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图书馆哪个最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辽宁图书馆哪个最好,第1张

辽宁图书馆哪个最好?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1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原名东北图书馆,于1948年8月15日在哈尔滨开馆,2017年4月新馆全面开馆,新馆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智慧二街168号,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650余万册(件),古籍文献61万册,善本书12万册,宋元版书100余部,还藏有丰富的东北地方文献。

2

沈阳市图书馆

沈阳市图书馆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始称奉天省城图书馆,是我国近代史上比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2015年位于沈阳市青年大街205号的沈阳市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馆舍为造型独特的生态建筑,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沈阳市图书馆现藏文献500余万册(件)。

3

大连图书馆

大连图书馆始建于1907年,自1999年开始,大连图书馆连续五次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0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古籍保护单位”,作为国内比较早建立的图书馆之一,至今已有110年历史。目前全馆馆舍面积7万多平方米(4万平米在建),馆藏各类文献(含电子书)7206万册,数字资源存储总量达124TB。

4

本溪市图书馆

本溪市图书馆始建于1949年,新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3,656平方米,建筑面积10,917平方米。本馆现有79万册藏书,除广泛收藏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书籍外,本溪地方文献收集较全。全年365天为读者服务,全部藏书实行开架借阅,藏、借、阅一体化管理体制。本溪市图书馆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

5

沈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沈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始建于1951年4月。现馆舍位于沈河区朝阳街131号,面积3300平方米,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藏书72万册,年订阅报刊杂志700余种,各种音像资料、电子图书近3万件。是沈阳地区少儿文献信息中心、未成年人阅读活动中心、各类型少儿图书馆(室)、中小学图书馆业务辅导与研究中心。

6

营口市图书馆

营口市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10月21日,现位于营口市站前区公园路十号,建筑面积12000余平方米,是营口地区藏书最多、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图书馆,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营口市图书馆现有藏书578万册,馆藏以中文书刊为主,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兴建筑材料及汽保业图书为收藏重点。

7

鞍山市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前身是满铁鞍山图书馆,始建于1919年。现馆位于鞍山市铁东区胜利南路45号,总建筑面积12960平方米,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鞍山市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150余万册,古籍26355册,其中善本358册。馆藏文献学科门类齐全,涉及中、英、日三个文种。馆藏珍品以清代政、经、医、文等方面文献。

8

辽阳市图书馆

辽阳市图书馆是东北地区创办较早的图书馆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创办的辽阳州立劝学所和1928年(民国十七年)建立的满铁辽阳图书馆。现馆位于河东新城中轴线上,馆舍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设计馆藏容量100万册,阅览座席1200个。

9

锦州市图书馆

锦州市图书馆前身为辽西省立图书馆,创建于1948年11月,新馆座落于松山新区市府路63号,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馆内现拥有藏书82万册,其中普通汉文图书53万册,外文图书52万册,古籍线装图书2万余册,中文报纸3万余册,中文期刊8万余册。

10

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是大连地区一所面向城乡少年儿童(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教育教学工作者及家长提供文献书刊阅读的少儿图书馆,建筑面积6480平方米,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资源总量154万册,视听文献3万册,馆藏数字资源3693TB,持证读者167万人。

辽宁国家级公共图书馆名单

序号名称所在地区图书馆等级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沈阳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大连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本溪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沈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营口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鞍山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辽阳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锦州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大连市甘井子区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盘锦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大连市普兰店区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盘锦市大洼区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庄河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兴城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葫芦岛市连山区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海城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朝阳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沈阳市沈北新区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锦州市少儿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沈阳市浑南区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大连市西岗区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凌源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喀左县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桓仁满族自治县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辽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沈阳市辽中区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沈阳市和平区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凌海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丹东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建昌县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阜新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沈阳市苏家屯区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营口市鲅鱼圈区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铁岭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盘锦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新民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西丰县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瓦房店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长海县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绥中县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鞍山市铁东区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丹东市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铁岭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清原满族自治县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沈阳市沈河区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沈阳市大东区图书馆辽宁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杨贵妃之死真相

