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分哪些种类
雕版印刷的出现
书册制度
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宋浙本
宋建本
宋蜀本
辽本和金平水本
元刻本元浙本
元建本
明刻本明前期即从洪武到弘治的刻本
明中期即从正德到隆庆的刻本
明后期即从万历到崇祯的刻本
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清前期即从顺治到雍正的刻本
清中期即从乾隆到咸丰的刻本
清后期到民国即从同治到宣统民国的刻本
活字本
套印本
插图本
抄本
稿本
批校本
影印本雕版印刷的出现
书册制度
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 宋浙本
宋建本
宋蜀本
辽本和金平水本
元刻本 元浙本
元建本
明刻本 明前期即从洪武到弘治的刻本
明中期即从正德到隆庆的刻本
明后期即从万历到崇祯的刻本
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 清前期即从顺治到雍正的刻本
清中期即从乾隆到咸丰的刻本
清后期到民国即从同治到宣统民国的刻本
活字本
套印本
插图本抄本稿本批校本影印本展开 我国古代的图书,主要是以写本和印本两种形式流传后世的。由于写刻的时代不一,地区有异,写刻者不同,以及抄写方式和刻写方式的差别等原因,古代图书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版本。我们通常把研究这些版本的学问叫古籍版本学。
编辑本段雕版印刷的出现
印刷术是我国发明的,开如发明的是雕版印刷,这应是家喻户晓的事情。所谓雕版,是指用木板雕刻。木板选料有讲究,质地太松不适宜,所以一般用梨木和枣木,前人把刻印书叫做“付之枣梨”, 印书一般都用黑墨,但第一遍印时为了便于三校,有时也用蓝色或红色印,清代以到民国时刻书则多用红印,也有用蓝印,当然也可以不用红蓝试印直接用黑墨印。 雕版印刷发明的时代,明清以来有种种讲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隋文帝开皇时说和唐太宗贞观时说。雕版印刷进入五代,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即不再停留于刻民间需要的日用印刷品以及一些字书、宗教读物,而转入刻印正统的书籍。重点是刻经,这不仅因为在封建社会中经是最主要的、为人所必读的书籍,而且和唐以来推地科举制有很大关系。
编辑本段书册制度
是指书籍的形式,再具体点可以说是单指书籍的外形,而不包括书籍的内容,也不包括书籍的材料,以及抄写、刊刻或其他印刷的方法。 “旋风叶”是从卷子演变成册叶的第一步,或者可以说是从卷子到册叶的过渡形式。翻到哪里就可翻到哪里,查找起来极其方便,即使从头到尾翻一遍也极其迅速,迅速得像旋风一样,于是给它起了个“旋风叶”的名称。旋风叶进一步演变就成了“蝴蝶装”。到蝴蝶装书已不用长条木板印刷而改用长方块木板印刷,成为若干单页装订起来的书籍。
纸面上印版所占的地方,叫“版面”。版面以外空白的余纸,上边叫“天头”,下边叫“地脚”,左右都叫“边”。版面的四周叫“版框”,拼成版框的粗线叫“边栏”,也叫“栏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左右叫“左右栏”。边栏只有一条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在粗线内侧现加一条细线叫“双边”或“双栏”。有“四周单边”、“左右双边”、“四周双边”三种形式,而绝无作上下双边而左右单边的。版面用直线划分成若干“行“。版面中间一行,不刻正文(当然也不刻小注),叫“版心”,也可叫“中缝”。版心往往用花纹或横线分划成三段,花纹按其形状叫“鱼尾”。只有上面一个鱼尾,下面用横线的叫“单鱼尾”,上下都有的叫“双鱼尾”。 蝴蝶装有个缺点,即由于书页的后半页的背面和第二页前半页的背面不相连,读下去必须连翻两页,平时打开书来,也往往遇上空白的背面,不方便。于是,有人把书页的反面对后面折起来(像后来的线装书那样),让书页的两个外边粘在书背上,就成为“包背装”,也叫“里背装”。 现在的线装,是明代中期出现的。其所以出现,当是由于包背装在书背处易于破损,破损了光靠两三个纸捻不能把书脑部分压平伏,书的右上右下两角卷起来很不美观。于是在包背装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即在打孔订好纸捻后,不再用整张书衣而改用两张半页大小的书衣,分置书前书后,然后在书脑处再打孔穿线订成,所以叫线装。线装是有一定规格的,一般只打四个孔,叫“四针眼装”,厚一点的书有时在上下角各多打一个孔,叫“六针眼装”。书衣在明代多用蓝色(也称磁青色)和棕色(也称古色、古铜色),清代则棕色多一点,个别也用混金的,但清末民国时又喜用蓝色。绝大多数用纸裱两至三层,也有用绫或绢裱制的。在前后书衣和正文之间至少订进一张空白纸,有时可多至两三张,叫“护页”或“副页”,也有人称之为“看页”。 明清时喜欢给线装书做“书套”,雅一点也称之为“函”。用硬纸做亲里,外面裱糊蓝布,里面裱糊白纸,把书四边包起,用两个牙签插紧,只空出书头和书根,讲究的则不用蓝布而用锦,有时还把书头和书根也包起来,叫“四合套”。四合套中讲究的更把书头、书根的两块接边处挖成云纹镶嵌,叫“云字套”。但这些书套因为用桨糊裱 ,易被鼠咬,日子外了又易散坏,因此好多人喜欢用所谓“夹板”。这是用两块和书册一样大小的木板,上下两头各穿上一根布带子,把书册夹住扎牢。木板要结实,多用梓木、楠木、花梨木、枣木、樟木之类。此外,还有些文物性的善本书除了用书套或夹板外还常做精致的木匣子或小木箱子装起来,匣里或社会公德同上刻上书名、版本、册数以及收藏者姓名字号。
编辑本段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
宋浙本
