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白扁豆的别名 7 来源 8 植物形态 9 采制 10 性状 11 性味归经 12 功能主治 13 白扁豆的用法用量 14 化学成分 15 白扁豆的药理作用 16 白扁豆的营养价值 17 白扁豆适合的人群 18 白扁豆的食疗功效 19 白扁豆的食用建议 20 白扁豆的药典标准 201 品名 202 来源 203 性状 204 鉴别 205 检查 2051 水分 206 白扁豆饮片 2061 炮制 20611 白扁豆 206111 性状、鉴别、检查 20612 炒白扁豆 2062 性味与归经 2063 功能与主治 2064 用法与用量 2065 贮藏 207 出处 21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白扁豆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白扁豆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白扁豆 1 拼音
bái biǎn dòu
2 英文参考semen dolichoris [朗道汉英字典]
lablab,seme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白扁豆
白扁豆为中药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名医别录》记载的扁豆之处方名[1]。为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的干燥成熟种子[2]。
白扁豆为豆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扁豆原产印度、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地区,约在汉晋间引入我国。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再晒干。种子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表面淡苋白色或淡**,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Semen Dolichoris Album(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hyacinth bean (《中医药学名词(2004)》)
White Hyacinth Bean
6 白扁豆的别名白扁豆、南扁豆、羊眼豆、蛾眉豆[1]。
峨眉豆、藤豆、羊眼豆、肉豆。
7 来源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开白花植株的种子[1]。
8 植物形态一年生缠绕草本。三出复叶,先生小叶菱状广卵形,侧生小叶斜菱状广卵形,长6~11cm,宽45~105cm,顶端短尖或渐尖,两面沿叶脉处有白色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2~4朵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花冠白色或紫红色;子房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顶端有白色髯毛。荚果扁,镰刀形或半椭圆形,长5~7cm,种子3~5颗,白色或紫黑色。花果期7~10月。
各地有栽培。
9 采制9~10月摘取成熟果实,晒干,收集种子;生用或微炒用。
10 性状种子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08~13cm,宽06~09cm,厚07cm。表面淡苋白色或淡**,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11 性味归经甘、淡,平[1]。入脾、胃经[1]。
性微温,味甘。
12 功能主治功在健脾和中,化湿,消暑[1]。主治脾虚泄泻,水肿,白带,暑湿吐泻,小儿疳积[1]。
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更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
13 白扁豆的用法用量煎服:10~20g,或入丸散[1]。
14 化学成分本品含蛋白质,维生素B1及C,胡萝卜素[1]。另含哌丁2酸、植物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物和淀粉酶抑制物[1]。
含蛋白质、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水苏糖(stachyose)、棉子糖(raffinose)、L哌可酸(Lpipecilic acid)、植物凝集素 (phytoagglutinin) 等。
15 药理作用煎剂在体外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也有报告其中含抗病毒作用的物质[1]。植物凝集素A混于食物喂饲大鼠可抑制其生长,甚至引起肝脏区域性坏死,加热可使毒性大大减弱[1]。
16 白扁豆的营养价值1 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及食物纤维、维生素A、B族维生素、氰甙、酪氨酸酶等,扁豆衣的维生素B含量特别丰富;
2 扁豆含有对病毒的抑制成分,这种活性成分在水溶性的高分子和低分子部分都有,这种成分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生长;
