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做为中国最为影响深远的古籍之一,是怎样传播到其他国家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论语》做为中国最为影响深远的古籍之一,是怎样传播到其他国家的?,第1张

《论语》是中国读书人的基础语言,并影响着全社会的思维结构。 中国文化是儒、道、佛三教的合流,但是,这三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决不是三足鼎立的,儒家文化绝对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从汉代开始,它就是无可争议的主流意识形态。

由于纸张大都是以木材为原料制成的。木头去皮碾碎之后,经过洗涤漂白,纸张里繁荣木材纤维素变成白色,接著会用亚硫酸盐来烹煮处理,以去掉木材的其他部份,只留下纤维素,最后再经过各种处理,就得到我们所用的纸了。因此,在纸张上含有少量的酸。可是在空气中放置久了,这些酸会慢慢分解掉纸张中的纤维素,再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变成**。(氧化反应)纸里的纤维素变黄,自然纸看起来就是**的了。光也可以使纸里的纤维素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使纸变黄、变脆。(光合反应)

因此收藏的书籍报纸最好是放在干燥并且避光处保存。

博物馆存珍贵书籍文物是密闭氮气环境。

因为书是用木材做原料的,它含有白色木材纤维素。由于长时间的接触空气,使得木材纤维素与空气中的氧结合而产生了化学反应,加上阳光的光合作用。因此书籍越用得时间长也就越黄了,所以书籍最好放在书柜里。

去翻翻那些积存的旧书报,就会发现旧书报的纸张颜色变黄了、质地变脆了,甚至翻几下就碎了,这是为什么呢?这还得从纸张的原材料说起。纸的前身即原材料是木材或芦苇,它们经过粉碎、蒸煮、打浆、漂白变成纸浆,然后经过造纸机连拉带压,同时烘干,最后就变成了 一张张白纸。木材或芦苇变成了纸张,它们里面的纤维素也随之迁入到纸张里。 纸张放久了,纸里面的纤维素会和空气中的氧结合,变为**,纸张也就慢慢变黄了。

在温差较大的环境里,纸张的破损速度是最快的,所以在古籍文献保存过程中,应将温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变化范围内。

湿度也是影响古籍文献存放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环境中湿度过大,就会使得纸张含水量远超于它的正常比例标准,纸张会出现变软、断裂和变形的情况,还容易滋生霉菌微生物,加速纸张的破坏和腐朽。

这里从古今中外“文山”“史海”中精选了文史名人名著3000

余条。分

为中国文学名人名著、外国文学名人名著、中国史学名人名著、

外国史学名人名著四大部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外著名文学家、史学

家的生平事迹、主要著述及其在文学史、史学史上的地位;简明扼要地介绍

了中外文学名著、史学名著的写作年代、时代背影、主要内容及对后世的影

响。

NO1 辛甲西周初太史

辛甲西周初太史。一作辛甲大夫。原殷臣,事纣王,曾向纣75

谏,纣

不听。闻姬昌贤,乃归之。文王任以公卿,封于长子(今属山西)。《汉书·艺

文志》著录《辛甲》29 篇,今佚。

NO2 孔丘

孔丘(见中国文学部分)

