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苍生无敬畏对万物无依恋是什么人
慈沐。
本话出自《侍神令》,全文如下:
恶念之王相柳败下阵来,成为晴明的侍神。于是,晴明将相柳的身体与自身合为一体,以强大的力量再次出现在众人与众妖的视野里。为祸一时的慈沐在不可一世的状态里,至死也不能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输得一败涂地。晴明说,你心中虚空,对苍生无敬畏,对万物无依恋,如何配得天下。
敬畏之心的经典句子:
1、人不能怯懦,更不能不知敬畏,要学会敬畏自己的对手,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自己更强大,从而获得更长足的进步。
2、人来世上是个偶然,而走向死亡是个必然。如果人能时刻对生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就会格外珍惜你活着的每一天。
3、无论你多么厉害,老天总有一套办法置你于死地,人要有敬畏之心,不能天不怕地不怕。
4、敬畏使我们认识自己,不卑不亢;感恩教我们扩大心量,接纳一切。
5、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养成浩然之气,一切美好都会不期而遇。
6、珍惜眼前的人和事,对这个世界怀着敬畏之心,让此生不留遗憾。
7、人其实渺小得微不足道,应心存敬畏心存感恩,活在当下,体会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分每秒。
8、敬畏之心,就像一根底线时刻在警示我们,做事情时就会对得起良心。
9、我们要手拉手,肩并肩,敬畏自然,保护自然。
10、人类若想更好地在世界上生存、发展,就必须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1 关于古人的环保意识的诗句
关于古人的环保意识的诗句 1 与环保有关的古代诗词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有许多讴歌山川河流、田园风光、花草鱼鸟等生态环境的经典诗篇,这些经典名作流传千百年,至今仍脍炙人口,闪烁着夺目的光辉。这类描绘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我们姑且称为绿色经典吧。
仅以唐代大家都熟悉的著名诗人的诗为例,来感受他们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去领略他们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诗的内容,我不必一一去赏析,这两首诗如白诗的风格,不识字的老奶奶也听得懂,背得出。
《望天门山》中“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这既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美景,同时也是我们现代人正在努力打造的现实:让水更秀,山更青,天更蓝。这样的生态发展观应是我们的理想追求。
《忆江南》中的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展现的是:晨光映照岸边的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青风吹拂着满江绿水,就象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江南的春色,色彩绚丽耀眼,令人难以忘怀,时时萦绕在心中。
再看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吧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两首诗,也是两幅素描画。一是应邀到农民朋友家作客的赴宴图,诗中勾勒出青山,绿树,村舍,场圃,桑麻,菊花,构成一幅具有浓郁村野气息的画,自然景色与友人热情融为一体,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另一幅画是农家妇女洗衣图,描绘了明月青松,山泉清流,浣女喧闹,渔舟晚归的情景。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倾慕和对恬静生活的追求,诗人刻画的宁静自然环境和闲适生活氛围的确令人神往,也同样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美。
再看两首诗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又是两幅画,一是农家房前屋后的小路上开满多种鲜花,花团锦簇,惹得彩蝶飞舞,娇莺呤唱,引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另一幅是秋冬时节红叶开得正艳,忍不住停车驻足观赏这一独特的风景:枫叶流丹,层林尽染,满山云绵,如烁彩霞,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些绿色经典中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的,它提示我们要千方百计保护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美好的自然环境,不去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也要给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之和谐相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其实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一样重要,它是人类文明的四个方面之一,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感谢良好的生态系统,就象花儿和果实要感谢整棵树,感谢整个大地一样。
今天在北京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能下月在纽约引起一场暴风雨,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它意在说明地球生态一体化,任何局部的变化,都会给其它地方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当我们认识生态文明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生态文明在的人类文明多形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让我们感谢绿色,感谢绿色生态系统,感谢绿色生态文明。
让我们多读点绿色经典吧!
