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韩非子》和《战国策》的资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有关《韩非子》和《战国策》的资料,第1张

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宋时已有缺佚,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战国纵横家书》,与本书内容相似。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编辑本段]题解

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体例

今本共33卷:

战国策卷一 东周

战国策卷二 西周

战国策卷三 秦一

战国策卷四 秦二

战国策卷五 秦三

战国策卷六 秦四

战国策卷七 秦五

战国策卷八 齐一

战国策卷九 齐二

战国策卷十 齐三

战国策卷十一 齐四

战国策卷十二 齐五

战国策卷十三 齐六

战国策卷十四 楚一

战国策卷十五 楚二

战国策卷十六 楚三

战国策卷十七 楚四

战国策卷十八 赵一

战国策卷十九 赵二

战国策卷二十 赵三

战国策卷二十一 赵四

战国策卷二十二 魏一

战国策卷二十三 魏二

战国策卷二十四 魏三

战国策卷二十五 魏四

战国策卷二十六 韩一

战国策卷二十七 韩二

战国策卷二十八 韩三

战国策卷二十九 燕一

战国策卷三十 燕二

战国策卷三十一 燕三

战国策卷三十二 宋卫

战国策卷三十三 中山

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知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

[编辑本段]评价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貌,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地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研究参考书目

• 熊宪光,《战国策研究与选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 ISBN 753660020

• 孟庆祥,《战国策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统一书号:10093•701

• 王守谦,《战国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ISBN 722102444

• 朱友华,《战国策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 赵丕杰,《战国策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 蓝开祥,《战国策名篇赏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

•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0年 ISBN 710100622

• 何 晋,《战国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ISBN 730105101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战国策人物

1、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东周洛阳人。事迹在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出身寒微,读书刻苦,向往富贵生活,具有强烈的功名心,且知识丰富,能言善辩,善于运筹帷幄,为人主出谋划策,但没有自己固定的政治主张与理想,在战国时代纵横家中他是比较典型的。

2、甘茂:战国中期秦国名将。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事迹在《苏代劝秦王留甘茂》中。甘茂自秦国逃出后,准备到齐国去。出了函谷关,遇见苏代(苏秦之兄),说:“您听说江上女子的故事吗?”苏代说:“没听说过。”甘茂说:“在江上的众多女子中,有一个家贫无烛的女子。女子们在一起商量,要把家贫无烛的赶走。家贫无烛的女子准备离去了,她对女子们说:‘我因为没有烛,所以常常先到,一到便打扫屋子,铺席子。你们何必爱惜照在四壁上的那一点余光呢?如果赐一点余光给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妨碍呢?我自认为对你们还是有用的,为什么一定要赶我走呢?’女子们商量以后,认为她说的对,就把她留下来了。现在我由于没有才德,被秦国赶走,出了函谷关,愿意为您打扫屋子,铺席子,希望不要把我赶走。”苏代说:“好,我将设法让齐国重用您。”

3、周公旦,西周政治家。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势力扩展至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共33卷,约12万字。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战国策》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可考。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沿用至今。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所记人物是复杂的,有纵横家,如苏秦;有义士,如鲁仲连、唐雎、颜;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荆轲、聂政。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

《战国策》的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今本共33卷:东周策1卷西周策1卷秦策5卷齐策6卷楚策4卷赵策4卷魏策4卷韩策3卷燕策3卷宋卫策1卷中山策1卷共497篇。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战国策成语

一尘不染——圣人具有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

大庭广众——以敞大众。

两败俱伤——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南辕北辙——犹至楚而北行也。

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曰:今日不出,明日

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羽毛未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引锥剌股——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血流至足。

门庭若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反璞归真——颜斶知足矣,归反于璞,则终身不辱也。

狡兔三窟——狡兔有叁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

窟。

狐假虎威——虎得狐,狐曰:子勿敢食我,天帝使我长百兽,字若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

行,子随我后,百兽见我敢有不走者?虎以为然,遂与之偕行,兽见皆走,虎不知兽之畏

己,以为畏狐也。

惊弓之鸟——弓弦响,惊密林之鸟。

安步当车 《战国策·齐策四》

不遗余力 《战国策·赵策》

不翼而飞 《战国策·秦策》

侧目而视 《战国策·秦策》

反璞归真 《战国策·齐策》

高枕无忧 《战国策·魏策一》

汗马功劳 《战国策·楚策》

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一》

画蛇添足 《战国策·齐策二》

挥汗成雨 《战国策·齐策一》

狡兔三窟 《战国策·齐策四》

门庭若市 《战国策·齐策一》

亡羊补牢 《战国策·楚策四》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刘向。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虽然习惯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它的情况与《左传》、《国语》等有很大不同。有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的。如《魏策》中著名的“唐且劫秦王”,写唐且在秦廷中挺剑胁逼秦王嬴政(即秦始皇),就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一类内容,与其说是历史,还不如说是故事。《战国策》的思想观念,就其主流来说,与《左传》等史书也有截然不同之处。刘向序说:“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战国时代,是春秋以后更激烈的大兼并时代,过去还勉强作为虚饰的仁义礼信之说,在这时已完全被打破。国与国之间,如今讲的是以势相争,以智谋相夺。那些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策士,也只是以自己的才智向合适的买主换取功名利禄,朝秦暮楚,毫不为怪。如苏秦始以连横之策劝说秦王并吞天下,后又以合纵之说劝赵王联合六国抗素。他游秦失败归来时,受到全家人的蔑视;后富贵还乡,父母妻嫂都无比恭敬。于是他感慨道:

嗟夫,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作者以欣赏的笔调,描绘了苏秦踌躇满志的神情。这些在今天看来也许是不值得赞赏,但在当日的历史条件下,原本受贵族压抑的平民的心理就是如此,这样写比虚假的说教更富于真实性。

