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作者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三字经作者是谁,第1张

一、宋代末年的区适子;

二、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据此以为《三字经》为明代黎贞撰;

三、或者又有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之说;

四、世传王应麟撰,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清代夏之翰《〈小学绀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经》作者自先生(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该也。”

四川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的专业课考试范围和参考书。

一、考试范围:

攻读文博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考古学概论和文物保护学概论四门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文博工作实际问题。

二、参考书:

1、《中国考古通论》

《中国考古通论》是2009年10月1日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之恒。

2、《文物学》

是李晓东的著作,文物学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文物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丰富多彩。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重视对文物的研究,以不同种类的文物为研究对象,逐渐形成了金石学、古器物学、甲骨学、敦煌学等。

3、《文物保护学》

王蕙贞编著,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出版年:2009年。

总结近20年教学、科研、实践的基础上,本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教学与保护实践相结合,从各类文物的材质、保存环境、影响文物安全的各种因素分析,研究文物的腐蚀机理,文物保护材料的筛选、合成、特性,文物保护方法及保护工艺技术的思路,编写了这本《文物保护学》。

4、《中国博物馆学基础》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是2006年12月1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博物馆的社会功能、组织管理、工和原则等专业知识。

王宏钧,1926年生,安徽泾县人,清华大学政治系毕业。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专家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专家组成员,中国明史学会顾问。

扩展资料

获得四川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必须通过撰写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与策划报告、实验室分析研究报告、业务工作研究报告、学术研究论文并参加答辩;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的撰写时间原则上为一个学年度,基本要求是:

(1)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与策划报告、实验室分析研究报告、业务工作研究报告、学术研究论文必须是硕士生独立完成或主持的研究项目,研究内容必须符合其研修的专业方向,除培养单位明文批准的特殊项目之外,必须应在中国(大陆地区)完成。

(2)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与策划报告、实验室分析研究报告、业务工作研究报告、学术研究论文的内容,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规和政策条款,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学术规范条例,符合相关的知识产权法规和行业条例,违反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3)每份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与策划报告、实验室分析研究报告、业务工作研究报告、学术研究论文的体量不少于20千字(图文总量,不含实验室检测报告),报告的文字体例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及本校研究生院的相关条例规定。

(4)研究报告的评审人应不少于2人(指导教师不在此列),其中应有1人为校外专家,经2名以上的评审人一致同意后方可提交答辩;答辩委员会应由5名正、副教授组成,委员中须有一人是校外专家。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答辩者,授予四川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舒大刚

舒大刚,男。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兼古籍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文名:舒大刚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重庆市秀山县

出生日期:1959年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西华师范大学

主要成就:曾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孝经学史》

代表作品:《儒家文献学研究》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职务: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

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儒学文献、巴蜀文献

人物生平

1978年考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

1983至1984年,参加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修班学习,结业回校任助教、讲师;

1988年作吉林大学访问学者,师从金景芳先生治经学;

1990年9月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成为中国古代史专业“先秦文献方向”博士研究生,1993年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工作。先后作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6年晋升为研究员;

1995年5月起,担任古籍所行政职务,历任副所长、所长,连任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兼古籍所所长。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招收“宋辽金元文献研究”、“儒学文献研究”、“中国经学史”硕士、博士研究生。

科研成果

主要从事宋代文献、儒学文献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10馀种。先後承担和完成国家重点项目《中华大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元文学部》(240万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教育部省属重点基地项目《三苏全书》(820馀万字,主编二。语文出版社,2000年),与哈佛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合作项目“电子版《宋会要辑稿》”(1400万字)、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宋集珍本丛刊》(108册,线装书局,2004年)。

正在从事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孝经学史》、“十五”期间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儒学历代学案》整理与新编以及“儒学文献研究与《中华儒藏》编纂”等大型工程。

课题

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儒学文献、巴蜀文献研究,曾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孝经学史》、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儒家文献学研究》、国际儒学联合会项目“历代学案”等课题。担任中国孔子基金会重大项目《儒藏》首席专家兼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首席专家兼总编纂。

1“《儒藏》编纂”(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项目,中国孔子基金会重大项目),1997-2015年,首席专家、主编。

2“中国孝经学史”(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3-2005年。

3“儒家文献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5-2008年。

4“中华大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国家重点项目。主要负责“元文学部”)1994-1999年。

5“宋元学案补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2002-2003年。6“苏轼经学三书研究”(教育部高校“古委会”规划项目)2002年。

7“电子版《宋会要辑稿》”(与哈佛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合作项目,负责人)2000-2002年。

8“三苏学案”(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96-1998年。

9“三苏全书”(教育部省属高校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第二负责人)1999-2000年。

10“儒学历代学案”(“211工程”、“985工程”)2002-2008年,主编。

11“宋集珍本丛刊”(“211工程”)2003-2004年,主编。

12“巴蜀文献研究”(四川省政府重点项目“巴蜀文献通史”分卷),2007-2009年。

论文

1苏辙佚文二篇:《诗说》、《春秋说》辑考,《文学遗产》2004年一期。

2敦煌遗书伯3382号《孝经注》作者雏议,《中华文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一代文献巨编,百世学术典范,《文学遗产》2007年第二期。

