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限制了一个学者使用善本的权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5收藏

谁限制了一个学者使用善本的权利,第1张

2005年的文章,原文在这里

2005年3月9日,在学术批评网上出现了一篇题为《究竟是“图书馆”还是“藏书馆”?——发生在苏州图书馆古籍部的故事》的网文。这篇近万字的文章讲述了作者向苏州图书馆借阅一善本古籍遭遇的种种挫折,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漆永祥发出一连串强烈质疑:

  “古籍与文物收藏单位常常设置种种障碍,使读者无法看到想看的东西,这样做合不合理?合不合法,是不是一种侵权行为?作为读者,我们到底有何权利?又如何维护我们的

网络广告服务专家 专家破解增高之迷!

肝病治疗重大突破 神奇的中医祛疤除痘

权利?到底如何做,才是对古籍真正的保护?

  这篇网文马上被转贴到著名论坛“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上,数日功夫,关于此事的帖子就有几千的点击率、三四百个跟帖,大家对这件北大学者借阅古籍遭拒的“小事”表示出了莫大的关注。网友借着此事辩护的有之、质疑的有之、谩骂的有之、泼污水的有之,长久以来,大家对图书馆的一些不满和微妙态度,仿佛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发泄口。

  谁是?谁非?记者通过对当事人苏州图书馆古籍部、北京大学中文系古籍研究所副教授漆永祥老师进行了采访,并寻找相关人士对此事进行解读。

  事件的对与错并非关键,重要的是,在喧嚣和争辩过后,我们是否能从此事中得到启示,是否对图书馆这样的公共服务机构的制度完善,有所裨益?

  漆永祥: “我针对的,是整个图书馆界存在的问题”

  漆永祥对此事的说法,主要体现在他的这篇网文上。大意如下:

  漆永祥从事清《汉学师承记校笺》课题的研究,已有八年,去年9月间,他了解到清广东新会人曾文玉纂有《国朝汉学师承续记》8卷《国朝经师经义续总目》1卷,全书4册,孤本完整地保存在苏州图书馆。在去苏图之前,漆永祥打了电话给苏图古籍部,简单说明他目前正在进行《汉学师承记》及其续纂诸书的研究,表示非常想复制或者抄录全书,并且拍摄几张书影。接电话的是善本部负责人孙中旺,他表示馆方对善本书尤其是像曾书这样的孤本,有严格的规定,就是不允许拍照、不允许复制、不允许抄录,要合作需要馆长批准。因馆长不在,漆永祥于是在国庆节后再打了一个电话。孙中旺表示馆长已经知道了,但仍是不许抄录全书。漆永祥挂了电话。

  此后不久,漆永祥遇到南方某大学德高望重的一位老教授,老教授答应帮忙联系疏通此事;稍后,苏州某大学的一位校领导也主动说能帮上忙。大概过了个把月的时间,两边都传来消息说:书可以看,也可以拍一二张书影,但全部复制或者抄录,仍然坚决不允许。此事拖过了春节,漆永祥又写了一封信给苏州图书馆,表明自己确是深入研究这一课题的学者,希望得到该馆所藏曾文玉此书,最后表示愿意只部分复制,其余抄录或者全部抄录,并愿意按章付费。信中还说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均曾答应让其抄录孤本。两周后他接到孙中旺回信,信中也很客气地表明:“本馆规定,全部复制或全抄《汉学师承续记》是不可能的,这一切都为更好保护善本书,非有任何经济目的。”

  漆永祥觉得很受伤。于是,他写了长达万言的网文,质疑:“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苏图方面会如此傲慢又霸道地拒绝一位渴望从他们馆中抄录一部稿本以用来研究的学人?”他公布了自己的电子信箱,表示愿意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通过电子邮件,记者联系上了漆永祥。漆永祥很忙,不过还是很快就回了信,他对网友们只注意分析他的文风,而不是讨论图书馆的制度问题表示很失望,因为他针对的,是整个图书馆界存在的问题。

