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译文注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国学宝典《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译文注释,第1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①。是以君子②终日行不离辎重③,虽有荣观④,燕处⑤超然。奈何万乘之主⑥,而以身轻天下⑦?轻则失根⑧,躁则失君。

 [译文]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注释]

 ①躁:动。君:主宰。

 ②君子:一本作“圣人”。指理想之主。

 ③辎重:军中载运器械、粮食的车辆。

 ④荣观:贵族游玩的地方。指华丽的生活。

 ⑤燕处:安居之地;安然处之。

 ⑥万乘之主:乘指车子的数量。“万乘”指拥有兵车万辆的大国。

 ⑦以身轻天下:治天下而轻视自己的生命。

 ⑧轻则失根:轻浮纵欲,则失治身之根。

 [引语]

 这一章里,老子又举出两对矛盾的现象:轻与重、动与静,而且进一步认为,矛盾中一方是根本的。在重轻关系中,重是根本,轻是其次,只注重轻而忽略重,则会失去根本;在动与静的关系中,静是根本,动是其次,只重视动则会失去根本。在本章里,老子所讲的辩证法是为其政治观点服务的,他的矛头指向是“万乘之主”,即大国的国王,认为他们奢侈轻,纵欲自残,即用轻率的举动来治理天下。在老子看来,一国的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应轻、躁,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治理自己的国家。

 [评析]

 在二章中,老子举出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范畴;十三章中举出庞辱;本章又举出动静、重轻的范畴加以论述,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反映。他揭示出事物存在是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说明他确实看到客观现象和思想现象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一切过程之中。然而,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不彻底的。例如任继愈说:“动与静的矛盾,应当把动看做是绝对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老子虽然也接触到动静的关系,但他把矛盾的主要方面弄颠倒了,也就是把事物性质弄颠倒了。因此,他把静看做起主要作用的方面。所以老子的辩证法是消极的,是不彻底的,有形而上学因素。这种宇宙观和他所代表的没落阶级的立场完全相适应。”(《老子新译》)这个批评,点中了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局限性。不过,就本章而言,老子的观点又是可以肯定的。他在这里论述的是万乘之国的国主怎样才能够巩固和保持自己统治地位的问题。他说“静”、“重”,评“轻”、“躁”,认为“这种轻躁的作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立身行事,草率盲动,一无效准”。(陈鼓应语)因而一国的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是轻浮躁动,才能巩固自身的统治。

  老子的经典国学书籍《道德经》作为 文化 主体的先贤圣祖们思想的光辉在闪耀,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下面介绍老子的作品《道德经》,欢迎阅读

  《道德经》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 传说 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2] 。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 收藏 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道德经》国外注本

 1大田晴轩《老子全解》(日本刊本)

 2东条一堂《老子王注标识》

 3武内义雄《老子原始》

 4武内义雄《老子之研究》

 5武内义雄《译注老子》

 6狩野直喜《老子河上公注跋》

 7福永光司《老子》

 8木村英一《老子之新研究》

《道德经》主题思想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看了老子经典国学书籍还看:

