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古籍保护五年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决策部署,深入做好“十三五”时期中华古籍保护工作,文化部近日发布《“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古籍保护工作方面的首个五年规划。9月13日,文化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划》相关情况。
《规划》确定了坚持保护为主、坚持抢救第一、坚持合理利用、坚持加强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到2020年全国古籍资源和保存状况基本摸清,国家级、省级珍贵古籍保护状况明显改善,实施一批珍贵古籍修复项目,完成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古籍影印出版工作,珍贵古籍缩微复制和数字化成果显著,古籍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的作用更加彰显,古籍保护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专业水平明显提升,制度建设、立法工作和标准规范有较大进展,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古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规划》从基本完成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切实加大古籍保护力度,全面提升古籍修复能力,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数字化建设,利用古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古籍保护制度、法规和标准建设6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20项重点任务。
《规划》列出中华古籍普查登记、珍贵古籍保护、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和古籍保护实验室建设、古籍整理出版和数字化建设以及中华优秀文化典籍推广5个专栏共16个重点项目,着力增强可操作性,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我国权威的文物鉴定机构有以下几家:
1 国家文物鉴定中心: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文物鉴定机构,具有国家认可的资质和权威。
2 中国艺术品鉴定中心: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的非营利性文化机构,专业从事艺术品鉴定、鉴定咨询、培训等服务。
3 北京文物鉴定所: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文物鉴定机构,具有较高的声誉和权威。
4 上海文物鉴定所:是中国文物鉴定行业的知名机构之一,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实力。
5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是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非营利性文化机构,致力于文物保护、鉴定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6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是中国文物鉴定和拍卖行业的权威机构之一,其鉴定结果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以上这几家机构都是国家认可的权威文物鉴定机构,具有较高的声誉和权威性。
我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从殷墟甲骨、敦煌遗书、西夏文献等等,无论提到哪一件中国的传统文化古籍都是让人羡慕无比的瑰宝。
当阿里达摩院利用数字化技术,在四川大学的文史专家们的牵线搭桥下。终于在汉典重光平台上回归了首批数字化的古籍,包含40余种宋元刻本、写本,共有20万页。让我们不禁看到了新的希望。
我国古籍流失最严重是主要原因是战乱。当时许多所谓的外国科考队趁着混乱的局势,肆无忌惮的盗挖、偷运、走私、贸易。导致殷墟甲骨、敦煌遗书、西夏文献等众多古籍珍本纷纷流落海外。更有甚者连流落何方都无从得知。让国人为此感到心痛不已。
而在全球许多博物馆内都可以看见这些中国古籍的身影。让我国著名学者郑振铎曾经发出无奈的感慨:“史在他邦,文归海外”。国家政府对这些流失海外的古籍也极其高度重视,但是在国际环境影响下,我国想要全部追回这些古籍原件的难度非常大。有很多时候也是凭着爱国人士的一腔热忱通过拍卖、捐赠等方式让古籍回家。
这些古籍都是我们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是我国发展的历史载体。对我们国家的历史发展研究提供了更详尽清楚的路径。为了避免这些古籍再次流失遭受毁坏。我国许多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的古籍保护研究院,除了运用传统的修补技艺来修补受损的古籍外。还通过数字化这种科学技术让这些珍贵的古籍得到长久的保存。每一本能传承至今的古籍都是无数前人耗费心血或牺牲生命保留下来的,而我们必须更好的将这些传承给后世子孙们。
其主要任务和职能:
第一,负责组织、协调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包括制定重点古籍整理研究项目的规划、审批直接资助项目、督促检查项目进展情况;指导和协调包括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生、各单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内的人才培养工作;组织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队伍,推进有关研究机构的建设。
第二,负责国家指拨的“高等院校古籍人才培养及整理研究专项基金”的分配和使用,并检查、监督接受该基金的机构或个人的经费使用情况。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由中国古文献学及古籍整理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教育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委员数十人。其组成人员均由教育部委任,现已为第四届。
秘书处是高校古委会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处理古委会日常工作,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均由教育部委任。秘书处下设办公室、古籍信息研究中心和《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编辑部。办公地点在北京大学,人员由北京大学教师兼任。
委员会下设两个业务工作组,即科研项目专家评议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组。
古委会直接联系的教学科研单位共26家。由古委会每年提供固定的研究(教学)经费、图书资料费和设备更新费,并可向古委会直接申请科研项目立项和项目经费。此外,各省市自治区高校及有关大学还有古委会间接联系的研究机构62家。
北京联合大学学校代码是11417,招生学科包括考古学、中国史、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术型硕士,金融、法律、教育、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交通运输等专业。建校37年。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北京联合大学简介:
北京联合大学,位于北京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是北京市首批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院校、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职业教育等级分级改革的试点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学院路教学共同体理事单位和成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一带一路”铁路国际人才教育联盟成员单位、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方主席单位。
学校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1985年,北京联合大学成立。1987年,北京市卫生职工学院中医部并入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2001年,市教委同意北京联合大学化学工程学校和北京市化学工业集团职工大学划转给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第一师范学校并入北京联合大学。2008年,北京市化工学校、北京市医药技术学校、北京市医药器械学校并入北京联合大学。
学院设置