北宋继承五代的传统,以官刻为主,官刻中又以国子监词条一即监本为主。 南宋泊本中的官刻本仍以国子监粞为主。当时礴京国子监的书版都被金人弄走了,为了满足读书的需要,新京城颐安府即杭州的国子监覆刻了北宋监本的经注和单疏,现存的《周易正义》、《春秋公羊传疏》、《尔雅疏》就都是南宋初年的监本,不过有的版片已经后来修补过。
宋建本
北宋时福建地区刊刻的书,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两部佛教的《大藏经》,一部是北宋元丰三年在今福州开刻的《万寿藏》,一部是政和二年在同地开刻到南宋乾道八年才完成的《毗卢藏》。 古藉版本学上所说的宋建本,主要是指建宁府建阳县的坊刻本。因为建宁府在宋代属于福建路,而福建地区古称为闽,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闽本。北宋时的建阳坊刻本没有能流传下来,传世的都是南宋时所刻,其为数不多,几不亚于浙本官刻而大大超过杭州的陈、尹诸家坊刻。
宋蜀本
唐五代以来,今四川成都成为与杭州东西对峙的全国雕版印刷中心。北宋开宝四年中央政府专门派人到成都开刻了我国最早的一部印本佛教《大藏经》,也称《开宝藏》,是卷子本,字体颇有唐写卷子本的味道,多少夹杂点北魏字体的成分,现在还保存有一些零卷。早期的蜀本已经看不到了,保存下来的最早也只是北宋末南宋初的刻本,此外都是南宋本。
辽本和金平水本
辽的刻书技术应是从宋传过去的。刻书中心大概不会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辽的政治中心上京,辽的南京即今北京,倒有成为刻书中心的可能,但也无明文可稽。刻本则长期以来从未有人见过。今天见到的辽刻本,是在山西应县发现的。应县有个佛宫寺,寺里有座辽清宁二年建筑的木结构的释加塔,1974年在塔第四层主像释加牟尼腹中找出六十一件辽刻本。 金初兴时虽然以武力称雄,但也颇重视文化。现存的金平水本为数极少,只有《南丰曾子固先生集》、《壬辰重改正吕太尉经进荘子全解》、《刘知远诸宫调》、《南帝内经素问》、《重编添补分门事苑撮要》、《萧间老人明秀集注》、《新修■音引证群籍玉篇》等几种,基本上都是坊刻。
编辑本段元刻本
元浙本
国子监这个名称当然取消了,但原先南宋的国子监并没有拆毁,而改成了西湖书院,元黄溍《西湖书院义田记》说:“西湖书院,宝宋之太学,规制尤甚,书所刻经史群书,有专宫以掌之,号书库官,宋亡学废,而板库具在。”据考证,其中绝大多数是南宋国子监遗留下来的,也有个别是元代浙江地区刊刻的元浙本。这些地区的家刻本,也和南宋一样还不如官刻之多。现存较有名的有在今浙江淳安的邵桂子编刻《邵氏世谱》,在今江苏松江的业曾南阜书堂刊刻《东坡乐府》,在今江西南丰的西思敬刊刻《元丰类稿》,在今江西南丰王常刊刻《王荆文公诗笔注》。
元建本
元建本上多有牌记,或曰某某书堂,或曰某某书舍,或曰某某精舍,或曰某某书院,一概都是书铺的牌号,和政府设立的书院是两回事。和南宋时一样,在元代官方有时也把书交给建阳书坊刊刻。
编辑本段明刻本
明前期即从洪武到弘治的刻本
明前期的刻本,基本上延续了元刻本的风格。除了北方的临汾人明后不再成为别具格局的刻书中心,不再有明平水本之称外,大体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系统。即建阳的坊刻建本继续局守一隅成其小系统,此外全国各地几悉继承元浙本系统成为大系统。此大系统的主要特点即和元浙本同样使用赵体字,而且不论官刻、家刻、坊刻在字体以至版式上几无甚出入,仅管刻手有精粗之别。这种所谓明初本以官刻为多。官刻中包括内府本,国子监本,其他中央机构的刻本,地方官刊的所谓书帕本,以为介于官刻和家刻之间的潘府本。明前期家刻本传世的似不如官刻之多。明前期坊刻本除建本外也不算多。
明中期即从正德到隆庆的刻本
明刻本到这个时期起了一次大变化。变化的最显著之点,即字体由前此的赵体突然改换成整齐的欧体,而版式也由前此的大黑口变成了白口。这个变化始于正德,剧于嘉靖,下及隆庆,其中尤以嘉靖时所刻的数量既多,质量又高,成为明刻本以至我国版本史上的一大特色。“嘉靖本”也随之成为了版本目录上的专用词语。 大概由于这种刻书风格新鲜受欢迎,很快传播到外地,不仅影响到外地的家刻,还影响到官刻、藩府刻、坊刻。这种标准嘉靖本的风格,到隆庆时才逐渐起了变化,向后期的万历本过渡。
明后期即从万历到崇祯的刻本
从万历开始,明刻本又出现不同于标准嘉靖本的新风格。其主要特点仍在字体和版式,尤以字体的转变更为显著,即由原先虽见方板整齐但仍出于南宋浙本欧体的标准嘉靖本字体,转变成为更加方板整齐、横平竖直,而且横细竖粗、完全脱离欧字的新字体。这种新字体世称“方体字”,但也有人称之为“宋体字”。从现有资料来看,开始用这种方体字刻书是在安徽的徽州。明以来徽州人多外出经商,人称“徽商”。徽商们常到南京、扬州、杭州等地活动或定居,往往会把徽州的刻工带过去,同时徽州刻书又常请苏州的文人主持校勘,因此江浙的刻书风气很快受其影响,随之这种方体字刻本普及到全国很多地区。 万历时还出现了一种所谓“写刻本”。所谓“写刻本”,而是由于嘉靖、万历时刻书字体日益整齐规范,最终产生了完全脱离普通书写字体而专用来刻书的方体字,这时再重新用普通书写字体来刻书,就被称之为“写刻”,称其本为“写刻本”。万历时出现的写刻本仍用赵体字,但讲究的已不像所谓明初本的赵体那样笔道丰利刚健,而转趋流利生动。 天启、崇祯两朝的刻本通称为明末刻本。明末刻本中除保持了万历时的方体字和少数写刻者外,在杭州的坊刻中又使用了一种新的方体字。它不像万历时始创的方体字那么方,那么横细竖精,而变为字体稍长、笔画较瘦的方体字,可称之为长方体字,看上去颇有清朗醒目之感。
编辑本段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
清前期即从顺治到雍正的刻本
