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什么一生看无数次《二十四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毛主席为什么一生看无数次《二十四史》?,第1张

《二十四史》这部巨著记载的我国长达4000多年的社会历史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鉴往知来、治国安邦、修身齐家、为人处世的镜鉴宝库。

此外,毛泽东苦读《二十四史》至少还有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从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没有出国留学的思想渊源来看,是为了解中国古今学说制度之大要。当年他的同代人中有不少人都出国求学了,他的同学也劝毛泽东出国磨砺,但毛泽东最终还是留了下来,留在了国内。

第二,他那时认为留在国内探索的好处是:看译本较原本快速得多,利于在较短的时间求到较多的知识。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

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这层功夫,如果留在出洋回来的时候做,因人事及生活的关系,恐怕有些困难。不如在现在做了。

他还说,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

为了借鉴历史,从历史中寻求治理国家的启示、经验和教训。学习研究中国历史包括学习研究《二十四史》,了解把握“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最重要的目的是要为今天的现实斗争服务。鉴往知来,是为了治国安邦。

学习了解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有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的精华,汲取对今天、明天,政治、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建设和发展有益的东西,让其更好地为现实斗争和建设事业服务,这是毛泽东酷爱历史,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二十四史》一贯的主张。

毛泽东青年时期的这些想法、看法、做法,特别是他的“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的主张,与他后来下功夫读《二十四史》是密切联系的。

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毛泽东晚年还坚持读《二十四史》,就是为了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就是为了对自己的国家知道得更多一些。《二十四史》就是了解我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的最好的、最完整的知识宝典。

要全面地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不可不读《二十四史》。正如1975年毛泽东与芦荻老师关于读《二十四史》的谈话时所说的,一部“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所谓实录之类也大半是假的。但是,如果因为大半是假的就不读了,那就是形而上学。

不读,靠什么来了解历史呢?反过来,一切信以为真,书上的每句话,都被当作真实的信条,那就是历史唯心论了。正确的态度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它、批判它,把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

参考《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大概能得出元明清三代的古代文人要做的功课。

用红楼梦影射的清代背景,权富人家比如贾府培养下一代的流程来简单捋一下:

一、家学内容:

学龄前由内亲内眷(姑、姨、姐)开蒙,教“字号”(即单字的大字)。注:似乎别人家也有父母教的,但是这家只让内亲内眷教。

六学入家学

1念书:

六学开始:《三字经》、《小学集解》、《龙文鞭影》、《幼学琼林》。

八岁开始:四书、《孔子家语》、《孝经》。

十岁开始:《诗义折中》、《书经图说》。并开始学对对子与缀句,进而诗赋。

十二岁开始:《周易折中》、《礼记》、《春秋》、《尔雅》、《说文》。

十几岁开始:《古文观止》、《古文释义》、《文章轨范》、《古文笔法百篇》、《古唐诗合解》、《赋学正鹄》、《骈体文钞》、《六朝文絜》、《昭明文选》。

再之后:前三史、《资治通鉴》、《通鉴辑览》、《纲鉴易知录》、《史论》。

2习字:

六学开始描红,用自家某代祖先特制的四孔格,共三十二字。

八岁开始小楷行书:先选《词林二妙》中一家学习,再临唐晋小楷。

以清代家庭教育比较正统的汉族读书人子弟为例说明,因为这个最为常见。(将家子弟另外有一套培养方案。还有些特殊出身的读书人比如满人考翻译科的,学习的内容也不一样。)

 二、清代教育质量比较好的省份的童生考上秀才和举人之前的训练流程·是什么样的?

一个家长教育观比较有追求(就是说至少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储备文官,不只是考上就好)的小孩,是这样培养的:

四岁发蒙认字,用《千字文》等蒙学书籍。

认了字,开始读《孝经》、《大学》、《中庸》,建设基础三观。每天先温习旧书,能背诵串讲则过关,旧书温完,上新书。

其次《论语》《孟子》,建设深度价值观和人生观。七八岁左右要过学、庸、论、孟四书关。

先读孝、学、庸,后论、孟,这个先后顺序一般不能颠倒。

接着过五经关:《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左传》,建设高阶世界观。这些读完差不多就十五六岁了,可以去试试考秀才。个别奇葩会专攻一下礼学(把《周礼》《仪礼》都读了)或者专攻春秋学(《左传》外再合读《公羊传》《谷梁传》)所以那种某清代名儒十几岁就遍读十三经的说法,只要这个学生比较勤快,家里看得紧,不冶游浪费时间,是很正常的。但是,家里要管得足够紧,对于没有读书传统的人家,或者家长光挣嚼裹就不容易的人家,真的太难太难了。

