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这里竟珍藏着《四库全书》零本?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这里竟珍藏着《四库全书》零本?,第1张

近日,教务老师来到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在全省高校图书馆中,川师大图书馆堪称古籍收藏的一个重镇。据馆长曹成建介绍,图书馆馆藏古籍共有11万余册,在省属高校中位居第一,包括宋元刻本、明清抄本等,以教育学、文学、历史学为收藏重点和特色。

教务老师走进恒温恒湿的书库里,只见泛黄的书卷整齐地放在单独上锁的书柜里,其中不乏《太和正音谱》手抄本、清乾隆内府写南三阁《四库全书》零本等珍贵的孤本。

《通鉴纪事本末》 看点

《资治通鉴》的指南读物,开创了以“事件”为中心的史书写法,历经760余年保存完好。

相较于一般的线装书,一本约30厘米长、20厘米宽的大开本引起了教务老师关注,书根处印有“宋宝祐本通鉴纪事本末”字样。这本古籍正是南宋宝祐五年(公元1257年)印刻的《通鉴纪事本末》。

“它可以说是《资治通鉴》的指南读物,书中内容都来自《资治通鉴》,由南宋史学家袁枢编撰。”川师大图书馆古籍部主任成荫介绍,《资治通鉴》部头很大,时间跨度超过千年,全书共有300多万字,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实在难以下手。“《通鉴纪事本末》将其浓缩,并且首次采用以事件为中心的记述方法,开创了‘纪事本末’这一新的写史体例,对后世史书影响很大。”成荫说,全书概括提炼了239件事件,每一个事件各立标题,详细讲述事件的背景、发生、发展、结果等,按照历史年代顺序进行抄录。“普通读者可以看到事件的梗概,也可以阅读原文,而且这样把复杂的历史现象简单化,也增强了历史著作的表现力。”

成荫介绍,这部《通鉴纪事本末》是宋刻本,年代很早,且为全本,共有42卷,从文物性上判断,在古籍中属于价值颇高的珍本。它虽经历了760余年岁月,但仍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并无褪色,也没有虫蛀现象,实属难得。“从书页上的痕迹及其他相关信息,能够判断后人在元代和明代都对其进行过修补,不过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保存条件应该一直都很好,进入川师大图书馆收藏后,就更好地被保存起来了。”成荫说,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在书库建筑、温度与湿度、空气净化与通风、照明与防紫外线、消防与安防以及防虫防鼠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以更好地保存古籍。

《太和正音谱》 看点

现存最早的北杂剧曲谱,全国仅存的明代手抄孤本,分为上下部,上部存放在国家图书馆。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一首《天净沙·秋思》已成千古名篇。

作为戏剧大家,马致远作品颇多,想了解更多,《太和正音谱》就是一个好选择。

《太和正音谱》由明代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所作,写成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这位多才多艺的皇子,在仕途遭遇不顺时,爱好结交文人雅士,在戏曲等方面颇有研究,因此他所著的这本书,不仅是早期元曲杂剧重要理论著作,也是现存最古的北杂剧曲谱,囊括了元初至明初的元曲整个历史时期的大部精华。

成荫介绍,川师大图书馆馆藏为钱榖手抄本,这也是全国仅存孤本,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存放于国家图书馆,里面主要是记载戏剧理论、戏剧作者等,下部则全部是戏曲曲牌,共收录了300多支曲牌。明代钱榖,本就是一名画家、书法家,这本抄本字迹娟秀、结构工整,标明正衬。“可以明显看出抄写者的文化水平很高,艺术价值远超一般的抄本。”成荫说。

《四库全书》 看点

太平天国年间流落民间,上世纪60年代川师大图书馆馆员在上海书店购得。

2016年,川师大图书馆有19部古籍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18部都是清乾隆内府写南三阁《四库全书》零本(零本即不完整的有缺失的丛书),包括《古史》《后汉书》《唐书》《江南通志》等。