清代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刻本,多数继承了明代后期的传统刻方体字本,其中以万历传下来的方体字为主,也有用天启时创制的长方体字和汲古开创制的扁方体字。这时期的方体字本有粗有精。长方体字的本子比方体字本刻得少。清前期这种方体字本以及写刻本的纸张,一般用厚一点的毛边纸或薄一点的毛太纸,而以毛太为多,早一点的也使用明末刻本常用的质地更差的竹纸,另有用一种白色的纸叫连史纸,这些都比较常见。 清代坊刻的章回小说一般也通用方体字,但多数比明后期的建本小说还要拙劣。清代前期刻本中比上述几种方体字本更具特色的是写刻本。顺治时清世祖还宠用宦官,设立十三衙门,汉经厂等依然存在,内府刻书当仍由宦官掌管。世祖死,宦官即被整肃,其首脑吴良辅处斩,十三衙门撤销,其后修书刻书当转归文职职人员办理。所以清代皇家刻书笼统地自可称为内府本,而习惯上将康熙及其后的专称“武英殿本”,还常简称为“殿本”,而顺治时刊刻的仍称之为内府本。
清中期即从乾隆到咸丰的刻本
清武英殿刻书在乾隆整六十年间可说进入了全盛时期。所刻书据统计多至三百零八种,到嘉庆时的二十九部、道光时十二部、咸丰时二部就明显地在走下坡路。进入后期同治一部、光绪二十二部、宣统二部然后清朝的统治结束。
在乾嘉学派的推动下,又一次出现了刊刻古书的高潮。这次高潮和明嘉靖时出现的不完全一样,嘉靖时刻古书重在作诗文,乾嘉时则重在讲学问,所刻古书的特点一是注重校勘,多数要写出校语,叫校勘记或考异。再是不惜工本地刻仿宋本,版式行款一依旧本不让变动。这时期不论仿宋本、写刻本、方体字本一般都有内封面,多数是正面题书名卷数,背面题刊刻者或年月,不像明万历以来坊刻本的内封面具有广告性质。
清后期到民国即从同治到宣统民国的刻本
就刻书事业来看,乾嘉的全盛时期过去之后,到这时却颇有点复苏的气象。其标志则是在好些省会正式办起了公家的刻书机构,叫书局,刻印了大量价廉而质量也不坏的书籍。前此地方官刻书全凭官们个人的喜好或需要,不曾设立过专职的刻书机构,所以这时书局的设立可说是我国出版史上一件大事。以致到民国时好多公私出版机构还承用了书局这个名称,即至今日仍有中华书局之称。 按设置地点来讲,在南京的有金陵书局,人民国幷入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即今南京图书馆,有江楚书局(人民国并入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在扬州的有淮南书局(人民国并入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在苏州的有江苏书局(人民国并入江苏省立第二图书馆),在杭州的有浙江书局(人民国改为浙江省立图书馆附设印行所),在南昌的江西书局,在武昌的崇文书局(人民国改湖北官书处),在长沙的有传忠书局、思贤书局,在成都的有存古书局,在济南的有皇华书局(后改山东书局),在太原的有浚文书局(后改山西书局),在福州的有福州书局,在广州的有广雅书局(人民国改为广雅版片印行所),在昆明的有云南书局,在贵阳的有贵州书局。这些书局刊刻的书,人们通称之为“局版”、“局本”。
编辑本段活字本
不用整片的木板来刻书,而改刻单个可刷印的反体字,不要印书不须雕版用这些单个字拼排就能印,印毕拆散这些单个字又可用来印别的书,灵活而不像雕版印刷那么固定死。所以当年沈括把这种用单个字拼排的书版叫“活板”,后来就称这些拼版用的单个字叫“活字”,印成的书叫“活字本”,以便和整片雕版的刻本相区别。
编辑本段套印本
不论刻本或活字本,一般都用一种颜色来刷印,其中最常用的自然是黑色,试印本或其他特殊情况有用蓝色或红色的。套印本则印一部书一页书用两种颜色,即除黑色外还用红色,而且是把这印黑色的文字和印红色的文字分别刻成两副版片,先在纸上刷印黑色的,再把红色的套上去刷印,刷印成既有黑色即墨色、又有红色即朱色的本子,人们称之为“朱墨套印本”,更常省称之为“套印本”。
编辑本段插图本
在书上配刻了图书的
,通称为“插图本”,也可称“带图本”,再由此派生的以图书为主体的书则通称为“书谱”。这些都是我国雕版印刷中固有的东西。
编辑本段抄本
抄本,过去多写作“钞本”,如今则习惯作“抄本”。这里讲的抄本是指刻本出现后派生的抄本,即绝大多数是从当时已难得的旧刻本抄录及展转抄录的本子。
编辑本段稿本
“稿本”,广义的是凡撰写的文章著作没有付印的都应叫稿本,付印了那原稿也仍是稿本。但古籍版本里的稿本,只是指总论第一章古籍范围之内的书籍的稿本。此外的近现代人著作的稿本如是名字且有价值者自宜珍藏,但不在这古籍的稿本之列。
稿本又应分为三类,即“原稿”、“清稿”和“写样待刻稿”。原稿:是作者的手稿,一般是亲笔。清稿:原稿往往要经作者涂改,涂改得多了,就由作者自己或请别人重抄一遍,叫清稿。写样待刻稿:著作要刊刻时,如第三章所说要在印好的方格纸上用刻书的字体、刻书的要求把全书腾写一遍,叫做“写样”。
编辑本段批校本
“批校本”,是一个笼统的广义词,它包括了“批本”、“校本”、以及既校又指的“批校本”。批本:是在刻本或抄本上施加批评圈点。校本:是在刻本或抄本上用其他刻本抄本或其他古籍来校出异文,改正文字。批校本:这是狭义的批校本,即指既校又加圈点评语的本子。
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叫“过录本“的,是借到了一部名人或有价值的批本、校本或批校本,自然另找一部相同的刻本把这种批校原样过录在上面。
编辑本段影印本
这里所说的是影印本,是狭义的专指我国古籍的影印本,是把古籍的刻本以及前面讲过的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抄本、稿本、批校本等摄影后制版印刷,
印成基本上保留原书面貌的本子。这种摄影和制版的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这以前要新本子保留原书面貌,只能用前面讲过的仿刻、覆刻等办法,但即使最精细的覆刻,也不如这种影印的新技术之能不走样。因为这种新技术引进后,很快地“洋为中用”用在影印古籍上面,从清后期开始,到民国时已基本上取代了前此仿刻、覆刻而成为古籍出版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国用来影印古籍的技术,大体有石印、珂罗版印、金属版印、照相胶版印几种。
根据照明建筑设计标准:中国的图书馆里一般阅览室、陈列室、目录厅的照度标准值(300lx),国家、省市及重要图书馆的阅览室、老年阅览室、珍善本舆图阅览室的照度标准值(500lx)。这些只是人工照明设计上的规范,如果建筑设计中有引进自然光的方案就更好了。
