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以外的古籍书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3收藏

四库全书以外的古籍书有哪些,第1张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第二步是整理图书。《四库全书》的底本有四个来源:一是内府藏书,二是清廷官修书,三是从各地征集的图书,四是从《水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第三步是抄写底本。抄写人员初由保举而来,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这样,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为了保证进度,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五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赏罚分明,所以《四库全书》的抄写工作进展顺利,每天都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第四步是校订。这是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对于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确实起了重要作用。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当然,《四库全书》的内容也有不足:第一,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第二,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第三,不收戏剧著作和章回小说。第四,图书正文或有删节或挖改。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在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中,也有不少删节或挖改。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编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几种书可以看作编纂《四库全书》的副产品。《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与《四库全书》相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共抄两部:一部放在宫中御花园的摛藻堂,一部放在圆明园东墙外长春园内的味腴书屋。《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该目录前有"凡例",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冠以总序,大类之前又有小序,每书之下都有著者介绍、内容提要、版本源流等考证文字。由于这些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鼎、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不列存目书,只列《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每种书的提要也写得比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该书对于校订古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用木活字印成的。它包括《四库全书》中138种"应刻"之书。该丛书在刻印4种之后,主持人金简通过比较,认为木活字花钱少,实用价值高,改为木活字印刷出版。金简把木活字印刷过程写成《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并收入《四库全书》,它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已被译成德文、英文等流布世界。

《四库全书》编纂成功的原因何在?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弘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第五,破格录用人材。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人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从《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四库全书》的流传情况如何呢?七部之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如何评价《四库全书》?虽然《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有删削、挖改内容等过错,但就整体而言,应当是功大于过。首先,它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古代文化的一次总结。

《四库全书》的编纂,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对于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多年来,递经战乱,如果没有集众书于一身的《四库全书》,古籍将会大量散失,从而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其次,在古籍整理的方法上,尤其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汇刻丛书等方面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辑佚方面,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书并收入《四库全书》者共有385种,不仅使不少亡佚已久的古籍珍本重见天日,而且为后代的辑佚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在校勘方面,四库馆臣网罗众本、慎选底本等做法,为后代的校勘工作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目录学方面,《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价值是古代任何官私书目无与伦比的,其编纂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汇刻丛书方面,清人以《四库全书》为榜样,掀起了编刻丛书的热潮。近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正是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四库全书》的优良传统而结出的丰硕之果。

总而言之,《四库全书》是18世纪70到80年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永乐大典》(明·解缙等)

《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一部规模空前宏大的类书,也是当时以至于现代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成书于明永乐六年(一四○八)。

明成祖朱棣是纂修这部类书的首倡者,并亲自过问,全力支持。朱棣的践阼,是以武力从侄儿朱允手中夺取的帝位,遭到许多朝臣和士子们的反对。为平息朝野上下的不平情绪,笼络人心,炫耀文治,并便于汲取历代帝王的统治经验,朱棣决定编纂一部大型类书,于永乐元年(一四○三)命解缙等实施。永乐二年(一四○四)十一月,初稿编定,名为《文献大成》。朱棣阅后不满意,认为所收书籍不够详备,并于永乐三年(一四○五)命姚广孝、解缙等主持重修。

为编纂此书,设立了周密、健全的专门机构。由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篪,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解缙三人任监修,为最高负责人,另设副监修三人,监修以下设都总裁、总裁、副总裁多人,以及纂修、编写、缮录、圈点生等,整个机构有二千一百多人,再加上其他各类工作人员,参与其事者总数达三千人。虽然机构庞大,但分工细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配合严谨,因此工作进展顺利,效率很高。

编纂人员广泛搜集天下图书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然后把所辑录的文章、著作的题目,按明初官修韵书《洪武正韵》的韵部编排。用三年时间,至永乐六年(一四○八)冬,全书编辑完成。朱棣对这次纂修非常满意,钦定书名为《永乐大典》,并亲自写了序文。

《永乐大典》收录了我国自古以来所有可以收集到的书籍的有关资料,辑入的图书达七八千种,内容包括经史子集以及天文、地志、阴阳、医卜、释道、技艺等各门类。全书分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另外有"凡例"和"目录"六十卷,共装订成 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总计约三亿七千万余字。修纂《永乐大典》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保存了大量宋元以前的佚文秘籍,为我国提供了一部最大规模的类书,成为极其珍贵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修纂《永乐大典》是在南京的文渊阁进行的,成书后就贮藏在文渊阁的东阁。由于《永乐大典》卷帙浩繁,编成后从来没有刊行过,只有一部原本。永乐十九年(一四二一),明成祖迁都北京,遂将《永乐大典》转移到北京。贮存在北京紫禁城内的体仁阁。

明代历朝的皇帝都很重视《永乐大典》。朱棣的御案上,就经常摆放着几函《大典》,随时翻阅。明孝宗与明世宗尤其喜爱《大典》。经常查阅,以为不时之需。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四月十三日,紫禁城内发生火灾,明世宗亲自指挥全力抢救收藏在宫中的《永乐大典》,使这部书幸免于难。

为预防意外灾害,造成损失,明世宗决定重录一部《永乐大典》。这项工作从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开始进行,招聘善书写的儒生一百零九人负责抄录,整整用六年时间,于明穆宗隆庆元年(一五六七),重录完成正、副本各一部。