另一方面,由于策士以一种比较自由、可以择君而辅之的身份,在当时的政治与外交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战国策》又主要取材于策士著作,故书中对士的个人尊严和个人作用,给予强有力的肯定。《齐策》中记颜斶见齐宣王,王呼:“斶前!”斶亦呼:“王前!”他还滔滔不绝地论证了国无士则必亡,故“士贵耳,王者不贵”的道理。《秦策》中赞扬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却使得“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这当然是夸大的,但这夸大中显示了策士们的自信,也是平民中优异人物的自信。

《战国策》还热情讴歌了多位义侠之士的豪情壮举。

“侠”也是一种游离于统治集团、不受权势拘勒的人物。他们以自身的标准、个人的恩怨来决定自己的行动,重义轻生,感情激烈,显示出具有平民意味的道德观。所以“侠”总是为放任不羁的人们所喜爱。

总而言之,《战国策》既体现了时代思想观念的变化,也体现出战国游士、侠士这一类处于统治集团与庶民之间的特殊而较为自由的社会人物的思想特征,不完全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说话。由于《战国策》突破了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又不完全拘泥于历史的真实(当然从历史学的眼光看这是缺陷),所以就显得比以前的历史著作更加活泼而富有生气。从文学上看,《战国策》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富于文采。《左传》也是以文采著称的,但两者相比照,可以看到《战国策》的语言更为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无论叙事还是说理,《战国策》都常常使用铺排和夸张的手法,绚丽多姿的辞藻,呈现酣畅淋漓的气势。在这里,语言不仅是作用于理智、说明事实和道理的工具,也是直接作用于感情以打动人的手段。如《苏秦始将连横》、《庄辛说楚襄王》等篇,都是显著的例子。

第二,《战国策》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左传》描写人物,大抵是简笔的勾勒。

如前面举出的重耳向怀赢陪罪的例子,虽然也能传神,毕竟过于简单。而《战国策》中,如《齐策》写冯谖,一开始,描绘他三次弹铗而歌、有意索求更高物质待遇的奇特行为,初步刻画了他的不同凡响而又故弄玄虚的性格。接着,展开了“冯谖署记”、“矫命焚卷”、“市义复命”、“复谋相位”、“请立宗庙”等一系列波澜起伏的情节,将这位有胆识、有策略、有手段,同时也是恃才自傲、多辞善辩的“奇士”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著名的《荆柯刺秦王》一篇,更是精彩纷呈,激动人心。易水送别的一节这样描写: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徽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这段描写力极强。文章大师司马迁作《史记·刺客列传》,对有关荆轲的部分,也大量抄录了《战国策》的原文。“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美名,也由此传闻天下。

第三,《战国策》所记的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这也是以文学手段帮助说理。这些寓言,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又浅显易懂,独立地看,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诸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历来家喻户晓。由于《战国策》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常常受到严厉的批评。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它正是体现了战国时代活跃的思想氛围。它对语言艺术的重视,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文学史上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秦汉的政论散文、汉代的辞赋,都受到《战国策》辞采华丽、铺排夸张的风格的影响;司马迁的《史记》描绘人物形象,也是在《战国策》的基础上更为向前发展。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书名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它的作者不可考,有人疑出于蒯通。大概是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后来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遂相沿至今(一九七三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大批帛书,其中一部分,经文物考古工作者整理研究,共二十七章,三百二十五万行,一万一千多字,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其中十一章内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文字大体相同。另十六章,是佚书。这部大约编成于秦汉之际,类似后来刘向重编许多纵横家言为《战国策》所根据的一种被埋没的纵横家言的辑本。其中佚书为司马迁、刘向所未见,为战国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它保存不少的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春秋以来,长期分裂战乱,人民无不渴望解甲息兵,恢复和平统一生活。诸侯中的强大者,都想“并天下,凌万乘”。所以战国末年,秦齐二国皆各自称帝。由于社会变革的影响,“地势形便”的秦国后起变法以致富强,打破六国均势局面。从此以后,秦以新兴力量向外扩张,企图蚕食诸侯,统一海内,引起各国间的复杂矛盾和斗争。在这种情况下,诸侯间的胜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武力,但也决定于谋臣策士的胜算和纵横势力的消长。所谓“横成则秦帝,从成则楚王”,那就是说,胜负的最后关键并不完全决定于军事,而更重要的是决定于政治的巧妙运用。这时候,春秋时代所讲的礼法信义,不得不变为权谋谲诈;从容辞令的行人,不得不变为剧谈雄辩的说士。所以《战国策》中所载一切攻守和战之计,钩心斗角之事,正是这一时代政治斗争的反映。而其时许多谋臣策士的游说和议论,也是春秋时代行人辞令的进一步发展。

《战国策》所写的人物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有不少是追求个人功名富贵的利己主义者,例如苏秦起初本是以“连横”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乃转而以“合纵”说燕赵。陈轸先仕秦而后仕楚,既仕楚而又贰于秦,朝秦暮楚,立场不定。但也有排难解纷而无所取的“天下之士”,如鲁仲连的义不帝秦。也有意在收买人心、焚券“示义”的冯谖(齐策四),虽然他是为统治阶级效劳,却也替人民做了一件好事。也有敢于反抗强暴,蔑视王侯的义侠和高士。如唐且的“布衣之怒”(魏策四),颜斶的直叱“王前”(齐策四)。而后者更反映士的地位的提高和民主思想的抬头。此外书中还从侧面揭露统治阶级女性固宠的斗争和宫闱的丑行,如郑袖的谗害魏美人(楚策四)、秦宣太后欲以魏丑夫殉葬(秦策二)表现了她们的阴险与无耻。以上这些虽然只作客观叙述,但也反映了战国时代各种历史人物的精神面貌。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最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苏秦说赵王(赵策二),张仪说秦王,司马错论伐蜀(并秦策一),虞卿斥栲缓(赵策三)等,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策士们估计形势,分析利害,往往细致准确。如苏秦劝薛公留楚太子,分析它有十个可能的结果(齐策三);齐索地于楚,而慎子告襄王三计并用(楚策二)。虽然《战国策》记述事件的后果不尽可靠,但作为纵横家论事的本身来看,则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

