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地丢失128年,古称“不周山”,还有什么名字大家耳熟能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6收藏

中国一地丢失128年,古称“不周山”,还有什么名字大家耳熟能详?,第1张

还有个名字叫做“葱岭”,现在叫做“帕米尔高原”。

不周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也就是现如今的帕米尔高原的名字。为什么叫做不周山,《山海经》中就有记载,原文是这样记录的:"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所以不周山名字由此而来。神话传说中不周山是通往天界的唯一道路。那里的气候一年四季都非常寒冷,到处都是白雪皑皑的景象,平常的人一般是到达不了这个地方的。

在两汉时期,汉朝国力强盛,开始对外贸易,商人们把汉朝的物品运往沿海各国都要经过这个地方。葱岭这个名字就是那个时期给起的,它的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当时这个地方山崖看去一篇葱翠的样子,因此人们给它取名叫做葱岭。后来葱岭这个名字一直延用到了唐代。

到了唐代,这座山又出现了一个新名字,就是现如今的帕米尔。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我国的历史书籍《大唐西域记》。传说唐代高僧唐玄奘从印度寻求佛经返回中原的时候经过这个地方,当他到达葱岭时,把这里的山叫做“波谜罗”,把山中的峡谷叫做“波谜罗川”,这个音译过来就是现在的帕米尔。到了清朝的时候,帕米尔的这个名字已经取代了历史上的所有其他称呼,从那时起帕尔米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因此历史上不周山这座山的名字经过历史的发展有“葱岭”和“帕米尔高原”这两个别称。可以看出每个名字都有它出现的历史原因,每个名字背后都隐藏着当时的一段历史故事。

传说由于颛顼不愿意听从共工的大修水利的建议,与共工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共工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撞向不周山,一时间天空一声震天巨响,不周山被共工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顿时天昏地暗,整个山体崩塌下来,星河移位,地陷东南。

这些内容来源于《淮南子天文训》中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其实并没有关于不周山塌陷的记载,下面又到了脑洞大开的环节,神话中的不周山到底是指哪座山呢?《大荒西经》中有写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不周山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有山而不合",有人就猜测可能是东非大裂谷,古人看到这个纵横千里的大裂谷,脑洞一开便有了神话故事。

不周山只是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山名。历史上有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帝,努而触不周之山,天栏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得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因此不周山由此故事而传。

不周山只是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山名。历史上有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帝,努而触不周之山,天栏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得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因此不周山由此故事而传。

我国的古籍中对不周山有所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在《山海经西次三山经》记载不周山属崇吾山系,在黄河以南,南到哪里,不得而知。

"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

不周山距离崇吾山六百七十里(可能为直线距离)。两处说法有些矛盾,一会儿西北海之外,一会儿黄河以南。

共工应该是确有其人,但不周山估计是一个虚构的山,虽说虚构,现实中一定有原型。

不周山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有缺陷的山,不周全的山,近来在河南方城境内发现这样一座山,山上有共工天神的石塑,有祭坛及遍布石海中的远古守神石塑,这座山叫牛心山,早时叫灵山。远观灵山看到的山形与不周山吻合,灵山由三个山头构成,之间有两处凹陷,一峰大两峰小,有一种豁豁牙牙不齐整的感觉,这正是远古先民在此处创作神话中不周山的缘起,或创作神话故事的灵感地,或不周山的原型。想当年共工与重黎部落发生战争,不可能打到昆仑山去,在河南境内倒有可能。你觉得呢?

古籍中的昆仑山就是现在的昆仑山脉吗?昆仑山只有一处还是有几处?昆仑山究竟在何地?昆仑这个区域实在是太神秘了,以至它的确切位置成了一个千古之谜。为此,歧说纷出,聚讼不断。

在《山海经》和《淮南子》中,昆仑山是黄河的源头,盛产玉石。因此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联系黄河源头来确定昆仑山的位置,并以出产玉石作为旁证。

最早确定昆仑山位置的是汉武帝。张骞“凿空”西域,了解到一些西北地理知识,回来报告黄河源头就在于阗(即今新疆和田附近),但他以为昆仑山还应在更西边的地方。以后汉武帝不断派使者到西域各国。《史记。大宛列传》说:“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于是,武帝断然拍板定案:昆仑即于阗的南山。此说一出和者甚众。我们今天地图上的“昆仑山脉”便由此得名。

但是,历代地理学者们对这个说法并不以为然,只是因为有了这一说,必要时姑且沿用而已。与武帝同时代的司马迁就认为于阗南山够不上高峻美丽的条件,不是昆仑山。班固在《汉书。西域传》中对于阗南山也仍叫南山,绝口不提汉武帝说的“昆仑”两字。后来有的学者则认为于阗并不是黄河的源头,从昆仑和黄河的联系上排斥了武帝的昆仑说。

《山海经》曾提到“海内昆仑之虚”。为《山海经》作注的东晋郭璞就此指出:“言海内者,明海外复有昆仑。”清朝的郝懿行在注《山海经》时继承了郭的说法,提出有大昆仑和小昆仑之分。由于古籍记载的问题,又由于对黄河源头看法的不一致,很自然地,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就有了几处昆仑山。

清人陶保廉在《辛卯侍行记》一书中总计前人诸说,指出昆仑山共有七处:“一在海外,一在西宁,一在肃州,一、在新疆,一在青海西南,一在卫藏之北,一在北印度。”近几十年来,学者们渐渐趋向昆仑一元说。但是说法仍然不一。

岑仲勉针对陶保廉的统计,通过考订,得出结论:“海外、新疆、卫藏及北印之四昆仑,皆即古昆仑。非名称如一,地点亦未有异。西宁、肃州两昆仑者、古昆仑之东支,……唯青海之昆仑、则因真河源发现而层化。由是言之,昆仑之广义,实一元也。”岑认为古代昆仑是泛指现在的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以及青海地区的一些山脉。

吕思勉综合《禹贡》、《说文解字》、《十六国春秋》等资料,指出汉武帝之前人们以为的黄河源头是在今札陵泊、鄂陵泊处,昆仑山应是酒泉的南山(也就是在个祁连山附近)。至于把于阗当作河源并以此来确定昆仑山,那是汉武帝时君臣们的“自误”。

顾颉刚则以为在《山海经)中昆仑山只有一处。他说:“许多人不了解《山海经》有整体性,受了它分篇的名词的蒙蔽,以为在图和经里,这几个昆仑山不在一处,便说‘海内昆仑’怎样,‘海外昆仑’怎样,这是大误。”并指出昆仑山和黄河源头“可以不发生必然的连带关系”,但他也没确定昆仑山究在何处。

他说昆仑山或在甘肃,或在青海,或在新疆,三处都有点像,但又不完全像。值得注意的是顾颉刚从神话传说的传播这个角度试图解释这一现象。古籍中记载的昆仑山究竟在何地,时至今日未有定论。或许昆仑山和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能指出它的确切位置。因此,昆仑山位置的千古之谜,看来要结合神话学等学科才能有一个较为完满的解答。

泰山 古称大山、太山、岱山、岱岳、泰岱、东盛、东神、东泰、东岳、东圣、泰岳

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据说是《尚书·禹贡》篇,但最初华山叫"惇物山", 下棋亭

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