至此,《永乐大典》除原本外,又有了正副本各一部。遂将原本返归南京保存,正本收藏于北京文渊阁,副本收藏于北京皇史。三部《永乐大典》在以后的数百年间,遭遇了无数次被盗被毁的厄难,损失惨重,至今所剩无几,吉光片羽,更弥足珍贵。关于三部《永乐大典》,还留下了一些现在仍无法解开的谜。

明亡之际。南京的原本毁于兵燹。

正本也早已亡佚,其中有许多未解之谜。有的学者认为,正本也在明清更迭时期被毁,但史籍对此并没有明确记载。也有的学者认为,清初时将正副本分别移存于乾清宫和翰林院。嘉庆年间乾清宫失火,正本被全部烧光。可是乾隆年间《四库全书》开馆时,需要从《永乐大典》辑录资料,当时在宫内找遍,也没发现正本踪迹。可见正本在乾隆时已亡佚,但究竟佚于何时,或被毁于何处,也无史料证明。近年还有的学者提出,正本被明成祖用于殉葬,被埋藏于北京昌平明长陵地宫内,这作为一种假说,更无法得到证实。

硕果仅存的副本屡遭厄难。清初将副本移藏翰林院时,已发现缺二千四百二十二卷,至光绪元年(一八七五)。清点副本,已不到五千册,竟丢失大半。副本收藏于翰林院后,一些贪婪的官员千方百计偷窃。据刘声木在《苌楚斋随笔》中记载:"其盗书之法,早间入院,带一包袱,包一棉马褂,约如《永乐大典》两本大小,晚间出院,将马褂穿在身上,偷《永乐大典》两本,包于包袱内,如早间带来样式。"(转引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复旦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年版)经年累月的长期偷盗,致使副本大量丢失。

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大肆毁坏和掠夺,更使副本遭受灭顶之灾。咸丰十年(一八六○),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劫掠一些副本,据传英国人掠得最多。光绪二十六年(一九○○),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坐落在东交民巷的翰林院沦为战场,一时炮火纷飞,存在翰林院的副本大部分被侵略军焚毁,其余部分被侵略军抢掠或毁坏。有的洋兵用副本书册堆成工事,随地乱掷,恣意损毁。激战过后,毗邻翰林院的英国使馆中一个叫翟理斯的官员,在余烬未熄的翰林院里寻觅,拾得一些副本,他特意把其中卷 一万三千三百四十五这一册作为战利品收藏。以后还有人从翰林院废墟堆中挖出零星副本残页。经过这次浩劫,《永乐大典》副本损失殆尽,留存在国内的副本只剩三百余册,辛亥革命以后陆续丢失,仅余六十四册,移存于当时的教育部图书馆。

据统计,现在存世的《永乐大典》副本约三百七十余册,共约八百余卷,分别收藏于世界上十多个国家的三十多个单位和个人收藏家手中。几十年来,经我国有关部门多方面寻访收集,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国家保存的《永乐大典》增加到二百一十五册。现在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永乐大典》已有二百二十一册,国内另外约有十册分别收藏于台湾等地。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将当时国家收藏的《永乐大典》七百三十卷影印出版。八十年代以后又出版续印本六十七卷。为更好地保存和利用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华书局再将影印本和续印本合并重印成十六开精装本,共计七百九十七卷,二百二十二册,后附《永乐大典》目录六十卷。中华书局的 七百九十七卷影印本占存世《永乐大典》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为继承和宏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关于三坟、五典、九丘、八索的来源,早期的古书中不断有零星记载。 但没有全貌了。

  《春秋 左氏传》中有:

  (传十二·十一)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干溪?”

  这里可以看到确切的看到《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的名称。

  《周礼 太卜》中有:“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这里已经可以看到三坟的具体内容是:《连山》、《归藏》和《周易》。

  《山海经》中有:“伏羲氏得河图,夏后因之,曰《连山》。”

  这里又将《连山》与伏羲、夏后联系了起来。

  上面三部古代经典属于后来公认的本原正典,不存在伪造的嫌疑,而且成书年代至少都在战国或以前,所以三坟、五典、九丘、八索就其存在的真实性是无可质疑的,问题是,学术界一直认为,这些上古神秘遗书早都已经亡佚,现存三坟中的内容,包括《乾坤易》,后人都以为属于伪造,《九丘》真容后世当然不曾见过,关于八索,到是还有人说是八卦,比如当代台湾著名易学家南怀瑾先生,他以为八索就是八卦,下面是南先生在《易经杂说》中一部分的引用: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不要说现代人不知道,连我们当时的袁先生也弄不清楚。三坟是什么?三坟就是三易:连山、归藏、周易。五典呢?就是五经,或者说是《尚书》,洪范五福。八索就是八卦。九丘就是九畴,就是《河图》、《洛书》的理数。”

