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旧注对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有哪些价值
作用很大,一是可以看出对这本古籍做注人的思想,对研究做注人具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
二是很多人如果要研究这本古籍,但是他自己很多地方不明白,他就可以去参考那些做的注。三是,有些书,它很难懂,一般人是研究不透的,所以有了注就不同了。有些古籍,有时不出名,但是做注的人很出名,往往两者就相得益彰,如虎添翼了。
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水平的如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精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心得篇1#
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21世纪以来,儒家文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推崇,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孔子热”“汉语热”“中华传统文化热”,目前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现阶段,要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我国在世界儒学传播和研究中始终保持充分话语权。要结合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研究和传播,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的中国、当代的中国。
作为孔子的故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济宁在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研究和传播方面,肩负着更大责任,应该有更大作为。要发挥孔子研究院的作用,加强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孔子研究院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它集文献收集、信息交流、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博物展览功能于一体,在儒学研究及对外文化交流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围绕落实_“四个讲清楚”的指示,孔子研究院启动了孔子思想与历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等一批重大课题研究,组织专家学者编撰出版了《正本清源说孔子》《中国传统道德诠释》等一批学术著作。围绕把孔子研究院打造成世界儒学研究交流中心、组织引领国际儒学研究的发展目标,孔子研究院启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播中心”“世界儒学文献资料收藏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在孔子研究院设立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积极申报山东省“儒学研究”与“孔子文化传播”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全面加强与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等机构的联合合作,全面提升孔子研究院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要拓展提升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孔子及儒家思想传播。例如,一年一度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评选颁奖”“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精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心得篇2#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中国文化便一直熏陶着我们成长。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砂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间,珍珠的色彩才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才会如此蓬勃。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长河中,最后诞生了华夏儿女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而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在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置之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的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传统文化,著名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倡导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现在的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因为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无非是用我们的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要用行动来作为回答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保护,工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中国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中国。昔往矣,若不是司马迁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这样的千古佳作流传至今,若不是李时珍跋山涉水,怎么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留万年,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么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泪……看今朝,是谁苦心专研十余载,终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是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有的人“啃老”就像一只“吸血虫”一样,在吸食着父母长辈们的“血”。我认为这些人当中有一点共同的因素,那就是没有继承优秀的中国文化。东汉黄香年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体温将父母的被子温暖之后,再请父母安睡,在夏日时,自己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还有孔融,只有四岁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哥哥们,自己却吃小的梨……这不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吗
传承中国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能点亮一点星光;传承中国文化,我们虽如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承中国文化,我们虽如一叶扁舟,但能惊动大海。朋友,让我们一起传承我们优秀的中国文化吧!
#精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心得篇3#
去年年10月12日,刚迈出大学校门才一年多的我又一次迈进了三峡大学的校门,在这里接受为期一周的国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培训。这段时光,令我难忘,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激荡了我一颗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年轻的心。
13日上午,吴卫华教授以《文化经典与人生智慧》为题,分别从“文化”的起源、国学热兴起的原因、东西方文化差异及中国传统文化之光等几个部分,为我们进行了精彩授课。吴教授博览群书,贯通古今,举手投足间尽显儒家风范,真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下午,刘玉堂教授以《楚文化的正能量》为题,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讲座。刘教授妙语连珠,用生动的楚国故事带领我们领略楚国文化。
14日上午,彭红卫教授以幽默风趣的方式为我们讲解“家风传承与国风重振”。
下午,高玮教授以《清平调》为切入口,带我们重新认识了古代仁人志士的“大我”境界。几位教授,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以他们渊博的学识,带我们领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短短的讲座虽然只能让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窥一斑,但这已点燃了我进一步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之烛。
几位教授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为我们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也提出很多新观点,启迪了我的思维。如高玮教授主讲的《唐诗宋词的美育功能》,她以李白的《清平调》为例,提出李白写这几首诗是否具有讽刺意味等问题,以激发我们思考。通过全面分析李白、唐太宗、杨贵妃所处时代背景及人物特点,生动地为我们呈现了几个人物形象——豪情壮志才子李白、痴情仁爱君王唐太宗、聪慧多才贵妃杨玉环,最后揭示李白以一颗赤子之心写下《清平调》,并无讽刺意味。短短的三个小时,从唐诗讲到唐朝历史,从文人志向讲到儒释道的本质……内容详实,引经据典,以新奇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研读唐诗的大门。
在高教授的讲解中,我看到了精炼到极致的古诗中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看到了那厚重的古籍中仁人志士舍小我而保全大我的高尚情操;看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能培育出一批又一批高风亮节的仁人志士,而如今在现代文化冲击之下,这样的人物却凤毛麟角呢我想,或许就是因为外来腐朽文化的冲击,使得国人失去了判断力,丧失了信仰,最后只能遵循本能,成为利己主义者。现在网上有个词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情商,但是却以满足自己利益为第一要务。他们正是外来腐朽文化冲击下的产物。因此,我觉得,当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特别是其中的“大我”精神,正是教化人们要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毫无疑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诚信”“安贫乐道”等精神始终应该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主心骨!
