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河南“摸摸会”:汉族少女,
鉴于笔者正在撰写《当代中国女子性风俗调查报告》一书,故此有资料显示其实中国中原一带,此风俗同样有与我国西南彝族地区“摸奶节”一样的“摸摸会”。据笔者考证,河南登封一带,往古至今,一直保留着一种“女娲时代”的民间性习俗,即“摸摸会”,迄今为止大约已盛行五六千年时间。并据消息灵通人士介绍,最近登封市文化局,已将流行于民间传统性习俗“摸摸会”,列入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摸摸会”,又称“夜摸会”,乃流传于河南登封地区一项传统民间性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十四日夜,人们从各地纷纷赶到嵩山九龙潭,从十四日黄昏,通宵达旦至第二天黎明,仍不肯散去。“摸摸会“来历甚久远,据说可上溯至女娲时代。《易经》云:“有天地,而有万物。有万物,而有男女……”。《易·系辞》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自然界由阴、阳二气交感构成,人类因男女交接而产生。《黄帝内经》云:“女十四,男十六,即可交合受孕有子。”男女交合,则会一生二,二生四,繁衍不息。在生殖崇拜问题上,汉族与少数民族类同。起初,“摸摸会”只是为了适应氏族聚落之间由于战乱人丁缺少而促使人类生殖繁衍的一种无奈之举,后来演化为一种季节性的民间性风俗活动,以回顾远古时期“男女奔而不禁”,自由交媾的生殖需求。起初,或只在小规模的范围盛行,后来甚而流传开去,很快演变成一种全体国民参与的性习俗。 孔子曰:“郑曲*。”郑声,即“郑、卫之音”。原指春秋战国时期,郑、卫两国等地(今河南新郑、滑县一带)民间音乐歌舞。《论语·阳货》云:“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荀子·乐论》曰:“郑、卫之音,使人心*。”《吕氏春秋·本生》亦云:“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礼记·乐记》:“郑卫之乐,乱世之音也。”如上各书,都把郑、卫之音,斥之为有害于国家,有害于人心的*俗之乐舞。而广丘废于荒驰,桑间濮上之音,汇聚丰饶。商代古地,郑州登封一带,桑、濮之音盛行。《礼记·乐记》云:“桑间、濮上之乐,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桑间,在濮水之上(今河南濮阳一带,属卫地),故此历代典籍,往往将“郑、卫之音”同谓之。《汉书·地理志下》曰:“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殛聚会,声色生焉。”旧因称男女幽会,为“桑间、濮上之行”。当今学者闻一多先生《神话与诗》说:“宋、卫,皆殷(商)之后,所以二国风俗相同,都在桑林之中立社,而在名称上,一曰桑林,一曰桑中或桑间。” 桑林是男女相会祭祀高禖之地,古籍中时有显现,《山海经·大荒南经》郭璞注引《归藏》:“空桑之苍苍,八极之既张,乃有夫羲和,是主日月”。《天问》云:“焉有彼嵞(音,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通,即谓之交往(亦可理解为,“交媾”之意)。《天问》又云:“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用意已十分明了,说明“女歧”九子,均“野合”所生。据今人考,《天问》乃商周遗作(而非屈原所作,待考?),至少有商朝许多遗留痕迹。有不少学者相信(以傅斯年、陈旭为代表)楚文化是殷商文化一脉相传,巫觋之中各有分工。大致而言,其中主持仪式形式的称为“祝”,管理仪式行为的称为“宗”。“祝”以女为主,“宗”为男为崇。所以后来男子当朝,便有宗之说,如唐太宗、宋徽宗。“祝”者,既行礼仪形式,又兼主持祭禖,占巫术主导地位,是无疑的。否则巫术便称为“觋”了,而不会称之为“巫”。《楚辞章句》:“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而其阴阳人鬼又或不能无亵慢*荒之杂。”看来当年借祭祀而行男女云雨之事,谓之“狂欢”,这一看法和观点是可取的。 而河南登封一带,迄今仍盛行的“摸摸会”,尤为特别,据当地年纪大的人讲,过去有不少女子婚后不孕,她们为了求子,便趁夜黑人静,来到九龙潭圣母庙内,向圣母诉说衷肠,磕头焚香,祈祷求子。谁知圣母灵验,每来祈子的**第二年必生贵子,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九龙圣母成了送子观音。后来,为了感恩,她们便把农历五月十五,九龙圣母的生日定为还愿日,从十四晚悄悄来此,到天亮散去。每逢会日,除本地的善男信女三五成群到此焚香还愿外,巩义、新密等地群众也汇聚于此,规模达数千、上万人。“摸摸会”之习俗,故而一直延续至今。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四,是嵩山九龙潭的“摸摸会”,顾名思义,即是摸着“黑儿”赶会,缘于古代男女私会而渐渐兴起的“夜摸会”。