4李白生卒史料新证,《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三期,中国人民大学书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6年第四期全文转载。

5晚清“蜀学”的地位与影响,《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

6论宋代的《古文孝经》学,《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

7谈谈《儒藏》编纂的分类问题,《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四期。

8试论《儒藏》“史部”的分类体系,《史学集刊》2005年第四期。

9再论李白的生卒年问题,《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五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辑2006年第一期。

10《儒藏》笔谈,《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1《苏氏易传》特色小议,《大易集奥》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2《孝经》名义考—兼论《孝经》的成书时代,《西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3《儒藏》总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14论《儒藏》“论部”的基本类型,《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15《〈儒藏〉:中华学人的神圣使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6《孔子儒学与现代中国大学》,《中国文化报》2006年11,25。

17谁是《中华儒藏》编纂一人-湖湘学人孙羽初,《儒藏论坛》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18谈谈《孝经》的现代价值,《寻根》2006年第4期。

19《苏辙新探》序,《诗集传新探》卷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儒藏》“史部”分序,《儒藏论坛》第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儒藏》“孔孟史志”、“儒林碑传”、“历代学案”三序,《儒藏论坛》第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2宋代《古文孝经》的流传与研究述评,《宋代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6。

23《宋集珍本丛刊》总序,《宋集珍本丛刊》第1、108册卷首,北京:线装书局,2004。

24《宋集珍本丛刊》跋,《宋集珍本丛刊》第108册卷末,北京:线装书局,2004。

25《儒藏》“史部”编纂的基本构想,《儒学与当代社会》中册,北京:九洲出版社,2005。

26《儒藏》“论部”编纂的基本构想,《儒教儒学儒商对人类的贡献》,香港:孔教学院出版,2006。

27“王弼传郑学”驳议《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

28《易》墨“义利观”比较研究,《周易研究》1996年第2期。

29《周易》、金文“孝享”释义,《周易研究》2002年4期。

30试论宋人恢复《古周易》的重要意义,《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31苏轼《东坡书传》述略,《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32苏轼《论语说》辑补,《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33苏轼《书传》叙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34苏轼《论语说》流传存佚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35论日本传《古文孝经》决非自我国隋唐时期传入,《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36试论大足石刻《古文孝经》的重要价值,《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7青城论道古堰颂德《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2期。

38今传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合编之时代与编者考,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002、3。

39宋代“古易五家”恢复《古周易》的重要成就,《大易集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0今传《古文孝经指解》并非原本考,《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2期。

41《续修四库全书》收“汉孔安国注”《古文孝经》辨误,《李衡眉先生纪念文集》泰山出版社2002。

42《孝经》释名,《金景芳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

43《苏氏易传研究》序,巴蜀书社2002。

44从先秦早期文献看“孝”字之本义,《中华孝道文化》巴蜀书社2001。

45大足范祖禹书《古文孝经》校正,《宋代文化研究》第11辑,线装书局2002。

46司马光指解本《古文孝经》的源流和演变,《烟台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47敦煌遗书“唐封国写本”并非《古文孝经》祖本考,《_亨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48巴蜀德孝传统与《古文孝经》之学述论,《儒家德治思想探讨》线装书局2003。

49宋邢_“《孝经》章题”始于玄宗说驳议,《宋代文化研究》第12辑线装书局2003。

50《孝经》名义考—兼论《孝经》的成书时代,《西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51三苏后代补考,《宋代文化研究》第7辑巴蜀书社1998。

52宋人“王弼传郑学”说辨正,《宋代文化研究》第8辑巴蜀书社1999。

53“推明上古之绝学”的《东坡书传》,《宋代文化研究》第9辑巴蜀书社2000。

54《三苏全书》叙录,《宋代文化研究》第10辑,线装书局2001。

55《毗陵苏氏宗谱》宋代部分事迹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11辑线装书局2002。

56苏过年谱(修订本15万字),《宋人年谱丛刊》第6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57苏籀年谱(修订本5万字),《宋人年谱丛刊》第7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58马廷鸾、马端临父子合谱(修订本2万字),《宋人年谱丛刊》第12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59骊戎考,《吉林大学古籍所建所15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60“儒家儒治思想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儒家德治思想探讨》线装书局2003。

