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南京大学仙林国际化校区图书馆,地处校区心脏地带,位于校园礼仪大道北端,正对校区主入口,依山傍水,是仙林国际化校区的标志性工程,与周围的公共教学楼、基础实验 楼、国际学院、行政楼、综合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共同构成校园核心景观区。 南京大学仙林国际化校区图书馆占地近1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512238 平方米。外部造型独特,风格庄重典雅,局部又跳动着引人注目的“音符”;建筑共分五层,以阅览空间和书库为主,同时配套设置目录厅、出纳厅等设备和办公辅助用房,整体布局紧凑合理;采用人性化设计
的馆内水平和垂直通道将各类用房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科学安排编 、藏、阅之间的运行路线,使读者、工作人员、书刊运输路线便捷通畅、互不干扰,形成高效的整体,既为学校未来发展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又凸显国际化校区图书馆多功能 、现代化、休闲化和个性化服务的人文理念。设计馆藏300万册,建成后不仅将成为南大师生学习、研究的文献中心,也可为在宁高校、江苏乃至全国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对于提高整个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信息保障能力、加速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和南京大学国际化进程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采访部132 室:文献出版信息收集、整理;读者需求与馆藏利用信息分析;各种载体文献的选择、采集、馆藏分配 ;采集方式与渠道的确定,各种文献的订购;国内外文献交换与赠送;馆藏文献剔除。
编目部122 室
1 分类编目组:负责中、西、日、俄文新书的查重、分类及主题标引、编目、校对、提交 CALIS 等工作。
2 典藏加工组:负责中外文新书的验收、分配、调拨,管理库藏和分系帐目,办理院系图书交接,以及加工卡片、书标、磁条等工作。
3 回溯建库组:负责旧书的书目数字化回溯工作,充分揭示大馆及院系的馆藏资源,方便读者OPAC检索,为实现校内通借通还提供数据库保障。
信息咨询部(工具书阅览室) 102 室
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设于本部门,是直接为读者提供高层次文献信息服务的部门。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咨询部以现代化手段为读者服务。信息咨询部暨查新站在情报检索和情报分析方面已有非常丰富的工作成果和实践经验。
多媒体阅览室401 室
电子阅览室提供两项服务:
有偿服务区:配有 90 台上网计算机供师生使用。采用有偿服务的方式,读者可自己在多媒体网站上操作,此外,为社团、协会提供多媒体资源鉴赏服务。
教学服务区:配有 70 台计算机,提供主页提供的各种数据库的学术信息检索。
流通阅览部
流通阅览部是图书馆主要公共服务部门,承担师生员工教学、科研、学习等知识获取的重任,并为江苏省各高校文献资源共享提供保障。下设中外文图书借阅室、期刊借阅室、外文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样本图书阅览室、期刊典藏室、证件管理处。
南京大学图书馆现当代地方文献特藏
样本图书阅览室 421 室
收藏了 30 余万种中文保留本图书,采用闭架室内阅览,读者填写索书单交工作人员索取图书;教师也可入库查阅图书。
外文阅览室(外国教材中心、文科信息中心) 215 室
由文科文献信息中心、外国教材中心和外文借书处合并而成,现藏有 4 万余册外文图书。
中文借阅室302 室
图书借阅室( 302 室) 是图书馆主要的图书借阅场所,提供普通中外文图书的外借与阅览,并与浦口分馆,各院、系、所实行联机联网操作。该室开架陈列的图书达 45 万余册,总书库中的 150 余万闭架藏书也在该室借书台办理借书手续。
期刊阅览室206 室
期刊阅览室( 206 室) 提供中外文现刊、报纸和过刊的阅览。开架陈列近 5 年的中文过刊,室内为 2002 年 -2006 年的过刊。同时陈列常用的 10 多种英文期刊和 11 种大报的合订本。
古籍特藏部古籍阅览室505 室
古籍阅览室收藏有 古籍线装书、大型影印古籍丛书、新修方志、文史资料、台湾乡邦文献、碑帖、字画、 1949 年以前金大中大论文、西文古籍、部分民国图书等共计 40 余万册件。
古籍特藏部港台书刊阅览室 406 室
收藏港台版社科类书籍 5 万多册 , 合订本期刊 1 万多册。其中现刊 288 种,过刊 300 余种,订阅港台报纸 9 种。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港台地区各主要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期刊,也有比较完整的收藏。对研究生和教师开放。
古籍特藏部艺术图书阅览室414 室
该阅览室收藏艺术类图书近二万册,主要是南大法 L 类、中图法 J 类的图书,内容涉及绘画、书法、音乐、建筑、摄影、戏剧等方面,对师生开放。
数字化建设部423 室
成立于2003 年,负责在建馆藏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工作,承担数字化项目的协调管理、资源选择、组织及制作任务。主要是通过对珍贵特藏、古籍文献、民国书刊、博硕士学位论文和南京大学文库的数字化建设,重点解决社会科学文献相对短缺问题的同时使图书馆珍贵文献得到保护,最终在校园网上提供全文服务。
技术部316 室
负责南京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保障整个系统(包括浦口分馆、各系分馆)的正常运作和数据安全。负责管理、保障各项信息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相关的硬件、机房设备、网络设施的日常维护和财产管理。参与图书馆的网络建设规划。
CALIS/JALIS中心118 室
负责 CALIS 和 JALIS 所规划的各项任务在本地区的实施与组织工作。负责 CALIS 、 JALIS 与各项工作的协调。保障 CALIS 、 JALIS 的各项服务工作(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的正常开展。组织有关的业务培训。
江苏省图工委秘书处228 室
在江苏省教育厅、全国高校图情工委的领导下,负责 其所规划的各项任务在江苏地区的实施与组织工作。负责 与其他省、市高校图工委的协调与合作。通过所属专业委员会,推进全省高校图书馆在各个业务领域的合作。
行政办公室229 室
办公室是图书馆的行政业务办公机构,协助馆领导处理图书馆日常事务,收集各种信息,协调内外工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做好图书馆后勤保障,保证馆内各项工作正常运转,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负责各种行政、业务文件的传递、归档保管及印章管理工作。
复印室 113 室 服务时间咨询复印室。
物业值班室
一楼大厅 上午7:00 - 晚22:00。
安全值班室 128 室 晚上 22:00 - 晨7:00。
消防值班室 101 室 24小时有人值守。 一、图书馆借阅处文明阅读须知