相传,山上九龙潭圣母庙十分灵验,古代未婚男女纷纷来此祈求良缘,已婚男女则来求赐龙子凤女,往往有求必应。传说农历五月十五是九龙圣母生日,人们便此前一夜还愿,遂形成了每年一度的“摸摸会”,如今这个习俗已成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笔者去年七月六日,曾往之一游。大山深处,苍茫夜色之下,有趣山民,猎奇斗妍,男女趁黑夜而行,夹性于道。认识或不认识的,彼此相互开着玩笑,偶尔有胆大好奇之辈,出手款款,摸之不昧。所摸之处,仅限于双乳、臀部、大腿等处,少女避之不及,乃走而散之,奔逃于野,倘若有意者,竟往逐之,或逞其好,幽谷探寻,亦或有得。大庭广众之下,非礼折甚凶,女子亦往来交错,迎合温婉,裸乳解裙,奚落有声。四下黑漆漆的,到处影影绰绰,隐晦莫测。扣闷之声盈耳,顿消于荒僻之径。才听颤音之语,又闻呻唤之涕。氓女扑簌,情郎欢娱,荧荧憧憧之间,丛林闪烁若雾。石畔、草径、路边,崖顶、拐岩、林下,红男绿女,多有潜藏。奢乱经*,潆洄如流,翻蕊腾浪,白身滚条,摸摸不寐。往日沉静的山村,已是人欢马叫。至子夜,“摸摸会”气氛逐渐达到高潮,当地山民源源不断而来,嬉笑声中,“摸摸会”在空旷黑山白水之间,神秘上演。夜幕之下,九龙溪涓涓细流,崎岖之山路,没有护栏,路边是深深九龙潭谷。人流沿石板路,小心翼翼,向上攀登。九龙潭上,九龙圣母庙,香火燃烧正旺。庙内挤满了上香磕头还愿的香客,庙外不大场地上,坐满了黑漆漆的人群。有几位响男当众抚摸两个美不胜收的少女,被女方家长呵斥,亦不肯罢休,只能听之任之,索性由之而去。层层交错的人影中,我竟然看到几位少男少女,探怀入囊,索摸金乳,女子凄凄腾闪,却又暗中襄助,亦不知是否有契合之盟,或情谊所归,总之很是暧昧。灯火闪亮处,男声女答,互有唱和,妙对若流,神态如淡菊,人皆似花,韵色雀跃。 山上有免费的流水席,一桌挨着一桌,食物均是虔诚香客,从山下背来,自然是免费供应的。任何人到庙里,就像到家一样,热乎乎的面条、馒头和咸菜,让你吃个够。尽管彼此看不清面孔,但是并不影响相互交流,“摸摸会”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一批批赶会的人,与我们擦肩而过,一眼望不到头,估摸大约有上万人之巨。这里的人们,把形似棒槌之峰“都督山”,目之为男根之祖,将圣母潭,视之为女阴之宗。“摸摸会”暗示着阴阳山民,交合生殖之契。因之,嵩山“摸摸会”,乃原始生殖崇拜之体现,对研究中原缘故生殖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赴会之人,拥挤于庙前方寸之地。庙内男女信士高声诵经,溪边山崖男女笙歌。洞崖、绝壁、岩穴、荒野、路径、林中,男女调笑,相互幽会,奔而不禁,野合欢畅,骋娱交媾,摸而缱绻,相互默默。整个“道袍沟”,成为一条沸腾的不夜之谷。男女之间,多有怜惜之规,亦有十数人摸一女者,但大多数是因该女漂亮如仙,或过于放荡不羁。所过目者,乳影飞动,肉艳似海,美臀香腿,如绸若练。远处仙乐飘飘,近旁裙色翻浪。衣襟洞开者有之,而或双乳如星,飞射夺目,乳晕朵朵,愈发凄迷。男子如探囊取物,女子若腹抱月光。怀沙握玉,轮回摸摸,手手相携,林林掩映。千百年来,人们怀着经久不息美好的祈愿,祝情纳福,彼此交际,其影响远远辐射至郑州、偃师、巩义、荥阳、新密、许昌、禹州、汝州、伊川、洛阳等地,赶会的人们,每年有数十万之属。 据报载,今年闰五月,周一还有场“摸摸会”。重重大山深处,苍茫夜色之下,一个谈情说爱的幽境,一个求得贵子的灵地,让嵩山九龙潭“摸摸会”,更具有了几分浪漫,几分神秘。这种奇会,此种意境,对于好奇爱玩儿乐于探幽探险的男女,更是一个“猎情寻艳”绝好的去处。
华佗-华佗,字元化,出生在东汉未年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的一个普通士族家庭,约生于汉冲帝永熹元年(公元145年),卒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华氏家族本是一个望族,其后裔中有一支定居于谯县以北十余里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华庄。至华佗时家族己衰微,但家族中对华佗寄托了很大的期望。从其名、字来看,名“佗”,乃负载之意,“元化”是化育之意。华佗自幼刻苦攻读,习诵《尚书》、《诗经》、《周易》、《礼记》、《春秋》等古籍,逐渐具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
在华佗成长的过程中,除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外,盛产药材的家乡也给他以不少的影响。谯县出产多种药材,如“毫芍”、“毫菊”,早已闻名天下。再加水陆交通较为发达,所以谯县自古就是一个药材的集散中心。至今在毫县的通衢大街上,中药材货栈比比皆是。幼年的华佗在攻读经史的同时,也留心医药,当地父老传说他曾在泥台店一带读书养性,学医识药。