其次是描写人物的形象极为生动。如苏秦说秦不行及相赵归家,前后颓丧和得意的情状,以及庸俗的世态人情(秦策一),鲁仲连的俶傥奇伟,慷慨慕义,“不诎于诸侯”的精神,无不栩栩如生,维妙维肖。特别是燕策中用全力写刺客荆轲,是一篇完整的侠义故事。例如易水送别一段:

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在一种悲壮淋漓的气氛中,把一个怒发冲冠、沉毅勇决的英雄形象十分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

至于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譬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以增强论者的说服力,甚至有时还可以节省文辞。如江乙以狐假虎威对楚宣王(楚策一),苏代以鹬蚌相持说赵惠王(燕策二),苏秦以桃梗和土偶谏孟尝君(齐策三),庄辛以蜻蛉、黄雀说楚襄王,汗明以骥服盐车说春申君(并楚策四)等,入情入理,也是一个特点。特别像邹忌讽谏的方法更为巧妙。他拿亲自体验的生活琐事来启发齐王,小中见大,步步进逼,使齐王感到四面八方被陷臣包围的危险,不得不下令大开言路。邹忌的生活体验可能是事实而非虚构,但借来作为一种增强说服力的手段,依然带有寓言意味,可谓别开生面。

一、修行

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给他人,坏事予自己”。舍弃小我,完成大我。

对魔不要有敌对的心理,当做助道德善知识。

我们从无量劫以来,生死世世所造的业不同,所以妄想也不同。业重妄想多,业轻妄想少,成为正比例。

修行人是为了生死,为度众生而修道,不是为求感应而修道。

修道人,时时要回光返照,不用向外驰求,在外边是找不到的,在自性里,应有尽有,一概俱全。

我们初发心修行,最障碍我们用功的,就是男贪女、女贪男的*欲心,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

我们现在得到人身,若不籍著人身来修行,还等著什么?等著把人身丢了,再来修行,那时来不及的。

学佛法要拿出真心,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的去做。

在道场里要节省一切物质,所谓“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

不爱不憎为中道。修道,修什么道?就是修这个中道,对谁都是平等相待,慈悲为怀,但要谨慎行事,不可落在情爱樊笼中。

今天修道,明天成佛,一橇就想挖成井,没有这种道理,修行是“铁杆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学咒要先正心诚意,若心不正,学什么咒都是邪的,心正了,学咒才有感应。

无名有两个帮凶,两个伙计,究竟是什么呢?就是食与色。一个食欲,一个色欲,这两个帮着无明做种种坏事。

“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学好,则冤孽不会来找;愈想学好,冤孽愈来找,欲把债务算清。

佛、魔都是一念之间。佛有慈悲心。魔有胜负心。

若真懂修行的人,起居动作都是修行。

修行不可各处卖修行。卖广告。一卖修行,就会著魔。

我们修道人,无论在什么场合,应该韬光晦迹,不可光芒外露。

我们的心,都是“他”在,而不“自”在;他在就是人虽在,可是心不在。

讲经就是修慧,打坐就是修定,不乱讲话就是修戒。

“烦恼即菩提”,若会用,烦恼就是菩提;若不会用,菩提变成烦恼。

修行就是要“养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么也不知,一点妄想也无。

无明,即是不明白。无明的根本,就是爱欲。

修道的目的主要为了生脱死,不是为求感应而修道。

修道人,好像眼睛那样的清净,不能容粒沙子。

赌钱可造罪业,布施能积功德,坐禅能去愚生智。

我们修行,群居守口,独坐防心。跟大众一起时,不要太多话,自己一人时,要提防私心妄想,久而久之,就能专一见心。

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真正修道人,“举动行为管自己,行住坐卧不离家”。不要做镜子,专照人家不照自己。

