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古书揭秘太监净身全过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4收藏

清代古书揭秘太监净身全过程,第1张

清代古书揭秘太监净身全过程

 有的记载说,这两家的家主都是清朝的七品官,还有的说"小刀刘"是六品顶戴。他们每个季度给总管内务府送去净好身的成品小太监40名,每年共4次160名小太监,这是他们的职业。

 据清代笔记《宸垣杂识》记载,愿意净身入宫做太监的人,必须要由有地位的太监援引,然后凭证人立下"婚书",把自己当成"女人"那样"嫁"到皇宫里。其中的关键是订立生死文书,并需请上三老四少作为证明人,写明系自愿净身,生死不论,免得将来出麻烦吃官司。

 在中国,有专门为想当太监者作 手术的行家,人称"刀子匠"。"刀子匠"没有固定的薪俸,但都是政府认可的专家。"刀子匠"的职业就是制造太监。每个刀子匠都收有数名徒弟,而且这些徒弟都是与其师傅同一家族的亲戚。刀子匠的职业、技艺都在本家族内部世代沿袭相传,一般不传给外人。

 普通"刀子匠"的手术费是每 一名太监六两白银,负责到完全治好。可是接受 的人往往都是穷人,大多数没有现银,因此要有担保人,手术费可以事后补交,但无论怎样,没有担保人,"刀子匠"是决不肯动手的。

 在清朝末年的都城北京 制造太监的行业中,有两家垄断大户: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五"和地安门内方砖胡同的"小刀刘"。

 有的记载说,这两家的家主都是清朝的七品官,还有的说"小刀刘"是六品顶戴。他们每个季度给总管内务府送去净好身的成品小太监40名,每年共4次160名小太监,这是他们的职业。

 给准备当太监的小孩子净身一类的"手续",全部由"毕五"和"小刀刘"他们两家包办了。他们积有多年的经验,而且有一套完整的设备。加上技术高超、手段干净利落,使被 者的伤亡率很低。

 因此,当时想把孩子送到宫里当太监的人,首先要到毕家或刘家去"挂舀子",也就是报名。然后经过一连串审查,看相貌,听言谈,试伶俐劲儿等全套的检查。直到他们认为合格以后才能收留下这些孩子。

 当然,李连英毕竟不同于旁人,由于有沈兰玉关照,他可不需要报名、审查。

 李连英上了手术台

 据清代笔记《宸垣杂识》记载,愿意净身入宫做太监的人,必须要由有地位的太监援引,然后凭证人立下"婚书",把自己当成"女人"那样"嫁"到皇宫里。其中的关键是订立生死文书,并需请上三老四少作为证明人,写明系自愿净身,生死不论,免得将来出麻烦吃官司。费用自然是要收取的,一般要交上十两八两不等的银子。穷人家大都拿不出,便要立下契约,等孩子进了宫,发迹后再逐月回扣。月份少,利息大,如进宫混得不好,这笔债要一二十年才能还得清。上述这些也需要在文书上写明白。

 还有两样东西是必须带着的,一是送给"刀子匠"的礼物,一般是一个猪头或一只鸡,外加一瓶酒。二是手术期间所用的物品,包括30斤米、几篓玉米棒、几担芝麻秸及半刀窗户纸。其中,米是净身者一个月的口粮,玉米棒烧炕保暖用,芝麻秸烧成灰后用来垫炕,窗户纸则用来糊窗子,以免手术后受风。"刀子匠"要准备两个新鲜的猪苦胆、臭大麻汤和麦秆。猪苦胆有消肿止痛的作用,手术后敷在伤口处;臭大麻汤的功用很多,手术前喝一碗让人迷糊,起麻醉作用,手术后再喝,让手术者泻肚,以减轻小便的排泄量,保证手术成功;麦秆的功用不言自明,即手术后插入尿道。

 然后,选上一个好日子——最好在春末夏初,气温不高不低,没有苍蝇蚊子,因为手术后约一个月下身不能穿衣服。选好了日子之后,要把净身者关在房间里。那房间必须密不透风,让净身者先清理粪便,然后锁在房里。在这段禁闭期间,绝对不能饮食,免得有排泄的秽物沾染手术后的创口,致使伤口恶化,危及生命。之所以要密不透风,也是为了净身者的安全。这样,经过三四天之后,才能让"刀子匠"进行实施手术的准备工作。

 手术前,操刀者先要问:"你是自愿净身吗?"受割者说:"是。"

 又问:"假如你反悔,现在还来得及!"答道:"决不后悔。"

 又问:"那么你断子绝孙,可和我毫无干系吧?"答道:"毫无干系!"

 例行话问完,担任介绍人的太监,把《自愿 书》循例地再念一遍。在此期间,如果被 者表现得不愿意甚至有丝毫犹豫,"刀子匠"都必须立刻松绑,挥手让欲被 者自行离去。如果其态度坚决,就开始动手术。

 被手术的人被蒙上眼睛,脱尽衣裤,采用半卧姿势仰倒在床位上,手脚像一个"大"字被绑得结结实实。助手将他的下腹及双股上部用白布扎紧、固定。还需有助手抓牢他的头、肩、膊,压着他的腰——为的是防止他因痛极拼命、流血过多而呜呼哀哉,另外的人则用"热胡椒汤"把被 的部位清洗、消毒。

 手术刀是一种呈镰状弯曲的利刃,使用时通常并没有特别的消毒措施,在火上烤一下,便算是消毒了。然后,主刀者即用手术刀进行切除手术。手术完成后,由两名"刀子匠"搀扶被手术的人在房里缓行两三个时辰后,才允许躺卧。

 手术后3天内不准喝水,据说由于干渴和伤痛,其间必须忍受非常的痛苦。3天过后才能大功告成。手术做完后,伤口即使能快长好也不能让它快长好,而要故意偎脓长肉,这样伤口才能平复。净身与疗养前后需100天左右。

 当然,李连英毕竟不同于旁人,由于有沈兰玉的关照,李连英是可以直接上手术台的。"小刀刘"给李连英做的手术也是非常顺利的。手术成功后,李连英回家疗养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多长呢?他是怎样度过的呢?他的妈妈是怎样想的呢?

