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文献古籍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中国著名文献古籍有哪些,第1张

我国古籍目录数量多、种类多,内容极其丰富。如果从目录编制的体例看,大致可分如下三种:

第一种,部类前后有小序,书名之下有解题。解题又叫叙录或提要。它的作用是叙述作者生平,概括全书大旨,品题得失,考辨讹谬。这种既有序又有解题的目录,不仅剖析学术流别,而且提要钩玄、举其大旨、“故虽书有亡失,而后之学者览其目录,犹可想见全书之本末”(朱彝尊《曝书亭全集》卷四十四),因此在学术上有很高的价值,历来被学者们所推重。流传至今的有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清代官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这种解题目录始于刘向的《别录》和刘歆的《七略》,到宋代时已趋于成熟,《郡斋读书志》与《直斋书录解题》就是标志;而清代所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更加完善,成为解题目录的集大成者。

第二种,部类前后有小序,书名之下无解题。这种目录,价值在于小序。小序条辨流别,申明大道,叙列九流百家之学,使人得以由委溯源,考辨学术源流。流传至今者,有《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

第三种,只记书名,无小序、解题。如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清代张之洞《书目答问》,唐以下各史《经籍志》、《艺文志》,以及一些私人藏书目。郑樵《通志·艺文略》的宗旨是:“类例分,则百家九流各有条理,虽亡而不能亡也。”“类例既分,学术自明,以其先后本末具在”(郑樵《通志.校雠略》)。郑樵反对每书之下必有解题,认为这是“泛释无义”、“文繁无用”,主张从目录的分类来体现学术源流的本末先后。他排斥目录中的解题,未免失之偏颇,但他所编《艺文略》,分类之间剖析流别,秩然有序,确实体现了“类例既分,学术自明”这一原则。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分别条流,慎择约举。视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令其门径秩然”(《书目答问》略例),其编排之法与郑樵的原则相吻合。因而在只记书名的目录当中,《通志·艺文略》和《书目答问》为人们所重视,具有一定的价值。

由此可见,考辨学术源流是我国目录学的正宗及优良传统。

此外,从目录的形成及目录的体制看,又可分为官修目录、史志目录、私人藏书目录等三种。

第一种官修目录,这种目录是在国家藏书的基础上编制成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在政权趋于巩固、国家安定的情况下,往往着手整理文化典籍,当然也为了对人民实行思想统治。从汉代至清代,历代王朝大都搜集天下遗书、编制全国性的综合目录。这种目录由于是政府组织编修,因而无论人员的配备,还是书籍资料的搜集,都雄厚而充实,特点是书籍著录完备,包罗宏富。如《群书四部录》(唐开元初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但由于成于众手,往往失于疏漏,这是一个缺点。

第二种史志目录,这种目录是历代史官在修史时,根据同时期的国家藏书修成的。目的是记一代藏书之盛,把一个时代的学术文化情况作为历史的一个方面记录下来,和正史一同流传。自从班固首创《汉书·艺文志》,开了正史中记载目录的先例,历代修史者相沿不绝。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等。从汉代到清代,史志目录一直是我国目录学发展史中一支重要的流派。可据以考见一代学术源流及典籍的存亡,在历代官修目录大部分佚失的情况下,同史书一同流传下来的历代史志目录就更显得珍贵了。

第三种私人藏书目录,这种书目是以私人藏书为基础编制的。限于各方面的力量,它不如官修目录的完备、宏富,但它可以补官修目录及史志目录之阙,特别是私人所著的解题目录,在补阙这一点上尤其重要,如《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这两部目录著录的书籍,后来大多佚失;但由于这两部目录都有解题,因而“古书之不传于今者,得藉是以求其崖略;其传于今者,得藉是以辨其真伪,考核异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成为“考证之所必资”的重要目录。

我国古代目录的种类,如果从它的性质上看,也可以分为三种,即综合目录、专科目录、特种目录。

第一种综合目录最为常见,一般都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分类。历代官修目录、史志目录、私人藏书目录、通常都属于综合目录。

第二种专科目录是伴随着科学文化的逐步发展,适应人们对某一学科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的要求而产生的专业性目录。我国最早的专科目录是汉武帝时杨仆的《兵录》。后来,与历代学术的兴盛相适应,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专科目录。汉魏以来,文学开始繁荣。晋初产生了荀勗的《杂撰文章家集叙》、挚虞的《文章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盛行,由于我国有儒家独尊的传统,佛教仍被视为异端,佛经在目录中没有地位,这反而促使佛经目录向专门化发展。晋代释道安的《综理众经目录》、齐梁间释僧祐的《出三藏记集》,都有一定的价值。史籍目录兴起于唐代,金石学目录源于宋代,时代愈晚,专科目录愈多,也愈加专精。如清代朱彝尊的《经义考》、谢启昆《小学考》,都是质量较高的好目录。