2 求古代关于环保的诗词
在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也有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描写,反映了古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晋代诗人陶渊明最喜植柳,辞官归隐后,始终与柳树为友。他还特意在房前栽下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写下了许多爱树的诗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等。
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四季不忘绿化,还以诗代札,向友人索取树苗:“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房里为求来。”
宋代文豪苏轼也爱种树,“我昔少年时,种松满东岗。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就是描写他少时种树的情景。后来他在杭州做官,修筑长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成为西湖美景之一。
明代吴承恩也在《西游记》中描写了火焰山等恶劣环境及其对它们的改造,对五庄观毁坏人参果树等破坏自然的行为进行了处罚。
3 求古代关于环保的诗词
在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也有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描写,反映了古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晋代诗人陶渊明最喜植柳,辞官归隐后,始终与柳树为友。他还特意在房前栽下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写下了许多爱树的诗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等。
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四季不忘绿化,还以诗代札,向友人索取树苗:“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房里为求来。”
宋代文豪苏轼也爱种树,“我昔少年时,种松满东岗。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就是描写他少时种树的情景。后来他在杭州做官,修筑长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成为西湖美景之一。
明代吴承恩也在《西游记》中描写了火焰山等恶劣环境及其对它们的改造,对五庄观毁坏人参果树等破坏自然的行为进行了处罚。
4 关于环保的古诗有哪些
环保一词是19世纪提出来的,可能很难找到相关古诗。
古诗中透露出作者有环保意识或者自然意识的有:
1、《诣徐卿觅果栽》
杜甫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2、戏作种松
苏轼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
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
不见十余年,想作龙蛇长。
夜风破浪碎,朝露珠玑香。
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
人事多乖迕,神药竟渺茫。
朅来齐安野,夹路须髯苍。
会开龟蛇窟,不惜斤斧疮。
纵未得茯苓,且当拾流肪。
釜盎百出入,皎然散飞霜。
槁死三彭仇,澡换五谷肠。
青骨凝绿髓,丹田发幽光。
白发何足道,要使双瞳方。
却后五百年,骑鹤还故乡。
3、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寄旧山僧
王建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雪后每常同席卧,花时未省两山居。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一向风尘取烦恼,不知衰病日难除。
5、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5 古人的环保意识,阅读答案
古人的环保意识
环境污染或许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环境保护则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古人强烈的环保意识。
传说从五帝时起,国家就设置了虞、衡机构。虞、衡就是专门负责环保工作的。据史料记载,舜帝时代,为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舜任命了九官二十二人,其中之一便是虞官伯益。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这人很了不起,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喜欢狩猎,喜欢与鸟兽打交道,谙熟鸟语兽习,把“驯养鸟兽”作为业余爱好。到了大禹时代,伯益又协助大禹治水、开垦种植、熟化土地等。南方的水稻就是从那时开始大面积种植的。
衡是虞的下设单位,它的工作比较具体,有林衡、川衡等。林衡负责巡视山林,植树造林,调拨护林人员和相关物资,还负责实施对相关人员的奖罚;川衡主要整治江河湖泊,保持水系畅通,既要抗旱,又要排涝。林衡和川衡在虞的领导和协调下,还要进行一些合作,譬如养山涵水、导流山洪等。
中国古代环保法令多以诏令、礼、律、禁令等形式下达。其中诏令毫无疑问是国家法律,不得违抗。礼多是民间的约束或者叫规约,律和禁令可能是地方政府颁布的,也可能是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
“春三月,山林不登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捕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据说此禁令产生于大禹时代,最迟也在先秦。这和今天实施的季节性封山育林、江河禁捕如出一辙。《礼记》里的规定就更加具体,什么时候可以伐木,什么时候可以捕鱼,什么时候可以网鸟,什么时候可以逮兽……件件桩桩说得清清楚楚。不仅定性,而且量化;不仅制约黎民百姓,皇家也不例外,违者必究。
《荀子·王制》更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如“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这些规定,并非哪一朝代所有,而是各朝各代都以国家的法律形式诏令天下,如秦代的《秦律·田律》、宋代的《宋大诏令集》等。
中国古人环境意识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古人崇尚自然,自给自足,不轻易杀生;二是国家颁发律令,主导环保,促进了民间的环保习惯的形成。
(文/包光潜 有删改)
6下列对全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机构。 B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法律。
C介绍中国古人的环保理念。 D介绍中国古人的环保意识。
7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帝时代,虞官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又协助大禹治水。
B林衡和川衡工作比较具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不干涉。
C中国古代的一些环保法令,体现了“保护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
D古人环保意识的形成,完全建立在古人崇尚自然的思想基础之上。
8依据文本内容判断,下列不能证明“古人重视环境保护”的一项是( )
A为解决人口膨胀问题,西汉政府向西北迁徙了70万人,大片森林变成了农田。
B《礼记·曲礼》中规定:大夫不得整群地猎取鸟兽,士子不得捕猎幼兽。
C《旧唐书》中记载:凡是打渔捕猎的活动,要按照当令时节进行。
D唐代设置了虞部郎中、员外郎等职,主要负责京城绿化等工作。
参考答案:6D 7C 8A
6 体现环保的古代诗词,词最好
