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图书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中国十大图书馆,第1张

一、中国国家图书馆

1、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

2、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

3、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筹建于1909年9月9日的京师图书馆。

4、中国国家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图书馆分为总馆南区、总馆北区和古籍馆。

5、馆藏文献376862万册,其中古籍文献近200万册。

6、抗日战争期间,该馆部分馆藏和馆员南迁,并陆续在上海、香港、昆明、重庆等地建立了办事处。

国家图书馆馆内场景

经历了晚清时期(京师图书馆)、民国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建国初期(北京图书馆)、改革开放时期(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

二、上海图书馆

1、位于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市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和行业情报中心。

2、上海图书馆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

3、图书馆藏有中外文献5500余万册(件),其中中文古籍线装书约170万余册,善本25万种17万册,属国家一、二级藏品2256种13526册。

上海图书馆

三、南京图书馆

1、位于南京市玄武区

2、中国第三大图书馆、亚洲第四大图书馆

3、京图书馆前身为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创办的江南图书馆,是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

4、图书馆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

5、馆藏总量超过1200万册,其中古籍160万册,包括善本14万册

6、1937年西迁重庆,1946年返回南京

南京图书馆

历经了江南图书馆、第四中山大学国学图书馆、国立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国立南京图书馆(1)、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南京图书馆(2)、南京图书馆等时期。

四、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1、也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历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保留“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名称)、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筹)、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等时期

3、下设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4、馆藏图书1145余万册(件)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五、北京大学图书馆

1、位于国家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已发展成为资源丰富、现代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研究型图书馆

2、总面积约90000平米

3、总、分馆文献资源累积量约1100余万册(件),其中纸质藏书800余万册

4、北京大学图书馆前身为建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

北京大学图书馆

历经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北京大学图书部、北京大学图书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总馆等时期。

195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合并了原燕京大学图书馆;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原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改称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

六、重庆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

历经国立罗斯福图书馆、国立西南人民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等时期

1955年5月原国立西南人民图书馆、原重庆市人民图书馆、原重庆市北碚区图书馆三馆合并,组成“重庆市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有文献460多万册(件),其中古籍线装书532万册。

重庆图书馆

七、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创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馆藏文献612万(册)件

历经山东图书馆、山东公立图书馆、山东省立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等时期

山东省图书馆

八、四川省图书馆

位于成都市青羊区

四川省图书馆藏有书籍500余万册,其中古籍65万册、民国文献22万册,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

历经四川省立图书馆、成都市立图书馆、川西人民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等时期

四川省图书馆

九、天津市人民图书馆

历经直隶图书馆、直隶省立第一图书馆、河北省立第一图书馆、天津特别市立第二图书馆、天津市市立图书馆、天津市人民图书馆、天津图书馆等时期。

天津图书馆共有藏书726万册,拥有文化中心馆、复康路馆、海河园馆3个馆所,馆舍面积共12万平米,开架借阅书刊246万册。

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

收藏普通文献86118万册(件)

历经广东图书馆、广东省立图书馆、广州市市立中山图书馆、广东人民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时期

1955年5月,广东人民图书馆与广州市中山图书馆正式合并为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故称原广东人民图书馆为南馆,原广州市中山图书馆为北馆。1988年,北馆改称孙中山文献馆。

有两种方法:

一、人工办理

1、凭本人有效证件(居民身份证、社保卡、户口本、军人证、护照等)到办证处领取办证登记卡,按要求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2、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并交付押金。

3、办完手续后请保管好读者证。

二、自助办理

1、读者凭身份证在自助机上选择办证,并填写相关信息。

2、根据个人所需选择押金。

3、存入押金,出证。

扩展资料:

图书馆借阅制度:

一、外借期限

1、书刊借期为30天,到期前可续借1次,借期从续借成功当天算起,仍为30天;

2、光盘借期为30天,不可续借。

二、借还方式

1、前往省图书馆服务台办理各类文献借还手续;

2、使用省图馆内自助借还书机办理书刊借还手续;

3、可在福建省图书馆分馆及汽车图书馆办理。

——福建省图书馆

主要收藏了与本省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有关的国内出版物,还收藏有英、日、俄等文种的国外出版物,截止2002年底,藏书约达250万册。中文期刊15000多种(包括建国前期刊3200多种,报纸147种,不少为国内孤本),外文期刊约4000种,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出版物3万多种,中文古籍和地方文献近40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占全省现藏古籍的1/4,善本约占全省现藏善本的1/2以上)。入藏本省各种版本地方志也较齐全,尤其闽台文献和谱牒收藏较完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台湾研究、福建研究、周易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等方面藏书达到国家级研究学科文献水平。

