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市高陵历史上有几位皇帝埋葬
并没有皇帝埋在陕西西安市的高陵。陕西西安市的高陵是一个区的名字,并不一个陵墓的名字。
高陵区隶属陕西省西安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西安市北部,因境内有奉正塬,塬体高隆,称塬为陵,故名高陵。建于秦孝公12年;地处关中平原,泾河、渭河两岸。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称。
高陵境内有唐昭慧塔、李晟碑、东渭桥遗址等古文化遗迹,是中国建县历史最早的县份之一。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扩展资料:
高陵区发历史沿革:
1、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置县。
2、新莽天凤二年改名千春。
3、更始元年复命高陵。
4、三国魏黄初元年更名高陆。
5、隋大业二年又复名高陵,相沿至今。置县以来,随着历代行政建置的改变,县境屡有增析,变化不定,自清代起基本趋于稳定。
6、唐高祖武德二年,析本县泾河以南置鹿苑县。
7、贞观元年撤销,辖地复归高陵。
8、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析本县清平乡以奉庄陵,县境较前缩小。
9、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泾阳县并入高陵,次年复立。
10、1958年12月14日,高陵县渭河南的耿镇地区割归西安市,1963年8月20日还归。高陵县东西长2055公里,南北宽201公里,总面积为294平方公里。
11、2014年12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高陵县,设立西安市高陵区。
高陵区的历史文化
自秦孝公十二年建县至今,高陵区千百年来文脉不断,人才辈出。从汉代的冯商诏续《太史公书》、学者如淳著《汉书音义》,到唐代于志宁修《隋书》;从金元两 朝的杨氏三代精修程朱理学,到明代正德状元吕楠著述等身;从清代樊景颜、陈大纲著《蝶园随钞》、张鸿道骈散并尤,到民国刘天章创办《中州评论》,无不印证 高陵的文运昌盛。
解放初期,一批农民作者,农忙之余笔耕不辍,涌现出张诚、王杰、尚英等一大批享誉三秦、叫响全国的王老九式的农民诗人和业余剧作者。这一时期,高陵戏剧创作成为陕西的亮点,成为高陵文化现象的第一个 。
上世纪70年代,高陵群众自编自演故事活动轰动全国,高平、杨宏志、赵志信等60多位专业和业余创作人员创作的400多篇故事,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 见。其中,《起根发苗》、《石头赶车》、《见面》等48篇故事不仅在全国主要媒体发表、转载、转播,还被 陕、豫、浙、鄂等多个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剧团改编为广播剧、电视剧、戏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一时间,高陵成为闻名全国的“故事之乡”,掀起了当 代高陵文学的第二次 。
改革开放后,高陵沐浴在文学的春风里,全民故事创作编讲活动的蓬勃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艺等其他文学体裁创作。农民陈民义, 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别人遗弃的烟盒、废纸上,创作完成了剧本秦腔剧《所长》、电视连续剧《三缺一》、大型眉户剧《拆迁》;7旬农民宋淑玲,“忙罢农 田,又耕方田”,创作了100多个歌颂改革开放及身边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快板作品,在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王咸阳、张永强、周晓兰、张共堂、周宝成、耿 主瑞等一大批奔波在生活一线的群众文学爱好者,不是“放下锄头,又握笔杆”,就是“刚下灶台,又筑文台”,农活之余,用自己的文字记录着高陵社会经济文化 的发展成就。
历代的高陵才俊,承前启后,弘扬时代风采,不断为高陵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这片土地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正是这浓厚的文学积淀, 造就了高陵淳朴的民风民俗,孕育了高陵人民崇文尚礼的传统美德,激活了高陵作家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为“高陵文学现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陕西西安市高陵历史上有几位皇帝埋葬没有,如果算上高陵西边的汉景帝阳陵的话,就是一座~高陵县其他文物资料(包括墓葬) 1、灰堆坡遗址 [通远镇灰堆坡村南·新石器时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 980年调查。
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暴露有灰坑、居住面和墓葬。地表陶片丰富,其陶质有泥质红、黑陶和夹砂红陶,饰绳纹、线纹、弦纹及黑彩鱼纹、三角纹、宽带纹,可辩器形有盆、钵、罐、尖底瓶、葫芦瓶、陶锉等。
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见《考古与文物》l 984年1期) 2、马南遗址 [榆楚乡马南村南50米·新石器石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1 980年调查。
位于泾、渭两河交汇处台地上,遗址南部已被渭河冲毁,残存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米,分布有密集的灰坑。采集陶片以泥质红、灰陶和夹砂红陶为主,装绳纹、弦纹、锥刺纹、附加堆纹及黑彩圆点纹、弧线三角纹,器形可辨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
(见《考古与文物》l984年1期) 3、上马渡遗址 [榆楚乡上马渡村南50·新石器时代] 位于泾河北岸奉政原上,面积约8000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不祥。采集有泥质红、灰陶和夹砂灰陶片,纹饰以绳纹为主,器形可辨罐、盆、钵等。
属仰韶文化遗存。 4、渭桥村遗址 [榆楚乡渭桥村南50米·新石器石代] 位于渭河北岸二级台地上,面积约9000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不祥。
采集有泥质红、灰陶和夹砂灰陶片,饰绳纹,器形有罐、瓶等。属仰韶文化遗址。
5、马家湾遗址 [马家湾乡马家湾村南侧·新石器石代、西周] 1 980年调查。位于渭河北岸高地上,面积约9000平方米,暴露灰坑一般深达3米。
采集有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夹砂灰陶鬲、 及泥质灰陶罐等残片,饰绳纹、弦纹。还发现西周时期的陶罐、鬲等。
(见《考古与文物》1 984年1期) 6、阳陵故城 [马家湾乡米家崖村北300米·西汉·县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泾河南岸台地上,城址平面呈现长方形,城墙夯筑。现存南墙残长约600米,东、西墙均残长约60米,残高l_米,基宽3米,夯层厚1 3一l 5厘米。
因泾河南移,北墙已不存。采集有“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瓦当及外素面、内布纹筒瓦、板瓦残片。
《元和郡县志》、《陕西通志稿》载,西汉景帝时设阳陵县治于此,晋废。 7、左冯翊故城 [鹿苑镇古城村北1 50米·东汉县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
残存有夯土墙基,出土五角形陶水管及绳纹筒瓦、板瓦残片。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高陵县志·地理志》,光武东都后冯翊治高陵,故城在今高陵西南,与此地地望相合。
8、鹿苑故城 [马家湾乡西营村南50米·唐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渭河北岸台地上,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夯筑。现存北墙残长约1 000米,东、西墙残长约l00一1 50米;残高2—3米,基宽约2米,夯层厚1 5厘米。