经过这几天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吸引了我,它是文人志士笔下的唐诗宋词,经典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它是千百年前的楚国编钟,清脆乐曲回响在我的耳边;它是经史子集中的伟大人物,高尚人格激荡我的心田。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将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种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间。
#精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心得篇4#
最近,我学习了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校长李成泉专家的《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学校方略》的讲座视频,我很受鼓舞,收获很大。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目前学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
当今学生中,有不少人在家受亲人宠爱,俨然是家中的“小太阳”、“小公主”,
因而他们身上毛病很多,缺少合作、奉献精神,缺少“谦让”、“友善”等品质,为人很自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应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教育学生,促其成长,使他们成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需要,也是广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
二、孔子教育思想理应走进现代学校,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就是文明礼仪之邦。中国现代的教育理应具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风格和色彩。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局,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一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启发、指导意义。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在现代学校中的运用
孔子曾言“有教无类”,并将此言落在实处。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官府、贵族垄断学校教育的特权,使普通大众有了学习的机会。今天,我国教育均衡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目前教育上还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如城乡差异,东西差异,沿海与内地的差异等。
孔子说:“仁者爱人”。教师应用“仁”去热爱学生,感化学生,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从而受到好的启示。关爱学生是师德的要求。
孔子云:“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今天的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要明白:只有弥漫着儒雅文化气息的校园才能造就温文尔雅的一代君子。教师要从孔子思想等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我国现代的“四有”新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孔子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言论,启示我们:教师要告诉学生学习方法,要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以取得好的效果。
孔子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们今天的师生仍然具有启发、教育意义。教师要研究教法,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教师要在自己的努力教学中体会到成就感、幸福感,从而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总之,学校,教师要注重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育学生,使他们成长为国家未来的有用之才。
#精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心得篇5#
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泱泱国风。没有传统的延续,便没有如今的灿烂文化之光,而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所以我们华夏儿女要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文化是民族的根,对于文化,汉字是它的根。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粹,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的笔墨古韵流香,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中国人对书法的审美其实是长在骨子里,溶在血液中的。字如其人,相由心生,所以书法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对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审美情趣产生了恒久而深刻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之根——书法。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可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尊老敬老之风淳厚而深远。古人云:“孝道,德之本。”孔子也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些都是说,孝是一切社会道德的根本、做人的根本。千百年来,孝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流淌不息,永不停歇。“孝德”这股文脉给中华民族注入生命活力。孝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里,根深蒂固,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孝。
书法乃中华艺术文化之魂,孝乃中华道德文化之根。
我们要守住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留住中华传统文化的魂。没有根就不会长出参天大树,没有文化的根就不会有社会的文明。它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文明的根,也是世界文化的根。只有当我国观察人类文化的进展时,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乱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所以我们在传承文化与弘扬美德的同时,也应观乎人文,方以化成天下。
是什么支撑着我们强大的祖国能在五千年的岁月里熠熠生辉我想,应该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文化的根深深地扎进土里,深深地烙印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里,因为这是我们的信仰,是我们心底涌动的力量。中华传统美德为我们的灵魂注入人文精神,使我们的国家向着世界的文化之巅迈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每个华人注入到心灵。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也许,我们还在平凡的窗口上舞动青春;也许,我们还在题海战术里挑战困苦;也许,我们还在一堆堆文字材料中敲打岁月……但莫忘初心,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我们要秉持传承中华文化的信念,携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谱写历史新篇!
##
蒙学·对蒙学的断代研究