1 推荐青少年必读的十三部国学名著

2 梁启超的国学书单

3 国学经典诵读道德经心得

4 适合儿童读的国学书

5 初中生应读的国学书目推荐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以被言说,但这不是常道;名可以被定名,但这不是常名。无,用来表征天地的初始,有,用来表征生成万物的本体。所以对于常无,要观察它变化的妙要;对于常有,要观察他的结构。这两个东西是源于同一事物而名称不同罢了,把它们都叫做玄幻,玄幻相交迭,就是大千世界产生的原因。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都以为美就是美,这就不好了;都以为善就是善,这就不善了。有无仅仅是表征生的,难易仅仅是表征成的,长短仅仅是表征形的,高下仅仅是表征倾的,音声仅仅是表征和的,前后仅仅是表征随的。一切都是恒常的阿,所以圣人无为,不言,万物都是作而没有初始,生发而不占有,为而不仰仗,成功了而不自居,也是因为不自居所以不会有失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崇尚所谓贤能,让人民无可争;不以难得的物品为贵,让人民不为偷盗之事;不突现可以挑动欲求的东西,让民心不混乱。所以圣人的治理,使人民心中空虚无所想,得到保暖,削弱它的志欲,强健他的筋骨。是他们恒常保有无知无欲的状态。让那些智者不敢动作。这样行无为就没有什幺不可以得到治理的。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虚不可见却不可竭尽,深远阿好似万物的宗祖。消挫万物的锋芒,消解万物的纷扰,和万物的光芒相追随,和万物的尘埃相融合,就那幺恍惚而明显的存在着 ,我无法知道他是如何生成的,应该是在帝之前。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是没有仁义的,只是把万物当作刍狗;圣人也是没有仁义的,只是把百姓当作刍狗。天地之间就好象一个大的风箱,空虚它气也不会穷尽,拉动它就有更多的气产生出来。 多说天数总会穷尽,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中之神是不会死的,叫做玄牝,玄牝的开合之处就是天地的根源。它绵延存在,其用永不止息。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恒长久远,天地之所以能恒长久远,凭借它不自我生发,所以能长久存在。所以圣人欲其身先就要置身于人后,要保存其身就要置身事外。不是因为它没有私心,只是这样能成就它的私心。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和水有很多相近之处。水善于驭使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总是处在大家不喜欢居处的地方,这和道很相似。善于选择居处的地方,善于保有深远沉静的心态,善于用仁义的方式给予,善于使言辞有信用,善于选择治理之法,善于选用能人行事,善于选择时机行动,只有这样不与万物相争,才能没有忧患。

2007-6-1 18:08 回复

uuqq521

0位粉丝

2楼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保持而穷尽不如让它消亡,时时打磨也不能长久保有锐利。资财丰厚难以守护,富贵而骄逸就会给自己造成祸患。成就而退身事外,这就是天道。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能魂魄与形体合一永远不分离幺?能收敛气息趋近柔和和婴儿一样幺?能除去芜杂深察幽晦没有遗漏幺?能爱惜百姓治理国家行无为之道幺?能象天门一样开合像母亲一样幺?能通彻明白万物之理而不用思辨幺?生它,养它,生发但不拥有,行为但不倚仗,使之生长而不宰割,这就是深幽的德行啊。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六根幅条共同撑起一个架子,妥当处置空虚,就有了车子的用处;团和粘土做成器皿,妥当处置空虚,就有了器皿的用处;开凿门窗形成居室,妥当处置空虚,有了居室的用处。所以说实物是被利用的,虚空才是被使用的。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让人视觉被蒙蔽,五音让人听觉被蒙蔽,五味让人味觉被蒙蔽,驰骋田猎让人心智迷乱,难得的财物让人行为受到妨害。所以圣人求温饱而不求赏心悦目,放弃那些得到这个。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什幺是宠辱若惊呢?以为下为尊,得之失之达到惊惧的程度,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什幺叫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的忧患,是因为我有身,如果我没有这个身,我还有什幺忧患?所以以合自我与天下者为贵,这样的才可以将自己寄托于天下;把合自身于天下作为一生的追求的才可以托付天下给它。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看它却看不见叫做夷,听它却听不到叫做希,捉它却捉不到叫做微。这三种都是无法穷究的,所以把它们混同在一起。它突现也不明亮,隐匿也不幽晦。绵绵不断不可名状,与无相勾连。这就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事物的象。这就叫做恍惚。相向而行看不到它的前部,跟在它后面看不到它的后部。秉承远古的道来统御现有,能知道的远古的初始,这就是道的轨迹。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时候掌握天道的人,微妙玄邃无不通识,深晦而让别人无以辨识。因为大家不可辨识所以勉强描述一下它们的样子。人们以为它谨慎小心仿佛在冬天穿越冰河,以为它犹豫彷徨好像惧怕所有的邻人,以为它庄重严肃好像在做客,以为它散漫无形好像融化的冰。以为它敦厚纯朴的象石头,以为它心胸豁达的象山谷,看来难以辨识仿佛一条混浊的河流,恬淡广阔象大海,幻化流动好像永无止息。谁能使混浊在静置下逐渐清静?谁能使安稳在拨动下逐渐化生?秉承这天道者不会让它满溢,只有这样才能隐秘的造就新的事物。

