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第1张

《诗经》。

中国文学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诗经》收集了我国西周至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这些被收录的诗歌为我们展现了当时丰富的社会面貌,并为后来对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我国最早的诗歌是哪部通常来说,大家都会认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自然而然许多人因此认为最早的诗应该就是收入总集中的第一首《关雎》。其实,有文字记载的还有更早的诗,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八个字,是二言诗,诗名为《弹歌》,是一首远古时期的古歌谣。此诗在《吴越春秋》里曾有记载,清代文人所编写的《古诗源》中亦收入了这首诗。

《弹歌》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

这个“`”字是古字的“肉”字。

诗中原意是:断竹就是把竹子断开,续竹是把竹子用皮子或绳子连接起来做成弓,飞土,就是用土捏成弹丸,逐`(肉),就是用做成的弹弓去打猎。

看来这首诗,是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诗歌作品。

这是一首远古民歌,反映了原始社会狩猎的生活。《弹歌》选自《吴越春秋》,东汉赵晔编写。据《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末年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民歌。当时是唱是诵,无从考证,但后人还是将词记录了下来。

原始社会,先民们以狩猎为生。由于生产能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狩猎的手段也极为落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工具慢慢地也有了改进。弓弹(也叫弹弓)出现以后,既可以射鸟,又可以射兽,生产能力水平有所提高。

《弹歌》这首民歌,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弹”生产制造的过程和“弹”的用途,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聪明,用“弹”来猎取食物的喜悦心情。

“断竹,续竹”,是歌咏“弹”的生产制作过程。这就是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这样,“弹”的制作完成了。一副“弹”便摆在了我们面前,虽是简单、粗糙的,但却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也表明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有了“弹”,一场狩猎活动开始了:“飞土,逐肉”。一颗颗弹丸从弹弓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地追逐着,满载而归。“飞土”,是指将泥制的弹丸射出。“逐肉”是说猎手们追赶被击伤的鸟兽之类的猎物。

世界上最早的诗集是哪部

在西周建立(前1046)到春秋末叶或者说到孔子时期的五百余年间,中国出现了《诗经》,印度出现了最古的诗集《吠陀(知识与学问的意思)本集》,希腊则出现了著名的古诗集《荷马史诗》。按照时间来说,印度的《梨俱吠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歌。

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305篇。约产生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500年。

印度最早的诗集《吠陀本集》:

吠陀:知识与学问的意思的意思。共分4部,《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著作于印度的吠陀时期,使用比印度梵语更为古老的语言,为印度人民的集体创作。其中《梨俱吠陀》为最早,约完成于公元前1400年至前1000年左右。

希腊最早的诗集《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约在公元前9世纪或至迟在公元前8世纪大概由荷马系统编成,完整的定本则出现在希腊字母文字发明以后的公元前6世纪。

希望本文我国最早的诗歌是什么能帮到你。

《诗经》是在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释义:孔子说:《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虚假”)。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释义:孔子说:“熟读了(诗经)三百,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外交。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释义:《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扩展资料: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分为风 、雅、颂三类。

1、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2、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3、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 ;《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五经(儒家典籍)

诗歌的由来: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

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

《诗经》是入乐歌唱的,严格地说它是歌,正因为如此,《诗经》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

扩展资料:

诗歌的特点:

1、抒情性是诗歌的最基本特点诗总是表达强烈情感的,屈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表现的是屈原高尚情操和矢志不移的精神。

杜子美安得广厦千万间表现的是宽广胸襟,陶渊明,表现的是他对上水田园生活的向往读者欣赏过程中总能感受到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言为心声诗歌更是真情所致,自然流露。

2、诗歌通过形象典型地反映生活,诗歌的情感常常能聚和蕴含在艺术形象之中。较之其他文学作品,诗歌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典型性。

3、诗歌通过意境表达思想感情,诗的意境,是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诗歌

先秦。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扩展资料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诗词

-诗经

中国的诗词,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成就高,是中国文字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产生于公元前544年,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他采用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骚体”。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体为主的格式,以六言体为主,形式较为自由。故诗人又称“骚客”。