沈阳学者发现杨贵妃之死真相的史料

日本地震,所谓杨贵妃墓岌岌可危。中国沈阳一位学者听了日方文化界的惊慌,哈哈大笑。接着,出示了他在1983年发现的关于杨贵妃之死的珍贵史料。杨贵妃与唐玄宗临别都说了哪些话?玄宗又是如何回答的?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一句吾一门富贵倾天下,今以死谢又何恨也

让我们看到了重大义轻生死的杨贵妃。一句愿得帝送妾数步,妾死无憾矣

让我们看到了爱情至上的杨贵妃。那么,谁是这份史料的发现者?

沈阳学者发现杨贵妃之死真相的史料

日本大地震,山中县大津郡油谷町有人担心所谓杨贵妃墓了。我们也有人跟着忧心忡忡了,说是万一毁掉咋办?。

沈阳的一位七旬老者听了,轻蔑地一笑,他说:那是日本人的胡扯。什么山口百惠是杨贵妃的后裔,更是胡扯!。

说这话的老人,就是原辽宁省原图书馆副馆长韩锡铎先生。

那么,他有什么权力嘲笑日本的杨贵妃墓吗?

当然有!

正是这位古籍鉴定大师,在1983年发现了杨贵妃之死的最新资料。

在日本的传说中,杨贵妃在马嵬驿是诈死,然后逃到了日本。日本人说,杨贵妃在马嵬驿兵变中并没有被逼自缢身亡,真正死的是其替身侍女。杨贵妃在皇帝亲信的护送下,从海上乘船逃走,漂流到日本向津县半岛的唐渡口,不久之后因病身亡。当地人为了哀悼她,将她葬于二尊院。后来,杨贵妃托梦于唐玄宗。唐玄宗命人制作了释迦如来和阿弥陀如来两尊佛像,命陈安带到日本安放在杨贵妃的墓地。陈安多处寻找,未能找到杨贵妃墓地的下落,就暂时将两尊佛像安置于京都的清凉寺后回国。后来,人们得知杨贵妃漂流身死的地点是山口县,但清凉寺众僧对两尊佛像爱不释手,就又制作了完全相同的两尊佛像,并将新旧佛像各一尊分别安置在京都的清凉寺和山口县的二尊院。

关于杨贵妃逃到日本去的种种传说,根本顶不住韩老先生发现的资料中的一句话,这就是左右以帛缢之,陈其尸于寺门,乃解其帛。俄而气复来,其喘绵绵。遽用帛缢之乃绝看来,根本是不自缢而是左右以帛缢之遽用帛缢之乃绝

既然乃绝了,那还怎么逃向日本?

只因多看了一眼,韩锡铎颠覆了一个历史结论

韩锡铎,1940年7月生,辽宁省海城市人。1959年海城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64年分配到辽宁省图书馆工作。曾历任善本组长、特藏部主任、业务副馆长等职。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进行中国古籍的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及图书馆学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出版专著3部、主编书3部、参编多部、校点古籍书近20部。参加过中国书籍善本分目的全国总编工作,曾任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东北地区古籍线装书联合目录主编。是东北地区图书馆古籍工作的学科带头人,也是这个领域少数的专家之一。

韩锡铎在辽宁省图书馆工作了36年,发现的珍宝数不胜数。仅2008年以来的三年中,他就以自己火眼金睛的惊人发现,一再震惊中外图书界。

2008年,他发现了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三卷,为北宋晚期本。2009年,这本佛经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此后,在2010年、2011年,他仍不时地发现价值一页一两黄金的宋版书,到目前为止已发现30多本。此外,还有珍稀本的大清一统志等。