近年来,对蒙学的断代研究越来越多。如熊承涤写了《明代的蒙学教材》(《课程·教材·教法》1991年第11期),徐勇写了《元代的蒙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3年增刊),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3月版)列了专节,深入研究了“宋元的蒙学”,高时良著的《中国教育史纲》(古代之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版)列了专节,深入研究了“清代的蒙学”。
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第七章第四节“宋元的蒙学”是这样概括的:
宋元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最突出的有以下三点:
第一,强调严格要求,打好基础。蒙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这个阶段严格要求,打好基础,对于儿童日后的发展将会长期起作用。因此,宋元蒙学教育十分强调对儿童进行严格的基本训练。例如,在生活礼节方面,要求儿童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堂室必洁等。在学习方面,要求儿童读书必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且要熟读成诵;写字必须“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而且尤为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要求:“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书,仔细分明读之”,“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皱折”,“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一经形成,不仅有利于儿童的成长,而且还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第二,重视用《须知》、《学则》的形式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蒙学阶段的儿童可塑性大,为了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宋元时期的教育家制定了各种形式的《须知》、《学则》等,以此作为规范儿童行为的准则。如朱熹的《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等都作了详密的条文式规定。程端蒙、董铢的《学则》,也对儿童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规定和要求虽不免繁琐,且有压抑儿童个性发展的缺陷,但使儿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对于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蒙学阶段的儿童活泼好动,宋代教育家已经注意到儿童的这个特点,积极引导,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程颐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朱熹亦主张用历史故事、道德诗歌来教育儿童,并开展“咏歌舞蹈”等文娱活动,以引起他们的乐趣,增加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境界,在他为儿童编写的教材《小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主张。他在书中辑录了“古圣先贤”不少格言、故事、训诫诗等,以此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他们又根据儿童记忆力强、理解力弱的特点,强调对学习内容要熟读牢记。这些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李国钧教授的博士生池小芳于1993年5月写出了 《明代小学教育研究》的博士论文,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好评,后被授予博士学位。这部博士论文有20多万字,对明代蒙学的发展、明代蒙学的职能、明代蒙学的课程、教材、教法、教师、学生及明代蒙学的管理等问题都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历史考察。可以说这部博士论文是对明代蒙学作了全方位的专门研究。
池小芳认为明代蒙学教育实践在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作为初等教育机构的蒙学以超越以往各朝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基于对蒙学教育理论的探讨,明代在蒙学教育方面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小学学规。这些学规不仅在当时对明代蒙学教育实践起过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清代的蒙学乃至近代的小学教育均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明代的蒙学教育实践形式多种多样,有社学、义学、义塾、社塾、小学、乡校、武塾、家塾及蒙学性质的书院等。
明代蒙学发展主要受政治、经济、学术、蒙学教育自身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在政治方面,明中央 的蒙学教育政策对明代蒙学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而各级官员对蒙学教育的重视与否亦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蒙学的兴衰。在经济方面,影响农耕、蒙学学校经费的有无、地方经济的衰退等都影响到蒙学学校的兴建;而家贫不能上学,对明代蒙学教育的普及亦相当不利。在学术方面,其影响表现为两方面: 一是通过一些作为学者的官员兴办蒙学而贯彻自己的学术思想,从而促进了蒙学教育的发展;二是深化了蒙学教育思想理论的探讨,从而对指导明代蒙学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蒙学教育自身的因素方面,蒙学教育目标上的偏差,科举制及蒙学教师素质等都对蒙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明代蒙学一是作为蒙养的机构,这一点决定了明代蒙学教育的蒙养职能。具体表现为:一是强调儿童的道德品格培养,注重行为方式的训练,倡导知识技能培养,注重教育的实用性。二是作为社会教化的直接承担者,这一点决定了明代蒙学教育的社会教化职能。具体表现为:明王朝的蒙学教育政策将社会教化作为蒙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明代蒙学教育对象的平民化对社会教化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蒙学教育本身亦兼作社会教育场所而直接面对社会。三是作为官学的补充。明代蒙学之作为府州县学的补充,乃是因为它具有基础教育的性质,而不是因为它是明代学制的一个必然的连续的组成部分。
明代蒙学的课程编制在整体上是较为灵活的,不同的教育家对蒙学课程的设计是不完全相同的。其基本特点表现为两方面: 一是在课程中心内容上表现出强烈的道德化倾向,二是在科目设置上体现了多样化的特征。
明代蒙学教材的基本类型有两种: 其一是行为方式训练或道德规范学习类。包括由朱子《小学》发展而来的教本,由《孝经》、《家礼》等构成的教本,由圣喻等构成的教本。其二是知识技能教育类,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九章算术》、名人法帖、《律诗训》、《对类》等。
教材选用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采自前人蒙学成书;二是采用时人著作或 法令条文;三是自编教材。
明代蒙学教育的组织形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即类复式教学、分堂教学、社学大馆与小馆复合教学。在日课程安排上,大体上按早、中、晚顺序排课,各教学时间单位内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
各科目的具体教学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在授书课教学上,一是要求教学分量上给予限定并留有余地;二是要求深度上循序渐进、逐渐加深;三是要求讲背结合。在习礼课教学上,采用直观教学和审察指导的方式。在诗歌课教学上,主要采用轮班歌诗、倡和及诵诗歌诗相结合三种方式。在习算课上主要有设堂教习和讲习两种方式。书法课以临摹书法家法帖练习为主。
明代蒙学教师基本上由国子监生、儒学生员、儒士及闲居退职官员等构成。充任教师的条件除通常的品德与才学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求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能。教师的选派方式有由提学官或地方官员聘任、乡民推举、自己求任等方式。其中在由 官员聘任方面,又有对教师先行考核再聘任及先行培训再派任两种方式。
