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哪些著名图书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河南有哪些著名图书馆,第1张

河南有哪些著名图书馆?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1

河南省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创建于1908年,1985年在嵩山南路与伊河路交叉口西北选址建设新馆,1989年建成并交付使用,新馆总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三级公共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累计藏书总量达到329多万册(件),其中古籍50万多册。设有借阅部、报刊部、古籍部等10个业务部门。

2

郑州图书馆

郑州图书馆始建于1953年,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新馆(市民文化中心)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占地763亩,总建筑面积72450平方米,规划总藏书量240万册(件)。各类文献馆藏总量达85万多册(件),其中千余种珍稀古籍善本和10万余份(件)“文革”资料为特色馆藏。

3

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位于郑州市健康路131号,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建筑总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阅览座位1500个。目前主要馆藏有各类文献资源45万册,内容涉及各门学科,包括中外图书、报纸、期刊,儿童益智玩具等,其中针对低幼儿童的绘本1376万册。

4

洛阳市图书馆

洛阳市图书馆创建于1933年,现位于洛阳市西工区凯旋西路13号,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全馆共拥有各类纸质馆藏文献资源达857万册(件),馆藏古籍53万册,持证读者达87万人。自1998年以来,我馆已连续四届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5

安阳市图书馆

安阳市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5月,新馆于2008年12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各类型藏书40多万册(件),新馆设有现代化的报告厅、多功能厅、展览厅、社会教育中心、多媒体阅览室、视听室、各类型书库、阅览室和读者自修室等窗口,可向读者提供馆藏图书。

6

濮阳市图书馆

濮阳市图书馆始建于1984年,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现有老馆和新馆两个馆舍,老馆位于市开州路南段98号,建筑面积约4300平方米。新馆位于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教育园区内,投资概算215亿元,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同时建设了22个分馆,拥有各类藏书56万余册。

7

许昌市图书馆

许昌市图书馆始建于1952年,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2011年5月18日新馆对外试开放,新馆馆址位于许昌市东城区赵湾路,建筑使用面积10050_。现开设有少年儿童阅览区、无障碍阅览区等十余个对外服务窗口,阅览席位800余个。馆藏文献60万余册(件);古籍文献16004册;电子文献资源近2万盘。

8

南阳市图书馆

南阳市图书馆正式成立于1956年5月,现在的馆舍是1989年12月份建成投入使用的。位于南阳市工业南路93巷55号,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80万多册,期刊840余种,合订本近4万册,图书馆由启功题名馆内藏有镇馆之宝《道藏》。

9

信阳市图书馆

信阳市图书馆成立于1999年,原馆址位于四一路文化大厦,新馆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新馆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市政府右前方,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现有藏书量30万册,建立网络节点500个,新馆于2010年9月8日免费开放。日均接待读者达800人次。

10

新郑市图书馆

新郑市图书馆于2000年2月正式开馆,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是一座拥有馆舍面积3300m2,藏书10万余册,服务窗口7个,计算机50余台,年接待读者达15万人次,使用ILASII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现代化综合性公共图书馆。

河南国家级公共图书馆名单

序号名称所在地区图书馆等级

河南省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郑州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洛阳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安阳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濮阳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许昌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南阳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信阳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新郑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镇平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焦作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郑州市金水区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平顶山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汤阴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郑州市高新区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唐河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郑州市二七区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商水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郑州市惠济区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邓州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开封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鹤壁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淮阳区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西峡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民权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商丘市梁园区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修武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新乡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西平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渑池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郑州市中原区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内乡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长葛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新蔡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光山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扶沟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孟州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孟津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舞阳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上蔡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兰考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偃师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三门峡市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嵩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浚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安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固始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睢县图书馆河南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前些日子的 中国十二铜兽!!妈的老子想灭了法 国人 敢买我们的国家宝物千万宝物散落世界各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绵绵不绝,光耀于世,浩瀚的文化古籍和巧夺天工的文物珍品构成了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段段华采乐章。

但自近代以来,承载中华厚重历史文化的文物却以惊人的速度流失海外。据国家文物局教授、高级工程师罗哲文先生介绍,从国宝流失的数量上讲,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件,而该数目充其量也中人相当于在世界所有私人手中收藏的中国文物的1/10。南京艺术学院林树中教授经过十多年的实地考察和文献查考后认为,中国仅流失海外的名画就达30000件以上。

这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或者在博物馆、美术馆、学校图书馆,或者在私人收藏家手中。