图书馆的照明设计
1、采光途径
✦图书馆的采光途径可以分为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种;
✦自然采光有顶部采光(自然光通过建筑顶部的玻璃构造直接或间接的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均匀分布在室内)和侧面采光(自然光利用建筑墙体的玻璃窗口投射到阅览室环境内)两种方式;
✦自然采光受建筑实体的影响和制约,很难有效照射到室内每一个空间,在光照度较低的空间区域,即使是在白天,仍然需要适当利用人工照明来弥补它的不足;
✦图书馆宜以人工照明为主,自然采光为辅。
2、灯具布置
图书馆主要分为阅览区和书库区,两者的照明标准也不相同。
阅览室:阅览室面积较大,宜采用两管或多管嵌入式荧光灯或者 LED平板灯,增加灯具的光输出面积,提高室内照明质量。
书库:书库照明设计需要注意的重点是不能让顶棚的光源的光线直射到人的眼里,不能有眩光,书架的垂直面照度要均匀,特别是要确保书架下部的照度要求。
3、不同区域的照明标准
除阅览室、书库外,对于图书馆还有不同的功能区域,如针对不同年龄层的阅览室、工作间、出纳厅等都有着不同区域,都有照明标准的设定。
对于喜欢阅读的人,图书馆的照明环境设计也是极为重要的。在灯具上,选择高效节能、光线均匀、舒适柔和的照明产品,即使长期阅读也不会损伤实力。
⒈办理一卡通借书
新进教职工和博士后:凭工作证及校园一卡通到各分馆办证处开通。
附属医院医生:由院长统一担保,并凭医生本人胸卡和一寸照片一张到医科馆借阅厅办证。
教育部计划内招收的各类学生:图书馆根据学校提供信息统一开通校园一卡通的进馆和借书功能。(新生临时卡进馆阅览,但不能借书)
教育部非计划内招收的学生:院系自主招生的在职研究生(含MBA、MPA 、MPH、工程硕士、法律硕士等)、进修生、留学生、网络学院本科全日制学生,由校内相关单位提供学生电子版名单及相关院系主管领导签署的担保书,统一由各院系相关负责人来文科馆或医科馆办证处办理开通进馆和借、阅功能。
退休教职工:凭校园一卡通自行到文科馆或医科馆办证处办理开通。
科研助理:持校园一卡通,且使用R字序列工号的科研助理,需开通借阅功能,由本人提出申请,相关院系提供电子版名单及院系主管领导签署的担保书,到文科馆或医科馆办证处办理。
2 办理阅览证
与该校有协作关系的校外读者(无校园一卡通):由校内相关单位提供主管领导签署的担保书及电子版名单,经图书馆领导审批后,统一由各院系相关负责人来文科馆或医科馆办证处办理有效期半年或一年的有照片和条形码的临时阅览证。(交一张一寸照片及院系的转账经费,半年30元,一年50元)。
3 办理临时阅览牌
校外读者(限本科以上在校生或高校教师)需要利用我馆文献资源,可持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或工作证,到图书馆咨询台免费换取“临时阅览牌”入馆阅览。
文科图书馆每天限临时读者30名(含光华楼古籍部5名)。理科、医科、江湾、张江各馆每天限20名。
复习迎考阶段,持“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通用阅览证”和“临时阅览证”的读者限制进馆。
校园卡、阅览证挂失
读者丢失一卡通应及时至学校信息办或网上挂失。挂失前已被借出的所有图书由本人负责归还或赔偿。
读者遗失临时阅览证,赔偿工本费10元。连续遗失两次,将取消入馆资格。 文科图书馆
部门 ;开放时间 ;馆藏 资源 与读者服务
咨询台(103室)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30-17:00 现场咨询 参考咨询部(105-1室)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30-17:00
提供咨询、培训、爱心书屋赠书还书。
电子阅览室(105-2室) 周一至周五8:00-22:00 周六9:00-17:00
配置28台微机,可免费检索200余种网上数据库与光盘数据库、29万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00余万种电子图书等图书馆提供的所有电子资源。
文科外文图书引进中心书库(118室)周一至周五8:00-11:30 12:30-17:00 18:00-22:00
收藏人文、社会科学外文原版图书48万册,包括由“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资助的英文图书700余册和4种报刊,只提供阅览,不外借。有阅览座位36席。配置自助复印机1台。服务对象:教师及研究生,本科生实行限额入室阅览(同一时间限额5名)。面对华东及全国高校研究生开放。
文科密集书库 ;周一至周五8:00-17:00周日 9:00-16:00
位于文科图书馆一楼的闭架书库。收藏从文科书库和阅览室转移来的利用频率很低的图书。如果读者有书需要借出,可将书名、索书号和自己的****告知二楼书库的工作人员(或投入“找书专家”服务箱),书找出后会及时通知读者来取。
文科流通台、办证处(210室) 周一至周五8:00-17:00周日 9:00-16:00
办理借还书、办证、馆际互借、办离校手续。周日只借还书,不办证,不办理离校手续。
文科书库(210室) 周一至周五8:00-17:00 周日 9:00-16:00
收藏文科类图书48万册(中文44万册、外文4万册),实行开架管理,读者凭校园一卡通入库选书借阅。文科阅览室(211室) 周一至周日8:00-22:00
收藏中文文科图书15万册,阅览座位308席。配置自助复印机1台。
复印室(210室) 周一至周五 8:00-11:30 13:30-16:30
对不便自助复印的读者提供复印帮助。
报刊阅览室(311室) 周一至周日8:00-22:00
收藏中文现刊2,300多种、中文报纸180种、外文期刊1,100种(含交换外刊300种),期刊合订本2,000余种和20余种常用报纸合订本,阅览座位264席。配置自助复印机1台。