1.鼓楼校区图书馆三楼图书借阅处是读者办理图书借阅手续和室内阅读图书合二为一的场所,请读者自觉遵守室内公共秩序,文明阅读图书。请勿在阅览室内长时间讨论,保持室内安静,入室后,请将手机调至振动档,在阅览室内尽量不拨打或接听手机。
2.请勿将图书随意乱放、堆砌在书架上或塞在阅览桌的抽屉里。阅后请将图书自觉地摆放在书车上。
3.任何引起警报鸣叫的书籍请勿带入室内。请将贵重物品自行保管,以免丢失。
4.请勿用物件空占阅览座位。若座位只放物件而无人就座超过30分钟,其他读者可以使用该座位。图书馆对占位物品不负保管责任。
5.为了让大家拥有一个清洁卫生的良好阅览环境,请勿乱丢垃圾和随地吐痰。请勿携带食品、饮料等进入借阅处。
6.请自觉爱护图书馆公共图书和设施设备,请勿随意涂画和损坏。
7.注意安全,严禁在室内吸烟、用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以及有腐蚀性化学物品入馆。
二、图书借阅违规的处理
1.逾期处理:外借图书超过借阅期限,又未及时办理续借手续,归还图书时须交纳逾期费,002元/天。(读者所借图书归还日期逢寒暑假,可顺延至新学期开学后办理归还手续)。
2.遗失赔偿:遗失赔偿:书刊遗失,请尽量购买原版图书抵还,或按图书馆相关规定予以赔偿。
3.损毁书刊:涂画、污损、撕毁图书,或遗失书后的条形码,均按有关规定予以赔偿。
4.盗窃图书:读者离馆时,将未经办理借阅手续的馆藏图书藏于身上、书包或其他物品内,一经发现,即被视为盗窃图书,将根据图书馆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三、借阅规则
1、工具书、报刊、保留本图书及特藏书只阅不借,其他图书均可外借。
2、最大借书量:本科生8册(拔尖计划与匡亚明学院12册) ,研究生12册。期限为1个月。
3、所借图书可续借1次,期限1个月。过期图书未还、超期费未缴纳者不得续借。
4、读者可预约已被他人借去的图书,最多只能预约2册。
5、所借图书超期须支付超期费;所借图书遗失或损毁须赔偿:可买同样的图书(理科图书可以买新版本,文科图书必须购买原版本图书),或现金赔付。
6、异地借书,可携本人校园卡及检索到的该书信息(索书号及书名)去服务台办理委托借阅手续,最多可借2册。 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史上,曾有诸多名家学者主持过馆务工作。如国内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李小缘、施廷镛,国学大师胡小石, 知名英国文学专家范存忠等。他们都为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 刘国钧,(1899-1980)
2 施廷镛,(1893-1983)
3洪有丰,(1893-1963)
4桂质柏,(1900-1979)
5 张江树,(1898-1989),1951年-1959年主持馆务,任馆长。
6胡小石,(1888-1962),1952年-,任馆长。
7 李小缘,(1897-1959),1952年-1959年主持馆务,任副馆长。
8 范存忠,(1903-1987),1977年起主持馆务,任馆长(副校长兼)。
9周伯埙,(1920-),1986年-1989年主持馆务,任馆长。
10包忠文,(1932-),1989年-1996年主持馆务,任馆长。
11张永桃,(1943-),1996年-1997年主持馆务,任馆长(副校长兼)。
12张异宾,(1956-),1997年-2003年主持馆务,任馆长(校长助理兼)。
13钱乘旦,(1949-),2003年-2006年主持馆务,任馆长。
14洪修平,(1954-),2006年起主持馆务,任馆长。
两者的区别为设施和服务、馆藏类别。
1、设施和服务:哈佛大学图书馆的设施和服务非常完善,每个分馆都有自己的独立特色和服务,提供了多种检索、借阅、咨询、阅读等服务。南京大学图书馆也具备较高的设施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数字化检索、自助借还、阅览等服务,同时还有书店、咖啡厅等辅助设施。
2、馆藏类别:哈佛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以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书籍为主,同时还收藏有大量的珍贵古籍、手稿和艺术品。南京大学图书馆则主要收藏中国和外国文学、历史、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书籍。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于2004年由南京大学二级学院改办为具有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独立建院之始,共享南京大学图书馆浦口分馆(即思源图书馆)的图书报刊资料。2007年起金陵学院开始自主进行本馆文献资源建设。2009年夏南京大学图书馆搬至仙林校区后,金陵学院图书馆正式接管思源图书馆。
思源图书馆是由香港思源基金会董事长陈曾焘、陈许启明夫妇捐赠2000万元助建,于2007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0510平方米,共六层(含地下室)。
思源图书馆按现代化图书馆理念建设,拥有2000平方米的大开间藏阅一体化、借阅一体化馆舍两间,2000平方米的大型电子阅览室一间,800平方米的开放式“汇文吧,”80平方米的影视鉴赏室一间,大型密集书库三间,还设有报告厅,办公、会议设施齐全。馆内有线、无线网络遍布通畅。馆内还设有视频监控系统等现代化设施。
2009年9月1日,移交给金陵学院的思源图书馆正式成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图书馆,并对全体师生员工开放服务。至此时,金陵学院图书馆拥有中文新书16万册,外文图书1万余册,随书光盘5500余盘,中文现刊1560种,报纸123种,外文原版报刊9种。品种涉及金陵学院所有学科专业。此外还拥有南京大学图书馆等赠送书刊总计20余万册。本馆完全共享南京大学图书馆所拥有、购买的网络电子资源,涵盖金陵学院的主要学科专业。其中《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全文期刊数据库》、《超星中文图书数据库》、《读秀数据库》可提供国内绝大多数书刊全文。
全馆拥有阅览座位2000余座,34台OPAC查询计算机,250台多功能计算机可提供电子资源查阅使用、随书光盘查阅、有线闭路电视收看、上网等服务。
图书馆拥有多种现代化服务手段,可为读者提供外借、阅览、听音收视、参考咨询、文献检索、馆际互借、文献复制、文献传递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读者可通过校园网检索利用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文献收藏信息、文献数据库及网上资源。
南京大学工科试验班在仙林校区
资料拓展: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
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校园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四个校区;设33个院系,开设本科专业91个;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4个。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有本科生13934人、硕士研究生18158人、博士研究生8948人、留学生1691人。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有“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