明代蒙学学校教师结构一般为一校一师,这种分布对蒙学教学方式、课程编制和教材选用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教师的待遇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即免除杂泛差徭、取纳束脩和承种官田或取给社学田。其中免除杂泛差徭为纯粹的官方给予的待遇。
明代蒙学在招生条件上,对学生年龄、智力、出身、外貌、品德等方面均有具体的规定,但不同的蒙学在具体要求上是不同的。如在年龄方面,有8—14岁、8—15岁、6—20岁等的差异,招生的范围包括民间各类儿童、本族子弟、特殊身份子弟、市民子弟、军籍子弟、胥吏、土官、土著子弟等。
在蒙学学生待遇方面,不同的蒙学情形有所不同。就有些蒙学学生能享受一定的待遇而言,其主要形式便是免交束脩。在学生出路方面,蒙学的优等生一般可以升入儒学。但对这一点,明 并未作统一的规定。不过在明代,也出现了要求以儒学生源限于社学一途的主张,这一主张将社学作为儒学,从而使社学、府州县学、太学三者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链条当中,而使代表蒙学教育的社学成为太学府州县学之学校教育的一个必然的、连续的组成部分,对传统学校教育体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明代蒙学的学期基本上有三个月、八个月、一年的划分方法。对学生的管理一般表现为行为管理与学业管理两方面。学生行为管理包括设立功过簿、父老轮坐左右塾督导诸生、师友相劝、挞罚等。在学业管理上,学业考试是其中的重要形式,这种考试往往由督学或地方官员举行。明代蒙学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田收入、租赁店房或收取市税等。其中租赁房店或收取市税表明了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对蒙学发展是具有一定的影响的。
明代蒙学对教师的管理基本上是由提学官或地方 官员实施的,其中主要是对蒙学教师的职责范围进行限定以及对蒙学教师的品德与业绩进行考核。
在明代的蒙学教育实践中,有一个现象是特别应予注意的,这就是在儿童入学问题上采取强制性措施。弘治十七年(1504)令府州县建社学,“民间幼童年十五以下送入读书” (《大明会典》卷七十八),代表了最高统治者对蒙学教育的看法。由于中国过去皇帝的圣旨具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威,故弘治十七年的这一令谕可以说是从法律上对蒙学儿童入学进行了规定。至少在儿童入学上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性的。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是指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所实施的强迫教育。在西方最早涉及“义务教育”思想的是德国的马丁·路德 (1483—1546),他在《谴送子女求学的责任》(写于1530年)一文中说道:“我认为,市政当局有责任强制人民送其子女上学。毫无疑问,确保上述官职和其他职务后继有人,使传教士、法学家、书记、牧师、医生、教师等人不至于中断,是当局者的责任。因为我们不能没有这些人。”(《外国教育史》上册第35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而最早实施此种教育的是德国的魏玛邦国。1619年魏玛邦在颁布的教育法令中,明确规定儿童八岁时必须入学,并要牧师和儿童父母将八岁的儿童名单送交 。如果家长违反此法,就要由 强迫其履行此一义务。
如果说“义务教育”是如上所述的这种教育,那么在中国,这种教育思想的出现并得到实施的时间,至少可以推溯到明代。《明史·杨继宗传》载:成化初,杨继宗任嘉兴府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又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魏校在广东兴建社学,亦倡此议:“父兄如有故违,不送子弟入社学者,提问坐罪。” ( 《庄渠遗书》卷九《谕民文》)杨继宗、魏校等作为一个 对学校教育的管理者,要求父母履行送子女入学的义务,恰恰合乎路德对“强迫教育”主张的基本精神。同时,其所颁布的一些命令虽不是国家法律,但却是可以称为“地方法规”的。池小芳的博士论文通过同西方义务教育发展的比较,认为在明代蒙学教育实践中所出现的强迫入学实为义务教育的最早形式。
通过对近代三次学制改革与三次政治和教育运动的比较,池小芳指出明代蒙学教育实践对近代大、中、小学三级学校体系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并认为:一种新的教育制度的形成,总是奠定于它自身发展的传统之上,而教育改革之取得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传统教育为它提供了多少文化心理上的准备。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明代蒙学在课程、教材、教法、管理等方面都为后代提供了相当多的有益经验,其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对蒙学的断代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对古代的重要朝代都像池小芳这样作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那么我们在专门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其内容就将会更充实,我们便有条件对蒙学发展的历史作出更深刻、更科学、更真实的研究和总结。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三联书店组建中国图书公司,1954年图书公司又并入新华书店。魏隐儒随之调转,有机会饱览了大量古籍善本,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经验,并将经验和心得整理成文。尤其是1957年中国书店成立以后,魏隐儒被调去编辑《古旧书刊介绍》,以向学术界推荐古旧书刊,并负责古旧书刊收售价格的制定工作。这些工作对于他研究罕传善本古籍大有裨益。他对亲自过目的传世稀少的珍本图籍,都作了详细记录,有的还拍摄书影,积累资料数十万言,对古籍雕刻之研究颇多心得。从事古籍版本研究数十年,曾为北京大学古籍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班、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班传授“版本学”。这期间他有多部著作问世,如:《古籍版本知识》、《中国古籍印刷史》、《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印刷史话》、《藏书家考略》、《古籍装订修补知识》、《现代文史资料所见录》、《书林掇英》等等。其中《古籍版本鉴定丛谈》一书,还由日本横滨大学教授译成日文,由东京都东方书店出版,给予了很高评价。
1978年文物管理处改成北京市文物局,魏隐儒负责保管、整理和鉴定工作,直至1981年5月退休。其间曾任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会分主编,多次参加全国古籍编目等有关座谈会,并应邀为国家和各省市图书馆、各大专院校图书馆讲课和解决善本收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据网上搜索知: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包括现代的语言和古代的语言。例如对《诗经》的研究中,不但可了解古人如何运用文字,运用语言叙事抒情,还可了解到许多现在已经消失或者不常接触的植物名、动物名、生产生活方式、重要的祭祀活动等等;面对一个词语或者成语,除了现今的意思和用法,还可以知道其来源、典故等。事实证明语言学的研究是引领人们了解历史,思考未来语言发展的明灯。
学科交叉研究法是把多种学科引进语言学,把语言学引进别的学科的指导方法。即立足语言学,与其他学科多向交流,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方法。科际交流,尤其表现在方法的借鉴与习得上。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多种方法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如融会语言学上的共时描写法、历时分析法、社会学上的社会调查法、阶层分析法,以及其他学科的统计法、历史研究法等等。这一研究方法的领域十分广阔。
走进图书馆心得体会篇一:
星期五下午,我们和着明媚的阳光,沐浴着温暖的春风,在天中晚报的组织下,乘坐大巴来到了驻马店图书馆。 初见图书馆,觉得它好大呀!单从规模上来说,就已经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图书馆了。馆长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走进了图书馆,边走馆长边向我们介绍图书馆一些情况,起初使我惊叹的,是馆长告诉我们,馆中有藏书九万余册。好庞大的数字呀!我掰着手指算着,九万哪!当我看到书时,我被震惊了!