文科过刊库(349室)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30-17:00
收藏文科中文期刊合订本6,000余种,外文期刊合订本5,600余种,中文报纸合订本300余种。读者凭证阅览,阅览座位30席。
文献传递处(308室)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30-17:00
面向校内外读者提供文献传递服务,读者亦可上网自行操作。
解放前报刊阅览室(304室)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30-17:00
收藏1889年至1949年中文期刊5,000余种,中文报纸800多种。读者对象为教师、文科研究生。阅览座位18席。
港台报刊阅览室(304室)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30-17:00
收藏港台报刊约12种,期刊100余种。另有期刊合订本400余种、1万余册。读者对象为教师、硕士生、博士生,本科生实行限额入室阅览(同一时间限额10名),阅览座位18席。
教师研究生阅览室(411室) 周一至周日8:00-22:00
收藏人文、社科类及港台图书11万册,其中中文工具书与“四库”系列丛书收藏较完整。阅览座位244席。服务对象为本科四年级以上学生、研究生、留学生和教师,其他年级本科生实行限额入室阅览(同一时间限额20名)。配置自助复印机2台。
文科图书保留书库(411室)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30-17:00
文科图书馆的闭架书库,藏书40万册。主要为教学科研提供特殊服务,服务对象为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和教师。如有需要,请前往文科图书馆四楼教师研究生阅览室。
古籍书库及阅览室(光华楼西主楼5层)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30-17:00
馆藏古籍分为善本及普通古籍两部分。善本古籍备有分类目录(书本式),普通古籍有书名目录和分类两种目录(卡片式)。服务对象为本科四年级以上学生、研究生、留学生和教师。校外读者前来查找馆藏古籍,须携带身份证明及介绍信。
理科图书馆
服务台还书处 (一楼门厅两侧)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30-17:00 周日 9:00-16:00
还书、各类咨询。
理科基础学科借阅室(101室) 阅览:周一至周日 8:00-22:00 ;外借:周一至周五 8:00-17:00周日 9:00-16:00
收藏数理化等基础学科(O类)中文图书约5万册。采用“借阅合一”的服务模式,读者既可阅览又可外借。阅览座位120席。
理科应用学科借阅室(102室) 阅览:周一至周日 8:00-22:00 ;外借:周一至周五 8:00-17:00 ;周日 9:00-16:00
收藏生物科学、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类(Q、TM、TN、TP类)中文图书约5万册。采用既可阅览又可外借的“借阅合一”服务模式。阅览座位120席。理科书库(204室) 周一至周五8:00-17:00
藏有一楼借阅室收藏以外的其它类理科中文图书、理科各类西文图书、日文图书与俄文图书约30万册。二楼书库的中、西文图书实行开架管理,读者凭校园一卡通入库选书借阅。
理科报刊阅览室及期刊库(201室) 周一至周日8:00-22:00
收藏中文理科现刊1,400余种,中文报纸80种,外文期刊600余种(含交换刊100种)。另有7300余种外文期刊合订本。提供阅览,不外借。阅览座位120席。配置自助复印机1台。需要使用库内过刊,请与工作人员联系。
外国教材中心阅览室(202室) 周一至周日8:00-22:00
收藏外文原版图书(包括哈佛教材和MIT教材)28万多种。本中心藏书向全国高校师生开放,提供阅览和文献传递服务,阅览座位120席,7台电脑供检索所有数据库。配置自助复印机2台。教师凭已到图书馆开通服务的校园一卡通可外借原版外文图书一册,借期14天,到期前若无人预约,可续借一次,续借期仍为14天(从续借之日起计算);其他读者不可外借,只能阅览。
复旦人著作陈列室(204室)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30-17:00
陈列复旦员工和校友的著作、译作8,000余册,提供阅览,不外借,阅览座位6席。
学位论文阅览室(西辅楼229室)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30-17:00
收藏1996年以来的硕士生、博士生(后)的学位论文1万余册,提供阅览,不提供复印和外借等服务。阅览座位7席。科技查新工作站(西辅楼224室)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30-17:00
提供科技查新,包括科研立项查新、科技成果鉴定查新、成果申报奖励查新等;以及用户发表的文章被SCI、SSCI、EI、ISTP等数据库收录和被引用情况的检索和出具证明服务。
自修室(203室) 周一至周日7:00-23:00 供读者自修,座位73席。
医科图书馆
图书借阅厅(中楼一楼) 周一至周五8:00-17:00 ;周日9:00-16:00
读者借还图书、办证、办离校手续、各类咨询和音带翻录。爱心书屋赠书还书点。音带翻录服务时间:每周二、四。中文书刊阅览室(南楼一楼) 周一至周五8:00-22:00 周六至周日9:00-16:00
收藏中文科技现刊800余种、1998年以来的过刊1,200余种中文新书。该室还藏有2002年以来枫林校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读者可押证登记后阅览。室内有6台计算机供检索所有数据库,并可到二搂阅览室打印。配备自助复印机1台。阅览座位77席。
