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人,百岁寿诞时无偿捐给美国183件中国文物,你怎么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他是中国人,百岁寿诞时无偿捐给美国183件中国文物,你怎么看?,第1张

《赠李兵马使》:身得贰师馀气概,家藏都尉旧诗章。江南别有楼船将,燕颔虬须不姓杨。家藏是一个家族的世代传承,守护家藏成了每一代的职责所在,有一个人就用一生诉说家藏。

翁同龢是清朝大臣,担任过同治、光绪两代帝师,他为官四十多年,最爱的就是藏书,他的收藏多数都是海内孤本,唐开元年间《灵飞六甲经》、南宋《宋桂堂贴》、清代的《长江万里图》等。

这种家藏世代相传,历经数百年,每一代都有不同的书画、古董加入这笔家藏,由于翁同龢没有子嗣,他的家藏传给了他哥哥过继给他的儿子翁曾翰,在之后的传承下,又有两人没有子嗣,大多都是从旁支过继,其中一个就是翁万戈。

翁万戈,1918年出生在上海,他被过继时才两岁,基本上什么都懂,也不知道这笔家藏的意义,他一直都朝着自己想要走的路去奋斗,在大学期间选择了机电学,1938年,前往美国普渡大学留学,拿到硕士学位。

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看到许多珍贵的壁画、文物在战争当中被摧毁,对于守护家藏的理解他多了几分感触,翁万戈放弃了所学的专业,进入了威斯康星大学改学油画,他一直在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从事文物修复工作。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他返回了国内,但是又掀战火,翁万戈长期在美国读书工作,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他有了移居的打算,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家藏,在1948年秋天,他将家藏打包从天津运到上海,再从上海渡轮到美国。

翁万戈的家藏经过六代相传,收藏多以书画为主,南宋宫廷画家梁楷的传世之作相当少,虽然故宫也有梁楷的作品,但梁楷的白描真迹,只有翁万戈收藏的“道君像卷”,还有王翚16米长的《长江万里图》,这每一幅作品都是稀世珍宝。

翁万戈虽然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但是随着年龄渐大,他保护这笔文物实在是有心无力,虽然他有子嗣,但几个孩子的专业都是文物这一方面,交托给他们翁万戈不太放心,他决定将这笔文物捐出来。

翁万戈长期都在波士顿博物馆工作,对这家博物馆十分了解,从2000年开始,他就将家藏陆陆续续捐给博物馆,其中就包括长16米的《长江万里图》,然而就在2000年,翁万戈将家族的80种,542宋元明清珍稀古籍善本书以450万美元的天价出售给上海图书馆。

在2018年12月13日,在他百岁寿诞时,翁万戈又给波士顿博物馆捐赠了史上最多,价值意义最非凡的一批中国书画,一共183年,包裹130幅绘画、31幅书法、18件拓片及4件织绣,横跨了十三个世纪五个朝代。

对祖国索要千万天价,给美国却无偿捐赠,这样的行为让不少的人都寒了心,但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我为家藏而活,而家藏也成为了我的人生”,一番话道尽了家藏的毕生守护,但祖国难道就守护不了这笔家藏吗?非要捐给美国?

不知道大家对爱国的定义是什么,又认为身为一个中国人,到底应该要为自己的祖国做什么,怎样的言行才符合爱国的标准?今天我们要讲的,也是这么一位近代在国内外颇有几分名气,自诩十分爱国的中国人。他就是翁万戈老先生。

翁氏家族前后六代都钟爱文物字画的收藏,并且几辈人都为守护家中的藏物而尽心尽力。翁家最显赫时应当是一百五十多年前历经四个朝代,并且三朝为官,还二为帝师的翁同龢时期。翁同龢就是我们眼中的天宠之人,年仅26岁就高中状元,从此平步青云,仅用数年就成为朝中举足若轻的大人物。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地位和影响力,才会开始翁家这漫长的家族藏品守护之路。

而作为后起之秀的翁万戈,虽不是翁同龢的直系重孙,却也是旁系中最为出色的孩子,自两岁起便承担起了家族藏品的守护重任。之后九十多年,完全以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姿态,集书法家,诗人,艺术家,摄影家,导演以及华人社会活动家,中华文化推广大使等诸多荣耀于一身,颇有继承祖父翁同龢当时身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的风范,自二十多岁求学并定居美国后,一直游走于各国之间,宣扬中华文化。