此外,大量入藏不同载体的出版物,如视听资料、光盘资料、缩微资料,建立了福建省图书馆网站,提供到馆或远程信息的检索服务。现有全文电子资源有:国研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 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文史哲法律社科类)、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书生之家全文电子图书。题录数据库有:族谱数据库(馆藏目录)、福建省中文社科工具书联合目录、英文工程索引光盘数据库、外文期刊联合目录、港澳专题书目、香港澳门专题资料索引数据库等。其他还有:台湾专题数据库(全文)、福建地 方土特产品资料数据库和国企改革专题数据库等,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中文报纸

内地当年出版的中文报纸350种左右,报纸合订本43万多册;还有收藏十余种的港澳台报纸;解放前报纸。(阅览请到一楼中文报纸阅览室)

中文期刊

收藏期刊(包含解放前非福建地区出版的期刊、港澳台期刊,以及上万张资料、画报)15万种,其中现刊达4300多种。收藏期刊合订本近20万册。(阅览请到一楼中文现刊阅览室和一楼中文过刊阅览室,期刊外借请到一楼中文过刊阅览室)

中文图书

收藏近170万册的各类中文图书及5万多册中文工具书,其中台湾研究、福建研究、周易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等方面藏书达到国家级研究学科文献水平。(阅览请到二楼中文科技图书阅览室、三楼中文社科图书阅览室、三楼中文综合及中文工具书阅览室、三楼装饰装潢艺术图书阅览室;外借请到二楼第一外借室、第二外借室、第三外借室)

古籍图书

图书馆古籍特藏在鳌峰、凤池、正谊、致用四书院藏书的基础上,先后汇入福州藏书楼、福州阅书报社、螺州陈家、崇安潘家、福州郭家等诸家藏书;1949年建国后至50年代,又搜集到乌山图书馆、大通楼、斋、冰寄庐等多家藏书;又接受了陈绍宽、傅衣凌、郑效洵等名人藏书,古籍善本和地方文献达近40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占全省现藏古籍的1/4,善本约占全省现藏善本的1/2以上。(阅览请到三楼中文古籍及地方文献阅览室)

姓氏谱牒

现收藏有上千种各种版本的族谱文献,其中有很多的闽台关系族谱、福建与东南亚关系族谱,可为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人寻根访祖提供第一手资料。(阅览请到三楼中文古籍及地方文献阅览室)

地方文献

包括福建地方志、闽人著述和地方文史资料。收藏有从省志到各地府志、州志、县志,还有山水志、寺庙志和乡土志等专门志书;收藏的闽人著述既有手稿本、批校本,又有一般的刻本、排印本和手抄本等;还收藏了全省各个地市县的各种文史资料,可从中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阅览请到三楼中文古籍及地方文献阅览室)

外文图书

收藏有英、俄、日文为主的各类外文图书14万多册,包括科技、经济、文学、语言、艺术等学科的专著或读物以及各专业工具书和美国大学目录。(阅览、外借请到四楼外文借阅室)

外文报纸

收藏有历年来包括政治时事、外语学习等进口及国内出版的外文报纸。(阅览请到四楼外文借阅室)

视听资料

收藏有DVD、VCD、CD、录像带、录音磁带等各类视听资料2万余件,有国内外故事片、电视连续剧、风光、旅游、语言教学、军事、科技、体育、卫生、经济、管理青少年教育、教学等各类音像资料。同时还拥有福建文化信息网上的视频资料。(外借、阅览请到二楼视听借阅室,视频点播请到二楼电子阅览室)

电子资源

收藏有近两千种,主要有《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光盘、《四库全书》原文电子图书、《世界军事百科》、中学生各科目学习及题库光盘、会计考试题库及辅导教材、世界科普知识百科、网页制作素材大全、多媒体英语教学软件、多媒体英语文学光盘、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试题、多媒体CAI教学课件、各种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等。(阅览请到二楼电子阅览室和一楼中文现刊阅览室)