因渭河北移,南墙已不存。城内出土条形素面砖、绳纹筒瓦、泥质灰陶片等。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高陵县志》,唐置鹿苑县,寻废,故治在今高陵县西南,所载地望与此地相合。 9、龙跃官遗址 [通远镇李观苏村西苏村北100米唐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2万平方米。
出土方形石井圈l件,花岗岩质,边长11 8米,内边长o58米。还发现“开元通宝”钱、方形铺地砖及筒瓦残片。
据《长安志》,龙跃宫为“唐神尧旧宅,武德六年(623)以奉义宫改建”,所载地望与此相合。 10、东渭桥遗址 [耿镇白家嘴村西南l00米‘唐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东渭桥系唐渭河三桥之一,为长安城通往蒲津关的要道。
l967年发现,l981年一l983年钻探、发掘。桥址位于今渭河南26公里处,面积约2万平方米。
木柱木梁桥,南北走向,全长5488米,宽11米。揭露出楔人原渭河河床的木桩22排41 8根、石砌分水金刚墙4座。
桥南端石铺道路残长约l60米,残宽l2—20米。出土铁钉、铁板、铁栓板及“开元通宝”钱币、铜佛像等,共100多件。
1967年曾出土开元九年(721)“东渭桥记’'残碑一通,文载京兆尹率高陵、三原等l 0余县官民合修东渭桥缘起、经过。《唐六典》载:“木柱之梁三,皆渭水,便门桥、中渭桥、东渭桥”。
又《史记孝景本纪》:“五年(公元前152年)三月,住阳陵渭桥”,索隐:“渭桥在长安东北,通高陵路”,系指南渭桥起始。唐东渭桥为择地重建,一说废于宋。
(参见《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年) 11、崇皇寺遗址 [崇皇乡崇皇村‘唐一明‘县文物保护单位] 寺建于唐代,明代重修。寺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
采集有唐 俑、素面条砖、外素面内布纹板瓦残片等。存明嘉靖三十二年(1 553)“重修崇皇寺碑”方首,座佚,高208米,宽074米,厚0 1 7米。
碑文楷书,记载崇皇寺兴衰沿革,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吕楠撰文。(参见《高陵县志》) 12、隆昌寺遗址 [姬家乡毗沙村南1 50米’金、明] 位于泾河北岸二级台地上,面积约5万平方米,存明代‘‘临济宗派碑’'l通。
l986年暴露僧人砖室墓,墓室平面八角形,直径l9米,高285米,穹窿顶,内壁施仿木构砖雕斗拱及壁画。出土“大金天德三年”(1151)款贴金陶棺1具,内盛舍利子。
同出铁锡杖、黑釉瓷钵、彩绘陶钵、红陶僧人像及金代钱币。《高陵县志》:“隆昌寺在县西毗沙。
陕西西安市高陵历史上有几位皇帝埋葬并没有皇帝埋在陕西西安市的高陵。
陕西西安市的高陵是一个区的名字,并不一个陵墓的名字。 高陵区隶属陕西省西安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西安市北部,因境内有奉正塬,塬体高隆,称塬为陵,故名高陵。
建于秦孝公12年;地处关中平原,泾河、渭河两岸。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称。
高陵境内有唐昭慧塔、李晟碑、东渭桥遗址等古文化遗迹,是中国建县历史最早的县份之一。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扩展资料:
3、更始元年复命高陵。 4、三国魏黄初元年更名高陆。
5、隋大业二年又复名高陵,相沿至今。置县以来,随着历代行政建置的改变,县境屡有增析,变化不定,自清代起基本趋于稳定。
6、唐高祖武德二年,析本县泾河以南置鹿苑县。 7、贞观元年撤销,辖地复归高陵。
8、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析本县清平乡以奉庄陵,县境较前缩小。 9、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泾阳县并入高陵,次年复立。
10、1958年12月14日,高陵县渭河南的耿镇地区割归西安市,1963年8月20日还归。高陵县东西长2055公里,南北宽201公里,总面积为294平方公里。
11、2014年12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高陵县,设立西安市高陵区。
高陵区的历史文化自秦孝公十二年建县至今,高陵区千百年来文脉不断,人才辈出。
从汉代的冯商诏续《太史公书》、学者如淳著《汉书音义》,到唐代于志宁修《隋书》;从金元两 朝的杨氏三代精修程朱理学,到明代正德状元吕楠著述等身;从清代樊景颜、陈大纲著《蝶园随钞》、张鸿道骈散并尤,到民国刘天章创办《中州评论》,无不印证 高陵的文运昌盛。解放初期,一批农民作者,农忙之余笔耕不辍,涌现出张诚、王杰、尚英等一大批享誉三秦、叫响全国的王老九式的农民诗人和业余剧作者。
这一时期,高陵戏剧创作成为陕西的亮点,成为高陵文化现象的第一个 。 上世纪70年代,高陵群众自编自演故事活动轰动全国,高平、杨宏志、赵志信等60多位专业和业余创作人员创作的400多篇故事,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 见。
其中,《起根发苗》、《石头赶车》、《见面》等48篇故事不仅在全国主要媒体发表、转载、转播,还被 陕、豫、浙、鄂等多个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剧团改编为广播剧、电视剧、戏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一时间,高陵成为闻名全国的“故事之乡”,掀起了当 代高陵文学的第二次 。
改革开放后,高陵沐浴在文学的春风里,全民故事创作编讲活动的蓬勃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艺等其他文学体裁创作。农民陈民义, 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别人遗弃的烟盒、废纸上,创作完成了剧本秦腔剧《所长》、电视连续剧《三缺一》、大型眉户剧《拆迁》;7旬农民宋淑玲,“忙罢农 田,又耕方田”,创作了100多个歌颂改革开放及身边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快板作品,在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
王咸阳、张永强、周晓兰、张共堂、周宝成、耿 主瑞等一大批奔波在生活一线的群众文学爱好者,不是“放下锄头,又握笔杆”,就是“刚下灶台,又筑文台”,农活之余,用自己的文字记录着高陵社会经济文化 的发展成就。历代的高陵才俊,承前启后,弘扬时代风采,不断为高陵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这片土地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正是这浓厚的文学积淀, 造就了高陵淳朴的民风民俗,孕育了高陵人民崇文尚礼的传统美德,激活了高陵作家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为“高陵文学现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高陵县泾渭分明历史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置县。新莽天凤二年(公元15)改名千春,更始元年(公元23)复命高陵。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更名高陆。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又复名高陵,相沿至今。置县以来,随着历代行政建置的改变,县境屡有增析,变化不定,自清代起基本趋于稳定。
民国时期,县境亦未有明显变化。据民国三十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载:本县东西相距36里;南北相距33里,面积1188平方里。东至临潼县13里,西至泾阳县21里,南至长安县23里,北至三原县14里,东北至三原、临潼县11里,东南至临潼、长安县28里,西南至咸阳、长安33里,西北至三原县20里。距省城70里。
建国后,1953年与邻县调整插花地时,将县东南的惠家场村划给临潼县,换回原邓、邓家沟、六家庄3村;将县渭河南的班家、草店两村划给原长安县,换回马坊滩、兴隆村两村。1956年5月,又将县东北的邸家、学杨、刘家庄、湾里赵4村及王化孙的一部分划给三原县,换回南任、北任、官村聂、官村刘、蜜蜂王、吴郑坊马家、白马寺滩7村。1958年12月14日,将县渭河南的耿镇地区(即今耿镇,当时称红旗耕作区)割归西安市,1963年8月20日还归。县之辖境东西长2055公里,南北宽201公里,总面积为290平方公里,是陕西省地域最小的一个县。
希望能够帮到您!
