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院士数量排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各省院士数量排名,第1张

各省院士数量排名如下:

1、江苏省,两院院士共477人。

2、浙江省,两院院士共407人。

3、山东省,两院院士共168人。

4、湖南省,两院院士共159人。

5、广东省,两院院士共150人。

6、福建省,两院院士共143人。

7、安徽省,两院院士共137人。

8、河北省,两院院士共115人。

9、湖北省,两院院士共103人。

10、上海市,两院院士共87人。

11、四川省,两院院士共86人。

12、辽宁省,两院院士共81人。

13、河南省,两院院士共78人。

14、江西省,两院院士共75人。

15、陕西省,两院院士共52人。

16、北京市,两院院士共49人。

17、山西省,两院院士共47人。

18、重庆市,两院院士共37人。

19、吉林省,两院院士共35人。

20、天津市,两院院士共35人。

21、黑龙江省,两院院士共26人。

22、云南省,两院院士共15人。

23、甘肃省,两院院士共12人。

24、广西壮族自治区,两院院士共11人。

25、内蒙古自治区,两院院士共11人。

26、贵州省,两院院士共9人。

27、海南省,两院院士共4人。

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院院士共4人。

29、宁夏回族自治区,两院院士共2人。

30、西藏自治区,两院院士共1人。

31、青海省,两院院士共0人。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闻名的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上虞。竺可桢1910年公费留美,入伊利斯诺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夏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1918年以题为《远东台风的新分类》(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HOONS OF THE FAR EAST)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任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33年4月,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发出成立中国地理学会的倡议,学会于翌年成立。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1949年,为了婉拒蒋介石赴台湾的邀请,而辞去了浙大的所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中国***。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始终从科学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觉先行者。

1973年6月19日,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还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中发表文章《大自然的语言》,现被编入中学教学范文中。竺可桢其他主要论著包括:《中国气候区域论》(1930)、《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1934)、《中国气候概论》(1935)、《物候学》(和宛敏渭合著,1963、1973)等。发表的《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论文,阐明了我国优厚的气候资源和开发利用的正确途径。《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一文,基本上解决了国际上100多年的争论,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竺可桢一生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地从事科学普及工作,他一直认为科学普及事业是整个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经常在各种场合提出:科学研究的提高与普及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越是高级研究人员,越应带头向群众进行科普宣传;一个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成绩,应该计入他对科学事业的贡献内。自1916—1974年的半个多世纪中,他坚持带头进行科普工作,撰写科普讲稿、书籍约160余篇,内容除地学、气象学、物候学外,还涉及天文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等许多学科,读者对象从科学技术人员到少年儿童多个层面。

更多的在里 http://baikebaiducom/view/21021htmlwtp=tt

柯俊(1917623-201788),浙江黄岩人,材料物理学及科学技术史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奠基人。