数字资源

现有全文电 子资源有:国研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文史哲法律社科类)、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书生之家全文电子图书。题录数据库有:族谱数据库(馆藏目录)、福建省中文社科工具书联合目录、外文期刊联合目录、港澳专题书目、香港澳门专题资料索引数据库等。其他还有:台湾专题数据库(全文)、福建地方土特产品资料数据库和国企改革专题数据库等。(查阅、检索请到二楼Internet阅览厅,或到二楼自动化部通过开户方式进行远程信息检索。)

缩微资料

现拥有一整套的《四库全书》及《敦煌遗书》、还有古籍善本390多种、地方志160多种、族谱168种以及1949年前福建省最主要的报纸90种、期刊290种、49年前东南亚地区的部分报纸、1949年后《福建日报》、《福州晚报》、《厦门日报》等缩微胶片。(阅览、复制和拷贝请到一楼左侧的缩微阅览室)

外部资料

现拥有台湾文献、港澳版中文图书三万余册、报纸、期刊约100种(其中报纸3种、期刊97种),并设有东南亚、新加坡文献专架,可提供查询和阅览服务。(阅览、查询请到四楼台湾文献研究室)

福建省图书馆web网站概况

来图书馆大力加强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于1997年7月开通福建省图书馆网站。主要栏目有馆藏书目查询、个人借阅状况查询、电子资源检索、图书馆概况、图书馆公告、图书馆学会、新书推荐等。此外还链接中文报刊精选、福建文化信息网、中外主要图书馆和本省市县图书馆、福建出版信息等,方便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福建省图书馆正加快本馆特色文献的数字化,不断丰富网站内容,努力提高质量和水平,为读者提供多方位,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1949年8月17日,省会福州解放。省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部接管了福建省立图书馆。

1950年9月,省文教厅下达《福建省各县市人民教育馆编制表(草案)》。

各地开始对已接管的公立图书馆、文化馆、民众教育馆配备或调整工作人员。

10月,省文教厅下文将现有公立图书馆、文化馆、民众教育馆统称为人民文化馆,

并对文化馆的各种制度及业务范围作了规定。

1951年

1952年1月,福建省立图书馆改名为福建省人民图书馆。

1953年1月,福建省人民图书馆改名为福建省图书馆。

1954年8月,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北京大学和北京图书馆联合举办第一届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训练班,我省图书馆选派一名工作人员参加学习。

1955年

1956年3月,省图书馆为配合做好老兵复员和新兵入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派专人常

驻福州军区新兵转运站,在新兵驻地开展图书及连环画的流通工作。

9月,省图书馆暨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机关图书馆管理员学习班,参加学习的有工

业、农业、交通、水利等各厅局图书管理人员20余人。

11月,省文联、省图书馆举办埃及问题讲座。

1957年3月,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与北京图书馆、江苏省文化局、南京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武汉大学图书馆系在南京联合举办第一届全国省、市图书馆

工作人员进修班,省图书馆派员参加学习。

11月,省文化局、省图书馆抽调人员组成“图书馆调查小组”,到各县、市进行图

书馆工作调查研究,为时一个半月。

1958年7月,省文化局在泉州市图书馆召开全省图书馆工作现场会。传说着重交流经

验、观摩评比、汇报各县、市图书馆业务工作进展情况。

1959年2月,省图书馆于春节期间在馆内陈列有关农业十大倡议为中心内容的书刊,

并摆书摊为广大读者服务。

省文化局于1959年6月15日至1959年6月24日在清宁县(即清流县与宁化县)召开全省图书馆

工作现场会,并举办图书馆干部训练班,与会同志讨论修改了《怎样办好人民公社

图书馆》小册子。

1960年3月,省文化局在厦门召开全省图书馆辅导协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省13个