2007-6-1 18:08 回复

uuqq521

0位粉丝

3楼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进入虚无达到极至,恪守纯静达到深层。 万物都在运作,我观察它们的本原。事物虽然众多,都要归附它们的本原。这种归附就叫做静,静也叫做复归它们的命。复命是恒常不变的,知道这个才可以叫做明。不知道这个,肆意妄为就会凶。知道恒常就要包容万物,有这样的心才能更客观的看待事物,也就成为事物的领首,这是顺乎天命的,顺乎大道的,这样才能长久,身躯消亡了也不会死去。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高明的方法让人们不察觉,其次让人们亲近赞美,再次让们畏惧,再次人们就会指责了,信任不足了也就有不信任了。看起来遥远又少拨动,事业成就了,人们都以为自然如此。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被废弃才有仁义产生,有智慧的人出现了才有了大的欺诈,六亲不和睦孝慈才被推崇,国家昏乱了才有所谓的忠臣产生。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放弃对圣人的推崇对智慧的宣扬,人民得利百倍;放弃对仁义的推崇和宣扬,人民也就重新达到孝慈了;放弃对巧妙利益的宣扬,也就没有盗贼了。这三点用来形成文字还不够,所以要给他们一个规范,这就是显现素有抱持纯朴,少去妄想克制执著。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飙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去掉象的学习也就没有了忧虑。顺从和背逆,美好和丑恶有什么区别呢?别人畏惧你就要畏惧,这样永远也没有尽头啊。大家都愉悦的好像要分享祭品,得到什么情景了一样。只有我看到了那些大家察觉不到的东西,就好像婴儿还没有降生的景象。总是这样啊无所归附。众人都觉得得到了什么,只有我能感到在失去着,我是傻瓜么?人们都明了只有我糊涂,人们都感知大道到了只有我不言不语。大道啊象大海一样,无有止息,大家都所预谋,只有我顽固不化,和大家不同,而只是保养着那本原。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大德的内涵从于道而已。道这东西恍恍惚惚。恍惚啊却总是有现象,恍惚啊,却总是有事物,寂寥啊却总是有精髓在其中,这精髓是很真实的。其中蕴含着信息。从古到今从未销隐而关照万物。我怎么知道万物如何达到今天的样子呢?就是凭借这个。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希言自然故。

——弯曲才能成为圆,违背原有才能直顺。有坑才能被充满,旧的才能更新。少才能够积累,多了也就会疑惑。所以圣人只抱持大道作为天下的楷模。不抱持个人见解所以能明,不自以为是所以得到人们尊重,不自我炫耀所以成就功绩,不封闭自身所以能够长进。正因为不与天下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它争。古人说曲则全难道是空话么?不是都被验证了么,这是自然的真理啊。

2007-6-1 18:08 回复

uuqq521

0位粉丝

4楼

第二十三章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风雨都不会整天的肆虐。谁让她这样的?天地啊。天地都不能长久何况于人?所以修道之人有道的性质,修德之人有德的性质,贪恋得失变化的人也就有得失的性质。同于道者容易得道,同于德者容易从德,同于失者容易有失。对它的追求不足啊它就不给予你。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翘脚站不住,跨着的走不了路,只有个人见解的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不能得到认同,自我夸耀的人不以为有功,自我封闭的不能长进。对于道来说这就是被多余的东西所拖累啊。事物会伤害它,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一种东西浑然一体而成,在天地之先就生成了。傲然独立而不改变, 循环往复而不止息。是天地生息的本原。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勉强把它命名为道,说它很大。大就是一直消逝而去,这种消逝就会很遥远,遥远到在我们身边却观察不到的地方。所以道大,天大,地大,社会亦大。世界上有四大而社会是其中之一。社会取法于地,大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取法于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厚重是轻灵的根基,清静是浮躁的统领。所以圣人终日出行不离辎重,虽然被人崇敬,却能坦然对待,超然物外。何况万乘之主,怎么能因为自身而轻慢天下。轻慢就失去了基础,浮躁就失去了统领。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于运作不会留下轨迹,善于言辞不会留下把柄,善于谋划不需要筹策,善于封闭没有锁闭却打不开,善于捆缚不需要绳索却无法解开。因此说圣人总是善于救助他人,所以没有人被遗弃,总是善于救助外物,所以没有物被遗弃。这就叫做恒常之明。所以说与人为善者是不与人为善者的老师,不与人为善者是与人为善者的资本。不尊重老师,不爱惜资本,这样的人虽然有一定智慧却有大的迷惑,这就是奥妙所在。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不忒,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明知自身雄强,却甘守雌弱,作天下的溪海,作天下的溪海,恒常保有正德而不离弃,重新回复到婴儿的状态。明知自身清白,甘受屈辱,作为天下的谷地,作为天下的谷地,恒常保有正德才充盈,重新回归到浑朴得状态。浑朴分散就成为可以被驭使的器,圣人用它作为官长,所以说高明的治理者不去割舍。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2007-6-1 18:08 回复