西安高陵县怎么样看看这个你就知道了~ 幸福教育惠民生没有一种事业比服务人民更崇高,没有一种追求比赢得民心更珍贵,感恩群众,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应该是所有 员的共同追求。
在高陵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提出了要把每年新增财力的80%投入到民生事业中,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近年来,该县通过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等一系列举措,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先后启动实施“户均一个大学生工程”、十五年免学费教育、实现“蛋奶工程”全覆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民生工程,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县教育事业驶向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抓民生 落实教育发展之源 为不使任何一个考入大学的高陵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该县从2008年起,实施了“户均一个大学生工程”。
4年来,已累计发放奖励资助金1000余万元,受益大学生达6581人。今年起,高陵县委、县 决定,加大教育方面的扶持力度,对新考入国民教育序列的本县户籍贫困家庭大学生,研究生每人奖励 7000元,本科生每人奖励5000元,大专生每人奖励3000元,高职生每人奖励2000元。
在教育惠民好政策的影响下,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理念在高陵已深入人心。 自2012年春季开学起,在高陵公办幼儿园和取得合法办学资质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幼儿,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在校学生,户籍在高陵的高中学生,都开始享受免费教育,这意味着高陵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到上高中的15年将全部免费。
据了解,十五年免费教育的具体标准为:除长庆省级示范园执行每生每年1300元和小学附设学前班执行每生每年350元的减免标准外,其余幼儿园均按每生每年900元执行减免。对学前三年家庭困难学生,该县还将给予生活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
按照每生每年1600元的标准,免除高中在校学生的学费。十五年免费教育资金由县财政列入年度预算,为此每年投入2300多万元。
同时,该县还提出“蛋奶工程”全覆盖。今春开学,高陵还投入了700余万元,为全县21397名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提供安全美味的免费早餐。
大投入 夯实教育发展之基 高陵教育的快速发展得力于县委、县 的高度重视,对于教育事业的大投入,体现着高陵县委、县 的人才强县的大视野,他们深知:抓经济建设,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该县先后投入上亿元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工程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基础教育设施水平。
预计到今年9月,投资2100万元,按照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建设的高陵县第二幼儿园将投入使用。22所新建、改建、扩建的乡村幼儿园相继开工,目前7所幼儿园主体已经竣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投入3000余万元,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高陵一中和高陵三中的省级标准化建设;投资2778万元,建成了7所寄宿制学校。
投入7571万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加固校舍面积达77936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积32246平方米,基本消除了校舍安全隐患;全县规划实施的10所中小学塑胶操场目前已完成5所。国家发改委2011年批准立项的激光实训大楼已封顶,预计12月底主体竣工。
强师资 强化教育发展之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高陵坚持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多途径强化师资力量。
通过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培训、自学考试等继续教育培训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与专业技能。目前,全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100%、984%、9643%、8956%。
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严格按照学生数量核编教师人数,按需设岗。对全县教师上岗情况多次进行全面检查,清退了12名长期未上岗人员,杜绝了“在册不上岗吃空饷”现象发生。
积极实施教师交流机制,通过支教、转任、跟岗学习等形式促进城乡教师交流,推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高陵快速的经济发展也吸引到越来越多优秀的师范类人才来这片热土扎根奉献,近年来,该县先后新招录教师700余名,仅从教育部直属六所重点师范院校招录的就有79名教师,充实了教学第一线,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重质量 把握教育发展之本 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同时是留住优良师资和优质生源的核心吸引力。高陵县教育局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抓三展备三考”为载体,在全系统内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学校通过比质量创先进、教师通过比教学争优秀。
以“打造优质教育、建构高效课堂”为中心,积极探索适合高陵县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县教研室、县一中、县三中赴山东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邀请省市专家指导高效课堂课改工作,加强对新课程改革中重点难点研究,提高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扎实落实有效教学基本要求,建立和完善精细化教育教学管理,使教育工作和教学质量得以大力度提升。