有所执著,就是人心,无所执著,就是道心。

欲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现在把自己当作死了一样,也就是不贪,不嗔,不痴。

学佛的人一定要发愿,愿力能鞭策自己向正道迈进,不会误入歧途。发愿不实行,好像开妄华的树,没有用处。

舌有说话的功德,业有说是、说非的罪过。若是不说法,而是说非,或说邪言邪语,那就是一万二千的罪过。

修道人无论对内对外,不论长幼尊卑,都常存慈悲喜舍的心,自然能生感应。

修道就是修个诚实,所谓“心诚则灵”。

我们人生在世,要即时行善,有用一口气,有一点力量就要行善积德,不要仅籍著前生所积下来的善根,享尽今生的福报。

要是贪心重,贪得无厌,将来就会堕地狱:你要嗔心重,一天到晚发脾气,就会变饿鬼;要是痴心重,胡作非为,就会变畜生。

众生罪大毛病便是痴爱,日夜在痴爱中,时刻不能方下。如果把好色之心放在学佛上,时刻不忘学佛,那就很快能成佛。

真正开悟的人,不会说自己已经开悟。因圣人应世,绝不会亲自泄露真情,所以凡是称自己是佛是菩萨的人,都是邪魔。

一个很有德行的人,不在地位与年龄。他语默动静,自然流露出令人敬畏的品格。这种畏,不是惧怕;惧怕就令人远离他,而他之令人畏者,是尊敬之心,不是恐惧之心。

人人都有三个烦恼贼,它们的名字叫贪嗔痴。我们不要杀灭它,把它转变过来成为菩提种。

二、持戒、忍辱

修行人,就是修无我相。如无我相,一切能忍受,境界来了,也不动心。自己把自己看成虚空一样。

成佛那有那么容易!既不断*,又想成佛,那是绝不可能的事,天下间无此道路。今天多数贪侥幸,贪捷径,一听到什么玄妙法,便被迷惑而陷入魔网。

人为什么打妄语?因为他自己的利益失去,怕吃亏。

若犯*戒,就容易犯杀戒,也容易犯偷戒,妄语戒。因此,犯*戒,是杀盗妄都包括了。

持五戒十善,便生人天之界,有了贪嗔痴之心,便堕恶道。

你若懂戒律,对一切佛法度能深入;你若不懂戒律,就像虚空中的云一样,浮浮荡荡,一点根基也没有。

戒律的根本只有一个,就是不自私。

精勤持戒要注意在人不见的地方,不是在人前精进,或人前持戒。

我们学佛就是学不恼害别人。故佛教徒要吃素,因为吃肉会伤害其他众生的生命。

吃斋是活著吃亏,因为未能满足美食欲,不能享口福;可是若不吃斋,吃了很多肉,死后便要到地府算帐。我是凭良心向你讲真话,大家不要贪口欲,贪享受,死后就不会上大当。

学佛的人如果不守戒,就等于瓶子底下有了洞,水一装进去就漏掉,要是能守戒,久而久之就会成为无漏。

无论什么法门,只要你有耐心,都会有所成就。你要是没有忍,什么法门也修不了。

出家修什么道?就是修忍辱的道。

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万事都能了。

修道人,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让人所不能让的物,要吃人所不能吃的饭,要穿人所不能穿得衣。总而言之,需要受人所不能手的。

我们在修道德时候,罪重要得时“不争”。不争是不和任何人争长论短。争是争非。

我们无论什么也不要贪,要知足,要能忍,单这个无上妙法,人人都把它忽略了。所以不争、不贪就能福寿无边,你要是争、贪、搅、扰、就罪孽不少,要想出离三界,也是无有是处的。

三、参禅、念佛

我们为什么不识本来面目?因为“我相”没有去掉,“自私心”没有去掉。

参禅的参,就是观,观什么?观照般若。教你念兹在兹观自在,不是观他在。观自己在不在?

参禅的人要把根本问题认识清楚。什么问题?就是习气毛病。我们打禅七,就是打掉恶习气、坏毛病。

大家在禅堂参禅打坐,就是考试。看谁能考上佛得果位。怎样才能考上呢?就要内无身心,外无世界。

一般人参禅,犯了两种毛病:一为掉举,一为昏沉。不是打妄想,就是在参禅中睡觉。

参禅要有耐心,长远心,参禅的密决,就是忍,忍不住也要忍,忍到极点,豁然贯通,明朗开悟。

参禅到火候时,不但没有妄想,而且脾气也小了,烦恼也少了,人品高了,气度大了。

我们为什么和道不相应呢?就是因为狂心没有休息。

参禅要有耐心,那是开悟的本钱。

我们参禅,就有机会开悟,自性光明现前,犹如春回大地、百物滋生。

真正参禅的人就是真正念佛;真正念佛得人也就是真正参禅;真正持戒的人也就是真正参禅。

谁的身体没有染着,谁就是佛。谁的身有染着,谁就是众生。什么是染着?浅而言之,就是看不破,放不下,时时刻刻在打妄想。

用功用到恰当的时候,就食不知食,穿不知穿,何况身外之物,更应该放下。

修行不是只限于参禅诵经,而是随时随地在修行,不要有那么多的分别心,更不要争权夺利,争做领袖支配别人,在师父前求表现。

道在专一,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老实念佛就是念兹在兹,什么妄想也无,也不想吃东西或喝茶,什么皆忘,这才是老实念佛。

你念佛,佛也念你,就如同给阿弥陀佛打一个无线电报,这叫感应道交,你不念他,他就收不到,所有必须要持名。

念咒要念到咒从心念出,咒又能回道心理,咒心,心咒,咒和心声在一起,不会分离,念而不念,不念而念。

念礼佛,佛受礼,能增加你的福慧。也就是说拜佛是感,受礼是应。这样,就是道交。

四、出家行

要四位出家人以上和合相处称为僧,是和谐共住,无争无执,单独一个出家人不能称为僧。

出家人要严守行住坐卧四大威仪。所谓“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

不能有想出世法,又放不下世法,脚踏两条船,又要到江北,又要过江南,是办不到的。

你们看古代高僧大德都是从苦行中得到悟境,没有一位祖师从享受中得到开悟,把《大藏经》找遍了也找不到一位。

选择住持以什么为标准?第一个条件要没有脾气。待人和气,处处有人缘,不用权力压迫任何人,以民主作风办事,令人恭而敬之。

出家人可以受供养,但不可以贪供养。不贪供养,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现在已经出家的二众弟子,不能再在名誉地位上来用功夫,要有代替众生受苦的精神,要有普救一切众生的平等心。

出家人若不精进修禅定,持咒诵经,严守戒律,而倚佛吃饭,赖佛穿衣,必堕三途。

出家人是在家人的榜样。你这个榜样若做得不好,在家人就都不生信心,影响力也没有了,所以必须要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样子。

出家人必须有正知正见,若没有正知正见,一定会走入魔道,被五十阴魔抓走。出家人要共同一致行动,不可以自己别出心裁,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专一则灵,分弛则蔽”专一什么呢?专一必须要断欲去爱,就是出家修八万大劫,也不会修成的,所以这是要紧的。