柯俊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获英国伯明罕大学博士学位,1984年获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获英国萨瑞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柯俊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基础理论和发展的研究,创始贝茵体相变的切变理论,发展了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开拓冶金材料发展史的新领域,促进定量考古冶金学的发展。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柯俊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黄岩 出生日期 :1917年6月23日 逝世日期 :2017年8月8日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英国伯明罕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奠基人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养,荣誉表彰,社会任职,人物评价,后世纪念, 人物生平 1917年6月23日,柯俊生于长春市,祖籍浙江省黄巖县。柯俊在长春国中毕业后,只身到沈阳念高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他来到天津,先就读于河北省立第一中学。 1932年9月,柯俊入读河北工业学院高中二科。 1934年,柯俊入读河北工业学院化工系。 1937年,“七·七”事变后,柯俊辗转入武汉大学化学系,得到著名文学家关文瑛、物理化学教授邬保良等的教益,奠定了他在这一学科的基础。· 1938年,柯俊毕业经姚南枝介绍到重庆国民 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工作。 1938年7月~1944年11月,他先后在越南、缅甸、昆明和印度等地工作,深得当时经济部长翁文灏的信任。在昆明期间,他深受著名物理学家叶企荪的影响,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学士学位。 1942年11月~1944年11月,柯俊任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和资源委员会玉门油矿驻印度代表,在此期间他曾到塔塔钢铁厂实习。 1942年,派驻印度,曾在印度塔塔钢铁厂实习。 1944年,赴英国伯明罕大学,同年12月,柯俊获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学术奖金,在英国伯明罕大学理论金属学系、剑桥大学晶体学系学习,并先后担任英国焊接研究院研究员、钢铁研究协会研究助理。 1948年,获英国伯明罕大学自然哲学博士学位,从事合金中相变机理的研究,并担任理论金属学系讲师享有终身任命。 1951年,柯俊获得终身讲师任命。 1953年8月,携妻挈子绕道印度,经香港返抵广州。 1954年,在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先后任北京钢铁学院金物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 1956~1959年,兼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磁学及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叶企荪的副手。 1956~1979年,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1979年任副院长,1984年至今任校长顾问、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74年,开创组织并亲自参加利用现代仪器研究考古金属文物进行中国冶金史的研究。 1976年起,柯俊与褚幼义、贺信莱、余宗森等人开始进一步开展硼钢的研制,系统研究微量硼在钢中作用的机理,用径迹显微照相技术进行“硼在晶界非平衡偏聚的研究”。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1984年5月,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授予他荣誉理学博士称号。 1989年,英国萨瑞大学名誉博士。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理事长。 1992年,亚太地区电子显微镜年会柯俊主持。 1994年,柯俊参加起草的《改革高等工程教育增强中国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咨询报告,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国家教委的高度重视。 1990年,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授予他第二届“桥本初次郎奖”。 1998年9月,在大连召开的第十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上,郭可信分别向柯俊、朱静颁发了“钱临照奖”。 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柯俊指导北京科技大学的973项目组抽出人员成立了一个专题组:新一代钢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研究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主要成员有:柯俊、柳得橹、傅杰、康永林等以及研究生若干人,与广州珠江钢厂进行合作研究,实行了老中青结合、跨专业结合以及产学研结合的研究路线。 2001年,柯俊再访英国专程去导师汉森教授墓前缅怀。 2017年8月8日早晨7:30左右在北京中日医院逝世,享年101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自1948年至2016年,一直从事合金中相变的研究,首次发现并提出贝氏体切变机制,在钢的过热性能及合金钢的贝氏体相变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发展成世界这一现象的主流学说,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56年初主持筹建北京钢铁学院(现为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物理专业及金属(材料)物理化学专业,培养有关冶金金属材料研究人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荣誉;1958~1964年间,积极为国家节约战略金属物资,开发国内急需的新材料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如:节约镍钴的电热丝电热材料、电表用硬磁材料、稀土元素在钢中的套用),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获全国新产品工艺奖;1977年以来,对微量元素对钢的组织和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开展研究,1989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20世纪80年代,柯俊指导助手对含微量钒碳的铁镍合金做进一步研究,发现另一类相变的蝶状马氏体形成机制。用电子显微镜首次观察到铁镍碳合金中蝶状马氏体,用原子探针观察到原子簇的形成及其与蝶状马氏体的关系——这些研究丰富了马氏体相变理论。 20世纪50年代首次观察到钢中马氏体形成时基体的形变和对原子簇马氏体长大的阻碍作用;80年代系统研究铁镍钒碳钢中原子簇因导致蝶状马氏体形成,发展了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并指导开展微量硼在钢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他领导并亲自参与中国冶金史的研究,阐明中国生铁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取得突破性进展。90年代推动全国工程教育改革并在北京科技大学建立“大材料”试点班,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1983~1986年,柯俊、陈梦谪等人根据四川攀枝花矿产资源的特点,负责“六五”、“七五”钢中钒、钛研究攻关项目的课题。主要研究了微量的钒、钛对重轨钢、矽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微量钛在钢中的分布,氧化钛形成机制以及在钢中的作用等。同时,柯俊等人还完成了对纳米级析出相的萃取及鉴定方法。 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及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9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钢的组织性能综合控制理论及套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获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奖。2004年2月10日,柯俊作为第4 完成人,项目获教育部一等奖。 主要论著 1 T,KO,D.Hanson.Grain Boundary Phenomena in Severerly Heated Steel.J.Iron & Stee1 Inst.1950,vo1164,(1):51~62. 2 T.KO,S.A.Cottrd1.The Formation of Bainite.J.Iron & StedInst.1952,vo1172,(11):307~313. 3 H.M.Otte,T.KO.Thermal Stabilization of Austenite in Carburizing Steels.J.Iron & Steel InSt.1953,vol173,(1):31~35. 4 S.A.Cottrel1,T.KO.kothermal Formation of Bai-nite.J.Iron & Steel InSt.1953,vol173,(3):224~228. 5柯俊.奥氏体的中温转变机制.中国科学院金属会议论文集, 1956. 6 柯俊,赵家铮.亚共析钢中α铁魏氏组织.金属学报,1956,1,(2):201~208. 7 柯俊等.高速钢回火后剩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机构.全国金属学会报告,1957. 8 周志宏,柯俊.中国金属学及金属物理十年成就.苏联物理杂志(俄文),1961. 9 柯俊,董克柱.永磁铝钢的研究.北京钢铁学院建校十周年论文集,1962. 10 李众.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钢铁冶炼技术发展的探讨.