英国大英博物馆

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是欧洲,其中以英国所藏最多。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不列颠图书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剑桥的费茨威廉博物馆、剑桥大学博物馆,牛津的亚士摩兰博物馆,爱丁堡的皇家苏格兰博物馆,都有大量的中国文物。此外在布里斯托、格拉斯哥等地,也者有丰富的藏品。其中又以大英博物馆最为著名,其收藏中国文物的数量和质量都是首屈一指。号称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极高地位的作品,被称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开卷之图。大英博物馆的唐三彩、陶俑、雕刻藏品质美量丰。而敦煌文物的收藏,特别是唐代画幡、绢画、写经和文书的收藏,更是举世无双,玉器、瓷器、珐琅的收藏也很丰富。院中也有不少珍贵的青铜器,也曾经有殷墟甲骨,原为美国传教士方法敛搜刮的旧物,后转到不列颠图书馆。

在欧洲国家中,法国收藏的中国文物仅次于英国。卢浮宫博物馆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其分馆吉美博物馆是亚洲文物的专馆,其中一半以上是中国的文物,达30000件以上,尤以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瓷器的收藏量达6000多件,多为精品,是除北京故宫以外的最大的中国瓷器收藏中心。巴黎市立东方博物馆所藏文物与卢浮宫不相上下,法国国立图书馆收藏敦煌文物达10000多件,其中敦煌书画的三种唐拓本是稀世珍宝。

在美国,有世所公认的七大收藏中国文物的中心: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纽约市艺术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收藏中,以亚洲艺术品最为丰富,而亚洲艺术品中又以中国的藏品最多,共有10个中国文物陈列室,分为雕刻、绘画、铜器、陶瓷等。在古代绘画室中,有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历代帝王图》,宋徽宗赵佶临摹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和他签押的《五色鹦鹉图》,还有宋代擅长画墨龙的陈容的《九龙图》。

据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教授介绍,弗利尔美术馆以大宗的青铜器收藏而闻名。这些青铜器大多是从美术角度精选的,对于研究器物形制和纹饰有特殊价值。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也有不少珍贵的青铜器、铜镜等,玉器尤其精美,如一件有字的商代玉戈、有线刻纹的玉斧等。

女史箴图(东晋)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就在有计划地收藏中国文物。现在全日本共有1000多座博物馆、美术馆,几乎都收藏有中国的文物。其中,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最为丰富,该馆设有东洋陈列馆,共有五大展室,专门陈列中国的文物。大仓集古馆、静嘉堂、根津美术馆、出光美术馆、藤田美术馆、藤井齐成会有邻馆、东京五岛美术馆、白鹤美术馆、大原美术馆等也是各有特色的著名收藏馆。值得一提的是静嘉堂和藤井齐成会有邻馆。前者由三菱集团岩崎弥之助父子收集的藏品组成,中有古典汉籍12万册,这其中就有清末大藏书家陆心源的藏书,包括宋刻书200种、元刻本400种和15万卷善本书,均是在陆死后被他妻子卖给日本人的。后者是日本著名的私立美术馆,收藏中国珍宝非常丰富,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中国古印,总数达6000方以上,包括号称收藏甲海内的清代金石学家青岛人陈介祺的旧藏和清末大员吴大激、端方的藏品。而白鹤美术馆则以青铜器的收藏闻名,商周青铜器达1000余件,重要的收藏有1926年洛阳郊外唐墓中的所有出土文物和1928年殷墟出土的文物。

谈到日本收藏的中国文物,必须提一下甲骨。据不完全统计,安阳小屯出土的近20万片甲骨,流失海外的就约有26700片,遍及日、美、英等12国。其中日本最多,达12443片。这些甲骨大多藏在东洋文库、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以至于有人哀叹甲骨文在中国,甲骨学在日本。