要时时都修道培德,把德性培圆满了,道也修圆满了。这才是不愧为一个出家人。

出家人以洪法为家业,弘扬佛法就是我们的本份,我们的责任。所以我们要念兹在兹都在弘扬佛法,一举一动都是给众生说法。

五、因果、忏悔与改造

我们被业所牵,所谓“业不由己”而生到这个世上来还报,因为往昔所造的业不同,所以今生就受不同的报,所谓“业网相织”。

这个“肉”字就是一个被吃的人与吃肉的人在外边还是个人。被吃的人已经变成了畜生了。吃肉的人与被吃的人就有一种关系,解不开冤结,互相罩著。

若要把这世界真正消毒,就要大家吃素不吃肉。

古人说“君子造命”。有道德的人,正人君子,是可以改造命运,超出命数之外。为何不吉祥,就是心理不吉祥,种下恶因,当然也恶报,若能改过从善,便可趋吉避凶。

小毛病并不容易改,但改了小毛病,即会有定力。

所谓“见吾过者是吾师”,能说出我们毛病的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善知识,应该感谢他,不可仇视。

恭敬心把刚强的性情改变为和蔼的性情,拜佛是拜自性佛,将来成佛也是自性佛。

人们为什么会有魔业?就因为在往昔不听善知识的教导,不受善知识的告诫,自己打妄想,造恶业,所以这生常受魔业缠绕,事事不能遂心满愿。

六、教 育

现在的读书人都为名利,“明理”与“名利”两个音差不多,但是做起来,大相迳庭。相差十万八千里。

小孩子如小树枝长大,枝桠七八,必须砍去横枝,将来才会成为栋梁之才。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做人的根本吗?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为何现在世界青年问题泛滥?皆因作父母只生孩子而不管教。

人无道德,就是真正的贫穷。

我们人的贪心比天还高,比地还厚,比海也更深,无底的洞,什么时候也填不满。

有人向我求法,我就教他,吃少一点,穿少一点,睡少一点。因为“减衣增福,减食增寿,减睡增禄”。

人不是为吃饭而活著,人活著应有功于世,有德于民,有利于天下,人应“慈悲代天宣化,中心为国救民”。

我一生不为自己忙,对自己这个臭皮囊从来不去注意的。

世界为什么一天比一天坏?因为人人都争。这包括争名、争利、争权、争地位,最重要的是争色。

我向你们化缘——就是化你们所有人的脾气,所有人的无明、烦恼、嗔恚。

天灾,不是天有灾,天并没有灾,是我们人类受的劫,人祸是我们自己自作自受。

发展佛教要从什么地方著手?我认为发展佛教必须要从教育上著手。

如果从教育着手,儿童明白佛教了,等他长大,自然佛教就能发扬光大。

做鬼事,就是鬼;做人事,就是人,做佛事,就是佛。

七、佛教与佛法

佛教的宗旨,人人可成佛。现在的众生是我们过去的父母,是未来的诸佛,如果对众生发嗔恨心,等于嗔恨父母和诸佛,成为大逆不孝之人。

我把佛教叫做“众生教”,因为谁也跑不出虚空法界外,谁都是众生,故佛教乃是众生所学之教。

我又把佛教改为“人教”,只要专一来修行,最后会成佛。

我又把佛教改名为“心教”,因为人人有心,修行是要去妄心存真心,有妄心是凡夫,有真心是佛。

*欲为生死根本,不断*欲想升天犹不可能,况欲证无上菩提耶!所以想修三摩地,想出生死海必须先过此关。

想要发菩提心,一定要多听佛法,明白佛法了,就自然会发菩提心了。

佛教是尽虚空遍法界,而所有众生都是具足佛性,都可以成佛。你现在不信佛,将来会信佛;将来不信佛,在来生会信佛。不但决定信佛,而且还能成佛。

楞严咒是咒之王,亦是咒中最长者,这个咒关系整个佛教的兴衰,世界上有人持诵楞严咒,就是正法存在,没有人持诵楞严咒,就是没有正法,楞严咒是佛顶光明,化身如来所说得神咒,所以妙不可思议。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奥妙。

在末法时代,一切天魔外道,山妖鬼怪,所最怕的就是楞严咒。楞严咒是破邪显正的神咒。

正法时代,人人要修行。末法时代人人不修行。若是人人能修行,末法变正法。

什么是佛法?一言以蔽之,就是钥匙,现在讲经,就是讲钥匙,现在说法,就是说钥匙,这把智慧钥匙能开无明锁。

佛法在世间,我们若能急流勇退,发大菩提,以至诚恳切的精神来修持佛法,那还有出离娑婆世界的机会;不然的话,我们还是在六道里轮回不息,这一种苦难永远脱离不了。

八、智慧

大公无私便是正法,若是自私自利得便是邪法。

怎样没有无明火?就是要修忍辱波罗密的法门,绝对不要发脾气,这是最主要得关键,不发脾气就有智慧。

末法的人都犯了一种通病,就是好高骛远,以耳代目,听人家说什么好,就往那儿跑。

我们信佛的人,不应该迷信,要破迷信。什么是迷信?就是糊涂的乱信,别人说什么就信,信迷了。

众生为什么颠倒,因为无明当家,做主人翁,把智慧逐走,它发号施令。对的说不对,不对得说是对。

智慧是由清心寡欲得禅定中生起的。

凡是爱发脾气的人都是愚痴。无明很重,没有涵养的功夫。

妄念就是不真不实在的念头,虚妄不实在,尽打妄想,颠倒就是明知这是不对,却偏要做,且狡辩它说对。

你常回光返照,见自性,常生般若的智慧,这就是功。你用般若智慧应用有方,变化无穷,且无所染著,不做不清净的事,这便是德。

本来愚痴人和大智人的般若智慧是没有分别,只是一个会用,一个不会罢了。

你能内外不著,就能来去自由,知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来”可以说回,回到你的身心,“去”是去到法界。