61《金景芳学案》序,《金景芳学案》上册线装书局2003。

62谢无量先生传略,《金景芳学案》上册线装书局2003。

63《易学集成》序,《易学集成》第一册卷首,四川大学出版,1999。

出版物

专著类

1《中国历代大儒》(评传)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年主编兼主撰。

2《春秋少数民族分布研究》(独立)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

3《三苏后代研究》(独立)巴蜀书社1996。

4《孔子的智慧》(独立)台湾跃升文化公司1997。

5《墨子的智慧》(独立)同上四川教育版1996。

6《易玄释老》(合作)四川教育版1996台湾双笛公司繁体字版。

7《孙子的智慧》(独立)四川教育版1996台湾跃升繁体字版。

8《苏轼研究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国际合作(中日韩美合作)。

9《北宋文学家年谱》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年第二作者。

主编类

1《儒家德治思想探讨》线装书局2003主编二。

2《金景芳学案》(上、中、下)线装书局2003主编二。

3《儒藏论坛》(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4《中国风雅文化丛书》(全10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5《战国风云丛书》(全6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6《诸子百家智慧》(全9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工具书

1《诸子百家大辞典》(哲学辞典)四川人民2000年合作主编三

2《中华大典》(元文学部。类书)江苏古籍1999年主编一

3《三苏论著篇目索引》(索引)语文出版社2001年独立

4《周易辞典》(常务)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台湾跃升文化繁体字版

古籍整理

1《宋集珍本丛刊》108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主编。

2《孔孟史志》13册,《儒藏》“史部”之一总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历代学案》23册,《儒藏》“史部”之二总主编兼分部主编四川大学出版2005。

4《儒林碑传》14册《儒藏》“史部”之三总主编兼分部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5《儒林年谱》50册,《儒藏》“史部”之四总主编兼分部主编四川大学出版2005。

6《斜川集校注》,巴蜀书社1997第一注者。

7《廖平选集》(上下)巴蜀书社1998年7月合作。

8《三苏全书》(820万字全20册)语文出版社主编。

9《全宋文》(已出版1-360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主研人员。

10《诸子集成》系列40册,总策划,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人物言论

巴蜀文献:中华文明的重要记录

历史文化记忆是由实物、遗迹、图书和口碑等方式实现的。

对实物、遗迹的考察和研究诞生了考古学;对图书和口碑的整理与研究则是文献学的任务。由于信息承载的完整性、全面性和持久性,决定了文献学成为历史研究中最古老,也是最系统的学科之一。研究历史文化,在很长时间内的很大程度上,成了对历史文献或文化典籍的研究和整理,而文献典籍也成了历史文化繁荣与否的集中反映和突出标志。

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其文献典籍必然丰富多彩而且数量庞大。换言之,一种文化是否发达,是否持久传承和永世隆昌,文献是否丰富也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历史悠久的中华先民,不仅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也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璀璨的精神文明。这些精神文明成果(也包括部分物质文明成就)都记录于以“经、史、子、集”为分类体系的数十万种图书资料中,它们是中华文化(也是人类文明)灿烂宝库的主体内容,它们既永恒地记录了过去历史的辉煌,也将持久地点燃人类智慧,照亮着人们生生不息、进德修业的漫漫长路。中华文明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并持久繁荣,甚至中华民族是否真正实现伟大复兴,不仅取决于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借鉴和运用,而且也取决于是否能对这些文献典籍所记载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一国如此,一个地方也不例外。一方富庶,其文化必兴;而文化若兴,其文献必富。于是“故家乔木”、“文献旧邦”,就成为评价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底蕴的专用名词。

巴蜀地区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摇篮。这里水土肥沃,气候湿润,物产丰富,号称“陆海”、“天府”,自古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乐园。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孕育发展的沃壤。岷峨毓秀,江汉炳灵,这里不仅有距今204万年的“巫山猿人”、旧石器晚期的“资阳人”,有大禹治水、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和巴王廪君等优美动人的历史传说,而且还有长江三峡古文化遗址群和成都平原古城文化遗址群等重大发现。不仅有世界上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人类最早利用天然气的“火井”,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等经济建设成就;也有历史悠久、魅力横生的“巴蜀古文字”、“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青铜文明,还有首创并主撰于巴蜀的集地理、志怪于一体的世界奇书《山海经》,这里还是政府首开学宫传播儒家“七经”从而形成历久弥新“蜀学”传统的地方,还是最早发明和运用雕版印刷术的地区之一,至今还保存着国内仅有年代最早的印刷品(同时也是世界上保存最早印刷品之一)《陀罗尼经咒》。巴蜀地区还以其丰富的物产和悠久的文化资源,哺育出一代又一代文化名贤和“蜀学”精英,有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苏轼、张问陶等文学家,有扬雄、卫元嵩、赵蕤、李鼎祚、房审权、来知德等《易》学家,有张_、唐甄、刘沅等思想家,有洛下闳、王灼、秦九韶等科学家,有陈寿、常璩、李焘、李心传等史学家,有魏了翁、虞集、杨慎、李调元等文献学家和博物学家,还有严君平、郑子真、赵蕤、陈抟等大德隐士君子,有杨锐、刘光第、廖平、宋育仁等经学家和改良学者。此外,还有李阳冰、文与可、苏轼、张问陶等书画名家,有张道陵、张鲁、宗密、马祖道一、杜光庭等宗教学者等等。他们都应时而生,卓然振起,以天下为己任,勇为天下创,创造了“文章冠天下”、“蜀学垂无穷”以及“易学在蜀”、“天数在蜀”、“宗教在蜀”、“史学在蜀”、“方术在蜀”等一个个文化奇观,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