 

 根据《宫女谈往录》的记载,手术成功后,李连英回家疗养了一年时间。这是李连英的妈妈最苦最累的一年,也是和李连英谈话最多的一年。妈妈几乎都是含着泪教李连英怎样为人,怎样处世。妈妈告诫李连英:打人一拳,防人一脚的事,千万不能干;自己吃饱了,也要想着别人。但行好事,苍天不会辜负好心人的;不修这一世,要修你的来世等等。

目录 1 拼音 2 《活幼口议》卷十四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伤科补要》卷四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儒门事亲》卷十五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45 注意 46 摘录 5 《袖珍》卷一引《圣惠》 51 保命丹的别名 52 处方 53 制法 54 功能主治 55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56 摘录 6 《直指附遗》卷三引《千金》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65 注意 66 摘录 7 《伤科汇纂》卷七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普济方》卷三七二 81 保命丹的别名 82 处方 83 制法 84 功能主治 85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86 摘录 9 《解围元薮》卷三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医统》卷三十二 101 保命丹的别名 102 处方 103 制法 104 功能主治 105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106 摘录 11 《医学入门》卷六 111 处方 112 制法 113 功能主治 11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115 摘录 12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121 处方 122 制法 123 功能主治 12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125 摘录 13 《鲁府禁方》卷三 131 处方 132 制法 133 功能主治 13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135 摘录 14 《简明医彀》卷三 141 处方 142 制法 143 功能主治 14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145 摘录 15 《玉案》卷六 151 处方 152 制法 153 功能主治 15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155 摘录 16 《直指小儿》卷二 161 处方 162 制法 163 功能主治 16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165 摘录 17 《梅氏验方新编》卷六 171 处方 172 制法 173 功能主治 17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175 摘录 18 《鸡峰》卷二十七 181 处方 182 制法 183 功能主治 18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185 摘录 19 《续本事》卷十 191 处方 192 制法 193 功能主治 19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195 摘录 20 《永乐大典》卷九七八引《全婴方》 201 处方 202 制法 203 功能主治 20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205 摘录 21 《良朋汇集》卷六 211 处方 212 制法 213 功能主治 21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21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保命丹 1 拼音

bǎo mìng dān

2 《活幼口议》卷十四 21 处方

白茯苓 朱砂(令研)白附子(炮)牛黄 天南星(炮)各30克 全蝎(炒)15克 天麻(炒)45克 甘草(炙)30克 硼砂30克 龙脑 麝香各少许

22 制法

上为末,和匀,薄糊为丸,如芡实大。

23 功能主治

主婴孩小儿急惊风候传入慢惊者。

2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金银薄荷煎汤化下。

25 摘录

《活幼口议》卷十四

3 《伤科补要》卷四 31 处方

巴豆霜3克(去油)黑丑3克 大黄3克 血竭15克 朱砂3克 麝香06克

32 制法

共为末,酒浆为丸,绿豆大,金箔为衣。

33 功能主治

主跌打损伤。

3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壮人服15克,虚人09克,小儿06克,俱用陈酒送下。

35 摘录

《伤科补要》卷四

4 《儒门事亲》卷十五 41 处方

人参5两,麻子仁2两(炒,去皮),干地黄2两,瓜蒌子(炒)2两,菟丝子(酒浸)2两,生地黄3两,干大枣3两,大豆黄卷1升(煮去沫),黑附子2两(1两生用,1两炮去皮心用之),白茯苓2两5钱,茯神2两5钱,地骨皮(去粗皮)2两5钱,蔓荆子(煮熟用)2两5钱,杏仁(去皮尖用)2两5钱,麦门冬(炒,去心用)2两5钱,地肤子(蒸7遍)2两5钱,黍米(作粉)2两5钱,粳米(作粉)2两5钱,白糯米(作粉)2两5钱,天门冬(去心)2两5钱,车前子(蒸)2两5钱,侧柏叶(煮3遍)2两5钱。

42 制法

上为细末。

43 功能主治

辟谷绝食。主

4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各拣选精粹者,腊月内合者妙,他时不可合,日月交蚀不可合。如合时,须拣好日,净室焚香,志心修合。又将药末用蜡1斤半,滤去滓,白蜜1斤,共2斤半,一处溶开,和匀,微加酥油,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服至5日。如来日服药,隔宿先吃糯米一顿,粳米、白面皆可,次日空心用糯米粥饮送下。如路行人服,遇好食吃不妨,要止便止。如吃些小蒸饼,嚼烂咽。或吃干果子以助药力,不吃更妙。日后退下药来,于长流水中洗净再服。可百年不饥矣。

45 注意

忌盐、醋。

46 摘录

《儒门事亲》卷十五

5 《袖珍》卷一引《圣惠》 51 保命丹的别名

朱砂丸

52 处方

辰砂1两,麝香(另研)1两,川乌头(去皮尖)1两,大半夏(生)1两,凤凰台3钱,雄黄5钱。

53 制法

上为末和匀,熟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54 功能主治

破伤风,目瞪口噤不语,手足搐搦,项筋强急,不能转侧,发则不识人。

55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2丸,冷水送下。以吐为度。

56 摘录

《袖珍》卷一引《圣惠》

6 《直指附遗》卷三引《千金》 61 处方

朱砂1两,珍珠2钱,南星1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白附子(炮)半两,雄黄半两,龙脑半两,琥珀3钱,僵蚕(炒)1两,犀角(镑)1两,麦门冬(去心)1两,枳壳1两,地骨皮1两,神曲1两,茯神1两,远志(去心)1两,人参1两,柴胡1两,金箔1薄片,牛黄3钱,天麻半两,脑子少许,麝香少许,胆矾半两,牙消4钱,毫车1两,天竺黄1两,防风1两,甘草1两,桔梗1两,白术1两,升麻1两,蝉退半两,黄芩2两,荆芥2两。

62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63 功能主治

诸风痪疭,不能语言,心忪健忘,恍惚去来,头目晕眩,胸中烦郁,痰涎壅塞,抑气攻心,精神昏愦;心气不足,神志不定,惊恐怕怖,悲忧惨蹙,虚烦少睡,喜怒不时,或发狂癫,神情昏乱;及小儿惊痫,惊风抽搐不定;及大人暗风,并羊癫、猪癫发叫。

6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不拘时候。更加川乌(炮,去皮脐)、姜制半夏、白芷、川芎各1两;猪牙皂1两,和前药丸服,尤妙。

65 注意

忌猪、羊、虾、核桃动风引痰之物及猪羊血。

66 摘录

《直指附遗》卷三引《千金》

7 《伤科汇纂》卷七 71 处方

川乌2两2钱,草乌2两2钱半(均用泔水浸去皮),大黄1两,五灵脂1两,肉桂5钱,木香5钱,细辛5钱,香附5钱,延胡5钱,三棱5钱,莪术5钱,柴胡5钱,青皮5钱,枳实5钱,桃仁5钱,红花5钱,苏木5钱,大茴5钱,小茴5钱,归尾5钱,甘草5钱,蜂房5钱,蒲黄(生)5钱,鹰骨5钱,土鳖5钱,广黄5钱,三七5钱,川椒2两,广皮1两,乌药7钱半,蚺蛇胆5分,血管鹅毛灰5钱。

72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朱砂为衣。

73 功能主治

接骨入臼。主跌打损伤。

7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若病重与壮者服1丸,病轻与老弱者服半丸,陈酒和童便化下。

75 摘录

《伤科汇纂》卷七

8 《普济方》卷三七二 81 保命丹的别名

保命丸

82 处方

牛黄1分,朱砂(颖块上茅者)1分,羌活1分,木香1分,麝香4铢,巴豆(和皮醋炙10沸,去皮,不出油使)3个,附子(火炮去皮)半个,蝎梢50个(生薄荷4个碎切同炒,令炒干,去薄荷不用)。

83 制法

上先将蝎梢、附子、羌活3味为末,再将众药于乳钵内研如飞尘,以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84 功能主治