近年来,高陵县中高考成绩喜人,高考文理二本上线人数由2007年的341人增加到2011年的804人,每年净增加100人左右,四年翻了一番还多。中考成绩多年来一直处在四县三区前列,中考优质生源的稳控。
可惜前面朋友回答的地方志资源都失效了,无法下载了,
中国方志丛书是由台湾成文出版社编辑的,出版时间为:1966年至1970年、1947年至1976年、1983年至1985年,一共影印5359册方志 。明清以来,方志成为地方官参照施政的要览。若说依据方志便能了解该地的全情,未免过于夸张,所以研读方志只能说有助于了解一地的过去情况,提供历史专题研究的翔寮资料,
全国最全方志丛书大合集《中国方志丛书》一千七百二十九册约58G,内容比较大,
《中国方志丛书》前年我在 古籍阁 中所下载到的全部地方志书籍,刚才我又看去了一下,现在依然可下载到
一共一千多册,字数有限我只展示部分省份的目录吧
全部省份地方志
01江苏(全)
02安徽省(全)
03浙江(全)
04江西省(缺1种)
05湖南省(全)
06湖北省(全)
07四川省-全
08山东省(全)
09山西省(全)
10河南省(全)
11河北省(缺2种)
12陕西省(全)
13甘肃省(全)
14广东省(缺2种)
15广西省(缺1种)
16福建省(缺3种)
17云南省(缺3种)
18贵州省(全)
D西部地方(全)
E塞北地方(全)
F东北地方(全)
中国方志丛书(补残缺24种),
├─11河北省(缺2种)
│ 001河北通志稿旧志源流关隘考(全)
│ 002清苑县志(1)
│ 002清苑县志(2)
│ 003良乡县志(全)
│ 004固安文献志(1-3)
│ 005东安县志(全)
│ 006香河县志(全)
│ 007怀柔县新志(全)
│ 008房山县志(1-2)
│ 009霸县新志(1-2)
│ 010涿县志(1-2)
│ 011通县志要(全)
│ 012光绪昌平州志(1-2)
│ 013顺义县志(1-2)
│ 014密云县志(全)
│ 015静海县志(1-3)
│ 016 新校天津卫志四卷pdf
│ 017青县志(1-2)
│ 018沧县志(1-2)
│ 018沧县志(3-4)
│ 019南皮县志(1-4)
│ 020卢龙县志pdf
│ 021初续献县志(全)
│ 022阜城县志(全)
│ 023交河县志(1-3)
│ 024临榆县志(1-3)
│ 025丰润县志(1)
│ 026昌黎县志(1)
│ 026昌黎县志(2)
│ 027新城县志(1-2)
│ 028文安县志(1-3)
│ 029雄县乡土志(全)
│ 030束鹿县志(五志合刊)(1-2)
│ 031高阳县志(1-2)
│ 032望都县志(1-2)
│ 033晋县乡土志(全)
│ 034井陉县志(1-2)
│ 035蒿城县志(1-2)
│ 036蒿城县乡土地理(全)
│ 037新乐县志(全)
│ 038完县新志(1-2)
│ 039大名县志(1-3)
│ 040东明县新志(1-3)
│ 041磁县县志(全)
│ 042广平县志(全)
│ 043高邑县志(全)
│ 044冀县志(1-2)
│ 045新河县志(1-2)
│ 046翟城村志(全)
│ 047直隶疆域屯防详考(全)
│ 048涞水县拳匪敉平录(全)
│ 049安国县新志稿(1-2)
│ 050隆平县志(1-2)
│ 051枣强县志补正(全)
│ 052武邑县志(1-2)
│ 053安次县志(1-2)
│ 054蓟县志(1-2)
│ 055赵州属邑志(1-2)
│ 056鸡泽县志(全)
│ 057唐县志(1-3)
│ 058容城县志(1-3)
│ 059邢台县志(1-2)
│ 060祁州续志(全)
│ 061永年县志(1-3)
│ 062邯郸县志(1-3)
│ 063庆都县志(全)
│ 064南和县志(1-2)
│ 065乐亭县志(1-2)
│ 066庆云县志(全)
│ 067满城县志略(1-2)
│ 069广宗县志(1-2)
│ 070东道图说便览(全)
│ 071增续长垣县志(全)
│ 072畿辅舆地全图(1-3)
│ 073成安县志(1-3)
│ 074定兴县志(1-4)
│ 075固安县志(1-2)
│ 076宝坻县志(1-3)
│ 077宁晋县志(1-3)
│ 078定县志(1-3)
│ 079元氏县续志(全)
│ 080无极县续志(全)
│ 081武强县新志(1-2)
│ 082昌平外志(全)
│ 083元城县志(1-2)
│ 084任县志(1-2)
│ 085抚宁县志(1-2)
│ 086天津志略(全)
│ 087赞皇县志(全)
│ 088蠡县志(1-2)
│ 089京师坊巷志(1-2)
│ 090重修阜志(全)
│ 091 平谷县志六卷pdf
│ 092雄县新志(1-3)
│ 093内邱县志(1-2)
│ 094滦州志(1-2)
│ 095广昌县志(1-2)
│ 096清河县志(1-2)
│ 097涞水县志(1-2)
│ 098吴桥县志(1-4)
│ 099 直隶定州志二十二卷pdf
│ 100定州续志(全)
│ 101沧州志(1-4)
│ 102盐山新志(1-4)
│ 103 续修故城县志十二卷pdf
│ 103故城县志(1)
│ 103故城县志(2-5)
│ 104任邱续志(全)
│ 105宁津县志(1-3)
│ 106景县志(1-6)
│ 107迁安县志(1-2)
│ 108徐水县新志(1-3)
│ 109祁州志(1-2)
│ 110栾城县志(1-2)
│ 111平山县志料集(全)
│ 112灵寿县志(1-2)
│ 113元氏县志(1)
│ 113元氏县志(2-3)
│ 114井陉县志(全)
│ 115井陉县志(全)
│ 116无极县志(1-2)
│ 117深泽县志(全)
│ 118南乐县志(1-2)
│ 119东明县志(1-3)
│ 120东明县续志(全)
│ 121开州志(1-5)
│ 122巨鹿县志(1-3)
│ 123威县志(1-5)
│ 124清河县志(1-3)
│ 125南宫县志(1-3)
│ 126枣强县志(全)
│ 127任邱县志(1-5)
│ 128灵寿县志(全)
│ 130 长垣县志十六卷pdf
│ 130长垣县志(1)
│ 130长垣县志(3-4)
│ 131柏乡县志(1-2)
│ 132晋县志料(全)
│ 133光绪束鹿县乡土志(全)
│ aas16032
│ 新建 文本文档txt
│
├─12陕西省(全)
│ │ 新建 文本文档txt
│ │
│ ├─1
│ │ 001长安县志(1-2)
│ │ 002咸宁县志(1-3)
│ │ 003咸宁长安两县续志(1-2)
│ │ 004兴平县志(1-2)
│ │ 005兴平县乡土志(全)
│ │ 006高陵县续志(全)
│ │ 007雩县志(1-2)
│ │ 008雩县乡土志(全)
│ │ 009蓝田县志(1-2)
│ │ 010泾阳县志(1-2)
│ │ 011盩厔县志(1-2)
│ │ 012新续渭南县志(1-3)
│ │ 013富平县志稿(1-3)
│ │ 014同官县志(全)
│ │ 015朝邑县后志(1-2)
│ │ 016朝邑县乡土志(全)
│ │ 017朝邑县幅员地粮总说(全)
│ │ 018郃阳县全志(全)
│ │ 019澄城县附志(全)
│ │ 020平民县志(全)
│ │ 021续潼关县志(全)
│ │ 022华州乡土志(全)
│ │ 023蒲城县新志(1-2)
│ │ 024雒南县乡土志(全)
│ │ 025孝义厅志(全)
│ │ 026岐山县乡土志(全)
│ │ 027郿县志(1-2)
│ │ 028麟游县新志草pdf
│ │ 029陇州志(1-2)
│ │ 030邠州新志稿(全)
│ │
│ ├─2
│ │ 031续修南郑县志(1-3)
│ │ 032长武县志(全)
│ │ 033乾州志稿(1-2)
│ │ 034武功县续志(全)
│ │ 035沔县志(全)
│ │ 036褒城县志(全)
│ │ 037城固县志(1)
