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24史,看哪个版本的好
一个暑假是不可能看完《二十四史》的(就算再粗略地看也是看不完其中的一半的)。建议重点看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四部前四史,其他诸史根据时间及自己的喜好再说。
版本嘛,许嘉璐主编的《二十四史全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文白对照,最符合你的要求,不过翻译的内容有些地方惨不忍睹,而且那书巨贵,接近1万大洋,家里不是有钱得没处花的话最好还是不要买。
中华书局出了文白对照版的《史记》、《三国志》,相对而言还可以。不过不建议买文白对照的,古籍还是需要自己感悟,翻译过的总有拾人牙慧的感觉。
最好还是买中华书局出的点校本(其他出版社的价格便宜,但质量不敢保证),繁体竖排和简体横排的版本都有,就看你自己的喜好了,到大一点的书店一问就有
出自:《周礼注疏 -- 卷十四》
原文:
均人,掌均地政,均地守,均地职,均人民、牛马、车辇之力政。政读为征。地征谓地守、地职之税也。地守,衡虞之属。地职,农圃之属。力征,人民则治城郭、涂巷、沟渠、牛马、车辇则转委积之属。
释曰:郑破政为征者,以经政是政教之政,非征税之征,故破之也。郑又知地征是地守、地职之税者,以其出税无过地守、地职二者,故知之也。云“地守,衡虞之属”者,亦谓畿内川衡、林衡、山虞、泽虞,皆遣其地之民守护之。
及其入山林川泽取之者,使出税以当邦赋。云“地职农圃之属”者,此即《大宰》九职云“一曰三农”、“二曰园圃”之属,以九职任之,因使出税也。云“力征”已下并“车辇”,并是力之征税。
若然,《土均》云“掌平地之政,以均地守,以均地事,以均地贡”。注云:“所平之税,邦国都鄙也。”与此乡遂及公邑别。彼又云“地贡”,郑云“谓诸侯之九贡”,与此九职之贡又不同也。
作品简介:
《周礼注疏(繁体竖排版)(套装共3册)》主要包括:《周礼注疏(繁体竖排版)(上册)》《周礼注疏(繁体竖排版)(中册)》《周礼注疏(繁体竖排版)(下册)》。《周礼注疏(繁体竖排版)(套装共3册)
内容简介:
十三经是儒学的基本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影响至深至远的重要文献之一。
在中国古代,堪与十三经比肩的唯有二十四史。面对这两大文化支柱,无论是诸子还是诗文,其中虽不乏角立特出者,甚或是叛逆者,却往往只能站在历史舞台的边缘,难以撼动其中心的地位。
如果说二十四史是以记实为本,纵贯古今,鉴往说来,宣彰资治,更多发挥的是实用的镜鉴的作用,那末十三经则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灵魂。自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立五经博士,立于学宫之后,直至清代,经学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制定国策的理论依据,
是士农工商各色人等齐家立身的行为规范。不仅如此,十三经还被法典化,于是有了春秋断狱气“礼”成了礼法气而且是法上之法。它更被神化不教化,于是儒学成为国学、国教。它不但堂而皇之地被推广到所有官私学校之中。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包括目不识丁之人在内的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图书信息:
作者: 郑玄 注 / 贾公彦 疏译者: 彭林 整理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1
页数: 1808
装帧: 平装
丛书: 十三经注疏
<<三国演义>>
在我国,《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被广大读者称为“四大名著”,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古人亦有云:“……读三国胜读水浒传。水浒文字真,虽较胜西游之幻,然无中生有任意起灭,其匠心不难,但终不若三国叙一定之事,无容改易。而卒能匠心之为难也,且三国人才之盛,写来个个出色,又有高出于吴用公孙胜等万万者。吾谓才子书之目,宜以三国演义为第一。”
<<水浒传>>
《水浒传》是作者施耐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北宋农民大起义而写成的一部伟大的小说。小说倾向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的行动。概括了当时不同阶层的人们从觉醒到反抗的斗争道路。正是这些艺术成就,才使《水浒传》成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以宋江起义故事为线索创作出来的。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徽宗时期,《宋史》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等都有记载。从南宋起,宋江起义的故事就在民间流传,《醉翁谈录》记载了一些独立的有关水浒英雄的传说,《大宋宣和遗事》把许多水浒故事联缀起来,和长篇小说已经很接近。元代出现了不少水浒戏,一批梁山英雄作为舞台形象出现。《水浒传》是宋江起义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吸收了民间文学的营养。
《水浒传》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之一。它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但作品歌颂、美化宋江,鼓吹“忠义”和“替天行道”,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