三、日常生活:

先带背书,背通了才能上新书。讲解新书时,普通老师会给你讲经书的朱熹注解,文艺老师会给你讲经书的汉晋旧注和唐人义疏,二逼老师会夹带点私货讲讲国朝和前朝大儒的议论。

至于教科书,如果你是书院学生,不一定要自己家里买套书,政府给各州县书院都分发这套教材,可以到书院里去看的。再说了,没有书可以去抄书借书蹭书啊!

书背完了,年纪小的小屁孩念对句;大孩子要学写诗(因为无论考秀才举人进士,都要考试帖诗的!规定很严格,要专门训练,背韵部、历代名作)那些蒙学小书之类其实是教人从浅到深学写试帖诗的。为什么以前科举要考写诗而今天不考?试帖诗格式既然有定规,考官细读一下还是能批改得过来的;当代高考的考生那么多动辄几十万,改格律诗改得过来吗?

四、还有一些特殊小技能,比如:

记住本朝的讳字(皇上的名字和同韵部的字,用了同韵部的字考试时也要被斥退的),知道某些特定的格式怎么写(例如,知道提到“天神”“上帝”时要抬几格,提到“皇帝”和“朝廷”分别要抬几格)。

写一手圆筋光黑大的小楷也很重要!非常重要!特别是会试和殿试。

反面例子:龚自珍因为字写不好没能进翰林,恨得不行。

正面例子:乾隆朝某年状元秦大成会试倒数第一,因为房师的嘱咐苦练写字,居然殿试逆袭抡元。

读经是输入的话,写文章就是输出。记得以前看过的资料中,正式开笔写文章(就是学做“制艺”),智商正常的同学,在十二三岁以后可以达成这个人生成就。个别十岁前能写文章写诗的小朋友,大家会颂称之为神童。

五、下面是选修课:

小学(四部分类算在经部,但其实不是经学,是经学附庸,比如《说文》《尔雅》),子学(常用的是《老子》《庄子》《韩非子》《荀子》),和史学(前四史和国朝故事)。有追求的同学还是得学,因为越是高级别的考试,越要考策论甚至当朝政事!

(前朝末代探花商衍鎏先生说了,这种时间紧迫、书写繁重、打腹稿时间有限的变态考试也有应付的办法,就是提前分门类别押题,然后各题目预先拟个底稿,再写点套话。无论如何总得有点料在胸中才能写得来腹稿吧。)

数学?是重要选修课(文科生请勿抱侥幸心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简单的平面几何总要的,不然经书中涉及计算的部份怎么办?再高阶一点的,下面请听题:

”问:扬子云不读非圣之书。圣之训通,其能成一家言者即圣也。诸子之学,亦宜涉猎。……天文之学,古重占验,《黄帝》、《巫咸》、甘、石 《星占》 何不见于 《艺文志》《灵台秘苑》、《开元占经》 犹可循览欤“

这是孙星衍在山东学政任上出的观风题。

(观风题性质类似于现代的高考模拟题,省学政大人到属下各县巡视所出,秀才在考乡试前都要做。)

这个还不够酸爽的话再来一个当时文风最盛的省份的乡试真题,不是上面的模拟题了: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凡见于经传者,其词可举欤?

众星之名有以国与人为名者,有以官与爵为名者;中星之义,有以午为中者,有以未为中者,其故可考欤

占天以二十八宿为纲维,分度以赤道为则,而唐一行考四宿分度与古不同,至宋皇祐初又与唐异,绍圣间惟有四宿与旧法合。《宋中兴天文志》 云“黄道横络天体,列宿躔度随岁差而增减”,顾有谓五十年退一度、百年退一度者,有取前二说中数谓七十五年退一度者,又有谓恒星东行、岁本无差者,其说可详欤?

句股算术,西法较古术为密,言天得诸实测,言算取以捷法,如平圆浑圆、八线三角,其详可推欤?