在我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中,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古代环境保护思想与实践的记载。
一、神话传说
远古时代的人们在极其艰苦的自然条件下,从事着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活动,这些活动在当时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只能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就属于这一类,这些改善或保护环境的活动当然不是“鲧禹”“女娲”等个人所为,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活动。
二、文学作品
在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也有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描写,反映了古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晋代诗人陶渊明最喜植柳,辞官归隐后,始终与柳树为友。他还特意在房前栽下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写下了许多爱树的诗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等。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四季不忘绿化,还以诗代札,向友人索取树苗:“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房里为求来。”宋代文豪苏轼也爱种树,“我昔少年时,种松满东岗。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就是描写他少时种树的情景。后来他在杭州做官,修筑长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成为西湖美景之一。明代吴承恩也在《西游记》中描写了火焰山等恶劣环境及其对它们的改造,对五庄观毁坏人参果树等破坏自然的行为进行了处罚。
三、经验总结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狩猎和家禽驯养中、在农业经营管理中,获得了一些关于生态环境的知识和动植物繁衍成长的规律性的认识,这些认识反过来成为古人保护自然的经验性指导。公元前11世纪,西周颁布了《伐崇令》:“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是我国较早的保护水源、动物和森林的法令。《吕氏春秋》中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定得更为具体,称为“四时之禁”。在规定的季节里,禁止随便进山砍树,禁止割水草烧灰,禁止打鸟狩猎,禁止捕捞鱼鳖。
四、环保法令
在古代文献中,还记载着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令的故事。《国语》中有一个故事叫“里革断罟”,说的是鲁宣公在夏天到泗水撒网捕鱼,大夫里革出来制止,说根据祖先规定的制度“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略”。他不但把鱼网撕破,还向鲁宣公讲了古训,为了保护草木鸟兽鱼虫,使之繁衍生息,山上再生出来的枝条不得再砍,水中未长大的水草不能割,捕鱼不捕小鱼,捕兽不捕幼兽。而《管子》中则把自然保护提高到作为人君是否有资格进行统治的一个条件:“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还说:“苟山之见芽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禁令似乎过严了,但也反映了古代统治者保护自然资源的决心之大。
在禁止破坏自然资源的同时,古代的统治者还注意保护、发展自然资源。秦始皇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道旁种植松树。他还制定了关于保护山林、水道、植物、鸟兽和鱼类的律令。其他朝代的法律如《唐律》、《清律》等也都有类似的记载。许多思想家也持相同的观点,如荀子认为,一切属于人类自然资源的动植物,什么时候必须禁止对它们的狩猎采伐,什么时候则可以对它们开发利用,都有一定的规律,即“斩伐养长,不失其时”。坚持这种制度,就能“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既保护了环境,又发展了经济。
7 有关环保的谚语,古人的名言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环境破坏后悔恨的泪。
保护环境,人人有则
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人人关心环境质量 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珍惜资源 永续利用
保护环境光荣 污染环境可耻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环境保护
提高环境意识 保护美好家园
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平衡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保护环境山河美 持续发展事业兴
别让可爱的生灵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尊天重地、敬天爱人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保护蓝天碧水。
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欣赏荒野、回归自然
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选择 选择绿色生活、健康适度消费
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
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请不要践踏您脚下的青草,因为,它和你一样,是都有这绿化环境的神圣使命
环保行为,处处体现,文明整洁,大家坚持
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罗丹
如果天下平静无事,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麽,无耻、欺诈和愚昧更将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 别林斯基
8 有关环保的古诗
在我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中,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古代环境保护思想与实践的记载。
一、神话传说
远古时代的人们在极其艰苦的自然条件下,从事着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活动,这些活动在当时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只能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就属于这一类,这些改善或保护环境的活动当然不是“鲧禹”“女娲”等个人所为,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活动。
二、文学作品
在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也有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描写,反映了古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晋代诗人陶渊明最喜植柳,辞官归隐后,始终与柳树为友。他还特意在房前栽下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写下了许多爱树的诗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等。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四季不忘绿化,还以诗代札,向友人索取树苗:“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房里为求来。”宋代文豪苏轼也爱种树,“我昔少年时,种松满东岗。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就是描写他少时种树的情景。后来他在杭州做官,修筑长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成为西湖美景之一。明代吴承恩也在《西游记》中描写了火焰山等恶劣环境及其对它们的改造,对五庄观毁坏人参果树等破坏自然的行为进行了处罚。