在封建社会里,读书人大多以出仕做官为荣。而华佗则不然,他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终身以医为业,矢志不移。他青少年时期,正值东汉桓帝、灵帝之际,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纲不正,政出私门,卖官鬻爵,贿赂公行。对百姓敲骨吸髓,疯狂榨取,人民陷入了深重的苦难之中,华佗目睹官场之腐败和苍生之苦难,决心弃绝仕途,以医济世。当时朝廷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对华佗的品行、学识很为赏识,太尉黄琬要征辟他为官,华佗谢绝了,沛相也荐举华佗为孝廉,对此他也婉言谢绝了。这充分表明了华佗志向的坚定和品德的高尚。
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要是精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当时我国医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望、闻、问、切四诊原则和导引、针灸、药物等诊治手段已基本确立和广泛运用;而古代医家,如战国时的扁鹊,西汉的仓公,东汉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慕荣利富贵、终生以医济世的动人事迹,所有这些不仅为华佗精研医学提供了可能,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
在华佗多年的医疗实践中,他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病位,对症施治。一日,有军吏二人,俱身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用发汗药,一用泻下药,二人颇感奇怪,但服药后均告痊愈。原来华伦诊视后,已知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非泻下难于为治。又有督邮顿某,就医后自觉病已痊愈,但华佗经切脉却告诫说:“君疾虽愈,但元气未复,当静养以待完全康复,切忌房事,不然,将有性命之虑。”其时,顿妻闻知夫病已经痊愈,便从百里外赶来看望。当夜,顿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后果病发身亡。另一患者徐某,因病卧床,华佗前往探视,徐说:“自昨天请医针刺胃管后,便咳嗽不止,心烦而不得安卧。”华佗诊察后,说:“误矣,针刺未及胃管,误中肝脏,若日后饮食渐少,五日后恐不测。”后果如所言而亡。某郡守患疑难症,百医无效,其子来请华佗,陈述病情,苦求救治。华佗来到病人居室,问讯中言语轻慢,态度狂傲,索酬甚巨,却不予治疗而去,还留书谩骂。郡守原已强忍再三,至此大怒,派人追杀,踪迹全无。愤怒之下,吐黑血数升,沉疴顿愈。原来这是华佗使用的一种心理疗法,利用喜、怒、优、思等情志活动调理机体,以愈其疾。
华佗对民间治疗经验十分重视,常吸取后加以提炼,以治疗一些常见病。当时黄疸病流传较广,他花了三年时间对茵陈蒿的药效作了反复试验,决定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施治,救治了许多病人。民间因此而流传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华佗还以温汤热敷,治疗蝎子螫痛,用青苔炼膏,治疗马蜂螫后的肿痛;用蒜亩大酢治虫病;用紫苏治食鱼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黄精补虚劳。如此等等,既简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中年以后,华伦因中原动乱而“游学徐土”。徐州是江淮重地,有郡、国六,下辖六十二个城、邑,人口二百余万,首府为彭城(今江苏徐州)。民间传说他就住在彭城附近的沛国(今江苏沛县)。其实华佗的行医足迹,遍及当时的徐州、豫州、青州、兖州各地。根据他医案中所及地名查考,大抵是以彭城为中心,东起甘陵(今山东临清)、盐读(今江苏盐城),西到朝歌(今河南淇县),南抵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南直至谯县(今安徽毫县),即今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省广大地区,方圆达数百平方公里。在行医的同时,为了采药他还先后到过朝歌、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彭城卧牛山、鲁南山区和微山湖。由于行踪地域广阔,又深入民间,华佗成了我国历史上民间传说众多的医家。