目之所及,全部都是排列整齐的书,我用尽力气,在头脑里搜索着,这样的景象该用什么来形容——“书的海洋”,我想这是当之无愧的。书香淹没了我,我的眼睛急切地搜寻着,心里默默记着:《IFO的秘密》、《才子纪晓岚》、四大名著、军事书、科技书……真是目不暇接!真希望我能变成“超人”,把这一切都从我的眼睛流入我的心里。图书馆中有好多哥哥姐姐在认真的读书,他们都是大学生。瞧,他们多认真呀!我们的到来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他们认真地看着书,并不时拿起笔来在本子上记着什么…… 我想:回学校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博览群书,长大了也要当一名光荣的大学生!感谢报社的叔叔阿姨们,今天的参观让我受益匪浅!
走进图书馆心得体会篇二:“读书节”虽已闭幕,但板小古雄新居幼儿园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丝毫未减,反而更加强烈,为满足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周一上午,板小古幼组织大班小朋友们到金陵图书馆参观学习,图书馆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详细地介绍了金陵图书馆建馆的历史、藏书量、以及借阅图书的 方法 和相关规定。整齐的书架、琳琅满目的图书、视听类的读物深深吸引了好奇、求知的孩子们,他们个个兴致勃勃,充满了对阅读的渴望。图书馆内丰富的 教育 用书,也能开阔教师们的思维,拓展了课程内容,给学习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育家曾经说过:“在孩子的乐趣中,最重要的是读书。一个人喜好什么样的书,往往决定于他第一次读的是什么书,而且幼年时期读的书往往能左右这个人的一生。” 儿童 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希望通过这次参观图书馆活动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同时古幼即将在暑期重新打造的幼儿图书馆能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加油站。
走进图书馆心得体会篇三:今天,阳光普照,我和姐姐相约来到图书馆图书馆边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就忍不住到广场上溜达了一圈,接着才兴致勃勃的走进图书馆
刚走进图书馆就遇见了同学,原来,她也是来看书的,到了图书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红艳艳的通知上面用潇洒的毛笔字写到: 作文
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须求,图书馆决定把从前借书规定跟改,成人从一次借两本到一次三本,小孩一次一本到一次两本
这通知令我们高兴的合不拢嘴到了三楼,我们先到了杂志区,还有两个大人也进去了,还有一个阿姨,我们刚想进去,就被刚进来的那个阿姨给拦住了,很不客气的说了句:”你们进去干嘛!”我们小声的答到看书,”这我还不知道”她提高了嗓门接着说到:”有没有,图书证,没有就出去,这又不是白看书的”这时,图书馆里的所有目光齐刷刷的看向我们,顿时我门面红耳赤,突然看见了一个老人,那个老人并没有办图书证就进去了,我们刚想说,那阿姨就把我们赶了出去,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那个老人没有图书证就能进去而我们却不能
脑海里浮现出阿姨对着老人笑的表情,不久才恍然大悟,那阿姨本就认识那老人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很气愤难道,图书馆只能让阿姨的朋友或亲人才能进去吗她不认识的人就被拒之门外吗知识是大家一起分享的
走进图书馆心得体会篇四:20__年9月14日上午在我部曾主任带领下,我和同事们来到广州图书馆外文室参观。首先我们在接待室听了广州图书馆外文室的负责同事向我们介绍外文室的工作流程和藏书刊量。然后他还介绍了外文室的两大亮点。一就是英语角,对于 学习英语 有兴趣或有需要的读者可以借这个平台来进行交流,还可以在定期举办的讲座中获益匪浅。另外就是他部门的同事们发现艺术方面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和实践,于是成立了个艺术设计资料室。这个资料室采取会员制服务。这样做,吸引了学习艺术的学生读者和搞艺术创作或室内设计的读者来查找资料并就地创作。同时还可以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听完他的介绍后,在他的带领下,曾主任和我们一起参观了广州图书馆外文室和艺术设计资料室。在外文室我见到明亮干净的阅览室,读者在安静地看书,书架上的书排列的很整齐。工作人员穿着整洁的馆服,见到读者咨询都热情周到地回答。整个外文室还很重视通过装饰美来使读者有更好的心情看书。参观完外文室后,我们来到艺术资料室。里面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艺术类的书刊。工作人员还把读者的绘画作品摆放在入口显眼的地方。参观中,还见到有读者在利用艺术类书刊进行设计和创作。我感觉确实是个适合设计和创作的好环境。经过两个小时的参观,我和同事们结束了这次很有收获的参观活动。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可以在几方面向兄弟单位学习。首先,工作岗位和读者阅读环境都要干净整洁,使读者拥有一个心情舒畅地阅读环境。其次,工作时间要严格按照馆里的 规章制度 认真工作,对待读者要热情周到。然后,要熟悉本单位可以为读者提供的服务,并且知道这些服务的程序,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当读者需要我帮助查找资料时,除了热情为其服务外,更多些向读者宣传本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的所有服务。这样可以使读者全面了解本图书馆。另外,配合主任和同事们多搞一些提升本馆和本部门知名度的宣传活动和讲座。上述的这些做法,都是广州图书馆能招来更多读者的好方法。尤其是搞大量地宣传活动和举行各种适合广大读者的讲座的做法,确实值得我和全体同事认真学习和借鉴。
走进图书馆心得体会篇五:今天,校园记者中心组织了小记者们来到了焦作市图书馆,现在就由我带领大家模拟走进焦作市图书馆吧,图书馆从远处看四四方方的形状,旁边是一科技馆,如果把图书馆比喻面包的话,那么科技馆就是奶酪了,整座图书馆高14层,其中各楼层设有很多区,比如:成人区、电子阅览室、老干部阅览室、杂志和报纸区、儿童阅览室,哦对了,还有我们的课本在工具书区里面!你别以为电子阅览室里的电脑和家里的电脑一样,可以随便上网打游戏、偷菜,那你就错了,这一台台电脑里面可藏着整幢图书馆里的每一本书。小朋友,你爱读书吗如果你热爱读书,就赶快来图书馆吧,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知识需要我们进来认知它们,知识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读书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