俄罗斯、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和瑞士等其他国家也都有相当丰富的中国文物收藏。

宝物何时遗海外

如此众多的精美文物是如何流散到世界各地的呢

除了其中很少一部分是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出去的以外,绝大多数是以非法途径流失的。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于l860年lO月闯进万园之园圆明园,大肆抢掠、砸毁,最后放火焚烧。无数珍宝被抢劫一空。据《石渠宝芨》记载,圆明园所藏历代名画有200多幅在此次浩劫中或被焚毁,或被劫掠。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唐人所摹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有沈源所画《圆明园十景》,都出自圆明园。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公开洗劫三天,之后,军人的私下抢劫也没有停止。古观象台遭到德、法侵略者的劫掠;紫禁城被劫,有后来的《洋人拿去乾清宫等物品清单》为证;作为联军总部的中南海也被劫掠;圆明园又再次沦为被掠夺的目标,八旗兵丁和地痞也趁火打劫;英、德、法、意四国抢劫保定的古莲池,并纵火焚烧。《庚辛记事》说,经此浩劫,中国盖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1899年在安阳殷墟发现了甲骨。这些甲骨是中国殷商后期的王室档案,内容几乎涉及了3000年前殷商时期的方方面面。但自出土之日起,这些甲骨便惨遭流失。外国传教士库寿龄、方法敛、明义士等较早收集了众多甲骨。据较为确切的统计,安阳小屯出土近20万片甲骨。在海外收藏中,日本最多,加拿大次之,计共有十二个国家或地区收藏,约26700片。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西北是世界各国探险家的乐园。一些探险队在未经中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在此肆意盗窃文物,非法窃取中国文化遗址的物品,造成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敦煌藏经洞,拥有宝藏无数,美轮美奂的壁画和泥塑表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00年被发现后,敦煌宝藏的灾难便降临了。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带着中国翻译蒋孝琬,跑到藏经洞来。他千方百计诱骗千佛洞主持王道士,拣选了24箱古写本,五箱古画和丝绣品,计一万余件,全部运抵伦敦大英博物馆。而他为这些稀世奇珍只付给王道士500两银子和交了130镑税金。1914年,斯坦因又从这里骗走五大箱手稿,计有600多卷佛经。其中公元868年的木刻本《金刚经》,是印刷史上极为罕见的瑰宝。

接踵而来的是法国人伯希和。他从吐木休克和库车已经攫掠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有用库车早期文字所写的佛教经典。在敦煌密室里,伯希和翻阅了三个星期,将斯坦因遗漏未取的全部精品捆载而去,付出的代价仍然是区区500两白银。同时,他还逐洞摄影,编印出六大本《敦煌千佛洞壁画集》。几年后,千佛洞被白俄士兵严重破坏,竟使这批照片成了反映干佛洞壁画原貌的稀有资料!

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从这里骗走了约600份经卷,俄国的鄂登堡不仅盗走许多彩色塑像,还盗走了200多份手稿。

美国人来到敦煌时,这里易于携带的文物已经不多了,因此他们把注意力转向大型壁画和雕塑。1924年,兰登·华尔纳用树胶粘走36方唐代壁画,还盗走一尊精美的盛唐彩塑菩萨像,又在泾州下王母庙石窟盗走七个菩萨头像、一段唐代菩萨残躯,在居延海黑城子盗走一尊彩塑佛像、几方壁画。由于增加了这些文物,

四羊方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古人形容治国的最高境界是“德如羔羊”。

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一致

四羊方尊确实是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铜器。

其做工之精细,雕刻之复杂,已经登峰造极。

而且是1938年从我们长沙的宁乡出土的。 后面的是我复制的 楼主见谅

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的颁布,拉开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序幕。2007年2月28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古籍保护工作,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8月3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试点工作会议,选定57家(后增至59家)古籍收藏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古籍保护试点工作,印发了《古籍普查方案》等文件,宣布成立了由66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自9月底开始,文化部组织开展了名录的申报工作。申报工作受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文化、文博、教育、民族、宗教等系统的200余家单位及个人参加申报,截止12月中旬,申报数量总计超过5000部,古籍类型除大量的汉文古籍外,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金石碑拓、敦煌文献、舆图、竹木简等。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的入选标准十分严格。名录的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国家珍贵古籍的评选标准,原则上与《古籍定级标准》(WH/T20-2006)所规定的一、二级古籍的评定标准相同,即国家珍贵古籍原则上从一、二级古籍内选定。属以下两种情况的古籍暂不入选:一是专家审定时对版本存疑的,暂不入选;二是申报的版本残缺超过50%以上,其他收藏单位有同一版本全本的,暂不入选。11月初,文化部成立评审委员会,聘请简帛、碑帖、敦煌文献、佛经、汉文古籍、民族语文古籍、古籍保护等各学科专家,开始进行名录的初审工作。经评审委员会反复研究、审议,于12月中旬初步确定了名录的推荐名单。2008年1月7日,文化部办公厅向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各省(区、市)文化厅局发函,就名录推荐名单征求意见。根据各方的反馈意见,评审委员会研究后对推荐名单作了相应调整,于1月23日至29日在《中国文化报》及中国古籍保护网上向全社会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根据公示意见,经评审委员会再次研究,将名录推荐名单调整确定为2392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8年3月1日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种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家。这2392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汉文古籍2282部,包括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02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0部,包括焉耆—龟兹文、于阗文、藏文、回鹘文、西夏文、白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等14种文字。