  其实南怀瑾先生的观点是来自西汉时代孔安国所作的《尚书序》: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告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春秋 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籍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芟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这样看来,三坟五典九丘八索的问题又寻根到了孔安国身上,据汉书记载,孔安国大概是孔子的第十二代子孙,由于鲁共王想要扩展自己的宫殿,所以要拆除孔子宅院,在这个过程中,从孔子宅院的夹壁墙中发现了其中的《尚书》、《孝经》《周礼》等古书,这样当时的孔子后裔孔安国就得到了这些书,由于汉武帝时代,十分重视经典的考证,孔安国就作为汉武帝博士开始研究《尚书》。所以孔安国的观点应当是具有经典权威的性质,所以后代学者也十分信奉孔安国的观点。

  但是,除了《八索》是八卦的之外,三坟、五典、九丘还是不曾有确切的下落,难道这些古书确实都亡佚了不成么?我不敢断然无依据的得出是或否的结论,既然自古至今都在争论,那也不妨继续争论下去,不过继续的前提是要有新的足以立足的文史依据,我想就个人的一些发现来参与这个讨论,希望为这个结论假设一种可能性。

  我想有人已经说了,八卦就是八索,我也十分赞同这个说法,而且还希望能提供一些证据来证明这一点,不过可以把这个工作放到最后来作。

  而我首先要提出来的是,“太玄”就来自“九丘”。九宫八卦就是九丘八索。《玄》《易》体系是《丘》、《索》体系的继续和发展,所谓“丘索”,可是说就是“求索”,是一个华夏百科文明通过总结升华聚合成《易》,反过来又提供实践指南和应用的过程。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以下依据。

  九八体系,反复的出现在古代典籍中,比如前面说的九宫八卦、九丘八索,在黄帝内经中有九宫八风和九野八风,古代还有九州八方,当然过去人们理解的九八往往就是井字分格的图形,八在外,九有中,不是我所发现的九九八十一,和八八六十四的关系,但是从研究的结果看,八九的分法可能是八十一和六十四的简化导致的误会。其实八九的分法后来也有继续简化的痕迹,就是所谓二三的问题,庞朴曾研究的古人“天三分”的问题就是一个例子,而老子《道德经》主张的“守一”归一问题也就是这种简化的极端。

  关于八十一的问题,众多道家经典的章数也都是八十一,比如《参同契》比如《道德经》等等。中国古代音律学中的三分损益的基础也是八十一,宫、商、角、徵、羽五音中,宫数就是八十一。

  我在有关《太玄》和《易经》的关系的文章中,详细的说明了玄易的准应关系,从这种准应关系中包含的严密的逻辑性来分析,得出了太玄的原作者并不是扬雄,但是如果不是扬雄又是谁呢?我当然不能说出是谁作了太玄的基本体系,但是可以说明的是,太玄来自九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九丘的名称表明和两个特征字有关,一个是“九”,一个是“丘”,我们不妨来检索一下,在《太玄》中去寻找包含了“丘”字首名,结果会令人感到惊讶,太玄八十一首中,确实是不多不少的有九个首包含了“丘”字,这是一个隐藏了几千年的天机,罗列如下供大家验证:

  1、礥: 次六:将其车,入于丘虚。 测曰:将车入虚,道不得也。

  次七:出险登丘。或牵之牛。 测曰:出险登丘,莫之代也。

  2、干: 次五:蚩蚩,干于丘饴,或锡之坏。测曰:蚩蚩之干锡不好也。

  3、狩: 次三:卉炎于狩,宜于丘陵。 测曰:卉炎丘陵,短临长也。

  4、增: 次七:增其高,刃其峭,丘贞。 测曰:増高刃峭,于损皆行也。

  5、释: 次四:动之丘陵,失泽朋。 测曰:动之丘陵,失下危也。

  6、夷: 次六:夷于庐,其宅丘虚。 测曰:夷干庐,厥得亡也。

  7、唫: 次六:泉原洋洋,唫于丘园。 测曰:泉园之唫,不可讥也。

  8、聚: 次七:竦萃于丘冢。 测曰:竦萃丘冢,礼不废也。

  9、养: 次三:粪以肥丘,育厥根荄。 测曰:粪以肥丘,中光大也。

  由此可以提出这个假设,九丘就是当今流传的、被普遍认为是扬雄所著作的《太玄》中赞辞,由于其中包含了九个丘字,并且又合乎九九之数而得名“九丘”。

  如果是这样,一个新的问题就出来了,这九个丘字到底有什么样的特殊含义呢,我想,孔安国在《尚书序》中的说法还是可以相信的:“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当然,不能从书面看到这些内容,丘实际有可能是具有地理图典的功能,当今传世的《太玄》可能并不是九丘的全部,仅仅是图罢了,当然,图也是十分关键的,所谓图就是《太玄》中首名的顺序以及和易经的准应关系,应当说,还有许多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解释和说明,亡佚的应当是大量的说明文件。

  在我发现的《玄易经纬图》中的《斗建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玄易的地图意义,这一点也恰好符合《尚书序》中有关:“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的描述,所以《太玄》和《九丘》的关系是有古代地理依据的。