后有取古法 《九章》 句股测量与新法相较者,且有以西术易 《九章》 者,其要可稽欤?

伏读 《御制数理精蕴》,通中西之异同,阐天人之微奥。宜何如悉心研究,以襄敬授人时之至治欤?“

这是嘉庆九年江南乡试的第三场,经史时务策论体第三道,共六个小题,都做完才能给分。那一科的解元叫李兆洛,赏拔他的考官叫张敦仁。

物理的话考到的概率同数学,建议改用“博物学”这个概念,《诗经》、《尔雅》、三礼里面很多有关内容,所谓“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基础教育是开蒙到你考上秀才为止,执行者是家庭教师或者私塾(第一阶段)。

高等教育是你成为秀才到考上举人为止,执行者是县立书院和私立书院(第二阶段)。考秀才和举人,训练目标是写制艺、试帖诗、策论。在清代的话,一般人参加科举考试,考到举人就妥妥地够用了,个别文风不盛的边塞之地,本县能有考上秀才的考生就算胜利;会试和殿试真的只是少数人的事,不要以为全国生员都铁了心要成进士。

一部份没有经济压力的举人(称贡士)进京参加会试,这类考试性质是选拔有正式编制的国家公务员,不需要再专门接受教育了,只有临考前的补习(第三阶段)。

会试通过,成进士之后,才能冲刺高级政务官,不是进士出身,想做高官,非常困难。考会试和殿试,则专门训练策论和书法。

相关用书有哪些?

明代主要是用国家官修的《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当基本教材。有明一代,治经取士,几乎都以这套教材为根本。不过,后代学者们考证出来《大全》是抄袭元人成书,不但违反学术规范,而且有学无根底之嫌。考生也不认真读四书原文,而是记诵经注,预先成文以备场中应试。简直和现在的高考考生猛背一堆《读者》《青年文摘》风格的范文预备高考作文一样,对学养没什么好处。因此顾炎武吐槽:

《大全》出而经说亡。

《四库提要》批评是:

《大全》出而捷径开,八比盛而俗学炽。

另有选修课教材若干。《大明会典·学校》:

国家明经取士,说书者以宋儒传注为宗,行文者以典实纯正为尚。今后务将颁降《四书》、《五经》、《性理大全》、《资治通鉴纲目》、《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及当代诰、律、典制等书,课令生员诵习讲解,俾其通晓古今,适于世用。

所以就不要批评当时考试不关心时务了!当然实际讨论政务时,是笔砚党还是真的能干事的,那就两说了。

清朝则稍微讲点学术道德,雍正朝开始海宇平定后,另外编了本朝新定教科书。比如三礼类用钦定周官义疏(2册) 、钦定仪礼义疏(2册) 、钦定礼记义疏(3册) ,这是《钦定国子监则例》里规定过的教材,不是说唐人疏比较绵密,宋人说义理可观,格调比较高,你就能随便用,不是这样的!

儒家儒家

△0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0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0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0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0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06、《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07、《汉语音韵》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08、《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0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

△13、《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著,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8、《邓小平论文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0、《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1、《诗学》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2、《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3、《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4、《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5、《文学理论》(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26、《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美)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7、《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8、《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9、《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0、《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31、《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32、《乐府诗选》余冠英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33、《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34、《陶渊明集》逮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35、《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36、《杜甫诗选》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37、《李商隐选集》周振甫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8、《唐宋八家文选》牛宝彤选,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9、《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0、《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41、《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42、《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43、《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44、《元人杂剧选》顾肇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45、《辛弃疾词选》朱德才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46、《西厢记》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

△47、《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48、《水浒传》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49、《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50、《今古奇观》抱瓮老人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1、《牡丹亭》汤显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2、《聊斋志异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53、《儒林外史》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54、《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5、《长生殿》洪升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56、《桃花扇》孔尚任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57、《老残游记》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58、《鲁迅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9、《野》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60、《女神》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重印版

△61、《郁达夫小说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2、《新月诗选》陈梦家编,上海书店复印1985年

△63、《子夜》茅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64、《家》巴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65、《沈从文小说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66、《骆驼祥子》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曹禺选集》曹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68、《艾青诗选》艾青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69、《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70、《赵树理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71、《现代派诗选》蓝棣之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72、《创业史》(第一部)柳青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版