就这样,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华佗的医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对此,《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一段内容相仿的评述,说他善于养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用药精当(“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针灸简捷(“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手术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滴洗”)。所留医案,《三国志》中有十六则,《华佗别传》中五则,其他文献中五则,共二十六则,在先秦和两汉医家中是较多的。从其治疗范围看,内科病有热性病、内脏病、精神病、肥胖病、寄生虫病,属于外、儿、妇科的疾病有外伤、肠痈、肿瘤、骨折、针误、忌乳、死胎、小儿泻痢等等。
正当华佗热心在民间奉献自己的精湛医术时,崛起于中原动乱中的曹操,闻而相召。原来曹操早年得了一种头风病,中年以后,日益严重。每发,心乱目眩,头痛难忍。诸医施治,疗效甚微。华佗应召前来诊视后,在曹操胸椎部的鬲俞穴进针,片刻便脑清目明,疼痛立止。曹操十分高兴。但华佗却如实相告:“您的病,乃脑部痼疾,近期难于根除,须长期攻治,逐步缓解,以求延长寿命。”曹操听后,以为华佗故弄玄虚,因而心中不悦,只是未形于色。他不仅留华佗于府中,还允许他为百姓治病。公元208年,曹操操纵朝政,自任丞相,总揽军政大权,遂要华佗尽弃旁务,长留府中,专做他的侍医。这对以医济世作为终身抱负的华佗来说,要他隔绝百胜,专门侍奉一个权贵,自然是不愿意的。何况,曹操早年为报父仇,讨伐徐州的陶谦,坑杀徐州百姓数万人,尸体壅塞,泗水为之不流,接着又连屠取虑、夏丘诸县,所过“鸡义亦尽,墟邑无复行人”。徐州是华佗后期行医和居住之地,与百姓休戚与共,内心岂不愤慨!因而决心离开曹操,便托故暂回家乡,一去不归。曹操几次发信相召,华佗均以妻病为由而不从。曹操恼羞成怒,遂以验看为名,派出专使,将华佗押解许昌,严刑拷问。面对曹操的*威,华佗坚贞不屈,矢志不移。曹操益怒,欲杀华佗。虽有谋士一再进谏,说明华佗医术高超,世间少有,天下人命所系重,望能予以宽容,但曹操一意孤行,竟下令在狱中处决。华佗临死,仍不忘济世救民,将已写好的《青囊经》取出,交狱吏说:“此书传世,可活苍生。”狱吏畏罪,不敢受书。华佗悲愤之余,只得将医书投入火中,一焚了之。后来,曹操的头风病几次发作,诸医束手,他仍无一丝悔意,还说,“佗能愈吾疾,然不为吾根治,想以此要挟,吾不杀他,病亦难愈。”直到这年冬天,曹操的爱子曹冲患病,诸医无术救治而死,这时曹操才悔恨地说:“吾悔杀华佗,才使此儿活活病死。”
华佗一生有弟子多人,其中彭城的樊阿、广陵的吴普和西安的李当之,皆闻名于世。为了将医学经验留传于后世,华佗晚年精心于医书的撰写,计有《青囊经》、《枕中灸刺经》等多部著作,可惜不传。
曹操-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花木兰-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传说纷坛,莫衷一是。
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徐渭在《四声猿传奇》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庄 子:战国蒙城人。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真经》,内篇集中代表庄周思想;外篇、杂 篇则是以后庄子学派言论汇编。《史记》有传,蒙城有庄子祠。
马玉昆:清末蒙城人。清军名将。马玉昆的勇敢善战,却为日人所畏惧,如大平山之战,连日方的战史中也不得不承认:“此日之中国兵颇为顽强”,“忠勇力战”,“决无退却之色”。
任永清:蒙城人,淮军旧将。北洋陆军将领。
过之纲:蒙城人。在西北军长期管理财金工作。
张 良:西汉亳州人。为刘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时,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城、笼络韩信等策略,并主张追击项羽,彻底消灭楚军,皆为刘邦所采纳。曾与韩信整理编次春秋战国以来各家军事著作。 汉朝建立,封留候。
华 陀:东汉亳州人。“神医”。“外科之祖”发明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创造“五禽之戏”。
曹腾:东汉亳州人。东汉末年大宦官。宽厚仁爱。
曹 操:三国亳州人。魏武帝。 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其诗今存20余首乐府诗。昂扬之精神,宏伟气魄与慷慨不平之感情,形成其特有的风格,对五言诗发展贡献较大。散文有40余篇。诗文皆为后世传诵。
曹 洪:三国亳州人。魏国名将。骠骑将军。
曹 仁:三国亳州人。魏国名将。大将军、大司马。
曹 真:东汉亳州人。魏国名将。大将军。太司马。
曹 丕:三国亳州人。魏文帝。为当时文坛领袖。其诗“燕歌行”为现存最以早一首七言诗。所 著《典论·论文》为我国较早之文艺理论批评专著。现存诗歌约40首。有《典论》5卷、《 列异传》3卷,文集2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文帝集》。谥文帝。