六月一日我们在馆领导的带领下,一行六人参观了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图书馆。陕师大图书馆是陕西师范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曾荣获“鲁班”奖,虽然下着雨,但在烟雨蒙蒙中依然能看到她的古朴庄重、气势宏伟。
在图书馆接待室,陕师大图书馆马晓雄书记就图书馆的定位及功能对我们进行了介绍。马书记的办馆理念新颖、独到,却又激人奋进。随后我们随办公室吴主任参观了电子文献阅览室、专家导引室、编目室、中文社科图书借阅室、中外文现期报刊阅览室、普通古籍线装书库、中华再造善本库……所到之处,对我的视角冲击都很大,感觉就是一场视觉盛宴。
陕师大图书馆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无论是藏书量还是馆藏特色都是数一数二的,在硬件上我们无法效仿,唯有感叹不已。但是他们的文化建设与人文思想令我深深折服。
下面就我的学习参观结合马书记的谈话,谈两点自己的感悟。
一、以图书馆为中心,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
图书馆位于学校中心,位于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学生无论是上课或是吃饭,都必然经过。图书馆倡导进馆有益,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馆为家。在走廊上,随处都摆放着休闲的沙发、舒服的椅子,学生或坐或躺让自己在知识的宝库中寻觅着能用适用的信息。是啊,知识的摄取本就不拘泥于任何形式。知识的形态是信息、知识的载体是网络,拥有一台 笔记本 、寻一处小隅、接通网络,就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每一个阅览室、书库每天读者都是爆满,图书馆引导的“蜜蜂式”学习,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以孔子为馆长,提升馆员的职业道德
陕师大图书馆馆员的敬业精神值得称赞,每天从早晨八点开馆到晚上二十二点下班,这样的时段,学生老师都可以任意借还书,任意进出每一个馆室、任意从书架上取看翻阅每一本书籍,只要求你将看过的书放在还书车即可;图书馆馆员的服务精神也是值得称道的,他们着统一整洁的馆服,咨询他们中的任意一个人,都是笑容可掬、不厌其烦。这里的每一处都是明窗几净,即使是边缘学科或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书目,因为借阅人数和次数少,也许会落下一层灰尘,但是在这里,是绝对没有的事。
最后,我就参观学习图书编目方面的情况,谈谈我馆目前实际情况。
一、书标颜色、位置
陕师大图书馆的图书书标依中文和外文区分,中文用红标,外文用绿标。我馆书标依普通与工具、特藏区分,普通蓝标、工具红标。
无论是渭师院或陕师大,书标在每本书上都有一个固定的高度,但是这个高度难免在粘贴时出现倾斜或高矮不一的情况。我馆对书标采用依每本书书脊的最下面粘贴,这样不但省去划线的手续而且上架后整齐美观。
二、图书资源整合
图书馆合并后,由于蒲城和大荔两校区的图书馆一直使用着传统的手工操作的分编方法,这就给目前分编的数据录入带来很大的困难,四校区的图书资源也难以尽快实现共知共享。目前正在加紧进行两校区的图书分编工作。
三、图书补充及管理软件
我馆图书数量与评估要求相差甚远,补充图书数量迫在眉睫。我馆使用的图书管理软件,因不能加载书目MARC数据,这就难免影响到以后新购图书的编目速度。所以希望领导能够尽快升级软件,以便为将来大量新书购入后尽快投入流通打好基础。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看到和学到了不少东西,同时也看到了我们存在的不足,今后在工作中学他人长处,补自己不足,努力为我院的评估工作多做贡献。
走进图书馆心得及感想_图书馆发展个人想法相关 文章 :
★ 图书馆工作个人心得体会
★ 图书馆实习心得体会
★ 参观图书馆心得体会精选
★ 图书馆工作感想心得
★ 参观图书馆心得体会范文
★ 参观图书馆心得范文
★ 图书馆工作心得感悟范文
★ 图书馆工作后的心得体会
★ 图书馆工作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 图书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2020年文化自信学习心得个人体会3篇
坚定文化自信力就像是给民族文化打了一支镇定剂;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2020年文化自信学习心得个人体会3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01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
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宣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02一直以来中国人对于外国文化很是纠结。__战争以前,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可以说是嗤之以鼻,但随着国门被打开,西方文化传入,人们又一哄而上,大力吹捧西方文化的种种好处,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虽说现在我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也不再面临文化丢失的危机。但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力却从那时起就从未改变。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诞生最早的文化之一。无论是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两宋时期的"古文运动"都见证和发展了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又以其包容性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进程。它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不断沉淀,最终铸成我们灵魂的支柱,而这也是与西方文化不断作用的结果。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正确认识到中华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更要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力。
