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一词出自以下哪一部著作.a 《中庸》 b 《礼记》 c 《论语》 d 《诗经》
d《诗经》
“小康”源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人民(因输赋税服徭役)已经很劳瘁了,差不多可以让他们休息一下了 可见,“小康”的“康”,是指安乐、休息、安宁的意思小康的说法用于对一种社会状态的描述,成为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上的一个 词汇,则见于《礼记·礼运》中引证孔子的一段话里面提到的孔子在年底参加完蜡祭之后,登上门楼,喟然叹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到了清末,康有为提出大同思想,还写了《大同书》其实,孔子的小康也好,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也罢,都只讲到社会秩序,而没有涉及经济生活,只能算作小康的经济理想
就是温饱问题 小康”一词,源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作为一种小康社会模式,最早在西汉《礼经·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这以后,小康社会和小康生活,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散发着诱人的魅力。逐步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用语当中。 小康”源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人民(因输赋税服徭役)已经很劳瘁了,差不多可以让他们休息一下了 。可见,“小康”的“康”,是指安乐、休息、安宁的意思。小康的说法用于对一种社会状态的描述,成为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上的一个 词汇,则见于《礼记·礼运》中引证孔子的一段话里面提到的。孔子在年底参加完蜡祭之后,登上门楼,喟然叹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到了清末,康有为提出大同思想,还写了《大同书》。其实,孔子的小康也好,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也罢,都只讲到社会秩序,而没有涉及经济生活,只能算作小康的经济理想。 而我们国家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各行各业都很全面、具体。比如说衡量小康的标准,有以消费结构为参照系数的,即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占50%以下;再一个就是以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为参照标准,即指人均GDP超过800美元。那么读书人的小康是什么呢?作家罗维扬说:“读书人的小康标准是,买书不愁钱,藏书不愁房,读书不愁考,出书不愁销。” 小康这个名词最早是源自《诗经》 《诗· 大雅· 劳民》这篇当中 有句话叫做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 这时小康的康是指安定的意思 这是小康最早的含义 到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学说的发展 儒家思想的理想社会 就是一种小康社会 这时的小康社会 指的是一种政治比较清明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安乐这么一种社会局面 这种思想应该说 是在几千年儒家思想当中 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 这种思想后来进一步扩大到民间 它的意义又发生了一点变化 在民间对小康的理解 就是生活比较宽裕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 就是丰衣足食 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能够更进一步 安定富裕的生活 我们现在讲小康 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 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目标 具体的讲也可以说是一个标准 因此 人们使用的时候把它叫作小康水平 邓小平同志最初说的小康水平 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到1000美元 后来我们在奔小康目标的时候 人们对小康的认识进一步扩大 把它变成一个社会 和经济全面发展的一个标准 它的主要指标体系有十几项 按照这样一个指标体系要求 到2000年我们国家 已经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000年我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0美元左右 到这个水平以后进入第三阶段了 那么进入第三阶段以后 我们就提出一个新的目标 这个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 这个时候才提出来的 真正最早提出小康社会这个概念 还是在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 在研究制定十五计划 和2010年的发展规划的时候 第一次提出在进入新世纪以后 我们国家就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新的发展阶段 这是最早提出来的 这次十六大报告 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 我们国家在新世纪经济发展的 一个奋斗目标 这个小康社会跟前面说的小康 水平是不太一样的 这个小康社会指的是一个社会 历史发展的一个特殊的阶段 是中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 一个特殊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指从我们国家总体上 达到小康水平 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中叶 基本上实现现代化 人民生活富裕 这样的一个五十年跨度的历史阶段 都可以叫做小康社会 这是从纵向来看 从横向来看 小康社会是指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 包括经济 政治 文化 党的建设 人的发展 这些方面都要有一个全面的进步 这个小康社会 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不断发展的概念 而小康水平它是一个具体的标准 达到这个标准 就算达到小康水平 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呢 它标志着我们就进入了小康社会 因此 达到小康水平 是进入小康社会的门槛 我们现在就是处在小康社会的起始阶段