曹 植:三国亳州人。建安杰出诗人。其诗歌艺术性极高,对``五言诗发 展起极大推动作用。今传《曹子建集》10卷。
许褚:三国时期亳州人。魏国猛将。在曹操宛城战张绣时,因屡建战功,赐关内侯。后与马超大战于潼关,威名大振。因勇猛知名,军中外号“虎痴”。曹丕称帝时,封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曹睿即位后,又进封许褚为牟分侯。许褚病死后,被追赠为壮侯。
夏候敦:三国时期亳州人。魏国大将。从征孙权还,官拜前将军。曹丕封魏王。任为大将军。
夏候渊:东汉末年亳州人。魏国名将,与张辽、曹仁、徐晃、张郃并称五大良将。
夏候玄:三国时期亳州人。征西将军。早期玄学领袖。书法家。著有《夏候玄》集。今佚。
朱粲:隋亳州人。隋末农民起义首领。号“可达寒”,自称“迦楼罗王”。“引军渡淮”,转战湖北竟陵陵、沔阳,后转山南。在冠军(今河南邓县西北),称楚帝,年号为“昌达”。攻陷邓州,有众二十万人。因乏军粮,首领杨士林、田瓒率兵叛朱粲,朱粲大败于淮源,被王世充拜为龙骧大将军。
李 绅:唐亳州人。曾作《新题乐府》20首,其“锄禾日当 午,汉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诗哙炙人口。
陈 抟:后唐亳州人。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 。著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及《先天图》。其学说后经周敦颐、邵雍加以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的组成部分。另著有《指玄篇》,言导养还丹之事。好读《易经》,善诗,《全唐诗》 录有多首。
曹 霸:唐亳州人。唐画马最最著名。杜甫作有《丹青引》及《观曹针军画马图》二诗,对其画艺极加称赞。
鲁宗道:唐亳州人。1017年诏两省置谏官,六员首推宗道为右正言,多所论 列,宋真宗意颇烦。宗道耻于尸禄,请得罢去。真宗觉悟,遂于殿壁书“鲁直”二字。后晋 升户部员外郎兼右谕德,迁左渝德直龙图阁。仁宗即位后,迁户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 判吏部。1022年升尚书礼部侍郎,以正直敢言,贵戚惮之,称“鲁头参政”。卒赠兵部尚书,谥肃简。
龚得树:清亳州人。捻军起义首领。
吴楚奇:清亳州人。清初画家。诗画名冠江南。著有《鸿皋琐说》、《汀南吟草》等。现存有《西江游览图咏》,内有山水画21幅。
刘金定:宋代蒙城人。巾帼英雄
孟汉卿:元代著名杂剧家。公案戏《张孔目智勘魔合罗》不仅在当时影响很大,而且流传至今。
薛蕙:明亳州人。明代著名诗人。字君采,号西原,晚号大宁居士。著有诗文集《考功集》,另有《西原遗书》、《约言》等。 学识渊博,为当时学者敬重,称西原先生。
薛凤翔:明亳州人。《牡丹史》作者。为牡丹作记、作谱,记述之详尽而言,则首推《牡丹史》。
姜桂题:亳州人淮军旧将。北洋陆军将领。
老子:楚国涡阳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所著《道德经》。
张乐行:清涡阳人。捻军起义首领。
张守禹:清涡阳人。后期捻军著名首领。
张禹爵:清涡阳人。袭爵为太平天国幼沃王,是捻军中最年轻的将领。
李奇茂:涡阳人。台湾著名水墨画大师淡江大学艺术中心主任。
鲁山县历史悠久。古代鲁阳,汉置县,唐始名鲁山,现属河南省平顶山市。是春秋战国之际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唐代文学家元结、宋代抗金名将牛皋的故乡。先贤的许多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之元次山碑至今仍保存完好,伫立于鲁山一高院内,是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鲁山众多的文物古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建置沿革汉于此置鲁阳县,属南阳郡,后汉。魏晋沿置不变.北魏太和间改县日山北,鲁阳降为镇,十八年(494)置荆州,旋罢州置鲁阳郡.永安二年(529)改置广州,辖区甚大,相当清代、汝州直隶州、南阳府、汝宁府等地。后周改日鲁州,县日鲁山,以后州屡废而县不变.长期属汝州,明初一度改属南阳府,成化二年(1466)还治汝州,清因之.民国初,属河洛道,以后撤道,直属省辖、建国后,属许昌专区,启1985年起为平顶山市辖县。
历届修志县之有志可远溯至北魏刘芳之《广州先贤传》。此虽非指鲁阳一地而言,但作为治所,似应为书中之主要部分。惜久佚.刘芳字伯文,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任国子监祭酒。徐州大中正.《魏书》有传.至明代,官府曾一修再修:初修于嘉靖间,原刊尚存,经上海古籍书店影印后,流传甚广.而修于万历间的两种。却已散佚此二种一为万历二十年(1592),县教谕王世突所修者,《内阁藏书目录》、《千顷堂书目》均著录.
