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同文章引用多次怎么写文献参考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文献综述同文章引用多次怎么写文献参考,第1张

文献综述同一篇文章引用多次怎么写文献参考

 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文献综述同一篇文章引用多次怎么写文献参考,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献综述同文章引用多次怎么写文献参考:

 (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因为如果这样改动文献后,后面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是不会自动改动的。)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

 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

 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

 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

 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

 不过得注意:Word插入的新编号实际上是对原引用标记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删除或移动了注释,Word将在打印文档或选定交叉引用编号后按F9键时更新交叉引用编号。如果不容易只选定交叉引用编号,请连同周围的文字一起选定,然后按F9键。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

 1) 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2)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3) 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 。

 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7,9,11-13]……

 4) 同一文献在论著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号,引文页码放在“[ ]”外, 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

 示例:张××[4]15-17……;张××[4]55……; 张××[4]101-105……

 文献重复引用标记:

 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只出现一次,其中不注页码;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著录引文页码例:

 主编靠编辑思想指挥全局已是编辑界的共识[1],然而对编辑思想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故不妨提出一个构架……

 参与讨论由于“思想”的内涵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2]1194,所以“编辑思想”的内涵就是编辑实践反映在编辑工作者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中国青年》杂志创办人追求的高格调——理性的成熟与热点的凝聚[3],表明其读者群的文化的品位的高层次…………“方针”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2]354……

 参考文献:

 [1] 张忠智科技书刊的总编(主编)的角色要求[C]//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建会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委员会,1997:33-34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 刘彻东中国的青年刊物:个性特色为本[J]中国出版,1998(5):38-39

 采用作者-出版年制时的文献重复引用标记见145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和关系:

 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或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表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如:

 a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

 例:(1)E-mail from Eugene Garfield,2005-11-30

 b档案资料

 例:(2)叶委员剑英关于安平事件调查结果的声明:1946-09-09,中央档案馆

 c内部资料

 例:(3)南京市教育局中教处内部资料《目标教学基础》有关章节

 d书稿

 例:(4)参考陶云关于物质理论书稿

 e古籍(1911年以前出版、无现代版本的各种版本)

 例:(5)[宋]沈括:《梦溪笔谈》,[元]大德九年茶陵刊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6)《纪文达公遗集》:卷十六,[清]纪昀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7) [唐]李复言:《续幽怪录》,[明]抄说集本,朱文钧藏

 有现代版本的古代著作应按普通图书列入文后参考文献

 f仅有中介文献信息的“转引自”类文献

 例:(8)转引自杨兴培:《危险犯质疑》,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如“转引自”类文献中有原文献,应将其原文献列入文后参考文献

;

如下 《周髀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数学典籍,成书时间大约在两汉之间 (纪元之后)也有史家认为它的出现更早,是孕于周而成于西汉,甚至更有人说它出现在纪元前1000年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公元纪元前后,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从先秦到西汉中期的数学成就该书作者已无从查考,只知道西汉著名数学家张苍、耿寿昌等人曾经对它进行过增订删补全书分做九章,一共搜集了246个数学问题,按解题的方法和应用的范围分为九大类,每一大类作为一章

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数学的蓬勃发展时期,计有《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等算学著作问世

》、《海岛算经》等10部数学著作所以当时的数学教育制度对继承古代数学经典是有积极意义的

公元600年,隋代刘焯在制订《皇极历》时,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等间距二次内插公式;唐代僧一行在其《大衍历》中将其发展为不等间距二次内插公式

贾宪在《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中提出开任意高次幂的“增乘开方法”,同样的方法至1819年才由英国人霍纳发现;贾宪的二项式定理系数表与17世纪欧洲出现的“巴斯加三角”是类似的遗憾的是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书稿已佚

秦九韶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1247年,他在《数书九章》中将“增乘开方法”加以推广,论述了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并且例举20多个取材于实践的高次方程的解法(最高为十次方程)16世纪意大利人菲尔洛才提出三次方程的解法另外,秦九韶还对一次同余式理论进行过研究

李冶于1248年发表《测圆海镜》,该书是首部系统论述“天元术”(一元高次方程)的著作,在数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尤其难得的是,在此书的序言中,李冶公开批判轻视科学实践活动,将数学贬为“贱技”、“玩物”等长期存在的士风谬论