  可惜,在通过三四次邮件后,漆永祥仍执意不愿把电话告诉记者,不愿接受采访,记者同时通过其他途径曲折地找到漆老师的办公电话和家庭电话,但打了四天却始终未能打通。在记者的多次来信并附上采访提纲之后,漆永祥礼貌而客气地说自己目前在忙着书的出版,愿暂时退出事非,不作回应。

  苏州图书馆负责人: “即使漆永祥明天就来苏图,我们仍然欢迎”

  当事人之一的苏州图书馆孙中旺倒是很方便就联系上了。他告诉记者,目前尚没有人就此事找过他,漆永祥在发表这篇网文时也没有跟他打过招呼,他还是听朋友说起才知道的。“看到这篇网文,我觉得很委屈,我认为尊重是相互的。”对此事,苏图馆长邱冠华也表示古籍部有自己的规定,他信任并赞同专业人员的处理。

  孙中旺认为,这个事件很简单,是漆永祥把事件复杂化了。问题的关键是,图书馆的制度不允许对孤本进行全部复制和抄录,而漆永祥要求为他破例,希望能全部复制。

  孙中旺说了他对那篇网文的感觉:“漆老师在网上发表这篇长文很激愤,但目的不明确:如果他是认为我服务态度不好,那么,他应该找到我的上级部门对我投诉;如果他认为是图书馆的制度有问题,那么就应当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进行投诉。这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但漆永祥把这件事情放大了。我认为学者也需要建立一种制度意识,即使不满,最好也要依合法渠道来投诉,不应强调我们应为他破例。”他特别指出,漆永祥因为自身学术研究的需要,希望苏州图书馆方面尽快把此书结项,这个要求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我们有我们的工作计划,不可能因为某个读者的需要就去出版某书,打乱工作计划。”他这样说。

  漆永祥在文中提到因为此事时说,苏图已对他高度警惕。但孙中旺矢口否认这种猜测:“我没有答应让他全抄孤本,这与他的态度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我们的制度。只要漆老师来苏图看书,我们照样欢迎,按章办事。”他表示,苏图每年读者有150万,每天都有4000多读者,态度千差万别,电话也很多,他们一般不会记得住一个读者的咨询电话,更不会因某个读者打过电话来就不让他看书。

  孙中旺说,这半年,漆永祥只打过两次电话通过一封信。其实只要漆永祥亲自过来,就会看到,看善本书很方便,还可部分抄录。举个例子,有本《易筋经》,有个工人拿着读者卡,说正在研究,我们也照样给他看。只是,因为没有恒温和恒湿的物质条件,现在苏图对善本的保存条件很有限,所以只能限制复印。

  “本馆规定所有善本书一律不许复制或全抄。”苏图的这条图书馆条例,是在国家的《图书馆工作条例》下,参照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制定的。《图书馆工作条例》中也说明各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全国各地都有图书管理办法,各图书馆对善本管理是通行的,对全抄和全录都有限定。馆长邱冠华认为,相比较而言,苏图应该算是图书馆里管理比较宽松的了。“我们规定,复制善本书不允许超过1/3,有的图书馆甚至规定复制不得超过5%、10%。”

  而这种限制读者借书的制度是否合理?地方文献学硕士出身的孙中旺表示,孤本是文物,也是国有财产,借阅和全部复制孤本,涉及到所有权问题也牵涉到版权问题,需要有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所以,大家对孤本的开发和合作都非常慎重。对于善本书,我们可以部分抄录,但不允许全部复制,否则对善本的版权不能保护了。而馆长邱冠华也告诉记者,古籍的版权范围不仅是内容,还包括版本、包括校注。

  公共图书馆也是公有财产,没有图书馆不欢迎读者。孙中旺认为,书籍的所有权归属国家,使用权属于图书馆。目前公用图书馆对善本书的保护和开发还有矛盾,开发应在保护的条件下进行。目前因恒温恒湿等物质条件还不具备,只好减少开发。孤本是文物,如果不好好保护,破坏了就没有了。邱冠华表示,不能说“国家的财产属于老百姓,我是老百姓,我就拥有这部书的版权。同样,不能因为图书馆是公共服务部门,就要无条件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这与博物馆很相似。博物馆的文物不能摸,不可能因为你是纳税人就可以提要求,有时满足个人就可能破坏其他人的利益,服务机构只能满足大多数人。”