三、经验总结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狩猎和家禽驯养中、在农业经营管理中,获得了一些关于生态环境的知识和动植物繁衍成长的规律性的认识,这些认识反过来成为古人保护自然的经验性指导。公元前11世纪,西周颁布了《伐崇令》:“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是我国较早的保护水源、动物和森林的法令。《吕氏春秋》中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定得更为具体,称为“四时之禁”。在规定的季节里,禁止随便进山砍树,禁止割水草烧灰,禁止打鸟狩猎,禁止捕捞鱼鳖。
四、环保法令
在古代文献中,还记载着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令的故事。《国语》中有一个故事叫“里革断罟”,说的是鲁宣公在夏天到泗水撒网捕鱼,大夫里革出来制止,说根据祖先规定的制度“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略”。他不但把鱼网撕破,还向鲁宣公讲了古训,为了保护草木鸟兽鱼虫,使之繁衍生息,山上再生出来的枝条不得再砍,水中未长大的水草不能割,捕鱼不捕小鱼,捕兽不捕幼兽。而《管子》中则把自然保护提高到作为人君是否有资格进行统治的一个条件:“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还说:“苟山之见芽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禁令似乎过严了,但也反映了古代统治者保护自然资源的决心之大。
在禁止破坏自然资源的同时,古代的统治者还注意保护、发展自然资源。秦始皇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道旁种植松树。他还制定了关于保护山林、水道、植物、鸟兽和鱼类的律令。其他朝代的法律如《唐律》、《清律》等也都有类似的记载。许多思想家也持相同的观点,如荀子认为,一切属于人类自然资源的动植物,什么时候必须禁止对它们的狩猎采伐,什么时候则可以对它们开发利用,都有一定的规律,即“斩伐养长,不失其时”。坚持这种制度,就能“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既保护了环境,又发展了经济。
9 关于环境保护的古诗
1、《活水亭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寄旧山僧》
唐 王建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雪后每常同席卧,花时未省两山居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一向风尘取烦恼,不知衰病日难除
3、黄河,我们的母亲河
大海般广袤的黄土地
是我们永恒的襁褓和生命根基
载着传说
载着悲伤
载着辉煌
载着希冀
也载着沉重的叹息--
沙化的良田
濒危的物种
连绵的酸雨
贪婪子孙的无休止索取
正无情损伤着母亲的躯体
历史的悲剧怎能忘记--
罗马帝国从顶峰陨落
楼兰古国难觅踪迹
玛雅文明从地球上消失
香格里拉不见了美丽……
人类对大自然的无情虐待
必然会招致大自然的回击
面对日趋严峻的生存危机
我们高亢呐喊,深情呼吁--
善待恩泽万世的大地母亲吧
为她编织青禾绿苗
为她献出心中旋律
爱护含辛茹苦的大地母亲吧
因为爱护母亲
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有点多了~~~嘻嘻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 巴金
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唾弃,那活着还有什 王若飞
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 方志敏
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万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 门捷列夫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巴甫洛夫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假定你们每个人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说来也还是 巴甫洛夫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会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雨果
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
——(英国)莎士比亚
没有爱的心是永远没有归宿的。
——(法国)马尔罗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中国)朱自清
一个人只有在他努力使自己升华时才成为真正的人。
——(法国)马尔罗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
长养慈心,勿伤物命,充此一念,可为仁至。
——(中国)弘一法师
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
——(中国)张全民
谁愿意没有树木的慰藉而活着?
——一位德国诗人
所谓美好的心灵,就是能体贴万物的心,能温柔对待一草一木的心灵。惟有体会到一花一草都象征了万物的心,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意和智慧。
——(中国)林清玄
随便选吧!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聂鲁达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 巴金
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唾弃,那活着还有什 王若飞
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 方志敏
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万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 门捷列夫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巴甫洛夫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假定你们每个人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说来也还是 巴甫洛夫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会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雨果
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
——(英国)莎士比亚
没有爱的心是永远没有归宿的。
——(法国)马尔罗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中国)朱自清
一个人只有在他努力使自己升华时才成为真正的人。
——(法国)马尔罗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
长养慈心,勿伤物命,充此一念,可为仁至。
——(中国)弘一法师
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
——(中国)张全民
谁愿意没有树木的慰藉而活着?
——一位德国诗人
所谓美好的心灵,就是能体贴万物的心,能温柔对待一草一木的心灵。惟有体会到一花一草都象征了万物的心,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意和智慧。