│ │ 037城固县志(2)
│ │ 038城固县乡土志(全)
│ │ 039洋县志(1-3)
│ │ 040宁羌州志(1-2)
│ │ 041宁羌州乡土志(全)
│ │ 042新续略阳县志(全)
│ │ 043佛坪县志(全)
│ │ 044定远厅志(1)
│ │ 044定远厅志(2)
│ │ 045留坝厅志(全)
│ │ 046扶风县志(全)
│ │ 047扶风县乡土志(全)
│ │ 048安康县志(全)
│ │ 049续修平利县志(全)
│ │ 050洵阳县志(1-2)
│ │ 051白河县志(全)
│ │ 052石泉县志(全)
│ │ 053镇安县志(全)
│ │ 054镇安县乡土志(全)
│ │ 055凤县志(1-2)
│ │ 056府谷县志(1-2)
│ │ 057横山县志(全)
│ │ 058葭州志(全)
│ │ 059神木县志(全)
│ │ 060神木乡土志(全)
│ │ 061陕西全省舆地图pdf
│ │ 062秦疆治略(全)
│ │ 063陕西志辑要(1-2)
│ │ 064长安志(1-2)
│ │ 065同州府续志(1-3)
│ │
│ ├─3
│ │ 066重修凤翔府志(全)
│ │ 067续兴安府志(全)
│ │ 068延安府志(1-4)
│ │ 069甘泉县乡土志(全)
│ │ 070安定县志(全)
│ │ 071靖边县志稿(1-2)
│ │ 072绥德州志(1-2)
│ │ 073清涧县志(全)
│ │ 074吴堡县志(全)
│ │ 075中部县志(全)
│ │ 076中部县乡土志(全)
│ │ 077宜君县志(全)
│ │ 078砖坪县志(全)
│ │ 079延绥镇志pdf
│ │ 080三辅黄图(全)
│ │ 081洛阳伽蓝记(全)
│ │ 082永寿县志(1-2)
│ │ 083三水县志(全)
│ │ 084宝鸡县志(1-2)
│ │ 085宜川县志(1-2)
│ │ 086宜川乡土志(全)
│ │ 087西安府志(1-6)
│ │ 088续修醴泉县志稿(1-2)
│ │
│ └─4
│ 089大荔县志稿(1-2)
│ 090西乡县志(全)
│ 091华岳志(1-2)
│ 092陕西南山谷口考(全)
│ 093延长县志(全)
│ 094二十七府州县屯卫赋役金书(1-2)
│ 095略阳县志(全)
│ 096耀州志(全)
│ 097续耀州志
│ 098白水县志(1-2)
│ 099韩城县续志(全)
│ 100重修岐山县志(全)
│ 101淳化县志(1-2)
│ 102洋县志(全)
│ 103商南县志(1-2)
│ 104葭县志(全)
│ 105洛川县志(1-2)
│ 106中部县志(黄陵县志)(全)
│ 107宜川县志(1-2)
│ 108三原县新志(1-2)
│ 109朝邑县志(全)
│ 110高陵县志(全)
│ 111临潼县志(1-3)
│ 112白河县志(全)
│ 113蒲城县志(1-2)
│ 114武功县志(全)
│ 115陇州续志(1-2)
│ 116韩城县志(1-2)
│ 117韩城县续志pdf
│ 118乾州新志(全)
│
├─13甘肃省(全)
│ │ 新建 文本文档txt
│ │
│ ├─1
│ │ 001陇边考略(全)
│ │ 002钦定兰州纪略(1-3)
│ │ 003狄道州志(1-2)
│ │ 004金县志(全)
│ │ 005渭源县志(全)
│ │ 006会宁县志(全)
│ │ 007清水县志(全)
│ │ 008徽郡志(全)
│ │ 009通渭县新志(1-2)
│ │ 010西和县志(全)
│ │ 011成县新志(1-2)
│ │ 012静宁州志(全)
│ │ 013隆德县志(全)
│ │ 014庄浪县志(全)
│ │ 015崇信县志(全)
│ │ 016固原州志(1-3)
│ │ 017民勤县志(全)
│ │ 018玉门县志(全)
│ │ 019泾州志(全)
│ │ 020海城县志(全)
│ │ 021两当县志(全)
│ │ 022镇番县志(1-2)
│ │ 023永登县志(全)
│ │ 024合水县志(全)
│ │ 025夏河县志(全)
│ │ 026山丹县志(全)
│ │ 027肃镇志(全)
│ │ 028洮州厅志(1-2)
│ │ 029安定县志(全)
│ │ 030敦煌县志(全)
│ │
│ └─2
│ 031崆峒山志(全)
│ 032和政县志(全)
│ 033靖远县志(1-2)
│ 034伏羌县志(全)
│ 035新纂康县县志(1-2)
│ 036华亭县志(1-2)
│ 037重修隆德县志pdf
│ 038重修灵台县志(1-3)
│ 039临泽县志(全)
│ 040重修镇原县志(1-2)
│ 040重修镇原县志(3-6)
│ 041秦安志(全)
│ 042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1-2)
│ 043甘州府志(1-6)
│ 044徽县志(1-2)
│ 045直隶秦州新志(1-5)
│ 046兰州府志(1-3)
从1991年起,《中国地方志集成》就以省为单位分辑,择优选择资料性强、内容最丰富的志书逐年推出,至今已经连续不间断地出版了25个省的《府县志辑》和一个《乡镇志专辑》上海书店出版的《北京府县志辑》7册17种,《天津府县志辑》6册8种,
《河北府县志辑》73册162种。其中包括江苏古籍出版社(后改名凤凰出版社出版)的《江西府具志辑》87册99种,
图中右下角中有全部的这批地方志电子书,还有很多世界各图书馆藏的珍版古籍地方志
《乡镇志专辑》32册254种,《上海府县志辑》10册22种,
《山西府县志辑》70册173种,《黑龙江府县志辑》10册32种,
《吉林府县志辑》10册49种,《西藏府县志辑》1册19种,
《江苏府县志辑》68册109种,《浙江府县志辑》68册123种,
《安徽府县志辑》63册88种,《福建府县志辑》40册79种,
《湖南府县志辑》86册110种,《湖北府县志辑》67册113种,
《广东府县志辑》51册109种,《山东府县志辑》95册180种,
《辽宁府县志辑》23册55种,《陕西府县志辑》57册173种,
《甘肃府县志辑》49册104种,《宁夏府县志辑》9册13种,
《青海府县志辑》5册16种;《海南府县志辑》7册18种;
巴蜀书社出版的《贵州府县志辑》50册126种。
全国地方志各省份地方志目录:
四川府县志辑(全70册)
天津府县志辑(全6册)
安徽府县志辑(63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df格式
山东府县志辑(95册全),凤凰出版社, 2004,pdf格式
山西府县志辑(全70册)
广东府县志辑(全51册)
上海府县志辑(全10册)
乡镇志专辑(全32册)
乡镇志辑, 史念海、谭其骧等编,中国书店1992年,pdf格式
云南府县志辑(全83册)
北京府县志辑(全7册)
湖南府县志辑(86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pdf格式14G
甘肃府县志辑(全49册)
目录树bat
福建府县志辑(全40册)
贵州府县志辑(全50册)
辽宁府县志辑(全23)
台湾府县志辑(5册全),上海书店,1999,pdf格式426M
吉林府县志辑(全10册),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pdf格式,14G
江苏省府县志辑(68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df格式
河北府县志辑(全73册)
浙江府县志辑(全68册)
海南府县志辑
湖北府县志辑(全67册), 民国以前湖北方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pdf格式,115G
陕西府县志辑(全57册)
陕西编(57册全),凤凰出版社, 2007,pdf格式
黑龙江府县志辑(全10册)
高陵区的历史文化