  漆文中质疑为何苏图能“为《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等大型古籍整理工程提供了百余部底本”,而不对一个学者给予方便?对此,邱冠华解释说:“现在,中国文化部正在实施一项善本再造工程,我们也在配合。出版社来联系我们,必须要有文化部的正式公函,我们才能把书调出来。这是一项全国的文化工程,有一百多个图书馆都在配合,不单是我们。这些善本通过影印等方法再造后,原本就不再出库了。”

  “可惜,现在新的法律法规还未出来,我们也希望能出版一部全国通用的《图书馆法》,那我们就有了直接的依据工作了。”孙中旺这样说。

  在这次“苏图事件”的网络传播的过程中,苏图始终是缺席的。苏图方面表示:学术批评网没有经过核实就把文章给发表出来了,这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不反击,是因为自己没有做错,不需要澄清,更不需要对骂。

  原文摘登

  究竟是“图书馆”还是“藏书馆”?

  ——发生在苏州图书馆古籍部的故事

  图书馆,按今人的解释,就是搜集、整理、收藏各种图书、期刊资料和音像制品,供读者阅览的机构。然而在我们国内的一些图书馆,却仍然未摆脱古代一些私家藏书楼的恶习,把馆藏品尤其是善本古籍当成一己之私物,严锁深藏,设置障碍,使读者难以得一阅,成为真正的“藏书馆”。笔者半年来在苏州图书馆古籍部的遭遇,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

  苏州图书馆是国立的公共图书馆,他们没有任何权力拒绝我前往抄书。抄书是中国书籍传播史上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许多经典都是通过传钞留下来的。在过去,书商手头有了好书,学者无力购置,但可以借观然后抄录,甚至在上面题跋。清修《四库全书》完成后,乾隆帝命钞成数份,分藏各地,尤其是照顾到南方江浙一带为文人汇集之地,特命分藏江南之书,寒畯士子们可以到馆中钞阅(因为那时没有复制技术)。这些古往今来的书林故事,孙中旺先生们并不是不知,但其做法竟不如古时一介书商。孙先生们自己可以“坐拥书城”而任情翻阅这些善本,却严拒读者复制与抄录,岂不怪哉!即便有所谓的“规定”,我们认为那只能是真正的“霸王条款”!

  ……

  在美国的图书馆,中文古籍是可以随手在架上任读者抽阅的,如果他们馆中没有,馆方会花钱通过馆际互借的方式借到你想看的书,他们认为读者想看而本馆没有,这才是有失“本馆尊严”。我在日本的皇家图书馆宫内厅书陵部、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韩国汉城学大学奎章阁、新加坡国立图书馆、宝岛台湾的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文哲所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等大馆中,也随手翻翻过,甚至在某些馆中复制或抄录过这些馆藏的善本古籍,其中不乏宋元珍籍,工作人员总是很快找到你想要的书,然后微笑着轻轻的离去,当你提出复制某一部分时,也总是很快地得到你想要的复制件,也不用付很高的复制费。在这些图书馆中,我的确感受到了我作为读者的尊严。

  ……

  我想在国内,凡是与古籍收藏单位打过交道的人,都或多或少地遇到过像苏州图书馆古籍部这样的藏书单位。无论你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还是稚气未脱的小青年,无论你是坐车、骑车还是走路,无论你是从万里、千里还是咫尺,无论你是亿万富翁还是身无分文,当我们身上带着一大摞像身份证、工作证、借书证、介绍信、项目合同书等一系列足以证明我们是学者而不是劫匪的东西,就差再带上户口本或者在脸上刻字,然后去到某些图书馆看书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一路嘀咕:我带的手续齐全吗?他们会让我看吗?我能看原书吗?我能看到多少?能让我复制吗?能让我抄录吗?会收我很高很高以至于天价的所谓“底本费”吗?我们总是心怀惴惴地前往,又常常两手空空地返回。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放心地、无所顾虑地、不用轨弯转角地前往各地图书馆,查阅、复制与抄录所需要的古籍,获得我们应有的权利,受到应有的尊重,得到应得的尊严!