——(中国)林清玄
随便选吧!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聂鲁达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 巴金
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唾弃,那活着还有什 王若飞
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 方志敏
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万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 门捷列夫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巴甫洛夫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假定你们每个人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说来也还是 巴甫洛夫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会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雨果
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
——(英国)莎士比亚
没有爱的心是永远没有归宿的。
——(法国)马尔罗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大学全集《第六章·格物致知》原文赏析与注解
格物致知
朱熹称此章为“传之五章,释格物致知之义”。因阙失作补传。补传反映了朱熹的完整认识论。朱熹讲的理,包括物理,但主要内涵是仁义礼智四德。“明德”的内涵也是此四德。这同《大学》本意已有不同。《大学》更强调认识外部事物,而朱熹是要焕发人内心固有的道德意识。
朱熹指出,“格物”即明辨,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一说“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思想的杂质,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修养提高。
“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所谓“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原文
(此谓知本①。)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②。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③,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④,]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这叫做抓住了根本。)
所说的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认识、研究事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大概人的心都是灵动的,都具有认知能力,而天下事物都有一定的道理,只不过因为这些道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人的知识很有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人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道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精粗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道理都得到呈现,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已被认识、研究,这就叫知识达到了顶点。
注释
①此谓知本:程颐、朱熹都认为此句是衍文。与上句重复,当删。
②穷:穷究,彻底研究。
③未穷:未穷尽,未彻底。
④“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至“此谓物格”为朱熹取程颐之意所作的补传。
智慧运用
此谓知本。
典句札记
此句和上段话中的末句重复,放在上段话中理解强调的意思比较明显。归在此章有引起下文的意思。由此引出的是怎样知道“得天下”的根本。
人为天地之灵。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立足于民,关注民生,注重民心,体恤民情,主张为民请命。从盘庚的“重民”到周公的“保民”再到孔子的“爱民”;从孟子的“民贵君轻”到荀子的“君舟民水”再到汉唐以来的“民为邦本”;不论是政治家,还是人文智者,或是古圣先哲,在对于民众的关怀上,都体现着精深的辩证色彩,富有深刻的哲思和睿智的思想光芒。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总是在“君权”与“民本”间摇摆,从而推动历史在跌宕起伏中曲折前进。最典型的例子当数秦王朝。秦统一六国,可谓上应天意,下顺民心,但面对百废待兴的残局,秦王朝却践踏“公天下”的道德传承,只为了一家一姓的权利而不顾百姓的意愿,一味地奉行严刑峻法,剥夺人民的自由,加重人民负担,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结果只经过短短十五年便改朝换代。于是,后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就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警语告诫当政者要善待民众,爱护百姓。
中国历代王朝盛衰兴亡的演变史无一例外地证明,民心的向背是国家兴亡的最关键的决定因素。统治者“重民”,则“其兴也勃焉”;统治者“薄民”,则“其亡也忽焉”。一部《二十四史》,记载的是朝代更替的历史轨迹,体现的则是民心所向: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那些以成就帝王霸业为目的的统治者,只是把人民当作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甚至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无知无识的“群氓”,或是供其驱使的“牛羊”。这些统治者虽然也曾掀起了历史的波澜,但是他们的功业都是短命的,很快便又被民众争自由的浪潮所淹没。
相对于斗转星移朗朗乾坤,人类是渺小的,是微乎其微的。要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必须懂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
史例解读
在其位,利其民
薛胄,字绍玄。隋代汾阳(今山西万荣县西南)人。北周大将军薛端之子。薛氏从东晋时就是豪门世族,历代显赫。薛胄虽然生在豪门显族,但他聪颖好学,经常借阅那些被束之高阁、无人翻阅的深奥古籍。每览奇书,对于其中所载的奇人异事,都细究深摩,直到了然于胸,晓解其意。少年时代的刻苦攻读,为薛胄日后实现救世济民的理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周明帝时薛胄世袭爵位,赐为元城郡公,累迁司金大夫,加开府。周亡入隋,于隋文帝开皇年间任兖州刺史。任内惠政德民,遂升任大理寺卿。到任后,薛胄发现监狱里人满为患,积案数年,无人过问,数百人多年监禁,仍未定案判决。于是他逐案审查,发现在押犯人大部分都是贫苦无助的百姓,因为诸如欠税逃租之类的原因而被羁押。薛胄只用了十余天即处理完毕,将无罪百姓释放归田。隋文帝说:“赵绰断案多以法,薛胄断案多以情。”薛胄平暴除乱,执法宽平,昭雪冤案,深得民心。因此,他又被召回京师,任刑部尚书。但是,终因他性情刚正,坚持原则,政见与当朝权贵不合,被贬出京。由于薛胄长年奔波迁徙,心力交瘁,病卒于途中。
薛胄在任兖州刺史时,曾治理泗河水患,修筑丰兖渠,变害为利。
兖州地势平缓,城东有两条河,一条叫沂河,一条叫泗水。在此汇合后转向南流,形成大泽,泛滥成灾,吞没农田、房舍,给百姓带来很大的危害。
从北魏元匡修筑泗津桥堰到薛胄时,已历八十余年。经过无数次的洪水冲蚀,当年元匡所建的桥堰已被毁圯无余。又由于战乱,东魏娄昭攻取瑕丘城时,决泗河水灌城,致使堤防遭受严重破坏。数十年间,无人修治,使泗水河成了瑕丘城的一大祸患。每到雨季,河水泛滥,沿河流域尽成泽国,居民无以为生。