南京大学有鼓楼、仙林两座图书馆大楼以及各院系专业图书室和各种电子数码信息资源。其中,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藏书500万册。
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线装书30多万册,其中列入全国善本书目的有500多种,1万余册;地方志共藏4000余种,约4万册;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代目录学文献以及丛书。
截至2009年7月,南大新校区的建设已经投资近10亿。其中很大部分来自校友和社会的捐赠。
社会捐赠是该校仙林校区建设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南大仙林校区的绝大多数楼都接受了捐款。杜夏图书馆由校友杜厦先生捐赠3000万元、玉辉楼由校友捐赠了150万美金等等。南大还与政府共建了公共服务平台,苏州高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无锡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扬州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南大技术服务平台等等,每个服务平台都由当地政府捐赠了2000万。
“我们的新校区都是由社会各界捐赠建起来的。”南大党委书记洪银兴说起新校区的建设颇为自豪,他说,南京大学为社会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来自政府的支持也表明,南大对社会的贡献得到了各界承认。 2008年10月,南大启动绿化捐赠项目,南大校友们通过网络捐赠系统以各种方式进行了认捐活动,校友捐赠方式当中,以个人捐赠的形式最为常见,而地方校友会的捐赠数量则最大。如泰州市校友会捐赠价值500万元的树木等。南大为每个捐赠的树木进行了挂牌,上面标注有树名和捐赠者称谓。
南京大学代码是10284,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学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成员,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南京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成就卓著。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南京大学提出了“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坚持“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积极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南京大学的前身即“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坚、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今日南京大学以“加强应用、注重基础、发展边缘、促进联合”为方针,以“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应用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致力于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指导思想,调整科研布局、加强科研组织,整体提高原创科研能力与水平,将南京大学建成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
学校历史
南京大学以三江师范学堂筹建的1902年作为学校建校时间。南京大学主源为中央大学,次源为1952年主体并入的金陵大学。金陵大学从1888年汇文书院成立,1952年撤销建制主体与南京大学合并。
三江师范学堂
1902年5月,张之洞与其好友、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一起向清廷上奏,呈请在两江总督署江宁(即南京)办一所师范学堂,同年开始筹建三江师范学堂。教员一部分聘请中国学者,另一部分则从日本聘来。
两江师范学堂
1905年,三江师范学堂易名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李瑞清出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大力提倡科学、国学和艺术教育,在高校首创艺术系科,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术师资和艺术人才。辛亥革命前后,政局动荡,学堂曾经一度停办,1914年8月续办。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4年8月30日,江苏巡按使韩国钧委任江谦校长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苏省原有两江师范学校,前因军兴中辍,大局已毕汪定,亟应由省续行开办,以储师资”,两江师范学堂乃得以改设,成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商业专修科(1921年迁至上海扩充为国立东南大学、暨南学校合设上海商科大学,1922年改为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桥数中是中国第一所商学院)。
1920年,正式招收8名女学生入学,在中国国立高等学府中首开“女禁”,引领男女同校之风。
1920年4月7日,郭秉文在校务会议上首次提议改办国立大学,9月联名致书教育部,“拟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及南洋劝业会旧址,建设南京大学,以宏造就”,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提议并没有获得民国教育部批准。
国立东南大学
1920年12月7日北京政府国务会议全体通过,同意以南高师各专修科为基础筹办大学,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12月16日,国立东南大学敏山筹备处正式成立。
1921年6月6日,东大筹备处在上海召开董事会,通过大学组织大纲,编制预算,推荐郭秉文为首任校长。7月教育部核准《东南大学组织大纲》,东大遂于8月招考预科学生。9月,国立东南大学正式开学。
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牌撤去,南高正式并入东大,遂称之为国立东南大学。
1924年8月,因经费紧张,东大停办工科,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组为河海工科大学。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教育行政委员会经过通盘考虑,实行大学区制,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以及江苏境内四所公立专门学校的9所公学合并,在首都南京改组易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及北伐军攻克的第四座历史文化名城。
