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分享
我的本科就读于普通一本院校,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的母校里不是强势学科,本科阶段也没有开设过文献学课程,关于文献学的知识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而确定这个考研方向是出于个人兴趣。
选择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一是因为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开设时间早,积累深厚,在研究方向上已经部和史部为主,我对经史类文献有浓厚的兴趣,在未来有动力和信心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文献学考试科目中不包括文学类内容,考试范围相对明确,对于我这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献学教育的人来说,在复习备战中易抓住考试重点。
我的初试成绩总分387分,其中政治76分,英语64分,汉语综合119分,中国古典文献学128分。研究生考试总成绩排名第8。下面介绍一下初试四门学科的复习经验。
政治:
我的政治考试分数还算不错,选择题只错了一个。政治想要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做好选择题至关重要,大题的分数是拉不开同学们之间的差距的。
关于政治的复习,我是从暑假7月份开始准备的,每天政治学习时长在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不等,教材使用的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搭配徐涛的网课,学习时间段安排在专业课后,只有在专业课学不下去时才会看政治,这样可以转换一下思路。在11月份之前,按部就班复习知识点即可,到了十一月份,时间要多留给政治一些,要开始大量的练习模拟题,每天做一套到三套选择题,大题简单看一看即可。要一直保持做题的感觉,同时总结错题,在刷题过程中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
我做的模拟题包括:肖秀荣四套、八套卷;徐涛八套卷;腿姐四套卷;米鹏六套卷等。关于大题的背诵,不要照着肖四、肖八的大题答案死记硬背,有不少考研机构将肖四、肖八的大题做了总结,并且划出了框架,归纳出了知识点,我们用别人整理好的资料来背,一是容易理解,二是节约时间。
英语:
我的英语基础比较差,所以在英语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多。
前期4-6月份一直在背单词,最开始听过朱伟的《恋恋有词》,但感觉效果不好,单词没记住,段子倒是记住了。后来转用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不再看任何单词讲解视频课了,这样每两天背一单元,20天就可以背诵一遍,再复习一遍大约30天左右,这本书很小巧,携带方便,吃饭或者是路上的时候看一看,效果很好。
到了7月份,我开始做黄皮书真题,和政治不同,英语并不需要做其他的模拟题,只需要把真题吃透,一套真题完全理解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做题时遇到不会的词不要查询,在全部做完题目后再查找,判断是否学会的标准就是:随便指出阅读中的一段,你可以逐字翻译出来时,就算掌握了。除了每日规划的英语学习时间外,我的零碎的时间,比如去食堂的路上,回寝室的路上,大多用来背英语单词,我使用的背单词软件是“墨墨背单词”,从做英语真题开始,每天坚持背诵一直到考研结束,大概背了180多天,背诵时要结合例句,例句大多是真题原文,这样背单词其实就是在复习真题。
真题的难度在于阅读,在攻克了词汇关之后,阅读的难度在于长难句,学习长难句,也是要利用起空闲时间,每天坚持看“考虫Vivian”和何凯文的微信公众号推文,讲解的非常仔细,大家每天坚持把公众号的两道例句做一做就可以了。
每日必做的长难句
最后说一下英语作文,这也是我本次考试失利的地方,我准备英语作文使用的王江涛的《高分写作》,背诵并默写了十多篇,自己认为没问题了,但是上了考场看到题目后非常慌张,因为我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背诵的材料,建议大家在背诵积累了一定的范文后,务必要形成自己的模板,并找几套题练习使用一下,把自己的模板打磨成熟,遇到什么题你都不会慌张,基础分有了,你在此基础上润色一下,效果会更好。
汉语综合:
汉语综合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的复习书目包括王力《古代汉语》和董志翘《古代汉语》,复习过程要以王力本的前两册为重点,对照着董志翘老师编的《<古代汉语>同步辅导与联系》,有各书有歧义的地方,以这一册辅导书为准。王力本中的选文要逐字逐句翻译到全部弄懂为止,董老师编的《古代汉语》重点看通论部分即可,个人认为其通论部分的讲解比王力通论更加清晰,所举例子也更方便记忆。
古汉我从2018年底开始准备,当时报名了的笃学的辅导课程,跟着学姐进行第一遍的复习,学姐每次课后会布置作业,每日用繁体字抄些课文,感觉受益匪浅,一方面复习了课文,一方面练习了繁体字书写,建议大家每星期抽出半个小时来练习一下繁简体转换,古汉还是文献学都有可能考到这个知识点,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现代汉语的复习参考书是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和黄伯荣《现代汉语》,我在复习时以邵敬敏本为主,这本书讲解更加清晰,框架明了,更方便掌握,建议复习时在这本书的基础上进行补充。现汉的复习是在暑假期间7月份开始的,第一遍要认真的阅读课本,不需要边看边背,只需要对书的整体框架有一个了解即可。第二遍的复习要根据自己做出的框架进行分条目的背诵,笃学课程有配套的笔记,笔记都是历年高分上岸的学姐整理出来的,融合了多本参考书的知识点,明确标识了考试的重难点,复习起来事倍功半,节省了大量整理资料的时间,我的古汉和现汉都是在笃学笔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想整理的。第三遍复习的主要内容是背诵知识点和做历年真题,摸清真题的出题思路。
