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卷1原道诗解2文字表情圣传文章辞鼓天下因文明道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文心雕龙》卷1原道诗解2文字表情圣传文章辞鼓天下因文明道,第1张

《 文心雕龙 》卷 1 原道 诗解 2文字表情圣传文章辞鼓天下因文明道

题文诗:

鸟迹代绳 , 文字始炳 , 炎皞遗事 , 纪在三坟 ,

年世渺邈 , 声采靡追 唐虞文章 , 焕乎始盛

元首载歌 , 发吟咏志 ; 益稷陈谟 , 垂敷奏风

夏后氏兴 , 业峻鸿绩 , 九序惟歌 , 勋德弥缛

逮及商周 , 文胜其质 , 雅颂所被 , 英华 日 新

文王患忧 , 繇辞炳曜 , 符采复隐 , 精义坚深

其后 重以 , 公旦多材 , 振其徽烈 , 剬诗缉颂 ,

斧藻群言 至若夫子 , 继 往之 圣 , 独秀前哲 ,

熔钧六经 , 集其大成, 金声玉振 ; 雕琢性情 ,

组织辞令 , 木铎 教 启 , 而千里应 , 席珍 德 流 ,

而万世响 , 写天地之 , 辉光 而 晓 , 生民耳目

爰自风姓 , 暨于孔氏 , 玄圣创典 , 素王述训 ,

皆 原道心 , 以敷 文 章 , 研神理而 , 自然 设教 ,

取象河洛 , 问数蓍龟 , 观天文以 , 极 其化 变 ,

察人文以 , 成 其教 化 ; 然后 而 能 , 经纬区宇 ,

弥纶彝宪 , 发挥事业 , 彪炳辞义 故知 至 道 ,

沿圣垂文 , 圣 人 因文 , 以明 至 道 , 旁通无滞 ,

日用不匮 易 经 曰鼓 , 天下动 者 , 其 存乎辞

辞所以能 , 鼓天下者 , 乃道之文 彪炳千秋

道心惟微 , 神理设教 光采元圣 , 炳耀仁孝

龙图献体 , 龟书呈貌 天文斯观 , 民胥以效

原文繁体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曰新。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赞曰∶道心惟微,神理设教。光采元圣,炳耀仁孝。龙图献体,龟书呈貌。天文斯观,民胥以效。

原文简体分段释解

(三)

自鸟迹代绳16,文字始炳17;炎、皞遗事18,纪在《三坟》19;而年世渺邈20,声采靡追21。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22。元首载歌23,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24,亦垂敷奏之风25。夏后氏兴26,业峻鸿绩27;九序惟歌28,勋德弥缛29。逮及商、周,文胜其质30;《雅》、《颂》所被31,英华日新32。文王患忧33,《繇辞》炳曜34;符采复隐35,精义坚深。重以公旦多材36,振其徽烈37,剬《诗》缉《颂》38,斧藻群言39。至夫子继圣,独秀前哲40;熔钧《六经》41,必金声而玉振42;雕琢情性,组织辞令43;木铎起而千里应44,席珍流而万世响45;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译文

自从用鸟迹般的古字代替了结绳记事的办法,文字的作用便发挥起来。神农、伏牺的事迹,记载在《三坟》里边;但是由于年代久远,那些文章就无法追究了。唐尧、虞舜的时候,作品越来越多。大舜作歌,已是抒写自己的情志了;伯益和后稷的建议,也下开章奏的风气。夏朝兴起,事业宏伟,各种工作都上了轨道,受到歌颂,功德也更加巨大。到了商代和周代,文章逐渐发展;由于《诗经》的影响所及,好作品逐日增新。周文王被殷帝拘留的时候,写成了《易经》的《卦爻(yáo摇)辞》;它如玉石的花纹,含蓄而丰富;精确的内容,坚实而深刻。后来周公多才多艺,继续文王的事业,他自己写诗,并辑录《周颂》,对各种作品进行修改润色。到了孔子,继承过去的圣人,却又超过了他们。他整理《六经》,正如在音乐上集各种乐器声音之大成似的。他提炼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成美妙的文字;他的教化可以远及千里之外,他的道德学问可以流传到万代之后。他写下天地间的光辉事物,启发了世人的聪明才智。