若你执著“来去”,这就不自由,有所挂碍了。

你若有智就象太阳,有慧就象月亮一样。

希望开悟,希望成佛,这也是妄想,大家切记!只求修行,不求希望。

如果菩萨有神通,而不示现神通,那么,有神通又有什么用呢?教化众生,利用神通,有立竿见影之效,令众生增强信仰之心,收事半功倍之效。这是善巧方便之法门。

各位要注意魔也会显神通,令贪求神通的人,没有定力的落入圈套,失其道业,作为魔的眷属。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不可不谨慎。

谁想有神通,先把万事放下,专一其心,来参禅打坐,功夫到家,自然有神通。神通不是外求,而是内证的。

“看破、放下、自在”:看破就是明白,放下就是解脱,能解脱才能有真正“自在”。

学佛法要用智慧来学,不可以用感情来学。用智慧学佛法是为正法。用感情来学学佛法,是为末法。

一般人认为人生是快乐的,其实此快乐是假的,真的快乐,要从自性里寻找。不是从外觅。

<魔是磨真道>

魔是磨真道 真道才有魔

磨得真光亮 光亮更要磨

磨得如秋月 空中照群魔

群魔即退了 现出自性佛

以上转自:http://wwwbhfjcom/bbs/displayasplb=1&title_id=2106

开示语录—佛光普照(一九八○年七月四日)

佛光普照,佛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众生心。把众生的心照亮了,把贪嗔痴消灭除尽,把黑暗照成光明,息灭八万四千种习气毛病。我们学佛法,就是要灭除贪嗔痴,不要执著,我怎没看见佛光呢?研究佛法,开了智慧,这岂不是佛光吗?若越研究越糊涂,不懂真正佛法的道理,是因为没有灭除习气毛病,不能说佛光不普照。自己不开智慧,贪嗔痴还是老样子,一点也没有改。佛光普照也非所照。不是有照,也不是无照,照而不照,无照而照。这就是说,自己的智慧光明现出来,就是佛光普照;自己的智慧光明不现出来,就是佛光不普照。

佛光譬如电力公司,我们所住的房子,将电线、电灯的开关等等都已装妥,已经接通电力了。但如果不去按开关,这电灯始终不会明亮,这屋内永远是黑暗的。为什么?因为电不通,不起作用。要按开关,立刻灯光明亮,照破黑暗。我们众生的心,就是开关,把心的开关打开,佛光就亮了。若心的开关不开,就是有佛光,也照不到。这个譬喻虽浅,但有相同之理。各位!快把心的开关打开,接受佛的智慧光来引证,这样就得到佛光普照。□

开示语录—糊涂债(一九八○年六月十六日)

每个人的面目不同,其因果也不一样。每个人在往昔生生世世所欠下的债也不同。有些人欠债太多了,到这世上来,还也还不了,所谓‘债台高筑’;也就是业障之台,一天比一大高、一天比一天深,债上加债,纠缠不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往昔专门放高利贷,借钱给人,利上加利,贪得无餍,以为占了便宜,结果是自己吃了亏—业障一天比一天重,终于拔不出腿来了!

有的欠人做父亲的债,有的欠人做母亲的债,有的欠人做妻子的债,有的欠人做丈夫的债,有的欠人做儿子的债,有的欠人做女儿的债。所谓‘父母的饥荒,伦常的账码’,种种的因缘,乃促成你我今生命运的安排。可是一般人不明白一切都是前因后果、定业难逃遁,所以有时候还不认账,还想‘抗债不还’,明明是欠人的债而不承认!像这样子不讲道理,因而酿成世界上种种麻烦的发生—你有你的麻烦、我有我的麻烦、他有他的麻烦。各人有纠缠不清、善恶参杂的因果。偶尔遇到佛教,听了佛理便明白一点。可是,今天明白了,明大又糊涂了。后天又想明白,大后天又糊涂了。如是变成‘智愚平等’的局面,智慧和愚痴平均。糊涂时便不想修道,明白时便想修道。可是修道的时候很少,糊涂的时候很多。因此,所修的不及所丢的,智慧也一天不如一天,而愚痴却一天比一天增加,在无明驱使之下,便做出很多糊涂事。心裹糊涂,进一步身上也糊涂了。心里有贪嗔痴,身上便犯杀盗*—都是糊涂账,根本算不清!

所以有时家庭眷属不和—父子不和、母女不和、夫妇不和、兄弟不和、姊妹不和、兄妹不和,种种问题都发生。发生了自己还不承认、不认账,反而觉得很受委曲。其实这都是前因后果的定律。以前种下的因,而今所结的果,有什么好怨呢?所以‘是故知命者不立岩墙之下。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首先要明白因果,不要再种糊涂因果,要种清净的因果。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要再把善恶混淆不清,是非参杂不明。若能黑白分明,真假了然,便有机会返本还原,回复到本有的性净明体,妙真如性。□

开示语录—开悟的钥匙(一九八○年七月十二日)

人怎样才能开悟呢?开悟好像开锁一样。锁能把门锁上,禁止你出入,你一定要有一把钥匙,才能把门锁打开。否则,将永远被禁在屋中。那么,这把钥匙放在那里?就在你自己的身边,很容易找到。怎样去找呢?你现在参禅打坐,念佛持咒,就是在找钥匙。什么时候能找到呢?就要看你自己的修行程度而定。如果精进,很快就找到。如果懈怠,就永远找不到,不但今生,即使来生也找不到。这种道理非常简单。

在你心中也有一把锁,这把心锁就是无明,它能使你清净光明的心,变成染污黑暗的心。境界来了,没有智慧去判别是善是恶,便做出颠倒事。你修行得力,便能把无明破了。藉著钥匙,心锁自然打开,智慧光明现出之后,无论遇到什么事也都没有烦恼了。