<<西游记>>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传统。据说其父吴锐虽为商人,不仅为人正派,而且好读书,好谈时政,这自然对吴承恩产生较大影响。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五十多岁任过浙江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过荆王府纪善,这是同县丞级别差不多的闲职。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大约是中年以后,或认为是晚年所作,具体时间无法确定。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 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但我认为,《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完的曹雪芹。从《红楼梦》成书至今,已有两百余年了,但有关曹雪芹的“言”与《红楼梦》的“味”,却是见仁见智,各家说各家解。许多红学家穷其一生,也仅是“独创”一家言,几
无定论。
红学论争了百余年,有很多谜点远非愈辨愈明,破解有日,而是更加云里雾里,不明所以了。像很基本的东西,《红楼梦》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写的,也有众多说法。更进一步,曹雪芹的籍贯到底在哪儿?他是汉人还是满人?他出生于哪一年?活了多少岁?《红楼梦》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事?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来看,《红楼梦》手稿一百一十回是写完了的,后三十回又为何遗失了?后四十回是不是高鹗续写的?脂砚斋是男是女?曹雪芹和脂砚斋、畸笏叟是什么关系?……有关《红楼梦》的疑问可列出长长的一串。
中国现代文学馆将国内老中青三代红学家冯其庸、周汝昌、王蒙、蔡义江、李希凡、孙玉明、胡德平等人请到文学馆,开设讲座,新解《红楼梦》,就诸多疑问展开探讨。本书即为演讲结集,十二个专题,有助于细品《红楼梦》,领略更多深意。
强烈推荐中华书局
近年来,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方面,中华书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出版了《左传译文》、《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庄子今注今译》、白话《资治通鉴》、白话《续资治通鉴》、《通鉴故事百篇》、《新编千家诗》、简体横排本《二十四史》、简体横排增订本《全唐诗》、《全宋词》,以及1981年创刊的《文史知识》、1998年复刊《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高中版、初中版、小学版)等,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尽一份力。
在传统学术和古籍整理方面,中华书局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已故著名专家学者如陈乃乾、徐调孚、宋云彬、杨伯峻、马宗霍、金灿然、赵守俨等,在中华书局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巨大的作用。现有工作人员中,高级职称占27%,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人,绝大多数是学有专长的专家,其中周振甫、李侃、傅璇琮、程毅中等先生在古籍整理及学术研究上均卓有建树。中华书局以她一流的作者、一流的编辑出版人才和高质量的出版物享誉海内外,是最能代表中国古籍、学术著作出版水准的出版社。
中华书局官方网站:http://wwwzhbccomcn/
我经常买中华书局的书,感觉不错
还有岳麓书社也不错
这个<二十四史>我也有一套我的是<二十五史>,包括<清史稿>(袁世凯称帝时编)我的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先用文言文,后用现代文翻译这种版本的书注解的比较详细,每一段都有编者的评价和分析,分析得比较深刻比如<二十五史>第一部<史记>第一篇<项羽本纪>,介绍项羽的成长到乌江自刎,分析人物性格和悲剧的原因,同时指出历史对我们的启示比如分析历史人物的悲剧人生,对现代人都有启示比如皇帝为什么喜欢杀开国功臣,初汉三杰为什么只有张良有好的下场,朱元璋为什么杀刘伯温等,在<齐书 高长恭传>的评注中都有详细的分析
我也是历史爱好者,我认为读史就是读人,读事,读智慧读史至少可以让你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如毛泽东在上学期间读了<二十四史>,对他可谓终身受益写下的词<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如果历史掌握的不好,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好词这首词曾经令蒋介石十分恼火 据说,蒋介石起初不相信这是毛泽东填的词��他找来谋士陈布雷,此人有“国民党第一笔”之称,对诗词的了解当然比蒋强得多��蒋问他:“你看这首词是毛泽东写的吗”尽管蒋希望陈布雷说出“不是”二字,但陈是一个忠实于主人的文人,他觉得不能对蒋撒谎,于是说:“是的��”这个回答使蒋有点失望,他又问:“你觉得这首词写得如何”“气度不凡,有气吞山河之势,是当今诗词中难得的精品啊!”
古人读经史子集,经是<四书五经>,史是<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子是<老子><庄子>等,集包括诗词歌赋等
同时读书不能太功利,要厚积薄发嘛!