小儿天钓,心胸痰壅,攻咽喉作呀声,发歇多惊,不得眠卧。

85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浓煎薄荷汤送下1丸。盖衣被得汗,便效。

86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七二

9 《解围元薮》卷三 91 处方

苦参皮4两,荆芥穗4两,羌活4两,蒺藜4两,胡麻4两,明天麻4两,风藤4两,元参4两,独活4两,连翘4两,白芷4两,厚朴4两,紫萍4两,牛膝4两,苍术3两,乌药3两,藁本3两,麻黄3两,甘草3两,红花3两,苍耳子3两,川芎3两,升麻3两,薄荷3两,半夏3两,牛蒡子3两,木瓜3两,僵蚕3两,桔梗3两,大黄3两,蒲黄3两,巴戟3两,防风3两,萆薢3两,蝉壳3两,牙皂3两,全蝎3两,续断3两,蔓荆子3两,石斛2两,甘松1两,猴姜1两,菖蒲1两,草乌1两,贝母1两,木香1两,檀香1两,沉香1两,银柴胡1两,柏子仁1两,朱砂1两,乳香1两,没药1两,远志1两,元明粉1两,血竭1两,雄黄1两,麝香1钱半,牛黄1钱,秋石1两5钱,黄芽2两。

92 制法

上为末,用甘草膏和陈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93 功能主治

诸般风证。

9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80丸,酒送下,每日3次。

手足挛痛,加葳蕤半斤,香蛇1条;阳痿,加仙灵脾6两;身浮肿,加白花蛇1条,紫萍8两;黑斑,加广陵香、地骨皮、血见愁各4两;眼赤烂,加珠粉、知母、胡黄连各4两;破音,加木通12两,诃子6两。

95 摘录

《解围元薮》卷三

10 《医统》卷三十二 101 保命丹的别名

保命丸

102 处方

肉苁蓉3两,皂矾1斤,红枣1斤(煮熟去核),大麦芽(炒)1斤半,香附子1斤。

103 制法

先将苁蓉、皂矾2味入罐煅烟尽,和余药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04 功能主治

蜘蛛蛊胀。

105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好酒送下,1日3次。

106 摘录

《医统》卷三十二

11 《医学入门》卷六 111 处方

全蝎14个,防风2钱,南星2钱,蝉退2钱,僵蚕2钱,天麻2钱,琥珀2钱,白附子1钱,辰砂1钱,麝香5分(一方加羌活)。

112 制法

上为末,粳米饭为丸,如皂子大,金箔10片为衣。

113 功能主治

安神化痰。主初生儿脐风撮口,夜啼,胎惊,内钓,肚腹坚硬,目窜上视,手足搐掣,角弓反张,痰涎壅盛,一切急惊及慢惊尚有阳症者。

11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初生儿半丸,乳汁化下;10岁以上儿2丸,钩藤、灯心煎汤或薄荷、金银煎汤化下;如天钓,加犀角、天浆子,雄猪胆汁为丸,井水调化1丸,入鼻内令嚏,次以钩藤煎汤调服。

有热,加牛黄、片脑。

115 摘录

《医学入门》卷六

12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121 处方

天麻5钱,郁金5钱,全蝎(去尾)5钱,防风3钱,甘草3钱,青黛3钱,白附子(炒)5钱,僵蚕(姜汁炒)5钱,薄荷5钱,大半夏(炒,滚汤浸,晒干;又用姜汁浸,晒干,又炒)1两,南星(制同上)1两,辰砂(飞)5钱(为衣),麝香5分,钩藤2钱,牛黄2钱,蝉退5钱,茯神5钱,桔梗5钱。

12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123 功能主治

小儿惊风发热。

12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方中甘草、薄荷、牛黄后原均脱“各”字,据《准绳·幼科》补。

125 摘录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13 《鲁府禁方》卷三 131 处方

朱砂1钱,郁金1钱,天麻1钱,防风2钱,粉草2钱,僵蚕(炒去丝)2钱,白附子2钱,青黛2钱,薄荷2钱,南星(制同下)2钱,半夏(用生姜汁浸2日,锉碎)2钱,麝香少许,全蝎(去尾尖)1钱。

13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

133 功能主治

惊风发热痰嗽。

13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灯心、薄荷汤送下。

135 摘录

《鲁府禁方》卷三

14 《简明医彀》卷三 141 处方

吴茱萸(拣净)1斤(分4份煮,酒、米醋、盐水、童便各浸1宿,晒,焙干),泽泻2两。

142 制法

上为末,酒煮薄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43 功能主治

远年近日,小肠疝气,偏坠脐下,搐痛,以致闷乱。或阴间痒疮。

14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

145 摘录

《简明医彀》卷三

15 《玉案》卷六 151 处方

大蝉2只(剖开),砂仁5钱,胡黄连5钱(装入缝好,外以泥裹,煅红取出),皂角2枚(煅灰存性),蛤粉3钱,麝香3分,使君子肉1两。

152 制法

上为末,以神曲打糊为丸,如粟米大。

153 功能主治

诸般疳积。

15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生姜汤送下。

155 摘录

《玉案》卷六

16 《直指小儿》卷二 161 处方

全蝎(焙)、蝉壳、直僵蚕(微炒)、天麻、犀角、天浆子(有子者)、白附子、南星(炮)、青黛、朱砂、川姜黄各等分,麝少许。

162 制法

上为末,雄猪胆汁为丸,如绿豆大。

163 功能主治

天钓;惊风。

16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先将井水调开1丸,入鼻令嚏;次以钩藤煎汤调服。

165 摘录

《直指小儿》卷二

17 《梅氏验方新编》卷六 171 处方

白头地龙24条(童便制),石蟹3只(酒制),土狗12个(葱汁制),水蛭6条(醋制),地鳖虫360个(姜汁制),乳香1两,没药1两,血竭1两,天雷石(醋制7次)1两(须预制去火毒)。

172 制法

上为末,米糊为丸,如弹子大。

173 功能主治

定痛散血。主筋骨损伤,无分经络。

17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胡桃、红花煎酒磨化送下。

175 摘录

《梅氏验方新编》卷六

18 《鸡峰》卷二十七 181 处方

滑石1两,缩砂1两,青黛1两,山栀子1两,白茯苓1两,草龙胆1两,寒水石1两,甘草1两,管仲1两,黄芩1两,干葛1两,大豆(以上生用)1两,益智半两,地黄(生干者)半两,大黄半两,山豆根半两,桔梗半两,紫河车半两,马勃半两,薄荷半两,黄药子半两,花粉半两,百药煎半两,兰根(上生用)半两。