1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李商隐)
建国宜师古,兴邦属上庠。从来以儒戏,安得振朝纲。
叔世何多难,兹基遂已亡。泣麟犹委吏,歌凤更佯狂。
屋壁余无几,焚坑逮可伤。挟书秦二世,坏宅汉诸王。
草草临盟誓,区区务富强。微茫金马署,狼藉斗鸡场。
尽欲心无窍,皆如面正墙。惊疑豹文鼠,贪窃虎皮羊。
南渡宜终否,西迁冀小康。策非方正士,贡绝孝廉郎。
海鸟悲钟鼓,狙公畏服裳。多岐空扰扰,幽室竟伥伥。
凝邈为时范,虚空作士常。何由羞五霸,直自呰三皇。
别派驱杨墨,他镳并老庄。诗书资破冢,法制困探囊。
周礼仍存鲁,隋师果禅唐。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
星宿森文雅,风雷起退藏。缧囚为学切,掌故受经忙。
夫子时之彦,先生迹未荒。褐衣终不召,白首兴难忘。
感激殊非圣,栖迟到异粻。片辞褒有德,一字贬无良。
燕地尊邹衍,西河重卜商。式闾真道在,拥彗信谦光。
获预青衿列,叨来绛帐旁。虽从各言志,还要大为防。
勿谓孤寒弃,深忧讦直妨。叔孙谗易得,盗跖暴难当。
雁下秦云黑,蝉休陇叶黄。莫逾巾屦念,容许后升堂。
2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皎然)
大厦资多士,抡材得豫章。清门推问望,早岁骋康庄。
作用方开物,声名久擅场。丹延分塞郡,宿昔领戎行。
始驭屏星乘,旋阴蔽茀棠。朝端瞻鹗立,关右仰鹰扬。
威令兼宁朔,英声重护羌。三军成父子,杂虏避封疆。
身执金吾贵,时遭宝运昌。雍容持汉槊,肃穆卫周堂。
排难知臣节,攻疑定国章。一言明大义,千载揖休光。
践职勋庸列,修躬志行彰。优游应慕陆,止足定师张。
中扆怀殊政,南州伫小康。仁为桂江雨,威是柏台霜。
謇谔言无隐,公忠祸不防。谴深辞紫禁,恩在副朱方。
切玉锋休淬,垂天翅罢翔。论文征贾马,述隐许求羊。
肘后看金碧,腰间笑水苍。诗题白羽扇,酒挈绿油囊。
旷达机何有,深沈器莫量。时应登古寺,佳趣在春冈。
止水平香砌,鲜云满石床。山情何寂乐,尘世自飞扬。
已遇炉峰社,还思缉蕙房。外心亲地主,内学事空王。
花会宜春浅,禅游喜夜凉。高明依月境,萧散蹑庭芳。
得道殊秦佚,隳名似楚狂。余生于此足,不欲返韶阳。
3 老病相仍以诗自解(白居易)
荣枯忧喜与彭殇,都似人间戏一场。
虫臂鼠肝犹不怪,鸡肤鹤发复何伤。
昨因风发甘长往,今遇阳和又小康。
春暖来风痹稍退也。
还似远行装束了,迟回且住亦何妨。
4献池州牧(杜荀鹤)
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江路静来通客货,
郡城安后绝戎装。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
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
5 民劳(诗经)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
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
无纵诡随,以谨惽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
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
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
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
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
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
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
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礼记·礼运》。
1、记载和论述先秦时期中国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2、礼运》,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国典章制度书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根据郑玄的话,认为“名《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阴转旋之道”。
小康的来由:“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小康”的引入:是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当年上政治课的时候,应该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句话,我国喊了很多年,我们也记了很多年,而终于在今年得以实现。
在2020年我们经历了很多,但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很多,我们经历了苦难,但同时也见证了我国百姓的团结。
而今年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从今年起我国就不会再有贫困的人口,这是我国最辉煌的时刻。
小康的由来。
很多朋友可能觉得小康社会是现代人所想象出来的一个概念,其实不是的,小康这个概念最早出自《诗经大雅》中的篇目《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其中的康指的就是安康安居,而这句话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百姓已经非常的辛苦了,希望能够获得短暂的安康。
而我们现在就是让我们的民众过上了小康的生活。
是的。“小康”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诗经》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及中国,以绥四方”。 意思就是说,老百姓终日劳作,也劳累了,差不多可以稍稍休息,爱护城中的民众,来安抚四方。这种小康具有“小休”“小安”的含义。春秋时期 ,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谓小康。”南宋时期,洪迈在《夷坚甲志·五郎君》中提出了“然久困于穷 ,冀以小康”。随后,“小康”就成为人们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现实愿望。到了近代,清末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大同书》中有“升平者,小康也”的社会构想。
本文2023-08-05 23:20: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6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