《春秋》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断代史书,相传是孔丘根据鲁国史官所

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创私家编订史书的仟端。已的记述方法

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年”(西晋杜预《春秋左传序》),全书

记述了周王朝、鲁国和其他诸侯国的事迹。上起公元前722

年(鲁隐公元年),

下讫公元前481 年(鲁哀公十四年),共242 年。全书17000

字。记事简单,

往往只用三言两语。内容主要是各国互相征战、朝会、结盟、往来聘问及天

地灾异等事。同时孔子还对这些事件作了一些评论,选择他认为恰当的文字

来暗寓褒贬之意,即所谓“徽言大义”,后世称为“春秋笔法”。它对后世

的哲学、政治思想及历史、文学著作有很大影响。

NO3 《尚书》

《尚书》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件汇编。原名《书》,因其记上古

之事,故称《尚书》。尚,古通“上”,即“上古史书”之意。是儒家经典

之一,又称《书经》,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秦始皇焚书时,《尚书》在焚

禁之列,济南人、伏生将《尚书》藏于屋壁内。至汉初取出时,只残存28

篇,立于学官,用当时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并从此由史书变为儒家

五经之一。汉武帝末期,相传在孔府壁中发现了用先秦文字写的《尚书》,

称《古文尚书》。从此,便引发了经学史上的今、古文之争。从内容上看,

《尚书》中的28

篇是学术界公认的比较可靠的材料,包括《虞书》2 篇、《夏

书》2 篇、《商书》5 篇、《周书》19

篇,是商、周二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

及东周、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记载;从时间上说,

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虞、舜时期,下止春秋时代秦穆公;从文体上看,有典、

漠、训、诰、誓、命六种,除《禹贡》外,均是上训下或下告上之词,类似

于后世的诏令奏议。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初

期历史的重要史料。历代研究、注释《尚书》的著作颇多,清代孙星衍《尚

书今古文注疏》是注解中比较完备的一种,它吸收了清代部分学者的研究成

果。中华书局1964

年出版的曾运乾著《尚书正读》、齐鲁书社1981

年出版

的牟庭著《同文尚书》别具风格,见解独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NO4 左丘明

左丘明春秋史学家。鲁国人。历来为儒家学派所推尊。一说复姓左丘,

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一说左眼失明,故称盲左;一说双目失明。曾

任鲁国太史。相传他根据春秋时代各国史实及有关文字记载,著编年体史书

《左传》和国别体史书《国语》。是后人研究春秋社会各种历史的宝贵资料。

(吕向奎)

《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相传是春秋鲁

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被认为是解释孔子《春秋》的,故称《春秋左氏传》,

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为儒家的经

典之一。晋代杜预分年放在《春秋》后面,合为一书,加以注释,叫《春秋

左氏经传集解》。《左传》记事起于公元前722

年(与《春秋》相同),止

于公元前454 年(比《春秋》晚27

年)。比较系统地详细记述了这一时期各

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的重大事件,内容丰富多彩,用精炼的笔墨

描写复杂纷繁的事件,刻画各式各样的人物,尤其是战争和外交辞令,写得

更为出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春

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国语》春秋时期的国别史,我国最早的分国纪事的史书。相传为春秋

时期的左丘明著。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语为主。分

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语,共21

卷。它和《左传》一样纪事截

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前454

年)止。如同《左传》的姊妹篇,故有《春

秋外传》或《左氏外传》之称。其特点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记

史事的原委很简单,但记言论则详细,不是自始至终有系统地记,而是有重

点地记述若干事件。它展示历史的横断面,同编年史可以互相补充,是研究

先秦史的重要资料。通行本有三国韦昭的《国语解》。近人徐元诰著有《国

语集解》。

NO5 《世本》

《世本》战国时史官所撰,记黄帝迄春秋时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

(都邑)、作(制作)等。原书约在宋代散佚。清有钱大昭、王谟、孙冯翼、

洪饴孙、陈其荣、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茹泮林、王梓材等辑本。1957

商务印书馆合印《世本八种》,其中以雷、茆两种较佳。

NO6 《战国策》

《战国策》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

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

向编订为33

篇。宋时己有缺佚,由曾巩作了订补。近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

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战国纵横家书》,与本书内容相似。

NO7 《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晋咸宁

五年(279 年,一作太康元年或二年,即280

年或281 年)在汲郡的战国时

魏墓中发现。凡12 篇,叙夏、商、西周、春秋时晋国和战国时魏国史事,至

魏襄王二十年(299

年)为止。此书宋时佚失,清朱右曾辑有《汲冢纪年存

真》,王国维据以补辑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资料,

并可校正《史记》所载战国史事年代的错误。

《逸周书》原名《周书》,连序共71

篇。有人误以为与《竹书纪年》

同时出土,称为《汲冢周书》。经后代学者考定为先秦古籍,而多数出于战

国时拟周代诰誓辞命之作。其中《克殷》、《世俘》、《度邑》、《作雒》

等篇,所记周初事迹,当有所根据。

NO8 吕不韦

吕不韦(?~前235

年)战国末年濮阳(今河南淄阳西南)人。原为阳

翟(今河南禹县)巨商。他在赵都邯郸见到以质居赵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

子楚),认为“奇货可居”,游说华阳夫人,立为太子。秦孝文王(安国君)