关于专业一每日的复习时间,两门科目学习时间每天维持在3小时,后期要更多一些,每天早上进行专业课的晨读,安排给专业一的时间每周2~3次。专业一的两门课程在第一遍复习时,每看完一节,都要把课后对应的练习题做了,检验一下复习效果。最后,知识点复习一定要全面,2020年现汉有修改病句的题目,我复习时对这个知识点没不够重视,只在第一遍复习时看过一遍,后来再也没有复习过,最后考试大题考到了,感觉答得很差。这是我的经验教训,希望你们能够注意这一点。
中国古代文献学:
第一阶段是扎实基础,培养文献学的基本素养。南师给出的文献学的参考书目包括项楚《中国古典文献学》、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孙钦善《中国古典学史简编》,建议大家除此之外再加一本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这本书介绍知识点更加系统,可以补充以上参考书的不足之处,且很多知识点的介绍很简练,完全可以直接用作名词解释的答案。
毫无疑问,以上这些书都要认真阅读,但是和专业一不同,如果仅仅掌握课本,很难拿到一个理想的成绩。除了复习课本之外,还建议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识性质的,如凤凰出版社出的《古文献学基础知识丛书》、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一是南师文献学老师们的著作,如赵生群老师的《<史记>编纂学导论》、王锷老师的《<礼记>成书考》,因为南师的题目一直都是和老师们的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多了解一些对初试和复试都有帮助,我在复试中便考到了《礼记》的相关问题。这个阶段一定要多读多看,放开眼界,勤动手。书中提到的哪些参考书,动手找来看一看,尤其是学习版本学时,你可以看看图录、书影,书中所讲的图书装帧方式很容易弄懂。目录学的书,可以看看《四库全书总目》,翻一翻,就知道提要叙录什么意思,包括哪几部分。
关于视频课,第一遍复习时,我听过杜泽逊先生的网课,被先生的朴实的学风所感染,相信很多同学都由此入门,我认为学习疲乏时可以听一听,来激发你对文献学的热情,倘若时间紧迫就不要再听了,对考试帮助不大。我主要听得是笃学的课程,已经上岸的学姐讲的非常全面,帮助我们汇总了不同参考书中的知识点,并且在授课时会补充当下的一些学术前沿知识,节约了大量搜集资料的时间。
第二阶段是整合知识框架,背诵知识点。在读完一遍课本之后,对整个轮廓已经有了大致了解,我在笃学笔记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一是补充学术前沿的信息,如在出土文献部分补充最新出土文献的内容,如安大简的内容与价值;一是补充或更换适合自己,便于自己记忆的例子。背诵知识点,不要死记硬背,我对文献学背书的要求是能把知识点讲出来即可,要了解这个问题大概内容,包括哪几个部分,对重点内容展开分析,其他的非重点一带而过即可,要详略得当,既要全面又要有深度。
校勘学知识点总结
第三阶段是背书和模拟考试,在背诵内容上与前一阶段有所不同,不只是背诵自己总结的知识点,还要背诵真题,文献学真题的参考价值非常大,从中可以分析老师们的出题思路,笃学考研提供了真题答案,经过了几年来众多上岸学长学姐的打磨,参考价值很高,非常受用。
除了背书以外,对复习成果的检验至关重要。在临近考试的几个月里,笃学组织了四次模拟考试,前两次考试,我都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题目,这正反应了复习中的不足与缺漏。多次的模拟考试训练,使我弥补了知识漏洞,适应了考试的节奏,在考场上才能从容应考。建议大家在考试前一定要模拟几次,找一下考试的感觉。
其他注意事项:
1、制定复习计划,一定要制定每日的学习计划,并及时检验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制定计划的好处一方面是督促自己学习,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检验自己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是增加自信,有的同学复习完一遍,感觉什么都没记住,时间全白费了,这时你拿起计划本,查看一下自己学过的内容,可以调节你的心态,也方便接下来的复习。
准备复试期间的计划
2、提高学习效率。影响学习效率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考研目标不够坚定,周边诱惑太多,学习氛围太差,复习时间太长。对此我建议,找几个有上进心的研友一起学习,互相鼓励;控制使用手机时间,卸载掉娱乐软件,每天去图书馆可以不带手机;在完成复习任务后给自己适当的奖励,比如出去改善一下伙食,看个**。复习疲惫时可以换一门课程,或者看看视频讲解课程,读读扩展书目,我在学习疲惫时喜欢读梁任工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休闲之余使我对文献学更加向往。
以上是我对过去一年考研经历的总结,希望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复习思路。祝愿所有努力奋斗的学子都成功上岸!