四川是文化大省,也是文献富省,历代学人的文化创造为我们留下了汗牛充栋、丰富多彩的文献典籍。据不完全统计,巴蜀古代文献多达5000余种,现存者超过3000部。不仅数量庞大、内涵丰富,而且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大而言之,遍及经、史、子、集,举凡《四库全书总目》经部10类、史部15类,类类齐全;子部14家、集部4家,家家咸有。举凡地理之沿革、政治之兴替、经济之发展、文化之繁荣、军事之胜负、社会之变化、风俗之移易,以及思想之精妙、奇士之风雅、民族之风貌,无不应有尽有。

研究巴蜀上古史,有《山海经》、《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等文献;研究秦统一后的四川历史文化,则有《华阳国志》、《蜀_杌》、《蜀中广记》、《蜀典》、《蜀故》、《蜀都碎事》等,其中特别是《蜀中广记》收集文献相当丰富,内容十分广博。研究巴蜀的地理、风俗、物产等,则有《蜀水经》、《蜀水考》,历代所撰《总志》、《通志》以及各府州县志,甚至各种山川志(如《峨眉山志》、《青城山志》、《嘉陵江志》等)和名人游记(如《入蜀记》、《吴船录》、《秦蜀驿程记》等);如果要考察“蜀学”的发展史,既有《蜀学编》、《四川儒林文苑传》、《拟四川艺文志》等综合著述,还有蜀学大家所撰的学术专著:在《易》学上有李鼎祚《周易集解》、苏轼《东坡易传》、来知德《周易集注》、刘沅《周易恒解》等;史学上有陈寿之《三国志》、常璩之《华阳国志》、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及《朝野杂记》、李焘《续通鉴长编》;文学上有相如扬雄之辞赋、陈子昂李白之诗歌,三苏父子之文章;科技上有冯鉴《续事始》、李石《续博物志》、唐慎微《证类本草》、秦九韶《数书九章》;子学上则有严遵《道德指归》、苏辙《老子解》、唐甄《潜书》等;术数则有扬雄《太玄》、卫元嵩《元包》;宗教则有张道陵《老子想尔注》、李荣《老子解》、彭晓《参同契注》、宗密《华严经疏》、释绍叟《五家正宗赞》、释性统《续灯正统》等;民族则有樊绰《蛮书》、来保《平定金川方略》、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赵翼《平定两金川述略》、李心衡《金川琐记》等,无不多姿多彩,应有尽有。

除内容丰富外,巴蜀文献还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扬雄《太玄》、《法言》,肇开拟圣仿经之先河;常璩《华阳国志》,首成地方总志之典范;赵崇祚《花间集》、苏轼《东坡乐府》,树立宋词婉约、豪放二派之风格;昝殷《经效产宝》、《食医心鉴》、陈士良《食性本草》、王灼《糖霜谱》、唐慎微《证类本草》,始得妇科学、食疗学、制糖学、方剂学之先声。至于扬雄《方言》之开方言研究新领域,李鼎祚《周易集解》首集汉易之大成,魏了翁《周易集义》首集宋易之精义,杜大_《琬琰集》之开碑传新史体,杨慎“古音”六书之创辟明代古音学途轨等等,皆是蜀人树之风声、成其典范的,真是“大雅出巴蜀,文章焕星斗”!

丰富多彩的巴蜀文献,既是巴蜀文化的主体载体,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记录。研究巴蜀文化乃至中华文明,固应首当关注和整理这些巴蜀文献,充分发掘其中的文化精华。而总结历代治蜀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凸显和表彰历代巴蜀学人敢为天下先、勇为天下创的原创精神和人文底蕴,对重振巴蜀文化、发展巴蜀文明也不无借鉴意义。在实施“文化兴川、文化强国”战略的当代社会,在充分学习与吸取世界先进文化,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我们似乎再也不能长此地“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矣!一项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批准、国家社科基金委托的重大项目《巴蜀全书》编纂,为我们全面地调查巴蜀历史文献,系统地整理巴蜀精品文献,科学地保护巴蜀善本文献,提供了很好机缘。做成、做实、做好这件事,是我们告慰于巴蜀历代先贤,服务于巴蜀当代建设,嘉惠于巴蜀后代学人的光荣使命,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历史任务。

以上回答均为搪塞。想了解中国古代文史,可以读文化史概论之类,但要说到研究,必须先从文献学入手,还有就是必须读哲学。下面我可以把两年来研究中国文化所总结的经典书目罗列出来,仅供参考

第二部分 古典文献举要

第一编 古典文学

第一章 古籍分类

一、经部:1易类;2书类;3诗类;4礼类;5春秋类;6孝经类;7五经总义类;8四书类;9乐类;10小学类。

二、史部:1正史类;2编年类;3纪事本末类;4别史类;5杂史类;6诏令奏议类;7传记类;8史钞类;9载记类;10时令类;11地理类;12职官类;13政书类;14目录类;15史评类。