  关于九丘的地理含义,本人也一直在寻找,目前已经找到了一个地方,有一些地面遗迹可能和此有关,不过需要继续考证,待考证完结后再总结公布。

  下面就解决前面说的,关于八卦就是八索的依据问题。

  著名的楚国大夫屈原,流芳千古,经久不衰,他有一章句令后人传诵成为千古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屈子的忠烈,也不讨论他的文采,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求索”的来历。《玉篇》中说:“求,索也。” 《说文》中说:“索,入家搜也。”到此可以看出,求索一词来源应当十分久远,我们当今使用“搜索”“检索”“寻求”等词的来源就与此有关。作为索这个字,分解开来可以看到,有一个关系的系字,这个系字具说和上古时代结绳而治的习惯有关,就是用绳子大结来记录世代传承的关系,包括子孙这些字的甲古文字型也都和此有关。我在易经中也希望使用查找特征此的方法来验证八索的的问题,结果发现,索子、系和包含系字的素的和是八:

  否: 九五:休否,大人吉。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随: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 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无妄: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遯: 九三:系遯,有疾厉,畜臣妾吉。 象曰:系遯之厉,有疾惫也。 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姤: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踟躅。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震: 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 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 婚媾有言。

  象曰:震索索,未得中也。 虽凶无咎,畏邻戒也。

  渐: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履: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解释《易经》的有《系辞传》之所以叫系词,可能和“索”、“素”中的系和本身的“系”有关。此点依据似乎有些牵强,但是可以作为前人观点的一个旁证。

  另外,关于求和丘字,古老的含义是否一致,有待继续研究,不过从甲古文字型来看,丘字是两个人相背而立,是否可以理解为:“不用说话就可以明白意义”,是否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出题,请另一个求解。当然这需要验证,不过求和丘最近已经有人说其中有关联了。现在的求字,按《说文》的解释是:“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还有就是裘皮大衣的意思。不过孔子的名字为“丘”,所谓“孔丘”不知是否和九丘有关也不得而知,不过丘字曾经因为避讳孔子的名称而改过“邱”字,不知是否影响过这个字的含义。如果真的有关系,“求索”一词的起源含义可能就有出处了。-------------------------------------------

1 用文言文介绍某本书

用文言文介绍孙子兵法始计第一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2 求六上现代文品读·文言文点击,《读点古籍》阅读答案

睿rui 4声 智 论lun 2声 语 蹙cu 4声 额皱zhou 4声 眉

1)从文中看,读古籍对我们的好处是:

1)对我们的人生修养和文学修养都有极大的裨益

2、对我们学语言、学写作的帮助也很大

(2)纵观全文,作者提倡“读点古籍”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古代典籍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犹如一艘艘满载着思想和 智慧的航船。离开了典籍,就等于离开传统文化,离开了自己的根。

2、读古籍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人生修养和文学修养,对我们学语言、学写作也帮助很大

3、如果我们对古籍弃之如草芥,我们对不起古人,更对不起后人!

(3)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不要忘了回眸的过去,读一些古籍,把根留住。读古籍对中学生有什么意义?请说说你的见解

古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古籍中的历史文化可以丰富我们的视野;古籍中的荣辱兴衰可以陶冶我们的爱国情操;古籍中的诗文小品可以诗化我们的生活 。

3 医古文的简介

《医古文》是一本书的名字,为200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供中医药高职高专、成人教育使用。

是一本实用的参考书。 从编写大纲到最终完成本教材经过了数度寒暑。

医古文是研究中医药古籍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医古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古代医药文选和古汉语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借助工具书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

同时,通过医古文课的传授,使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领悟中医药学的精髓,提高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学好中医药学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医古文是含有医药学内容的古代文言文。

为了读懂这方面的文言文,还要学习一些与密切相关的古代语言知识。因而医药学古文与之相关的古代语言知识便是医古文的主要内容。

医古文是中医药学基础的基础。《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七年制及本科生的基础课程,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

教学旨在通过古代医药文选与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阅读实践的训练,使学生在已有文言文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古医籍常用词语及其主要义项、古汉语基础知识以及断句、今译与文意理解的基本技能,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为学习后续的古典医著课程与毕业后研读古代医籍,清除文理上的障碍,同时促使一部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争取进一步的深造和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医古文精髓,提高人文素养和语言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并进而提高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求有益于实现学生的人格养成与医生气质形成,为其将来从事中医药临床或其他各种医疗卫生工作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本课程以“医古文”为主干,构建成融合医古文(文选)、中医古汉语通论、中医古籍注释纲要、中医文献学等课程的中医特色系列课程,并配合古代汉语选读、中国古代名著赏析、古代诗歌概要等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面,促进学业素质不断提高 医古文课程简介 一、“医古文”学科的性质与作用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至今均为古文撰成,中医药学本身又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如欲“通经致用”,自必深通古文和传统文化。

因此,就性质与作用而言,“医古文”是研究中医药古籍的语言文字以及文献、文化问题的一门学科,是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兼工具课,是对中医药类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对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传统语言文化终身教育的主要课程。学习、掌握和运用医古文的知识与方法,培养并提高医古文的水平,对于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传统语言文化修养和综合业务素质,进而不断深入地研究中医药古籍、促进中医药学术和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都有着非常切实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二、“医古文”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就广义而言,医古文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员通过古代医药文选与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直接阅读、理解、解释以及研究中医药古籍的文辞义理并正确应用之。就狭义而言,是使学员在学习之后,能够借助工具书直接阅读、理解、解释中医药古籍的语言文字问题及其义理并能够进行断句、标点与语译。