学习科目专业的有以下:中国古代史、史学史、历史要籍、史学理论、现代汉语、古典文学、古文献基础、古代汉语等。
就业方向可能是图书文献古籍收集整理,史学研究,考古的文献研究等。记得,中华书局等主要的古籍文献类出版社需要这方面的。就业要求高,前景应该很好。
通常是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Mr/Miss/Mrs +老师的姓氏 有时也可以叫老师的名字,但前面要加称谓,例如Miss Jessica,Mr Mark之类的。如果是高中大学和老师年龄相差无几,或不正式的场合,可以不加称谓直接叫老师的名字。
1 以'现代汉语词典'为题的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自述
我是由国内众多汉语言专家总结了20世纪以来中国白话文运动的成果,第一次以词典的形式结束了汉语长期以来书面语和口语分离的局面,第一次对现代汉语进行了全面规范。我在辞书理论、编纂水平、编校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是辞书编纂出版的典范之作。我被发行到全国各地,发行量之大,应用面之广,为世界辞书史上所罕见;对现代汉语的统一与规范,对研究、学习与正确应用现代汉语,对扩大我国与世界各民族的交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的两任主编吕叔湘先生和丁声树先生均为享誉中外的语言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在普通语言学、汉语语法、文字改革、音韵、训诂、语法、方言、词典编纂、古籍整理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吕先生主持《现代汉语词典》编纂工作四年多,确定了编写细则,完成了“试印本”,为我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丁先生主持编辑定稿工作十几年,在“试印本”的基础上,对词典字斟句酌,苦心孤诣地进行修改、完善,将其全部身心都献给了这部词典。
2 第六版汉语词典因收录了一部分英文缩写字母词引起人们讨论谈谈你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一上市,便物议蜂起。这本词典时尚的“潮”风格让人大跌眼镜。《词典》新收录了包括CPI、PPI、NBA、PK等在内的3000多新词。毫无疑问,部分身份可疑可议的新词“登堂入室”将大范围破坏汉语汉字的规范性和纯洁性。
虽然《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一些英语缩写词简单易懂且容易书写,但是正所谓一切事物都有双面性。在英语缩写词简单易用的背后也暗藏着一些毒瘤,正在慢慢地侵着我们的汉语。
首先,大多数中国人不认识、看不懂字母词。这是字母词最大的危害。一种语言文字,如果大多数人看不懂,那就极大地影响它的传播效率。在说汉语写汉字的中国人之中,懂英语的总是少数人。中国有几亿人学英语,是全世界学英语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即使这几亿人都懂“GDP”,还有几亿人不懂。在城乡50岁以上人口中,在广大农村边远地区,没学英语的人更是大多数。这一点,在城市生活、在知识分子中生活的语言文字专家们可能没有想到。
再次,在汉语中夹杂英语,会让汉语变成不汉不英的语言。你在用汉字写作一篇文章的时候,会时不时要夹几个英文;你在与中国人交谈的时候,会时不时夹杂几句英语。你在表达和交流中,不断地在两种语言中跳动和交换。这会影响语言和文字交流的效率。
而且在汉字中夹杂英文,影响汉字整体美观。英文很美,书写起来像潺潺流水;汉字很美,书写起来像连绵的高山。两种文字各美其美。但是如果在汉字中夹杂英文,一篇文字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不和谐不美观。如果在英美国家的报纸书刊中,满篇英文中时而出现几个汉字,也不美观。但人家没有这样做。
当然了影响和危及汉语言的安全,这是根本的危害。在汉语中夹杂字母词,
一旦合法化了、
规范化了,
会误导中国人认为汉语可以夹杂英语了。
这个闸门一
开,在汉语言环境中,英语会蔓延、会滥用,汉语会萎缩。随着中国人生活中更
多使用英语,会改变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一代又一代,潜移默化,几百年后,中国人更喜欢英语,不喜欢汉语了,汉语被英语代替了,这不是不可能的。
有人在说,我们对汉语要自信,区区几个字母词怎么能搞垮汉字?他们是乐观派,我是忧患派。近观几十年来英语在汉语环境中的迅速扩张,我分明看到了一部分人更喜欢英语而疏淡汉语,而这部分人又在迅速扩大。那些极力在汉语中扩大英语地盘的社会精英们逐渐占有话语权的主导地位。中国人弃用汉字汉语改用英语这个阴影在我心中越来越大。我是把字母词看作是在汉语长堤上的“蚁穴”。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中国人啊,警惕!