《乐府诗》,汉武帝为制定乐谱,收集民间歌曲而设立掌管音乐的机构——乐府。

在东汉时期,除乐府民歌外,五言诗兴起,到魏晋南北朝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代表性的诗人有曹操父子、陶渊明、谢灵运等。

诗歌到了唐代,就成为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全唐诗》收有2300多诗人所作的近5万首诗作。

《唐诗》发展分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初唐:多为歌功颂德的应制诗(应科举考试),故诗坛绮丽,内容空虚,王骆卢杨被誉为初唐四杰。

盛唐:即开元、天宝年代,诗歌发展达到了高峰。形成古典诗歌黄金时代。著明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等。到了唐朝中叶,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提倡诗歌“为事而作”。歌唱民间疾苦,形成了新的新风。著名诗人除白居易外,还有刘禹锡、李贺、杜牧、李商隐、孟郊和贾岛等。

晚唐:因连年战乱,经济衰退,诗歌随之衰落。

《宋词》在晚唐随着唐诗的衰落,词逐渐兴起,到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

宋初:词沿唐末五代的绮丽风气,柳永开始摆脱绮丽风气,苏轼开始从内容上丰富起来。

宋词:分为两派,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晏殊、欧阳修、晏几道。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宋词的重要作者还有王安石、张游、范达成、杨万里、李清照等。

元代:诗歌不景气,既无杰出的作品也无杰出的作家。

明代:是民间诗歌发展的繁盛时期。

清代:诗词则出现新的繁荣局面,代表人物有:钱谦益、顾炎武、陈维崧、朱熹(康熙年间)雍正、乾隆盛世的代表有沈德潜、袁本文。清末在诗词方面有杰出成就者为龚自珍、舒位、项鸿祚等。

古诗的特点:

诗经:多为四言诗。每首诗句数不一。有的四句一首、六句一首,也有八句一首的。

楚辞:基本上是六言诗。

魏汉六朝:主要是五言诗。也有四、六、七言的。魏汉六朝的古体诗一般是隔句押韵,即偶句押韵。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唐代近体诗: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每首四句;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每首八句。绝句一般在二、四句尾押平韵。律诗在一般首句起韵,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用平韵应一韵到底。绝句、律诗的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诗》的三要素:

(一)声律——四声

古四声:平,上,去,入;

今四声:阴平,阳平,上,去。

(二)韵律

每个汉字的字音均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声母在前,韵母在后;“韵”就是每个字母的韵母;韵母相同的字叫做“同韵字”。

(三)对仗

通常在绝句和律师中常见到的对偶句。

如:杜甫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吴东万里船。

一般律诗的第三、四、五、六句必互为对偶。首句仄起仄收式的律诗,除三、四;五、六、互为对偶外,一、二句,七、八句也互为对偶。

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典籍是《文选》。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总集,由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昭明太子萧统(501-531)主持编纂而成,故也称《昭明文选》。汉魏以来,文集日繁,学者阅读不易,于是集录精华的文学选本应运而生,西晋挚虞编纂的《文章流别集》是最早的一种,可惜其书早佚。

《文选》沿袭《文章流别集》分体编纂的传统,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至南朝梁代的各类作品七百多篇,按体裁分为赋、诗等三十八类(一说三十九类),其中赋、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各类之中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从作品时代来说,除屈原、宋玉、李斯等人的作品外。

《文选》选录的主要是汉、魏、晋及南朝宋、齐、梁各代的作品;从思想内容来说,《文选》中既有关于政治教化的作品,也有大量日常生活中的写景抒情之作;从艺术形式来说,《文选》中多有骈偶之作,选文注重文采,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萧统《文选序》)为主要艺术标准。

可以说,《文选》集中了汉魏六朝文学的主要成果,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其中不少作品都是靠《文选》收录才得以流传至今。

名篇佳句: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2、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曹植《赠徐干》)

3、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曹植《洛神赋》)

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并序》)

5、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6、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