死,子楚继位(即庄襄王)。任其相国,封文信侯。庄襄王卒,秦王政(秦

始皇)年幼继位,他继任相国,尊为“仲父”,食邑十万户。又利用燕赵矛

盾取得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城作封邑。执政时攻取周、赵、魏的土地。

门下有宾客三千,家僮万人。曾令宾客编著《吕氏春秋》,有杂家之称。秦

王政亲理政务后,因嫪毒案被免职、放逐,忧惧自杀。今存《吕氏春秋》26

卷。

《吕氏春秋》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共同编写。也称《吕览》。

它汇集了先秦各种学派的思想,既有儒家、墨家、法家、名家的主张,也有

道家、农家、阴阳家的观点,是杂家的代表著作。其编写目的,是为秦国统

一天下、治理国家准备思想理论武器。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26

卷,20

多万字。文章不尚藻饰,朴实简劲。组织结构很有系统性,论说事理

很有逻辑性。在论述中引证了大量的古史旧闻,及天文、历数、农业、音律

等各方面的资料。所引用的书籍,有许多后世已经失传,因而有重要的史料

价值。对后来的《史记》亦有显著影响。但由于是集体著述,思想很不统一。

东汉高诱注。近人许维遹有《吕氏春秋集释》。

NO9 陆贾

陆贾(约前240~前170)楚(今江苏徐州)人,汉初政论家、辞赋家。

早年随刘邦平定天下。善于口辩。西汉建立后,曾两次出使南越(今广东、

广西一带),招谕赵佗臣属西汉,因功任太中大夫。吕氏称制时,他称病免

归,置田产于好畤(今陕西乾县东)。他劝说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加强将相

团结,及时平定诸吕之乱,并迎立刘恒为汉文帝。刘邦即位之初,自认为“马

上得天下,安事《诗》、《书》!”他向刘邦提出“逆取顺守,文武并用”

的统治方略,力主提倡儒学,辅以黄老“无为而治”思想。他受刘邦之命,

总结秦亡教训,著《新语》12

篇。大旨崇王道,黜霸术。本书以清宋翔凤校

本较好。《新语》是否为陆贾所著,认识不一,有人认为全出于后人伪造,

也有人认为真伪相搀杂。另有《楚汉春秋》和赋3

篇,今佚。

《新语》西汉陆贾著。上下两卷,共12

篇。汉高祖对他说:“试为我

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乃粗述存亡之征以奏,

高祖称善,号其书曰《新语》。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楚汉春秋》汉初杂史,列为“子部杂志”或“稗史”。陆贾撰。时值

秦汉之交,社会动乱,百废待兴之际,陆贾利用当时的第一手材料,可谓当

代人写当代史。该书为后来司马迁撰《史记》时述楚汉史事,提供了主要依

据。《楚汉春秋》9

卷,其主要内容是记载项羽、刘邦起事以至汉初的史事,

所谓“记录时功”,“诛锄秦、项之事”。由于作者站在统治者立场对西汉

开国创业歌功颂德,其史料价值不免有失真实之处。司马迁采用时慎予更正。

“春秋”本是编年体史书的通称,但《楚汉春秋》不是编年体,已无“春秋”

的原意了。该书南宋已佚,清代人茆泮林、洪颐煊、黄奭均有辑本,分别见

于《龙溪精舍丛书》、《问经堂丛书》和《黄氏逸书考》诸丛书中。

NO10 《新书》

《新书》又称《贾子》。西汉贾谊撰。政论著作。《汉书·艺文志》著

录为58 篇。今本10 卷,58

篇。其中《问孝》、《礼容语上》两篇有录无书,

实际上只有56

篇。《汉书·艺文志》列为儒家。内容多为讨论时政。《新书》

总结秦兴亡的教训,提出“取”与“守”不同术:夺取政权要靠暴力,巩固

政权要用“仁义”。建议统治者定制度、兴礼乐、礼法并重,以达长治久安

的目的。《新书》提出了“众建诸侯以可其力”的建议,以加强中央集权。

书中反复论述了“民为邦本”的思想。指出“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

有速,民必胜之。”(《大政上》)《新书》不仅立论通达国体,切中时弊,

而且文字优美,铺张扬厉,淋漓酣畅。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西

汉鸿文”。(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NO11 董仲舒

董仲舒(前197~前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

枣强)人。学习十分刻苦专心。《汉书·董仲舒传》说他“三年不窥园”。

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学有专精,专治《公羊春秋》,时人称之为当代孔子。

他招收学生,下帷讲授。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举贤良文学,他上“天人三

策”,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和“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建