  作者:漆永祥

  编者注:原文长达近万字,本报从中节选作者陈述观点的部分内容。全文请参见“学术批评网”或“天涯论坛”(wwwtianyaclubcom)之“闲闲书话”版。

  业内人士: “如果能有人抄录整理出版,我们会很高兴的。”

  广东中山图书馆 特藏部主任 林子雄

  我们一直对古籍的保护比较严格,需要持单位介绍信、本人身份证才能借阅,如果是借善本,还需要有注明本人的研究方向的证明。

  因为善本比较珍贵,一般是1795年以前的刻本、民国前的手抄本才是善本,我们认为这种规定对于保护这些善本文物是很有必要的。其实我们图书馆的管理比较宽松,常有一些大学生开个证明,就可以来我们这里借阅古籍来写论文了。

  按全国统一规定,善本不能复印,因为善本怕受热,需要加以保护。但我们对于抄录没有规定。毕竟,偷偷地全抄的人是很少的,我们认为不必设防。我们馆藏的古籍有40万册,约有3万多种,但古籍的出版较冷门,真正能出版的并不是很多,比如,华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有一位老师,他告诉我们想出版一本清康熙刻本钱以垲的善本《岭海见闻》,但因为不能复印,所以他每天就大老远地从学校来中山图书馆抄录,用复写纸一页一页地抄,回头还要一遍一遍地校对,这让我们挺感动的。在书的前言里,他注明此书在我馆收藏,并提到他抄录此书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出版的书不只一本,我们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我们对善本的保护还是比较注意的。中山图书馆里,善本书库是惟一有空调的书库,防火防盗,而且,其他书库的防火装置是水灭火,而善本书库的防火装置是气体灭火。南方的气候很潮湿,我们就用樟木柜来装善本,同时还放上防虫药。此外我们还有一些规定,比如阅读时只能用铅笔,不能用签字笔、圆珠笔和钢笔,以防把书点污。

  现在,大量的古籍都已影印出版了,如果没有影印本的话,我们也很乐意为读者借出善本。而且,中山图书馆一直保持着看善本不收费的原则。

  总的来说,藏书是为了用,藏而不用还不如不藏。我们很欢迎读者来我们这里看书。对于善本管理,我想,加快这些古籍的影印出版,对于保存善本,也是一种贡献。

  专家解疑

  骆伟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系教授,著有《广东文献综述》,2002年被广东图书馆学会颁予“杰出贡献奖”,在图书情报上有突出建树。

  问题一:什么是善本?

  善本是指乾隆以前出的书。其中刻印精良、流传较少的书又是珍贵善本。其中,国内只剩一本的叫海内孤本,全球只有一本的叫(海内外)孤本。这些书一般都缩印拍照了。

  善本书只有在省市级的图书馆,综合性大学或专门大学图书馆里才有。古书都是手工纸,酸碱度与现在的机器书不同,事实上,手工纸保存的时间比机器纸保存的时间更长:机器纸保存的时间不会超过一百年。但古代纸的保存也存在问题,南方的潮湿天气、北方的沙尘暴都会伤害书本身。据我所知,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就有50%的古籍版本都有虫蛀和霉烂现象。

  问题二:关于善本的保存和借阅,国家有何规定?

  善本总是处于保管和利用之间。古代重保管轻利用,以前的书都秘而不宣,著名的如宁波天一阁。这种制度一直影响到现代的图书馆。

  现在国家规定,凡是善本书和革命文献,和一些解放前的旧报纸;国家都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全部拍照,一般不再给读者提供原件。去年,国家又提出善本再造工程(主要是针对宋元版的书),有了影印本以后,就不再使用原书了。

  对于善本的借阅问题,各馆不一样,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大馆更严,规定读者只能用铅笔做记录,不允许用钢笔、圆珠笔,不能带水和饮料,不能吸烟,掀书页不能沾口水……在北京、上海等大图书馆里借阅善本是要收钱的,目前,中大图书馆和中山图书馆都不收钱。

  问题三:善本是否允许复制或抄录?版权问题如何?