自秦孝公十二年建县至今,高陵区千百年来文脉不断,人才辈出。从汉代的冯商诏续《太史公书》、学者如淳著《汉书音义》,到唐代于志宁修《隋书》;从金元两 朝的杨氏三代精修程朱理学,到明代正德状元吕楠著述等身;从清代樊景颜、陈大纲著《蝶园随钞》、张鸿道骈散并尤,到民国刘天章创办《中州评论》,无不印证 高陵的文运昌盛。
解放初期,一批农民作者,农忙之余笔耕不辍,涌现出张诚、王杰、尚英等一大批享誉三秦、叫响全国的王老九式的农民诗人和业余剧作者。这一时期,高陵戏剧创作成为陕西的亮点,成为高陵文化现象的第一个 。
上世纪70年代,高陵群众自编自演故事活动轰动全国,高平、杨宏志、赵志信等60多位专业和业余创作人员创作的400多篇故事,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 见。其中,《起根发苗》、《石头赶车》、《见面》等48篇故事不仅在全国主要媒体发表、转载、转播,还被 陕、豫、浙、鄂等多个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剧团改编为广播剧、电视剧、戏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一时间,高陵成为闻名全国的“故事之乡”,掀起了当 代高陵文学的第二次 。
改革开放后,高陵沐浴在文学的春风里,全民故事创作编讲活动的蓬勃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艺等其他文学体裁创作。农民陈民义, 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别人遗弃的烟盒、废纸上,创作完成了剧本秦腔剧《所长》、电视连续剧《三缺一》、大型眉户剧《拆迁》;7旬农民宋淑玲,“忙罢农 田,又耕方田”,创作了100多个歌颂改革开放及身边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快板作品,在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王咸阳、张永强、周晓兰、张共堂、周宝成、耿 主瑞等一大批奔波在生活一线的群众文学爱好者,不是“放下锄头,又握笔杆”,就是“刚下灶台,又筑文台”,农活之余,用自己的文字记录着高陵社会经济文化 的发展成就。
历代的高陵才俊,承前启后,弘扬时代风采,不断为高陵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这片土地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正是这浓厚的文学积淀, 造就了高陵淳朴的民风民俗,孕育了高陵人民崇文尚礼的传统美德,激活了高陵作家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为“高陵文学现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陵区的历史文化
自秦孝公十二年建县至今,高陵区千百年来文脉不断,人才辈出。
从汉代的冯商诏续《太史公书》、学者如淳著《汉书音义》,到唐代于志宁修《隋书》;从金元两 朝的杨氏三代精修程朱理学,到明代正德状元吕楠著述等身;从清代樊景颜、陈大纲著《蝶园随钞》、张鸿道骈散并尤,到民国刘天章创办《中州评论》,无不印证 高陵的文运昌盛。解放初期,一批农民作者,农忙之余笔耕不辍,涌现出张诚、王杰、尚英等一大批享誉三秦、叫响全国的王老九式的农民诗人和业余剧作者。
这一时期,高陵戏剧创作成为陕西的亮点,成为高陵文化现象的第一个 。 上世纪70年代,高陵群众自编自演故事活动轰动全国,高平、杨宏志、赵志信等60多位专业和业余创作人员创作的400多篇故事,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 见。
其中,《起根发苗》、《石头赶车》、《见面》等48篇故事不仅在全国主要媒体发表、转载、转播,还被 陕、豫、浙、鄂等多个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剧团改编为广播剧、电视剧、戏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一时间,高陵成为闻名全国的“故事之乡”,掀起了当 代高陵文学的第二次 。
改革开放后,高陵沐浴在文学的春风里,全民故事创作编讲活动的蓬勃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艺等其他文学体裁创作。农民陈民义, 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别人遗弃的烟盒、废纸上,创作完成了剧本秦腔剧《所长》、电视连续剧《三缺一》、大型眉户剧《拆迁》;7旬农民宋淑玲,“忙罢农 田,又耕方田”,创作了100多个歌颂改革开放及身边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快板作品,在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
王咸阳、张永强、周晓兰、张共堂、周宝成、耿 主瑞等一大批奔波在生活一线的群众文学爱好者,不是“放下锄头,又握笔杆”,就是“刚下灶台,又筑文台”,农活之余,用自己的文字记录着高陵社会经济文化 的发展成就。历代的高陵才俊,承前启后,弘扬时代风采,不断为高陵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这片土地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正是这浓厚的文学积淀, 造就了高陵淳朴的民风民俗,孕育了高陵人民崇文尚礼的传统美德,激活了高陵作家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为“高陵文学现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高陵县泾渭分明历史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置县。新莽天凤二年(公元15)改名千春,更始元年(公元23)复命高陵。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更名高陆。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又复名高陵,相沿至今。置县以来,随着历代行政建置的改变,县境屡有增析,变化不定,自清代起基本趋于稳定。
民国时期,县境亦未有明显变化。据民国三十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载:本县东西相距36里;南北相距33里,面积1188平方里。东至临潼县13里,西至泾阳县21里,南至长安县23里,北至三原县14里,东北至三原、临潼县11里,东南至临潼、长安县28里,西南至咸阳、长安33里,西北至三原县20里。距省城70里。
建国后,1953年与邻县调整插花地时,将县东南的惠家场村划给临潼县,换回原邓、邓家沟、六家庄3村;将县渭河南的班家、草店两村划给原长安县,换回马坊滩、兴隆村两村。1956年5月,又将县东北的邸家、学杨、刘家庄、湾里赵4村及王化孙的一部分划给三原县,换回南任、北任、官村聂、官村刘、蜜蜂王、吴郑坊马家、白马寺滩7村。1958年12月14日,将县渭河南的耿镇地区(即今耿镇,当时称红旗耕作区)割归西安市,1963年8月20日还归。县之辖境东西长2055公里,南北宽201公里,总面积为290平方公里,是陕西省地域最小的一个县。
希望能够帮到您!
