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历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0收藏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历程,第1张

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的颁布,拉开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序幕。2007年2月28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古籍保护工作,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8月3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试点工作会议,选定57家(后增至59家)古籍收藏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古籍保护试点工作,印发了《古籍普查方案》等文件,宣布成立了由66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自9月底开始,文化部组织开展了名录的申报工作。申报工作受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文化、文博、教育、民族、宗教等系统的200余家单位及个人参加申报,截止12月中旬,申报数量总计超过5000部,古籍类型除大量的汉文古籍外,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金石碑拓、敦煌文献、舆图、竹木简等。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的入选标准十分严格。名录的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国家珍贵古籍的评选标准,原则上与《古籍定级标准》(WH/T20-2006)所规定的一、二级古籍的评定标准相同,即国家珍贵古籍原则上从一、二级古籍内选定。属以下两种情况的古籍暂不入选:一是专家审定时对版本存疑的,暂不入选;二是申报的版本残缺超过50%以上,其他收藏单位有同一版本全本的,暂不入选。11月初,文化部成立评审委员会,聘请简帛、碑帖、敦煌文献、佛经、汉文古籍、民族语文古籍、古籍保护等各学科专家,开始进行名录的初审工作。经评审委员会反复研究、审议,于12月中旬初步确定了名录的推荐名单。2008年1月7日,文化部办公厅向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各省(区、市)文化厅局发函,就名录推荐名单征求意见。根据各方的反馈意见,评审委员会研究后对推荐名单作了相应调整,于1月23日至29日在《中国文化报》及中国古籍保护网上向全社会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根据公示意见,经评审委员会再次研究,将名录推荐名单调整确定为2392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8年3月1日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种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家。这2392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汉文古籍2282部,包括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02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0部,包括焉耆—龟兹文、于阗文、藏文、回鹘文、西夏文、白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等14种文字。

截止2013年,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国家“111创新引智计划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另有大批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国家电子元器件清洗技术推广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畸形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耳鼻喉科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力电子节能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环境热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大型地下洞室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低维材料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科学与工程计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高能物理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软件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与仿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材料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辅助设计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发育机制与基因调控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材料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血液病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毒理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工程陶瓷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液态金属及遗传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工程系统与控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风险分析与金融计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光子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医学神经生物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电子节能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岩土力学与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感染与免疫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妇科肿瘤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卫生检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药物分子设计与创新药物研究省高校重点实验

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妇产科重点实验室

遗传病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晶体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应用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半导体光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CA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高性能计算中心

山东省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现代焊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冶金设备与工艺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

山东省石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中药标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塑性成型仿真与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超硬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山东省燃烧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磁悬浮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瑞合作山东省工业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磁力分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高效切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金融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3年实到科研项目经费765亿元,增长305%。专利申请1079件,增长8%;专利授权747件,增长75%;3项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经费总额230万元。人文社科类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立项82项,立项经费总额170854万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持及参与课题7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收录论文数排名全国高校第9位。国家973计划课题主持立项9项。

2013年共有1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全年CSSCI收录论文1192篇、SCIE收录论文2372篇。 馆藏资源

截止2013年,山东大学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4434296册,其中中文社科图书:1748668册,中文自然图书:1158146册,中文综合图书:60760册;外文图书:453773册;合订本期刊:中文社会科学:151548册,中文自然科学:143197册,中文综合:61758册;外文期刊合订本:209792;古籍:385546册;其他(学位论文等)61209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01个;电子图书:中文80万册,外文77万册;电子期刊:中文9556种,外文(全文)28万种;电子论文:中文315万篇,外文190万篇。

此外,学校还藏有古籍珍善本10726种,36578册件,金石拓片尤为丰富,特别是本馆收藏的书目文献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易学文献、线装古籍、明清版本的州府地方志颇具特色;图书馆入选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山东省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元宗文书院刻明修本《五代史记》等67部馆藏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872部馆藏古籍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入选国家名录的《明舆图》一书参加了国家第三批珍贵古籍名录展览。

主办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中文核心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系列数据库等收录。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英国《食品科技文摘》、英国《公共健康研究数据库》、波兰《哥白尼索引》等收录。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和波兰《哥白尼索引》等收录。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

文史哲: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周易研究(与中国周易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大陆唯一公开出版的易学研究专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医药卫生核心期刊、外科学类和肿瘤学类核心期刊。

现代妇产科进展:中文核心期刊妇产科学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主办):CSSCI集刊

制度经济学研究(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主办):CSSCI来源刊

民俗研究:ASPT来源刊

高校辅导员:教育部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指导性期刊

《渑水燕谈录》卷四的原文是: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缣:细绢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仅:将近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令:善,美好,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渑水燕谈录》卷四的原文翻译是:

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时特别宽厚。他富贵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作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但比较贫穷的人,他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资金的进出,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另外婚丧嫁娶,都会给他们钱。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一直都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注释

