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x函数图像与性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cscx函数图像与性质,第1张

一、y=cscx的图像

二、y=cscx的性质

1、在三角函数定义中,cscα=r/y。

2、余割函数与正弦互为倒数:cscx=1/sinx。

3、定义域:{x|x≠kπ,k∈Z}。

4、值域:{y|y≥1或y≤-1}。

5、周期性:最小正周期为2π。

6、奇偶性:奇函数。

7、图像渐近线:x=kπ,k∈Z余割函数与正弦函数互为倒数)

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如下:

正弦sin=对边比斜边。

余弦cos=邻边比斜边。

正切tan=对边比邻边。

1、正弦(sine),数学术语,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一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由英语sine一词简写得来),即sinA=∠A的对边/斜边。

2、余弦(余弦函数),三角函数的一种。在Rt△ABC(直角三角形)中,∠C=90°,∠A的余弦是它的邻边比三角形的斜边,即cosA=b/c,也可写为cosa=AC/AB。

3、在Rt△ABC(直角三角形)中,∠C=90°,AB是∠C的对边c,BC是∠A的对边a,AC是∠B的对边b,正切函数就是tanB=b/a,即tanB=AC/BC。

cos公式的其他资料:

它是周期函数,其最小正周期为2π。在自变量为2kπ(k为整数)时,该函数有极大值1;在自变量为(2k+1)π时,该函数有极小值-1,余弦函数是偶函数,其图像关于y轴对称。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三角函数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在各个象限的正负情况如下:(表示格式为“象限”/“+或-”)

正弦函数:y=sinx,一/+、二/+、三/-、四/-;

余弦函数:y=cosx,一/+、二/-、三/-、四/+;

正切函数:y=tanx,一/+、二/-、三/+、四/-;

余切函数:y=cotx,一/+、二/-、三/+、四/-;

正割函数:y=secx,一/+、二/-、三/-、四/+;

余割函数:y=cscx,一/+、二/+、三/-、四/-。

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在航海学、测绘学、工程学等其他学科中,还会用到如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正矢函数、余矢函数、半正矢函数、半余矢函数等其他的三角函数。

扩展资料:

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意义:

k×π/2±a(k∈z)的三角函数值,当k为偶数时,等于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当k为奇数时,等于α的异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 k,b与函数图象所在象限。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从左往右,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从左往右,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 象限。

六边形的六个角分别代表六种三角函数,存在如下关系:

1)对角相乘乘积为1,即sinθ·cscθ=1; cosθ·secθ=1; tanθ·cotθ=1。

2)六边形任意相邻的三个顶点代表的三角函数,处于中间位置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两个函数值的乘积,如:sinθ=cosθ·tanθ;tanθ=sinθ·secθ

在正切函数的图像中,在角kπ 附近变化缓慢,而在接近角 (k+ 1/2)π 的时候变化迅速。正切函数的图像在 θ = (k+ 1/2)π 有垂直渐近线。这是因为在 θ 从左侧接进 (k+ 1/2)π 的时候函数接近正无穷,而从右侧接近 (k+ 1/2)π 的时候函数接近负无穷。

——三角函数

——函数图像

三角函数是数学中属于初等函数中的超越函数的函数。它们的本质是任何角的集合与一个比值的集合的变量之间的映射。通常的三角函数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的。其定义域为整个实数域。另一种定义是在直角三角形中,但并不完全。现代数学把它们描述成无穷数列的极限和微分方程的解,将其定义扩展到复数系。

三角函数公式看似很多、很复杂,但只要掌握了三角函数的本质及内部规律,就会发现三角函数各个公式之间有强大的联系。而掌握三角函数的内部规律及本质也是学好三角函数的关键所在。

记背诀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2].即形如(2k+1)90°±α,则函数名称变为余名函数,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正切变余切,余切变正切。形如2k×90°±α,则函数名称不变。

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意义:

k×π/2±a(k∈z)的三角函数值

(1)当k为偶数时,等于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2)当k为奇数时,等于α的异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记忆方法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奇变偶不变:其中的奇偶是指π/2的奇偶数倍,变与不变是指三角函数名称的变化,若变,则是正弦变余弦,正切变余切。

符号看象限:根据角的范围以及三角函数在哪个象限的正负,来判断新三角函数的符号。

记忆方法二:无论α是多大的角,都将α看成锐角.