2018,十三经通读完毕,及通读二十四史等进度
刘洪玮,字道瓌,号芥斋,别署蕲照阁主人。1984年生,山东武城人。蕲照阁山长、公众号主编、沧溟诗社社长。学宗张横渠、王船山。著有《古今乐论纂述》《四书集注申义》《共和史》《刘氏宗谱》《近思录释》《冀言》《采论》《芥斋随笔》《王船山先生连珠注解》《蕲照阁制度》《蕲照阁文集》《蕲照阁诗集》《晚晴词》《敢学斋诗词藁》《敢学斋曲钞》等。
一、2018,《十三经》通读完毕
2018年4月27日上午10点,四部丛刊经部《春秋谷梁传十二卷》读讫,从4月9日下午开始,用了十八天。至此,蕲照阁《十三经》第一徧通读计划完成。
从2012年1月开始精读《毛诗》《尚书》《尔雅》《仪礼》等注疏算起,大约用了六年;从2006年1月开始钞写《大学》《中庸》《论语》《诗经》等白文算起,大约用了十二年;从2002年开始默诵《周易本义》算起,大约用了十六年。期间,通过多种方式,比如钞写、听读、雒诵白文,精读、畧读、录入注疏,创作诗词、古文,钻研道学、史学,与朋友广泛、深入、反复探讨经义,纔实现《十三经》全文至少一徧的通读,与先贤的差距何啻霄壤。昭明太子五岁能背诵五经,船山先生四岁开始跟著他的兄长读书,七岁就读完《十三经》,卽能背诵。
2002年,十九岁,在高中英语课上,默诵清代明善堂刻本放大影印《周易本义》某些段落,颇悟圣贤气象,幷没有立志通读;2006年1月大学放寒假,钞写《大学》《中庸》《论语》《诗经》,《大学》《中庸》当时钞完,《论语》《诗经》一直都没有钞完;2012年4月19日至2013年2月23日,《尚书正义》钞写白文、通读注疏;2012年5月至2018年4月2日下午,《礼记正义》通读白文;2012年7月,《孝经注疏》读讫;2013年2月24日至2017年1月8日,《尔雅注疏》通读白文;2013年3月2日至2018年2月13日,《仪礼注疏》通读白文;2013年6月,《论语注疏》读讫;2013年,江氏音学十书《诗经韵读》读讫;2014年6月,《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白文读讫,《大学章句》钞写完毕;2015年,《诗集传》《春秋左传集解》白文读讫;2017年8月21日至10月26日,《宋本论语集注》通读;2018年3月1日上午至3月8日上午,《周礼注疏》通读白文;2018年3月8日下午至3月19日上午,《春秋公羊传注疏》通读白文。至於其他版本的《十三经》,也有用功颇深的,但多数因为精读传笺注疏内容,至今未能读讫。
二、通读《二十四史》等进度
作为蕲照阁山长,除了通读《二十四史》《清史稿》之外,我确实有计划进行《张子全书》《朱子全书》《船山全书》《全唐诗》等超大部头的经典通读,或许会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中选择少量几种通读,有意无意地向船山先生看齐。《张子全书》《朱子全书》《船山全书》或多或少地选读过甚至整部泛读过,其他子部、集部也有几种通读过,而拙著在四部也已经粗具规模。
2008年通读《山海经·穆天子传》《龚自珍己亥杂诗注》《钱牧斋投笔集笺注二卷》;2008年11月通读、录入《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2008年至2013年通读《杜律启蒙》;2009年1月通读《陶渊明集笺注》(杨勇版);2009年6月通读、录入《雅雨山人出塞集》;2009年通读《宋论》《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2010年通读《王国维诗词笺校》《诗镜总论》《文章精义》《蕙风词话·人间词话》;2010年底至2017年通读《资治通鉴》;2012年5月通读《经学历史》;2012年通读《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2013年通读《史记》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2018年1月24日至2月9日上午通读七十列传;2014年7月通读《近思录详注集评》;2014年10月通读《古诗评选》;2015年通读《诗品》《周敦颐集》;2015年6月11日至2018年7月18日下午通读《春秋胡氏传》,用了1133天;2015年9月通读、校对《雒诵堂国学诵读本(第一辑)》前五种;2018年2月9日至7月2日下午通读《汉书》,用了143天;4月16日上午至4月28日上午通读《纳兰词笺注》,用了12天;5月23日开始读《黄帝内经素问》;5月20日上午至5月22日下午通读《大戴礼记补注》;6月11日上午至6月30日上午通读《元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用了十九天;6月30日上午开始读《宋尤袤刻本文选》,相当於温习《史记》《汉书》等正史的古文、辞赋内容;7月3日下午开始读《後汉书》;7月12日开始读《注解伤寒论》,9月24日开始读《明诗评选》;2018年9月25日下午至10月11日下午《蘇轼词编年校注》通读完毕,以诵词为主,畧采校注,用了十六天。等等。
