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五味与药物功效的关系是什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四气五味与药物功效的关系是什麽?,第1张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是酸甘苦辛咸,由于古代对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规范,所以很多古籍上对其表述有混乱的地方,但是大体上的功能主治主要体现在

寒凉药物主要用来治疗热性病,反之亦然,

酸性药物具有收涩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外泄性疾病,如出汗,腹泻,遗精等等,

甘能补能缓,具有缓急止痛,补益和中的作用

苦能泄火,燥湿。

咸能软坚散结通下的作用,

辛能发散,行气活血

中药的功效离不开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于四时相应,春,夏,秋,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已。药性温者法象春天,所以能生万物。药性热者法象夏季,所以能长万物者。药性凉者,法象秋,所以肃万物。药性之寒者,法象冬,所以杀万物者。

中药的四气与人体的五脏相合,春天属木,在人体属肝,有温暖升发之力。夏属火,在人体属心,有炎上燎燔之势。秋属金,在人体属肺,有凉降之意。冬属水,在人体属肾,有封藏之功。

还有一个中央脾土,有运化之功,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主要是靠脾的运化之力,既以中央灌溉四维。所以了解中药的寒热,温凉,和五脏的属性相结合,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

五味既酸,苦,甘,辛,咸。每一味代表的阴阳属性和功效又不相同,如酸味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

苦味有泄,燥,坚的功效,泄有泄火,泄热的作用,苦味能燥湿,苦味能坚,坚可能不好理解,举个例子,如治阳痿,想让他坚挺,在补益的同时,加入一两味苦味的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苦能坚的功效。

甘味能补能缓能和,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功效。

辛味,能行,能散,能润,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多用于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咸味,能下,能软坚,具有泻下通便,软件散结的功效,一般用于大下便燥结,痞块,结节,肿物等。

凡药物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地,或取其所生之时,各以其所偏胜,来补救其偏衰,调和阴阳,调理脏腑。

此外辛甘发散属阳,酸苦涌泻属阴。凡药轻虚的能浮而散,药质重的沉而下,质轻的入心肺,质重的入肝肾。同时把四气五味阴阳属性相结合,再把内经五脏苦欲补泻论贯通,这是古人用药的大法,也是以简统繁的智慧。

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其中的“性” 又称为“气”,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名词,所以四气也就是四性。性和味的作 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 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 次于热、凉次于寒。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感 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 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的。如果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 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中草药的药性,通过长时期的临床实践,绝大多数已为人们所掌握,如果我们 熟悉了各种药物的药性,就可以根据“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和“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针对病情适当应用了。一般是,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此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为平和,称为“平”性。由于平性药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的作用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

凉、平正气,而一般仍称为四气。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各种滋味的作用如下:

(一)辛 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一般发汗的药物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数有 辛味;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二)甘 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

(三)酸 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四)苦 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

(五)咸 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

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是这样的:

(一)淡 就是淡而无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数是淡味。

(二)涩 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同时,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

”。

气和味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种药物既具有一定的气,又具有一定的味。 由于气有气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必须将气和味的作用综合起来看待,例如,紫 苏性味辛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所以可知紫苏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芦根性

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热,所以可知芦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热生津……等。

一般说,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也 就有所区别;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药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点 。例如,同样是寒性药,若味不相同,或为苦寒,或为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异,如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同样是甘味药,但气有所 不同,或为甘温,或为甘寒,其作用也不一样,如黄耆甘温可以补气,芦根甘寒 、能清热生津。所以,在辨识药性时,不能把药物的气与味孤立起来。

在临床具体应用时,一般都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的,而在特殊应用的时候,配合其它药物,则或用其气,或用其味。

一、四气主要用以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病理变化的作用性质,是药物最主要的性能。自《神农本草经》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后,一直沿用至今。而四气,又称为四性,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根据阴阳理论划分,则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微寒与凉相似。寒凉药性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热药性具有温里、祛寒、助阳、通络等作用。介于寒凉与温热药性之间,自古以来,将其称为平性。

二、五味的本义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口尝而直接感知到的真实滋味。而药物或食物的滋味实际上不止这五种,因受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为了能与五行学说相结合,人为地将淡味视为甘之“余味”,而附于甘味;又将涩味视为酸味的“变味”,而附于酸味,所以,一直习称五味。

以上各种味中,辛、甘、淡属阳,酸、咸、苦、涩属阴。

五味与药物的作用,根据前人的论述,目前一般认为:

1、辛能散、能行 用辛味表示药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等方面的作用。如细辛能发散风寒解表,木香行气止痛等。

2、甘能补、能缓、能和 用甘味表示药物有补虚、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或调和药味等方面的作用。如能调和药性的甘草和蜂蜜等。淡能渗,如茯苓能利尿除湿。

3、苦能泄、能燥、能坚 泄有降泄、通泄和清泄之分;降泄如杏仁、葶苈子能降壅遏上逆的肺气而止咳平喘,枇杷叶、代赭石能降上逆的胃气而止呕吐呃逆,使肺胃壅逆向上之气下降而复常等。

4、酸与涩都能收能涩 用酸味或涩味表示药物有收敛固涩作用。如乌梅能涩肠止泻、止咳、止血等。

5、咸能软、能下 表示药物有软坚散结或泻下作用。如海藻、昆布能消痰散结,治瘿瘤、瘰疬等证。

四气五味在《神农本草经》首次提出。《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达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这也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