 

以诱导公式二为例:

若将α看成锐角(终边在第一象限),则π+α是第三象限的角(终边在第三象限),正弦函数的函数值在第三象限是负值,余弦函数的函数值在第三象限是负值,正切函数的函数值在第三象限是正值。这样,就得到了诱导公式二。

  以诱导公式四为例:

  若将α看成锐角(终边在第一象限),则π-α是第二象限的角(终边在第二象限),正弦函数的三角函数值在第二象限是正值,余弦函数的三角函数值在第二象限是负值,正切函数的三角函数值在第二象限是负值。这样,就得到了诱导公式四。

诱导公式的应用:

运用诱导公式转化三角函数的一般步骤:

  特别提醒:三角函数化简与求值时需要的知识储备:①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②注意诱导公式的灵活运用;③三角函数化简的要求是项数要最少,次数要最低,函数名最少,分母能最简,易求值最好。

基本公式

和差角公式

二角和差公式

三角和公式

和差化积公式

口诀:正加正,正在前,余加余,余并肩,正减正,余在前,余减余,负正弦.

积化和差公式

倍角公式

二倍角公式

三倍角公式

证明:

sin3a

=sin(a+2a)

=sin2a·cosa+cos2a·sina

=2sina(1-sin2a)+(1-2sin2a)sina

=3sina-4sin3a

cos3a

=cos(2a+a)

=cos2acosa-sin2asina

=(2cos2a-1)cosa-2(1-cos2a)cosa

=4cos3a-3cosa

sin3a

cos3a

上述两式相比可得:

tan3a

四倍角公式

sin4a=-4×[cosa·sina·(2×sin2a-1)]

cos4a=8cos4a-8cos2a+1

tan4a=(4tana-4tan3a)/(1-6tan2a+tan4a)[3]

五倍角公式

n倍角公式

应用欧拉公式:

上式用于求n倍角的三角函数时,可变形为:

所以

其中,Re表示取实数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就是分别在0,+-π/2,π等位置,三家函数的对应取值,以及曲线变化规律。

sin^2a+cos^2a=1

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特殊三角函数抄值一般指在0,bai30°,45°,60°,90°,180°角下的正余弦值。这些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是经常用到的。并且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可以求出一些其他角度的三角函数值。

定义:

六个三角函数也可以依据半径为1中心为原点的单位圆来定义。单位圆定义在实际计算上没有大的价值;实际上对多数角它都依赖于直角三角形。

但是单位圆定义的确允许三角函数对所有正数和负数辐角都有定义,而不只是对于在 0 和 π/2弧度之间的角。它也提供了一个图像,把所有重要的三角函数都包含了。根据勾股定理,单位圆的方程是:对于圆上的任意点(x,y),x²+y²=1。

sin^2a+cos^2a=1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

倍角公式: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cos(2α)=(cosα)^2-(sinα)^2=2(cosα)^2-1=1-2(sinα)^2 ,tan(2α)=2tanα/(1-tan^2α) ,cot(2α)=(cot^2α-1)/(2cotα)

我国古代没有出现角的函数概念,只用勾股定理解决了一些三角学范围内的实际问题。据《周髀算经》记载,约与泰勒斯同时代的陈子已利用勾股定理测量太阳的高度,其方法后来称为「重差术」。1631西方三角学首次输入,以德国传教士邓玉函、汤若望和我国学者徐光启(p20)合编的《大测》为代表。同年徐光启等人还编写了《测量全义》,其中有平面三角和球面三角的论述。1653年薛风祚与波兰传教士穆尼阁合编《三角算法》,以「三角」取代「大测」,确立了「三角」名称。1877年华蘅煦等人对三角级数展开式等问题有过独立的探讨。

现代的三角学主要研究角的特殊函数及其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如几何计算等,多发展于20世纪中。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