公元1261年,南宋杨辉(生卒年代不详)在《详解九章算法》中用“垛积术”求出几类高阶等差级数之和公元1274年他在《乘除通变本末》中还叙述了“九归捷法”,介绍了筹算乘除的各种运算法公元1280年,元代王恂、郭守敬等制订《授时历》时,列出了三次差的内插公式郭守敬还运用几何方法求出相当于现在球面三角的两个公式

历史沿革

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是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1958年3月,与中华书局上海办事处合并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成为上海地区整理出版古籍的专业机构。1978年1月改为今名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成立之初便已开始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不同时代有代表性的作家及诗词散文等不同文学门类的作品选读、选辑,加以通俗的解说、详尽的注释。有的更用现代汉语翻译。精选历代名篇,加上说明、注释,以单篇或合订本形式,出版《中华活页文选》。还有古代重要典籍的今译,如《四书》、《五经》、老庄诸子,以及《孙子兵法》等,语译而外,有的还附原文。并出版一部分高等学校的文科教材。出版当代老中青著名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学术论著,如陈寅恪、郑振铎、郭绍虞、钱钟书、饶宗颐、吕思勉、岑仲勉、俞平伯等著名学者,或编为文集,或作为专题论著。此外,对海外汉学研究成果,有选择地出版《海外汉学丛书》。1962年起出版了不定期的学术刊物《中华文史论丛》。已成系列的有《文化春秋丛书》、《三百题系列新刊》、《十大系列丛书》、《生活文化丛书》、《文物鉴赏丛书》、《中华文明宝库》等等。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时期出版了《中国丛书综录》、《诗韵新编》、《变文字义通释》等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时期已设立了影印组。历年来影印的有《中国古代版画丛刊》、《古本戏曲丛刊》、《古本小说集成》、《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大型的《四库全书》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下设5个编辑室和1个编辑组。第一编辑室负责文学类;第二编辑室负责除文学以外的哲学、经济、军事、历史、艺术、科技等类以及《中华文史论丛》;第四、第五编辑室分别负责敦煌吐鲁番文献和《续修四库全书》,此外的影印工作由第三编辑室负责;一个编辑组负责临时性或突击性的某些书稿。

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古典文学出版社,由李俊民任社长兼总编辑;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时期,自1959年3月至1966年12月,由金兆梓任主任,总编辑一直是由副主任李俊民兼任。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后先后担任社长、总编辑的有李俊民、戚铭渠、魏同贤、钱伯城、李国章、赵昌平。

组织机构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主要组织机构有:党委办公室、社长、总编办公室、编审室、一编室、二编室、三编室、四编室、五编室、六编室、七编室、美编室、校对科、出版科、发行一科、发行二科、文化经营部、宣传信息科、人事科、财务科、行政科、储运部。

主要业务

大型集成性文献丛刊与古籍整理

《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已出:《俄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17册)、《法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34册)、《上海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4册)《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2册)、《北大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2册)、《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全7册),以及《俄藏黑水城文献》(已出11册),别外还推出《俄藏敦煌艺术品》(已出5册),《英藏黑水城文献》(全4册)等。中国出版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续修四库全书》,1800册于2002年全部出齐。

大型集成性资料《上海道契》,这是研究上海开埠史乃至中国近代经济史、社会史的第一手资料,全套30册于2004年出齐。举世瞩目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是近百年来所发现,战国商牍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文物史料。作为文学古籍整理的大型骨干工程《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共100种。此丛书是经重新整理的规模最大、最系统的古代文学家别集丛书。

学术著作

该社已出《中华学术丛书》、《海外汉学丛书》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中华学术丛书》汇集海内外一流专家的研究论著,《海外汉学丛书》译解日、美、欧洲汉学家经典性的古籍类论著,分别出版了10多种,《晚清民国学术书系》等均为学界重视而屡获嘉奖。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1997年整套推出,荣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标志着我社传统形态的学术论著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8年将继续推出版郭预衡先生耗时十余年的力作《中国文学史》(全四册),也以缜密精当为基本特色。《中西纹饰比较》、《諡法研究》、《求索真文明》、《夏商周青铜器研究》、《恩辨录》、《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史研究译丛》等论著更以崭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学术研究的新成果。