再为知县罗应辰所修者。应辰,南直隶芜湖(今安徽属县)人,来任日期无考.清代几五修:顺治志由县令吕士龙主修,佚。士龙。北直隶沧州(今河北省沧县)拔贡,顺治十年(1653)来任.继修之康熙。乾隆、嘉庆三志均存;另有道光间,郑銮所纂修之志书一种今上海图书馆仅存残编二卷.此县明清两代共修志八种,今存者仅五种,佚者三种.二为明志,一为清志.至《广州先贤传》,不仅早佚,且亦不应视为本县县志,以上顺便提及。以示与本县之关系。
禹州市属于河南省许昌市。
禹州(钧),别名夏邑、阳翟、钧州,位于河南省中部,东接许昌市建安区 、长葛市,北靠新郑市、新密市,西北邻登封市,西及南部连汝州市、郏县、襄城县,是河南省辖县级市,下辖26个乡镇(街道),678个行政村(社区)。
禹州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横贯西北、东南的 颍河为界,构成北(具茨)、南( 箕山)两大山系,环抱 颍川平原。禹州市处于大陆季风区,风向、风速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年平均风速每秒为25米,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常年主要风为东北风。
地理位置
许昌市西部为低山丘陵,最高海拔1150米,东部为淮海平原西缘,最低海拔5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地貌景观呈东西向分带,按地貌成因及形态组合,可分为平原、山地和岗地三大类。
许昌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 。 许昌古文化有史前文化系列、汉文化系列、三国文化系列、寺庙建筑文化系列、钧瓷文化系列等。
—许昌市
伽在佛教里读音:qié。
佛教的伽蓝寺中伽读qié。另外,姓氏,读音:qié,主要聚居于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桂村乡。2006年度入选河南省十大罕见姓氏。姓氏来源与佛教无关,可能起源于彝族。读音:jiā。朝鲜乐器伽倻。
读音:gā,伽马射线(科技术语)。瑜伽的伽正确读音为gā。瑜伽”(Yoga)一词源于梵语词根“yuj”(意为束缚、支配),与现代英语中”束缚“(yoge)一词和拉丁词中”轭脉“、”牛轭“(jugal,jugum)是同源词。它们都起源于原始印度欧语系的词根”yeug”,本意为“联结”、“结合”、“和谐”。
古籍解释
子集中人字部伽 ·康熙笔画:7,部外笔画:5。《广韵》《集韵》《韵会》求迦切《正韵》具牙切,𠀤音茄。伽蓝,神名。又《梵书》那伽,龙也。竭伽,犀也。僧伽蓝,众园也。译云园,取生植义,今浮屠所居是也。凡称释氏曰僧伽。
又《旧唐书·柳公绰传》精释典瑜伽,智度大论,皆再钞。《法苑珠林》有瑜伽论。又《南方草木状》术,西域谓之乞力伽。又《酉阳杂俎》那伽花,状如三脊,无叶,花色白,心黄,六瓣,出舶上。又《本草》覆盆子,一名毕楞伽。又伽那,象也。见《騈雅》。又摩伽,异兽名。《徐氏宾远赋》兽则摩伽招贤。
三皇五帝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燧人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皇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颛顼
颛顼,姓姬,号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帝喾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
尧帝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帝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好有虞氏,故称虞舜。舜之父瞽叟,其弟名象。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实际上,当舜之时,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死后,禅位于禹。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黄",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史记·始皇本纪》载有李斯奏议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这泰皇之所以最贵,是因为它所指系人皇这个天,地,人三皇是个笼统的概念,给它具体化后,则出现了几种意见
一种意见称三皇帝为伏羲,女娲,神农;
另一种意见称三皇为伏羲,神农,燧人;
第三种意见称三皇为伏羲,神农,祝融;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三皇是伏羲,神农,共工