关于杨贵妃之死的最丰富的资料,他是1983年发现的。

辽宁省图书馆的古籍文献,过了无数人的手,过了无数人的眼,很多问题解决了,也有很多问题悬而未解。唐代大诗人杜牧著的樊川文集夹注就是一桩疑案。这本书标明的是朝鲜刻本,注释却没有写署名,国内外研究一直认为这本书没有中国自己的刻本。而且,似乎还是个定论。而因为是朝鲜版,过去的研究者也都没细看这本书。

1983年,韩锡铎在整理古籍时,仔细看了这本书。翻到最后一页时,本来要合上书了,可是,他眼睛的余光在封底看到了书牌记。书牌记,相当于今天的版权页。这个书牌记,用的是中国明代正统的年号,也就是说它是依据中国明代的正统版编辑而成的。

他大为惊喜。

这个发现,意味着过去的所谓定论站不住脚了。樊川文集夹注现在不但有了,而且还是我国杜牧文集最早的刻本,比以前发现的正德刻本早了七十年。

韩锡铎对这本樊川文集夹注进一步进行研究。结果,他又发现了新大陆

过去,人们对杜牧诗注释的认识,只知道最早的是清代的冯集梧。可是,这本书的注释时却记载了南宋人无名氏作的注。而正是这个注释的引文的出现,在唐史研究中、在杨贵妃的研究中产生了石破天惊的效果。

生动形象的杨贵妃之死的现场再现

这位无名氏居然还在注释中引用了1000多字描写杨贵妃之死的材料。这也是过去从未见过的来自与唐朝相邻的宋朝的珍贵信息。

在卷二华清宫三十韵中,杜牧写道: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倾国留无路,还魂怨有香

在这一句的下面,无名氏做了注释,他引用了翰府名谈、玄宗编遗录中的一千余字,这段资料前所未见。文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杨贵妃之死前前后后的情形,玄宗的性格、高力士的性格、杨贵妃的性格全部凸现出来。

请看

玄宗一日坐朝,闻宫中奏霓裳曲,听之甚久,已而免首不适者。后刻朝起,愿近侍取笔,私书于殿柱,又命取纸副其上,意不欲人见也。高力士跪膝前请:臣晨侍立帝右,帝听宫乐何圣颜不怡之甚也?又宸翰亲书后楹,副以外封,不使人见,臣窃惑之,是以敢有请也

帝仰面长吁曰:非汝所知也

上谓力士曰:朕所书殿柱,乃半月后当有叛者而志之也。朕早来听宫乐知之也。吾忧边臣之将叛,天下之将乱也

力士曰:日近台谏继有封章,言渔阳事,陛下尚未处置,岂非此乎?上曰:天下精兵所聚无如渔田,朕旦暮忧之,事以胶固,无计可解

力士曰:禄山吐蕃奴也,无奇谋远略,其所以叛者,臣知之矣

上曰:汝无再言,令人愤然不乐

翌日,渔阳叛书至,帝及御前殿诏高力士护六宫,意留贵妃守宫。力士奏曰,陛下留贵妃消患乎?天下谓之如何也?帝许贵妃从驾。由承天门西去。至马嵬,前锋不进,六师回合,侍卫周旋。帝欲揽辔,近侍奏曰:帝且待之,恐生不测