清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由3800多人历时13年才抄写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部丛书,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成书时共有7部,分别藏于“南三阁”和“北四阁”。川师大图书馆馆藏的抄本,都是来自“南三阁”中的杭州西湖的文澜阁。

“这18部古籍,虽然都不完整,但今天能够完好地保存在这里,已是十分珍贵难得。”曹成建说。

晚清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南三阁均遭受破坏,《四库全书》被毁或大量流失到民间。后来,不少文化名人想尽办法搜集抢救,但仍有大量书籍散落。曹成建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川师大图书馆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专门拿出资金,派出人员,四处奔波购买古籍,这些《四库全书》零本,就是馆员们1960年在上海古籍书店购得的。“那时,馆员们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古籍市场和书店购买了数以千计的古籍。”

教务老师看到,在馆藏《四库全书》的首页上,有十分清晰的乾隆印玺“古稀天子之宝”。据悉,这是乾隆晚年,70岁时才刻的,这枚印玺如今藏于故宫博物院,是乾隆用品中的精品。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学习古籍版本,离不开查看实物、关注古籍网拍、了解市场价格!网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学习方法:

长按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点滴拍卖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可知,广东白云学院是民办大学。通常来说,公办大学社会认可度高,各专业学费较便宜,民办大学各专业收费较贵。

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区别

公办大学:通常是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通常较便宜,当然中外合作专业录取分数线比普通类专业通常低10-20分,家庭条件不错的同学可以考虑填报。

民办大学: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大学,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比较贵,公办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办学性质也属于民办大学,但是民办大学也是正规大学,是受国家认可的,毕业证、学位证等都是在学信网可查的,国家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办学。

广东白云学院简介

广东白云学院(Guangdong Baiyun University)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发起和理事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广东省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89年的广州白云应用技术学校,后更名为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学院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东白云学院。截至2019年6月,学院占地面积1350亩;截至2021年6月,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

历史沿革1989年,广州白云应用技术学校创建。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民办白云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更名为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东白云学院。2009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点评审。201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成为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院校”,并成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发起和理事单位。2014年,成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16年,列入首批“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2017年,成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2018年1月,成为广东省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科建设截至2019年6月,学院共有3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9个校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设计艺术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校级重点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技术科学、企业管理、金融学、会计学、社会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建设截至2019年6月,学院共有1个省级立项建设重点专业、2个省级立项建设特色专业,1个省级立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校内共有基础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40个,实训场所15个,模拟仿真实验平台1个;共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330个,其中校内31个。省级立项建设重点专业:艺术设计。省级立项建设特色专业:土木工程、金融学。省级立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会计学、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日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汽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合作交流截至2021年6月,学院与美国西北普渡大学,英国伦敦里士满大学,德国中型企业应用技术大学,澳大利亚国王学院,日本冈山大学,韩国圆光大学等10个国家的28所高校开展互派交换留学生、学分互认、双学位及本硕连读等60多项国际合作教育项目。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6月,学院省级、校级科学研究平台共11个,其中,珠三角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被省社科联授予省级决策咨询基地,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被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授予民办教育研究基地。校级科研平台: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绿色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应用经济研究中心、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3D打印材料与工艺研究中心、智能包装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三角区域物流研究中心馆藏资源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历经百余年沧桑,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图书室逐步发展成为目前馆舍面积41万平方米的颇具现代气息的图书馆。图书馆主馆面积32000㎡,主馆南区、学科分馆等面积391420㎡,昌平校园G区分馆面积4997㎡,总计4091120㎡。