3 扁豆中所含的淀粉酶抑制物在体内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4 扁豆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骨髓造血组织,减少粒细胞的破坏,提高造血功能,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效;
5 扁豆中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能使癌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肿瘤细胞表面发生结构变化,从而发挥细胞毒的作用,并可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对肿瘤的免疫能力,抑制肿瘤的生长,起到防癌抗癌的效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扁豆中含有血球凝集素,这是一种蛋白质类物质,可增加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抑制免疫反应和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移动,故能激活肿瘤病人的淋巴细胞产生淋巴毒素,对肌体细胞有非特异性的伤害作用,故有显著的消退肿瘤的作用。肿瘤患者宜常吃扁豆,有一定的辅助食疗功效。
17 白扁豆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8 白扁豆的食疗功效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入脾、胃经;
有健脾养胃,解暑化湿,补虚止泻的功效;
主治脾虚呕逆,食少泄泻,或暑湿吐泻、妇女赤白带下,小儿疳积,酒醉呕吐,水停消渴等病症。
19 白扁豆的食用建议1 白扁豆煮熟捣成泥可做馅心,与熟米粉掺和后,可制作各种糕点和小吃;
2 白扁豆与红枣、桂圆肉、莲心等煮成羹食用,也是民间传统的滋补佳品;
3 白扁豆含有凝集素,有一定的毒性,加热处理可以使其失去毒性,所以食用时一定煮熟蒸透;
4 白扁豆宜与粳米煮粥,健脾之力更强,对脾胃素虚,食少便溏,夏季泻利或烦渴颇有效果,更为中老年人的长寿粥膳佳品。
20 白扁豆的药典标准 201 品名白扁豆
Baibiandou
LABLAB SEMEN ALBUM
202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再晒干。
203 性状本品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8~13mm,宽6~9mm,厚约7mm。表画淡黄白色或淡**,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204 鉴别本品横切面: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种脐处2列,光辉带明显。支持细胞1列,呈哑铃状,种脐部位为3~5列。其下为10列薄壁细胞,内侧细胞呈颓废状。子叶细胞含众多淀粉粒。种脐部位栅状细胞的外侧有种阜,内侧有管胞岛,椭圆形,细胞壁网状增厚,其两侧为星状组织,细胞星芒状,有大型的细胞间隙,有的胞腔含棕色物。
205 检查 2051 水分不得过140%(附录ⅨH第一法)。
206 白扁豆饮片 2061 炮制 20611 白扁豆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06111 性状、鉴别、检查同药材。
20612 炒白扁豆取净白扁豆,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微**具焦斑。用时捣碎。
2062 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脾、胃经。
2063 功能与主治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2064 用法与用量9~15g。
2065 贮藏置于燥处,防蛀。
207 出处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白扁豆怎样食用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白扁豆的食用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白扁豆的食用方法
1、白扁豆煮熟捣成泥可做馅心,与熟米粉掺和后,可制作各种糕点和小吃。
2、白扁豆与红枣、桂圆肉、莲心等煮成羹食用,也是民间传统的滋补佳品。
3、白扁豆含有凝集素,有一定的毒性,加热处理可以使其失去毒性,所以食用时一定煮熟蒸透。
4、白扁豆宜与粳米煮粥,健脾之力更强,对脾胃素虚,食少便溏,夏季泻利或烦渴颇有效果,更为中老年人的长寿粥膳佳品。
白扁豆介绍
来源
本品为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再晒干。
性状鉴别
本品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8~13mm,宽6~9mm,厚约7m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性味归经
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
炒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