注释  16 鸟迹代绳:相传太古时候,大家结绳而治;后来苍颉(jié节)看见鸟兽足迹,得到启发,因而创造文字(见《周易·系辞下》、许慎《说文解字序》)。  17 炳:明。这里指文字的作用日益显著。  18 炎:炎帝神农。皞(hào浩):太皞伏牺。  19 《三坟》:传为伏牺、神农、黄帝三皇时的书。坟:大道。  20 渺邈(miǎo秒):久远。  21 声采:文章的音节文采,这里就指文章本身。靡:没有,不能。  22 焕:光彩,这里形容文章的兴盛。  23 元首:指舜。歌:传为舜作的歌,见《尚书·益稷》。  24 益、稷(jì计):舜的二臣,伯益和后稷。谟(mó蘑),计谋,谋议。  25 敷奏:指臣下对君主提出建议。  26 夏后:禹即天子位,国号夏后。  27 业、绩:均指事功。峻:高,鸿:大。  28 九序:指治理天下的各种工作都有了秩序。  29 勋:功。缛(rǜ入):繁盛。  30 文胜其质:指商周时期的作品比以前有所发展。文:文采丰富。质:简单朴素。  31 被:及,这里指影响所及。  32 英华:即精华。  33 文王:周文王。患忧:周文王为西伯时,曾被殷纣王囚于羑(yǒu有)里(今河南汤阴县)。  34 (繇(zhòu宙)辞》:指《易经》中的《卦辞》和《爻辞》,相传是周文王被囚于羑里时所作。炳曜:发出光彩,形容《繇辞》的写成。  35 符采:玉的横纹。这里借指作品的文采。复隐:指含蓄地表达丰富的内容。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引《文心雕龙·隐秀》佚文:“情在词外曰隐。”复:重复,指内容的深刻丰富。《隐秀》篇说:“隐以复意为工。”   36 公旦:周公名旦。  37 振:振兴,发扬。徽:美。烈:功业。  38 剬(zhì志):即“制”,有创作的意思。缉(jí吉):即“辑”。  39 斧藻:斧削藻饰,意为修改加工。  40 前哲:前代贤人。  41 熔钧:指对古书的整理。熔:铸器的模子。钧:造瓦的转轮。《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典。  42 金声玉振:《孟子·万章下》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钟的声音。玉振:指磬声振扬。这是以音乐上集钟磬声音的大成,来比喻孔子能集一切圣贤的大成。  43 辞令:动听的语言。  44 木铎(duó夺):古代施政教时用的器具,这里借指孔子所施的教化。铎:大铃。  45 席珍:《礼记·儒行》载孔子的话“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意为儒者从容席上,有珍贵的道德学问来供别人请教。席:坐具。这里指施教者的讲席。

原文 (四)

爰自风姓1,暨于孔氏2,玄圣创典3,素王述训4;莫不原道心以敷章5,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6,问数乎蓍龟7,观天文以极变8,察人文以成化9;然后能经纬区宇10,弥纶彝宪11,发挥事业,彪炳辞义12。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13,日用而不匮14。《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15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译文

从伏牺到孔子,前者开创,后者加以发挥,都是根据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来进行著作,钻研精深的道理来从事教育。他们效法河图和洛书用蓍草和龟甲来占卜,观察天文以穷究各种变化,学习过去的典籍来完成教化;然后才能治理国家,制定出恒久的根本大法,发展各种事业,使文辞义理发挥巨大的作用。由此可知:自然之道依靠圣人来表达在文章里边,圣人通过文章来阐明自然之道;到处都行得通而没有阻碍,天天可以运用而不觉得贫乏。《周易·系辞》里说:“能够鼓动天下的,主要在于文辞。”文辞之所以能够鼓动天下,就因为它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原故。

注释  1 爰(yuán元):语首助词。风姓:伏牺的姓。  2 暨(jì计):及。  3 玄圣:远古的圣人,这里是指伏牺。典:常法,基本法则;指传为伏牺所作的八卦。  4 素王:孔子。古代称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位的人为素王。  5 道心: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道心”二字全书用到三次,意全同。  6 取象:取法。  7 问数:占卜的意思。数:命运。蓍(shī师)龟:占卜用的蓍草和龟甲。刘勰既然感到自然之道是深奥的,又把人文追溯到八卦,所以对占卜就不能不给以一定的位置,这正是他思想上的局限。  8 极:追究到底。  9 人文:指上文所述各种古籍。化:教化。  10 经纬:经线和纬线纵横交织。这里指治理。区宇:疆域,这里指国家。  11 弥纶:补合经纶。这里有综合组织,整理阐明的意思。彝(yí宜):永久的、经常的。宪:法度。  12 彪炳:光彩鲜明的意思。彪:虎纹。  13 滞(zhì志):停留,不流通。  14 匮(kuì溃):缺乏。  15 “鼓天下”句:见《周易·系辞上》。辞:指《卦爻辞》,刘勰借指一般的文辞。