182 制法

上药各拣择令洁净,为末,用生蜜为丸,如鸡头子大,青黛为衣。

183 功能主治

化解诸毒。主一切诸毒,并瘴疫、久年暑积、咽喉不利之患。

18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新水送下。

185 摘录

《鸡峰》卷二十七

19 《续本事》卷十 191 处方

虎睛1对(将瓦上安之,以瓦盖定,慢火逼干),箭头朱砂半两,蜈蚣2条(去头尾、赤脚者),麝半钱,全蝎半钱,天麻1分。

192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瓦罐贮之,又入脑、麝窨定。

193 功能主治

小儿急慢惊风,四肢逆冷,眼张口噤,流涎不止。

19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急惊风,薄荷蜜汤化下;慢惊风,薄荷汤化下。

195 摘录

《续本事》卷十

20 《永乐大典》卷九七八引《全婴方》 201 处方

牛黄2钱,辰砂2钱,麝香半钱,脑子1钱,乳香1钱,五灵脂1钱,铁粉1钱,代赭石1钱,全蝎1钱半,蜈蚣1条,附子(炮)半两,僵蚕(炒)半两,蛇含石(煅,醋淬3次)半两。

202 制法

上为末,白面糊为丸,如鸡头子大。

203 功能主治

小儿急慢惊风,潮作不定,涎盛气急,精神不爽。

20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3岁儿1丸,薄荷汤磨下。病退常服,永除根。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05 摘录

《永乐大典》卷九七八引《全婴方》

21 《良朋汇集》卷六 211 处方

大个无油南星2两(煨),硼砂6钱(净),白僵蚕2两(姜汁浸炒),茯神(去皮)6钱,蝉退(去头足翅,净)1两,白矾1两(火枯),天龙4条(酒煮,即蜈蚣也),麝香1钱,全蝎(去尾毒,净用)3两(糯米炒黄为度,去米),远志(去骨,净肉)1两(用甘草1节同煮过,去甘草),猪牙皂角2两(打碎,煎浓汁),大粒朱砂5钱(另研,为衣)。

212 制法

上先将南星煨,以皂角汁淬10数次,余皂角汁留煮米糊;以前药俱为末,为丸如龙眼大,以朱砂为衣,阴干。

213 功能主治

小儿急慢惊风,痰涎壅盛,牙关紧急,角弓反张,睡中惊跳,哭泣叫喊,偏搐斜目,面青脸赤,两眼直视,手足搐搦,天钓客忤,摇头上窜,一切风痰。

214 保命丹的用法用量

每用1丸,以薄荷、灯心、金银环子同煎,汤浸磨化,临时以火上顿温与服。

215 摘录

《良朋汇集》卷六

古籍中的保命丹 《医学入门》:[外集·卷五小儿门]附∶小儿病机

也。肺主气,口属脾,脾虚不能荣子,故撮口气急,保命丹、益黄散主之。口沫肢冷不可为。口出白沫,四肢冰

《婴童百问》:[卷之三]胎惊风第二十三问

,调气贴囟,甚则以朱银丸利之。面青拳搐者,当服保命丹、钩藤散、全蝎散。朱银丸见第三问。保命丹见第十

《普济方》:[卷二百五十一诸毒门]解诸毒例

人。白内侍省陈头供奉官刘元吉。以李汉臣所进解毒保命丹。赐狄青。保命丹(一名化毒丹出御药院方)专解诸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卷四]惊风门

赤散吞下泻青丸,以清心肝之火,后以抱龙丸治痰,保命丹除风,缓缓调之。如曾因伤饮食而成者,其症发过略

《婴童百问》:[卷之三]天钓内钓第二十一问

你是否已经初中毕业了还是还没有上初中呢?初中毕业的你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古诗文吧?你还记得多少呢?在你的脑海中是否还记得《神仙传董奉》《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孟子梁惠王上》《左传定公三十年》这一系列的文言文呢?你还记得这些文言文里面所讲的一些内容吗?如果你忘记了,那么我们就再来温习一遍吧!而那些还没有上初中的朋友们,你也来先预习一遍吧!

《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典故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专》: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现将常见的典故收录如下:

《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世把杏林作为医学或医术之誉称。杏苑与杏林同义,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张启倬《杏林碎锦》,清代宋钧衡《杏苑丛谭》等。

《神仙传苏仙公》云,苏仙公得道仙去时,谓其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翌年果疫疾,远近求治者悉活。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以此命名者有明代王章祖的《橘井元珠》。

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后遂将青囊喻医书。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

《孟子梁惠王上》云:无伤也,是乃仁术。孟子所谓的仁,本于孔子爱人之说。后世遂以医术比之仁术。《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汉书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此故将仁寿比之医术。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张洁的《仁术便览》、清代孟葑的《仁寿镜》。

折肱:喻指良医。《左传定公三十年》曰:三折肱知为良医。《楚辞九章》曰: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朱熹集注:人九折臂,更历方药,乃成良医,故吾于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语,为诚然也。《左传》曰:三折肱为良医。亦此意也。后遂以三折肱、九折臂以喻良医。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吴承昊《折肱漫录》。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常谨遇之,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后遂以上池、窥垣以喻医术高明。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马时可的《上池杂说》,清代陈养晦的《伤寒五法》附《伤寒论》,康熙六年刊本又名《窥垣秘术》。

通过温习以上的这些文言文,你是否想起来了呢?内容一定有所充实吧?好了,如果还没有记住的,快来再和我们一起来复习一遍吧!争取把这些古籍典故全记住哦!

秦始皇在位其间,某日秦始皇宴请群臣及博士,商讨国事 其中一位叫淳于越的博士批评郡县制的不合理,提议恢复封建制度。秦始皇认为这种"尊古贱今"的说法

会扰乱民心

使皇帝的权威大失。于是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将各国史书及诗书百家语全部烧毁

仅留下医药

卜莁等种种的书,此为焚书事件。 秦始皇把严刑峻法施之于思想领域,大肆统制思想,禁锢思想自由。公元前二一三年,丞相李斯上书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曰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完全采纳之,此即著名之『焚书令』。次年,因一些代秦始皇求长生不死仙药的方士口出谤言、非议朝政,又相邀逃亡,始皇乃令御史侦查首都之儒生方士,逮捕其中之四百六十余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史记.秦始皇本纪》)。后『又令冬种瓜骊山,实生,命博士诸生就视,为伏机,杀七百余人』(《文献通考.学校考》)。 秦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宴请群臣及博士,商讨国事其中一位叫淳于越的博士批评郡县制的不合理,提议恢复封建制度。秦始皇认为这种"尊古贱今"的说法,会扰乱民心,使皇帝的权威大失。于是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将各国史书及诗书百家语全部烧毁

仅留下医药、卜莁等种种的书,此为焚书事件。 坑始皇焚书,目的在限制崇古思想的传播。博士与儒生的职位仍然保留,并令其继续研究。次年,由于方士侯生、卢生因为无法求得长生不死之药,便私议始皇不德,然后私自潜逃。始皇大怒,因此侦询持有异议的诸生,诸生受到刑逼

互相牵连告发,一共逮捕了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此为“坑儒事件”。始皇长子扶苏因此事件进言谏争,也被流放边疆当监军。