3 初中说明文现代汉语词典600字从我入学开始,除了丁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之外,我还有一个老师,就是我的好朋友——词典老师。丁老师教会我使用字典,原来词典用处可大啦!它能帮助我理解词义,积累词汇,丰富知识,我已经与字典交上朋友啦!
从我接触的第一本字典是[新华字典]当我第一次翻开它时,那是众多的字词、音、义完全把我吸引住了,从此我对字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不释手。
每逢我看课外书或杂志,遇到不懂的字或多音字,我都会马上请教词典。有时我与爷爷为了一个字或者词义,都会争论不休,我会马上请教字典,解决我们爷孙俩的争辩问题,多有趣啊!
我还有成语词典、英语字典、歇后语谚语词典等。随着知识的增长,[新华字典]已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我便和字词更多,内容丰富的[现代汉语词典]交上了朋友,有了它,我又理解了一些词语的含义,并把它们应用在文章中,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
词典不仅帮助我理解字、词的意义,而且使我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如天文、地理、历史、历法、农业等。我从词典中知道了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地球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384000千米、张衡发明了浑天仪、李冰修筑了都江堰……等,好多常识。
我深深地感到,我的好朋友——词典的学问真是渊博,它能帮助我解决许多难题,告诉了我许多知识,我一百个尊重和敬佩我的朋友——词典。
4 缩写英语作文there was a king who lived in a castle with his beloved sons by the sea,and the king was poor and the only thing he has was a golden crownThe king saw a beautiful bird and the bird sing the most wonderful song in the world Then one day the sons wanted to get married and asked the king for presents, but the only thing the king has was a crown So he said who ever that found the bird that he wants will get the crown and the last sons found it in the golden land becasue he found the king of the golden land o time and hiden from him one time like the deal that they had made said。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路标”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思路引擎 看到“路标”一词,我们就应想到:这一概念可实可虚,可以仅仅从表象含义来写,但这样就会显得肤浅狭窄;而如果运用象征手法来拓展题目的容量,文章就会写得深刻丰富。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有“路标”在指引着我们。 路标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事;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臆想中的。
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一件物品、一个微笑、一份记忆、一种精神、一个梦想……只要他(它)们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体现了相应的价值,都可以看作是“路标”。我们不光要看到那些客观存在的“路标”,更要洞察到诸多无形的令人终身受用的“路标”。
而且,“路标”的存在,使前方的路途由崎岖变得平坦,由羊肠小径变为康庄大道,可是,若是一味地依赖与服从“路标”,我们同样会失去个性,迷失自我。由此看来,“路标”具有双重性。
这样,我们在议论时就多了一个角度。有了这些丰富的联想,再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最擅长的文体,就很容易动笔了。
6 英语的那些词语的缩写是什么abbr,abbreviation(略)略语
adj, adjjadjective(s)(形)形容词
adv, advvadverb(s)(副)副词
adv,partadverbial particle(副接)副词接语
aux,auxiliary(助)助动词
[C],countable noun(可数)可数名词
conj,conjunction(连)连接
def art,definite article(定冠)定冠词
indef art,indefinite article(不定冠词)不定冠词
inf,infinitive(不定词)不定词
interj,interjection(感)感叹词
n,noun(s) (名)名词
neg,negative(ly)(否定)否定的(地)
part adj,participial adjective(分形)分词形容词
pers,person(人称)人称
pers pron,personal pronoun(人称代)人称代名词
pl,plural(复)复数(的)
pp,past participle (过去分词)过去分词
pref,prefix(字首)字首
prep,preposition(al) (介词)介词,介系词,介词的
pron,pronoun (代)代名词
pt,past tense(过去)过去式
sing,singular(单)单数(的)
suff,suffix(字尾)字尾
[U],uncountable noun(不可数)不可数名词
v,verb(s) (动)动词
[VP],Verb Pattern(动型)动词类型
vi,verb intransitive(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
vt,verb transitive (及物动词)及物动词
本文2023-08-05 20:56: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