uuqq521

0位粉丝

5楼

——想要夺取天下而有所作为,我看他是不得已的。天下这样大的器物是不可能占有和用来作为的。作为就要使它衰败,去占有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作为,所以不会使它衰败,不持有,所以不失去。万物啊,有的动作有的跟随,有的吸纳有的喷吐,有的强盛有的衰弱,有的升腾有的降落。所以圣人摒弃过分,摒弃奢华,摒弃安适。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凭借天道辅佐王者的人不会凭借军力称雄于天下。他所作的都是具有长远眼光的事情。军队所到的地方就会荆棘遍地,大的战争之后就会有大的灾害。恰到好处是达到了目的就可以了,而不是逞强好胜。达到目的不要沾沾自喜,不要炫耀,不要骄傲,达到目的也是不得已这么做。达到目的而不要再趋于强大。事物强大了就会衰败,这叫做于天道相违背,这就会过早灭亡。

 [原文]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注释]

 1、企:一本作“支”,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

 2、跨:跃、越过,阔步而行。

 3、赘形: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使身上长出多余的肉。

 [引语]

 在本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本章不仅说明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不可恃,也喻示着雷厉风行的政举将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

 [评析]

 在帛书甲、乙本中,这一章都抄写在二十二章前面,因为此章与二十一章内容相一致,叙述用的语气、语言也是一种风格。这样的排列顺序,或许是有道理的。本章所具体阐述的问题,仍然是有关社会政治及其得失的内容,同时还包含有辩证法的观点。即“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些表现及其结果往往是对立的、相互矛盾的。这是老子思想中极富精义的部分。不过在这其中仍然贯穿着以退为进和所谓“委曲求全”的处世哲学。这种观点、这种态度绝不是无条件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用的,而仅是对现实斗争中某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的策略,这虽然说不上是在逃避现实的政治斗争,但表面上给人的印象却是消极退守、防御。当然,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贯主张。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能力训练# 导语《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下面是 分享的国学宝典《道德经》的介绍。欢迎阅读参考!

1国学宝典《道德经》的介绍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

 《道德经》是中国历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极多的文化名著。

2《道德经》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1]。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3《道德经》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 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4《道德经》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5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解释: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 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释: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解释: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解释: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是不会持久的。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解释: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解释: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解释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语,老子主张用辩证的思想,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

 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解释: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9、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解释: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

 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 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10、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解释: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1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解释: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评价。

 1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解释: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释: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14、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解释: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老子校诂》云:“重谓寡欲自重,轻谓纵欲自轻,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为,躁谓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国言。”

 15、物壮则老。

 解释:事物达到强盛之时,也就走向衰老。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老子与《道德经》

一、老子概说

在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中,老子是古往今来是受争议最多的人物。对于老子的争议,集中在老子其人以及其著作《道德经》上。最早记录老子的古籍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是一篇关于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重要传记,太史公将老子、庄子、申子和韩非子合为一传,代表了汉人对道家与法术家关系的重要看法。《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对老子的描述的原文如下: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上述《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老子的记载出现后,对于老子的争论便也随之而来。下面,我们将对老子争论的分歧做简要介绍。

1.老子的身世

至于老子是谁,在司马迁的记叙中有些含糊其辞。由此也给后人带来了颇多疑问。其中,他在《史记》中列举出三个人:一是姓李氏,名耳,字聃,是孔子曾问过礼的周守藏史,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一个是老莱子,也是楚人,与孔子同时代;一是战国时代的周太史儋。

