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饭怎么做
做法如下:
1、糯米洗净后下锅开始煮;
2、将配料的a和b分别用热水泡软洗净后,切丁;
3、将配料c切丁;
4、米饭煮熟后,将油预热后,将c、姜丝和葱白部分倒入爆香,放料酒去腥倒入a和b,开始翻炒。
5、出香味后,倒入主角糯米饭,翻炒均匀后放入作料老抽(上色)、生抽(调味)、糖、盐,如果想让饭更加晶莹透亮和爽滑的话,可以放点熬好的猪油,翻炒片刻后既完成了。
一、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二、作者: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三、文章赏析: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四、结合背景文章赏析: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我的拙笔写《苏东坡传》读后感,自不量力,可是没有水平差的,怎显得出高手们的高水准,怕啥,写呗。
四百多页,写尽了苏东坡一生的跌宕起伏,百转千回,书里我不知留下了多少“唉”,生不逢时,生不逢时!那些个皇帝们,那些个政敌们,那些个贪官污吏,苟捐杂税,祸国殃民,唉!
东坡大怒,我跟着大怒!东坡喜,我跟着高兴。人家是当事人,喜怒哀乐那是自然,我看书而已,情绪总这么大起大落,可咋整!真的很怀疑,这样读书,会不会折寿。
之前反复听过多遍康震老师讲苏轼,听得那是荡气回肠,热泪盈眶,算是认识了苏门三父子。之后一直想读传记,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公认是比较好的版本。比起听,很不一样,划了很多线,做了笔记,多了很多气愤和感慨,不平,可叹,可惜。要是生活在现在的时代,又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林语堂先生对东坡的评价是: 才华卓越,放任不羁,富有创造力,天性敏感,刚正不阿,胸襟开阔豁达,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 读完本书,觉得这样的评价一点都不过,很贴切。
我的读后小感悟:
东坡六岁入学,绝顶聪明,十岁能写出出奇的诗句。十一岁,进入中等学校,备考科举。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经常是整本书都要背出来,艰苦而费力,还要理解意思,经书正史抄写一遍,连带着字也练了。
苏东坡两兄弟,吃的读书苦,比起现在的孩子,那才是真苦,几十岁的人,睡梦中,都还在担心父亲要求背的书还没背出来,可怎么办?
这样的厚功底,让他可以妙笔生花,典故随手捏来,下笔洋洋洒洒,如有神助。
可惜,“死记硬背”,现在被很多人全盘否定,打入冷宫。
听孩子高声诵读经典,也只是某些培训班的敛财工具,而不是茶余饭后,父母和孩子的乐趣所在了。
走了艰险水路,再到陆路,历时好几个月,从四川到京城,三父子一同赶考。
半夜起身,黎明前到皇宫外,带着凉饭菜,走进了没考完不许出来的考场。
苏门三父子,皆高中。那一年,东坡21岁,子由19岁,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个要写起来,可真是没完没了了。
用最简洁的文字总结概括就是:东坡处处为民,是好官,实干主义者,但他真的不适合当官。
书里是这么写的 “政治这台戏,对有此爱好的人,是很好玩;对那些不爱统治别人的人,丧失人性尊严而取得那份威权与虚荣的,认为并不值得。苏东坡的心始终没放在政治游戏上。”
对手得势,政坛坎坷;同党当政,仍然失败,苏东坡永远不够成为一个好党人,他从未痴心于权利地位。他过于孤高,非常人可及;他一心向民,谈笑怒骂,不拘一格,爱他的人多,恨他的人更是不少。
他高位时的翰林学士,到一贬再贬,从定州到广东惠州,再到海南儋州,语言不通,潮湿闷热雾气重,蛮荒之地,那居住状况,那饮食,惨不忍睹。
当官当成那样,东坡你也真背!
不好当,想不当,难,因为被高位者记恨上了。
读完本书,我才知道,王安石变法,原来给社会带来这么大的动荡和伤害。王安石本人的性格缺陷,极其明显,这样的人处在高位,他的对手,只有一个下场:被毁灭!
这段我特不愿意写,烦闷,很不耐烦,因为政治,不管什么时候都只适合少数人的。为什么?懂得人品去吧,不懂的该怎么过怎么过吧。
苏东坡一生遇见的三个女性,都是极好的。
结发妻子王弗,聪明美丽,理智稳重,有主见,总能把野马一样的苏东坡,拉回正轨。
续妻王闰之,王弗的堂妹。美丽温柔贤惠,从小崇拜苏东坡,嫁给偶像后,相夫教子,主持家务。
妾朝云,美如春园,目似晨曦,聪明愉快,活泼有生气,爱慕自己的丈夫。朝云陪伴苏东坡从北到南,一同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在精神上最能和东坡共鸣的,可以当作知己的,就是朝云了。
人生难得有情人,一辈子得一人,都是幸运幸福的,更何况有仨,东坡的婚姻生活是幸福的。
这最让我心痛,他们每次的别离,都让我极其心酸,无奈,希望他们一起告别政坛,隐居田园。
弟弟沉稳、实际、拘谨、寡言,哥哥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
两兄弟从小一起伴读,一起成长,亦兄亦友,性格互补,相互信任,感情非常深厚。
踏上仕途,意味着两兄弟就要天各一方,遥相思念成为日常。
古时候交通不便,相聚,更是异常可贵。
每次难得的相聚,弟弟总是走出几十里地接哥哥,有次别离,子由更是送出几十一百公里,有多不舍,可想而知。哥哥对弟弟的深情,他自己说是:“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这情感,更是非比寻常。
雷州海边一别,竟成了两兄弟的生离死别,之后四年多,两人再无见面机会,真正令人黯然伤魂,心痛不已。
絮絮叨叨,已是一大通。还有很多想着的:他的随遇而安,他对艰难生活的乐观豁达,他那些遍布天下的好友们,身份高的、身份低的、读书人、农夫等等,只为情投不论出生门第。他的诗词,他的政绩……太多太多,写不完。
宦海沉浮、朝代更迭、悲欢离合,我只看懂了一丁点,写出来的,更是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藏在了心底。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阅读的视角和点都会不相同。从前,我总怕自己读得不对,现在懂了,没有对不对,只是深浅角度理解感悟的不同而已,想要深邃,只能多读多写多思考。
现在,暂时只能这样了,不过,确实比去年好点。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随茶类的不断增加,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
本文2023-08-06 00:01:2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6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