梁化凤,梁士诒,梁启超,梁实秋,梁方仲,梁思永,梁思成, 梁漱溟 ,梁宗岱,梁思永,梁羽生

  开国将领

  梁从学中将,梁必业中将,梁兴初中将,梁秉治中将 梁天喜少将,梁中玉少将,梁仁芥少将,梁玉振少将,梁达三少将, 梁金华少将,梁辑卿少将, 梁军少将

一、源于嬴姓

源于嬴姓,出自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裔的封地夏阳梁山,属于以国名为氏。

二、源于姬姓

1、出自东周时期周平王之子唐的封地南梁,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2、出自战国时期魏国文侯少子毕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3、出自周宣王牧正的役人梁鸯,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三、源于少数民族

1、源于回族,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回族梁氏,为宋神宗赵项执政时期的赐姓。

2、源于鲜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史籍《魏书》中说,北魏时的鲜卑人中有一支拔列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图形推行改汉姓时被称为梁。

3、源于朝鲜族,属于本土氏族改姓,起源于古耽罗(朝鲜半岛南部海域之济州岛的古称)开国始祖良乙那,后改姓梁;韩国梁氏主要分为南原、济州两派,共十一本贯。

扩展资料

梁姓名人

1、梁鸿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少孤,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学毕,牧豕上林苑,误遗火延及他舍。鸿悉以豕偿舍主,不足,复为佣以偿。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妻以女,鸿尽谢绝。

娶同县孟女光,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 。章帝(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改复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间。终于吴。

2、梁冀

梁冀(88年-159年9月9日),字伯卓。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泾川)人。东汉时期外戚、权臣。出身世家大族,为大将军梁商之子,他的妹妹为汉顺帝皇后(顺烈皇后)。

3、梁肃

梁肃(753-793年),字敬之,一字宽中,安定临泾(今甘肃泾川县)人。唐朝文学家,刑部尚书梁毗五世孙。

世居陆浑。建中初,中文辞清丽科,擢太子校书郎。萧复荐其材,授右拾遗,以母羸老不赴。杜佑节镇淮南,辟为掌书记,召为监察御史,转左补阙、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读。贞元八年卒,年四十一,赠礼部郎中。

-梁姓

梁,典型的南方姓氏,在两广地区影响力最大,按人口数排名全国第20位。今天,梁姓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093%,总人口超过1100万。

梁的名字和图腾:

梁二字是由水和木组成的会意字,意为水上木桥,加了一个无声的符号。表示发音。梁的本义是指水上的独木桥。有隆起的意思,如脊梁、顶梁等。最早的梁人是善于用木桥和木梁建造大房子和宫殿的氏族。梁人以技能和梁作为氏族的原始图腾,梁作为氏族的标志和名称。他们建造的城堡被称为梁毅,附近的山川被称为梁山和凉水。梁人修建宫殿,善于造桥供人通行。他们的功德无量,受到各种氏族部落的敬仰和重视。各地都需要梁人,他们迁徙广泛,所以分布广泛。也有不少地名、山名、水名与梁有关。梁人最终建立国家,以梁为姓。

梁姓的起源与演变:

当代汉族梁姓的来源主要有两种:彝姓和姬姓。

第一个是以姓取胜。相传梁氏是古代五帝之一少武的后裔。少昊氏族以燕子为图腾,嬴是燕子的变体和谐音,少昊后裔伯夷以嬴为氏。伯夷的后代,费子,在周养马立下功劳,被封于秦,又称秦王,为秦国开国元勋。他的儿子秦钟帮助征服了西戎,并将秦钟在梁山的小儿子康封为夏阳。他在历史上被称为梁,他的家乡在今天的陕西韩城南部。到公元前641年,出兵灭梁,梁子孙以国为氏。梁国的一些后裔逃到晋国,成为春秋时期晋国的梁家。晋国梁家包括:晋南梁杰,老家在山西临晋县西南,晋国大夫梁一儿来自梁杰;晋南高粱位于今山西临汾东北,晋大夫出自高粱;曲梁,晋国的一个城市,原位于河北省永年县。梁大夫,梁的后裔,出曲梁。胜姓梁是当代汉族梁姓的主流,至少有2800年的历史。

第二笔支出出自姬姓。唐朝,周平王之子,封在南梁,古城在今天的豫西,后来被楚国吞并。他的子孙以城名为姓。春秋时期,鲁国有梁家。这些都姓季梁。姬姓梁也有近2800年的历史。

外源基因的整合:

第三个是外国家庭的。汉以后的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北方民族大融合、大迁徙的时期。南北少数民族的基因也流入了梁姓,是梁姓的第三个分支。这部分包括汉晋时期的彝族,南北朝时期的匈奴,北宋时期的西夏党项,明清时期的广西壮族,清代的满清八旗梁姓。他们长期与汉族杂居,逐渐同化为汉族的梁姓。现在两广梁姓较多,与少数梁姓融合有很大关系。

历史上梁姓的分布与迁徙:

梁姓起源于春秋初期的陕西、河南一带,很快流传到山西、河北、山东、江苏等地。东晋梁姓渡江,入江南。到了金代末期,梁已经移民到福建和广东。主体

明代梁姓约4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6%,居第53位。宋元明六百年,全国人口增长率为20%,而梁姓人口增长率为负,人口不增反减。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广西和山西,梁姓约占梁姓总人口的25%,其次是江西、江苏、山东、广东、福建和陕西,梁姓集中在51%。广西梁姓在宋代非常稀少,明代成为第一大省,约占梁姓总人口的146%。而两广东南的梁姓在这600年间稳步发展。宋代梁姓是山东大省,但此时梁姓人口减少了70%。全国重新形成广西、广东、福建、江西、山西、陕西、苏鲁三大梁姓聚集区,重心由东南向南方转移。

当代梁姓的分布与图谱:

梁姓当代人口已达1100多万,是中国第20大姓氏,约占全国人口的093%。自宋代以来,梁姓人口增长率在1000年内呈形。目前在我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广西和广东两省,约占梁总人口的53%,其次是河南、四川、河北和山东,集中了17%。广西是梁姓人口最多的省份,占梁总人口的285%。全国形成了以两广为中心的梁姓聚集区。

梁姓是两广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东部和贵州南部、湖南、江西等地,梁姓占当地人口的108%以上,中部地区比例高达6%。其覆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3%,约有46%的梁人居住在此。贵州北部和湖南、江西中部、福建西部、云南东部、四川大部、重庆和湖北、陕西和宁夏、山西、河北、河南、北京和天津、安徽北部、山东大部、内蒙古大部、甘肃南部以及辽宁西部、吉林和黑龙江等地,梁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054%-108%,其覆盖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342%,约有41%的梁姓居住在这里。

梁姓传统文化;

王鹤堂,姓梁,主要有安定、扶风、天水、河南、东平、琅琊等地。梁的姓氏是安定、宝山。“郭毅”和“宝山”的堂名都是宋代的梁克甲,梁克甲是右丞相。他的风格简洁而有原则。无论是他的至亲,大官,还是皇帝的宠臣,都是按原则办事,好人被保留。最后,他被封为国主。

对联梁姓的重要对联有以下四副:

三居石;七序名言。

梅红案;成为领导者。

一柳园;杨。

石门教授;吴。

家训:梁章钜,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文学家,出身秀才,曾任两广总督。梁居教育子女的理论,大多来自于这位曾经的治家之人教导子女的话语,用平实朴实的发自内心的话语编成了一本书《家诫》。他认为家训不能与说教相提并论,反对说教,主张因势利导,与人共训。他认为,居家之美在于隐忍,而经营家的目的在于勤俭。教育子孙“夫不耕田,则饥;女人不织,就受寒”,“勤能生久考验”。他告诫子孙要团结,家族的败亡首先是内部分裂。”组建家庭很难,但是同室操戈,天就不一样了,没有唯一的理由。"他认为不应该过分溺爱孩子,否则会适得其反。"雨水太滋润,万物都要遭殃。“礼,臣妾之祸;如果你热爱正义,那将是一场灾难

以梁为名的历史名人有: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梁以尔、齐国孔子弟子梁勉,楚国大夫梁;东汉名人朱良,书法家梁虎,文学家洪亮;唐代文学家梁肃、画家、天文仪器制造商梁灵赞;北宋大臣梁浩;南宋画家梁凯,著名抗金女梁红玉;明代篆刻家闫亮,戏曲作家梁晨宇;清代书法家梁,文学家梁廷邦和,东葛大学士兼军务大臣,江南提督梁华凤;清末民初的思想家梁启超;中华民国总理梁士毅;当代建筑师梁思成、森林学家梁、哲学家梁漱溟、病理学家梁、散文家兼翻译家梁实秋、历史学家梁、诗人兼翻译家梁。

梁姓血型:

梁氏人群的血型分布如下:O型占371%,A型占278%,B型占273%,AB型占78%。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