就是一个如此优秀,有着浓重的爱国情怀的老人,却在他百岁生日当天,做出了一件让中国人很是震惊的举动,他将家中六代人守护的藏品中大半的珍贵藏品,包含了书画,字帖,拓片和织绣在内的横跨一千多年历史共183件无法用价值估量的文物,完全无偿捐献给美国的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让其一跃成为国外拥有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甚至在此之前,翁万戈老先生更是将无比珍贵的清代书画大家王翠耗时七个月,长达16米的的呕心力作《长江万里图》也慷慨赠于这家博物馆。

而这件事其实就是发生在去年的美国时间7月28日而已。当日刚好是翁万戈先生的百岁寿辰,而他的寿宴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是波士顿博物馆为其举办的。这一决定公布之后,立刻引起了海内外无数中国人的愤怒,哪怕这些文物尽是翁家家藏,也绝没有将他们举手送给外人的道理。更何况翁万戈先生之前还做过一件事,这两相对比下来,就更是让人不能理解和接受了。

原来,在2004年时,翁万戈先生以仅450万美元的超低价,将自己家族收藏的542册共80多种从宋朝起至清朝的珍稀古籍的善本书让给了上海图书馆。这在当时可是为他赢得了一片美誉,也正是因此,才让更多中国人认识到这个早就定居国外的华人,原来还一直心系祖国。

前后两个举动的巨大差异化,确实是令无数国人难以接受。哪怕你不将文物捐给国家,也不能对外人分文不取的赠予吧。而且我们了解到,翁万戈先生其实在早前数十年里,已经陆续向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捐赠过数十件文物,并且长期资助着该馆。用翁老先生的话说,这是他来到美国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博物馆,他信得过,也放心将这些家族的珍品都交给他们守护。

而面对无数国人的谩骂指责与愤怒,翁老先生似乎不为所动,他认为文化与历史是没有国界的,他只是在自己还有能力时,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毕竟,除了早前卖给上海博物馆的五百多册善本书以外,他也分别有向北京大学捐赠过明代吴彬绘的《勺园祓禊图》和《勺园祓禊图》,向上海博物馆前后捐赠了《翁同龢日记》手稿本及《翁氏文献丛编》手稿、南宋画家梁楷的《道君像》、《临戴进谢安东山图》、清代画家王原祁《杜甫诗意画巨轴》,甚至还捐出了祖辈翁同龢的故居。

翁老先生认为,自己的这些家藏实在太过珍贵,在其百年之后,他最需要考虑的,是到底要如何安置它们,才是最为妥当的。在他的考量中,自己已经没有什么能力继续守护这些珍贵的文物了,那就必须去找一个有能力守护它们的。而波士顿博物馆,是他接触最多,最为了解,也最信得过的博物馆,在不偏颇的情况下,他分了一部分文物或卖或赠的送回国内,剩下的,便放到这里,他认为并没有什么问题。

他定居美国的这七八十年里,一直致力于促进中美文化的交流,也非常用心的宣扬中华文化。在翁先生的认知里,文化是没有国界的,反而他将这些文物捐给波士顿博物馆之后,不是更利于外国友人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么?并没有什么忘本忘国的说法,这仅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罢了,上升不到那样的高度。

并且他认为波士顿博物馆的确比国内绝大部分博物馆更有能力保护好这些文物,为了文物本身考虑,他这么做也是正确的。就好像为什么捐向国内的大多数文物都是只对上海博物馆一样,上海博物馆的各种软硬件设施是够格的,才能让他放心交付,才值得他信任。

而经过这几次对国内外博物馆的捐赠后,翁先生自己家里的藏品已经为数不多,或许会留一些给后人,又或许他会再慢慢将其全部捐出。而他去年捐给波士顿博物馆的那一批文物,有望在今年秋天进行展出。不论翁先生这个决定是否正确,我们作为局外人,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做过多的评价。

但是他作为这批珍贵文物的守护者和拥有者,自然有权利去安排它们的归宿,而翁氏家族六辈人为这些文物所做出的牺牲,才是伟大并且值得我们尊敬的。其实换一个角度想,只要这些文物都能被妥善保存,是放在国内还是放在国外应该都可以不必介意。

