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源》民国版也叫《康熙字典》吗?有何依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辞源》民国版也叫《康熙字典》吗?有何依据?,第1张

这是两本不同的中文参考书。

1《康熙字典》写于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共收集到47000个汉字,即使在普通字典中找不到,也能在《康熙字典》中找到。《康熙字典》(后简称《康熙》)是我国第一部收字最多、规模最大的官修大型汉语字典。问世30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一部使用最广泛的字典。

2《康熙词典》按部首排列分为214个部首。这些官能团依次按笔画的顺序分为12组(这12组由地球上的12个分支划分)。每集分为上、中、下三卷。

3《康熙词典》对汉字的解释方式也是“先注阴后释”。在每一个意义下,古籍通常被引用作为证据。该词典于1915年出版。与慈远同时出版的还有1936年出版的《慈海》。在注音方面,两本辞书都采用了清代醒目著作《注音禅微》的对仗法。虽然对位法也存在一些缺陷,但与《康熙词典》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其注音,更接近现代读音,切分音的可靠性较大。在解释方面,它也比《康熙字典》更清楚,容易查。然而,这两本字典只接受16000多个字符,所以它们不能完全取代康熙字典。除了常见的多音节词和短语外,这些词典还包括人名、地名、习语、典故、社会和自然科学术语以及一些翻译名词。特别是查一些古代词汇和典故(包括成语和典故),对于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该词典被编辑成书。《慈远》一开始

并不是一本完整的书,而是a、B、C、D、e五个版本,编撰和续作均在民国时期完成,解放后又出版了修订本。《康熙字典》编于清康熙年间,分雍正、乾隆、道光、咸丰四个朝代,历时200多年。这两本书不是一回事。

严格讲,很难界定“民国疑古学派”这个概念。只能说,民国初年开始,有若干学者参与了关于中国古代史如何辨别真伪的讨论,后来有人称这一讨论为“疑古运动”,而参与者就往往被称为“疑古派”了。

前后参与这一讨论的人主要有——胡适、梁启超、钱玄同、顾颉刚、王国维、傅斯年、郭沫若、缪凤林、冯友兰、钱穆、范文澜、俞平伯、周作人、魏建功、钟敬文、朱自清、游国恩、杨宽、高亨、容庚、唐兰、马叙伦、童书业、吕思勉、罗根泽、陈梦家等近百人。

这一讨论,主要集中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广大爱国知识分子迅速投入到了民族救亡运动之中。相关讨论虽未完全停止,但规模和热度,都大大降低了。

怎么评价这一讨论呢?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这一讨论,是以上世纪初“五·四”为开端的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具体来说,通过讨论,也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史学和方法论成果。

顾颉刚、胡适、钱玄同,是上述讨论的发起人

顾颉刚,光绪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1893年5月8日)生于苏州一个经学氛围浓厚的家庭。但从少年时代,就被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所熏染。

顾诵坤

他在《古史辨一册自序》中说:“这时候,正是国内革新运动勃发的时候,要开学校,要放足,要造铁路,要抵制美国华工禁约,要请求政府公布宪法,开国会,梁任公先生的言论披靡了一代。我受了这个潮流的涌荡,也是自己感到救国的责任,常常慷慨激昂地议论时事。”

民国五年(1916年),顾颉刚以第五名成绩被北大录取,入“文科中国哲学门”读本科,这是后来北大哲学系的前身。

民国九年(1920年)毕业时,胡适将其留校,并作为自己学术助手。

当年,胡适在写作《红楼梦考证》时,得到顾颉刚不小协助。11月,胡与顾讨论,办一本《辨伪丛刊》,对古籍特别是“群经”的辨伪展开讨论。这就是后来《古史辨》的最初由来,也是后来声势浩大讨论的缘起。

民国十一年(1922年),顾颉刚因祖母病重请长假回苏州。此时,商务印书馆约他编纂《现代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他在准备资料时,发现了相传两千年的中国古史中存在若干问题。他说:“我就建立了一个假设: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

这期间,顾颉刚与钱玄同有过多次相关讨论的通信。后由钱玄同发表在《读书杂志》上。刘掞藜、胡堇二人撰文驳斥钱顾,这是古史大讨论的真正展开。

顾颉刚所谓“疑古”的思想来源及主要观点

顾颉刚进入北大后,深受校长蔡元培提倡的学术自由思想影响,同时也受到陈独秀宣传的新思想以及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的影响。