外文科技书刊阅览室(南楼二楼) 周一至周五8:00-22:00 周六至周日9:00-16:00
收藏外文现刊近500种、1998年以来的过刊1,000余种及生物医学专业哈佛教材。室内有6台计算机供检索所有数据库,提供打印。配置自助复印机1台。阅览座位99席。
综合阅览室(南楼三楼) 周一至周五8:00-22:00 周六至周日9:00-16:00
收藏中文图书16万余册、中文综合类现刊200余种、中外文报纸40余种。阅览座位155席。
电子阅览室(南楼四楼) 周一、三8:00-22:00 周二、周四、周五8:00-17:00
配置183台微机,可检索利用校园网内的信息资源,可浏览因特网(收费)。也为各院系提供计算机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上机实习。
参考咨询部(中楼四楼)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30-17:00
提供文献查收查引、咨询、培训服务
中文社科书库(北楼三楼) 周一至周五8:00-17:00 周日9:00-16:00
收藏中外文社科图书375万册,供阅览和外借。
中文科技书库(北楼四、五楼) 周一至周五8:00-17:00周日9:00-16:00
收藏中文科技图书148万册,供阅览和外借。 ;外文书库(北楼六、七楼) 周一至周五8:00-17:00 周日9:00-16:00
收藏西文科技图书652万册,日、俄文旧书4500册,供阅览和外借。
中、日、俄过刊库(北楼八楼) 周一至周五8:00-17:00 周日9:00-16:00
收藏1998年以前中文期刊合订本1,500余种、1996年以前的日、俄文期刊合订本近千种。提供阅览,不外借。
西文过刊库(北楼9-11楼) ;周一至周五8:00-17:00 周日9:00-16:00
收藏1998年以前的西文合订本期刊2,500余种。提供阅览,不外借。9楼配备自助复印机。
中西文期刊检索工具库(北楼11楼) 周一至周五8:00-17:00 周日 9:00-16:00
收藏部分西文过刊及中西文检索工具书65种。提供阅览,不外借。
自修室(北楼一楼) 周一至周日7:00-23:00 ;供读者自修,座位143席。
张江图书馆
电子阅览室(一楼南) 周一至周日8:00-22:00
配置72台微机,提供检索所有数据库,可上因特网,收发E-mail等。图书借阅室(一楼中) 周一至周日 8:00-22:00(其中借还书时间为周一至周五 8:00-17:00 周日 9:00-16:00)
收藏计算机类、微电子类、医药类及相关学科中外文图书8万册。提供阅览、外借、书目查询和咨询服务。阅览座位 30 席。
自修室(一楼北) ;周一至周日8:00-22:00
供读者自修,座位156席。
休闲区(一楼东) ;周一至周日8:00-22:00 ;提供休闲,允许进食。
报刊阅览室(二楼南)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收藏中外文现刊600余种,报纸80种。提供报刊阅览和检索咨询服务。阅览座位64席。
图书书库(二楼中) ;周一至周五8:00-17:00周日9:00-16:00
收藏9万册文科类、理科老分类中文图书供借阅。办理借还书手续在一楼图书借阅室。
江湾图书馆
1F文科阅览室 ;阅览时段:周一至周五 8:00—22:00 ;周日 8:00-19:30
借书时段:周一至周五:8:00—17:00 ;周日 9:00-16:00
收藏以政法类为主的中外文文理科图书3万册,提供检索、阅览、外借和自助复印、打印服务。阅览座位112席。内设借、还书台。 1F专题阅览室 (位于文科阅览室内间)周一至周五8:00—17:00
收藏联合国赠予国际法资料、瑞典隆德大学瓦伦堡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研究所赠予国际法图书、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赠予知识产权图书等专架图书。只提供阅览,阅览座位8席。
1F网络学习区 ;周一至周五9:00-17:00 18:00-22:00 ;周日 9:00-19:30
配置45台电脑,可上网。另提供空位和网络接口供读者自带笔记本接入。可自助打印、扫描和复印。区内还提供计算机图书、工具书和休闲报刊阅览。
1F培训教室 ;周一至周五8:00—21:00
提供图书馆组织的各类知识培训和讲座。读者也可预约场地自行组织教学活动。
报刊/学位论文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9:00-17:00 18:00-22:00 周日 9:00-19:30 收藏中文大陆及港澳台期刊近300种,外文期刊20种,报纸59种。收藏2000年以后的法学院硕博士学位论文提供查阅。阅览座位60席。室内报刊和学位论文只能阅览,不可外借。室内有自助复印机。
协作学习室 ;由读者预约 ;提供集体学习和研讨场所,读者可提前预约。
1F中庭休闲区 ;周一至周五8:00—22:00 周日 8:00-19:30
读者自习、休息、聊天的场所,爱心书屋设在此区域。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第二步是整理图书。《四库全书》的底本有四个来源:一是内府藏书,二是清廷官修书,三是从各地征集的图书,四是从《水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第三步是抄写底本。抄写人员初由保举而来,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这样,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为了保证进度,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五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赏罚分明,所以《四库全书》的抄写工作进展顺利,每天都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第四步是校订。