重点县、市图书馆及省图书馆代表18人。会后,省图书馆辅导协作会编印《福建省

全省图书馆辅导协作会议专辑》。

6月,福建师范、福州大学、福建医学院、福建农学院、厦门大学、福建省图书馆联

合组成“福建省图书馆集中编目组”。

8月,省图书馆派员参加文化部在文化学院举办的第三期图书馆研究班学习,研究大

型分类表。

1961年

1962年6月,省图书馆、福州市图书馆抽调专人组成小组,对福州市鼓楼区各租书摊

进行图书审查。

11月,省文化局召开全省社会文化工作会议,研究社会文化各项工作如何更好地为

农业生产、为农村群众服务,讨论制定1963年全省社会文化工作支援农业生产计划

问题。参加的有各专、市文化局,省、专群众艺术馆,县、市文化馆,省、县、市

图书馆,以及专门性博物馆、纪念馆等代表共108人。

1963年7月,省图书馆召开“读者阅书心得座谈会”。到会的有工人、农民、干部、

科技人员和社会青年等。

7月,省图书馆大力发展农民特别是农村知识青年读者,优先发给借书证。同时,

编印了《馆藏古旧农书目录》。

文化大革命期间资料缺失

1970年省图书馆接受陈绍宽先生捐献古书262种、273部、5193册。

1971年

1972年12月,在漳州市召开全省图书馆工作座谈会。各地、市文化组、部分县、

市图书馆、文化馆的同志参加。会后提出和下达一个《纪要》。

1977年12月,全省文博图工作座谈会在龙岩地区召开,揭批“四人帮”在文物、

博物馆、图书馆领域犯下的罪行。文化部文物局将我省座谈会的有关材料印发各省、

市、自治区文化(文物)局。

1978年

1979年6月,应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的邀请,美国西蒙斯学院图书馆学情报研究院副

院长刘钦智博士在福州市图书馆作题为《美国图书馆情报工作的现代化》的学术报告。

福建省图书馆学会于当年11月25日在福州成立。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金云铭教授任

理事长。学会办公室设在省图书馆。学会决定出版《福建省图书馆学会通讯》定期刊物。

1980年省图书馆外文部为揭示和利用馆藏进口的外文书刊,发挥其积极作用,于4月6日

至13日举办了《1975-1980年馆藏进口外文书刊展览》,展出书刊二千余种。

应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的邀请,美国哈佛里恩大学教授吴珍娜,于1980年7月23日在福州作题为

《美国图书馆制度》的报告。

福建省图书馆学会1980年年会于9月2日至18日在福州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88人。学会

副理事长、厦门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陈仁栋在会上作了参加中国大学图书馆代表团赴德意

志联邦共和国参观访问的报告。

12月,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理论方法组1980年学术交流会在厦门召开,福建省图书馆学

会副理事长、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陈仁栋代表中国图书馆学会参加学术交流。

1981年1月,省图书馆学会发出《随时准备与台湾图书馆界建立联系的倡议书》。

1982年2月,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在福州开设函授班,招收学员30名。

4月,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和福建省图书馆学会在福州联合召开“图书馆建筑专题学术讨论

会”。参加讨论会的有本省各系统图书馆工作者,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和论文作者60多人。

5月,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理事扩大会在福州召开。会议对《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修改稿)

进行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就召开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次科学讨论会的筹

备工作进行研究和安排。

福建省图书馆是国家举办的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图书、报刊借阅和参考咨询等多功能的学术性服务机构,是全省藏书、目录、馆际协作与协调、图书馆学研究和业务培训的中心。其前身是鳌峰课士馆附设的图书馆,清宣统三年(1911年2月)成为独立的全省性公共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新馆于1991年11月奠基,1995年10月落成启用,是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为全省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之一。新馆造型美观大方,汇集了闽西圆土楼、闽南红砖民居及福州、莆田民居等众多的福建地方建筑风格,辅以开阔的广场、草坪和3处内庭院花园,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福州市十佳优秀建筑景观之一。新馆主体按功能分为中心、阅览、计算机视听缩微、展览报告、书库、办公等6个区域,用内走廊连成一个整体。建筑总面积25000平方米,设有19个不同类型借阅室,1000个阅览座位,8层书库设计总藏书量330万册。位于东街28号的老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设有少儿分馆和芳草书社(目 前老馆正在改造中,少儿分馆暂迁至福建省博物院)。

  莆田图书馆,馆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建设路45号。

 莆田市图书馆成立于2000年7月,现有馆舍建筑面积2750平方米,馆藏各类书刊20万多册。目前开放有外借厅、报刊借阅厅、少儿借阅厅、参考室、电子阅览室、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和地方文献阅览室等7个服务窗口。

 2011年11月开始动工兴建莆田市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为3009592平方米,其中,地上五层建筑面积为24976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11972平方米。莆田图书馆曾连续两届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三级图书馆,被福建省文化厅、人事厅授为全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被福建省文化厅评为全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