考古学报,1975(2):1~22. 11 李众.关于藁城商代铜钺铁刃的分析.考古学报,1976(2):17~34. 12 柯俊等.中国冶金简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13 柯俊.冶金史.载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51~759. 14 韩汝玢,柯俊.中国古代的百炼钢.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4):316~320. 15 褚幼义,柯龋粒Investigation of Nonequi libirium Segregation of Boron Aust enite Grain Boundaries inMo-B Steel.HSLA国际会议,1986:351~358. 16 T.KO.The Development of Metal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程贞一主编,Science & Technology in Chinese Civilization,1986:225~243. 17 T.KO.The Impact of Cast Iron Technology in Socieal &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Beeen 5c.BC and 2c.AD.美国科学院技术发明与现代化及其社会与经济后果国际会议特约报告,1986,11. 18 柯俊.Metals Technology & Its Impacton ChineseCivi-lization.香港东亚科学史基金会基金讲座,1987,11. 19 陈梦滴,柯俊 Analyses on Indusions and Ti Partitioning In Ti MiCroalloyed Low Carbon Steel.Proc.Tvth Asia-Pacific&Workshop on Electron Microscopy,Bankok,1988. 20 李家全,肖治纲,柯俊.热处理CZ-si中新施主与氧沉淀物的对应关系.物理学报,1989,38,(1):727. 21 肖治纲,柯俊 Plate Like SiO2 Precipita-tion in Silicon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NewDonov.J.ofMateria1s Science.1989,24,(3):573. 22 李东阳,吴杏芳,柯俊.The Effect ofS tress on the Lattice Instability of a TiNi Alloy.PhyS.Stat.Sol.(b).1989,154:85~96. 23 赵兴中,吴杏芳,柯俊.Pre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in TiNi Alloy.Acta Metall.1989,37,(2),1783~1790. 24 梅建军,柯俊.中国古代镍白铜冶炼技术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1):71~77. 25 李东阳,吴杏芳,柯俊.The Effect of Stress On Soft Modes for the form Trans form ation in a TiNiAlloy,I, The StresS-induced Transformation & Soft Modds.Phil.May.(A),1991,63,(3):585~601,Ⅱ,Effect of Ageing&Thermal Cysling on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Phil.May.(A),1991,63,(3):603~616. 26 陈奇志,吴杏芳,柯俊.铁镍基合金中蝶状马氏体核胚的研究.金属学报,1991,27,(3):187~191. 人才培养 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参与创办了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培养了大批理工结合的优秀专业人才;70年代以后又创办了科学技术史专业。这几个学科后来都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自1954年2月起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他先后担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40年来为建立和发展中国金属物理专业、培养人才呕心沥血,做出重要贡献。主讲过“金属物理”、“相变与扩散”、“金属物理研究方法”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方法论”等。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及国家教委的领导下,起草了原国家教委关于“超级钢研究”的攀登B“国家重点科研”的论证(现已转为973项目,任专家组顾问);而后把主要精力转向另一个具有战略性高度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工作,与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教委的科学家、教育家(如张光斗、张维、 、师昌绪院士)们一起共同探讨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调研起草了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送 同志的专题报告,并于1996年承担了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画”项目中“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同年在北京科技大学主持了冶金及材料工程拓宽专业的试点班,志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96年,承担了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画”项目中“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同年在北京科技大学主持了冶金及材料工程拓宽专业的试点班。 荣誉表彰 1944-12年,获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学术奖金。(获奖) 1978年,他被评为北京钢铁学院先进教师,特邀参加北京市、冶金部和全国科学大会。 1985年,被转炉发源地的美国爱德维城授予钢铁大师(Iron Master)的荣誉称号。 1990年,被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授予“桥本初次郎奖”。 1990年,被国家科委、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8年,获中国电镜学会钱临照奖。 社会任职 兼任:日本金属学会、印度金属学会荣誉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教研学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金属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原中国金属学会、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科技大学顾问,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社会科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顾问。 曾任伯明罕大学理论金属学系终身讲师、相变动力学研究组组长,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北京钢铁学院物理化学系主任、副院长,北京大学物理系磁学与金属物理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荣誉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委材料学科组组员,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学会理事长,国际东亚科学医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科学史学会联合会理事等职。 现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校长顾问,《金属学报》主编,德国《钢研究》编委,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顾问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顾问,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名誉理事长。 人物评价 柯俊先生在金属物理、科学技术史、工程教育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当年亲自聆听柯先生讲课的情景,先生治学严谨务实,不断创新教法,将科技前沿引入课堂。先生为人谦逊豁达、质朴儒雅,平易近人。不愧为学界泰斗、一代宗师。(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刘晓峰 评 ) 题词为“创新求实大师风范,爱国奉献学界楷模”(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评 ) 柯俊先生的学术成就,先生的高贵品德,感谢先生对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长 评 ) 先生学风严谨、淡泊名利、提携后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了光辉榜样。( 中国工程院原院长 徐匡迪 评 ) 曾用这三个身份概括柯俊一生的科研成就与贡献:中国金属物理专业奠基人,古代冶金现代实验方法开拓者,中国工程教育改革领航员”。(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师昌绪评 ) 徐匡迪题词为“春风化雨,桃李芬芳”。(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徐匡迪 评 ) 后世纪念 2016年6月23日,柯俊百岁华诞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柯俊亲临会场,教育部、中科院等相关单位,亲朋好友、师生及校友代表等2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举行了“柯俊科技教育基金”揭牌仪式,“柯俊科技教育基金” 由柯俊个人捐资10万元,北京科技大学出资200万元作为启动基金,并募集社会资金,旨在奖励国内外在材料、科学技术史领域突出贡献的优秀学者。