薛胄到任后,实地进行勘察了解,组织当地民众筑堤修渠,利用地形,当河垒石为堰,引水西流。工程完成后,被水淹没的田地恢复成为良田,并利用堰水灌溉兖州的田地,免去了水患,发展农业生产。之后,薛胄又开通淮河至渤海的通路,开发航运,进一步发展水利,使兖州的经济贸易逐渐发展起来,百姓富裕,给淮海一带的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好处。百姓感念他的德政,至今百姓仍把淮河至渤海所开通的航路称为“薛公丰兖渠”。
薛胄治理泗水河,兴修丰兖渠,不仅保证了兖州农业的丰收,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元代时为发展漕运,开掘了会通河,多次对丰兖渠加深疏浚,通过丰兖渠引泗水补给济运。数百年中,既通航运,又有灌溉和排涝的功能。
以民为本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代皇帝,“贞观之治”的开创者,他深知获得民心的重要。
《贞观政要·务农》里面记载了唐太宗重视农业,以民为本的故事。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对他的近臣说:“任何事情都必须掌握根本。国家以人民为本,人民以衣食为根本,凡经营农桑衣食,以不失时机为根本。要不失时机,只有君主不生事劳民才能做到。假如连年打仗,营建宫殿,而想不占用农时,能办得到吗?”大臣王珪说:“从前秦始皇、汉武帝,对外穷兵黩武,对内大建宫室,人力物力用尽,灾祸也就接踵而至了,他们难道不想安定百姓吗,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隋代的灭亡就是眼前的借鉴啊!陛下承受了隋代遗留下来的弊病,懂得怎么样去改变,不过刚开始还比较容易,要坚持到底就很难。我真希望陛下自始至终都能小心谨慎,善始善终。”太宗说:“你讲的很对。安定百姓和国家,关键在于君主,君主能与民休息,百姓就欢乐;君主多私欲,百姓就痛苦,这就是我之所以不敢任情纵欲,而不断克制自己的缘故。”
贞观二年,长安地区出现了蝗虫,太宗到玄武门北面的禁苑,看见蝗虫就抓住了几只,愤怒地说:“百姓以粮谷为生命,而你们却吃了它们,宁肯让你们吃了我的肺肠”。举手想吞掉蝗虫,身边的人劝谏道:“吃脏东西容易得病啊。”太宗说:“朕为百姓承受灾难,为什么要躲避灾难?”于是便吞噬掉蝗虫。唐太宗在《务农篇》中还说:“夫食为人本,农为政本”。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发现天下米价一斗卖五个钱,更便宜的,一斗只卖三个钱。因此他对近臣说:“国家以百姓为根本,百姓又以粮食为生命。如果粮食不丰收,国家就没有收入。既然粮食对国计民生关系如此重大,我又是百姓的衣食父母,只希望能够克勤克俭,不奢侈浮华,造福于民。我常常想赏赐天下的百姓,使他们都富裕尊贵。现在我减少劳役,不占用他们的时间,使他们能够顺应天时,把庄稼种好,其实这就是使他们富裕的途径。我还推行礼仪谦让的风气,让乡间的百姓,年轻的尊敬年长的,妻子尊敬丈夫,其实,这就是使他们尊贵。只要天下人都得到尊贵,我即使不听音乐、不打猎也乐在其中了。”
孙武功成身退
孙武也就是孙子,出生于约公元前535年,字长卿,后人又尊称孙武子,《孙子兵法》的作者,著名的军事家。
孙武出生在齐国,后被伍子胥推荐到吴国为官。当时的楚国是中原诸国中的强国,伍子胥为了为父报仇一直筹划攻打楚国,孙武在对楚国的攻战中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不但击败楚国,而且攻下了当时的楚国国都郢都,致使楚国长期一蹶不振。
破楚凯旋以后,吴王想论功行赏,按功劳孙武第一,但是孙武说什么也不接受,下决心归隐山林。吴王深觉不甘,再三挽留,但是孙武执意要走。吴王于是派出了伍子胥去劝说,孙武见伍子胥来了,就让左右的人都退下,推心置腹地对伍子胥说:“你知道自然规律吗?夏天去了则冬天会来,吴王从此会仗着吴国之强盛四处攻击,当然战无不利,不过从此骄奢*逸之心也就冒出来了。要知道功成身退,不然,将会有后患。现在我不但是想自己隐退还想劝你一起隐退。”
可是伍子胥不以孙武的话为然,孙武和伍子胥话不投机,也就不再多说。随后孙武飘然隐去,从此不知所归。
后来果如孙武所料,伍子胥被吴王夫差处死,头颅挂在了城门上。吴王夫差也在和越王勾践争霸中,先胜后败,最后身死国灭。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
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典句札记
此段话用来讲的是格物致知的意思,和怎么样才能算得上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解释为: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是古人认识事物的法则,格物,就是要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糊涂。放在今天的哲学范畴来研究就是通过表象的认识深入到本质的认识,通俗一点的讲就是说能够通过认识掌握事物的内涵和外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此处还指出《大学》的教育就是,让学者多接触事物,用亲身的经历体会感悟知识,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会达到认知的飞跃,从而心智豁然贯通,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规律也变得清清楚楚了。
世界虽然看上去杂乱无序,但其运行是有规律的;万物的存在也都有其意义。认识世界是困难和复杂的,但简单地说,世界可划分为两个部分,即我与我之外的存在。世间的一切,都是我与外在的一切的关系。我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但是,世界又不能无视我的存在,也因为我的作用而使这世界有了些细微的改变。而我对于世界的影响,在于实践、在于思考,并由此而影响社会的发展方向。而现实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都是事物存在的具体形式。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只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理论与现实的妥协的产物,是一种相对的合理,永远也没有绝对的求解。因为,思想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因此只能是一种探索,谁也不能给出一个一劳永逸的答案。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还在不断地获得新的解答。
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乃至一切知识的来源,都离不开实践。想要求取真理,必先付诸实践。学习与思考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学习是实践,当然也需要思考,而思考也就是实践的一种方式,而且是更高级的实践方式。“格物致知”就是教给人们求知和认识事物的方法。
史例解读
好学不倦,获得真知
鲁丕,字叔陵,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人。他性格稳重,好学不倦,从不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宴请交游上,常因此被人非议。但鲁丕依然故我,并欣然自得。经过不懈的努力学习,鲁丕通晓五经,尤其对《鲁诗》《尚书》深有心得,并以此教授弟子,成为一代名儒。
建初元年举贤良方正,鲁丕以对策高第,除为议郎,迁新野令,后又升任青州刺史、赵王相等职。前去向他求学者常达百余人,关东号之曰“《五经》复兴鲁叔陵”,影响很大。
鲁丕任赵王相期间,赵王商曾经听信巫医之言,想要移居学馆来避病。鲁丕谏止说:“我听《礼记》说,诸侯死于职任,大夫死在家里,人的生死各有天命,没有听说过有可以逃避得了的先例。学校是传授五帝治化之道的所在,是弘扬先王礼乐教化的处所,您却想废除杜塞这个神圣的净地,用来私相结交游宴,那些巫医相师的邪说妄语是不可听信的。”赵王因而对鲁丕感到敬畏。
鲁丕任赵相六年后,升为东郡(河南濮阳南)太守。他重视发展农田水利,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西门豹破除迷信
西门豹,战国时魏国人,生卒年不详,魏文侯(前446-前396在位)时任邺(今河南省安阳市区北)令,后来还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他还是一位无神论者。
西门豹来到邺城后,发现那里非常荒凉,人口也很少。于是,他把当地的民众召集到一起,了解情况。
西门豹问:“这地方怎么这么荒凉?老百姓一定很苦吧?”