高品位、系列化的普及读物

该社按照"普及读物要出精品"的指导思想,出版了《中华古籍译注丛书》中《周易译注》、《仪礼译注》、《孟子译注》、《论语译注》等;《二十五史新编》更集全国各地二十四位专家,在保留旧史基本构架的基础上,兼取通史之长,删重补缺,并吸纳其他史乘乃至考古资料,以新的视角进行新编、新撰、新评,使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跃然于读者眼前。《二千年前的哲言》从数百万字的系统资料中反复研究筛选出561则语录,既集中体现了先秦哲人的主体精神,又构成切合时代需要的可读可诵的少而精的新体系,被青年学生誉为通向中华文化殿堂的门户, 副总理为此书题词。《新世纪文史哲经典读本》自2002年起陆续出版了40种,着重介绍了古代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名家与名作,为深入浅出的基本读物。《唐诗三百首》图文本系列10余种,以译文精当,通俗易读,版式新颖,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民俗文化丛书》10种和《文化中国经典旅程》5种,均以适合当代青年的笔调,系统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

大中型画册与工具书

大中型画册以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并具独占性的项目,与文物收藏、鉴定、欣赏相结合的系列画册为主。如《中国古代军戎服饰》、《追忆--近代上海图史》、《上海360°》、《古玩真赝对比系列》、《十九世纪中国市开风情》《大清帝国城市印象》、《中国大佛》等,以内涵的独占性与编撰的丰富文史价值为读者喜爱。《中国瓷器鉴定与欣赏》、《中国家具鉴定与欣赏》、《中国书画鉴定与欣赏》、《中国紫砂鉴定与欣赏》和《中华奇石》实用而高雅,兼具工具书性质。 权威性的古代工具书与集成性的今人编纂工具书是该社工具书出版的重点。前者以《说文解字注》、《王引之校改康熙字典》为代表,因版本精良,版面设计清晰,索引细致准确,长销不衰。后者先有《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后有《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等规模宏大,倾注了一代专业人员的心血,为学人所必备。

社会荣誉 获奖名单

1978年来该社共有300多种图书分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奖、金钥匙奖、上海市优秀图书奖等、中国图书奖。其中《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分获第一、第三届国家图书奖,《续修四库全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荣誉奖;《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朱子全书》(与安徽教育社共同出版)分获第一、第二、第三届、第五届、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华奇石》、《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分获第九、第十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参加书展

2008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历史上的大事件书系》参加上海书展。第一辑推出了《历史上的大阴谋》(骆玉明著)、《历史上的大谋杀》(梦寒生著)、《历史上的大预言》(寰视人著)、《历史上的大冤案》(成云雷著)、《历史上的大巫术》(黄晓峰著)等5种。

这套书选取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七十多桩大事件,以严谨翔实的史实材料和生动活泼的小说笔触,揭示这些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及深远的历史影响,而其中所总结出的深刻历史规律和教训,又不啻为一面反省现在、展望未来的宝鉴。把这些历史上的大事件串联起来阅读,其思索能达到一个更加深刻的程度。整个书系风格轻松活泼,图文并茂。

评价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图书在海内外学术界、读书界产生良好的影响。1978年来共有300多种图书分获国家图书奖、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奖、金钥匙奖、上海市优秀图书奖等。其中《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分获第一、第三届国家图书奖,《续修四库全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荣誉奖;《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朱子全书》(与安徽教育社共同出版)分获第一、第二、第三届、第五届、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华奇石》、《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分获第九、第十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文/李根勇

最近,同心出版社精装编版了,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人类社会丰硕的智慧宝库,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文化遗产——《二十四史全译》

特邀精通古代典章制度的专家整理,翻译志书,内容严谨可靠,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全国古籍整理出版小组重点项目,

收录二十四部史书,文白对照,译文准确,校勘精到,全88册,近亿字,近一亿字煌煌巨著,堪称二十四部史家绝唱,读中国,不可不读[二十四史]。今人读史,当读《二十四史全译》。

《二十四史》是由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四部史书的结集,自成书以来,一直作为一套完整的史书出版,流传,研究。《二十四史》由《史记》开篇到《明史》压轴,计约三千二百五十余卷,五千万字,系统记述了从中华始祖黄帝(公元前26世纪)起始,至清兵入关,明朝灭亡(1644年),上下四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从公元前104年司马迁撰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到1784年《二十四史》集典完成,历一千八百八十八年,其著期之长,涵盖之广,跨度之大,衔接之密,行笔之精,工程之巨,历史都很少见。

放眼世界列国,如此恢宏巨典,堪称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二十四史》不仅是史学和文学的宝库,更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人士大夫鉴往知来,治国安邦,修身齐家,为人处世的镜鉴。《二十四史》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了解中国不可不读《二十四史》。