什么是无明?简而言之,就是黑暗,什么都不明白。因为不明自真理,把心锁上了,所以不能开悟。在唐朝代宗皇帝时,有个太监,名叫鱼朝恩,他问国师:‘什么是无明?’国师说:‘你这副奴才相,那有资格问佛法?’他勃然大怒。国师笑说:‘这就是无明。’所谓‘无明火能烧毁功德林’。

现在能够开悟的人,都是在从前修种种善因,今生才有成就。如果以前没有修种种善因,今生不会开悟。想要开悟?一定要预先修行,才有开悟的希望。

释迦牟尼佛,他怎能在今生成佛呢?因为他‘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三大阿僧只劫中修福又修慧,又在一百个大劫中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功德,因此,他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如果他以前没有修行,今生便不会成佛。

以上转自:http://dizhcn/Showaspid=219&BoardID=12&TB=1

要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要问后事果,今生做者是。 (三世因果文)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禅师的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菩提心妙宝,未生令生起,已生勿退失,展转益增长。

善恶必报,迟速有期。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

用宽容的心对待世界, 对待人生; 用快乐的心创造世界, 改变人生; 用感恩的心感受世界, 感受人生!

要是不想看下面总结就是一句话

《易经》是中国古代关于世界本源问题的专著。从古至今给历代文人极大的影响,不过因为现代的思想观念是唯一论,唯物论,坚决遏制二元论以及近代学习西方哲学和各种乱七八糟东西的思潮影响。所以易经从一本包罗万象的书慢慢向着只涉及占卜方向的书籍发展的趋势。

“《易经》”作为一部中国古代著作的名称,是从汉代开始流行的。汉代统治集团以儒学治天下,儒家学者选定了一套古代典籍(儒家十三经)作为知识传播工具,并把《周易》列为首经,始有《易经》之称。《周易》的编定者把前代的易书称为《易》。据《礼记》记载,在《易经》之前,共有三个《易》的版本,即《归藏》、《连山》和《周易》,后来的《易经》就是指《周易》。《周易》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术界有“《易》历三圣”的说法,即伏羲作八卦、文王系辞并演为六十四卦、孔子作传。流传至今的《周易》,大约形成于战国时期,由孔子及其传人编定而成。其实,《易经》还经历了老子和秦始皇两位重要历史人物的检验。老子的《道德经》有88个句子引自《易经》(据《图解易经》,祖行编著,华威国际出版社,2009年3月1版,第2页),而秦始皇嬴政在“焚书坑儒”的政治文化运动中却保留了《易经》。为便于叙述,本文使用“《易经》”名称。

关于《易经》这部著作的性质和价值,中国现代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直到今天,学者们对《易经》的看法仍然大相径庭。《易经》的思想发端于伏羲八卦,在历经了周文王、老子、孔子、秦始皇,直至晚清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它的科学性从来没有受到中国学者的质疑。到了二十世纪初叶,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历史时刻,中国却沦为科学技术的沙漠,并且维持着落后的社会政治制度,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和践踏。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开明学者举起了民主、科学和法制的旗号,并引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这种局面,也成为杨振宁等现代学者否定《易经》,认为《易经》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占据着中国哲学的统治地位,学术界关于《易经》的评价多数是负面的。比如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缩印本,1390页):

易经 ①即“周易”。②指《周易》中同《传》相对而言的经文部分。由卦、爻两种符号和卦辞(说明卦的)、爻辞(说明爻的)两种文字构成,都是为着占卦用的。最早可能萌芽于殷周之际,惟全部经文当系长期积累的产物,共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在宗教迷信的外衣下,保存了古代人的某些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2,《经书浅谈》(杨伯俊著,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

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客观情况和规律极其缺乏认识,因之产生不少迷信活动。卜和筮()便是一种迷信。尤其是上层人物,什么举动都得先请教神灵,问问吉凶(7页)。

孔子把《周易》看成一部哲学书,并不是看成一部占筮书(15页)。

汉朝人解释《周易》,离不开“象”和“数”……到三国魏末,王弼注释《周易》,开“玄学”之风,扫除术数(即上述“象数”、“互体”、“爻辰”之类),便把《周易》之为占筮书变成哲学书。宋朝道士陈抟又创为“先天”、“后天”、“太极”、《河图》、《洛书》之说,把周易变为方士书(16-17页)。

《周易》本是占筮书,应该还他本来面目,无妨仍把它看成古代占筮书。这是古人的迷信……(17页)

3,《中国文化辞典》(施宣圆等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易经:指《周易》中相对《传》而言的经文部分,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之书。……在宗教迷信的形式下,保留了有关古人的思想和认识能力的资料,包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在中国思想历史上有深远影响。

在以上三部著作中,后二者基本上抄袭《辞海》的观点,都认为《易经》是一本占筮书,而且是封建迷信的。三者都认为,占筮活动必然是封建迷信活动。

在中国民间,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的确与《易经》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算命卜卦、阴阳风水活动等等。但是,《易经》“迷信”论并没有统一人们的观点。与之相反,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易经》“科学”论也一直延续着。据张善文在马振彪遗著《周易学说》(马振彪遗著,张善文整理,花城出版社,2002年1 月1版,)中的介绍,曾执教于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的马振彪教授,“以弘扬《易》道为己任”,“倾其毕生心血”,著成《周易学说》遗稿。马振彪卒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他对于《易经》的研究也就持续到了这一时期。张善文本人还与他的老师黄寿棋教授合著了《周易译注》,于198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改“以经注经”的传统易学惯性,赵定理把中国《易经》、道德哲学与物理学和数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成为当代中国“科学易”派的代表人物。赵定理于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同年分配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太阳物理研究室,从事太阳光谱研究工作,1984(有介绍说为1964)年改向从事古天文与《易经》、中医方面的研究。他先后编著了多部易学、哲学和科普性的著作,他的科学道德哲学著作《中华自然哲学的数理原理》,于2003年4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台湾的牟宗三、祖行等也有不少易学成果。牟宗三曾认为:“黑格尔就不能了解道家,他对中国的哲学完全不能了解”(《四因说讲演录》,牟宗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1版,63页)。1997年12月27日,首届国际《易经》大会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召开,开启了经常性的国际易学活动。