人们回答说:“都是因为河伯娶亲,人们都快逃光了。”
西门豹觉得很奇怪,就问:“河伯是谁?他娶媳妇,为什么老百姓要逃跑呢?”
有位老者说:“这儿有一条大河叫漳河,漳河里的水神叫河伯。他最喜爱年轻的姑娘,每年要娶一个媳妇。大家必须挑选漂亮的姑娘嫁给他,他才保佑我们。不然,河伯就会兴风作浪,发大水把庄稼全冲了。”
西门豹问:“这是谁告诉你们的?”
老者说:“是巫婆说的,巫婆和衙门里的差役一起出面给河伯办喜事。他们把选好的少女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搭起席床,让少女坐在上面,顺着水流让她漂下去,河伯就把少女娶走了。每年为了办喜事,我们都得拿出很多钱,没钱的人家就不得不逃走了。”
西门豹听完,心里明白了,原来是当地的官员用“河伯”娶妻来搜刮钱财,残害生灵。他继续问道:“你们这儿经常闹水灾吗?”
老者回答说:“幸亏每年给河伯娶媳妇,还算没碰上大水灾。有时候夏天缺雨,庄稼旱了是难免的。要是巫婆不给河伯办喜事,那么,除了旱灾,再加上水灾,日子就更不好过了。”西门豹笑着说:“河伯还很灵验啊!下回他娶亲时,麻烦你们告诉我一声,我好去给河伯道喜。”
到了河伯娶亲那一天,西门豹来到河边,当地的大小官员也都来了,四周围观的老百姓有几千人。一个70多岁的老巫婆,身后跟着十几个女徒弟。
“娶亲”就要开始了,西门豹说:“把新媳妇叫过来,我要看看她漂亮不漂亮!”
老巫婆把少女领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一见,大声对老巫婆说:“河伯的媳妇必须挑个特别漂亮的。这个女子不够漂亮,麻烦你去报告河伯一声,说我们准备另外再找一位漂亮的女子,过两天就送去!”
说罢,西门豹命令几个武士抬起老巫婆,“扑通”一声,把她扔到河里去了。岸上的人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老巫婆在河里挣扎了一会儿,沉下去了。
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大巫婆怎么这么久还没回来?你们年轻的女徒弟去催她一声吧!”接着,只听“扑通、扑通”两声,两个女徒弟又被武士们扔到河里去了。
又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这些弟子都是女人,还是麻烦几位乡官去催催吧!”说罢,又命人把几个官员都扔进了河里!
河岸上的老百姓叽叽喳喳的议论开了,而那些官员们都吓得魂飞魄散,生怕下一个轮到自己。一会儿,西门豹看着几个官员说:“他们怎么都不回来了,怎么办呢?”