本大纲以狭义的教学目的与任务为准。基于本课的性质和作用,“医古文”还兼有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国语言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目的与任务。

三、“医古文”的教学内容 “医古文”的教学内容,是以教学目的为依据而确定的。就体系结构而言,分为“文选”、“基础知识”和“练习”三大部分。

其中的“文选”,按照性质,分为医学文选和与医学有关或关系密切的文选;按照内容及其时代,分为“医家传记”、“医籍序文”、“医事论文”、“医学论文”等。文选的教学,以字、词、句、意的语言文字知识及其义理和传统文化知识为主,目的在于使学员积累必要的医古文感性材料并培养一定的感性认识。

“基础知识”主要分为九章(九大类),即:工具书、汉字、词汇、语法、修辞、训诂、句读、语译、文化常识。这些内容的教学,以兼顾体系、突出重点为原则,目的在于培养学员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练习”是针对性较强的实训,目的在于加深所学每一篇章的内容与要点,培养学员具有正确解释词语、断句与语译等能力。 四、“医古文”的教学要求 通过大纲规定内容的学习,学员应达到以下水准: 1、能够认识繁体字,写出其相应的简化字。

2、能够辨识文选中的通假字、古字与异体字,写出其相应的本字、今字与正体字; 3、能够准确解释文选中的字词特别是常用词(含单音词、复音词、多音词、成语典故等)的形、音、义; 4、能够解释文选中的各种特殊语法现象和修辞现象; 5、能够正确理解医古文的文句、段、篇的意义; 6、理解“基础知识”中的基本理论,掌握应用方法,用以解释有关问题; 7、能够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式,较为准确、通顺地语译古文; 8、能够较准确地为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段落断句; 五、“医古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1、由于文选是医古文的活性材料,理论乃是从对它的研。

4 目录的出版学词汇

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是目录工作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目录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献的揭示与记录,书目索引编制法,书目情报服务以及目录学史等。目录学的分支学科,包括普通目录学:研究目录学的一般原理,编制书目索引的基该方法;专科目录学:研究各学科文献的积累、整理和利用;比较目录学:研究中外目录学发展的特性。

此外,还有侧重于对图书版本状况进行考证研究的分支学科,称版本目录学。 目录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世界上最早的目录要推古希腊目录学家、诗人卡利马科斯(约公元前305~约前240)编撰的《皮纳克斯》(又名《各科著名学者及其著作目录》,现存残片)。

该书目不仅记录了卡里马科斯领导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还包括当时所有的希腊文献。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促进了书目编制的发展。

1545年C格斯纳出版了《世界书目》。16世纪意大利法学家乔万尼·内维扎诺编制了《法学家文献目录》,1591年德国的伊斯雷尔·施帕赫编制了《医学著作目录》。

1564年在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出版的《法兰克福图书市场目录》(此后每半年出版一次,直至1749年)成为出版发行书目的开端,以后很多国家都出版了这种目录,并在18、19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家书目的出现是书目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在书目收录范围以及分类体系、检索途径等编制技术方面都具有很大进步。

19世纪在西方出现定期出版的国家书目,此后各国都陆续编纂出版国家书目。1881~1900年出版的《不列颠博物院字顺馆藏目录》,收录了130万册图书,款目总数超过450万条,与法国的《国家图书馆馆藏印刷图书总目》(1897年出版,迄今已出230多卷)被誉为世界目录中的双璧。

18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出现卡片式目录,19世纪以后逐渐成为各国图书馆馆藏目录的主要形式之一。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机读目录,以后很多国家也纷纷发行这种目录。

联机图书馆中心的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大的书目数据库(机读联合目录)。中国早在殷商时代(公元前15~前12世纪)已经有了大量文献,仅安阳小屯等地出土的甲骨文献已有16万片之多,当时甲骨文献的排列有一定的顺序。

周代掌管文献的史官有明确的分工,如外史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掌达书名于四方,说明西周时期很可能已有了登记和通报文献的目录工作。《汉书·艺文志》记载: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是现有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群书目录。

公元前26年,汉成帝命陈农搜求遗书,诏光禄大夫刘向等领校秘书。刘向校书未竟而卒,其子刘歆继承父业,将刘向校书时撰写的每篇叙录全文汇编而成《别录》20卷,刘歆取《别录》所载,种别而成《七略》7卷。

《别录》为后世叙录体提要之楷模; 《七略》创立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书目分类体系,对后世目录的编制影响深远(见《别录》、《七略》)。西晋秘书监荀勖撰《中经新簿》,根据当时文化和学术的发展,图书数量的变化,创立了四部书目分类体系。

东晋李充编撰《晋元帝四部书目》将其乙丙两部位置互换,史部书部次在诸子书之前,李充定著的四部书目分类体系成为宋、齐、梁、陈、隋等各代秘阁藏书编撰目录的永制。由 主持对宫廷藏书进行整理而编制的官修目录各个朝代都有,如:唐开元年间,元行冲等编撰的《群书四部录》200卷,毋煚编的《古今书录》40卷,宋王尧臣、欧阳修等编《崇文总目》66卷,南宋陈骙编的《中兴馆阁书目》70卷,张攀编《中兴馆阁续书目》30卷,明代杨士奇编撰的《文渊阁书目》等。

