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儿童应该先读哪本古书?四书五经,左传,孙子兵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5岁的儿童应该先读哪本古书?四书五经,左传,孙子兵法,第1张

  5岁的儿童应该先读这些古书: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小朋友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指后学。“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梁启超说中国人必读的三十八本书: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梁启超说:连这三十八本书都没读过,连个中国人都不能算了。

中国的经典古籍浩如烟海,为什么要先读《史记》?

首先,《史记》是所有典籍中,口碑最佳、流传最广、故事最精彩、含义最丰富的,所以它是首选之一。

其次,不论古今《史记》都是知识分子或有教养的人的必读之书,更是培养领袖人才的重要典籍。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其内容总述自黄帝至汉武帝数千年之史事,几乎是贯穿了先秦乃至西汉的所有重要典籍,读《史记》就等于把先秦的精华读了一遍。

《史记》在中国史学上占有崇高地位。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从哪篇学起呢?

《史记》有一百三十篇,讲课的老师通常从哪一篇讲起,就代表了讲课者对《史记》这部书的认知。老师对《史记》的定位不同,讲解的顺序自然不同。

如果把《史记》当文学和故事看,通常会挑文词优美、故事精彩的,于是有很多人就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开始讲起;如果把《史记》当成历史看,有的人就会从头开始讲,从《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讲起;我们这门课是把《史记》当成经典名著来讲,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作者到底要在这本书表达什么?

如果把史记当成经典名著来看,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第一篇必然讲自序,自序在一本书中占具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帮助读者简单明了的知道作者要讲什么。

(清)章学诚 对于序解释得很到位,他说: 明述作之本旨,见去取之从来。 一本书的序是既有述又有作,“述”是因袭前人的部分,“作”是作者创新的部分。另外对于史书和史料不同,史学家都会对史料有所取舍,去取之间能看出一个史学家的功力,他会把去取的原则写在书中。从这个观点和角度看《太史公自序七十》是一篇非常成功的自序。所以要了解《史记》就一定要先读《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还有哪些价值?

它除了在《史记》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外,它的文字在中国国史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过去被前人推崇为三大名序(《太史公自序》、《说文解字序》、《文献通考序》)之一,三大名序最早的也是最著名的就是《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所以我们读《史记》从《太史公自序第七十》读起,不管是这篇序本身的文学价值来说,还是对读懂《史记》的意义来说,它都占有非常重要且无可取代的地位。

首先是中国古典语言学。了解古代文学和经典的编排和研究。它以古代文献和经典的形式和内容,组织其校对、标点、注释、鉴定、汇编、汇编等各个环节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以经典史为中心。经典成为古代文献学的中心。确定哪些异文必须注出,以示读者。从义理、考据两方面着眼,(异文)版本来源是重要方面。

其次是书籍版本。中国古籍是指1911年革命前出现的书籍。对于各种形式的古籍版本,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善本仅限于清朝乾隆60年,即古籍。1795年以前的书籍一般都是稀有书籍。现存的古籍中,有史迹、学术资料、艺术表现的,或虽不完整但只有一两本,且很少流传的,都可以算是珍本。周代末期出现的简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书。1930年在内蒙古发掘的居延汉简,是我国现存最古的成册书籍。

再者中国电子文献数据库。内容包括经、史、子、藏四个部分,其中以史为主,经、字、藏为辅。如果按门类归类,又可分为宗教文献、医学文献、文献与收藏、政治书籍、阶级书籍和史料收藏。新书目),77246万字,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经典。文字周围大多围以长方形边框或图案,刻书者用以申明版权以及广告宣传的一种特殊标识。

另外可以从汉学典藏数据库中学习。是面向中国图书馆、中国文化研究机构、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史爱好者的中国古籍全文信息检索系统。它囊括了从先秦到民国2000多年所有以汉字为载体的古籍,也囊括了清代学者对当代相关古籍研究的重要成果。数据库包括古籍精选版本,即古籍母本或现存最早的版本和精炼版本,基本涵盖了所有重要的古籍文献。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