《易经》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呢。《易经》“迷信”论的根据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相传为文王的系辞,大部分都与占卜利害吉凶有关。比如:乾卦第一,元、亨,利,贞。节卦第六十,上六,苦节,贞凶,悔亡。《易经》在古代的用途,主要用于占筮,现代出土的大量殷商卜辞就是例证。《易经》在民间的传播也是与占卦算命等迷信活动共存的。但是,这些关于《易经》价值的判断,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首先,占筮活动并不等于迷信活动。占,就是推断或预测,是问题解决活动。筮是一种草,作计算工具之用。对行动的厉害吉凶进行预测,不仅古人要做,而且是现代人经常要做的工作,只不过占筮和推测的过程要以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为依据。要实现准确的占筮,就需要精确的设卦;要做到精确的设卦,就要全面地认识事物运动和变化的特性。其次,《易经》被用于迷信活动,并不等于《易经》是迷信活动的产物,正如物理学被用于迷信活动,不能证明物理学是迷信产物一样。

《易经》这部书,在它成为儒家经典之前,一般就叫《易》,而没有人叫它《占》或《卜》、《筮》。至于“归藏”、“连山”和“周易”,则是夏、商、周三个朝代《易》的版本,据说与卦符或卦象的排列秩序有关。“易”字的语义,就是“变”或“变化”,这是不存在争议的。问题在于如何看待《易经》所关注的变化。狭隘地理解《易经》的人,只把易经的变化看成是六个位置上的阴阳爻所构成的全部变化形式,而不考虑六个位置和阴阳爻的象征。“易”作为象形字,有的认为象蜥蜴,有的认为象日月。许慎《说文解字》:“蜥蜴蜒(左虫右匽)蜓守宫也,象形;秘书曰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其实,蜥蜴守卫宫室的行为,也是不断变化的过程。

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易经》,是在伏羲氏所作八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说中的汉民族的文明始祖,有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黄帝等等。据当代史学界的推断,五帝时代的黄帝,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6世纪之初(据《现代汉语词典》),但是这只是推测。先秦两汉著作中多有关于太昊帝伏羲氏的记载,也都不能确定他的生活年代。我们现在对伏羲的生活年代进行判断,只能根据各种文献对当时文明程度的描述进行推测,那个年代大约是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据后来文献的记载,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发现了万事万物的阴阳互变之道,并画出八卦以作为这种互变规律的象征。在伏羲氏的时代,汉民族的文字大约处于初创阶段,所以缺少关于八卦的书面语说明。至于阴阳、三才、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天地水火雷风山泽等,或为前人口传心授,或为后人发挥而出。到商朝末年,文王把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并以书面语言进行了定义和规范。

在《易经》中,“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象征”;“象征互动”也是西方现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一切符号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象征,比如诉诸于人们听觉的语言符号等。许慎《说文解字》:“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季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虽然大象今天仍然生活的南亚,但是,古人并不是经常能够见到大象的实体,而只是根据大象的骨骼去想象其模样。这就是“象”这个象形字所表达的语义的来源。在阅读和理解《易经》的过程中,要区别各种不同意义的象征。首先是八卦(或六十四卦)符号的象征。八卦符号所象征的是一切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普遍形式,而不是个别的事物或具体的吉凶利害标志。其次,是三个位置的象征意义。所谓“三才者、天地人”,是用“天地人”的关系来表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普遍形式,“天地人”只是实例。古代学者之所以把三才命名为“天地人”,是因为天大、地大、人大,最容易被人们认识。第三,文王系辞“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所涉及的各种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现象,这些象征用于解释文王所定义的卦义。

《易经》,是用阴阳两种符号(爻象)表示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普遍形式,用三个(或三组)位置表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普遍关系的著作。如果根据现代学术规范重新命名,《易经》则叫做《事物运动和变化的普遍形式》。

一切哲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寻找到支配着我们这个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个东西也叫做道或逻格斯。然而,佛家和量子物理学派的知识又告诉我们,宇宙或者是不定的。我们相信,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而不同的观察者和思想者,却总是得出不同的结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一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决定论和不定论,存在主义、结构主义、逻辑原子主义等等,都是不同的观察者在不同的时空点对世界进行观察和思考的产物。在凡此种种的主义和理论之中,谁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则另当别论。

人类是有意识的动物,是知性的动物。人类在世界中寻找自由,总是关注着自身行动的利害吉凶和成败得失。人类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知识,又以不断积累知识的方式来支持自身的行动。人类有关于自身和环境关系的知性,也有关于个别事物和世界整体关系的知性。如果我们认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那么,与之相对的就是科学。我们关于个别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无不以我们所持有的世界观为根据;而我们要得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则必须“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从中抽象出万事万物运动和变化的根本原因。

宇宙的无限丰富性,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认识空间,因此,人类的哲学思绪也显得五彩斑斓。不过,近代影响世界的哲学思潮绝大多数都是从西方兴起,中国则象哲学真空一样,不断接受着西方哲学文明的启蒙。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中国哲学非法”论的根据。中国易学思想虽然发生于远古,近代以来又饱受冷落和非难,但是它的科学性、普适性、简洁性和彻底性却远远超出西方众多主要流派。

《易经》提出了阴阳对立统一理论,创立了辩证法。《易经》的辩证法既不“唯心”,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