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武帝采纳。开以后两千年以儒学为正

统的先声。曾任江都王和胶西王相。晚年退归故里,埋头读书、著书。朝廷

有大事,常派人向他请教。死后葬于长安两郊。武帝过其墓,特下马致意。

著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今存。

《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撰。今本17

卷,82

篇。其书以《公羊春秋》

为依据,杂以阴阳五行之说,是一部宗于儒学又异于先秦儒学的新儒学著作。

该书大力宣扬“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创造万物

的、有意志的神。天意表现为阴阳五行的运动和寒暑四季的变化。天人同类,

人副天数,天人感应。进而提出了“祥瑞说”和“灾异谴告说”。该书大力

宣扬“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又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

道亦不变”。(《春秋繁露·基义》)这就把儒家思想神学化。“天人感应

论”,对两汉神秘主义思潮有很大影响。“三纲五常说”,统治中国达两千

年之久。书中体现的“大一统”思想,革除弊政、限民资田、薄赋敛、省徭

役的主张,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社会生产

起了积极的作用。

NO12 刘安

刘安(前179~前122)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沛郡丰(今江苏丰县)

人。汉高祖孙,淮南厉王刘长的长子。安好读书、善鼓琴,才思敏捷,尤工

词赋。景帝时,吴楚七国反,他本欲加入叛乱,为大臣劝阻,未见行动。所

以平叛之后,朝廷未予深究。武帝好文艺,对安颇敬重。曾命其作《离骚传》。

安清晨受命,早饭时既成。帝甚爱之,赐几杖,不朝。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

数千人,编写《鸿烈》一书。(既现在所传的《淮南子》)此书规模宏大,

集西汉前古代思想之大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刘安图谋叛乱;

欲夺帝位,事泄自杀。受株连者数千人。有集,已佚。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人苏非、李尚等

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内21

篇,外32 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

本21

篇为内篇。《淮南子》大旨归于道家,但又融合儒、法、阴阳各家思想,

一般认为属于杂家著作。该书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牢笼天地,博及古今”。

(《史通·自叙》)它总结治乱兴衰的经验,探究天道人事的规律,寻求避

祸求福养生保身之道。它继承和发展了老庄的“道”,系统地提出了“道”、

“气”学说。并以此为基础,对宇宙的生成和变化,人的形体和精神的关系,

作出了唯物主义解释。它改造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使之成为因势利导的

积极行为。它反对崇古循古,主张因时变化,坚持历史进化论。书中还保留

有不少科学史材料。梁启超说《淮南子》,“其书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

中第一流也。”(《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注本有东汉高诱的《淮南鸿烈

解》。

NO13 司马谈

司马谈(?~前110)西汉史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秦蜀守司马错八世孙。曾向唐都学天文,向杨何学《易》、向黄子学黄老之

术。建元、元封之间,任为太史令。前110

年,武帝封禅于泰山,他被滞留

于周南,没有参与封禅事,忧愤而死。著《论六家之要指》,总结当时流行

的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先秦各派学说,尊崇道家。曾辨析形神关系,

提出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的论点。他根据《世本》、

《战国策》、《楚汉春秋》等书,撰写史籍。其子司马迁从其志,续成《史

记》。

NO14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约前86)字子长,两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处时代正是西汉极盛

的汉武帝时期。其父司马谈学识渊博,任太史令,曾有志编写一部通史,但

未能如愿,临终前嘱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迁少时随父移居茂陵(今陕

西兴平县),后又到长安。十岁便能诵古文,后来跟孔安国学《古文尚书》,

听董仲舒讲《公羊春秋》。20

岁开始外出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沅、湘、

汶、泗、齐、鲁、峄、鄱、薛、彭城、梁、楚,远至川、滇。广泛搜集旧闻

传说,考察民情风俗。他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

年)继任父职,为太

史令,得以饱览皇家所藏图籍。武帝太初元年(前104 年)参加制定《太初

历》后,开始撰写《史记》。天汉二年(前99

年)因李陵与匈奴战败投降,

迁为之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太始元年(前96

年),被赦出狱,

任中书令。他忍辱发奋,继续著述,约在征和三年(前90

年)完成了不朽的

史学名著《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太史公》。西汉司马迁

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著。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时代。