国立中央大学
1928年5月16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作出决议,“江苏大学”改称“国立中央大学”,张乃燕仍为校长。8月,国立中央大学进行院系调整,改设文、理、法、教、农、工、商、医等八个学院,成为当时中国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
国立南京大学
1949年5月7日,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刘伯承、副主任宋任穷派员接管国立中央大学。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2日成立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梁希为主席。
南京大学
1950年10月10日,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通知,校名去“国立”两字而径称“南京大学”。
1996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
1999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2017年9月,南京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2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成立。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南京大学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在国际或他国当选院士13人次(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1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13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91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98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2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6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4人、青年拔尖人才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4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四个校区,33个院系,本科专业89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5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6门。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史、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英语语言文学、社会学、情报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环境科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气象学、自然地理学、外科学(普外)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经济法学、中国近代史、世界经济、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学、新闻传播学、海洋科学、生态学、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管理、戏剧与影视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新闻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天文学、英国语言文学、法语、地质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软件工程、物理学、大气科学、化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临床医学
学术科研
南京大学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设施、设备,例如,南京大学植物标本室、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南京大学天文台、南京大学太阳塔、南京大学气象台等。
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截至2010年5月,南京大学共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
截至2013年7月,南京大学有37位博士的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4位博士的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南京大学有25部教材由教育部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
2010-2014年,南京大学文科教师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60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3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76项,其中,2013年度42项课题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2014年度第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获5项重大项目立项资助。
2014年9月9日,南京大学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5项。其中,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等完成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这是自1994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改革后、20年来江苏高校首次摘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20年3月,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学术资源