陕西西安市高陵历史上有几位皇帝埋葬并没有皇帝埋在陕西西安市的高陵。
陕西西安市的高陵是一个区的名字,并不一个陵墓的名字。 高陵区隶属陕西省西安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西安市北部,因境内有奉正塬,塬体高隆,称塬为陵,故名高陵。
建于秦孝公12年;地处关中平原,泾河、渭河两岸。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称。
高陵境内有唐昭慧塔、李晟碑、东渭桥遗址等古文化遗迹,是中国建县历史最早的县份之一。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扩展资料:
3、更始元年复命高陵。 4、三国魏黄初元年更名高陆。
5、隋大业二年又复名高陵,相沿至今。置县以来,随着历代行政建置的改变,县境屡有增析,变化不定,自清代起基本趋于稳定。
6、唐高祖武德二年,析本县泾河以南置鹿苑县。 7、贞观元年撤销,辖地复归高陵。
8、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析本县清平乡以奉庄陵,县境较前缩小。 9、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泾阳县并入高陵,次年复立。
10、1958年12月14日,高陵县渭河南的耿镇地区割归西安市,1963年8月20日还归。高陵县东西长2055公里,南北宽201公里,总面积为294平方公里。
11、2014年12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高陵县,设立西安市高陵区。
陕西西安市高陵历史上有几位皇帝埋葬没有,如果算上高陵西边的汉景帝阳陵的话,就是一座~高陵县其他文物资料(包括墓葬) 1、灰堆坡遗址 [通远镇灰堆坡村南·新石器时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 980年调查。
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暴露有灰坑、居住面和墓葬。地表陶片丰富,其陶质有泥质红、黑陶和夹砂红陶,饰绳纹、线纹、弦纹及黑彩鱼纹、三角纹、宽带纹,可辩器形有盆、钵、罐、尖底瓶、葫芦瓶、陶锉等。
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见《考古与文物》l 984年1期) 2、马南遗址 [榆楚乡马南村南50米·新石器石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1 980年调查。
位于泾、渭两河交汇处台地上,遗址南部已被渭河冲毁,残存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米,分布有密集的灰坑。采集陶片以泥质红、灰陶和夹砂红陶为主,装绳纹、弦纹、锥刺纹、附加堆纹及黑彩圆点纹、弧线三角纹,器形可辨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
(见《考古与文物》l984年1期) 3、上马渡遗址 [榆楚乡上马渡村南50·新石器时代] 位于泾河北岸奉政原上,面积约8000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不祥。采集有泥质红、灰陶和夹砂灰陶片,纹饰以绳纹为主,器形可辨罐、盆、钵等。
属仰韶文化遗存。 4、渭桥村遗址 [榆楚乡渭桥村南50米·新石器石代] 位于渭河北岸二级台地上,面积约9000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不祥。
采集有泥质红、灰陶和夹砂灰陶片,饰绳纹,器形有罐、瓶等。属仰韶文化遗址。
5、马家湾遗址 [马家湾乡马家湾村南侧·新石器石代、西周] 1 980年调查。位于渭河北岸高地上,面积约9000平方米,暴露灰坑一般深达3米。
采集有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夹砂灰陶鬲、 及泥质灰陶罐等残片,饰绳纹、弦纹。还发现西周时期的陶罐、鬲等。
(见《考古与文物》1 984年1期) 6、阳陵故城 [马家湾乡米家崖村北300米·西汉·县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泾河南岸台地上,城址平面呈现长方形,城墙夯筑。现存南墙残长约600米,东、西墙均残长约60米,残高l_米,基宽3米,夯层厚1 3一l 5厘米。
因泾河南移,北墙已不存。采集有“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瓦当及外素面、内布纹筒瓦、板瓦残片。
《元和郡县志》、《陕西通志稿》载,西汉景帝时设阳陵县治于此,晋废。 7、左冯翊故城 [鹿苑镇古城村北1 50米·东汉县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
残存有夯土墙基,出土五角形陶水管及绳纹筒瓦、板瓦残片。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高陵县志·地理志》,光武东都后冯翊治高陵,故城在今高陵西南,与此地地望相合。
8、鹿苑故城 [马家湾乡西营村南50米·唐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渭河北岸台地上,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夯筑。现存北墙残长约1 000米,东、西墙残长约l00一1 50米;残高2—3米,基宽约2米,夯层厚1 5厘米。
因渭河北移,南墙已不存。城内出土条形素面砖、绳纹筒瓦、泥质灰陶片等。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高陵县志》,唐置鹿苑县,寻废,故治在今高陵县西南,所载地望与此地相合。 9、龙跃官遗址 [通远镇李观苏村西苏村北100米唐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2万平方米。
出土方形石井圈l件,花岗岩质,边长11 8米,内边长o58米。还发现“开元通宝”钱、方形铺地砖及筒瓦残片。
据《长安志》,龙跃宫为“唐神尧旧宅,武德六年(623)以奉义宫改建”,所载地望与此相合。 10、东渭桥遗址 [耿镇白家嘴村西南l00米‘唐代县文物保护单位] 东渭桥系唐渭河三桥之一,为长安城通往蒲津关的要道。
l967年发现,l981年一l983年钻探、发掘。桥址位于今渭河南26公里处,面积约2万平方米。
木柱木梁桥,南北走向,全长5488米,宽11米。揭露出楔人原渭河河床的木桩22排41 8根、石砌分水金刚墙4座。
桥南端石铺道路残长约l60米,残宽l2—20米。出土铁钉、铁板、铁栓板及“开元通宝”钱币、铜佛像等,共100多件。
1967年曾出土开元九年(721)“东渭桥记’'残碑一通,文载京兆尹率高陵、三原等l 0余县官民合修东渭桥缘起、经过。《唐六典》载:“木柱之梁三,皆渭水,便门桥、中渭桥、东渭桥”。
又《史记孝景本纪》:“五年(公元前152年)三月,住阳陵渭桥”,索隐:“渭桥在长安东北,通高陵路”,系指南渭桥起始。唐东渭桥为择地重建,一说废于宋。
(参见《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年) 11、崇皇寺遗址 [崇皇乡崇皇村‘唐一明‘县文物保护单位] 寺建于唐代,明代重修。寺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
采集有唐 俑、素面条砖、外素面内布纹板瓦残片等。存明嘉靖三十二年(1 553)“重修崇皇寺碑”方首,座佚,高208米,宽074米,厚0 1 7米。
碑文楷书,记载崇皇寺兴衰沿革,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吕楠撰文。(参见《高陵县志》) 12、隆昌寺遗址 [姬家乡毗沙村南1 50米’金、明] 位于泾河北岸二级台地上,面积约5万平方米,存明代‘‘临济宗派碑’'l通。
l986年暴露僧人砖室墓,墓室平面八角形,直径l9米,高285米,穹窿顶,内壁施仿木构砖雕斗拱及壁画。出土“大金天德三年”(1151)款贴金陶棺1具,内盛舍利子。
同出铁锡杖、黑釉瓷钵、彩绘陶钵、红陶僧人像及金代钱币。《高陵县志》:“隆昌寺在县西毗沙。
高陵县属于哪个区管高陵县又称高陵区,高陵区隶属陕西省西安市管辖。
历史沿革: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置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又复名高陵,相沿至今。
置县以来,随着历代行政建置的改变,县境屡有增析,变化不定,自清代起基本趋于稳定。 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撤销阳陵县,其辖地部分并入高陵,县境较前为大。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又复名高陵,相沿至今。清代县境变化不大。