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70个,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599人,其中专任教师1463人、外聘教师218人,折合教师总数为1572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52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762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1415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9人,北京市级高层次人才20人,北京市级拔尖创新人才9人,北京市级优秀教师21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33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1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8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北京市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3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4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金融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旅游管理。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财务管理、旅游管理、金融学、应用心理学、软件工程、电子商务、酒店管理。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历史学(文化遗产)。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旅游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文化遗产传承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首旅集团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历史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旅游管理、通信工程、特殊教育 。
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酒店管理、数字媒体艺术、历史学、会计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工艺美术、特殊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人力资源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环境设计 。
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档案学。
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经贸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点12个,16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类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为教育部学位办教育硕士试点领域;有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6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个。
重点学科
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北京学、工商管理。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经济法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食品科学、特殊教育学、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学。
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古学、中国史、地理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设计学、政治学。
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类别:金融、法律、教育、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交通运输、中医、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国际商务、电子信息、机械、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艺术。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4个,院士科研工作站2个,2个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3个,设有人居研究中心、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41个。
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智慧旅游重点实验室。
院士工作站:李德毅院士工作站、周成虎院士工作站。
北京市级科研平台: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京台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生物质废弃物质资源化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智能机械创新设计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北京市旅游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脑与认知智能北京实验室。
科研成果
2020年,学校获批25项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4项,重大项目批复数量位居市属高校首位。其中研究中心项目获批3项含重大项目2项,规划项目获批15项含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12项,决策咨询类项目获批7项含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5项。获批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共计7项,其中:规划基金项目1项,涉及学科:管理学;青年基金项目6项,涉及学科:艺术学1项,管理学2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1项,教育学2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9月,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有纸质图书30420万册,有电子期刊8155万册,学位论文93921万册,音视频152345小时。购买、试用及共享中外文数据库148个。参与北京各高校间的文献资源共享,获北京地区高校“馆际互借服务”“原文传递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先进集体奖,与北京学研究所共建北京学文献信息中心,与管理学院共建管理学科文献信息中心,成立文献特藏部,获批国家古籍保护协会会员单位。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3月,学校与亚洲、欧洲、美洲的52个国家和地区的255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2019年,学校获得教育部批复的招收港澳台侨研究生资格,与俄罗斯交通大学合作举办北京联合大学俄交大联合交通学院,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与英国斯旺西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休伦大学学院等开展了“2+2”“3+1”项目;与俄罗斯喀山大学、全俄对外经贸大学、匈牙利布达佩斯商学院、波兰雅盖隆大学、日本新潟大学、韩国首尔市立大学、建国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开展了在校生交流项目;与美国肯特大学、加拿大加西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开展硕士学位项目等。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是中国北京最早的一座图书馆,是晚清时期建造的,这个对于很多人来说还不知道其历史,这里的藏书非常丰富,下面给大家分享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详细介绍。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畔
凡事贵在坚持,才能产生出生活的火花和意义。----广州小古书店主人语
下午又是欲睡昏昏,最近几日都没不能坚持早起了,不知是什么原因。
趴在桌上睡了一会,醒了见窗外阳光灿烂,金黄的银杏叶在闪闪发光,大风带来的好天气,已经是初冬了。
而自己好像一再蹉跎,没有来由的,我的心已经把我控制了。
“再也不能这么浪费时间”,冬天的阳光是最容易溜走的。昨日带老爸从医院出来路过方志馆,我还说今天要去来着。本来我没有抱任何希望的,因为上次想起的时候记得是不开放的。正好是晚上5点半左右,高大的门口在华灯初上的映衬下分外好看。一对中年夫妇走进去了,大约是被里面恢弘的建筑吸引,看门卫没有拦他们。我也赶紧走了上去,问下了门卫明天几点开门,我以为得到的回答是“不开放”,没想到人家却说九点到五点,简直喜出望外!