原文(五) 赞曰1:道心惟微2,神理设教。光采玄圣3,炳耀仁孝4。龙图献体,龟书呈貌5;天文斯观6,民胥以效7。

译文  总之,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是精妙的,应根据这种精妙的道理来从事教育。古代圣人使这些道理发出光芒,也使伦理道德获得了宣扬。这是由于最早有了黄河里的龙献出了图,洛水里的龟献出了书。因此,在观察天文的同时,也该学习人文来完成教育。

注释    1 赞:助,明。《文心雕龙》各篇最后都有几句“赞”,用以辅助说明(亦即总括)全篇大意。  2 微:精妙。  3 光采:指自然之道的光采。玄圣:指阐明自然之道的古代圣贤,主要是孔子。  4 仁孝:泛指古代圣贤提出的伦理道德。  5 体、貌:指河图、洛书。  6 斯:语助词。  7 胥(Xū需):全,都。效:有模仿、学习的意思

诗词表情达意常用表达手法有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用典。

1、衬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鲜明。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2、对比

对比,是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它既是表现手法,也是修辞手法。

3、象征

借用某种具体的物象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4、渲染

渲染原指国画中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技法,后成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

5、用典

用典,也就是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以抒情或表达主旨。

沙漠的表情很丰富,他的脸上雕刻着海水的波纹。虽说沙海两重天,但是沙漠的外观要比大海更“波涛汹涌”,一般大海显得“风平浪静”。沙海与大海,一动一静的置换,颠覆了人们对沙漠和大海的审美体验。沙漠有着海的遗迹、海的记忆、海的影子,是凝固的海。

干涸的沙漠,有海水般温柔的肌肤,有着女子柔美的曲线,她温柔的时候柔情似水,撒起野来比泼妇还肆无忌惮。

从大海与沙漠之间的色彩和味道区别来看,沙漠是黄的、涩的,海是蓝的、咸的。这种视觉和味觉的强烈反差,传给人们直接的感受即为,一个浩瀚无限、一个深不可测,二者都有着胸襟宽广,一望无际,无限美妙、超凡脱俗的大气。这种诗意和弹性,透着美丽和荒凉,绚烂与落寞,个性差异的触角延申至珍藏的记忆深处。

沙漠的表情是鲜活的,他的刘海像一条条游蛇舞动,舞出摇曳多姿的抒情诗;沙漠的表情也是怪异的,时而热情似火、时而冰若冷霜。烈日炎炎,他吸纳太阳的能量并反馈现实场景的温度,平地燃起灼目的火焰。大风刮来、沙尘弥天、苍穹浑浊,一粒沙子的力量渺小,微不足道,聚沙成漠的沙子是不可小视、极其强大。

    在天山南部的盆地,一年难得见到好天气,每年有一半沙尘天气,太阳带着黄黄的晕圈,懒懒的挂在空中,人们凭借这个就可以判断,又要起风沙了。风扬起沙尘,卷起枯枝败叶,乱钻乱闯,沙子无孔不入,人顿时变得灰头土脸,牙齿随便咬合一下就能听到磨砂的声音。

“瀚海”这个词语很有意思,其含义随时代而变。“海”除了指大海外,许多古籍中,原本指的北方大湖,后来指沼泽,再后来指北方广大地区、戈壁沙漠。“瀚”有水貌,是“旱”的谐音,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仅这一字之别,足以见证大海有多深,沙漠有多干。

瀚海是远方地平线下的一朵云,折射出海市蜃楼,是大自然的刻刀塑造的立体雅丹,是时光沙漏在大漠之野的殇;瀚海是几代人的诗和远方,大自然从不吝啬,在干旱的沙海下蕴藏着滚滚能源,沙漠从此不在太荒凉,他的腹地上多了车轮和脚印。

在这片海域,没有喧嚣,没有繁华,只有静谧黯然、看不透的深邃,初次与沙漠相见,你倍感深陷荒凉落寞惆怅,仿佛掉进大海中的溺水者那般,可在这样的境地义无反顾的坚守下来,慕然回首,那一抹红色、水、绿色、油气田……你就懂了,坚守过沙漠的岁月,生命传递的不仅仅是温度,还有厚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