9~15g。
使用注意
白扁豆最适合脾胃虚弱的人,还有就是老年人,脾胃虚弱的也非常多,经常吃些白扁豆,特别是用大米加白扁豆煮粥,保健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白扁豆健脾祛湿止带,白带过多的女性也可以多食。
白扁豆也有忌食人群,《食疗本草》中说的是“患冷气人勿食”,陶弘景认为患寒热病的人不能吃,《随息居饮食谱》中说患疟疾的人忌食。
寒热病指的也就是疟疾,“冷气”也是一种病症名,是由于体内气虚生寒,脏腑被寒气所困,表现为腹胀、腹痛,面色发青,手脚冰凉。或是怕冷身体打颤,关节酸痛,咳嗽声音嘶哑等。
白扁豆补脾健胃的三个方子
材料
白扁豆10克、陈皮3克、豆蔻粉15克、豆腐250克
步骤
豆腐用水焯一下装盘,其余材料煮熟
接下来就依次把煮熟的白扁豆、陈皮,以及豆蔻粉放入,并加入适量调味料即可
佛手郁金粥
材料
梗米60克、佛手15克、郁金12克、白扁豆、盐少许
步骤
只需将郁金久煮,其余按照正常煮粥方法即可
玫瑰扁豆饮
玫瑰花6克、白扁豆适量,一起冲泡即可。
1 吃什么可以祛湿
2 春季饮食养生的9个要点
3 荷兰豆的营养价值功效和保存方法
4 传统食疗养生的方法
5 蚝油香菇扁豆的做法好吃又营养
《中国药典》
拼音名 Bai Biǎn Dou
英文名 SEMEN LABLAB ALBUM
别名火镰扁豆、峨眉豆,扁豆子、茶豆
来源本品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乾,取出种子,再晒干。
性状本品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8~13mm
宽6~9mm,厚约7m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
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鉴别本品横切面:表皮为1 列栅状细胞,种脐处2 列,光辉带明显。支柱细胞1 列,呈哑铃状,种脐部位为3~5列。其下为10列薄壁细胞,内侧细胞呈颓废状。子叶细胞含众多淀粉粒。种脐部位栅状细胞的外侧有种阜,内侧有管胞岛,椭圆形,细胞壁网状增厚,其两侧为星状组织,细胞星芒状,有大形的细胞间隙,有的胞腔含棕色物。
炮制
白扁豆: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炒白扁豆: 取净白扁豆,炒至微**,用时捣碎。
扁豆仁:取净白扁豆,置沸水中煮至皮微鼓起和松软,捞出,倒入凉水,搓去皮,晒乾,捣碎用;或炒黄用。(皮晒干即为扁豆皮)
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
炒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 9~15g。
摘录《中国药典》
白扁豆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 Bai Biǎn Dou Pi
别名扁豆壳
来源即白扁豆的种皮
性味甘,微温。
功能主治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和白扁豆基本相同,能健脾利水,但无壅滞之弊。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扁豆 《辞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 Biǎn Dou
别名扁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篱豆、蛾眉豆(《纲目》),凉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药品化义》),膨皮豆(《广州植物志》),茶豆(《江苏植药志》),南豆(《陆川本草》),小刀豆、树豆(《四川中药志》),籐豆(《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种子。立冬前后摘取成熟荚果,晒乾,打出种子,再晒至全干。
原形态一年生缠绕草质籐本,长达6米。3出复叶;小叶片阔卵形,长5~9厘米,宽6~10厘米,先端尖,基部广楔形或截形,全缘,两面被疏毛,侧生小叶较大,斜卵形;叶柄长4~12厘米;托叶细小,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通常2~4朵聚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小苞片2,早落;花萼钟状,萼齿5,边缘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旗瓣卵状椭圆形,基部两侧有2附属体,并下延为2耳,翼瓣斜椭圆形,龙骨瓣舟状;雄蕊10,2束;子房线形,被柔毛,基部有腺体,柱头头状,疏生白色短毛。荚果长椭圆形,扁平,微弯,长5~8厘米,先端具弯曲的喙。种子2~5粒,长方状扁圆形,白色、黑色或红褐色。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均为栽培品。分布华东和辽宁、河北、河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湖南、安徽、河南等地。
性状干燥种子为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约8~12毫米,宽6~9毫米,厚4~7毫米。表面黄白色,平滑而光泽,一侧边缘有半月形白色隆起的种阜,约占周径的1/3~1/2,剥去后可见凹陷的种脐,紧接种阜的一端有1珠孔,另端有短的种脊。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内有子叶2枚,肥厚,黄白色,角质。嚼之有豆腥气。以饱满、色白者佳。