共130

篇:本纪12 篇,表10 篇,书8 篇,世家30 篇,列传70

篇。总结了

我国三千多年社会发展历史,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体例。书中记述了历

代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情况及帝王、公侯、将相和其他重要人物的事

迹,对国家统治者敢于批判、讽刺,同情农民起义,歌颂我国人民的革命传

统、群众的优良品质和殊异才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作者

有极高的写作技巧,全书文字博雅优美,叙事流畅生动,既是一部史学名著,

又是不朽的文学名著。

孔安国西汉经学家。孔子后裔。字子国。曾学《诗》于申公,学《尚书》

于伏生。鲁恭王坏孔子旧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及传、《论语》、《孝

经》,皆蝌蚪文字,当时无人能识。他以今文读之,定为58

篇,开古文尚书

之学派;但为后世学者所怀疑。又有《尚书孔氏传》,宋人开始怀疑之,经

明清学者考证,系后人伪托。还作《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已无存。

汉武帝时,任谏议大夫,临淮太守。

NO15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

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历仕宣、元、成三帝。12

岁时继父任为郎,20

岁任谏议大夫。元帝时,因用阴阳灾异附会时政,弹劾

宦官、外戚专权,两次被捕入狱,罢官十余年。成帝即位后,任光禄大夫,

官至中垒校尉,在此时,他改名为刘向。刘向曾校书于天禄阁达二十年,其

间写成《别录》,开创我国目录学。所作《九叹》等辞赋33

篇,大部已散佚。

另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汉书》、《五经通义》等。明

人辑有《刘中垒集》。

《新序》西汉刘向撰。今本10

卷,系宋曾巩所校定,较原本30 卷已有

残缺。内《杂事》5 卷,《刺奢》1 卷,《节士》2 卷,《善谋》2

卷。采集

舜、禹至汉代史实,分类编纂,所记事实与《左传》、《战国策》、《史记》

等颇有出入。

《说苑》西汉刘向撰。原20

卷,后仅存五卷,经宋曾巩搜辑,复为20

卷。内分君道、臣术、建本、立节等二十门,分类纂辑先秦至汉代史事,杂

以议论,借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

《列女传》西汉刘向撰。7

篇7 卷。分母仪、明贤、仁智、贞顺、节义、

辨通、嬖孽等七门,共记105 名妇女事迹。此书屡经传写,今本中如陈婴母

等东汉以来凡16

事,均为后人所增。

NO16 扬雄

扬雄(见中国文学部分)