等祖国更加强大,强大到无可阻挡时,那些流落国外的各种文物,总会被动或主动的被我们收回来的,一切,不过还是因为我们如今不够强大罢了。

1、首先了解国内外古籍保护的政策法规、发展趋势、需求情况等信息,可以通过阅读各种相关的学术或职业杂志、网站等途径获取。

2、其次将目光放到古书保护的相关社会组织,例如,国家文物局,故宫文化。

3、最后通过各大求职招聘平台,搜索古籍保护等相关岗位信息,根据个人的需求找寻即可。

(一)1996年——2005年甄选、收藏、保护了一批中国古玉标本。

(二)1998年抢救保护中国明清古籍善本数千册。后将这批古籍中的很大一部分关于中医药方面的珍贵文献无偿捐献给了几家中医药研究机构。

(三)1999年夏,大庆市肇源县博物馆开展系列文物展览,向大庆市肇源县博物馆捐献青铜器、玉器、瓷器若干件。

(四)2005年主持编著《追溯古玉》一书并出版发行。·

(五)2000年——2006年筹备并创建北京市古玉标本研究中心。·

2000年一面收集、整理、论证古玉标本器,一面筹建北京市古玉标本研究中心,经过不懈的努力,2006年,北京市古玉标本研究中心成立。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古玉研究进入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新时代,古玉标本数据库和古玉鉴定标准的建立将推动文物市场朝着更科学、更规范、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六)2008年为了诠释北京奥运会金镶玉的理念 ,为北京奥组委编撰奥运国礼《中国古玉精选图录》一书。

(七)2009年向北京云居寺无偿捐献明末清初樟木佛像两尊。

他是朱熹第25代世孙,价值百亿收藏捐给国家,马未都对他敬佩不已

咱们都知道,朱熹是我国两宋年间的大学问家,一生致力于儒学研究,是当之无愧的儒家扛把子。朱老夫子死了800多年,恐怕也没想到自己的第25代世孙能受让马未都敬佩不已。马未都说起来也是个自来熟,三教九流都认识,据说还有盗墓贼。马未都早年结交过不少从民国走过来的老先生,可谓是阅历丰富。朱老夫子的第25代世孙便是这样一位从民国走过来的大师级人物,他在晚年将价值百亿的收藏捐献给国家,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从侧面也反映了民国大师的风采。

他便是朱熹的25代世孙朱家溍,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收藏家。在这里需要着重提一下,由于朱熹对儒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两宋之后的历代皇帝对朱熹一脉很是友好。朱熹一脉基本上没遭到什么大灾大难,到明代正统年间,还让朱熹子孙与孔子子孙一道享受免除赋税的殊荣,这一待遇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所以,朱家溍的父亲朱翼庵可以有余力搞金石碑拓收藏,并且每一件都是国宝级文物。

朱家溍在收藏上很有造诣,其编撰的《欧斋藏帖目录》、《两朝御览图书》、《明清帝后宝玺》等,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收藏界的必读书目。朱家溍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对故宫文物的修复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仅在收藏上影响深远,而且在昆曲保护上也是不遗余力。昆曲可媲美国粹京剧,建国后几近灭绝,朱家溍的功劳正在于此。

朱家溍建国后,便将朱家的收藏如数上交给国家。现在人们觉得马未都收藏惊人,可朱家溍的收藏绝对是惊人中的惊人。1953年,他捐献各类碑帖多达700余种,共计1000多件。朱家以鉴定文物见长,收藏的都是精品,每一件重出江湖,恐怕都不止百万。1976年,他更是将2万多本稀缺古籍捐献给了国家。除此之外,还有不计其数的明清黄花梨木、紫檀家具以及珍藏文房四宝,如数捐给国家。按照目前的市场价,一件明清黄花梨木家具估价都在千万级。朱家溍将百亿收藏捐给国家,确实是体现了民国大师的家国情怀。马未都对此是敬佩不已,在早年便与朱老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民国大师级人物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十分遥远的事情。马未都有幸看到朱家溍老先生,感受到了什么是文化人。马未都早年曾请王世襄、朱家溍两位老先生吃饭,人家去的还不是那种看着气派的饭店,去的都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马未都比朱家溍小了五十多岁,那都是实打实的祖父辈,请人家吃饭那也是懵的不信。最后,马未都请两位老先生去了丰泽园。