这是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对于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确实起了重要作用。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当然,《四库全书》的内容也有不足:第一,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第二,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第三,不收戏剧著作和章回小说。第四,图书正文或有删节或挖改。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在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中,也有不少删节或挖改。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编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几种书可以看作编纂《四库全书》的副产品。《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与《四库全书》相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共抄两部:一部放在宫中御花园的摛藻堂,一部放在圆明园东墙外长春园内的味腴书屋。《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该目录前有"凡例",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冠以总序,大类之前又有小序,每书之下都有著者介绍、内容提要、版本源流等考证文字。由于这些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鼎、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不列存目书,只列《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每种书的提要也写得比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该书对于校订古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用木活字印成的。它包括《四库全书》中138种"应刻"之书。该丛书在刻印4种之后,主持人金简通过比较,认为木活字花钱少,实用价值高,改为木活字印刷出版。金简把木活字印刷过程写成《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并收入《四库全书》,它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已被译成德文、英文等流布世界。
《四库全书》编纂成功的原因何在?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弘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第五,破格录用人材。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人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从《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四库全书》的流传情况如何呢?七部之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如何评价《四库全书》?虽然《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有删削、挖改内容等过错,但就整体而言,应当是功大于过。首先,它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古代文化的一次总结。
《四库全书》的编纂,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对于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多年来,递经战乱,如果没有集众书于一身的《四库全书》,古籍将会大量散失,从而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其次,在古籍整理的方法上,尤其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汇刻丛书等方面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辑佚方面,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书并收入《四库全书》者共有385种,不仅使不少亡佚已久的古籍珍本重见天日,而且为后代的辑佚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在校勘方面,四库馆臣网罗众本、慎选底本等做法,为后代的校勘工作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目录学方面,《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价值是古代任何官私书目无与伦比的,其编纂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汇刻丛书方面,清人以《四库全书》为榜样,掀起了编刻丛书的热潮。近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正是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四库全书》的优良传统而结出的丰硕之果。