第三种特种目录是性质特别而又不限于一科的目录。如丛书目录,目前最完善而使用又方便的是上海图书馆一九五九年出版的《中国丛书综录》。禁书目录,有陈乃乾所编《索引式的禁书总录》。版本目录,有清代钱曾《读书敏求记》、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等。敦煌写本目录,有商务印书馆编的《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是目前最好的敦煌遗书目录。另外还有地方志目录、善本目录、词曲目录、辨伪目录等等。

如果我们熟悉并且掌握各种目录的不同性质及其特点,在学习、研究、整理古代典籍的过程中,将会心中有数,目标明确,驰骋自如。

有哪些 历史书籍 对于初中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呢下面我为大家具体推荐一些,供参考。

适合中学生的必读趣味历史书

⊙01 世界小史

⊙02少年读史记

⊙03希利尔讲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04 人类的故事

⊙05 人类简史

⊙06全球通史(少年彩图版)

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历史书

人神异兽录:山海经画传(珍藏版 )

《山海经》不仅是我国先秦重要古籍,而且也是一部充满神话传说的古老奇书,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关于神话的启蒙读本。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等典故皆出于《山海经》,轩辕国人、刑天、西王母、天狗等人神异兽在书中亦有记载。

万物有意思(中国篇、世界篇)

扇子最早是用来象征权威的,风筝是魏晋发明的最早飞行器,北京中轴线是歪的,孙悟空可能是从印度“进口”的,旗袍讲究“九翘三弯”,汉代就有年终奖,唐朝人离婚很文艺,饺子和医圣张仲景竟然渊源颇深,“样式雷”的烫样可以秒杀现代的建筑模型。

世界小史

从来没有一本讲述世界历史的书,像《世界小史》一样,能用如此简练生动、优雅平和的语言,勾勒出时而辉煌灿烂,时而暗夜茫茫的文明进程中,人类对自由、平等、博爱不屈不挠的追求,以及对抗压迫、邪恶、黑暗的无畏勇气。如果说《世界小史》能带给读者什么,那边是对人性、对人类未来永不止息的美好期待。

项羽 项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自刎而死,年仅30岁。项羽的武勇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在学习这条路上,有人激动,有人沮丧,我不管,至少我为了学习付出,我收获了快乐,我辛勤的耕耘,学习会给我丰硕的回报。我相信自己!我相信学习!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书目录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书目录必修一: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1、鸦片战争

2、鸦片战争的影响

3、第二次鸦片战争

4、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

5、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6、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7、新思想的萌发

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1、清朝政局的变动

2、洋务运动

3、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4、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

5、甲午中日战争

6、瓜分中国的狂潮

7、戊戌变法

8、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2、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3、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

4、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

1、袁世凯独裁统治

2、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章:新 文化 运动和***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

2、五四爱国运动

3、中国***的诞生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3、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4、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高中历史书目录必修二:

第一章:国共的十年对峙

1、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

2、“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3、九一八事变

4、红军的长征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战争的爆发

2、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

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4、***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

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

2、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

3、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四章:中国近代文化

1、清朝晚期文化(一)

2、清朝晚期文化(二)

3、民国时期文化(一)

4、民国时期文化(二)

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七章:“----”的十年

1、全国大动乱

2、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第八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居面

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第九章: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成就

高中历史书目录选修一:

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1、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2、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3、文艺复兴

4、宗教改革

第二章:资本主义革命时代的东西方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

3、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4、欧洲的启蒙运动

5、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6、美国的建立

7、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8、16~18世纪的亚洲

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

1、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

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6、亚洲革命风暴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

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

4、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

5、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五章: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

1、自然科学

2、文学和艺术

高中历史书目录选修二:

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2、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

4、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

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1、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

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4、美苏争霸

5、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

6、亚洲经济的发展

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世界政治的发展

3、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科学技术

2、学术思潮和 教育

3、文学艺术

高中历史书目录选修三:

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1、远古社会和 传说 时代

2、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3、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4、夏、商、西周的文化

5、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6、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

7、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

1、秦朝的统治

2、两汉的统治

3、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4、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5、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

6、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7、秦汉时期的文化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类和民族融合

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1、短暂的隋朝

2、唐朝的开国和盛世

3、唐朝后期的政局

4、隋唐制度的革新

5、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6、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7、隋唐时期的交往友好

8、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

1、五代十国

2、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

3、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4、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

5、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

6、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7、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8、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

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2、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

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

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6、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7、明清时期的文化

高中历史书目录整理相关 文章 :

★ 高中历史可以看哪几本书

★ 高中历史考点整理归纳

★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 2019年秋季最全高中新教材改版内容

★ 高中历史知识考点整理

★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整理归纳

★ 高三背诵篇目目录整理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整理

★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梳理大全

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史记

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道德经

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著作,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庄子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孟子

孟子与孔子被后人合称孔孟。《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荀子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由荀子及其弟子所著,旨在总结先秦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子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资治通鉴

由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都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二人并称“史学两司马”。

山海经

《山海经》的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一、史记

简介: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二、汉书

简介: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三、后汉书

简介: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例如,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

四、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

简介: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开始在蜀国任职,受宦官排挤不得志。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而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五、晋书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 。

《晋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

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晋书

-三国志

-后汉书

-汉书

-史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