秦始皇在位其间,某日秦始皇宴请群臣及博士,商讨国事 其中一位叫淳于越的博士批评郡县制的不合理,提议恢复封建制度。秦始皇认为这种"尊古贱今"的说法

会扰乱民心

使皇帝的权威大失。于是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将各国史书及诗书百家语全部烧毁

仅留下医药

卜莁等种种的书,此为焚书事件。 秦始皇把严刑峻法施之于思想领域,大肆统制思想,禁锢思想自由。公元前二一三年,丞相李斯上书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曰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完全采纳之,此即著名之『焚书令』。次年,因一些代秦始皇求长生不死仙药的方士口出谤言、非议朝政,又相邀逃亡,始皇乃令御史侦查首都之儒生方士,逮捕其中之四百六十余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史记.秦始皇本纪》)。后『又令冬种瓜骊山,实生,命博士诸生就视,为伏机,杀七百余人』(《文献通考.学校考》)。 秦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宴请群臣及博士,商讨国事其中一位叫淳于越的博士批评郡县制的不合理,提议恢复封建制度。秦始皇认为这种"尊古贱今"的说法,会扰乱民心,使皇帝的权威大失。于是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将各国史书及诗书百家语全部烧毁

仅留下医药、卜莁等种种的书,此为焚书事件。 坑始皇焚书,目的在限制崇古思想的传播。博士与儒生的职位仍然保留,并令其继续研究。次年,由于方士侯生、卢生因为无法求得长生不死之药,便私议始皇不德,然后私自潜逃。始皇大怒,因此侦询持有异议的诸生,诸生受到刑逼

互相牵连告发,一共逮捕了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此为“坑儒事件”。始皇长子扶苏因此事件进言谏争,也被流放边疆当监军。

1 《宋史·梅挚传》翻译全文

未见到原文。下面是网上找到的,也许能帮到你。

梅挚,字公仪,成都新繁人。进士,初任职为大理评事、蓝田上元县知县,调任昭州知州,通判苏州。二浙闹饥荒,官府借给灾民粮食和食物,然后催促偿还很急迫,梅挚说借贷本来是行恩惠,仙子反而加重百姓的困苦,诏令延缓偿还日期。

庆历年间,提升为殿前中侍御史。当时屡有灾异现象出现,梅挚引用《洪范》呈上《变戒》说:“‘王省惟岁’,是说君王统领群官就像一年一样,四季都不正常,就检查官员所辩之事。现在在春天发生日食,夏季发生地震。秋天又多雨水,一年之中三季都不正常,这是上天认为陛下检查官员不够,所以叮咛告诫。伊、洛河水暴涨淹没房屋,海水灌入台州溺死百姓,浙江堤防崩塌,黄河溢出河岸,所谓‘水不润下’陛下应自我责备修养德行,以回答上帝的眷顾。阴不胜阳,灾异就会停止,而陛下的盛德也会一天天增长。”

调任开封府推官,升任判官。僧常莹和宫女通书信,辇官郑玉醉后呼喊喧闹,殴打巡逻士兵,都不查问,梅挚请都予以杖责发配他们。改任度支判官,进升侍御史。论述石元孙“不是在战场上,被俘后又放回,是国家的耻辱,不斩首不足以鞭策边臣”。上奏两次没有回答。李用和授宣徽使,加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梅挚上奏:“立国初年,杜审琼也是皇帝的舅父,官仅到大将军;李继隆多次立下战功,晚年才任使相。祖宗对名位是这样的慎重。现在不应授给没有功劳的人。”任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权判大理寺。说:“权陕西转运使张尧佐并非人才,有后宫的关系得以进升,恐有损皇上圣明德望。”上奏要求减少自整点学士名额时,召集待制官一同议政,回答官员升迁的问题。皇帝对大臣们说:“梅挚轮式得体。”任为户部副使。

在紫宸殿为契丹使者举行宴会,三司副使应坐在殿东走廊下。同僚有人说便宴照例坐殿上,大宴镵应在殿门外。因而没有就座,与刘湜、陈洎快步走出。降职任海州知州,调任苏州,入朝任度支副使。起初,河北每年都饥荒,三司增运江淮米到河北。后来江淮饥荒,主管部门还要全数给米,梅挚上奏减少。

越级提升为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还朝任判吏部流内铨,进升龙图阁学士、滑州知州。滑州每年都要防备黄河,调集壮丁割芦茟,梅挚认为消耗民力,上奏请用州兵代替。黄河水暴涨,快要决口,梅挚夜里带领部下督修大堤,没有造成水灾。朝廷诏令表彰。任勾当三班院、同知贡举。请求任杭州知州,皇帝赐诗送行表示恩宠。多次升职任右谏议大夫,调任江宁府,有调河中,去世。

梅挚性情淳厚清静,不做造作勉强之事,处理政务很像他的为人。平常从未过问家事,喜欢作诗,多警句,有奏议四十多篇。

2 谁有宋史·梅挚传全文

在《列传第五十七》

梅挚,字公仪,成都新繁人。进士,起家大理评事、知蓝田上元县,徙知昭州,通判苏州。二浙饥,官贷种食,已而督偿颇急,挚言借贷本以行惠,乃重困民,诏缓输期。

庆历中,擢殿中侍御史。时数有灾异,引《洪范》上《变戒》曰:"'王省惟岁',谓王总群吏如岁,四时有不顺,则省其职。今日食于春,地震于夏,雨水于秋。一岁而变及三时,此天意以陛下省职未至,而丁宁戒告也。伊、洛暴涨漂庐舍,海水入台州杀人民,浙江溃防,黄河溢埽,所谓'水不润下'。陛下宜躬责修德,以回上帝之眷佑。阴不胜阳,则灾异衰止,而盛德日起矣。"

徙开封府推官,迁判官。僧常莹以简札达宫人,辇官郑玉醉呼,欧徼巡卒,皆释不问,挚请悉杖配之。改度支判官,进侍御史。论石元孙"不死行陈,系缧以还,国之辱也,不斩无以厉边臣。"再奏不报。李用和除宣徽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挚言:"国初,杜审琼亦帝舅也,官止大将军;李继隆累有战功,晚年始拜使相。祖宗慎名器如此,今不宜亟授无功。"以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权判大理寺。言:"权陕西转运使张尧佐非才,繇宫掖以进,恐上累圣德。"及奏减资政殿学士员,召待制官同议政,复百官转对。帝谓大臣曰:"梅挚言事有体。"以为户部副使。

会宴契丹使紫宸殿,三司副使当坐殿东庑下。同列有谓曲宴例坐殿上,而大宴当止殿门外尔。因不即坐,与刘湜、陈洎趋出。降知海州,徙苏州,人为度支副使。初,河北岁饥,三司益漕江、淮米饷河北。后江、淮饥,有司尚责其数,挚奏减之。

擢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还判吏部流内铨,进龙图阁学士、知滑州。州岁备河,调丁壮伐滩苇,挚以疲民,奏用州兵代之。河大涨,将决,夜率官属督工徒完堤,水不为患,诏奖其劳。勾当三班院、同知贡举。请知杭州,帝赐诗宠行。累迁右谏议大夫,徙江宁府,又徙河中。卒。

挚性淳静,不为矫厉之行,政迹如其为人。平居未尝问生业,喜为诗,多警句。有奏议四十余篇。

3 文言文阅读徐度,字孝节的答案

译文可供参考:

徐度字孝节,安陆人。世代在京师居住。年轻时洒脱自在,不拘泥于小节。长大后,身材魁伟,喜欢喝酒、赌博,经常派小仆役和职业卑贱的人闹事。梁朝始兴内史萧介去到郡上,徐度跟着他,率领士兵,征讨各处山洞,因骁勇闻名。高祖征讨交阝止,用厚礼征召他,徐度于是归顺高祖。

侯景之乱时,高祖攻克平定广州,平定蔡路养,打败李迁仕,计划大多出自徐度之手。徐度又统率士兵,每次打仗都立有战功。回到白茅湾,梁元帝任命他为宁朔将军、合州刺史。侯景被平定后,追录前后的战功,晋升为通直散骑常侍,封为广德县侯,食邑五百户。后又迁任散骑常侍。

高祖镇守朱方时,徐度任信武将军、兰陵太守。高祖派衡阳献王去荆州,徐度率领所部人马跟随前往。江陵陷落,徐度抄小路东归。高祖平定王僧辩时,徐度和侯安都为水军。绍泰元年(555),高祖向东讨伐杜龛,侍奉敬帝驾临京口,由徐度总管宫中警卫,并且主持留守事务。

徐嗣徽、任约等前来进犯,高祖和敬帝回到京都。当时敌人已占据石头城,市廛居民,却都在南去的路上,离朝廷很远,担心被敌人追击,于是派徐度率军镇守于冶城寺,筑垒阻断敌人。敌军全部出动,大举进攻,未能攻克。高祖不久又援救徐度,大败任约等。翌年,徐嗣徽等人带引北齐军渡江,徐度随大军在北郊坛打败敌人。按照功劳授职为信威将军、郢州刺史,兼任吴兴太守。不久迁任镇右将军、领军将军、南徐州沿江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送给他一部鼓吹。

周文育、侯安都等向西讨伐王琳,战败,被王琳囚禁,于是以徐度为前军都督,在南陵镇守。世祖继位,迁任侍中、中抚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为公。尚未行礼授职,出任使持节、散骑常侍、镇东将军、吴郡太守。天嘉元年(560),增加食邑一千户。服职期满,任侍中、中军将军。出任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信安、晋安、建安九郡诸军事,镇东将军,会稽太守。尚未到任,太尉侯调在湘州去世,于是由徐度代替侯调任湘州、沅州、武州、巴州、郢州、桂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湘州刺史。服职期满,任侍中、中军大将军,仪同、鼓吹等不变。

世祖驾崩,徐度事先受遗诏,带武装士兵五十人进入皇宫禁地。废帝即位,晋升为司空。华皎占据湘州反叛,带引北周军队下到沌口。和王朝军队对峙,于是晋升徐度为使持节、车骑将军,统率步军,从安成郡经岭路去到湘东,袭击湘州,俘获敌人留在湘州的全部家小而归。光大二年(568),去世,时年六十岁。追任太尉,送给班剑二十人,谥号忠肃。太建四年,诏令配享高祖庙庭。其子徐敬成袭封。

4 张文谦传文言文全文准确翻译

张文谦,字仲谦,是邢州沙河人。他幼年聪明,才思敏捷,记忆力强,和太保刘秉忠是同学。忽必烈(还没有成为元世祖)住在潜邸(皇储未正名时居住的宅第,取“潜龙勿用”意)的时候,受封邢州的土地,刘秉忠推荐张文谦,说他可以被任用。丁未年,忽必烈召见张文谦,张应答很合忽必烈的心意,于是忽必烈命令他做王府的书记官,一天天地被重用。邢州处于要道,刚开始忽必烈把这里的二千户百姓分给功勋之臣做食邑,每年派人去监督征收粮食钱财,这些人都不知道安抚、治理老百姓,各种各样的征收名目繁多,百姓不能忍受这样的政令。有人向王府诉苦。文谦和秉忠对忽必烈说:“现在百姓生活困顿,没有哪处比邢州更厉害的了。为什么不选派人去治理这地方,要求他治出成效,使得各地都能够效法邢州,那么天下都受到您的恩赐了。”在此情况下忽必烈就挑选身边的侍臣脱兀脱、尚书刘肃和侍郎李简一起去。三个人到了邢州,同心协力地治理,清除贪官,革灭豪强,流亡在外的百姓又都回来了,不到一个月,人口增加了十倍。因为这件事忽必烈更加看重儒生,任用他们当官,这都是从张文谦开始的。

辛亥年,宪宗即位。文谦和秉忠屡次把当时应该放在首位的事务说给忽必烈听,忽必烈都一一照做。忽必烈征讨大理国,国主高祥违抗命令,杀了忽必烈的信使逃亡而去。忽必烈大怒,将要屠杀城中百姓。文谦和秉忠、姚枢进谏说:“杀了使者违抗命令的是高祥啊,这不是百姓的罪过,请您原谅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理的百姓靠他们的话全部存活下来。己未年,忽必烈带领军队攻打南宋,文谦和秉忠说:“大王的军队,重在征讨,不在战斗,对南宋百姓应该一样用仁义对待,不能滥杀无辜。”忽必烈说:“希望大家一起遵守这样的诺言。”进入南宋境内以后,忽必烈分别命令各将领不要胡乱杀人,不要烧人房屋,所获得的俘虏全都放掉。

中统元年,忽必烈即位为元世祖,设立中书省,首先任命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张文谦为左丞相。张文谦帮助元世祖建立朝纲,讲解利害,把安抚国家、方便人民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元世祖的命令一出,天下就有太平的希望。但是王文统向来嫉妒贤能,朝中谋划商议的时候,屡次否定对方的意见,王积怨不能平息。(文统为人忌刻,初立中书时,张文谦为左丞。文谦素以安国利民自负,故凡讲论建明,辄相可否,文统积不能平,思有以陷之,文谦竟以本职行大名等路宣抚司事而去。《王文统列传》)张文谦急切请求出朝做官,世祖命令他凭左丞的身份做大名等行政区域的宣抚司事。临走的时候,张文谦对王文统说:“百姓困乏的日子很久了,况且又逢着大旱,不减免税赋,怎么能够抚慰百姓,从疾苦中获得重生的希望呢?”文统说:“皇上刚登上皇位,国家的费用只依仗税赋,如果再减免,凭什么供给皇上的用度呢?”张文谦说:“百姓富足了,皇上怎能不富足呢!等到时节和顺,年成丰足,再照常征收也不晚。”于是免除了通常赋税的十分之四,酒税的十分之二。

文谦早年跟从刘秉忠,深入地研究方术和算学;晚年和许衡交往,尤其精通儒家的义理。为人刚直明理,简朴持重,凡是向皇上陈述劝谏的,总是尧舜仁义之道。屡次触犯权臣和宠臣,但自己的进退得失,全不放在心上。家里只有藏书几万卷。尤其是把引荐贤良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因而受到当时舆论的称赞。