官修目录中最出色的代表要推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公元1772年以纪昀为总纂修官,根据弘历旨意,将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对每一部书所撰写的提要汇编而成,它收录古籍3461种 79309卷以及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6793种、93551卷,按经、史、子、集四部书目分类体系编排,四部之前有总序,大小类目之前有小序,每书有提要,是清代乾隆以前中国古代著作之总结,可算是中国古代书目分类体系最完善的代表,也是中国书目方法集大成之作。目录东汉班固编撰汉书,根据刘歆的《七略》删订而成《汉书·艺文志》,立下了后世史书志艺文的楷模,开创了史志目录这一新的目录类型,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也是研究中国先秦至西汉社会学术思想和文化典籍状况的重要目录。

《隋书·经籍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反映了中国中古时期文献存亡的状况。此后,《旧唐书》、《新唐书》、《宋史》、《明史》乃至《清史稿》中均有艺文志或经籍志,在正史中留下了对一代藏书或一朝人著述的记录。

私家藏书目录是官修目录的重要补充,它始于南朝宋王俭编撰的《七志》,该书目沿用《七略》的分类体系,在六志之后,增设了图谱志,在每书书名之下立一小传,开创了传录体提要的先例。梁阮孝绪编的《七录》,隋许善心编的《七林》,唐代吴兢编的《西斋书目》等这些私家藏书目录大多亡佚。

到宋代由于文化学术的发展,印刷事业的进步,藏书。

5 医古文的内容简介

从编写大纲到最终完成本教材经过了数度寒暑。医古文是研究中医药古籍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医古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古代医药文选和古汉语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借助工具书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同时,通过医古文课的传授,使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领悟中医药学的精髓,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学好中医药学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医古文是含有医药学内容的古代文言文。为了读懂这方面的文言文,还要学习一些专业术语等与之密切相关的古代语言知识。因而医药学古文与之相关的古代语言知识便是医古文的主要内容。医古文是中医药学基础的基础。

本书分文选、基础知识及模拟试题3部分,每篇课文都有学习要点、注释、译文及供练习用的阅读材料。

6 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服务指南

入馆须知1 该校读者入馆需出示校园一卡通或借阅证,校外读者需到图书馆办理临时阅览证后,方可入馆查阅资料。

2 校园一卡通持有者可享受本馆所有资源。3 举止文明礼貌,着装整洁得体。

4 保持馆内安静, 进入阅览区请关闭手机或将手机 调至无声状态,严禁在馆内喧哗、高声谈笑和朗读。5 保持馆内清洁,禁止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不准乱贴、乱涂。

6 注意防火安全,严禁在馆内吸烟。7 爱护书刊、设备和馆舍,请勿涂抹、撕毁、私藏书刊,违者按相关规定处理。

8 自觉遵守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作人员管理。图书借阅规则 图书借还 (1)借还书手续:图书的借还手续在图书馆各借阅处办理。

借书时请出示本人的校园一卡通。(2)借期:30天(3)借书量:5—30册,具体参见《读者借阅权限》。

2 续借和预约(1)续借手续:所借图书在无他人预约的情况下可续借2次。续借手续须于图书到期前在图书馆OPAC系统或到图书馆各借阅处办理。

续借期限从续借当日算起与原借期相同。(2)预约手续:读者所需图书已被全部借出时,可在网上办理预约手续。

一次只能预约3册。预约到书保留4个工作日。

3 图书逾期所借图书需按期归还。图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1303133书逾期不还,需缴纳逾期费,每册030元∕天。

寒暑假期间到期的图书请于开学后两周内归还;其他法定节假日到期的图书,还书日期向后顺延。逾期未还书或逾期欠款累加到10元的读者,图书馆暂停其借书资格,待其还清所借图书、交纳欠款后,再为其开通。

4 污损和遗失(1)污损:读者应爱护图书,不得圈画、污损、撕拆,违者按《图书馆文献遗失、损坏赔偿管理规定》赔偿。(2)遗失:按《图书馆文献损坏、遗失赔偿管理规定》赔偿。

5 图书阅览(1)本馆阅览室馆藏向读者提供开架阅览,阅毕请放到指定书车。(2)读者不得用书、包等物品占用阅览座位。

图书馆对占位物品不负保管责任。期刊阅览规则1 该校读者凭本人校园一卡通或借阅证,校外读者凭临时阅览证阅览。

2 阅览室内开架报刊,仅限馆内阅览,不能外借。读者阅览每次限取2册,阅毕归架。

3 需要复印的报刊,需要向柜台工作人员办理登记手续后,于馆内复印,当班归还。不得私自携书出馆,违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4 阅览室内简装中文过期期刊可以外借,借阅规则同《图书借阅规则》。阅览室规则1 图书馆内各种功能的阅览室是读者学习、阅览的公共场所。