三、子部:1儒家类;2兵家类;3法家类;4农家类;5医家类;6天文算法类;7术数类;8艺术类;9谱录类;10杂家类;11类书类;12小说家类;13释家类;14道家类。

四、集部:1楚辞类;2别集类一(汉至五代);3别集类二(北宋建隆至靖康);4别集类三(南宋建炎至德佑);5别集类四(金至元);6别集类五(明洪武至崇祯);7别集类六(国朝);8总集类;9诗文评类;10词曲类。

第二章 诗文总集

第一节 《诗经》与《楚辞》

一、《诗经》:1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1915年虚受堂刊;

2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

3南宋朱熹《诗经传》,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

4清姚际恒《诗经通论》,顾颉刚标点,中华书局1958年版;

5近代吴闿生《诗经会通》,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二、《楚辞》:1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2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

3南宋朱熹《楚辞集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4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5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6清戴震《屈原赋注》、《通释》,乾隆光绪刻本。

第二节 通代诗文总集

1 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附:《古诗十九首》,(先秦至梁初);

2 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南朝梁至晚唐五代);

3 梁徐陵《玉台新咏》,(梁以前);

4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汉魏至唐五代,兼及先秦歌谣);

5 清杜文澜《古谣谚》,(上古至明代谣谚);

6 清沈德潜《古诗源》,(先秦至隋);

7 清王士祯《古诗选》,(汉至唐,也作《古诗笺》);

8 明冯惟讷《古诗纪》,(上起古初,下迄陈朝);

9 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汉至隋);

10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上古至隋代);

11 清陈元龙《历代赋汇》,(上起先秦,下迄明代);

12 清李兆洛《骈体文钞》,(先秦至隋骈文);

13 清王先谦《骈文类纂》,(先秦至清末骈文);

14 清许连《六朝文絜》,(晋至隋骈文)。

第三节 断代诗文总集

1 清康熙敕编《全唐诗》;孙望《全唐诗补逸》;

2 清董诰等《全唐文》;陆心源《唐文拾遗》,《续拾》;

3 唐代《唐人选唐诗》(十种):

(1) 佚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2)元结《箧中集》;

(3)殷璠《河岳英灵集》; (4)芮挺章《国秀集》;

(5)令狐楚《御览诗》; (6)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7)姚合《极玄集》; (8)韦庄《又玄集》;

(9)韦縠《才调集》; (10)佚名《搜玉小集》;

4清吴之振等《宋诗钞》;曹廷栋《宋百家诗存》;管庭芬《宋诗钞补》;

5陈焯《宋元诗会》;

6南宋吕祖谦《宋文鉴》,(亦称《皇朝文鉴》);

7清庄仲方《南宋文范》;

8陈述《全辽文》;

9清郭元釪《全金诗》,(亦称《全金诗增补中州集》);

10清张金吾《金文最》,(收录金代骈散文);

11元苏天爵《元文类》,(原名《国朝文类》);

12清顾嗣立《元诗选》,席世臣补刻《元诗选癸记》;

13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元末明初至明崇祯间);

14清朱彝尊《明诗综》;

15明程敏政《明文衡》,(原名《皇明文衡》);黄宗羲《明文海》;

16清初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附:陈乃乾《启祯两朝遗诗考》;

17清卓尔堪《明遗民诗》,附其《近青堂诗集》;

18《五朝诗别裁集》:

(1)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2)清张景星等《宋诗别裁集》;

(3)清张景星等《元诗别裁集》;(4)清沈德潜等《明诗别裁集》;

(5)清沈德潜等《清诗别裁集》;

19清张应昌《清诗铎》。

第三章 诗文评

第一节 《文心雕龙》

1 清黄叔琳注、纪昀评《文心雕龙辑注》;

2 黄侃著《文心雕龙札记》。

第二节 诗话

1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收书二十八种;

2 近代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收书二十八种,(唐至明);

3 近代丁福保辑《清诗话》,收书四十二种;

4 北宋阮阅《诗话总龟》;

5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6 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7 明胡应麟《诗薮》;

8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9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

10 清袁枚《随园诗话》;

11 清赵翼《瓯北诗话》;

12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第三节 历代诗纪事及其他

1 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2 清厉鹗《宋诗纪事》;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附《小传补正》;

3 近代陈垣《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

4 清陈田《明诗纪事》;

5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

6 周钟游《文学津梁》,收书十二种;

7 刘大櫆《论文偶记》。

第四章 词总集与词话

第一节 词总集

1 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李冰若《花间集评注》;华连圃《花间集注》;

2 近人林大椿《唐五代词》;

3 明毛晋《宋六十名家词》;

4 近人朱孝臧《强村丛书》;

5 清沈辰垣《历代诗余》,又名《御定历代诗余》;

6 近人吴昌绶、陶湘《影刊宋金元明本词》;

7 叶恭绰《全清词钞》

8 陈乃乾《清名家词》;

