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闻一多先生的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关于闻一多先生的简介,第1张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中国***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闻一多随校迁往昆明,任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后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抛弃文化救亡的幻想,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扩展资料

闻一多先生故事

1、书痴闻一多

有一次,闻一多在室外看书,一条大蜈蚣沿着天井边缘爬到他的脚边,又爬到他的鞋上,眼看就要咬着脚了。从旁经过的嫂子看到这种情景便惊叫起来:“蜈蚣咬你的脚啦!”

闻一多以为是开玩笑,毫不在意,仍埋头读书。幸亏侄儿眼疾手快,抓过一把笤帚把蜈蚣扫到了地上,接着又狠狠踩了两脚。

这一下可惹恼了闻一多。他“呼”地站起来,责怪侄儿不该“胡打乱闹,扰乱他读书”。家里人看到他那认真的样子,都哈哈大笑起来,指着那条被踩死的毒虫说:“要不是这小鬼,你的脚早肿起来了!”

闻一多低头一看,恍然大悟,他不好意思地自我解嘲说:“一条小虫,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说着,又捧著书钻进屋里读去了。

2、金石润例

20世纪40年代,在昆明联大当教授的闻一多先生,薪水不足以养家,妻子多病,家里孩子多,生活难以维持。他曾到中学兼课挣钱以补贴家用。但只教了一年就被学校以“向学生散布民主自由思想”的罪名开除。朋友出主意:刻印章。

于是,昆明市的市面上,便出现了闻一多治印的“润例”。不过靠熟人弄来的小生意几乎挣不到钱。情急之下,闻一多备了一张桌子,打算去设摊。

闻一多的印摊只摆了一天,就被人劝了回来。可是不摆摊,一家人怎么生活?最后,校长梅贻琦联络朱自清、沈从文等11名教授,联名在报纸上为闻一多刊登刻印广告,让他在家里“设点”代人刻印。

广告定了“金石润例”之条例:“石章1200元,牙章每字3000元,边款每分字作一字计,过大过小加倍。”

昆明人有收藏象牙章的爱好,加之又是大学教授出手刻印,生意便源源而来。两年多,闻一多在印谱上留下了1400多方印。久而久之,闻一多手指头起了大疙瘩,眼睛也花了。闻一多便自我解嘲:“我是一个手工业劳动者。再苦也得刻呀!”

—闻一多

国内比较通行的有学术价值的《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有三个版本:

1)中华书局繁体字本,绿色封皮,大32开,大概289册,一般在网上书店买,都可打折,2700元就可购买齐全;这个版本是目前最适合阅读,最好的版本!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中华书局的缩印本,10几册,也就是繁体字本4页拼一页的版本,1500左右吧,便于插架,但是是大开,不便于阅读。

此外,还有中华书局的简体字本,我也不喜欢,因为简体字基本无法体现古籍版本的准确性。

2)上海古籍、上海书店出版的12册清代武英殿本的缩印本《二十五史》,500元定价,一些打折书店,200元即可购得。若是你想买便宜的,这套比较好!但我得提醒你,这字缩的很小,一些表与注文是看不清的。

3)浙江古籍的民国百衲本的缩印本10册《二十五史》,定价也是500元,便宜的地方就买150元,但缺点同上,字小,二者相比较,要是阅读,这个版本不如上海古籍的本子。补充一下,你知道百衲本是最好的一个本子了,比武英殿本校勘得不知道好多少。

总之,为了省钱,只能买《中华书局的缩印本》或者后面两个本子;但为了阅读与收藏,只有一个选择,就是买这个3000元不到的繁体字本!

关于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的20册繁体字本,打折之后就200多。不用考虑什么了。

最后,补充一下,你要是硬说自己不能看繁体字本,要看简体字的,也只推荐你买中华书局的简体字本《二十五史》与《资治通鉴》,千万不要为了便宜买其他版本,因为好出版社就是好出版社!

希望采纳

1,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12年十三岁时以复试鄂藉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在清华度过了十年学子生涯。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入校时他的姓名是闻多,同学就用谐音的英文词widow(寡妇)给他起了绰号。

那时候,闻一多的革命主张是废姓,朋友间直呼其名,潘光旦便建议他改名为一多,他从善如流,立刻笑领了。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兴趣广泛,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

2,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并任《清华周刊》《新华学报》的编辑和校内编辑部的负责人。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闻一多紧随校园运动的潮流。他激清难捺,手书岳飞《满江红》,贴于学校饭厅门前,之后,毅然投身于这一伟大斗争中,发表演说,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中的拓荒者之一,并作为清华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

3,1922年3月,写成《律诗的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他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学习,在专攻美术且成绩突出时,他更表现出对文学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对诗歌的酷爱。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4,1923年9月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

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国民党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惨案真相,号召“未死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 

1946年6月29日,民盟云南支部举行社会各界招待会,他在会上宣布民盟决心响应中共的号召,坚持“民主团结、和平建国”的立场,号召“各界朋友们亲密地携起手来,共同为反内战、争民主,坚持到底!”

5,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著名社会教育家、当年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当即通电全国,控诉反动派的罪行。他为《学生报》的《李公朴先生死难专号》题词:“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来!”

6,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闻一多的安全,没有安排他发言。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并握拳宣誓说:“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

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下午,他主持《民主周刊》社的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闻一多

好。

1、公司工作环境好,有独立的办公室,每天有人打扫,有空调,饮水机等基本设施。

2、福利待遇好。员工工资在5500元左右,每个节假日都有单独的礼品,有五险一金,能带薪休假。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