《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扬雄撰,是一部方

言和训诂之作。原书15

卷,扬雄历时27 年似仍未完成。《隋书·经籍志》

以后定为13

卷。该书体例仿《尔雅》,类集古今各地同义词语,并分别注明

大部分词语的通行范围。其材料来源,或采自古代典籍,或来自直接的调查,

说明了汉代语言的分布,是研究古代词汇的重要参考资料。后人研究该书者

颇多,且对原作均有增补阐发,以晋郭璞《方言注》、清戴震《方言疏证》、

清钱绎《方言笺疏》等具有代表性。

NO17 刘歆

刘歆(约前53~23)西汉古文经学家、目录学家、天文学家。字子骏。

后改名刘秀,字颖叔。沛(今江苏沛县)人。经学家刘向之子。少时因文才

出众,为成帝召见,任黄门郎。刘向死,歆继承父业。整理六艺群书,类别

为《七略》,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对中国目录学的建立作

出了贡献。刘歆校书时得见古文《春秋左氏传》、《毛诗》、《逸礼》等书,

建议为它们立学官。遭到了今文经学派的反对。后因得罪执政大臣,出任河

南太守。刘歆少时,曾与王莽同为黄门郎,王莽执政后得以重任。历任右中

曹太中大夫、中垒校尉、京兆尹。封红林侯。后为国师。刘歆怨恨王莽杀其

三子,又因南阳兵起,惧大祸将至。地皇末年(23

年),参与谋杀王莽,事

泄自杀。今存著作有《遂初赋》、《列女传颂》、《三统历谱》。明人辑有

《刘子骏集》。

NO18 桓宽

桓宽西汉文史学家。字次公。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

秋》。宣帝时举为郎。官至庐江太守丞。宽博学多识,善写文章。昭帝始元

6

年(前81

年)召开盐铁会议。会议上桑弘羊和贤良文学就盐铁官营等问题

进行辩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桓宽把辩论双方的论

点记录下来,加工整理,用对话形式编撰成《盐铁论》60

篇,是研究西汉政

治经济问题的重要资料。

《盐铁论》西汉桓宽撰。10 卷,60

篇。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实

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平准等政策,遭到豪强之家和富商大贾的激烈

反对。汉昭帝始元6

年(前81),召集朝廷大臣和郡国所举贤良文学,举行

会议,就盐铁官营等问题进行辩论,称为“盐铁会议”。至宣帝时,桓宽根

据会议记录,又加以整理和增广,撰成此书。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记辩

论,第二部分记余谈,第三部分是后序。内容以讨论经济政策为中心,广泛

涉及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问题。记载了贤良文学和桑弘羊不同

的治国学说,及各自的施政主张。是研究西汉史的重要资料。《盐铁论》采

对话体。语言简洁流畅,浑朴质实。行文整齐而有变化,疏朗中又见细密。

善用对话表达人物思想、神态。是西汉独具一格的文学作品。

NO19 汜胜

汜胜之西汉农学家。汜水(今山东曹县)人。汉成帝时为议郎、劝农使

者。曾在三辅教民种田,获得丰收。后迁御史。他对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

验进行总结,创造出一种精耕细作的区田法。另外还有溲种法、穗选法、嫁

接法等,对当时和后世有较大影响。著《汜胜之书》2

卷18 篇,是我国最旱

的农学著作。

《汜胜之书》农学著作。西汉汜胜之撰。2 卷,18

篇。本书是对西汉黄

河流域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内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农作物

的栽培技术等。对节候、辨土、施肥、选种、下种、防旱等农事作业均有论

述;介绍了禾、黍、麦、稻、大豆、麻、桑等作物的栽培方法,及耕田法、

溲种法、穗选法、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干法等生产技术。重点记述了区

田法。即在大田里划出小方,集中施肥,灌水,可大大提高产量。该书是研

究西汉农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史料。本书早佚。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多

所称引。旧辑本以清代学者洪颐值所辑较优。今人石声汉撰有《汜胜之书今

释》。

NO20 桓谭

桓谭(约前30~约41)东汉哲学家、经学家、政论家。字君山。沛国

相(今安徽濉溪)人。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才,遍习五经。以父任为郎。

汉哀帝、平帝时位都不过郎,王莽时任掌乐大夫,更始时拜太中大夫,光武

帝时任议郎给事中。喜欢非毁俗儒,因坚决反对谶纬之学,被光武帝目为“非

圣无法”,险遭处斩,出为六安郡丞,抑郁不乐,道中病卒。他提出了“以

烛火喻形神”的著名论点,对后来无神论思想的发展有影响。著作有《新论》

29

篇。已散佚,清人有辑本。另有赋、谏、书、奏26 篇,多散佚。今存奏

疏《陈时政疏》、《抑谶重赏疏》等。

《新论》东汉桓谭撰,共29

篇,早亡佚。《弘明集》中载有《新论·形

神》一文。该文从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了“形神”即形体同精神的关系问题,

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完则火灭,形体死亡,精神

不复存在。今《桓子新论》以清严可均《全后汉文》辑本为较备。

详见http://shujixooobcom/wxsj/200810/347456htm

把古籍放在塑料袋里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不建议放入花椒。

古籍纸张老化毁损的原因主要是由内外两个因素起作用。

内在因素由古籍生成的时候就决定了,取决于纸张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以及墨迹材料的耐久性和固着性。传统工艺生产的宣纸可以长期保存,在敦煌莫高窟就出土过的唐代经页已有上千年历史,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辨,故有纸寿千年的说法。

而外在的因素主要是纸张曝露在常规大气中受到氧气、空气污染物、湿度变化、霉菌、灰尘、紫外线和虫、鼠的危害。

组成纸张的有机材料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会在空气中氧化。同时现在空气污染严重,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含量较高,这些气体遇到纸张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酸对纸张具有很强烈的毁坏作用,有专业文献提及,曝露在3级污染空气中的书籍只要10天,纸张耐折度就会发生严重的下降。

