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中医药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第1张

中医药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师承教育模式。

在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师承教育模式是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医药师承教育模式作为独具特色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我国中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中医药师承教育特色优势

中医药师承教育是独具特色、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之举。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国家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水平已经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最重要的依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无论在什么时代,教育都是一-个国家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它对国家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首先,把我们的视角放在中国古代,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里,分分合合,兴衰荣辱,王朝兴替,前车之鉴,后世之师。有无数的历,史会告诉我们,国家只有能够重视人才,知人善用,才国泰民安;否则国家再强盛也难免走向衰败。因为只有当一个国家重视人才,这个国家发展的根基才会越来越稳固,它的实力才会越来越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对人才培养的投入, 是收益最大的投入。做好人才的培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加火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根据人才多样性、多层次性特点,更加注重系统培养、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同时,充分完善各项培养机制,为人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基本力量,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大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持力量。

让中医药走向世界,需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中医药是我国先民在天人合一哲学理念指引下,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伟大发明创造,几千年来一直护佑着中华儿女的健康繁衍。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统计,从战国至1949年,存留于世的中医药图书共计12124种。加上陆续发现的中医药出土简帛文献和传世的孤本、秘本,中医古籍数量相当可观,深入挖掘大有可为。同时,要挖掘传统文史哲和科技典籍,特别是《道藏》中与医药养生相关的宝贵资源。这些都是“物”的资源。此外,还要重视“人”的资源。

中医药走向世界,还需要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我们要清醒看到,虽然近年来中医药国际化取得很大成绩,但目前仍只有部分国家承认中医药的合法地位,而且大部分只认可针灸而不认可中药。这就需要改革中医药体制,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快中医药产业化进程。让科研先走出去,让数据说话,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医药机理。将传统中药优势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中药现代化。只有研发出既符合中医理论、作用机理又确切的中药产品,才能让外国人从心存犹疑到心服口服。

中医药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存在不高与以下因素有关:

1、传统观念和教育体系:中医药古籍的研究和应用在传统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地位相对较低。这可能导致了对中医药古籍的研究和利用的缺乏。

2、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对中医药古籍的深入研究和理解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然而,现代医学教育往往更加注重西方医学知识的传授,对中医药的传统知识和古籍研究的培养相对较少。

3、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研究方法:中医药古籍的研究和应用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和评估体系。然而,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标准化还相对不完善,这也限制了中医药古籍资源的有效利用。

4、市场需求和商业化利用:中医药古籍的应用往往需要结合现代科技和研究成果,进行创新和转化。然而,对于中医药古籍资源的商业化利用和市场需求的培育还存在一定的挑战。为了提高中医药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5、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加大对中医药古籍的研究和应用的教育力度,培养更多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6、推动研究和创新:加强中医药古籍的科学研究,建立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和评估体系,推动中医药古籍资源的创新和转化。

7、促进市场需求和商业化利用:鼓励中医药企业和机构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中医药古籍资源的商业化利用,满足市场需求。

8、弘扬传统文化价值:加强对中医药古籍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和重视。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又称天人合德或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庄子》有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以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

《素问·脉要精微论》:与天地如一。

《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医原》: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于天地间,无处不与天地合。

二、以人为本

中医学的着眼点始终在人,古代医家每在危急重症时候并不是一味着眼在疾病,多是采取「留人治病」的思路,这就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千金要方》: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本草备要》:言之可贵而足以垂后者,必性命之文也,其次则经济之文也。

《医学真传》:医实代天生人,参其功而平其憾者也。

三、治未病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其中包括两层含义: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古代中医经典指出预防思想高于疾病治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前一条阐释的是未病先防,后一条则属于既病防变。

四、致中和

中医的「致中和」来源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医强调「勿太过与不及」,《内经》中也多次提到治病和养生都要「以平为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外经微言·补泻阴阳篇》:无不足,无有余,则阴阳平矣。

《素问经注节解》:饮食之味,贵于和平,然其性实有寒热之殊,偏于寒则凝滞闭涩,偏于热则炎烈焦枯。

五、医乃仁术

医乃仁术是对中国传统医学人文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医者有仁爱之心,也就是说医生应当对病人有关怀、爱护、同情之心。

《本草纲目》: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

《言医》:医何以仁术称?仁,即天之理、生之源,通物我于无间也。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

《医灯续焰》: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

六、大医精诚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写《大医精诚》以启迪后人。「精」指中医的医道精微,要勤求古训,追求高层次的医术;「诚」是医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要求心怀至诚,虚怀若谷,在治学、诊疗、处世等方面要摒除妄言和弄虚作假。

《千金要方》: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医学集成》: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医学源流论》:医者能正其心术,虽学不足,犹不至于害人。况果能虚心笃学,则学日进,学日进则治必愈。

《医学心悟》:其操术不可不工,其处心不可不慈,其读书明理,不至于豁然大悟不止。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

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扩展资料: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东西方医学的汇聚创造了现实的可能性。当代科学技术正出现从分析向综合回归的显著趋势。通过多学科交叉,应用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等新理论和新方法来认识生命奥秘和疾病现象已成热点。

中医药的国际化是东西方医学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不断深入,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对生命和疾病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等关键问题认识的突破,将对生物医学、生命科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将会促进多学科的融合和新学科的产生。

-中医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