力士前曰:外议籍籍,皆曰杨国忠久盗天机持国柄,结患边臣,几倾神器,至天步西游,蒙尘万里,皆国忠一门之所致也,是以六军不进。请图之

俄顷,有持国忠首奏曰:国忠谋叛,以军法诛之

帝曰:国忠非叛也

力士遽蹑帝足曰:军情万变,不可有此言

帝悟,顾左右曰:国忠族矣

不久,国忠弟妹少长皆为所杀。帝曰:一门死矣,军尚不进,何为也?力士奏曰:军中皆言祸胎尚在行宫

帝曰:朕不惜一人以谢天下,但恐后世之切讥后宫也

神卫军挥使侯元吉前奏:愿斩贵妃首悬之于大白旗以令诸军。帝怒叱元吉曰:妃子后宫之贵人,位亚元后之尊,古者投鼠尚忌器,何必悬首而军中方知也,但令之死则可矣

力士曰:此西有古佛庙,诸军之历由路也,愿令妃予死其中,贵诸军知也

帝曰:汝引妃子从他路去,无使我见而悲戚也

力士曰:陛下不见,左右不知,未为便也。愿陛下面赐妃子死,贵左右知而慰众军之心也

帝可其奏。贵妃泣曰:吾一门富贵倾天下,今以死谢又何恨也

遽索朝服见帝曰:夫上帝之尊,其势岂不能庇一妇人使之生乎!一门俱族而及臣妾,得无甚乎!且妾居处深宫,事陛下未尝有过失,外家事妾则不知也!帝曰;万口一辞,牢不可破,国忠等虽死,军师犹未发备,子死以塞天下之谤

妃子曰:

愿得帝送妾数步,妾死无憾矣

左右引妃子去,帝起立送之。如不可步,而九反顾。帝泣下交颐。左右拥妃子行速,由军中过。至古寺,妃子取拥顶罗掩面大恸,以其罗付力士曰:将此进帝

左右以帛缢之,陈其尸于寺门,乃解其帛。俄而气复来,其喘绵绵。遽用帛缢之乃绝。挥使侯元吉大呼于军中曰:贼本以死,吾属无患矣

于是,鸣鼓挥旗,大军以进。力士回奏,以妃子拥顶罗上进。视其泪痕皆若淡血,帝不胜其悲曰:

古者情恨之感,悉有所应,舜妃泣竹而为斑,妃子拥罗而成血,异矣

夫前军作乐,帝不乐,欲止之。力士曰:不可,今日之理,且顺人情

读罢这篇小文,唐玄宗的优柔寡断理胜于情、高力士的圆滑老练奸诈多谋、杨贵妃视死如归爱情至上,如影视一般清晰,真是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白居易等人的遗憾,以及后世文学史家的幸运

那么,这段文字的真实性如何呢?

韩锡铎先生说:这要分析翰府名谈、玄宗编遗录这两部书

翰府名谈共二十五卷,是宋代刘斧撰。刘斧,大约是北宋仁宗至哲宗时人,生平不详。他的著作除翰府名谈外,还有不少传世的。但这部翰府名谈却早已失传了,只是在南宋曾髓编辑的类说中保存十二条,还有现存的永乐大典中保存一条,但都没有关于杨贵妃的这一条。玄宗编遗录是唐代陆贽撰的。这本书不见于新唐书、旧唐书的艺文志和经籍志,而见于宋史艺文志的传记类,著录为二卷。陆贽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有陆宣公奏议行世。和翰府名谈同样的命运,玄宗编遗录也失传了。

夹注引用书,很少有两个书名并列引用的。上面这段引文将两个书名并列,可能是这段故事同时见于这两部书。按说,两部书内容不可能会完全一致。那么,在一般的情况下,应当以年代最早的书为主,这就是玄宗编遗录。

南宋的无名氏在做夹注时,一定是看见了陆贽的玄宗编遗录。陆贽生于公元754年,他两岁时,即公元756年发生了马嵬之变。那么,在他有记忆时,他应该听得到关于这场震惊全国的事变的讲述,甚至是现场目击者的讲述。

这些细节在以往的书中都没有记载,夹注的上述引文则作了相当的充实。推敲起来这些充实的细节也不是荒诞不经,而是合乎情理可信的。如果说这些细节陆贽确实曾作过描述的话,那末应该说是历史的真实。当然,要寻究其历史的绝对真实性,那还要做进一步考证。

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在我们中国,千百年来,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以这个题材进行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几乎汗牛充栋,记载二人故事的稗官野史也几乎随处可见,甚至在正史中也有记载,比如新唐书、旧唐书。