国外的最新研究资料指出,古籍库房中的VOCs对书籍也有负面影响。花椒作为一种带有挥发性油脂有机物,不排除会释放出VOCs。

收藏或保存古籍的目的主要是其具有很好的历史文化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而要实现上述价值的前提是文献的保存要好,用收藏界的行话来说就是品相要好。

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找到档案馆或图书馆,由他们文保部门工作人员负责进行真空包装处理。采用真空包装技术来保存纸质档案资料,可以在包装内部形成低氧环境,大多数微生物因缺氧不能生存,化学物理变化也得到延缓;同时隔绝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防止纸张和字迹曝露在常规大气中受到氧气、空气污染物、湿度变化、霉菌、灰尘、紫外线和虫、鼠的危害,延长纸质档案资料的保存寿命。



古籍文献在保存过程中可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常见的有8大原因:酸化、老化、鼠啮、虫蛀、火烬、水渍、霉变和絮化。

酸化的古籍,纸张PH值明显降低。酸化的主要特征为纸张变硬、变脆;严重的无法翻动,甚至碎成纸屑。

老化表现为纸张颜色变暗、变硬;纸张出现**斑点等。由于老化,纸张纤维逐渐降解,丧失机械强度,直至变成粉末。造成老化的原因较为复杂,光照、污染、潮湿等因素均会对纸张产生不良影响。

鼠啮主要表现为在书叶四周造成缺损,面积大小不一。此外,书中大多伴有鼠溺侵蚀造成的生霉、粘连现象,往往形成书砖,对书籍造成较大伤害。库房简陋、缺少装具、管理水平低是造成鼠啮的主要原因。

虫蛀的特征是古籍上出现圆形或曲线形蛀洞;多数呈贯穿状,即蛀洞从书的封面贯穿到封底。被虫蛀蚀严重的古籍蛀洞几乎连成一片,文献资料损失惨重。书籍产生虫蛀伤害的主要原因是库房环境没有温湿度控制,适宜书籍害虫活动和繁衍。

火烬的古籍上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火烬痕迹,由于多数火烬古籍曾在灭火时被水浇过,大多伴有霉变、粘连、变形等损坏特征。

水浸的古籍表面会出现成片的水印,部分伴有字迹洇化现象。

霉变是指古籍受潮或遭水浸以后,附在古籍上的霉菌孢迅速发育,生长出菌丝,致使书叶病变区域的纸张强度逐渐降低直至完全丧失的过程。霉菌分泌物在书叶上形成霉斑并可使书叶相互粘连,严重的会变成书砖。

絮化是指古籍四周纸张纤维蓬松呈棉絮状。其产生原因是书籍在流通过程中受到过度摩擦所致。絮化可使书叶病变区域的纸张强度降低直至全部丧失。

我认为古籍修复的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古籍不仅能够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而且也能够让我们回顾历史,并且从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但是古籍的保存时间并不长,而且很容易因自然灾害而受损。

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够从事古籍修复的工作,而且认为这一工作能够体现个人的价值,虽然这工作可能会有一丝乏味,但这的确特别有意义。古籍修复师廉成春说要让古籍再活五百年,对于古籍修复的工作,我有三个看法:

一、这一工作能够产生深远的意义。

我特别认可古籍修复这一工作,而且我也希望我能够从事这一工作。因为这些工作的确能够产生更加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并且也能够带给我们更多鼓舞。这一工作并非毫无价值,因为这一工作不仅能够保存更多的古籍,而且也能够加大我们对古籍的重视力度。

二、这一工作能够保存宝贵精神财富。

我认为这个工作的确能够弘扬精神力量,并且保存更多的精神财富。因为当我们能够成功修复古籍时,我们的确能够感到特别的自豪,而且我们也能够在修复古籍的过程中感受到古籍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能够传承真正优秀的文化。

三、这一工作能够体现个人的意义和价值。

我认为只有更加博学多闻而且认真细致的人才能够从事这个工作,而且才能够将这一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展现的淋漓尽致。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理解这一工作真正的含义,才能够更加专注地修复古籍。这个工作可能会让人感到无聊,但是对于喜爱这个工作的人来说,却是特别的有趣和有意义。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