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相关知识:

《渑水燕谈录》是由王辟之所著的史料笔记,出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渑水燕谈录》主要记录了宋哲宗绍圣年间以前到北宋开国之间140余年的北宋杂事。作者脱离仕宦,悠游林下,追忆平生经历见闻,笔之于书,博记杂识,主要是为了“谈谑”。

作者简介:

王辟之,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担任河东县(今山西省永济县)知县,曾“废撤*祠之屋”,作伯夷叔齐庙,以“贵德尚贤”闻名。

绍圣二年(1095年),知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拊养柔良,锄治奸滑”,使境内人民安居乐业。曾经有手下的官吏受贿,别人在告发这个官吏时把王辟之也一块告了,王辟之神色不变,对上级来调查的人说:“白头老翁安能畏吏苛民耶?”意思是说自己是清白的,不怕上级调查,也决不对错告他的老百姓打击报复。后来上级查明了事实真相,证实王辟之是无辜的。王辟之对古代先贤十分思慕敬佩,不但为曾经在忠州做官的刘晏(唐代理财家,曾被贬为忠州刺史)、陆贽(唐代骈文家,曾被贬为忠州别驾)、李吉甫(唐代地理学家,曾被贬为忠州刺史)、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曾被贬为忠州刺史)修了“四贤祠”,而且以这些名官为榜样,“兴旧起废,慨然不倦”,以廉洁勤政、务实爱民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拥戴。北宋著名词家、书法家黄庭坚在《忠州复古记》中,高度称赞他“知务乐善,击强拨烦,才有余地”。

绍圣四年(1097年),王辟之从忠州任上致仕还乡。回到家乡临淄后,他隐居在渑水河畔,过着饮酒赋诗、悠闲自得的生活。渑水发源于临淄齐故城小城西由南向北,经长胡同、督府巷、东石桥、邵家圈,至王青庄南分为两支,北流经广饶入博兴者为渑水,西流经梧台入画水者为系水。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载:“渑水与系水同源。”渑水附近,齐文化内涵丰富。《左传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记载:晋昭公与齐景公在宴席上投壶,齐景公说:“有酒如渑”,形容其酒之多。《淮南子》载:善于烹饪的齐桓公宠臣易牙,能尝辨出淄水与渑水的味道。《史记鲁仲连列传》记载:鲁仲连谓“田单黄金横带,骋于淄渑之间”。在渑水河畔这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喜欢文学的王辟之经常和朋友们欢宴,追古抚今,指点江山,畅谈一些风土人情和官场趣闻。后来他把这些听来的故事,整理成了《渑水燕谈录》十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均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郡斋读书志》题《渑水燕录》,作王辟撰。

1593年刊刻的书

金陵本《本草纲目》是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金陵胡承龙刊刻的《本草纲目》为《本草纲目》最早版本,也是迄今唯一由李氏家族自编的版本。2011年5月,中医科学院藏金陵本《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13年12月,民间唯一一本金陵本全本《本草纲目》首次在国家图书馆展出。

中文名

金陵本《本草纲目》

创作时间

1593年

快速

导航

收藏价值

相关背景

首次展出

基本介绍

《本草纲目》全书52卷、190余万字,载药物1892种,收医方11096个,插图1109幅,分为16部60类,引用文献上自战国,下迄明万历年间,涵盖了2000多年的药物学知识。其中不仅记载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药物资源,还记载了一些从海外,如波斯、印度及地中海等地区传入的天然药物及其相关知识。[1]

收藏价值

据了解,《本草纲目》问世后,版本甚多,《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的1912年以前的《本草纲目》版本就有82种之多。1606年,《本草纲目》首次传入日本;18世纪到20世纪期间,它又被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种文字广泛流传。明清出版的《本草纲目》各种版本分别被英、法、德、美、韩、俄、意、日等国多家收藏单位收藏。

相关背景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自2007年开始实施,至今国务院已颁布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11375部古籍入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陈荔京介绍,此次展览是从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516部古籍文献中精选而来,包含甲骨文、敦煌遗书、宋元旧拓、古代舆图、民族古籍和外文善本等,不少古籍文献为首次面世展览。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虽也有很多私人藏书单位踊跃申报,但普查实施得仍较艰难。如何保护好很多流散在私人、宗教寺庙等处的珍贵古籍,仍是一个重大课题。

金陵本《本草纲目》在发现私人收藏之前,目前中国只有两个单位各有一部。2011年5月,中医科学院藏金陵本《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评审这个古籍时,专家们都很震惊,没想到在民间还保存着这么完整的《本草纲目》。由于流落民间,当时这本《本草纲目》非常残破,根本无法打开阅读,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委托修复中心对其进行了修复,修复之后面貌焕然一新。”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林世田回忆。

首次展出

河南私人藏家申报的金陵本《本草纲目》是古籍普查中的惊人发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