坚定文化自信力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肯定,更是对历史辩证的认知和评价。当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祭祀孔庙的仪式还要从韩国"引进"时,这以不是文化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悲哀。对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来说,这恐怕也是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史例。
坚定文化自信力就像是给民族文化打了一支镇定剂。它能让民族文化持续朝健康方向发展,在文化发展观念淡薄的今天,这无疑文化发展的救星,更是文化前进的动力。
文化自信力就是抵御外来文化的一面盾,它的后面是源源不断的文化信念。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浪漫的法国人以一种善意而真诚的嘲弄来重新理解法国文化的严肃,德国人也在谦虚中以现代的眼光展现曾经的德国,而毕恭毕敬的我们却正犯着一种将历史遗产供奉起来的毛病。"诚如实,我们的文化自信力的后盾也逐渐被这种文化理念消磨,直至文化丧失的那一刻。
在坚守文化自信力上,我们与其他国家存在明显地差异,这也是我们的文化观念和信念落后于其他国家的根本原因。在一百多年前,我们面临着被殖民化的危险;而现在,无时无刻的文化入侵和文化战争也使我们面临着不亚于百年之前的危险,或许它已悄无声息的潜伏在你身边,只是你从未发现。
清政府时期,洋务派李鸿章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清楚地阐明了当时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我认为这也应该是现在的我们持有的态度。而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力。才能达到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文化自信力是一个国家人民对其文化的真诚和坚守,文化自信力是文化创新的前提,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后记
03当欧风美雨席卷亚洲众人争相追捧,当崇洋已成潮流国民日益沉沦,我们的传统文化日益没落。无论是旅游创意园展出高仿真山寨版狮身人面像,还是国内诸多开发商竞相模仿国外特色建筑,无不昭示了我们日渐萧索的传统文化,不禁想问,我们的文化自信都去哪儿了
中国,一个存在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别具一格的无价珍宝。我们不是没有享誉世界的著名建筑,也从未失去倾倒众生的文化内涵,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越来越避讳属于我们自己的灿烂物化遗产反而去追逐他国的历史古迹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本土文化被遗忘在角落里落满灰尘而外来者却被竞相追捧呢
正如方哲萱所言:“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功德牌坊,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的确,在标榜西化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西方节日风靡全国气氛浓厚,而传统佳节的风俗却鲜有人能够记起,一座座四合院被强行拆除,尘烟还未散尽之处一栋栋高楼大厦却拔地而起……时代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现代文明,却也冲击着我们悠久而厚重的传统文化。
然而,比起飞速发展的时代,更加强烈侵蚀着传统文化的,是丧失了民族自信心的我们。受那一点点“拿来主义”思想的驱动,我们忽略了清幽淡雅的案头山水,却迷失在现代主义错综复杂的抽象线条之中;我们很少懂得那一抹江南烟雨的淡淡哀愁,却沉醉在异国他乡的阳光之下不愿醒来……不禁怀疑,在这“冷漠侵蚀心灵,热忱反而被强行流放”的今天,有多少人还保留着一颗赤诚的心,去挽救、去珍视我们自己的文化
那么,在这因文化自信的缺失而导致了文化创意缺失的今天,我们是否应重拾那散落在时光罅隙里的丝丝情感,不再盲目追捧、不再崇洋,而是真心实意地去挖掘、去探索我们自己所拥有的深厚文化,去感受、去品味那中华韵味的独一份美好
读书方法和心得篇一:
我每天浸泡在书的海洋里,看完这本书、那本书。直到有一天,不知怎么的,我看起了《超薄学习关于学习的九十三条建议》。正津津有味的读到一半时,忽然一个念头闪了过去,这不正是读书的方法吗
第一点:读一本书必须全神贯注,所以必须要安静。在一个没有杂声的书海中,全身融入到一本书中,那对一个 爱好 读书的人来说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任你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第二点:把一本书多读几遍。一本书反复多读几遍是肯定有好处的。一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人多读几遍书,领悟这本书的真正含义。
有三步真谛: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每一个人都离不开读书,书还是人们的“长生果”呢。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不止莎士比亚,许多名人都被读书所倾倒,可见,书有多么吸引人。
这就是我悟出来的读书方法。
读书方法和心得篇二:
我最擅长的是写作,因为我可以在 作文 中吐出自己的心声。不过要说起我的写作方法,那可是有一个小 故事 的。