化学成份
种子每百克含蛋白质237克,脂肪18克,碳水化物57克,钙46毫克,磷52毫克,铁1毫克,植酸钙镁247毫克,泛酸1232微克,锌244毫克。
种子中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淀粉酶抑制物、血球凝集素A、B。并含有对小鼠Columbia SK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成分,这种活性成分在水溶的高分子部分和低分子部分中都有;尚含豆甾醇、磷脂(主要是磷脂酰乙醇胺)、蔗糖、棉子糖、水苏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淀粉、氰甙、酪氨酸酶等。
豆荚含哌啶酸-2。
药理作用
扁豆中含对人的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素(参看"菜豆"),它具有某些球蛋白特性;对牛、羊红细胞并无凝集作用。在扁豆中可分出二种不同的植物凝集素,凝集素甲不溶于水,无抗胰蛋白酶活性;如混于食物中饲喂大鼠,可抑制其生长,甚至引起肝脏的区域性坏死;加热后则毒性作用大见减弱,故凝集素甲是粗制扁豆粉中的部分有毒成分。凝集素乙可溶于水,有杭胰蛋白酶的活性。有人测得其分子量为23688,对胰蛋白酶之抑制为非竞争型的。在15~18℃(pH3~10)可保持活力30天以上。蒸压消毒或煮沸1小时后,活力损失94~86%。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外不能被一般蛋白酶分解,在体内不易消化,在1毫克/01毫升浓度时,由于抑制了凝血酶,可使枸橼酸血浆的凝固时间由20秒延长至60秒。
印度产扁豆喂食大鼠,有降低血糖及血清胆甾醇的作用。
炮制生扁豆:拣净杂质,置沸水中稍煮,至种皮鼓起、松软为度,捞出,浸入冷水中,脱去皮,晒干。炒扁豆:取净扁豆仁,置锅内微炒至**,略带焦斑为度,取出放凉。
性味
甘,平。
1《别录》:"味甘,微温。"
2《食疗本草》:"微寒。"
3《日华子本草》:"平,无毒。"
归经
入脾、胃经。
1《纲目》:"入太阴气分。"
2《本草经巯》:"入足太阴、阳明经气分。"
功能主治
健脾和中,消暑化湿。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1《别录》:"主和中下气。"
2《药性论》:"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汤服。"
3孟诜:"疗霍乱吐利不止,末,和醋服之。"
4《日华子本草》:"补五脏。"
5《本草图经》:"主行风气,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6《滇南本草》:"治脾胃虚弱,反胃冷吐,久泻不止,食积痞块,小儿疳疾。"
7《品汇精要》:"消暑和中。"
8《纲目》:"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
9《会约医镜》:"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入丸、散。
注意
1陶弘景:"患寒热病者,不可食。"
2《食疗本草》:"患冷气人勿食。"
3《随息居饮食谱》:"患疟者忌之。"
附方
1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而呕吐泄泻者:白扁豆一斤半(姜汁浸,去皮,微妙),人参(去芦)、白茯苓、白术、甘草(炒)、山药各二斤,莲子肉(去皮),桔梗(炒令深**)、薏苡仁、缩砂仁各一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局方》参苓白术散)
2治霍乱扁豆一升,香薷一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单用亦得。(《千金方》)
3治消渴饮水:白扁豆浸去皮,为末,以天花粉汁同蜜和丸梧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二、三十丸,天花粉汁下,日二服。忌炙煿酒色。次服滋肾药。(《仁存堂经验方》)
4治水肿:扁豆三升,炒黄,磨成粉。每早午晚各食前,大人用三钱,小儿用一钱,灯心汤调服。(《本草汇言》)
5治赤白带下:白扁豆炒为末,用米饮每服二钱。(《永类钤方》)
6治中砒霜毒:白扁豆生研,水绞汁饮。(《永类钤方》)
7治恶疮连痂痒痛:捣扁豆封,痂落即差。(《补缺肘后方》)
各家论述
1《药性辨疑》:"扁豆,专清暑,故和中而止霍乱;极补脾,故治痢而蠲脓血,消水湿,治热泄。"
7《纲目》:"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
8《本草经疏》:"弘景云,扁豆患寒热者不可食。盖指伤寒寒热,外邪方炽,不可用此补益之物耳。如脾胃虚及伤食劳倦发寒热者,不忌。"
4《药品化义》:"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主治霍乱呕吐,肠鸣泄泻,炎天暑气,酒毒伤胃,为和中益气佳晶。又取其色白,气味清和,用清肺气。故云清以养肺,肺清则气顺。下行通利大肠,能化清降浊,善疗肠红久泻,清气下陷者,此腑虚补脏之法也。"
5《本草新编》:"白扁豆,味轻气薄,单用无功,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或谓白扁豆非固胎之药,前人安胎药中往往用之何故盖胎之不安者,由于气之不安,白扁豆最善和中,故用之以和胎气耳,胎因和而安,谓之能安胎也亦可。单用此味以安骤动之眙,吾从未见能安者矣!"