一看才三点,我马上小黄车骑起来,自从上次骑自行车被摔大约已经仨月没怎么骑过小黄车了。不过还好,穿过胡同,从景山公园右拐就到了故宫外的护城河,继续经过北海团城过公园南门西侧就到了文津街7号,这里就是古籍图书馆的所在地了。
文津楼赫然在立,绿色琉璃瓦的重檐建筑,古朴庄严,我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激动地不知道该从哪里看起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要保护书的缘故,楼体外侧的朱红色大窗户都按着纱窗。白玉栏杆的外侧有两头威严肃穆的石狮子。
简介上是这样介绍的,这里是北京第一座大型近代图书馆的建筑遗存,前身未1909年清学部奏请筹建的京师图书馆。1931年7月定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并对外开放。建国后改称“北京图书馆”。
图书馆主楼建筑造型仿清官式宫殿楼阁,绿琉璃_殿顶。该馆继承了南宋以来皇家藏书,收藏丰富,规模较大,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试着推开了吱吱呀呀的大门,好像走进了一座知识的皇宫,返回门口存包,然后又经过安检方才入内。工作人员还会特意问你是否有读者卡,因为这里不是旅游景点,如果没有要看的书最好不要进入。虽然我也没有特意要看的古籍书,我当时冒出来的古籍只有一个,那就是《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别的书我还真的不知道。没想到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三楼读者室里的唯一可以开架看的书就是“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而我很幸运的翻到了“经部”的春秋类第一卷,完全是漫无目的。只是第一本书触到了,那便是它了。
因为这里的规则是你想要具体的哪本书给出编号,工作人员会帮你找到,而不是你有自己去找到权利,也许因为书太金贵了吧。还好我看到了开架的书,说我在读《台北故宫》,想看下这里的书。管理员是个老先生,有点轴的那种,居然就答应了,也是看我有读书卡,并且态度还比较虔诚吧。多谢这位老先生,也多谢自己没有随便放弃,凡事皆有可能。
于是我就在这古色古香的图书馆,看起了《春秋》,并且做了笔记,非常充实难忘的经历!这里的窗户玻璃是七彩色的,从内向外望去世界瞬间变成彩虹色,高大的银杏树也变成了万花筒里的图像,设计这个玻璃的人一定童心未泯啊。
我想万千的巧合之中,时间的荒野里,总有一些微妙的指引领我到了这里。如果不是带老爸做检查,如果不是经过这里,如果那对夫妇没有走进来也许我也不会有勇气问,如果我没有阅读《台北故宫》这本书,也许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最近被故宫的文物牵引着走了很远,心里萌生了很多意念,也许这是那些保护国宝的人们和充满灵性天佑的文物告诉我的,告诉我这个民族的沧桑历史,告诉我人性可以高贵到何种程度,运送国宝的人也许是上天特定选择的那一群人,在几十年的颠沛动荡中所有文物无一损毁,这真的是文物运送历史上的奇迹。
作为中国人,此生必去的博物馆没有之一那就是故宫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古籍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应当得到很好保护。
中国的古籍在历史上迭经水火兵燹等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受到破坏甚至毁灭,现在的古籍与中华民族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典籍相比已经是万不存一,所以保护古籍就显得更为重要。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同样适用于古籍。然而,由于保存条件不善,古籍遭受虫蠹鼠啮、霉蚀烬毁、酸化老化等原因形成破损,有的甚至变成无法翻阅的“书砖”或严重虫蛀、絮化古籍。竭尽全力保护抢救古籍,千方百计地保证古籍安全,已成为当前一项急迫的任务。
保护古籍一定要忌用化学胶水、化学浆糊、玻璃胶纸等修补古籍。
中国古籍的纸张,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纸,而现今通用的化学胶水、 化学浆糊及玻璃胶纸对中国式纸张具有极强的腐蚀力,一般不隔多时,便会使纸张变质黄脆,触手即碎,故而绝不可用。正确方法应为采用天然面粉浆糊,调以麝香、花椒,可达到修复与避虫双重功能。如果藏家一时无法具备以上条件,也应宁可暂时不修,待请到行家里手,再行修复,绝不可仓促滥修,加厄典籍。
忌用洋纸夹衬古籍。
许多民国版本的拓片、字帖、纸墨拓工皆属精良,可版面之上却是黄斑累累,令人扼腕。这是因为民国时期的一些书贾作坊,贪求省惜工料费用,采用了一种叫作“油光纸”的纸张(当时流行的一种廉价的西式工业法制纸),作为字帖的衬纸。由于西式纸酸碱性不合量,具有一定腐蚀力,以致许多民国旧帖惨遭“黄斑之厄”。这一遗憾也使得当今的古籍藏家得出了一条教训,即:中国古籍必须远离一切西式纸张,二者隔离,方为上策。
忌用化学杀虫剂防杀蠹虫。
一些新手藏书家,因为惧怕蠹虫蛀毁古籍,便时常使用一些化学杀虫剂喷洒书橱,结果蠹虫猖獗如故,而古籍却反遭其害,黄斑遍布书身。惨痛之余,古籍藏家们也悟出一点,传统古籍的纸张极为“娇贵”,受不得任何化学品的侵害,而化学杀虫剂的腐蚀只会造成“爱而毁之”的结果。传统的正确防虫方法应为:在书橱中放置麝香、芸香或花椒(也可采用质量上乘的印度奇南香),以香气驱杀蠹虫,效果极佳。
本文2023-08-05 22:51: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