5 郝景春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

郝景春,字和满,江都人。乡试中举,授盐城教谕,因犯过失而罢职归家。启任陕西苑马寺万守监录事,后调为黄州照磨,代理黄安县事。到任刚三日,农民义军突然来攻城,景春等坚守八天八夜,义军撤走。

崇祯十一年(1638),升任房县知县。农民起义军领袖罗汝才率九营之众向熊文灿请降,文灿同意受降,而汝才又犹豫起来。景春单骑至义军兵营去劝说,并与汝才及其同党白贵、黑云祥歃血为盟。汝才到文灿军门投降,而所部诸营分驻于竹奚谷、保康、上津,自己与贵、云祥驻于房县城郊。当时,郧阳各县城墙都被破坏,只有房县有赖于景春安抚,大体上可以防守。然义军杂处其间,居民日夜不安。景春与主簿朱邦闻、守备杨道选一方面修理防御工事,一方面与义军诸营和睦相处。

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张献忠在谷城举兵反明,约汝才一同行动。景春子郝鸣銮还是生员,有万夫不敌之勇,他对其父说:“房县城为敌攻击目标,仅疲惫瘦弱的士兵不过二百人,城何以守住?”便穿上铠甲去见汝才说“:你难道不念曾与我父亲烧香盟誓之言吗?希望你慎重,不要与张献忠一同作乱。”汝才假意允诺。鸣銮察觉出汝才的允诺并非真心诚意,回来与道选领兵登城防守,而献忠所遣前锋已至城下。鸣銮等斩义军将领上天龙,遣使向熊文灿求援,去了十四次,都未见到文灿。

不久,义军大队人马至房县城下,献忠兵打白旗,汝才的队伍打红旗。忽然两军合在一起并力围攻。义军将领白贵、黑云祥向城上高呼:“把城让给我们,保证无事。”献忠又令张大经来劝降。景春在城上大骂,鸣銮且守且战,坚持了五天五夜。义军损失不少,献忠左足受伤,其心爱战马也被杀死。守军指挥张三锡开北门放汝才入城,城被攻破,道选在巷战中牺牲。大经促使汝才劝景春投降,景春不肯。又问他府库财物何在,景春厉声道“:库藏若还有财物,你们也破不了城!”义军杀一典史、一守备来恐吓他,景春终不屈服,与其子鸣銮一道被杀。其仆陈宜和朱邦闻一家都死。朝廷闻知,赠景春尚宝少卿,建祠奉祀,后又改赠太仆寺少卿。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C(干:冒犯。

此处可译为“背离”) 2D(A而且:将要B于是,就;却C在;向D即使) 3A(B前后没有因果关系C“若战,袁术必败无疑”原文无此信息D归家的是张承) 4(1)张承同意了张昭的建议,于是解下印绶(辞官不做),秘密回到家乡,与张范一同在扬州隐居。 (2)张范的儿子张陵和张承的儿子张戬被山东强盗抓住,张范直接到强盗住所去要还二人,强盗只把张陵放回。

参考译文: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太傅袁隗想把女儿嫁给张范,范推辞不接受。

他性格恬静,乐于道义,淡泊名利,从不接受公荐。其弟名承,字公先,也是知名人士,由于做人方正而被征召,任命为议郎,又升任伊阙都尉。

董卓作乱,承想聚合亲信与天下共起讨伐董卓。承之弟张昭时任议郎,恰从长安来,对承说:“现在想讨伐董卓,寡不敌众,而且又只有一些大臣的计谋和百灶,士子没有经常安抚,兵士没有训练,难以成功,董卓如果抵挡天下的讨伐,得不到道义上的支持,其统治本来就不稳固、长久;不如先呆在一个地方等待时机行动,然后才能实现志向。”

承同意了张昭的建议,于是他解下印绶,辞官不做,从小路回到家乡,与张范一同在扬州隐居。袁术准备好厚礼招请他们,张范假称有病而不能前往,袁术没有强逼他。

然后派人请张承与他相见,袁术问他:“往昔周朝衰落,于是有了称霸的桓、文二帝;秦国丧失法度,汉朝把天下接管过来而以法度治理。现在我拥有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想效法汉高祖主事,称霸天下,你有何意见?”张承回答说:“称霸之资在于道义而不在强大。

假如以道义而取天下,即使只有一个人的力量,而成就王业,不足为难。但是如果超越本分,自比在上位者,逆时而行,为人民所弃,谁能使他兴旺发达起来?”于是袁术不高兴。

在这时,太祖将要进军冀州,袁术又问他:“如今曹操要以弱兵三千,抗拒十万大兵,真可谓不自量力,你认为结果会是怎样呢?”张承于是说:“汉朝虽然不修文德,但是天命没有改变,而今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即使抵抗百万之众也可以了。”袁术于是脸现怒色不高兴,张承就离开袁术回到扬州。

太祖平定冀州,派使者迎请张范。张范因为得病而留在彭城,他让张承去见大祖太祖表奏他为谏议大夫。

范之于陵和承之子戬被山东强盗抓住,张范直接到强盗住所去要还二子侄,强盗只把张陵放回。范谢道:“诸君把儿子相还,已经十分厚道了。

但是以人之常情,虽然爱怜自己的孩子,然而我却可怜幼小的张戬,请把张陵换回张戬。”强盗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把两个都还给了张范。

大祖从荆州回来,张范得以在陈州见到他,任张范为议郎,参谋丞相军事,范非常得大祖的敬重。每当大祖征伐之时,常让范和邴原留在许都,辅佐太子。

大祖对文帝说:“如有什么行动一定要向这二人咨询。”世予以子孙之礼相待他们。

他经常救济穷困人家,家中无多余的资财,远近孤寡都归附到他那里。别人对他的赠遗他从不反对,但也不用它们,等到他们走的时候,都把它们还回。

张范在建安十七年去世。

7 王复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也先侵犯京师,邀约大臣出去迎接上皇。众人不敢前去,王复请求出行。于是升迁为右通政,代理礼部侍郎,与中书舍人赵荣偕同前往。敌人露出刀刃夹道威胁他们,王复等人不为此而恐惧。返回后仍担任通政事务,再升迁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晋升为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于是停止。

毛里孩侵扰边境,皇帝命令王复出京巡视陕西的边疆守备。从延绥到甘肃,观察地势,进言说:“延绥东起黄河岸边,西至定边营,萦绕二千多里。险要关口全在内地,而境外并无屏障,只凭墩堡来防守。军队反而驻扎在里面,老百姓却居住在外面。敌人一旦入境,官军还没有行动,老百姓已经被掠夺完了。再加上西南抵达庆阳,相隔五百多里,烽火不能连接,寇贼到了,老百姓还不知道。请迁移府谷、响水等十九个堡垒,置于接近边疆的重要之地。而从安边营至庆阳,从定边营至环州,每二十里筑墩台一个,共计三十四个。随着地势修建壕沟和城墙,以求声息相闻,易于防守抵御。”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改派王复到工部。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许可。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割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王复说:“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没有建造寺庙。现在不应该创立这个制度。”于是只是命令建塔,还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复喜欢古籍爱好学习,遵守廉洁约束的准则,跟人相交没有城府,当官识大体,在工部任职十二年,碰上灾害变异,谏官说他衰老,王复请求退休。皇帝不许。过了两个月,谏官又弹劾王复。皇帝于是传旨,命令他辞官归乡。死后,被赠予太子太保,谧号庄简。