6《本草求真》:"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脾得香而能舒,扁豆禀气芬芳,故能于脾而克舒也;脾苦湿而喜燥,扁豆得性之温,故能于脾而克燥也。脾土既实,则水道自通,三焦不混,而太阴暑湿之邪,自尔克消,安能复藏于脾,而有渴、泻之病乎。但多食壅滞,不可不知。"
备注扁豆的种子有白色、黑色、红褐色等数种,入药主要用白扁豆;黑色看古名"鹊豆",不供药用;红褐色者在广西民间称"红雪豆",用作清肝、消炎药,治眼生翳膜。
摘录《辞典》
白扁豆 《中华本草》
拼音名 Bai Biǎn Dou
别名扁豆、白扁
味甘平,具有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等功用,是一种滋补食疗佳品。芸豆还有镇静作用,对治疗虚寒呃逆、胃寒呕吐、跌打损伤、喘息咳嗽、腰痛、神经痛均有一定疗效。芸豆还是一种高钾低钠食品,很适合于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脂和忌盐患者食用。
首页\中药材\中药材全部导航: ABCDEFGHJKLMNOPQRSTWXYZ
白扁豆
目录
“白扁豆”在《中国药典》
“白扁豆”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白扁豆
拼音名 Bái Biǎn Dòu
英文名 SEMEN LABLAB ALBUM
别名火镰扁豆、峨眉豆,扁豆子、茶豆
来源本品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再晒干。
性状本品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8~13mm,宽6~9mm,厚约7m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鉴别本品横切面:表皮为1 列栅状细胞,种脐处2 列,光辉带明显。支柱细胞1 列,呈哑铃状,种脐部位为3~5列。其下为10列薄壁细胞,内侧细胞呈颓废状。子叶细胞含众多淀粉粒。种脐部位栅状细胞的外侧有种阜,内侧有管胞岛,椭圆形,细胞壁网状增厚,其两侧为星状组织,细胞星芒状,有大形的细胞间隙,有的胞腔含棕色物。
炮制 白扁豆: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炒白扁豆: 取净白扁豆,炒至微**,用时捣碎。
扁豆仁:取净白扁豆,置沸水中煮至皮微鼓起和松软,捞出,倒入凉水,搓去皮,晒干,捣碎用;或炒黄用。(皮晒干即为扁豆皮)
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
炒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 9~15g。
摘录《中国药典》
《中华本草》:白扁豆
拼音名 Bái Biǎn Dòu
别名藊豆、白藊豆、南扁豆、沿篱豆、蛾眉豆、羊眼豆、凉衍豆、白藊豆子、膨皮豆、茶豆、小刀豆、树豆、藤豆、火镰扁豆、眉豆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成熟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lichos lablab L
采收和储藏:秋季种子成熟时,摘取荚果,剥出种子,晒干,拣净杂质。
原形态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m。茎常呈淡紫色或淡绿色,无毛或疏被柔毛。三出复叶;叶柄长4-14cm;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柄长15-35cm,两侧小叶柄较短,长2-3mm,均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宽三角状卵形,长5-10cm,宽约与长相等,先端尖,基部广楔形或截形,全线,两面均被短柔毛,沿叶脉处较多,基出3主脉,侧卧羽状;侧生小叶斜卵形,两边不均等。总状花序腋生,长15-25cm,直立,花序轴较粗壮;2-4花或多花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小苞片舌状,2枚,早落;花萼宽钟状,先端5齿,上部2齿几乎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边缘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长约2cm,旗瓣广椭圆形,先端向内微凹,翼瓣斜椭圆形,近基部处一侧有耳状突起,龙骨瓣舟状,弯曲几成直角;雄蕊10,1枚单生,其余9枚的花丝部分连合成管状,将雌蕊包被;子房线形,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先端有白色髯毛,柱头头状。荚果镰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扁平,长5-8cm,宽1-3cm,先端较宽,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边缘粗糙。种子2-5颗,扁椭圆形,白色、红褐色或近黑色,长8-13mm,宽6-9mm,厚4-7mm,种脐与种脊长而隆起,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花期6-8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08-13cm,宽6-9mm,厚约7m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平滑,稍有光泽,有的可见棕褐色斑点,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长7-10mm,剥去后可见凹陷的种脐,紧接种阜的一端有珠孔,另端有种脊。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片,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以粒大、饱满、色白者为佳。