  抄录一般要求不超过1/3,这是文化部的规定,目的是保护版权。同时,也不允许完整地复制善本,只能复制一定的比例。

  一些古籍需要整理出版,有专门的古籍整理委员会,把这些都纳入国家的古籍整理规划中,而不是个人行为。图书馆的藏和用是有矛盾的。其实,藏书都是为了利用,图书馆的功能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实际操作中,各馆制度不一样,有的重藏轻用,有的是重用轻藏。我认为,如果是一般的古籍而非孤本或等级较高的善本(善本也分等级)的话,就应允许专业学者对其进行整理;如果是孤本,则涉及到文物保护和版权问题,就应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准许才能进行开发和出版。

  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

  (文化部1982年12月1日)

  附:相关条例

  第六条 省馆收藏的书刊资料是国家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占,其它单位不得任意调出。

  第七条 省馆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书刊资料的合理需要。要加强读者服务工作,要文明礼貌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八条 省馆应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确定图书的借阅范围。除根据中央和国家出版主管部门规定对某些书刊停止公开借阅外,不得另立标准,任意封存书刊。

  善本、孤本以及不宜外借的书刊资料,只限馆内阅览,必要时,经批准可向国内读者提供复制件。

  第二十九条 各省馆应根据本条例的精神,制定本馆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

  第三十条 本条例原则上也适用于拥有百万册以上藏书的其它大型公共图书馆。

  收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南宋蜀本《南华真经》(上图)及宁宗内府雕刊的残本《文苑英华》(下图),属海内外孤本,特别受到学者的器重。为使这批珍贵古籍得以妥善保存,该馆采用光盘来储存善本书籍的内容,一则可以减少书籍因翻阅而损毁,进而延长其寿命,二则可提供读者更方便、更迅速的检索与使用。该馆希望将来能通过网络让资料得到更广泛的流通。

  记者手记

  让善本真正得到善用

  宁波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规定“代不分书,书不出库”。然而,这个规矩终于还是因为黄宗羲破了,这位清乾隆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不仅阅读了天一阁的全部藏书,还为天一阁藏书整理编目作出了贡献。此后,徐健庵、万季野、冯南耕、陈广陵、全祖望等著名学者和藏书家便接踵而至,争相抄读,天一阁终于名颂一时,为它后来补充藏书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看来,即使是定规,也非铁板一块。

  天一阁本是私人藏书,他爱借不借,都是私事,别人管不着;而图书馆,则是国家公共服务机构,藏书的目的就是为广大读者服务,借与不借,读者们就有权利要求一个说法了。

  事关古籍文物,确有一个保护以及开发的矛盾。对于善本古籍,国家和各个图书馆都制定了相关条款进行保护,很多都是有必要的,比如“湿度大时善本不出库”、“翻阅古籍不得用钢笔,要戴上附送的白手套”……但是,善本借出就要收取三五十元,善本复印要收取底本费、复印费另算,而且各馆各行其是,不见得有利于善本的保护。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是否允许“全部抄录、复制”各馆的执行都不一致,即使这是一个制度,但是这个规定是否完善是否合理,则是可商榷的,甚至应该有相关的听证会,让更多读者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像有些图书馆那样,欢迎个别有学术能力和出版能力的专业学者整理出版善本,这种对暂时没有精力和资金照顾到所有善本开发的图书馆和国家来说,本身就功德无量。

  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我们要求的,并非图书馆对某个学者破例,破坏制度,而是,应该制定出更合理、更完整的制度。如今,连天一阁私人藏书楼都正在建成一个小型的图书馆,面对读者和游客开放了。也许,某些学者的建议比较合理:一般的古籍,应允许专业学者进行整理;珍贵善本,应在经过上报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学者进行整理。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述巴尼拔图书馆里,国王巴尼拔说过一句名言,“读书不但可以扩充知识和技艺,而且还可养成一种高贵的气度。”我们也期待,可以像宠大固埃那样,在图书馆里,“畅饮知识吧!”侯虹斌