三、探讨治经方法
施璜《五子近思録发明》:「此言学术不可分而为二也。分而为二,则学与政皆非矣。孔孟之学术,卽孔孟之事功。明德为本,新民为末。本末原是一贯。有全体必有大用,有天德然後可以行王道也。君相以父母天下为王道,则爱百姓如赤子。制田里薄赋敛以富之,兴校学明礼义以敎之。必不为秦汉之惨刻少恩。必不为五霸之假义图利。诚爱之心,恳恻切至,则治德日新,所任之人皆良士,今日之政术,卽平日之学问。非有二心也。」
(一)次序
叶采《近思录集解》:「始於大学,使知为学之规模次序,而後继之以论、孟、诗、书。义理充足於中,则可探大本一原之妙,故继之以中庸。达乎本原,则可以穷神知化,故继之以易。理之明,义之精,而达乎造化之蕴,则可以识圣人之大用,故继之以春秋。明乎春秋之用,则可推以观史,而辨其是非得失之致矣。横渠易说以下,则仍语录之序,而周官之义因以具焉。」
《近思录·致知》,明善之要、致知之方、治经之法及先後次序,卽《大学》致知格物条目工夫。从《道体》到《观圣贤》皆当格之物,《致知》卽格物方法。故茅星来曰:「汉唐诸儒惟於此未明晓,所以脩己治人多不得其道。韩文公原道引大学之言,独不及致知格物。历汉唐宋明,贤君良相时有,而二帝三王之道未尝一日行於天地之间,以此故也。」
(二)游艺
船山先生自束发受业经义,十六而学韵语,阅古今人所作诗不下十万,经义亦数万首。自入山以来,启甕牖,秉孤灯,读十三经、廿一史及朱张遗书,玩索研究,虽饥寒交迫、生死当前而不变。迄於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於卧榻之旁,力疾而纂注。
由此可见,治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小在诗文之中优游涵泳,有馀的时间,有馀的空间,有馀的生活,纔能囊括宏大的思想,回归生命的学问,更有足够的精神、心力治经,在治经的同时还要研读史学、道学,这样对经学的认识更为发展、丰富。道术将为天下裂,今人把经学、史学、道学、诗文乃至经史子集的辩证统一关系都割裂了,人们的认识、行为严重偏颇,这不是醇正的儒学,也不是完整的生命。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我认为在今天足资游艺的范畴比较广了,不仅包括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包括今天六艺的外延,比如诗词是乐语之流,可以尽乐德之形容,船山先生曰:「盖涵泳*泆,引性情以入微,而超事功之烦黩,其用神矣。」如此更容易破除功利,还原敎育本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亲和力。既能适应国家政策,又能触摸经学脉搏。而舞蹈与乐舞也是有某种渊源的,其他习礼、射箭、书法、算术更是游艺之途。
(三)涵养
张子曰: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後,书亦易记。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新益,则学进矣。於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又曰:《六经》须循环理会。义理尽无穷,待自家长得一格,则又见得别。
书须成诵,循环理会,义理无穷,正是张子对经学的态度。从诵读到理解,也是一箇长年累月优游涵泳的过程。诵读或者吟诵,并不是单纯的背诵,还有涵养用敬、进学致知、存养省察、精思力践融合在这一过程之中。所以治经更应该认识到道统,但是单纯治经可能会溺於训诂,流为清学,不明白五经义理,未必能认识到道统。道统是道学对经学彂明,因为有了道学,我们对道统的认识纔明确起来,《论语》《孟子》《近思录》等圣贤书的最後一篇都有这样的表述。现阶段只是通读了一徧《十三经》,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六经在天如日月,万事随时更故新」。而大数据、人工智能,是程序化、算法化,往往不能兼顾人性化,比如纯读经、包本背诵没有涵泳性情、涵养用敬的步骤,所以造成了很多人伦悲剧。