该校人员一律凭本人一卡通入内。2 外单位人员查阅资料者请持单位介绍信或有关证件在办公室办理临时借阅证后方能入内。

3 不得携书包、带拉锁的夹子、塑料袋及本馆所借书刊等进入室内。4 阅览室内陈列书刊只限室内阅览,未经特许,不得携出室外。

凡将资料擅自带出者,图书检测仪报警,按违章处理,罚款20元。5 在书架上取书请使用代书板,每次不得超过两册,阅后按号归架。

6 需要复印的文献,经工作人员办理手续后由本馆负责复印。违反规定者,须交图书损失费20元。

电子阅览室规则电子阅览室是读者上网的公共场所,主要服务项目有:公共查询、数据库查询、网络资源利用、上网浏览、文件打印、视频点播以及读者培训等。为了保持良好的网络环境和计算机正常运转、防止计算机病毒侵入,特做如下规定:1 读者须持计费卡上机;用户办理计费卡地点:北外通卡务中心。

2 读者自带U盘或移动硬盘上机,应先由工作人员检查U盘或移动硬盘有无病毒,无病毒方能上机操作。3 爱护室内设备,读者请按计算机规定程序操作,严禁私自改动系统设置,不得擅自输入规定以外的任何指令。

4 读者上网浏览应看学术性强、健康向上、知识丰富、趣味性强的内容。如发现浏览不健康内容,图书馆会予以批评教育,依情节严重程度处以50-100元罚款。

5 读者如有疑难问题或机器故障,请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6 不得将食品、饮料等带入室内,以免损坏微机。

7 读者离开机器时,请按规定程序关机。图书馆文献遗失、损坏、逾期的规定为保护国家文献资料防止损失特作如下规定:1 对盗窃文献资料行为,报请学校依法处理,并追回原资料,如无原资料,按原资料价十倍罚款。

2 遗失文献资料者,以同样版本实物赔偿为原则,并付文献加工费。无法赔偿同样版本的,视具体情况按下列办法赔偿现金。

(1) 1987年后出版的中文文献按原价的五倍赔偿;1987年前(含1987 年)出版的中文文献按原价的十倍赔偿。(2) 外文文献国内版按原价的五倍赔偿;国外原版文献按原价十倍赔偿;孤本、绝版、珍贵书刊、画册等文献按原价十五倍赔偿。

(3) 全套分卷中一册或一部分,在无法赔偿原样文献时,按全套书总价的5-10倍赔偿。3 读者如有批点、划线、涂改、污损等损坏文献的行为,按下列情况处理:(1) 若用铅笔批划、涂改书刊,要求借书人擦净,并予以批评教育;若用圆珠笔、钢笔、毛笔等勾画、涂改或撕掉插图,丢失其他附件时, 视情节罚款原书价2倍。

(2) 污损严重、影响文献继续使用者,按遗失条款处理。(3) 撕毁文献,按原价五倍赔偿,并通报批评。

被损坏的文献仍留在图书馆。馆际互借制度1 本馆读者(限该校师。

《水经注》的作者:《水经注》作者西汉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是古代地理名著、散文作品,西汉郦道元撰。郦道元,字擅长,范阳涿县(今属河北省)人。袭父爵为永宁伯。列任宰相主位郎、治书侍御史、鲁阳刺史、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御使上尉等职。《水经注》在《水经》(旧传三国世人桑钦著)前提下扩大成册。郦道元以《水经》为纲,作了很多的填补和发展。本书共40卷(宋朝初已亡佚5卷,后代切分35卷以足40卷之数),约30千字,所记水路1389条(一说1252条),比书的137条水路增强了十倍多。

这部书的评价很高的原因:因为《水经注》文采遒劲俊俏,既是中国古代地理名著,也是出色的文学著作,在中国长期性历史时间发展过程中有深刻影响。郦道元在任御史上尉时,有个叫丘念的人犯了死刑,这个人是汝南王的心腹,藏到王爷府中,郦道元就是设计方案把她诱出王爷府捕捉。汝南王来求皇太后讲情,郦道元抵住太后的工作压力,终究还是处决了丘念。这件事情都显示郦道元做官刚直,嫉恶如仇,并且不畏权势,乃至皇亲国戚,勇于与黑恶势力开展抗争。

实际上,郦道元往往垂名史书,倒不是因为他政治理念的成就,而是他实现了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著作《水经注》。郦道元酷爱读书,他念书很广泛,除去擒雄的四书外,别的方术、医卜、自然地理、天文学类都莫不喜读,特别是文学类方面的书。伴随着所见所闻的日益增加、知识日益累积,他经常被一种写作的冲动所左右。一天,它的一位朋友从南北朝回家,为他增添了一本郭璞的《水经注》,他一看喜不自胜,连续几日手不释卷。郭璞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作家,《水经》由汉朝桑钦所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软件记叙全国各地江河情况的书,文本简单,郭璞为这书作出了注。

call me

原文

薛谭学讴(1)于(2)秦青,未穷(3)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4)。秦青弗止(5),饯于郊衢(念qu,

二声)(6),抚节(7)悲歌,声振林木,响遏(8)行云。薛谭乃谢(9)求反(10),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注释

(1)讴:唱歌;(2)于:向;(3)穷:尽,完;(4)遂辞归:于是就告辞回家;(5)弗止:没有劝阻;(6)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7)抚节:打着拍节:(8)遏:阻止;(9)谢:道歉;(10)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中心

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这里也给我们以启示:一方面可以说恰当的正面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道理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当反过来用它来指导学生实际时,就应具体化、形象化,教师的引导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针对往往容易产生自满的同学,这样的导向往往能使其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让其真正懂得如何做到全面发展,以及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四有人才”,进而激励他们锐意进取的可贵精神。