南京大学有鼓楼、仙林两座图书馆大楼以及各院系专业图书室和各种电子数码信息资源。其中,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藏书500万册。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线装书30多万册,其中列入全国善本书目的有500多种,1万余册;地方志共藏4000余种,约4万册;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代目录学文献以及丛书。
合作交流
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举办二十多年。
南京大学与世界很多学校合作办学,截至2012年8月,南京大学的合作交流学校涵盖了美洲(美国46、加拿大17、智利1、阿根廷1、墨西哥3)、欧洲(英国18、法国22、德国13、荷兰3、西班牙6、俄罗斯3、波兰1、意大利5、瑞士4、瑞典5、挪威、比利时2、芬兰1、丹麦1、冰岛1、保加利亚1、葡萄牙1、智利1)、亚洲(韩国30、日本29、新加坡2、以色列3、泰国2、马来西亚1、印尼2、沙特1、土耳其1、叙利亚1)、大洋洲(澳大利亚12、新西兰2)、非洲(摩洛哥1、埃及3、苏丹1)等五个大洲。
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截至2010年5月,南京大学共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名列大陆高校第一。
在最能反映基础研究水平的SCI论文榜上,发表论文数连续7年第一,被引用次数连续8年第一;在国际顶尖杂志《Science》和《Nature》发表的论文数全国第一。
截止2014年10月,南京大学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为13个,分别是: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数学、动植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农业科学。不仅学科数量迅速增长,而且各学科的排位也得到大幅提升,其中化学学科发表论文总数和被引总次数在全球科研机构中的排名分别为17名和32名。 其最活跃的几个学科为:应用物理、凝聚态物理学、多学科材料学、多学科化学,以及无机化学和原子化学。按论文总数排名计算,南京大学化学排名最高,名列全球第20位;按总被引次数排名计算,同样是化学排名最高,在全球范围内排在第79位。南京大学在全球前1%研究机构中,论文总数排名184位,总被引次数排名429。
截至2015年3月,南京大学2015自然指数在亚太地区(Asia-Pacific)各大科研机构与高校中排名第7位,在全国高校中排名保持第3位,紧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至此,南京大学的自然指数已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高校第三。
截至2013年7月,南京大学有37位博士的学位论文入选“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4位博士的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南京大学有25部教材由教育部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
2010-2014年,南京大学文科教师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60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3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76项,其中,2013年度42项课题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立项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2014年度第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获5项重大项目立项资助,位居全国第一。
2014年9月9日,南京大学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5项。其中,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等完成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这是自1994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改革后、20年来江苏高校首次摘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馆藏资源
南京大学有鼓楼、仙林两座图书馆大楼以及各院系专业图书室和各种电子数码信息资源。其中,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藏书500万册。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线装书30多万册,其中列入全国善本书目的有500多种,1万余册;地方志共藏4000余种,约4万册;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代目录学文献以及丛书。
学术期刊
2000年,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依托南京大学情报学、图书馆学2个博士点的优势,中心研制开发了CSSCI数据库。
《南京大学学报》
《南京大学学报》创刊于1955年,分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npj Quantum Materials》,“自然合作期刊”(Nature Partner Journal, NPJ)
2016年3月1日,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出版集团与南京大学正式签约,合作出版开放获取期刊npj Quantum Materials (《npj-量子材料》)。
《智库理论与实践》(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办)
《物理学进展》(Progress in Physics)
《无机化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高校地质学报》(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Numerical Mathematics:A Journal of Chinese)
《数值数学:中国的杂志》(Numerical Mathematics:A Journal of Chinese)
《当代外国文学》(Contemporary Foreign Literature)
《分析在理论和应用》(Analysis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肠外与肠内营养》(Parenteral & Enteral Nutrition)