8 郭丹字少卿文言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郭丹,字少卿,南阳穰人也。

父稚,成帝时为庐江太守,有清名。丹七岁而孤,小心孝顺,后母哀怜之,为鬻衣装,买产业。

后从师长安,买符入函谷关,乃慨然叹曰:「丹不乘使者车,终不出关。」既至京师,常为都讲,诸儒咸敬重之。

大司马严尤请丹,辞病不就。王莽又征之,遂与诸生逃于北地。

更始二年,三公举丹贤能,征为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安集受降。丹自去家十有二年,果乘高车出关,如其志焉。

更始败,诸将悉归光武(刘秀),并获封爵;丹独保平氏不下,为更始发丧,衰绖尽哀。建武二年,遂潜逃去,敝衣间行,涉历险阻,求谒更始妻子,奉还节传,因归乡里。

太守杜诗请为功曹,丹荐乡人长者自代而去。诗乃叹曰:「昔明王兴化,卿士让位,今功曹推贤,可谓至德。

敕以丹事编署黄堂,以为后法。」十三年,大司马吴汉辟举高第,再迁并州牧,有清平称。

转使匈奴中郎将,迁左冯翊。永平三年,代李䜣为司徒。

在朝廉直公正,与侯霸、杜林、张湛、郭伋齐名相善。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事无所据,策免。

五年,卒于家,时年八十七。

你相信控民之术吗?在先秦时期,有一本三观极其扭曲的经典,在这本经典中,唯一的中心思想就是控民。

在常人眼中,帝王与人民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帝王体恤人民,人民拥护帝王。

但在这本书中却认为,帝王与人民是相互对立的。

统治者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如何控制人民,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本经典竟然被多个朝代纳入帝王之学,甚至一度被列为是禁书,防止百姓翻阅查看。

而且这本经典中的理论还被实际应用过,还造就了一个极其强大的帝国。渐渐的,他竟然成为了乱世之中的制胜法宝。这本经典就是《商君书》。

商鞅战国时期思想家,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但如果你了解了他的思想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个人不是聪明,而是阴险,极其的阴险。

商鞅出生于战国时期的魏国,从小就特别喜欢研究治国处世的道理,而且从小就透露着一股阴险的味道。

长大之后,商鞅追随了魏国国相公公叔座,在公叔座手下认中庶士,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谋士。

公叔座是这么评价商鞅的,他和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但魏惠王没当回事,既没杀他也没用他。

商鞅感觉在魏国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所以就去了秦国。

公元前359年,秦国还是战国七雄中的弱国。为了改变现状,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实行变法,而替他执行变法的人就是商鞅。

商鞅确实有一套,通过两次变法,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把原本弱小的秦国,变成了数一数二的强国。

也就在这个时候,商鞅有了一个叫做“商君”的名号,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变法的后遗症。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登基,因为商鞅的变法得罪了太多的贵族势力,所以秦惠王登基之后,秦国贵族在商鞅身上罗持了一系列罪名。

最后他得了一个车裂的下场,而《商君书》就是商鞅及其后世,根据商鞅变法得出来的经典。

看到这里,课本上的商鞅,我们就了解完了。听起来虽然称不上是英雄,但起码不是一个坏人,是吧?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商鞅真的帮助了平民吗?如果商鞅没有帮助平民,那么为什么秦国还能发展的如此迅速呢?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商君书》了解一个真实的帝王之术。

整本商君书讲的就是治国之道,这一点毫无争议。那么他治国的方法是什么呢?最核心的方法就是强国弱民。

在他其中记载道:“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朴则强,*则弱,弱则轨,*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强。

故曰: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

”这是什么意思呢?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强大,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人民。怎么控制呢?让人民成为弱民。

《商君书》中认为,国家与人民是相互对立的,国家强,人民就弱,人民强国家就弱。

所以国家想要强大,就要让人民变得弱小。

商鞅当初之所以消除贵族的特权,并不是因为人民,而是因为强国弱民的道理。

他认为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只有让人们顺从于法律,才能更好的管控。

这样的话,人们才不会形成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国家和君主。君主的地位牢靠了,国家就好管控了,国家好管控了,也就战无不胜了。

在这里面最可怕的就是弱民和愚民的道理,想要让百姓安顺,让他们变弱。大多数人的想法就制定一些法度来愚弄他们,让他们看不清一些真相。

但是商鞅并不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人性本恶,靠糊弄是糊弄不了的。如果真的是贤明的君主,来治理国家的话,国家未必能强盛。

人性是贪婪的,等到君主满足不了百姓的欲望时,这股贪婪就会爆发出来。

如此一来,国家将要面临的就是一场无法阻止的灾难,所以要以恶治善,而不是以善治恶。要强军法、用武力。

如果统治者变得善良,那么百姓就会变得邪恶。如果统治者就变得邪恶了,那么百姓就会变得善良

那怎么达到这个效果呢?具体的做法就是重型轻赏,治理国家不像是治理公司一样,虽然都是与人相关的,但是归根结底他们的性质不同

奖赏变少了民众就会拼命争夺。当他们的精力都放在为数不多的奖赏上时。统治阶层自然就高高在上了。

封建主义邪恶的根源是在哪里?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你随便翻翻《商君书》,或许就能明白了。

在书中记载:“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之强。”

这句话挺好理解的,如果国家用善良的人,治理奸诈的人,那么这就自取灭亡。如果国家是用奸诈的人来治理善良的人,那么就会越来越强。

可能我们现在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古代王朝之中,向来都是奸臣多,忠臣少,奸臣的权利大,忠臣的权利小,这就是封建王朝的治国之法。

再看下句,民弱国强,明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百姓越弱,国家越强,百姓越强,国家就越弱。

所以治理国家真正的手段就只有一条,弱民要想办法让百姓越来越弱。很多人不知道弱民到底是什么

所以接下来还有“民,辱则贵爵,弱则忠官,贫则重赏。”什么是百姓呢?你越侮辱他,就越看重权利。你越让他弱小,他就越尊重官员,你越让他贫困,他就越看重奖赏。

所以商鞅认为真正强大的组织架构,应该是这样的,统治者不讲情面,专用法律,然后让奸诈的人掌管着大权,奸诈的人会徇私枉法,所以人民会受到压迫,人民受到压迫就会越来越弱小。

但是在这其中要注意两点,这样一个恶化的社会现状,一定会引起人民的反抗。

所以第一点就是让人民越来越弱小,怎么让他越来越弱小呢?

无非就是剥夺他们应有的东西,或者是让他们得到的越来越少,这样他们自然而然的就没有办法生长了,而国家反而会越来越强盛。

第二点就是不能没有希望,要有奖赏,要让他们可以逆袭,奖赏要少,让他们争得头破血流。

所以你认为商鞅的结局是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