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局直属的事业单位是地方财政全额拨款,正式员工都是事业编制,待遇在基本工资方面和当地公务员没有什么差别,福利方面有些不同;具体工资数额,看地方财政状况;也看当地领导的思路,领导重视就能宽裕些;不过工作比较轻松;非常适合女性就业的单位。 作为四川省完善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省图书馆新馆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非常顺利。新馆位于天府广场西侧、人民西路北侧地段,占地约1763亩,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以上,能容纳省图书馆现有馆藏500万余册图书,将彻底改变省图书馆馆藏典籍多年“四分五裂”的状况。 建成后的新省图书馆,是一个现代化、复合型的大型公共图书馆,集典藏整理、传统服务、数字化服务和远程服务于一体。同时,还将特设残疾人阅读区和少年儿童阅读区,弥补四川省没有残疾人和少儿图书馆的不足。

编辑本段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六 连续开放9:00-17:30 白天开放8:00-11:20 14:00-17:30

四川图书馆回应:系失窃文献

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举行2020年春季拍卖会,有媒体报道,“古逸清芬·信札古籍文献”专场中,专场图录号为731-776号的拍品为多位书法家、国画大师致西南名儒林思进《鱼雁集》中的信札,而该拍品此前为四川省图书馆的馆藏文物。

对此,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发布《林思进相关拍品撤拍的声明》称,对于拍品的征集、遴选,该公司严格按照拍卖程序进行。经查证,这批拍品曾于2005年拍出。

13日晚,四川省博物馆发布《关于“馆藏文物现身广东某拍卖行”的相关说明》,表示经过比对,拍品系该馆2004年12月13日书库失窃案的被盗文献,当时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据悉,林思进相关拍品目前已撤拍,并由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进展情况以公安机关办案结果为准。

记者联系到崇正古籍版本相关工作人员谭树正,对方表示之前并不知情《鱼雁集》为省图馆藏文物,“假如这个东西知道它不正规,我们怎么会拍呢?”

记者又联系到崇正中国书画相关负责人何向民,向其表示省图已经通过警方调查此事,并问及该调查是否涉及拍卖方时,何向民说:“我们作为拍卖方,是通过委托人委托,按照正常法律程序进行拍卖,这个没有什么牵扯,如果牵扯涉案,只要有足够的证据,我们会配合处理。”同时他还表示,拍卖行在拍卖前只会审核拍卖品的真伪,并不会审核其来历。“它(《鱼雁集》)是真迹是没有半点问题。”

四川省图书管回应馆藏文物现身拍卖行全文如下: 

各位读者朋友:

针对我馆馆藏文物现身广东某拍卖行的情况,现做出如下说明:

1、高度重视。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西南名儒林思进和他的友朋书札|崇正2020春拍”于8月29日对外发布后,我馆第一时间知悉,经比对,与我馆2004年失窃文献高度相似,立即于8月30日上报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并即刻报案,主动向公安机关出示相关证据,成立由省文物局、省图书馆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门工作组,配合公安机关办理案件。

2、目前进展。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西南名儒林思进和他的友朋书札|崇正 2020春拍”系2004年12月13日省图书馆书库失窃案的被盗文献,当时已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在我馆与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林思进相关拍品已于9月10日撤拍,并由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进展情况以公安机关办案结果为准。

3、整改措施。2004年文献失窃案发生后,我馆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彻查书库安全隐患,安装监视系统,增加保卫力量;并且,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从管理制度、设施设备和责任落实等方面加强对馆藏文献的保护,努力防控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我馆将以此为戒,进一步增强责任担当,强化馆藏文献保护意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系列法律法规,依法落实安全责任,确保馆藏文献安全妥善保护,让先贤遗物永续传承、世代流芳。

衷心感谢各界人士对四川省图书馆馆藏文献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医学馆(原华西医科大学图书馆)