9 近人徐乃昌《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

10 清朱彝尊《词综》,清王昶《补遗》。

第二节 词话

1 清徐釚撰、唐圭璋校注《词苑丛谈》;

2 清张宗橚《词林纪事》;

3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

第五章 戏曲与小说

第一节 散曲总集与戏曲丛刊

1 明臧懋循《元曲选》,又名《元人百种曲》;

2 明人辑《元明杂剧》;

3 明沈泰《盛明杂剧》;

4 清邹式金《杂剧三集,又名《杂剧新编》;

5 明毛晋《六十种曲》;

6 明冯梦龙《墨憨斋定本传奇》;

7 清玩花主人、钱德苍《缀白裘》;

8 金董解元撰、凌景埏校注《董解元西厢记》;

9 元高明注、钱箕校注《琵琶记》;

10 清洪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

11 清杨潮观著、胡士莹校注《吟风阁杂剧》。

第二节 戏曲论著丛书

1 近人陈乃乾《曲苑》,收书十四种,1921年;

2 陈乃乾《重订曲苑》(石印本),收书二十种,1925年。

第三节 小说集

1 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汉至宋初);邓嗣禹《太平广记篇目及引书引得》;

2 明嘉靖间洪梗编《清平山堂话本》,谭正璧《话本与古剧》;

3 明末抱瓮老人《今古奇观》。

第二编 历史要籍

第六章 纪传体史书

第一节 二十四史

1西汉司马迁《史记》,130卷; 2东汉班固《汉书》,120卷;

3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120卷; 4晋陈寿《三国志》,65卷;

5唐房玄龄等《晋书》,130卷; 6南朝梁沈约《宋书》,100卷;

7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59卷; 8唐姚思廉《梁书》,56卷;

9唐姚思廉《陈书》,36卷; 10北齐魏收《魏书》,130卷;

11唐李百药《北齐书》,50卷; 12唐令狐德盏等《周书》,50卷

13唐魏征等《隋书》,85卷; 14唐李延寿《南史》,80卷;

15唐李延寿《北史》,100卷; 16后晋刘昫等《旧唐书》,100卷;

17宋欧阳修等《新唐书》,225卷; 18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150卷;

19宋欧阳修等《新五代史》,74卷; 20元脱脱等《宋史》,496卷;

21元脱脱等《辽史》,116卷; 22元脱脱等《金史》,135卷;

23明宋濂等《元史》,210卷; 24清张廷玉等《明史》,332卷。

第二节 二十五史

1《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或“前四史”;

2唐人将前四史和《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总称为“十三史”;

3宋人加《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称“十七史”;

4明人加《宋史》、《辽史》、《金史》、《元史》为“二十一史”;

5清乾隆初年修《明史》成,予以合刻,名“二十二史”;

6乾隆四十年(1775)武英殿汇印各种正史,在“二十二史”之外加上《旧唐书》、《旧五代史》,称为“二十四史”;

71921年,柯劭忞修成《新元史》,遂有“二十五史”;

8民国初年,赵尔巽等编成《清史稿》,但不在“二十五史”之列。

第七章 编年体史书

1 东周孔丘《春秋》;

2 东周左丘明《左传》;

3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

4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1977年更名为《春秋左传集解》;

5 清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6 南宋胡三省《通鉴注》;

7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

8 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南宋高宗朝);

9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辽金元);

10 明末清初谈迁《国榷》,(明代);

11 清陈鹤《明纪》,(明代);

12 清夏燮《明通鉴》,(明代)。

13 宋刘恕《通鉴外纪》,(上起伏羲,下迄周威烈王二十二年);

14 清蒋良骐、王先谦等《十一朝东华录》,(清太祖天命元年至清穆宗同治十三年)。

第八章 纪事本末体史书

1 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取材于《资治通鉴》);

2 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取材于《左传》,扩充南宋章冲《春秋左传事类始末》);

3 清李铭汉《续通鉴纪事本末》,(两宋);

4 明陈邦瞻等《宋史纪事本末》;

5 清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

6 清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

7 清张鉴《西夏纪事本末》;

8 明陈邦瞻等《元史纪事本末》;

9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10 近代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11 清马骕《绎史》,(上古至秦末);

12 清同治年间江西书局本《纪事本末五种》。

第三编 目录学

第九章 常用综合性目录

第一节 史志书目

清道光五年(1825),日本人汇刻《八史经籍志》。

第二节 私人藏书目

1 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全称《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

2 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

第三节 四库总目及其相关书目

1 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 清阮元等《四库未收书提要》;

3 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附补遗);近人孙殿起《清代禁书知见录》;

4 清邵懿辰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5 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

6 张之洞、缪荃孙《书目答问》,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

7 近人孙殿起《贩书偶记》。

第十章 专科目录

第一节 诗文别集目录

1 明张溥著,今人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

2 万曼《唐集续录》;

3 近人陈乃乾《清代文集经眼目录》;

4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

第二节 戏曲曲艺目录

1 元钟嗣成《录鬼簿》,(外四种);