但是最直接的,来自两个方面。

郑樵

顾颉刚民国十二年(1923年)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他发现,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等。

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比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

第三,通过古籍来看历史,很可能“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例如,我们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

顾诵坤

顾颉刚认为,判别古史可信与否亦即推翻非信史的四条标准是:

第一,“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

他认为,古代民族,“原是各有各的始祖”。“自从春秋以来,大国攻灭小国多了,疆界日益大,民族日益并合,种族观念渐淡而一统观念渐强,于是许多民族的始祖的传说亦渐渐归到一条线上,有了先后君臣的关系,《尧典》、《五帝德》、《世本》诸书就因此出来。”“对于古史,应当依了民族的分合为分合,寻出他们的系统的异同状况”。

第二,“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

他考证,《禹贡》的九州,《尧典》的四罪,《史记》的黄帝四至乃是战国时七国的疆域。而《尧典》的羲、和四宅以交趾入版图更是秦、汉的疆域。甲骨文中的地名都是小地名,没有邦国种族的名目,可知商朝天下自限于“邦畿千里”之内。周有天下,用了封建制以镇压四方之国,比商朝进了一步,然而始终未曾没收了蛮貊的土地人民以为统一寰宇之计。……“所以我们对于古史,应当以各时代的地域为地域,不能以战国的七国和秦的四十郡算作古代早就定局的地域”。

第三,“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

他认为,“古人对于神和人原没有界限,所谓历史差不多完全是神话。”“他们所说的史固决不是信史,但他们有如是的想象,有如是的祭祀,却不能不说为有信史的可能。”“所以我们对于古史,应当依了那时人的想象和祭祀的史为史,考出一部那时的宗教史,而不要希望考出那时以前的政治史,因为宗教是本有的事实,是真的,政治是后出的附会,是假的”。

第四,“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

他说,古代的神话中人物“人化”之极,于是古代成了黄金世界。其实古代很快乐的观念为春秋以前的人所没有;所谓“王”,只有贵的意思,并无好的意思。“自从战国时一班政治家出来,要依托了古王去压服今王,极カ把‘王功’与‘圣道’合在一起,于是大家看古王的道德功业真是高到极顶,好到极处。”“我们要懂得五帝、三王的黄金世界原是战国后的学者造出来给君王看样的,庶可不受他们的欺骗。”

每每谈起“民国”这个词,很多人脑海里都有类似的印象:灰暗的天空,学生们素色的制服和围巾,清冷的空气,这一切都笼罩在一片冷色调中,和那个时代老南京城的底色颇为一致。下面是关于民国时期的书籍,希望大家喜欢:

01《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

刘仰东

豆瓣评分:70 (511人评价)

作为一个文化的黄金时代,民国时期曾经涌现过无数的文化名人,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然而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却少之又少。

针对这个问题,我推荐你《去趟民国》。

这是一本让你更加了解民国文人的书,随手一翻就是一个生动鲜活的私人案例。

吴昌硕曾纳了一个小妾,但不到两年小妾就跟别人跑了,然而他本人却并不在意,在和朋友闲聊的时候,还经常拿来当笑料活跃气氛。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情事,大家都有所耳闻,但有趣的是陆小曼第一次结婚的时候,徐志摩是伴郎。后来陆小曼改嫁徐志摩,她的前夫居然也成了伴郎团的一员。

大师梁启超,其实是个打麻将的狂热爱好者;弘一法师平时穿的一件百衲衣,上面有224个补丁,都是他亲手缝补的

随着作者的讲述,那些正被时代淡忘了的学者和名人,以及那些渐被湮没的学问和风骨,一下子就变得有血有肉可爱亲切起来。

他们不再是有着巨大成就,高高在上的大师,而是和我们一样独立、自主的普通人。

02《民国男闺蜜》

崔艳

豆瓣评分:79 (110人评价)

民国时期的情情爱爱,历来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上演了无数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让人心向往之。