性味甘淡;微温;平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消暑。主脾虚生湿,食少便溏,白带过多,暑湿吐泻,烦渴胸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生品捣研水绞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临床应用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糖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就是那种扁扁的,白色的豆角。仅供参考。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蔻花 21 来源 22 性味 23 归经 24 功能主治 25 豆蔻花的用法用量 26 备注 27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豆蔻花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豆蔻花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豆蔻花 1 拼音
dòu kòu huā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蔻花21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pactum Soland ex Maton 的干燥花。
22 性味辛,温。
23 归经归肺、脾、胃经。
24 功能主治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适用于寒湿气滞、脘腹胀闷、胃呆、呕吐等症。
25 豆蔻花的用法用量3~6g,入煎剂宜后下。
26 备注(1)功用与豆蔻相同,但温性略减,力亦较弱。
2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豆蔻花的方剂 豆蔻散
4个,川乌头1个(烧),金毛狗脊1个(去毛),红花2钱,红芍药3分,茅香3分,甘柿蒂14个,川楝子
十味石榴丸桂25g,白及75g,荜茇100g,红花75g,豆蔻125g,玉竹100g,黄精75g,菱角75g,
加味祛邪补气散wèiqūxiébǔqìsǎn处方:诃子、豆蔻、浙贝、花粉、硼砂、麦冬、乌梅、白芷、首乌、僵蚕、丁
橘皮醒酲汤4两,葛花半斤,绿豆花半斤,人参2两(去芦),白豆蔻仁2两,盐6两(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
神仙醒酒方1两,家葛根(捣碎,水澄粉)8两,真柿霜4两,白豆蔻末5钱。功效:解酒毒,醒酲。用法用量:每用1丸,
更多用到中药豆蔻花的方剂用到中药豆蔻花的中成药 风湿止痛丸
铃5g肉桂9g螺厣65g石斛65g甘松8g石花14g花苜蓿5g制法:以上二十九味,除西红花、渣
风湿二十五味丸檀香、苦参、栀子、闹羊花、牛黄、西红花、草果、白豆蔻、紫花地丁、诃子、川楝子、麝香、漏芦花、石膏、玉
秘诀清凉散0g降香40g沉香25g诃子(去核)50g豆蔻10g红花25g天竺黄20g肉豆蔻10g草果10g余
二十九味能消散煅)125g诃子75g小米辣25g堿花125g肉豆蔻25g荜茇25g决明子25g白豆蔻25g骨碎补2
二十五味冰片散595处方:冰片50g肉豆蔻25g豆蔻25g草果25g天竺黄25g红花25g丁香25g沉香5g檀
更多用到中药豆蔻花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豆蔻花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清凉法
花苇茎汤(旋复花三钱,滁菊花钱半,川朴花八分,豆蔻花、佛手花各五分,代代花二分,苇茎一钱,生苡仁、
《张聿青医案》:[卷二]湿温芩(酒炒一钱五分)淡干姜(二分)佩兰叶(三钱)豆蔻花(四分)制半夏(三钱)陈胆星(七分)莱菔子(四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三上品]豆蔻性温。皮,去气,除心头痰水,无别功。日华子云∶豆蔻花,热,无毒。下气,止呕逆,除霍乱,调中补胃气。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三十二果部上品]果之草也又有一种山姜花味辛性温茎叶皆姜但根不堪食亦与豆蔻花相似而微小耳花生叶间作穗如麦粒嫩红色南人取其未
《本草乘雅半偈》:[第八帙]高良姜本文2023-08-05 21:58: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5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