马未都那时候有俩小钱,请人家吃糟溜鱼片。可人家朱老先生,上去筷子一夹就知道味道不对。朱家溍表示,吃这种鱼得吃鲮鱼,而且是天津近海生产的鱼才行。对于时令要求更高,必须是立秋以后立冬之前中间的鱼才是理想的味道。朱家溍这么一尝,人家对马未都慢悠悠的说,这鱼不够脆。马未都在两位老先生面前简直成了棒槌,还真是第一次听说鱼吃着不够脆。马未都心里犯嘀咕,吃萝卜知道什么是脆,可这鱼还真不知道什么是脆,如此一来人家马未都就问朱家溍。朱家溍的学问就显现出来了,人家说这鱼之所以在立秋以后立冬之前,到了一定的岁数吃起来才味美。还有这鱼得是斤半,多半斤人家都能吃出来。

从朱家溍与马未都吃鱼这个轶事来看,人家在学问上确实是将就,一般人还真做不到。民国的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在细枝末节都能看出来,现在所谓的大师都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大师。朱家溍老先生的学问,让马未都是敬佩不已,从民国走过来的大师就是不一样啊!

国家图书馆借书流程:1。选择书目。2。填写借书申请表。3。提交书目。4。查询。5。打印。6。归还。7。退还。8。还书。9。领取。10。归还。

办证须知

1、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户口簿、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到馆填写《国家图书馆读者卡申请表》后办理。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异地办理、他人代办,首次办理时免除工本费。

2、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与外籍人士。

3、读者卡、少年儿童图书馆读者卡丢失须到相应办证处挂失。若又找到原卡,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相应办证处解除挂失。未找到原读者卡,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交工本费补办新卡,原读者卡同时作废。押金仍然有效。

4、每人限办一张读者卡、少年儿童图书馆读者卡。

5、读者卡、少年儿童图书馆读者卡只限本人使用,请勿转借。

6、办理时间及地点:总馆北区:北区二层北侧。

周一至周五09:00-21:00-周六、日09:00-17:00(人工服务办理读者卡及加、减功能时间为:周一至周日09:00-16:30。

读者指南入馆须知

中国国家图书馆由位于文津街的古籍馆和位于白石桥的总馆南区、总馆北区构成,形成三位一体的馆舍布局。

古籍馆主要提供普通古籍、外文善本、地方志家谱文献服务和临时主题展览服务;总馆南区提供外文文献、中外文专藏文献的专业和国家典籍博物馆展陈服务;总馆北区提供以中文普通文献借阅、电子文献、音视频资源服务和少年儿童服务为主的大众服务。

1、本馆开架借阅区面向年满13周岁读者开放,13至15周岁读者入内须凭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其他读者凭国家图书馆读者卡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入内。

2、本馆闭架借阅区面向年满16周岁并持有国家图书馆读者卡的读者开放

3、少年儿童馆接待15周岁及以下少年儿童,凭读者卡入内。学龄前儿童须有监护人陪同,陪同监护人(限一位)凭有效证件入内。

4、请妥善保管随身物品,大尺码箱包(大于18。4cm×13cm)及其他与借阅无关的物品须凭有效读者卡或身份证免费寄存至存包处。

5、请勿携带个人书、刊、报(含从本馆借出的图书)进入阅览区自习。

6、请勿在馆区内从事与国家图书馆所提供服务无关的活动

7、请勿携带食品、液体物品入馆。

8、禁止在馆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入馆须按规定接受安检,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9、请注意仪表着装,衣冠整洁得体,言谈举止文明

10、请遵守公共秩序和国家图书馆相关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自觉维护参观秩序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一条

为了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发挥公共图书馆功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传承人类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共图书馆,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前款规定的文献信息包括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缩微制品、数字资源等。

字画保管不妥是各种因素造成的,如因季节更替产生的温差变化,干、湿不匀,阳光紫外线辐射,环境空气尘埃的污染等等,由此而发生虫蛀、霉变、褪色等现象,使一幅完整的字画面目全非,失去其艺术价值。如果我们了解到字画容易受损的弱点,采取一些有效地防止措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其变旧破损进程,从而使字画寿命延长,能保持其原貌。