这几种意见中,伏羲,神农为大家所公认,其余几位则看法不一女娲因其补天,拯救了人类,其功不可没;燧人钻木取火,让人饱尝熟食美味,可谓恩重泰山;祝融"绝地通天",能分人神之界,其功盖千秋;而共工一怒之下,撞断天柱,使天地日月骤变,实在是神通广大此四位都算得上造世的英雄,其功夫难分高下,谁能占据三皇之一的位置,很难定论
再说五帝,也有不同看法
其一称五帝为炎帝,黄帝,颛顼,太皞,少皞;
其二称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这其中的炎,黄二帝已被大家公认,其余几位有待考证颛顼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帝喾是黄帝和长子玄嚣的孙子,而帝尧则是黄帝孙子的孙子他们都是黄帝派生出来的,似乎应该只占据五帝之一舜是因尧禅让继位,与黄帝无血亲,应占一席之地
-------------------------------------------------------------------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三皇
新疆岀土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图:女娲执规,伏羲执矩。燧人、伏羲、神农
伏羲、女娲、神农
伏羲、祝融、神农
伏羲、神农、共工
伏羲、神农 、黄帝
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其中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意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另一种解释为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王,以第一与第四种说法较为常见。
历史
现在对于这一时期历史的认识存在很多争议,但是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原始社会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由于对这一历史时期现存的资料大多和神话传说纠缠在一起,许多事情很难判断真伪。基于史料,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
最早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这个部落大约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附近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并且结为联盟。最后,黄帝又收复了周边各个部落。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就是由此产生的。现在的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是来自于此"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黎,一个受天地灵气而孕生的小子,历经劫难,最终成为开天辟地后的第一皇:泰皇(天皇)火祖燧人氏
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中国的古史传说中,到战国时期形成几种“五帝”说;战国末始有“三皇”一词,到汉代才形成几种置在五帝前的“三皇”说。
“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汉代所定的人间历史上的“三皇”有五说:①《尚书大传》为燧人、伏羲、神农。《礼·含文嘉》、《春秋命历序》亦同此说而以燧人居中。②《春秋运斗枢》为伏羲、女娲、神农。③《礼·号谥记》为伏羲、祝融、神农。《孝经钩命决》引《礼》同此,但以祝融居末。④《白虎通》说为伏羲、神农、共工。⑤西汉末的《世经》所排古史系统,在黄帝和颛顼之间加有少昊金天氏,使战国时说的“五帝”中多了一帝。于是有人把原五帝之首的黄帝升为三皇,与伏羲、神农并列。首先是《礼·稽命徵》持此说,张衡上汉顺帝书及其后的皇甫谧《帝王世纪》亦从之。接着是伪《尚书序》宣扬此说,由于它的经书地位,从此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历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其实上述诸说皆为西汉末以后纬书所编造的神话。
汉代仍传有天神中的三皇,西汉末纬书《春秋命历序》、《始学篇》等以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道教经典中的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还具人形(一说他们分别有十二头、十一头、九头);“中三皇”则具人面蛇身或龙身,分别有十三头、十一头、九头(一说以中地皇为有巢氏、中人皇为燧人氏);“后三皇”中的“后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汉代画像石和帛画即多此形象。