然而在爱情背后,最吸引我的还是那时的男女友谊——那是一种称之为“红(蓝)颜知己”的美妙关系。

本书记录的正是12段这样的友谊,这里面有我们熟悉的金岳霖与林徽因,鲁迅与萧红,张学良与宋美龄,也有我们不是很熟悉的梁实秋与冰心,胡适与陆小曼……

其中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就是冰心与梁实秋的友情。

梁实秋曾经在报纸上公开批评冰心的诗集,他们也因此结缘,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后来他们分隔海峡两岸,多年未见。然而晚年梁实秋女儿替他去看望冰心的时候,他给冰心的口信是 “我没有变。”而冰心带回来的话则是:“你告诉他,我也没有变。”

时光荏苒,而此心不渝,这样的默契着实让我羡慕。

读完这本书,你会相信,这世间居然还有超越性别情爱与俗世观念,且能跨越生命长度和灵魂广度的动人情感。

03《1933,聆听民国》

林语堂、梁漱溟、胡适 等

豆瓣评分:74 (121人评价)

除了精彩的名人轶事之外,我认为,民国之所以让人动容,是因为即使在那个相对绝望的战争时代,你也总能看到希望的火种。

1932年11月1日,久负盛名的《东方杂志》搞了一次大新闻,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发出约400多封征稿信,征集他们对未来和个人生活的梦想。

于是全国各地的一流知识分子,集体做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梦。而在所有的这些梦中,有一个梦深深地打动了我,它来自林语堂。

他希望全国禁种鸦片;

希望有一个中国人自办的成样的大学;

希望建设全国道路,这样他就能回到十八年都不曾回去的家乡;

……

他的思考里不仅有自己个人的境界,也有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期待和鼓励,尽管有些梦想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实现。

但像他这样在无边的黑暗中挣扎求生,还不忘尽一己之力来创造光明的人,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民国跳动的脉搏。

04《银元时代生活史》

陈存仁

豆瓣评分:86 (2174人评价)

说起民国生活,很多人脑中可能会浮现出旗袍和舞会,浮现出影视作品中那华丽的景象。

然而那时候的`普通民众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很多人不得而知。

这本书以一个普通平民的视角,与你分享民国时期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作者陈存仁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他出身商人世家,但家道中落,幸好得到亲友的救济,才完成学业,成为中医,并拥有自己的医馆。

不过,他没把自己的回忆录写成一部励志奋斗史,而是以大量的生活细节,银元的使用,丰富了我们对民国社会的想象。

有多细呢,细到糖、生梨等小零食的价格,还有西餐的价格,坐电车的车钱,上学的花费……

要不是当时留心记下,我很难想象,一个人能在数十年后如数家珍地说出它们的价格。

也正是因为他的留心,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了那个时代上海老百姓的普通生活。

这本书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民国除了纸醉金迷,还有贫困疾苦,它就像一个被虱子爬满的华美长袍。

05《上学记》

何兆武

豆瓣评分:88 (9956人评价)

我时常会想,在民国那个艰难的战争时代里,为什么还会有灿若星辰的名家大师。

而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本书的作者何兆武就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他在这本回忆录中娓娓道来1920年代-1940年代末的陈年往事。

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他在西南联大学习的七年经历。

在那里,有我们如雷贯耳的大师们:胡适、陈寅恪、金岳霖、梁思成、钱钟书、沈从文……

作为教授,他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观点自由地讲课,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而学生也是爱学什么就学什么,可以毫无顾忌地讨论,当面质疑,甚至是完全自由地转系。你对什么有兴趣,就可以去看,就可以去学,没有严格的限制。

也正是这种自由,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一个人的潜力,它让每一个人都有了独特的人格魅力,自由的生活方式和高昂的精神气质,于是成就了一个独立大师辈出的年代。

读完这本书,我只想背起小书包去民国上一次学。

图书横排普及大约始于何时?

〖当代:正式横写〗

从1956年1月1日开始,我国的《人民日报》和地方报纸一律改为横排。此后,除了古籍之外,各种出版物都改成了横排。

一般民国图书的排版方式是怎样的?见过一本民国图书的书影,封面书名由右到左横排,这种书名排版方式当时普遍或通行吗?这样的图书内文版式是怎样的?

〖近代:开始横写〗

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洋文化,出现了汉文里经常引用外文、书写阿拉伯数字、使用新标点符号等情况,汉字竖写就显得很不方便了。于是,知识界开始提倡汉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变传统的竖行书写方式,改用从左到右的横写排列。但后来由于国粹势力的抬头,指责横排“大逆不道”,是像螃蟹一样横行的“蟹行文字”,直排又卷土重来,甚嚣尘上。横排的推行步履维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