字画,不论是立轴、屏、对联、手卷、册页、还是扇面、斗方,基本上属纸质品和丝织品两种,因为都含纤维质,所以具有吸湿性。装裱字画用过的糨糊,含有蛋白质和糖,这又是蠢虫赖以生存的食粮。一幅字画若不精心保管,就很容易遭受各种侵蚀,从而损坏变质。

凡收藏的字画,最好放在封闭的箱、橱、柜内,使字画能拥有一个稳定的有限空间,避免直接受侵蚀和污染。但这并不是说一旦放进去就万事大吉,因为它还是会受到侵蚀的,保存久的辽画被虫蛀是常见的一种毁坏现象。这种蛀虫,人们常称“蠢”虫,呈灰白色,身体短小。大约每年五月左右,随着温度的升高,蠢虫也大量繁殖。防止的办法,可用樟脑丸或上海产的樟脑精块等类药物驱虫。这种樟脑药主要通过其自然挥发出特殊的气味来防虫,具有较好的驱虫效果。使用时可以将樟脑药放在收藏字画的周围。此药一年之中最好分期放二次,第一次在3至4月,第二次在10至11月,这样防虫效果更好。

放在箱、橱、柜内的字画除放药外,还要做到勤翻动,及时清除不洁之物。每隔半年左右就要展开看看,特别是梅雨季节过去之后,最好能分批将字画取出来挂几天这称为“晾画”,这样能有效地防止字画生霉。

霉菌在潮湿、温暖和黑暗条件下最易繁殖,因此,字画的贮藏空间,温暖应保持在14℃~20℃左右,相对湿度在50~60%。因为室内相对湿度偏高,容易引起纸张受潮而滋长霉菌。而太干燥又容易引起字画的翘曲变脆,一般的家庭遇天气干燥时,可常用湿墩布拖地,或在房内放盆水,天气潮湿时,尤其在雨季,尽量少开窗户,这样可以使房间的湿度得到相应的控制。

长期悬挂在外面的字面,会受到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使字画颜色褪淡,字迹模糊,发生纤维的老化、变脆。因此,一般不要将珍贵的字画长期地挂在厅室里,更不要挂在太阳能直射到的壁上。应挂一段时间再收藏起来,若字画数量多,则可以采取轮流悬挂的办法,这样做,既能展开收藏字画的不同风格,欣赏佳作,又能延缓老化变色过程。

尘埃也是字画的大敌之一。挂在墙上,或存放在箱、柜中的字画,同样会受到尘埃的影响,细小的尘埃沾在字画表面,遇到一定的湿度,它能成为不洁净的小颗粒,等小颗粒的水分蒸发,会在画面上留下**斑点。

除此之外,对字画保护还应注意,在欣赏观看时,不要用手指指点点接触画面,唾沫沾染。展开和收卷时不要将画折坏留下折痕,因收藏的字画由于年久而变得较脆,容易弄折裂,所以一般不要随便动手,就是收、拿、卷、挂等动作,也一定要格外小心,做到轻手轻脚。

以上介绍的几种保管字画的简易方法,仅供一般爱好字画的收藏者参考。

“古籍的修复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绝不仅仅是你想象用浆糊粘贴那么简单。不同年代、不同损毁程度,乃至不同纸张和印刷方式的书籍都有不同的修复方法。就拿最简单的浆糊粘接来说吧,用浆糊粘接书,其黏稠度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依纸而定,否定的话很容易造成书页走形、卷边。粘接也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越牢固越好,因为过稠的浆糊会让附着在上面的已经很脆的书页板结,甚至开裂。”

“干我们修复古籍这行,每拿到一部需要修复的古书籍,都会非常小心地斟酌着适当合适的修复方法。如果书的四边适中,有一定的空间,我们往往会在书页中间加一层棉质的衬纸,就像一个支架一样把它撑起来,然后再把书页裁齐,用砂纸打磨光滑。而如果留下的空间不大,为了不损伤到书的印刷内容,我们往往就会采取金镶玉的修复方法。”说着,余国同随手拿起放在桌上正准备修复的棋谱,“你看这是旧纸,旧纸泛黄似金,而新纸则色白如玉,如果把旧书的纸页用新纸加边,不就成了金镶玉吗?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用金镶玉的办法来修复一部内涵丰富的古书籍实在是最合适不过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