文言知识

说“谢”:现代汉语中的“谢”,多指感谢或凋谢。上文“薛谭乃谢求反”中的“谢”。指认错、道歉。又,“父斥之,儿谢”,意为父亲斥责儿子,儿子便认错。又,“帝怒,群臣谢去“,意为皇帝发怒了,大臣们认错而离去。

[编辑本段]从薛谭学讴说起

古籍《列子汤问》内有一段“薛谭学讴”,原文仅有五十一个字。古文历来讲究简洁,力求言简意赅,不似我们今天风行的假大空文风。

今将原文抄录如下: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我试将这段古文译成我们习惯使用的白话文。译前,先将原文内的几个生涩古字释说一下:“讴”,即唱歌;“弗”,不;“饯”,为送别举办饯行;“郊衢”,城市郊外的大道;“抚”,古时与“拊”字通用,作表示拍击、拍打之意用的动词;“节”,古时的打击乐器;“反”,古时与返通用。这段古文说的是发生在两千五六百年以前战国时期的故事。秦国有一个叫薛谭的青年歌手,为提高唱歌本领,投在秦国歌唱家秦青的门下学习声乐艺术。薛谭还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就盲目自认已经全部学到,踌躇满志的要去独闯江湖,于是向秦青提出要求结束学习,要告别老师回自己家去。面对自满的学生,秦青没有批评,没有制止,不仅同意了薛谭的请求,还郑重举办了结业仪式,秦青亲自出城送别,又在郊外的大道设宴为薛谭饯行。眼看薛谭就要离去,不知何日能再聚,想起薛谭学艺以来的岁月时光里,师生进行传承艺术,相互融洽相互尊重,秦青胸中泛出不舍之情难以自禁,秦青取出随身携带着的叫“节”的打击乐器,拍拍打打的敲了起来,又紧随这敲打出来的节奏,纵情引吭高歌,他把自己对离别的伤感倾泄在歌声里。但见,秦青激昂的歌声,把大道附近树林里的大树震荡得枝摇叶晃;秦青高亢的歌声,直插九霄云天,正在天空飘行的白云遭受强大有力的歌声阻挡,只得被迫停止了游动。薛谭第一次亲身目睹了自己的老师歌唱本领如此高强,技艺如此绝伦,发自肺腑钦敬,薛谭幡然醒悟,明白自己肤浅的学业与老师已经登临的艺术高境差距之遥有如地对天。薛谭当即向老师认错,恳求老师准允他重返师门继续学习。秦青谅恕了薛谭,师生皆是欢喜,从此以后,薛谭安心学艺,永远不敢再说自己要毕业要回家的话。

世人观察事物,判断是非,因为要受视角、思维定式、人生经历、身处环境、身居地位等诸多要素的影响或束约,获取的印象,作出的结论,就相互出入很大,于是人们各执己见,各述己论,莫衷一是。读书也同此理。人们同读一本书,各有各自的解读方法,各有各自的读后联想。我现在谈谈我读“薛谭学讴”,一文的感想。

在我读过的有限的书籍中,《列子汤问》篇中的“薛谭学讴”,是我看见的最古老的记述声乐教育的文字。此文告诉我们,我国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职业声乐教师,因为《列子》一书是战国时期问世的著作。只可惜《列子》著作不是正宗史书,又叹惜中国的正宗史书是不记载中国的科教文发展史的,使我们的那些善令大人物宠爱的学者们,不能手执《列子》一书去尽施捕风捉影的看家本事来番大扬国威。

“薛谭学讴”全文没有叙述秦青进行声乐教育的具体细节,没有介绍薛谭声乐学习的内容,甚至连薛谭在发生了要“辞归”究竟已经向秦青学艺有多久也不交待,我以为与正题“学讴”有偏离之嫌。《列子》篇中另有一段叙述纪昌学箭的文字,纪昌的老师飞卫的训练法,纪昌艰苦学练射术的实况,文章介绍得很详细。我猜,这恐怕是因为作者对声乐教学较陌生,对射术训练很熟悉的原因。

“薛谭学讴”全文的重心是刻画人物秦青和薛谭,颂扬秦青的“视徒如子”和薛谭的“知错则改”的好品质。秦青对待学生,宽容大度、仁爱和善,作者用最简洁、洗练的词字成功塑造出教师秦青的高大形象。但是,秦青的人格再高大,却可惜是古非今。无论我们把眼能睁多大,也很难在今天的哪所学校里能轻松寻觅到秦青的那可尊可敬的身影,那种正把馋眼死盯着学生们钱袋的道貌岸然的教师,反是张眼便可看见。我略知某些大学府里的龌龊事,还耳闻目睹某些个音乐学院里的幕后情,但我须受中国的文化界、教育界尤其音乐界的“只许歌德”钢铁法则的制约,只能闭嘴。“一日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以免再遭口诛,惧畏再有人又要怒斥我这个三十多年前身陷大牢被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击落了全部牙齿的人,是满嘴狗牙。

其实,薛谭很可爱。薛谭不仅有“知错则改”的大丈夫品质,有对真善美尤其声乐艺术的执著追求的好德性,还有头脑清晰、眼光锐利的艺术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