这个链接里具体列出了2932种古籍: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1a44f99e7697d67c010194381132ba1d70208d2843898732f40506793ac57290775d4d20c1616dc3e4beb802103361454c78cb9885dadca866f6fd6286e365ac45613a004b28e0360d620e70bb8f35ff0ba8767ceeac5d3a8050fd7194032caedce00505c9025b50953e1a69b4a1f5d11bae93467fb5b752d9b264bb040f8f7321951dca7&p=9b759a479f871bb943be9b7d0b42&user=baidu

由于复制字数超过了限制,请复制上面那个链接查看。

或者去百度搜索“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然后在第一个搜索结果那点“HTML版”查看。

进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2392种古籍中,计有汉文古籍2282部,包括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02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0部,包括焉耆-龟兹文、于阗文、藏文、回鹘文、西夏文、白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等14种文字。

谢谢

  《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

  一张收有8300个汉字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历经8年的修补和完善,终于亮相台前接受民众的检验。省语委办表示,会后将会对这些有益的建议进行认真整理和总结,及时向国家语委上报。

  本网8月25日讯(记者金姝)一张收有8300个汉字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历经8年的修补和完善,终于亮相台前接受民众的检验。日前,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发起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活动,为我省各界人士积极响应,大家纷纷建言献策,就字表的科学性、可行性,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在今天由省教育厅、省语委共同举办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上,近20位语言文字界专家、学者与民政、公安、信息化等部门代表,围绕字表制定的实效和可行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充分肯定字表制定发布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省语委办表示,会后将会对这些有益的建议进行认真整理和总结,及时向国家语委上报。

  四川凉山《彝族挽歌》将申报国家级“非遗”

  中新网成都8月27日电(邱天)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文化、广电部门近日组织拍摄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片--《彝族挽歌》,如果申报成功将填补该县没有国家级非遗的历史。

  “彝族挽歌”是指逝者亲属以吟、唱的方式哭诉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歌,彝语称“俄”,意为“哭嫁歌”。在宁南县广大彝族聚居区,只要有彝族老人去世,“彝族挽歌”就将上演。

  2006年,宁南县成功申报“彝族挽歌”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凉山火把节期间,宁南县文体局及广播电视局的工作人员深入到稻谷乡笋子村完成了申报片的前期拍摄,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后期制作,预计9月前可将全部申报材料上报国家文化部门接受专家认定。(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朗弹唱

  “茶花开了会有凋谢的时候,欢乐的人儿没有老的时候;树长得再高也有枯萎的时候,欢乐的日子没有完的时候。把所有想的这些变成一杯水一杯酒,大家一起喝一起分享快乐……”年约而立的布朗族喃玛侬侬(布朗语:漂亮的妇女)玉儿和玉甩绕着炭焰旺燃的火塘边舞边唱,张弛有度的双臂上镯环烁目,紧身的无领短上衣和红、绿相间的横纹筒裙将其匀称的身材包裹得愈显修长,舞姿愈显婀娜柔美。

  “布朗弹唱是我们布朗族特有的演唱方式,曲调欢快明朗,悦耳动听。玉儿她们现在表演的是布朗弹唱中的《布朗祝酒歌》。”玉儿所在的打洛镇曼夕阳村村长岩伍杆一边用小三弦琴为玉儿俩伴奏,一边介绍:曼夕阳村历属云南勐海县,紧邻缅甸。村民的语言、信仰、生活习俗,包括肤色、着装等都与缅甸、泰国相近。全村491户2078人中,有6人被州里评为民间艺人。玉儿、玉甩和他本人都是其中的一分子。“玉儿还曾参加州里组织的文艺团体,到北京,甚至是马来西亚演出过布朗弹唱呢。”作为一村之长,岩伍杆为村子里能有像玉儿这样能歌善舞的民间艺人感到自豪。