现在大多数论者认为李耳为老子,即老聃。原因主要在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周太史儋”和“老莱子”都用了“或曰”,以示记叙的不确定性,而明言为李耳的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与世传的《道德经》相符。所以尽管司马迁的表述有所疑惑,但是思想倾向还是认为老聃即是老子。此外,关于孔老关系的记载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在《史记》中曾经记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的问题,即“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却并没有指明老子即是老聃。不过根据高亨先生的考证,《礼记·曾子问》记载有老聃之言四事,其二事云:“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桓,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枢就道右,止哭以听变’。”而《庄子》、《天运》、《田子方》篇皆记载孔子见老聃的故事。由此可见,老子并非是老莱子或者周太史儋,而是老聃。

既已知老子为老聃,便也可知老子为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其地在今河南鹿邑县东,毗邻安徽亳县。苦县原属于陈国,公元前479年,陈国为楚国所灭,后来便属于楚国,所以司马迁才认为老子是楚国人。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据《庄子·天道》所记载,“周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此时,老子开始了“隐君子”的生涯。

至于老子的生卒年已经不可确考,但是既然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礼”的问题,便可推测老子必然年长于孔子,盖孔子青年时,老子已经是中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老子的生年据此可以推测指导。现在学术界一般都接受这样的推测,老子年长于孔子20岁,其生年为公元前571年。

2.老子的著述

上文中已经知道老子在朝廷做官,但是实际上,他不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官职,而是借着做官的隐于市朝,修身养性,据说他最后西出函谷关,为关令尹喜所求,“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著成《道》和《德》81章。其中论道说德,建立了道家学派的基本理论。这本著作被后人奉为道家的经典,也称之为《道经》和《德经》,合称为《道德经》。因他被尊称为老子,所以这本著作也被叫做《老子》。至于这本著作的产生年代,出现了一定的争论,我们在下一个小节中,再详细讨论,兹不赘述。

3.老子的事迹

老子曾任“周守藏室之史”,主要掌管图书文献档案,“守藏史”又称“征藏史”、“柱下史”,属于周王朝的史官。古代官师合一,世传其学,由此便可知他的学问在当时的显赫地位。老子在任职周室守藏史期间,曾经会晤了前来问礼的孔子。老子和孔子这两位文化巨人的会晤是历史上儒道两家的第一次对话,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在上文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可以看到孔子问礼的记载。对于这个不容怀疑的历史事实,也出现了一定的争议,主要表现在问礼的时间、地点和内容上。此处不作具体讨论。

4.老子的人格追求

至于老子的人格追求,老子在《道德经》十二章中说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其中阐释的是社会生活对人的妨害,显然是把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对立起来,人对五色、五音、五味以及驰骋田猎等的排斥,是以保持人的本性为前提的。在这一点上,老子并没有看到社会对人本性的适应性,而视社会生活必然伤害人的本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子说的很极端,在十九章中曾说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就要求人们超越社会,不仅要与外部的客观世界相隔绝,而且要与人的才智和仁义道德相隔绝,这里的隔绝不会有害于人,而且是有利于人,从而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利益。

以上论述的是老子的人格追求,也就是他所认为的理想的世界,而在现实生活中,其最佳的人格追求是上一章中讲到的“无为”。这里的“无为”指的是“自愚且愚民、无功且无名”,其中人格的保全是以避祸全身为准则的。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中说到:“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百姓无知无欲”。所以老子认为治民者让百姓无知无欲而有健康的体魄,这是典型的愚民政策。不仅如此,他还在《道德经》六十五章中说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从这一章中能看到老子主张百姓应该无智,而且统治者也应该无智,这样子才能达到和平与安定。

二、《道德经》

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记载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由此可知《道德经》共五千字,其 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道德经》可谓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一一介绍。

1.《道德经》的成书

关于《道德经》的成书,一直有所争议,主要有四个观点。第一种是以高亨、吕振羽为代表,他们认为老子约略与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而且认为《道德经》是老聃所著。第二种观点认为老子与孔子同时,但是主张将老子与其书分开,他们认为《道德经》成书于战国中期,是老聃遗说的发挥,以唐兰、郭沫若为代表。第三种观点是以梁启超、罗根泽、冯友兰为代表,他们认为老子是战国人,而《道德经》也成书于战国时期。第四种观点认为《道德经》成书于秦汉之间,持这种观点的是顾颉刚和刘节。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道德经》的成书时代不晚于战国,而且是老聃所著。

2.《道德经》的版本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