翰府名谈玄宗编遗录记载杨玉环之死的上述文字,其史实轮廓与其他各种书的记载基本相同。但在细节上却是异常的丰富,比如杨玉环死前对李隆基说的一段话,还有她要求李隆基送她几步,还有缢而未死又再缢、拥顶罗上的泪痕皆若淡血等,则是其他各种书上所绝对没有的。最为细腻的描写李杨爱情的戏剧长生殿,还有以演义见称的隋唐演义,也都没有这些细节。

杨玉环与李隆基有多年的爱情生活,受到极其特殊的宠爱,她绝不仅仅是仰仗自己的天生丽质,而更多的还是智慧和情商。所以,一旦被迫走上绝路,在生离死别的关头,她绝不会是一般女人的哭哭啼啼,而一定是要有贵妃的不俗表现。在没有发现这些细节之前,历史学家、作家艺术家也只能是推测而已。

马嵬事变过去了五十年,白居易的长恨歌才问世。小陆贽18岁的生于公元772年的白居易,可能没有陆贽那样幸运,一来是年代毕竟太久了,二来朝廷对这个事件的封锁,所以,他只能写道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模糊程度。这不能不说是白居易的遗憾,也不能不说是长恨歌的遗憾。和白居易一样,清代的剧作家洪升也没有看到这份珍贵资料,因此,他的剧本长生殿也和长恨歌一样存在着遗憾。

也就是说,从韩锡铎先生往后,文学艺术家再以杨贵妃、李隆基的爱情题材进行创作,那么创作自由空间就要比白居易、洪升等人大多了。这些细节将会有助于表现杨玉环的性格,更能展示她对李隆基有一腔深沉的爱。事实上,近年来一二部电视剧,就吸收了这些资料。

如果要说价值,这些资料对文艺创作是起码的参照价值。它对史学研究的价值,也将越来越显示出来。我的这一发现,经常被专家就者们引用

韩锡铎老先生这样说。

谈到日本的杨贵妃墓,韩先生又一次笑了,他说:我发现的这份资料说明了一切。如果一定要我评论,我作为中国的学者,我只能对他们如此热爱中国文化的态度,说声谢谢

辽宁省图书馆开放时间为8:30-17:00,周三是8:30-12:00。

辽宁省图书馆位于沈阳市浑南区,是中国***领导下建立的第一所大型公共图书馆,是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是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全年365天开馆,每天8:30-17:00,而周三为8:30-12:00;24小时自助借阅为17:00-9:00,周三为12:00-9:00。

辽宁省图书馆的前身是1948年8月创建的东北图书馆,1949年2月迁至沈阳,1955年改名为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750余万册(件),古籍作为藏书重点,藏量61万册(件)。其中善本古籍6200部,12万册,宋元版书近百部,以文献质量较高,藏书特色鲜明而为海内外学人和图书馆界所瞩目。

辽宁省图书馆借阅制度

1、读者可凭本馆有效借阅证借阅规定的借阅册数(总价格不超过押金)书刊,借期30天。请按时归还所借期刊,超期使用的期刊每天每册须交纳超期使用费。损毁、遗失期刊将按照《辽宁省图书馆馆藏文献逾期、损毁、遗失管理办法》处理。

2、借书前请仔细检查所借书刊,如有破损、缺页等情况应及时向工作人员说明,以便处理。请勿将未办理外借手续的书刊带出馆外。

3、书刊若不慎遗失,读者可自行购买相同版本的书刊赔偿,或在工作人员认可的前提下以该书刊的较新版本进行赔偿;无法购买的,按遗失书刊每册定价的5-10倍赔偿,二册以上多卷书按全套定价的5-10倍赔偿。

4、外借期刊可续借1次,续期30天。读者可携带读者证到馆或到流动图书馆办理续借,也可以通过拨打电话、登录网址和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办理续借。读者证过期或读者证中存在有超期使用文献的情况下,将无法办理文献续借,读者需要到馆办理验证手续或者到馆归还所借文献。