《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耕且养,二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後世经传旣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於二三万言。後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後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
四、探讨经学大义
杨友麟曰:「诗所以化风,书所以垂宪,礼所以成俗,易所以行用,四者之治,断之以春秋,厥有不失,则可以言政矣。芥斋兄若果能以国史通之,盖亦可以言政矣。」又曰:「凡学问之事,行之弥久,则得之弥深,得之弥深,复行之弥远。愿与天下学子共勉之。」
(一)《易》
《周易内传》的主旨是合羲文周孔於一轨,而且要正人心,息邪说。王辅嗣罪浮於桀纣,《周易注》本身就是以老庄解经,是异端邪说;朱子《周易本义》单纯讲卜筮,又不让学者学习周易。船山先生把易学提升到正人心、息邪说的高度,《周易外传》中说:「情以御才,才以给情,情才同原於性,性原於道,道则一而已矣。一者,保合和同而秩然相节者也。」对情才性道的辩证关系,船山先生的认识相当独特,通过切身体察,这种认识显然比一般理学家深刻。
(二)《书》
杨友麟曰:「《书》有《禹贡》《洪范》,《禹贡》以章地法,《洪范》以象天则。於兹二篇,《书》之经纬也。今是《禹贡山川郡邑考》,行将拨蔽,又得芥斋兄所雅序,诚其两美也。」又曰:「书之大判,二帝以立典极,三王以驭时法,洪范以垂天宪,禹贡以载地圻。训诰命誓,参以中之。君子若焉,则百篇之目,虽厥或阙,亦未有其不达也。」
《尚书注疏》是我较早通读的注疏,要心大纔能读,蕲照阁《尚书》会讲也是从《禹贡》开始的,今年年初,一位无锡朋友的先祖著有《禹贡山川郡邑考》,这位朋友嘱咐我作序,所以今年主要研究的是《禹贡》。《禹贡》《洪范》,正史彂展出来的,前者是地理志,後者是五行志或者叫灾异志,明韩苑洛先生有《禹贡详畧》《洪范图解》,书之为敎,疏通知远,以史证经,斯为得矣。
(三)《诗》
《诗经》是比较特殊的一部经书,冣初读《毛诗注疏》,繁琐的训诂反而使性情汩没了,後来再去读毛诗小序,很是契合读诗诵诗的心境。古人读诗诵诗就像今天的通俗歌曲那样直白,或许抛下繁琐的训诂负累不接触任何诗经注释,单纯诵读白文,更能真切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有些人说古典诗词和诗敎竝没有关系,诗言志,诗以道性情,古之愚也直,温柔敦厚,兴观羣怨,事父事君,鸟兽草木之名,乃至风雅颂的内容,赋比兴的手灋,都是一脉相承,竝没有改变。船山先生批评训诂家不能领悟《诗经》之妙就是这个原因吧。
(四)《礼》
《泰泉乡礼》:「凡火化者,忍心害理,宜送官严惩,子孙依律死罪,工人各行重治。」
又:「禁火化以厚人伦。」
又:「孝顺父母,是我太祖高皇帝亲口教诏汝民第一件好事。父母当初生我,爱我如金玉,痛我如肺肝,子一有病,祈天祷地,问卜求医,废寝忘飡,惟恐子身不安。子或汤烂火伤,即抚胸涕泪。爱子之心,人人如此。为人子者,以父母爱我痛我之心去爱痛父母,何患不能孝顺乎?今於父母生时触怒得罪,可杀可剐,父母死日即火烧路弃,可痛可伤。此固久安之陋习,亦由有等师巫谬彰邪说,惑乱民心,以西天为极乐,火化为归仙。不知西天是夷鬼之地,父母何居?火化乃炮烙之刑,父母何罪?不思爱痛深恩,顾乃以仇报德,既煎熬其骨肉,必飘散其神魂。日後虽有思亲之时,祭之不享,哀之无益,禽兽同归,天人共怒,家道凶亡,子孙衰替,皆本於此。自今以後,切须听我教诲,生时尽心孝顺,死後随力葬埋。葬者藏也,欲人不得见也。贫者穴土藏棺,存礼而已。不许轻信风水祸福之说,及兴发某房之说,停藏父母至数十年不葬,以致尸棺暴露,鸦飡狗食,伤害天和,变生瘟疫,惜哉痛哉!晓谕明白,听者省之。」
根据《泰泉乡礼》,我对时王之政的建议是废除火化,保存土葬,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周礼》是和《尚书》一样,需要心大纔能读的,这样的职官设置、文章结构,规模都非常大。根据《仪礼》,孔子做过大夫,历聘列侯,没有资格觐见天子;孟子作为孟孙氏後裔,与孔子类似,「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这样非议孟子是不了解礼制的。敬信为人心之所固有,而以礼义为固结人心之本。上无礼以防其伪,下无学以稽其弊,而後贼民兴。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三年能达到纲纪法度有成,三十年礼乐必兴,达到为仁之极致。故杨友麟曰:「复礼不待三世,尊周不得王鲁。」