  布朗族的火塘是一个四方形的土框,上面架有铁三脚架,用于支锅烧饭做菜。火塘既是做饭菜的,也是迎接客人、取暖的地方,是一家人活动的中心。由于西双版纳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来此采访的几天中,天空总是挂着雨丝。玉儿等人演唱的时候,正是大雨滂沱。虽正处盛夏,屋外的阴雨却让人顿生寒意;然而,玉儿们的歌声加上屋内烧得正旺的火塘让人倍感温暖。

  伴随着动听的小三弦琴声,玉儿和玉甩两双手高擎着四支燃烧着的小蜡烛又相继跳起了表示喜庆祝贺的蜡条舞。

  “布朗人非常喜爱歌舞,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过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载歌载舞,兴味盎然。”乡党委副书记余智鑫对布朗弹唱介绍得很详细:布朗山一带的歌曲分为说、宰、生、缀四调,巴达一带的歌曲分为说、宰、生、缀、同曼等五调。各类曲调不变,唱时可随时变换歌词的内容,能在不同场合表达不同的感情。“而且,布朗人常是歌和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跳舞时,伴以象脚鼓、钹、小三弦等乐器,有圆圈舞、采茶舞、猴舞、癞蛤蟆舞、蜡条舞等。在墨江的布朗人逢年过节或婚娶佳期还都要举行‘跳歌’——又跳舞又唱歌。因步法不同,‘跳歌’又有‘二则歌’和‘三则歌’的区别。跳舞时有乐器伴奏,由一人或数人弹着优美动人的小三弦曲调,舞蹈者随着音乐的旋律边舞边歌,往往通宵不散,难解难分。”

  史料显示,在布朗弹唱中,情歌尤其纯情天真,这与布朗族婚姻制度比较自由有关:青年男女在婚前完全是自由恋爱,自由择偶。每当夜幕徐降,青年们三五成群相约去姑娘家戏谑谈爱,或对唱情歌。这类情歌比喻生动,情感真挚。下面即是一首男对女追求时的情歌:“你像‘章灌’花一样漂亮,你像‘挪邦花’一样芬芳。你像万绿丛中的红花树,我深深地把你眷恋。愿永远和你依偎在一起,一刻也不分离。”

  布朗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除了布朗弹唱外,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布朗族的男子还喜练武术,六七十岁的老人在武术场上也照样可以飞舞腾跃。主要的武术有‘景歪’(长刀舞)、‘景纳’(木棍舞)、‘景弟’(拳术舞)等等。”余智鑫说,这些武术往往又与舞蹈糅合为一体,刚健有力,动作迅速,充分体现出布朗人的勇敢。

  2008年,“布朗弹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届中国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组图)

  东北新闻网讯 (记者 钱文胜) 8月28日上午,第三届中国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辽宁工业展览馆开幕。展会以“文化、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着力展现东北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打造覆盖东北、服务全国、联通海外的展示交易平台。

  本届展会产品交易涵盖电视剧(节目)、版权交易、文教用品、IT动漫、工艺美术、书画古玩、出版物等10大门类文化产品以及服务项目5万多种。

  2009年

  1月2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江苏省人民政府有关请示,同意将江苏省南通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通凭借独特的“中国近代第一城”资源,填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项空白。至此自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公布后,国务院又陆续增添了12座历史文化名城,分别是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濮阳、安庆、泰安、海口、金华、绩溪、吐鲁番、特克斯、无锡、南通。

  1月10日至2月10日 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这是中国美术馆建馆46年来首次举办的工艺美术作品大展。

  2月9日 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开幕,活动持续至2月23日结束。整个系列活动由五个部分构成:(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中国传统技艺产品销售订货会;(3)中国传统烹饪和副食加工技艺展演;(4)元宵节民俗踩街活动;(5)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

  2月17日 由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携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的“京杭逸韵——2008‘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在2月17日至3月8日期间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通过综合呈现中国京杭大运河沿线丰富的文化遗产精华,增强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关注以及广泛参与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识。

  2月 圆明园兽首事件。法国佳士得拍卖行25日在巴黎“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两个兽首分别以一千四百万欧元的价格被一电话买家买走。3月2日,最后竟拍者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称:“我不会付款。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站出来,我只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3月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发现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立体雕刻鸟化石。距今约12—15万年、用鹿角雕刻的。“许昌人”是由出土于河南许昌灵井遗址古人类化石而命名的,它的发现填补了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一环,是继北京猿人之后我国古人类研究的又一重大发现。此次发现的鹿角立体雕刻鸟化石可以平稳站立且能让它转动,说明当时人类已熟练掌握了重心平衡的原理。