那几个官员早已吓得面如死灰,赶紧跪下连连叩头,把额头都叩出了血。又过了好一会儿,西门豹说:“你们起来吧!看来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咱们都回去吧!”于是率人离去了。从此,再没人敢提为“河伯”娶亲的事情了。西门豹动员邺城一带的百姓开了十二条水渠,引漳河的水灌溉庄稼。不少荒地变成了良田,水灾、旱灾也很少见了。老百姓安心耕种,以前很多逃走的人,又都纷纷回来了。
西门豹机智、果断地处理了“河伯娶妻”这一危害百姓的迷信行为,大大造福了百姓。很多年以后,当地的百姓还在怀念着西门豹。西门豹的事迹,亦成为我国历史上破除迷信的著名故事。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典句札记
此句是对上段话的总结,是说,一旦自己内心明白了才算是真正的认识了事物。
常言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就是自己对自己人生存在价值的一个客观定位。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大多数人是很难把握自己的,所以也就很难客观地评判自己。所以也才会有“人贵有自知之明”之说。人在职场,明白自己想做什么、会做什么、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是最可贵的。只有对自己定位准确,才能使自己适得其所,发挥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有不少人在树立理想、目标的时候十分在行,但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却不会及时修正自己的目标,而是一条胡同走到底、一条道上走到黑。表现在求职上,他们往往只考虑大单位、白领职位,年薪不能少于多少多少,即使碰得头破血流也不改初衷,却不考虑自己有多大本事,值不值拿这么多年薪,能不能胜任这些高级职位。这种行为是导致“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这种不正常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你所追求的理想高不可攀;当你为了达到目标而同时又会失去很多、得不偿失;当你实现理想后并不能给就职的单位和自己带来益处……这个时候,你就应当选择放弃。虽然放弃是痛苦的,但比起失败的痛苦又小了很多。
实际当中,我们有时候对自己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自己会干什么,能干什么,然而我们却没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因为,我们没有舞台。没有舞台,一个再好的演员也只能是默默无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要气馁,不要失望,而是要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因为,我们无愧于心。
史例解读
应召应当不为虚名
魏舒,字阳元。战国时晋国任城樊(今山东济宁市)人。
魏舒幼年丧父,成为孤儿,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建造新的宅院时,有位风水先生看了看这所宅院的位置后说:“从宅象气势看,当会出现显贵的外甥。”外祖母因为魏舒自小就天性聪慧,心里认为必定会应验在他的身上。魏舒也说:“我当为外婆家争光。”
魏舒为人诚实质朴,看上去似乎有些迟钝,因此不为乡亲所重视,但魏舒对此并不介意。在日常言行当中,魏舒并不刻意遵守平常人所信奉的礼仪行为,也没有做出过为人所称赞的事情。与人交往,总是宽以待人,从来不指责别人的不足。他生性喜好骑马射箭,经常穿着皮制的衣服,深入山泽,以渔猎为乐。只有太原王乂对魏舒说:“你的才德堪当国家栋梁,终当为台辅,只是至今仍然未能令妻子免于饥寒,我当尽力资助你。”于是常常给予接济,魏舒也坦然接受而不推辞。
魏舒曾经去野王(今河南省泌阳县)拜会朋友,适逢主人的妻子夜间分娩。不大一会儿,魏舒听到外面有车马声,又听有人问道:“是男孩还是女孩?”回答说:“是男孩,记录下来,他15岁当受到铁器伤害而死。”又问:“借宿的是谁?”回答说:“是魏公,叫魏舒。”15年后,魏舒又来到这家,问起当年所生孩子的情况。主人说:“那孩子因为修剪桑树时被斧子所伤,已经不在人世了。”于是魏舒便知自己日后应会封爵为公。
魏舒四十多岁时,郡府推荐他当孝廉,宗族中年长的老人觉得魏舒没有学问,就为他筹划说,不要应召,这样还可以得个辞让的美名。大家也都认为不应召是上策。
魏舒不愿意这样假做作。他说:“去应召考试,如果因为自己的才德修养不行,不被选拔,那是我自己的责任。怎么能以不应召而获得一个高士的虚名呢?”
从此,他奋发上进,发愤学习,每百日诵读一部经典。功夫不负有心人,结果魏舒以对策升第。魏舒先被任命为渑池长,后升任浚仪会、尚书郎等职,又转任相国参军,封爵为剧阳子。魏舒善于决断大事,遇上众人难以决断的国政大事,他总能娓娓道来,详为筹划,其见解之深刻多在众人之上,因此深受晋文帝的器重。文帝曾称赞说:“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晋武帝即位后,魏舒累官至司徒,为当时所宗仰。
仁者的诈变
宋朝官场暮气沉沉,这是受赵匡胤用人的影响。他认为老者稳健、年轻浮躁。所以想升官者虚报年龄,年刚40,却报称已届五旬。《宋史》记载:“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少年往往罢去。或教寇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耶?后中第。”
寇准是个老实人,不敢增报年龄。宋真宗很器重寇准,有意提升他为宰相,但因为他年纪稍轻犹豫不决。但是寇准很想再为朝廷和人民做些事情,就到药店买了一种药,服后须发全白,顿时变成老成持重的模样。不久,做了宰相。
铅刀有干将之志,萤烛希日月之光。
适用主题,志存高远,坚定志向等。纵观历史长河,战国时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唐有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宋有陆游,壮心未与年老去,死去犹能作鬼雄。可知多少文人豪杰接在胸怀壮之下,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从此流芳百世。铅刀有干将之志,萤烛希日月之光,志存高远,方可摘星夺月,以不屈之志,点燃希望之光。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适用主题,热爱读书等。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读书就是读作者的思想,并在不同作者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之间进行对话、交流和碰撞,用他人的思想行为扩大视野、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形成自己的认知系统和价值评判标准。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当我们九毒、肠毒、多毒,我们很容易便能真正走出写书者的世界,在其世界中修炼出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人生境界。
天下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列子
适用主题,接受自身不完美,接受世界不完美等。例子中有道,天下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世界上万物都无完美之说,包括人本身。但也正如尔斯泰说的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梅兰芳年轻拜师学艺,被师傅嫌弃,眼神无神,不是唱戏的料。但这天生的缺陷并未让梅兰芳退缩,他致富一事艰苦训练,眼神愈发清澈如泉水,含情脉脉似怀秋,被无数人赞叹即知。不苛责自己的不完美,在不完美中追求缺陷的美,才能将人生过得更为舒适。
本文2023-08-05 20:24:0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4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