前身是创建于1910年的华西协合大学图书馆。初建时无全时工作的馆员,图书馆文献数量很少,而且多为英文书籍。图书馆第一次接受捐赠是由英国Arthington Fund资助的50英镑。1910年购书经费100美元。 1914年,图书迁到华美二学舍二楼。1915年大学事务所(办公大楼)落成,图书馆即迁入事务所二楼,用房三间,初具规模。 1919年,大学行政会任命华大筹办人之一,理事部书记,加拿大人密士伦夫人为馆员,沈伯贤为助理。图书馆获得的捐赠较多,藏书逐步得以充实。 1922年,学校行政会批准成立大学图书会,旨在宣传介绍近代西方文献,以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并促使会员们更多地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1926年5月19日,由美国人赖孟德捐资15000美元修建的图书馆落成并正式使用。该馆馆舍总面积为3075平方米,与学校博物馆共用。图书馆采用杜威十进分类法分编图书,并建立了书名、分类、著者三套目录。广东罗氏好一斋捐赠私家中文藏书25000余卷。唐棣之先生赠中文书8100余册,丰富了馆藏。 1931,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学校基金30万美元,每年息金的一部分作为购置图书设备之用。 1933年9月23日,四川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应准于立案”的指令。华大图书馆得到进一步发展。由留日学者程芝轩先生任馆长。1935年,华大图书馆得到教育部首笔专门图书补助费。 1936年全校设3院 10系,图书馆得到进一步充实发展。有藏书25000余册,其中中文书刊7000余册, 外文书刊15000余册。在管理上,图书馆下设中文部和西文部。 抗战期间,华大先后接纳了同属美国“中国基督教大学联合董事会(UBCC)”资助的私立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南京金陵神学院、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北京燕京大学、济南齐鲁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生物系等学校。这些学校借华大的校舍、实验室、医院、图书馆办学,并由华大图书馆提供与该校读者同等的借阅条件,图书馆先后设立了一些分馆,以方便读者。1938年在该校化学楼建成理科图书馆, 1943年在牙医学院创建牙医图书分馆。又于本市陕西街存仁医院设眼耳鼻喉科图书馆及四圣祠仁济医院图书分馆,以及中国文化研究图书分馆。此外还为学校博物馆的葛氏研究图书馆补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当年领证读者6542人,借出书刊 35423册,馆内阅览315463册,读者253142人次。其时,华大图书馆还从美国华盛顿州及英国伦敦议会得到重要期刊的缩微胶片。由于当时交通不畅,期刊不能按时到达,因此这些科技期刊缩微片很珍贵。李约瑟博士在华西坝进行学术活动,也给华大图书馆送来缩微阅读设备及资料,开始了四川高校图书馆最早的缩微阅读服务。 1951年,学校更名为华西大学。1953年10月院校调整后,卫生部决定将“华西大学”改名为“四川医学院”。图书馆收藏的文理科文献大部分调拨给四川大学、四川省图书馆及省文史馆。图书馆仅保留了华大临床医学分馆所收藏的生物医学方面的书刊,各分馆在院校调整后撤消。至此图书馆馆藏由综合性转为以收藏生物医学文献为主体的藏书结构。 1959年科技情报资料室由科研处划归图书馆。 1983年1月新建图书馆大楼落成。建筑面积为8800平方米,书库面积为2657平方米。阅览室面积3398平方米,设阅览座位900个。临床医学分馆撤消。 1984年6月成立四川省医学图书情报网络,任主任馆。 1985年5月14日学校经卫生部批准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图书馆即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图书馆。 1993年卫生部批准在原华西医科大学建立“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站”。 江安馆,2005年建成,位于双流县境内,馆舍面积25300平方米,由加拿大著名设计师阿穆莱德先生设计。火炬状的外形现代而时尚,象征着智慧之火延续不灭;浅褐色的主色调稳重而典雅,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馆藏以综合性、基础性为特色。实行以读者为中心的“藏、借、阅、咨一体化”的服务模式。馆内安装了上千个数字化接口,并能无线上网。