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东西距30里,南北距30里。东至临潼界10里,西至泾阳界20里,南至咸宁界20里,北至三原界10里,东南至临潼界20里,西南至咸阳界30里,东北至三原界7里,西北至三原界15里。
2014年12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高陵县,设立西安市高陵区。2015年8月4日,高陵“撤县设区”正式挂牌,结束2365年的县制历史。
扩展资料: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2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20514亿元,增长68%。 第三产业增加值6487亿元,增长111%。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01:683:216。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48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3%,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
2016年,高陵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953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5642亿元,增长64%;农户投资311亿元,增长54%。
印章内容为:臣白遇道。
白遇道(1836--1926),字心悟,后改字五斋,早年号慎旃,晚年后号完古山人,陕西高陵县人。求学于三原宏道书院,同治九年(1870)中举,十三年(1874)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六年(1880),应邀编修《高陵县续志》相同,历时两载,体例与吕柟《高陵县志》相同,但在运用资料方面均标示出处,文笔洗练,是不让先贤。白遇道一生著述颇丰,除《高陵县续志》刊印流传于世,还有遗著《课馆诗赋偶存、《养正山房文稿》、《训蒙草》等。
[1]白遇道,字心悟,后改字五斋,早年号慎。告老还乡后号完谷山人。道光17年(1836)生于高陵董白村,
白遇道遗墨(书论)
1926年以90岁高龄寿终正寝。葬于高陵县南杏王村,与原配墨夫人合葬,此墓封土堆今已无存。
白遇道清同治九年(1870)中举,十三年(1874)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五年(1889)应陕西巡抚鹿传霖之约回陕讲学;二十一年(1895)出任董参赞营务,一年后光绪帝破格授任甘凉兵备道;三十三年(1907)代理甘肃按察使,兼任督陈所参议,陆军一等咨议官。宣统三年(1911)改任巩秦阶道盐运使。
白遇道擅长小楷,其书工整规范,高陵县文化馆如今还收藏有他79岁时写的一副对联和中堂,现为国家三级文物。上联为:“凤子传香花开富贵”,下联为:“龙孙衍庆竹报平安”。中堂内容是:“浩生不害问日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为善?何为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高陵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位于西安市辖域北部。全县辖4镇6乡,88个行政村,74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94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950人。总人口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9万。高陵县辖4个镇、6个乡:鹿苑镇、通远镇、耿镇、泾渭镇、崇皇乡、湾子乡、榆楚乡、张卜乡、姬家乡、药溪乡。 高陵县始建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高陵并不是“高大的陵墓”,它的名称是根据地貌从《尔雅》中来。高陵县以南有一道坚固而高阔的土山名为奉正塬,塬体高隆,《尔雅》中有:“大阜曰陵”的说法,即“大土山称为陵”,所以在秦设县时就有了高陵之名。西汉平帝元始四年,王莽改名千春,东汉初复名高陵,曹魏皇初元年(公元220年)又改名高陆,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复沿用高陵原名至今,属全国建县历史最早的县份之一。1949年5月13日全县获得解放,初属三原分区。1950年5月,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改属渭南专区。1956年10月由省直辖,1961年改属咸阳专区。1983年10月5日划归西安市管辖。 高陵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称关中的“白菜心”。东靠临潼区,南接未央、灞桥区,西连咸阳渭城区,北临阎良区,属西安市近郊县,距西安市中心仅20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10公里。泾渭二水横贯东西,西禹、西铜高速公路、210国道及西延铁路横贯南北,泾河火车站位于其中。“五区、二水、四线”已紧密地把高陵县与西安市融为一体。 高陵县在农业生产上曾创造过无数辉煌。粮食生产先后超“纲要”,过“黄河”,跨“长江”,二十世纪50年代,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80年代中期,曾以养鸡闻名全国;90年代初,又以吨粮县为誉堪称西北之首。90年代末期,高陵县立足本县实际,确立了开放带动战略,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大胆探索工业强县的路子。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县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繁荣文明经济强县,努力实现撤县设区的奋斗目标,积极实施和全力推进泾河工业园带动战略、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和城镇化战略三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陵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4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669亿元,同比增长17%;工业总产值完成1916亿元,增长3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756亿元,增长919%;县级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009亿元,增长4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4亿元,增长15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40元,增长111%。上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考核评比中居区县前列,特别是在全市重点工作抓落实考核评比中,高陵取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2005年,高陵县把建设诚信、高效、廉洁、务实政府作为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战略”,实现撤县设区目标的动力和保障,使县域经济发展在前三季度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1—9月份,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453亿元,同比增长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4亿元,同比增长18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3亿元,同比增长1101%,。以上主要经济指标中,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总额的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其它指标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二。特
本文2023-08-05 20:50:4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4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