△73、《茶馆》老舍著,收《<茶馆><龙须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74、《王蒙代表作》张学正编,黄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75、《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76、《余光中精品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7、《台湾小说选》,《台湾小说选》编辑委员会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78、《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9、《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斯威布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80、《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81、《神曲》(意)但丁著,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82、《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悲剧四》)卞之琳译,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3、《伪君子》(法)莫里哀著,李健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84、《浮士德》(德)歌德著,董问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85、《悲惨世界》(法)雨果著,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983年版

△86、《红与黑》(法)司汤达著,郝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87、《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88、《双城记》(英)狄更斯著,石永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89、《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著,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90、《卡拉马佐夫兄弟》(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耿济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91、《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著,周扬、谢索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92、《母亲》(俄)高尔基著,瞿秋白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93、《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94、《喧哗与骚动》(美)福克纳著,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95、《等待戈多》(法)萨缪埃尔·贝克特著,收《荒诞派戏剧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96、《沙恭达罗》(印)迦梨陀娑著,季羡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97、《泰戈尔诗选》(印)冰心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8、《雪国》(日)川端康成著,高慧勤译,漓江出版社1985初版

△99、《一千零一夜》(阿拉伯)纳训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00、《外国文学作品选》(两卷本)郑克鲁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书是有点多,不过一生也是很漫长的一段时间,祝楼主好运!

第一《史记》司马迁,鲁迅先生的话太过精辟,”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散文般优美,小说般好读,使后来者写史之人黯然失色。

第二〈〈飞鸟集〉〉,泰戈尔,世界范围内哲理诗之顶峰,冰心翻译得一样出色。

第三〈〈百年孤独〉〉马尔克斯,魔幻主义的代表作,我们的作家应该看看人家如何用一个家族百年的变化来反映这个社会的

第四〈〈许三观卖血记〉〉余华,让人没法不感动的一本书。

第五〈〈挪威的森林〉〉春上村树号称小资必读,伤感的爱情。

第六〈〈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垮掉一代的代表作,青春期作品之精华,实际上主人公,比谁都更善良,往往就是我们的映照。

第七〈〈平凡的世界〉〉路遥,耗掉路遥生命的小说,影响七十年代生的一代人。记得当时看这本书时真是感动和激励人。

第八〈〈梦的解析〉〉佛罗伊德,影响了西方哲学界医学界以及心理学界的书,世界史上最具影响的一百人,他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直到今天仍具重要影响。

第九〈〈时间简史〉〉霍金,你可以不懂物理,但时间是什么东西对任何一个绝对有吸引力,它延续了我们儿时的求知欲。

第十〈〈诗经〉〉对于这里爱好古诗的许多网友来说必读也。更多选择(共60本):1、《与成功有约》 2、《历史的经验》 3、《西藏生死之书》 4、《荒漠甘泉》 5、《老人与海》 6、《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7、《曾国藩家书》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9、《你的误区》 10、《人性的弱点》 11、《瓦尔登湖》 12、《生活的艺术》 13、《拿破仑传》 14、《渴望生活----梵高传》 15、《卓别林自传》 16、《钱钟书传》 17、《上帝不可捉摸----爱因斯坦传》 18、《富兰克林自传》 20、《无限的成功》 21、《陈景润传》 22、《李嘉成传》 23、《松下幸之助》 24、《甘地自传》 25、《 居里夫人传》 26、《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自传》 27、《贝多芬传》 28、《边城》 29、《一个人的战争》 30、《堂吉柯德》 31、《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32、《梦的解析》 33、《情人》 34、《第二性》 35、《艺术的故事》 36、《女人的圣经》 37、《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妻子》 38、《昆虫记》 39、《巨人传》 40、《三字经》 41、《雪国》 42、《追忆似水年华》 43、《变形记》 44、《复活》 45、《小王子》 46、《日瓦戈医生》 47、《廊桥遗梦》 48、《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49、《包法利夫人》 50、《安娜卡列尼娜》 51、《茶花女》 52、《简爱》 53、《格林童话》 54、《吉檀迦利》 55、《伊索寓言》 56、《邓肯自传》 57、《斯波克育儿经》 58、《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59、《亨利亚当斯的教育》 60、《心灵鸡汤》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