2 近人董康等《曲海总目提要》,北婴《曲海总目提要补编》。

第四编 古代汉语

第十一章 语文辞书

第一节 《尔雅》、《说文》、《广韵》及有关辞书

1 汉初学者《尔雅》,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

2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书;

3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4 近人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

5 北宋陈彭年等《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

6 北宋丁度等《集韵》。

第二节 常用字典

1 清张玉书等《康熙字典》;

2 清阮元《经籍籑诂》。

第三节 文言虚词词典

1 清刘淇《助字辨略》;

2 清王引之著、孙世经补《经传释词》(附补及再补),吴昌莹《经词衍释》;

第四节 古代方言俗语词典

1 西汉杨雄《方言》,吴晓铃《方言校笺及通检》;

2 清翟灏《通俗编》;

3 清钱大昕等《恒言录》、《恒言广证》;

4 清钱大昕等《迩言等五种》。

第十二章 与古汉语有关的书目和论文索引

1 清谢启昆《小学考》,近人罗福颐《小学考补目》;

2 清末黎经诰《许学考》。

第五编 文字资料与实物资料

第十三章

1 清冯云鹏等《金石索》;

2 清王昶《金石萃编》;

3 清孙星衍等《寰宇访碑录》;

4 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

第六编 科技史料与古文教学

第十四章

1 清戴震《考工记图》;

2 北宋李诫《营造法式》;

3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4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5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6 乾隆年间官修《授时通考》;

7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8 明王象晋《群芳谱》,清康熙年间《广群芳谱》;

9 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

10 清阮元《畴人传》,黄钟骏《畴人传四编》。

第七编 诸子集成

第十五章

1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2 清焦循《孟子正义》;

3 民国王先谦《荀子集解》;

4 周李耳撰、晋王弼注、唐陆德明音义《道德经》;

5 清魏源《老子本义》;

6 民国王先谦《庄子集解》;

7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

8 周列御寇撰、晋张湛注《列子》;

9 清孙诒让《墨子间诂》;

10 清戴望《晏子春秋校注》;

11 秦商鞅《管子校正》;

12 清严可均校《商君书》;

13 周慎到撰、清钱熙祚校并辑逸文《慎子》;

14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

15 周孙武撰《孙子十家注》;

16 周吴起撰、清孙星衍校《吴子》;

17 周尹文撰、清钱熙祚校《尹文子》;

18 秦吕不韦撰、汉高诱注《吕氏春秋》;

19 汉陆贾撰《新语》;

20 汉刘安撰、高诱注、清庄逵吉校《淮南子》;

21 汉桓宽撰《盐铁论》;

22 汉扬雄撰、晋李轨注《扬子法言》;

23 汉王充撰《论衡》;

24 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潜夫论》;

25 汉荀悦《申鉴》;

26 晋葛洪《抱朴子》;

27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28 北宋颜之推撰《颜氏家训》。

第八编 常用类书

第十六章

1 隋唐间虞世南《北堂书钞》;

2 唐欧阳询等《艺文类聚》;

3 唐徐坚等《初学记》;

4 唐白居易《唐宋白孔六帖》,宋孔传续;

5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

6 宋王钦若、杨亿等《册府元龟》;

7 宋王应麟《玉海》;

8 明解缙等《永乐大典》;

9 明俞安期《唐娄函》;

10 清张英等《渊鉴类函》,扩充《唐娄函》;

11 清张廷玉《子史英华》;

12 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

第三部分 现代文献举要

第九编 现当代“经史子集”研究

第十七章 集部研究

第一节 《楚辞》

1《离骚全图》,1935年商务印书馆;

2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

3姜亮夫校注《屈原赋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4沈祖锦《屈原赋正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

5刘永济《屈赋通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6朱秀海《楚辞解故》,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年版;

7谭介甫《屈赋新编》,中华书局1978年版;

8游国恩《离骚纂义》,中华书局1981年版;

9王泗原《离骚语文疏解》,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10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1游国恩《楚辞论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2蒋天枢《楚辞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王力《楚辞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4陆侃如等《楚辞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5马茂元《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6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17文怀沙《屈原离骚(九歌•九章)今译》,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8《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第二节 诗文集

1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 傅璇琮、孙钦善等《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9年版;

3 薛瑞兆、郭明志《全金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 近代陈衍《近代诗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5 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全宋文》,巴蜀书社1988年版;

6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2004年版;

7 沈粹芬、黄人、王文濡等《清文汇》,上海国学扶轮社1909年石印;

8 张璋《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9 唐圭璋《全宋词》,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10 唐圭璋《全金元词》,中华书局1979年版;

11 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全明词》,中华书局2004年版;

12 程千帆、严迪昌等《全清词》,中华书局1994年版。

第三节 戏曲小说集

1 隋树森《全元散曲》,陈加《全元散曲补遗》;

2 卢前《饮虹簃所刻曲》;

3 任讷《散曲丛刊》;