《肾脏病透析与肾移植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Dialysis & Transplantation)
《中华肾脏病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南京大学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设施、设备,例如,南京大学植物标本室、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南京大学天文台、南京大学太阳塔、南京大学气象台等。
自然科学 南京大学国家级、部级科研机构一览国家实验室 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同济大学合建) 注: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国计算机类唯一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理工农医科类)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模式动物与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与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合建)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半导体节能器件及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中心 蛋白质与多肽新药工程中心 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主要科研机构,如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中心等详见南大官网。 人文社科 南京大学国家级人文社会科研机构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文科类)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经济转型和发展研究中心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文科全国性学术社团 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 中国元史研究会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 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 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社会科学实验室 南京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 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计算实验中心 省部共建基地 南京大学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 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 江苏社会风险与管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城市现代化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政府新闻学研究所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戏剧影视研究所、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中德法学研究所等其他机构介参见南大官网。
长期关注MSM艾滋病预防干预,是江苏省疾控中心同伴教育项目骨干培训师,参与和主持了中盖艾滋病项目等国际和国家艾滋预防项目在南京地区的实施,先后为数百名HIV携带者、感染者提供心理、医疗干预,成功从自杀边缘抢救回多条生命。
是江苏艾滋预防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成员。 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凝眸文学社社长等职务,编辑文学刊物《凝眸》。长期担任南京大学学生记者团团长。关注校园新闻撰写,在各级媒体刊发南大主题新闻300余篇。
在宁夏支教期间任隆德县第四中学团委副书记。 主持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一项,成果获得基础学科论坛一等奖。
主持河仁慈善工作坊项目“中国佛教慈善简史”
担任南京大学首批学生社会实践学生辅导员,主持南京大学首批社会实践学生示范项目“南京大学校园性别、性向平等研究及推进” 侯印国走出校园,在社会上策划和主持了大量公益慈善项目,于此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他也在校园中中组织策划了大量针对校园学生的普通学生活动,这里仅列举其中别具特色或影响广泛者:
1,南京大学国学社经典研读系列讲座,2008年5月-今,传统文化讲座。
2,《凝眸》杂志的编辑出版,2009年6月,全国最有影响的校园纯文学刊物。
3,一体两翼的校园同性行为健康干预模式,2009-2010年,得到卫生部、中国性病艾滋病协会主要领导、专家的称赞和资助,在中国性病艾滋病协会年度会议上做了专题分享。
4,南京大学东林慈善奖助学金,2010年10月,联系社会爱心资金50万元,在南京大学设立奖助学金,至今已资助超过100位南大学生。全国首个由在校大学生发起设立的奖助学金。
5,宁夏隆德中学贫困中学生一对一爱心资助计划和宁夏单亲儿童关爱计划,2011年8月,通过各种途径为近300名中学生争取爱心资助,解决了山区孩子的吃饭营养问题。从生活、学习和心理多方面关注山区单亲家庭儿童。宁夏媒体评论“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6,山区中学生手绘家乡系列明信片。2012年4月,在西北山区贫困中学组织“我和我的家乡”主题绘画比赛,将学生描绘家乡的稚嫩画作设计和印制为明信片,赠送给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微博爱心网友,得到广泛好评,宁夏、南京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中国文明网典型案例。
7,夏至宁:宁夏山区中学生走进南京夏令营。2012年8月-9月。带领40余位宁夏山区贫困中学生到南京参观著名景点、听取大家演讲、体验城市生活。宁夏、江苏十余家媒体多次采访报道,有江苏卫视等媒体全程跟拍。
8,南京大学图书馆藏近代大师手迹展,2013年11月,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鉴定名家手迹、印章,为所有展品撰写了详细提要,吸引众多嘉宾、学者、学生专程参观,南京媒体做了采访报道。
9,南京大学校园性别、性向平等研究及推进计划,2013年12月,旨在推进和谐校园,反对性别、性向歧视,是国内高校首个得到学校正式资助的类似项目。
本文2023-08-05 22:42:2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5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