截止2018年底,纸本文献总量达5101万余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1万余种,中外文电子图书874万余册,学位论文882万余篇,引进中外文数据库374个,自建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26个。教育学科资源是我们颇具特色的重点建设馆藏。2008年,我馆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目前,我们的古籍线装书达3万余种40万余册,善本古籍3500余种,130种馆藏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科研成果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社会科学总论位列ESI世界前1%;“十二五”期间,累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项,位居全国第五;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申报中,立项数单批次位列全国第一;“十二五”期间,累计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位居全国第一;连续三年到位科研经费过亿;“十二五”期间,该校为第一单位发表的CSSCI论文居全国高校第四位;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获奖26项,居全国前列;在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27项,其中一等奖9项,位列北京市第一;一代宗师白寿彝教授任总主编的22卷本、1200多万字的巨著《中国通史》,被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

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现有教职工3275人,其中专任教师2219人校徽。现有两院院士(含双聘)22人,资深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2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8个。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等共计99人次。校徽广东白云学院校徽由校名、建校时间和标志形三元素构成。居中的标志形由”白云”二字组成,体为篆,上端”白”似冠,下端”云”如鼎,寓意学校秉承革故鼎新,依时通变的办学宗旨。象征白云教育事业鼎盛发展,永载史册。校徽为蓝白两色,白色源于白云,蓝色源于蓝天和大海,寓示着学校有开阔的胸襟,宽广的情怀,全球化的办学视野,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2023年扬州中考切分线,如下所示:

2023年扬州市直中学中考录取分数线:扬州中学录取总分最低分739(语数外总分排序分418),扬大附中录取总分最低分717(语数外总分排序分410),新华中学录取总分最低分699(语数外总分排序分398),扬大附中东部分校公办学位录取总分最低分677(语数外总分排序分393)。

1、扬州中学:江苏省扬州中学建有400米标准田径场、室内体育馆、实验教学楼、篮球场6个、排球场4个、图书馆、综合楼、理化生数字实验室、可寻址校园广播系统、学生用计算机180台、电子阅览室计算机120台。

图书馆总面积2304平方米,分成6个厅室,包括学生书库、阅览室、生共享书库、教师书库、教师资料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图书馆共有402个阅览座,馆藏图书12万册,其中古籍线装书3838册、过刊合订本一万余册。

2014年5月,江苏省扬州中学动工兴建“慕林楼”,建成后该楼将成为集图书馆、传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数字体验中心、移动学习体验中心、各学科数字学习教室为一体,全区域无线覆盖的学习中心。

2、扬大附中:扬大附中是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扬大附中师资力量雄厚,可谓高手云集,明星荟萃,其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音乐教师2人。

省特级教师14人、江苏省首批名教师2人、省中青年专家1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市级特级教师9人、扬州市中青年专家6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90人,在扬州市首屈一指。

扬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6名,赴国外进修、交流教师、学者30多名,硕士层次人才66名。他们担负着学校、扬州市乃至江苏省教育教学以及教科研领域的引领、示范重任。

汕头图书馆设计藏书量150万册,至2007年底馆藏文献达55万册,报刊1200多种,此外还有《奥斯卡经典影片100种》、《中国百年经典影院100种》、《潮剧大观100种》以及潮汕文艺等视听文献和电子文献。馆内所藏地方文献1万多册,古籍线装书2万多册。出版的专著:《汕头市图书馆潮汕文献书目》(花城出版社)、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合编《潮汕文献书目》(广东人民出版社),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合编《潮州诗萃》(汕头大学出版社),馆藏文献资源基本形成了以潮汕地方为特色的藏书体系。

汕头市图书馆馆藏古籍22356册,其中善本30种,196册。经省古籍保护中心专家评审、省文化厅确定、省政府批准,该馆被列入第一批“广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中《洪武正韵》、《布水台集》、《瓦注草》等11部古籍入选第一批“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同时,该馆还参加《中华古籍总目·广省卷》编纂工作任务书签约,目前已提交馆藏方志目录96种。2013年,市图书馆将继续申报第二批“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并继续将馆藏的民国时期版本文献进行整理登记。

这首批入选“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的11部古籍堪称汕头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其中有部分反映潮汕地域特色的古籍文献,对于研究潮汕地方历史、对于潮学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