  3月 新中国成立以来龙门石窟第一次大规模窟前遗址考古发掘——东山擂鼓台建筑遗址考古发掘日前取得重大收获,出土文物1700余件。

  3月19日 我国首家回族医学“汤瓶八诊”培训学院在宁夏医科大学揭牌,这是目前我国民族医药学领域唯一一所传统的正规理疗培训机构。

  3月24日 位于陕西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宣布,发现于秦兵马俑一号坑、通长为两百八十七厘米的一件戟遗迹已修复成功,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件戟遗迹。

  3月31日 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江苏无锡阖闾城遗址、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等发现从入围的25个项目中被评中。“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9届。自今年起,十大发现评选活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考古学会协办,中国文物报社承办。

  4月2日 甘肃发现距今约四千年大型西羌古国文化遗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文物普查组发现一处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大型齐家文化遗址。发现完整的齐家文化白灰面房址,在甘肃尚属首次。齐家文化也称西羌古国文化,是科学家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考察时提出的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命名。

  4月10日、11日 为期两天的2009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在无锡举行。来自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界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文化线路”遗产这一国际新型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丝绸之路、大运河、茶马古道这三条“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成为本届论坛的核心内容。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五省的泉州、广州、宁波、扬州、蓬莱五城市初步被纳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计划。论坛还讨论通过了《关于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无锡倡议》,开启了我国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新阶段。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从2006年起常设无锡,今年已是第四届。无锡论坛每年确定一个国际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前三届论坛分别通过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无锡建议》、《中国乡土建筑保护——无锡倡议》、《关于保护20世纪遗产无锡建议》。

  4月17日 三峡文物“国宝”石宝寨保护工程完工开放。据统计,三峡库区需要保护的文物点共1087处,其中有700多项地下文物,300多处题刻、古桥梁、古民居、古建筑等地面文物,这些文物古迹有1/3要搬迁到185米水位线以上进行保护,1/3留取资料,1/3进行原地保护。这些文物古迹构建了旧、新石器时代长江文化序列,揭示了巴文化的起源、分布以及巴楚、巴蜀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三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轨迹。

  4月24日 文化部办公厅公示了706名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4月25日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清华简”研究获重大发现。经过几个月的整理研究工作,最终确定于去年7月由校友捐赠的清华简共为2388枚(包括少数残片),年代测定为公元前305正负30年,即相当于战国中期偏晚。在这批清华简中发现多篇前所未见的《尚书》佚篇,还新发现了周武王时的乐诗,弥补了学术史上的空白。

  5月8日 38件珍贵文物移交中国文字博物馆仪式在河南省安阳市博物馆北广场举行。这是继国家文物局将征集到的首批8件珍贵青铜器移交中国文字博物馆后,该馆收到的第二批珍贵文物。2006年12月2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奠基,2007年11月29日,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陈列布展、文物征集工作正在进行中。根据总体进度要求,中国文字博物馆计划2009年年底正式开馆。

  5月11日 位于四川大邑县安仁镇的“512”汶川大地震博物馆下午2点28分正式开馆。这是汶川大地震后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地震博物馆。

  5月12日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由冯骥才领导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项目”出版了《羌族口头遗产集成》和《濒危羌文化》。

  5月14日 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推荐名单在中国古籍保护网公示,4485部古籍榜上有名,多种在《中国善本总目》未曾出现过的古籍浮出水面。同时公示的还有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推荐名单,62家申报单位榜上有名,较首批多出9家。其中,拉卜楞寺是特别破格推荐入选的。公示期为7天。

  5月18日 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与旅游”。被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涪陵白鹤梁水文题刻保护工程——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建成开放,这也是世界上唯一在深水中原址保护古文物的水下博物馆。白鹤梁水文题刻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枯水水文题刻,其文物价值远远超过尼罗河中类似的文物。三峡工程全部完工之后,三峡库区将蓄水到达175米高程,白鹤梁将永远淹没在水面30米以下。

  6月1日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主题是“多彩民族文化,人类精神家园”。设置了开幕式暨“天府大巡游”、非遗公园博览会、国际论坛、闭幕式暨颁奖晚会以及三百余项配套节会活动。国际论坛以“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并达成了《成都共识》。另外还设有崇州、郫县、都江堰、金沙遗址博物馆、文殊坊文化保护片区五个分会场。

  6月13日 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