新增院士籍贯省份排名如下:

新增两院院士省籍前几名是江苏22人、 湖南和山东均为13人、 湖北12人、 浙江和四川均10人。其他新增两院院士较多的省份有湖北省8人,广东省7人,陕西省6人,湖南省和四川省均为5人。

新增两院院士工作地排行榜。在新增两院院士工作地排行榜上,北京成为最多的城市,据不完全统计,在京单位至少有2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院士人数位列全国各省市区之首。

排名第二的是江苏省,江苏共16人当选,其中有14人在南京。这绝对体现了南京科教的绝对实力。毕竟南京除了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两年顶级985大学外,还有一从211大学和其他科研院所。排名第三的是上海,新增上11位两院院士。

两院新增院士省籍排名。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新增两院院士省籍前几名是江苏22人、 湖南和山东均为13人、 湖北12人、 浙江和四川均10人。这几个省无疑是全国基础教育强省。其实这与2019年新增两院院士省籍排名情况也类似,江苏、浙江、湖南、山东均在前五名。

邓承修(1841~1892)淡水人。官至鸿胪寺正卿等职。1889年寓居故乡时创崇雅书院(今惠阳崇雅中学前身,书院旧址仍在中学校内。)

廖仲恺(1887~1925)陈江镇鸭仔步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国民党左派领袖。1903年结识孙中山。成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积极追随者,协助孙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

曾生(1910~1995)惠阳(今深圳坪山)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原中国***香港海员工委组织部部长、书记。

叶挺(1896~1946)秋长镇周田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中国现代著名的军事家。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遣队讨伐军阀吴佩孚,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

叶亚来(1837~1885)又称叶德来,秋长镇周田村人。叶德来是他担任甲必丹(当地最高掌权人)时用的名字,也有人称他叶来。在由争夺锡矿利益引起的雪兰莪内战中,叶亚来三次光复吉隆坡。1873年至1880年间,叶亚来任吉隆坡地区行政首长,掌管吉隆坡政令,有“吉隆坡王”之称。