以前我最讨厌的就是写作,每当写作文时最多也就是7分钟蒙出6个字,妈妈给我报了许多作文补习班,作文成绩就是上不去。最终,是一个小故事影响了我:有一天,我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地方好多人,我做好奇心的驱使下,钻进人群里,原来是一个人在写作文,我心里想:别人写作文有什么好看的。但那个人写完一篇 文章 ,人们就鼓一次掌。我仔细一看,原来那个人的右手只有两个手指。你能想象他写一个字是多么困难吗不但如此,他写出来的字不仅漂亮,作文也很好,他写的几篇作文,马上就被围观的人们拿到手里仔细阅读。我的手也痒痒,拿了一篇来看,题目是我的《我的手指》,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充其量是我的无数倍。自从看了这篇文章,我整个上午都没说话,心里想的都是那个人说的话:“我的手指只有7根,但我的写作能力,不止7分,因为我爱写作。”这句话彻底的改变了我,我变得写作起来,每星期六或星期日,我不再像往常那样乱逛,而是抽出大部分时间来阅读名着。我非常喜欢模仿作家写作时的手法,写作时不时会加点儿搞笑的语句。阅读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我常常会看完一两本书之后,还不知书店快到关门的时间了,尽管每次走出书店,眼睛暗暗地。日久天长,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把书中优美或非常好的语句摘录下来,在几经修改过后,最终把作家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宝物,用在作文上。虽然我在作文上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但我到现在还不知“得”、“的”、“地”的用法,试卷上的作文就因此扣了很多不该扣得分数,一篇作文甚至错了7个因“得”、“地”、“的”三个字而引发的小错误。天哪!我什么时候才能不犯这样的错误呀!
我写作文还有一大优点, 想象力 非常丰富。一篇超级难写的作文,经过我深加思考,沉默不语的十分钟之后,最终像泉水流经山谷, 雨水 向下降一样简单,用上虞话讲就是“小菜一盘”,我可不是吹,在我的写作生涯中,真的有类似的事情存在。人家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我是真的没吹牛,不怕鬼上门,不,应该是不怕上门人。要是真正的鬼来了,我可吃不消。我有了自己的写作方法,还怕写不出好文章吗不过,哥在这儿提醒你一句,别学我的 学习方法 ,一是有一句话说:“一千人读一千本书,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二是,嘿嘿,你把我的活给干了,那哥哥我不就失业了,失业不就没饭吃了吗那我就得考虑考虑以后该在班里怎么混了。
读书方法和心得篇三:
一、问题法:读书时带着自己渴望解答的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带着问题去读,就会不盲目、有目的。
二、移位法:课外同步阅读既是学习的一种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一个过程。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应该有计划、有目的,不知不觉地在移位中获得知识。比如在学完古诗后,可阅读《唐诗三百首》。学完 童话故事 后可以选择自己的喜好读一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这样就做到了学习与阅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勾画、摘录法:中国有句古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如丽词佳句、难词难句、文章主旨等,逐步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默读法:默读是 语文学习 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默读跟朗读不一样,朗读讲究“三到”,即眼到、嘴到、心到;默读只讲究“到”,即眼到、心到,默读时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手指着字一个一个读,更不能读出声来。同时做到边看边思考,而且要有比较快的速度。边看边思考,就是要把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看懂,读完一段就想一想,这一段大意是什么,最后把大意连起来,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
读书方法和心得篇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像大诗人杜甫说的一样,书对于我们,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要能真正地,全部领略书里的精华,还是要有良好的读书方法的。下面,我就先讲讲我自己的读书方法。
我的读书方法是:看一本书,得先看看它前面的序,在序中找出这本书描写的主要内容,然后浏览一遍,对内容进一步地了解。接着再读一遍,把文章的 好词好句 摘录下来,对不懂的好词好句查查字典——我们无声的老师。了解这些好词好句的意,在写文章时可以“学以致用”。第三遍要思考故事来龙去脉的主要原因,把我们的感受和评语写在 笔记本 (或书)上,以后再看这书时,就可以直接看那些评语、感受那些好词好句了。
我国伟大***——毛泽东也有一套他自己的方法:在每本书的空白处全部都注上了自己的感受与心得。他记多了后,每个人,包括图书馆,都不怎么愿意借给他自己的注释过的书了,但看在他是国家***的面子上,才勉强借给他,因为他的见解、体会太精辟了。
“一本好书,就要多读。”这已经成为我看书的方法。如果您有某种比我更好,更高明的方法,请告诉我,我觉得好的话就会采用的!
读书方法和心得篇五:
1毛泽东的读书法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主要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二遍、三遍的圈记。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 日记 、在原书上改错纠正。
2鲁迅的读书法
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3苏步青的读书法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他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理解。苏步青读数学书也是这样的,他总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后一遍,题目全部做完。他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的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
4华罗庚的读书法
华罗庚是靠刻苦自学成长的数学家,他的读书方法有独到之处。
用慢功夫打基础。华罗庚初中 毕业 后自学高中内容,先用慢功夫打好基础,再逐步加快进度,他用五六年的时间才自学完高中内容。由于学得扎实,到清华大学没多久,他就听起了研究主课程。
“厚薄”法。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推想法。一本书拿到手后,华罗庚先对着书名
本文2023-08-05 20:06: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4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