四川大学图书馆本着“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在对该校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亦对社会各界读者,尤其是对西部地区的高校开放,为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

四川省图书馆有许多丰富的文化书籍和珍贵的文献。自从疫情期间开馆,图书馆就预约了。很多想去上学的朋友都要努力预约。但从9月1日起,四川省图书馆将取消预约制,恢复全面开放。

010-10:10服务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为进一步解决读者网上预约问题,省图书馆将于2009年9月1日(周二)起取消预约系统,恢复全面开放,服务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7:00,在满足新冠肺炎疫情相关闭馆管理措施的前提下。

观众再也不用拼手速或者网速了,还得提前一天抢预约。

经省文化和旅游厅通知,今后将实行延迟开放。

此外,读者借阅图书逾期费继续免收,直至2008年10月1日。四川图书馆停车场将向读者开放。

:四川省图书馆9月1日起取消预约

1进入图书馆时,读者仍需戴口罩,出示健康码和身份证(原件),通过闸机,在入口处进行体温测试。只有当他们的体温正常(373度以下)才能进入。

2借书逾期费继续免收,直至2008年10月1日。

3届时四川图书馆停车场将对读者开放。

温馨提示

四川图书馆创建于1912年,是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经过百年发展,目前是IFLA和世界银行数据仓库成员图书馆,四川省总图书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四川分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四川省文献整理与图书馆服务中心,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代表学术高地,在全国有重要地位,在西部有领先地位和示范作用。馆藏丰富独特,藏书500多万册,其中古籍65万册,民国文献22万册,数字资源150TB。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西路4号

根据图书馆工作需要,并报经学校批准,决定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1人。

招聘岗位:古籍编目岗1人

一、招聘聘条件

1年龄要求:原则上硕士不超过 30岁、博士不超过35岁。

2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毕业并获学位证书,专业要求:中文或历史毕业(专业方向要求是历史文献学或古典文献学专业优先)。

3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古籍编目或熟悉其他文献著录者优先。

4具有文献学相关知识和一定的古文字识别能力,具备古籍整理或古籍开发经验者优先。

5具有一定的古籍保护知识和强烈的责任心,身体健康。

二、岗位主要职责

1编制古籍机读目录,承担古籍普查工作以及其他古籍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2承担本馆未编线装古籍的整理编目工作。

3承担古籍特藏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以及古籍特藏数字化的相关工作。

4服从部门的管理和调配,完成部门领导交给的各项临时性任务。

三、聘任后管理及待遇

如本校在职人员,则按校内调动办理相关手续;如校外人员或应届毕业生,按学校计划项目制助理聘用,待遇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四、招聘程序

1由图书馆组成招聘工作小组负责应聘者资格审定,并确定参加岗位竞聘候选人。

2由学校有关部门和图书馆招聘工作小组组织对竞聘候选人进行面试。

3择优聘用,报经学校批准后,签定聘用合同。

五、报名时间、地点

1时间: 2012年11月15日至2012年12月3日。

2地点、方式:凡符合条件者,请将个人简历、各种证书复印件及岗位聘任申请表在规定时间内交图书馆(文理馆)一楼107室

3面试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4联系人:蒋真明,电话:85412546 图书馆

2012年11月15 附件下载:

1 聘用申请表 docx

四川省图书馆是国际图联的成员馆和世界银行资料存放馆、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在西部具有带动和示范作用的大型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初建于1912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四川省图书馆馆藏丰富独特,拥有460万册藏书,馆藏有隋唐时代的手写经卷、宋元明清著名文人重要诗词集、历代四川珍贵地方志书、中国古代医学典籍、近代文化名人手稿、民国暨抗战时期文献等,共计70余万册。2009年,四川省图书馆新馆开始建设,于2014年建成,2015年12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四川省图书馆新馆能容纳馆藏图书500余万册,集典藏整理和传统服务、数字化服务、远程服务于一体,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公益性文献信息基地、数据中心、区域文献网络中心、专题文献研究中心和大众文化教育活动中心。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