邓仲元(1886~1922)原籍嘉应(今梅州),7岁随父居惠阳淡水。原粤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任粤军参谋长时,多次缉获鸦片,其中一次缉获200多担。孙中山明令追赠陆军上将。《梅州市梅县区志》有传。 陈小春,(本名陈小臻),客家人,1967年7月8日出生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镇沙田村,中国香港男歌手、演员。1985年加入TVB舞蹈艺员训练班,先后担任组合豹小子、风火海的成员。1994年凭借**《晚九朝五》获得第14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1996年起参演系列**《古惑仔》,受到关注。1998年领衔主演金庸武侠剧《鹿鼎记》。 梁斗兴,梁斗兴扎根基层,忠于职守,心系百姓,无私奉献。2012年7月19日,在广东省深入开展“三打两建”活动中,因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突发疾病,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9岁。梁斗兴多年工作在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执法第一线,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梁斗兴光荣殉职后,被中国文明网推荐为“中国好人榜”人选,先后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总局追授为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被中共广东省委追授为“优秀***员”,被惠州市委追授为“模范***员”。

胡功平,男,1963年9月生,文化程度小学,惠阳区惠深运输实业发展公司出租车司机。他是平凡的计程车司机,对工作认真负责,开的士14年来从未发生过交通事故;他又是不平凡的,当见到两车追尾,导致油箱漏油并且已经着火的事故时,没有冷眼旁观,而是冒着生命危险,及时将小货车驾驶室里受伤被困的一对夫妻救出车外。生死一刻,他选择了危险,拯救了生命。2012年9月18日凌晨4时许,“咣”的一声,正在惠阳区淡水白云路南湖酒店旁红绿灯等候通行的一辆小货车,被一辆大型货柜车追尾,导致油箱漏油并着火。危急时刻,一旁的的哥胡功平冒险将小货车驾驶室里受伤的一对夫妻救出。这对夫妻脱险后不到5秒钟,小货车就爆炸了。

姜玉文,男,汉族,1963年9月生,内蒙古呼伦贝尔人。经纪人、网络作者,多次发表文章,宣传和赞扬惠州和惠阳,对提高惠阳及淡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一定作用。  刘思华,男,大专文化,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人,现任中国贸易报办报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惠阳区人大代表、惠阳区政协常委、惠州市政协常委。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创新企业行业副会长、中华爱国英才报效祖国活动组织委员会中华爱国国典编审委员会理事长、惠阳酒类行业协会会长、惠阳区文联荣誉主席。

任振华 男,江苏宜兴人,汉族,1962年8月出生,东南大学工民建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1986年6月参加工作,无党派人士。现任惠阳区政协副主席、惠阳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黄树正,男,汉族,生于1961年2月,惠州市惠阳区人,1976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学历研究生(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现任惠州市政府副市长。

黄秉维(19130201——20001208),广东惠阳人。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当代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和带头人。

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理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名誉通讯会员、国际山地学会顾问。获得1996年国际地理联合会特别荣誉奖

张新时

张新时,1934年6月出生于河南开封,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1955年张新时从北京林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农学院工作;1985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8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1990年至199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2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常务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开始先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95年担任《中国植被图》的项目负责人;2010年担任北京生态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张新时长期以来主要从事中国高山、高原、荒漠与草原植被地理研究,还致力于信息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研究与发展。他是中国数量植被生态学和国际信息生态学研究的创始人。

中文名:张新时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开封

出生日期:1934年6月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美国康乃尔大学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代表作品:《生物学》

原籍:山东高唐

人物经历

1934年6月,张新时出生于河南开封,原籍山东省高唐县。

1955年,张新时毕业于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系,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农学院工作。

1979年,45岁的张新时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生态学与系统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1985年,张新时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86年,张新时回到中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

1987年11月16日-20日,应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理事会主席SirFredreckwarner邀请,张新时赴瑞士日内瓦参加联合国—核战争对环境影响讨论会。

1990年,张新时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至1998年)。

1991年,张新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2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六次学部委员会议,张新时当选生物学部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1995年,张新时担任《中国植被图》的项目负责人。

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生态模拟与生态资产评估重点实验室成立,张新时担任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于2007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生态资产评估与资源优化控制重点实验室。

2009年,张新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天山北坡山盆系统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通过了项目结题验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张新时长期从事植被生态学研究:(1)揭示了中国荒漠区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2)提出关于青藏高原植被在“高原地带性”与高原对中国植被地带分布作用的重要论点;(3)提出了较完善与规律性的中国山地植被垂直带系统与类型;(4)发展群落生态分析系统并提出了信息生态学的概念与结构,对现代生态学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5)采用信息科学先进手段与理论将中国“气候—植被关系”与全球生态学的研究推进到国际先进水平。