5、请自觉遵守本馆的各项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管理,如有疑问,请向工作人员咨询。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有序开放公告

尊敬的读者:

根据省、市有关疫情防控要求,辽宁省图书馆将于2022年9月11日起,以日最大承载量的50%有序恢复开放。

1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30-17:00(周三8:30-12:00)。

2开放区域:一楼总服务台、三楼社会科学借阅处、四楼自然科学借阅处,提供即借即还服务。

3预约入馆:请读者提前一天通过辽宁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辽图官微—微服务大厅—预约进馆”栏目进入预约系统进行预约。

4进入辽宁省图书馆须扫场所码,在东门入口处出示本人预约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核验健康码(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码(绿码),经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入馆。

5读者入馆后需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离,并全程佩戴口罩。

我们将根据疫情防控实际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并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服务信息,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

2022年9月10日

你好

省图在南塔鞋城附近;市图在五里河,科学宫以及原夏宫旁边,距离沈阳电视台不远,214 286等很多公交车都能到达。

省图书馆有点旧,自习免费;

市图自习现在是免费的不必办卡,环境优良,空调有点热还有免费热水提供,但由于学习人数很多,尤其是很多准备高考的学生,所以寒暑假以及周末经常没有座位。

除此以外,还有中街的少儿图书馆(冬天有点冷),以及各个区的区图书馆(自习室小,不一定有座位,关门相对早)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第二步是整理图书。《四库全书》的底本有四个来源:一是内府藏书,二是清廷官修书,三是从各地征集的图书,四是从《水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第三步是抄写底本。抄写人员初由保举而来,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这样,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为了保证进度,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五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赏罚分明,所以《四库全书》的抄写工作进展顺利,每天都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第四步是校订。这是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对于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确实起了重要作用。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当然,《四库全书》的内容也有不足:第一,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第二,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第三,不收戏剧著作和章回小说。第四,图书正文或有删节或挖改。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在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中,也有不少删节或挖改。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编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几种书可以看作编纂《四库全书》的副产品。《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与《四库全书》相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共抄两部:一部放在宫中御花园的摛藻堂,一部放在圆明园东墙外长春园内的味腴书屋。《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该目录前有"凡例",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冠以总序,大类之前又有小序,每书之下都有著者介绍、内容提要、版本源流等考证文字。由于这些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鼎、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不列存目书,只列《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每种书的提要也写得比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该书对于校订古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用木活字印成的。它包括《四库全书》中138种"应刻"之书。该丛书在刻印4种之后,主持人金简通过比较,认为木活字花钱少,实用价值高,改为木活字印刷出版。金简把木活字印刷过程写成《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并收入《四库全书》,它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已被译成德文、英文等流布世界。

《四库全书》编纂成功的原因何在?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弘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第五,破格录用人材。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人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从《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四库全书》的流传情况如何呢?七部之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如何评价《四库全书》?虽然《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有删削、挖改内容等过错,但就整体而言,应当是功大于过。首先,它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古代文化的一次总结。

《四库全书》的编纂,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对于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多年来,递经战乱,如果没有集众书于一身的《四库全书》,古籍将会大量散失,从而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其次,在古籍整理的方法上,尤其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汇刻丛书等方面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辑佚方面,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书并收入《四库全书》者共有385种,不仅使不少亡佚已久的古籍珍本重见天日,而且为后代的辑佚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在校勘方面,四库馆臣网罗众本、慎选底本等做法,为后代的校勘工作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目录学方面,《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价值是古代任何官私书目无与伦比的,其编纂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汇刻丛书方面,清人以《四库全书》为榜样,掀起了编刻丛书的热潮。近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正是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四库全书》的优良传统而结出的丰硕之果。

总而言之,《四库全书》是18世纪70到80年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