4 徐沁君《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

5 隋树森《元曲选外编》,赵景深《元人杂剧钩沈》;

6 函芬楼《孤本元明杂剧》,亦称《也是园藏古今杂剧》,郑振铎《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

7 郑振铎《清人杂剧》;

8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古本戏曲丛刊》;

9 傅惜华、杜颖陶《水浒戏曲集》;

10 阿英《红楼梦戏曲集》;

11 顾肇仓《元人杂剧选》;

12 周贻白《明人杂剧选》;

13 赵景深、胡忌《明清传奇选》;

14 吴晓铃《关汉卿戏曲集》;

15 吴晓铃《大戏剧家关汉卿杰作集》;

16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关汉卿戏曲选》;

17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汤显祖集》;

18 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

19 王季思等校注《桃花扇》;

20 吴曾祺《旧小说》,(汉代至清代);

21 鲁迅《古小说钩沉》,(先秦至隋);

22 汪辟疆《唐人小说》;

23 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

24 缪荃孙《京本通俗小说》;

25 傅惜华《宋元话本集》;

26 吴晓铃等《话本选》;

27 胡士莹《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选》;

28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代白话小说集》。

第四节 文学评论集

1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

2 简夷之等《中国近代文论选》;

3 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

4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5 林纾《春觉斋论文》;

6 罗根泽《两宋诗话年代存佚残辑表》;

7 罗根泽《两宋诗话辑校叙录》;

8 郭绍虞《宋诗话辑佚》;

9 郭绍虞《宋诗话考》;

10 刘师培《论文杂记》;

11 山东大学中文系古代文艺理论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资料目录汇编》;

12 唐圭璋《词话丛编》;

13 唐圭璋《宋词纪事》;

14 上海六艺书局《增补曲苑》;

15 中华书局《新曲苑》;

16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校《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第十八章 史部研究

1 王伯祥《史记选》;

2 王利器等《史记选注》;

3 顾廷龙、王煦华《汉书选》,冉昭德、陈直等《汉书选》;

4 束世澄《后汉书选》;

5 缪钺《三国志选》;

6 韩席等《左传分国集注》;

7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附《春秋左传注附图》,沈玉成《左传译文》;

8 王伯祥《春秋左传读本》;

9 朱东润《左传选》;徐中舒《左传选》;

10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

11 瞿蜕园《通鉴选》;

12 王仲荦《资治通鉴选》;

13 广雅书局《纪事本末汇刻;

14 上海文盛书局《历朝纪事本末》。

第十九章 子部研究

1 马叙伦《老子校诂》;

2 高亨《老子正诂》;

3 朱谦之《老子校释》;

4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

5 刘武《庄子集释内篇补正》;

6 杨伯峻《列子集释》;

7 高亨《墨子校诠》;

8 谭介甫《墨辩发微》;

9 岑仲勉《墨子诚守各篇简注》;

10 马非伯《管子轻重篇新诠》;

11 黎翔凤《管子校注》;

12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

13 谭介甫《公孙龙子形名发微》;

14 杨宽、沈廷国《吕氏春秋集释》;

15 王利器《新语校注》;

16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

17 何宁《淮南子集释》;

18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

19 汪荣宝《法言义疏》;

20 黄晖《论衡校释》;

21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释》;

22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

第二十章 经学研究

第一节 《诗经》

1 郑振铎《关于诗经研究的重要书籍介绍》;

2 闻一多《诗选与校笺》;

3 余冠英《诗经选》;

4 余冠英译《诗经选译》;

5 李长之选译《诗经试译》;

6 陈子展选译《国风选译》,《雅颂选译》;

7 金启华译《国风今译》;

8 高亨注《诗经今注》;

9 张西堂注《诗经六论》;

10 孙作云注《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11 朱东润著《诗三百篇探故》;

12 王力著《诗经韵读》;

13 人民文学出版社《诗经研究论文集》。

第二节 其他经书索引

1 燕大引得特刊《周易引得》;

2 顾颉刚《尚书通检》;

3 燕大引得《礼记引得》;

4 燕大引得特刊《春秋经传引得》;

5 燕大引得特刊《论语引得》;

6 陈立夫《四书章句速检》;

7 叶圣陶《十三经索引》。

第十编 常用丛书

第二十一章

1 张元济编辑《四部丛刊初编》、《续编》、《三编》,商务印书馆1919—1936年影印;

2 《四部备要》,中华书局1920—1936年陆续编辑排印;

3 《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陆续印出;

4 《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1962年版;

5 《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图书馆1979—1982年编辑出版;

6 《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29—1937年版。

第十一编 期刊

第二十二章 中文旧期刊

1 全国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

2 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辛亥革命时期期刊总目》;

3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五四时期期刊介绍》;

4 三联书店《东方杂志总目》、《国闻周报总目》、《新中华总目》。

第二十三章 外文新书通报

1 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外文新书通报》;

2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外文新书通报》;

3 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外文新书联合目录》;

4 南京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南京地区外文新书联合目录》;

5 北京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国外研究中国问题数目索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