镭射烫金,丝光绒布装裱,精美压凹纹饰,左栏《二十四史》原文,右栏《二十四史》译文,近期,由同心出版社出版,16开精装。真正的时尚古典,值得典藏。附配

《二十四史导读》及其《全译纪传人名索引》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

〈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

〈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

〈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

〈宋史〉〈金史〉〈元史〉〈明史〉

本套典藏书特点:

翻译工程浩大。据出版方推介,《二十四史全译》收录自《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史书,文白对照,原计原味,全译无删减。历时十三年,二百多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古籍研究所专家。二百多名古籍编辑,校对,制作人员经反复斟酌,修改,统一体例,精心校对,始竟其功。全书五千万字的译稿不断完善,每一部史书的译文都整体修改三次以上,出版前,原文,译文近一亿字的书稿共计精校十二遍。

真正的全译本。据出版方推介,近年来,先后出版了一些类似的译作,但多为选译,《二十四史全译》将纪,传志,表全部翻译;纪传人物不加择选,内容不加删减,编委会还组织精通古代典章制度的专家,对二十四史中占百分之二十的志书(制度史)如:天文志,五行志,礼乐志,舆服志,刑罚制,食货志等全部作了整理和翻译。这些艰深的制度史的系统整理和翻译,历史上都很少见,尤其具有文化价值。

文白双栏对照,方便阅读。《二十四史全译》采用双栏对照的排版方式,原文,译文互为参照,又互不影响,保证了阅读的顺畅。读原文者,能充分体味古汉语的古色古韵,遇到难点,对照原文,则迎刃而解;读译文者,读到精彩处,观照原文,更能感受到古汉语简健精微的魅力。阅读译文晓畅明白,引用原文练达准确。这种双栏对排的方式,为阅读使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阅读《二十四史全译》,读史,欣赏,学习古汉语,一举而三得。

  按照《中图法》应分为:

  I 文学2 中国文学 类

  根据图书资料的特点,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编制原则,确定分类体系,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组成二十二个大类。《中图法》的标记符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即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以下类目的划分。数字的编号使用小数制。现将五个基本部类及下设的二十二个大类列表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N 自然科学总论

  B 哲学、宗教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D 政治、法律

  Q 生物科学

  E 军事

  R 医药、卫生

  F 经济

  S 农业科学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T 工业技术

  H 语言、文字

  U 交通运输

  I 文学

  V 航空、航天

  J 艺术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K 历史、地理

  Z 综合性图书

  

  《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是由凤凰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作者阵容空前强大:丛书主编由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担任,由全国18所著名大学的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所长任编委会编委,各书译注者均为专家顶级学者。如选目科学译注通俗:丛书所选书目基本涵盖了我国历代文史名著。各书稿都有提要、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组成,提要简要介绍原著情况,使读者对原著有所了解;原文经过仔细校勘,精心选择底本;注释详尽,包括难字拼音,地名,人名,官制等各个方面,彻底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

  丛书特色三:书稿质量精益求精:丛书编委对书稿质量要求极为严格,每部书稿由作者完成后,还要在全国范围内邀请专门研究这一学术领域的两位专家初审,合格后再请两位编委审改,最后再由常务编委、编委、相关专家集中从头至尾审改。经过三次审阅程序,丛书的译注质量有了强有力的保证。

目前古籍出版社中还是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两块牌子吧,它们主要收的都是个人的文史类书稿吧

中华书局

文学·语言文字编辑室 010-63260495;历史·汉学编辑室 010-63458235

上海古籍出版社guji1@gujicomcn

社长、总编办公室021-64371213

编审室021-64152850

写作背景:

《水浒全传》共120回。作者施耐庵(约1296-1370),生于苏州城外施家港,取名彦端,字子安,号耐庵。元代至顺年间与刘伯温同榜进士,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做官。张士诚起兵后,施耐庵被邀请到了起义军中。

后发现张士诚等首领日益骄逸,施耐庵便带着弟子罗贯中逃到淮安,隐居在一个知友家中。此时施耐庵见楚州(今淮安)景色优美,就以当地的萧湖,勺湖,越胡,洪泽湖,白马湖,蓼儿洼湖荡芦苇沼泽及山东水泊梁山为背景。

更以淮安画家龚开画的有关《三十六人赞》为线索,闭门创作了巨作《水浒传》,《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等奇书,《水浒传》便在此做成。我不得不佩服施耐庵的想象力,因为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前人留下的简单素材,创作出波澜壮阔的108将《水浒传》。

扩展资料

创作基础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水浒传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