“帝”原指天帝,人间的“五帝”一词在孟子时尚未出现,他书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但无人名,只在其《议兵篇》中称尧、舜、禹、汤为“四帝”。《孙子兵法》有“此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句,似亦有四帝、五帝之称(但梅尧臣谓此“帝”字系“军”之讹)。《管子》及《庄子》所屡称“三皇五帝”,也都未指实人名。其实,自西周至春秋战国时记载神话和历史传说文籍中,先后出现了很多古帝或宗神名号,大抵居西边的有黄帝、炎帝以及伯夷、共工、鲧、禹、四岳、稷(弃)、高圉、太王、玄嚣、蟜极、昌意、青阳等,居东边的有太皞、少昊挚、颛顼、高阳、高辛、尧、羿、浞、浇、俊(即舜、喾)、契、冥、上甲微等,地区未明的有帝鸿氏、缙云氏、金天氏、烈山氏、陶唐氏(前二者可能在西、后三者可能在东)等,由东而西的有伯翳、非子等,本在东而一部南移的有祝融即重黎,及其后裔八姓(如季连芈姓为楚祖)等等。《庄子·胠箧》列举了古帝十二名及全书中屡次提到其他古帝,《六韬》列举了古帝十五名,《逸周书》所列古帝多达二十六名。由于战国后期五行说逐渐建立,凡事都要凑五为成数,于是在上述许多古帝王中,遂有罗列“五帝”的必要,并出现了下列五种五帝说。
①《五帝德》所说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其说根据《国语·鲁语》对他们的赞誉而定。《帝系》为其编造了以黄帝为始祖的世系。《吕氏春秋》及《史记·五帝本纪》承用了此说。
②《战国策·赵策》与《易·系辞》提出的宓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五人。《庄子》、《淮南子·淑真训》及《三统历》亦承此说。《通鉴外纪》反对三皇五帝说,但其所列最早的帝王仍是此五人。
③《吕氏春秋·十二纪》所载的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礼记·月令》亦同此说。王符《潜夫论》并将古代各帝王部分别纳入此五帝的血胤系统之下。
④《世经》所编排的古史系统依《十二纪》与《月令》,在黄帝与颛顼之间有少昊,郑玄注《中侯敕省图》即加少昊于第一个五帝说,谓五帝有六人,俱合于五帝座星。然东汉以来《稽命徵》等之说,把黄帝升为三皇之一,皇甫谧《帝王世纪》从之,而以少昊以下五人为五帝。于是伪《尚书序》即据以将《世经》前面三名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接着的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⑤《通鉴外纪》及《路史发挥》引梁武帝萧衍画像碑述,以黄帝、少昊、颛顼、喾、尧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说。但梁武只有《通史》六百余卷,据陈立《白虎通疏证》,以为画像碑述可能是《武梁祠堂画像碑述》之讹,则此说仍出自汉人。
至于神话中的天神,《山海经》中皆称帝,其后亦有“五帝”之称,如《楚辞·惜诵》有“令五帝”句,与“指苍天”、“戒六神”并举,是皆指神。又《晏子春秋》有“楚巫请致五帝以明君德”句,显然皆指天帝。故《史记·封禅书》载汉高祖刘邦说:“吾闻天有五帝”。即述战国末流行之说。同时有五色帝之说,奏设祭祀白、青、黄、亦四上帝祠,汉高增祀黑帝之祠。至《春秋纬·文耀钩》,五色帝始有名字:“苍帝曰灵威仰,亦帝曰赤熛怒,黄帝曰含枢纽,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纪。”郑玄注《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句,即引此诸名为“太微五帝”,谓“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把地上五帝说成是天上五帝所感生,提出了“感生帝”之妄说,王肃已斥其谬。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有巢、燧人、庖牺(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
三皇五帝,是 中国 在 夏朝 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燧人 、 伏羲 、 神农
伏羲 、 女娲 、 神农
伏羲 、 祝融 、 神农
伏羲 、 神农 、 共工
伏羲 、 神农 、 黄帝
黄帝 、 颛顼 、 帝喾 、 尧 、 舜
宓戏( 伏羲 )、 神农 、黄帝、尧、舜
太昊 、 炎帝 、黄帝、 少昊 、颛顼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本文2023-08-06 00:09: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6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