1957年,张新时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新疆综合科学考察,他的植物生态学研究也由此开始。随后,张新时院士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青藏高原生态地理考察,通过这次考察,张新时对青藏高原植被分布类型和地理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1978年,张新时发表了《西藏植被的高原地带性》论文,提出了“高原植被地带性分布”的重要观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张新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植被数量开放实验室,开发了计算机应用程序用于生物和环境数据的多元分析和模拟,在生态信息系统、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恢复、荒漠化治理和全球环境变化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使中国生态学研究领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并使中国在这一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构建了覆盖中国关键生态区的两条陆地生态样带,这两条样带已成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样带,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推动了国际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和陆地样带(NECT)研究。

截至2017年12月,张新时在中国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著34部。

截至2017年12月,张新时主持了中国高山植被垂直带系统、中国西部沙漠-绿洲生态系统、内蒙古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控制和中国SCOPE-ENUWAR项目专题等数十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2000年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G2000018600)首席科学家。

截至2017年12月,张新时主持和合作主持的项目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人才培养

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中国到美国留学的一批青年学者留居中国国外的现象,张新时建议:1)对重点“稳住一头”和关键的高技术领域或机构的科技人员给予4-5倍,甚至更高的待遇和生活条件,当然还要有优良的科研设施‘使他们毫无后顾之忧地专心从事尖端科研。2)把吸引一批中国国外杰出的中华学子人才回流作为发展中国科技事业的重要战略,把美国作为中国科技人才的储备库。3)中国可以有计划地吸引部分学有所成的学者回国或每年有一定时期回国,在中国国内建立实验室,培养博士生、博士后,国家可为回国学者建立生活园区。

荣誉表彰

1991年,张新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2年,张新时获得国际亚太地区遥感大会颁发的科学成就奖。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张新时的父亲张静愚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舰空署中将署长,他是家中次子。

张新时与妻子慈龙骏养育了3个子女,慈龙骏的研究专业是荒漠治理,不仅与张新时有许多共同语言,更给予了张新时无私的支持。

人物评价

张新时提出了高原地带性的新论点、青藏高原对中国植被作用、中国气候-植被相互作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理、格局与动态等一系列新理论,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国际生态学经典理论进行了重要的补充与完善,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而且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许多研究成果已成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科学决策依据。(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评)

希望对你有帮助东北名人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1626年9月30日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日),

  清太祖,后金天命大汗,东北地区的人文始祖

  籍贯: 辽宁抚顺

  马占山(1885年11月30日—1950年11月29日)

  抗日英雄,打响东北抗日第一枪(黑龙江齐齐哈尔泰来县江桥)

  籍贯:吉林怀德(公主岭)

  张学良(190163~20011015)

  爱国将领,东北军首领

  籍贯:辽宁省台安县

  郭维城(1912-1995、1、1)

  原铁道部部长、原铁道兵副司令员,

  全国第六、七届政协常委。

  顾秉林(1945-?)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

  籍贯:吉林省德惠市

  张宁(19755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单金牌

  籍贯:辽宁省锦州市

  王刚(1948-?)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节目主持人和表演艺术家

  籍贯:吉林省长春市

  李幼斌(1958-?)

  著名影视演员

  籍贯:吉林省长春市

  赵本山 (195810-?)

  著名笑星,民间艺术家

  籍贯: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县

  小沈阳(198157-?)

  赵本山徒弟,09年最具人气二人转演员

  籍贯: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县

  孙红雷(1970816-?)

  著名影视演员

  籍 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袁家军 (19629-?)

  神舟飞船总指挥

  籍贯:吉林省通化市

  斯琴高娃(1950119)

  著名影视演员

  籍贯:内蒙古赤峰市

  白岩松(1968820)

  著名新闻频道记者、主持人

  出生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

  布仁巴雅尔

  著名蒙语广播电台主持人、歌手

  出生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出生地: 黑龙江省呼兰县

  李敖(1935年4月25日-?)

  中国台湾作家。。出生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孙红雷(1970816-?)

  著名影视演员。籍 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黄宏(1960年5月25日-)

  著名喜剧小品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出生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李冰冰(1973年2月27日-?)

  中国著名演员。百花奖,华表奖,金马奖影后。出生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

  孔令辉(1975年10月18日-?)

  乒乓球运动员,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男单“大满贯”得主。出生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韩庚(1984年2月9日-?)(赫哲族) 中国流行歌手和演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出生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