(五)《春秋》
僖十八年:冬,邢人、狄人伐卫。公羊传:狄称人者,善能救齐,虽拒义兵,犹有忧中国之心,故进之。不於救时进之者,辟襄公,不使义兵壅塞。
僖二十年:秋,齐人、狄人盟於邢。公羊传:狄称人者,能常与中国也。
关於《春秋》,我有必要说明几点,中国从汉朝以上,没有把少数民族当做人的,也就是狄人不可书人而邢人、齐人书人,就是邢人、齐人与狄人是同类,都是夷狄了。所以《春秋》有贬华夏为夷狄,竝没有进夷狄为华夏。如果专以礼敎为标准,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那麼北魏、金、蒙元、满清甚至比汉族君主更重视礼敎,它们都可以是中国。到了今天,中国台湾、美国等世界各地每年举行释奠礼、祭孔大典,可能比中国大陆还要正式、规范,有些杨朱派以美国为华夏的观点卽是根源於此。但是对待戕杀烝报、无道之极的华夏诸侯,《春秋》竝没有贬斥为夷狄,历史上的汉族王朝,不论朝政是多麼黑暗、暴虐、腐败,士大夫也没有把秦、汉、隋、唐、宋、明和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混同,把他们当成夷狄。
船山先生曰:「楚之末世,保奸弃贤,以至人心离玩,卒为吴破,於此徵矣。夷狄之兴,恒以駤戾横行天下。及其数传,乃更假窃礼文,为从容巽愞之习,尽失其长,而终不能肖中国礼义之实,遂至瓦解鱼烂,一旦暴亡,金、元之灭,若出一辙。易曰:『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信夫!」
这与上面的观点正好互相印证。我们为什麼要学习《春秋》?在今天,子女弑父母、学生杀老师、下属杀领导的事件屡见不鲜,甚至就发生在身边。前段时间,某地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年,他父亲在机关工作,可能他母亲阻止他玩网络游戏的原因,他把他母亲掐死塞进床头柜裏了,然後逃到省会网吧,警察在那裏把他逮捕了。身为父母、老师、领导不了解《春秋》大义,就必定会负上主要责任,成为罪魁祸首;做人子女、学生、下属不了解《春秋》大义,就必定会负上直接责任,最终处以极刑。在这件事中,父母没有敎育好儿子,负主要责任,成为罪魁祸首;儿子弑母,负直接责任,如果按照王法就要处以极刑。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篡弑之人惧怕的不是《春秋》使他们恶名千载不灭,他们惧怕的是,天子、方伯了解《春秋》大义,讨伐这些犯下诛死之罪的乱臣贼子,以正王法。《春秋》大义彰显的就是人道大伦,名分纲纪。圣人为什麼作《春秋》呢?就是使天下後世的人们都明白君臣父子、仁义礼乐是可以损益不可以与民变革的,从家到国、从上到下都处理好伦理关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能避免自己成为罪魁祸首或处以极刑。
春秋胡氏传定十年:「定公、齐侯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具左右司马以从至于会,所以礼相见,郤裔俘,拒兵车之命,而罢享礼之设于野,由是齐侯归三邑以谢过。故杨子法言曰:仲尼用於鲁,齐人章章,归其侵疆。桓公以义责楚,而楚人求盟。夫子以礼责齐,而齐人归地。皆书曰来,序绩也。春秋,夫子之笔削,自序其绩可乎?圣人会人物於一身,万象异形而同体,通古今於一息,百王异丗而同神,於土皆安而无所避也,於我皆眞而无所忘也。其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後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是以天自处矣,而亦何嫌之有?」
胡文定公以谓《春秋》天子之事,圣人之用拨乱反正之书,明王道,正人伦,气志天人,交相感胜之际深矣,制作文成而麟至宜矣。对自己做的实事进行表彰,排比功绩,往圣先贤这样做过,这是符合春秋大义的。
2018年5月12日初稿
2018年10月26日修订
本文2023-08-05 20:48:0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4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