总而言之,《四库全书》是18世纪70到80年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近日,教务老师来到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在全省高校图书馆中,川师大图书馆堪称古籍收藏的一个重镇。据馆长曹成建介绍,图书馆馆藏古籍共有11万余册,在省属高校中位居第一,包括宋元刻本、明清抄本等,以教育学、文学、历史学为收藏重点和特色。
教务老师走进恒温恒湿的书库里,只见泛黄的书卷整齐地放在单独上锁的书柜里,其中不乏《太和正音谱》手抄本、清乾隆内府写南三阁《四库全书》零本等珍贵的孤本。
《通鉴纪事本末》 看点
《资治通鉴》的指南读物,开创了以“事件”为中心的史书写法,历经760余年保存完好。
相较于一般的线装书,一本约30厘米长、20厘米宽的大开本引起了教务老师关注,书根处印有“宋宝祐本通鉴纪事本末”字样。这本古籍正是南宋宝祐五年(公元1257年)印刻的《通鉴纪事本末》。
“它可以说是《资治通鉴》的指南读物,书中内容都来自《资治通鉴》,由南宋史学家袁枢编撰。”川师大图书馆古籍部主任成荫介绍,《资治通鉴》部头很大,时间跨度超过千年,全书共有300多万字,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实在难以下手。“《通鉴纪事本末》将其浓缩,并且首次采用以事件为中心的记述方法,开创了‘纪事本末’这一新的写史体例,对后世史书影响很大。”成荫说,全书概括提炼了239件事件,每一个事件各立标题,详细讲述事件的背景、发生、发展、结果等,按照历史年代顺序进行抄录。“普通读者可以看到事件的梗概,也可以阅读原文,而且这样把复杂的历史现象简单化,也增强了历史著作的表现力。”
成荫介绍,这部《通鉴纪事本末》是宋刻本,年代很早,且为全本,共有42卷,从文物性上判断,在古籍中属于价值颇高的珍本。它虽经历了760余年岁月,但仍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并无褪色,也没有虫蛀现象,实属难得。“从书页上的痕迹及其他相关信息,能够判断后人在元代和明代都对其进行过修补,不过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保存条件应该一直都很好,进入川师大图书馆收藏后,就更好地被保存起来了。”成荫说,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在书库建筑、温度与湿度、空气净化与通风、照明与防紫外线、消防与安防以及防虫防鼠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以更好地保存古籍。
《太和正音谱》 看点
现存最早的北杂剧曲谱,全国仅存的明代手抄孤本,分为上下部,上部存放在国家图书馆。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一首《天净沙·秋思》已成千古名篇。
作为戏剧大家,马致远作品颇多,想了解更多,《太和正音谱》就是一个好选择。
《太和正音谱》由明代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所作,写成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这位多才多艺的皇子,在仕途遭遇不顺时,爱好结交文人雅士,在戏曲等方面颇有研究,因此他所著的这本书,不仅是早期元曲杂剧重要理论著作,也是现存最古的北杂剧曲谱,囊括了元初至明初的元曲整个历史时期的大部精华。
成荫介绍,川师大图书馆馆藏为钱榖手抄本,这也是全国仅存孤本,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存放于国家图书馆,里面主要是记载戏剧理论、戏剧作者等,下部则全部是戏曲曲牌,共收录了300多支曲牌。明代钱榖,本就是一名画家、书法家,这本抄本字迹娟秀、结构工整,标明正衬。“可以明显看出抄写者的文化水平很高,艺术价值远超一般的抄本。”成荫说。
《四库全书》 看点
太平天国年间流落民间,上世纪60年代川师大图书馆馆员在上海书店购得。
2016年,川师大图书馆有19部古籍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18部都是清乾隆内府写南三阁《四库全书》零本(零本即不完整的有缺失的丛书),包括《古史》《后汉书》《唐书》《江南通志》等。
清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由3800多人历时13年才抄写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部丛书,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成书时共有7部,分别藏于“南三阁”和“北四阁”。川师大图书馆馆藏的抄本,都是来自“南三阁”中的杭州西湖的文澜阁。
“这18部古籍,虽然都不完整,但今天能够完好地保存在这里,已是十分珍贵难得。”曹成建说。
晚清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南三阁均遭受破坏,《四库全书》被毁或大量流失到民间。后来,不少文化名人想尽办法搜集抢救,但仍有大量书籍散落。曹成建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川师大图书馆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专门拿出资金,派出人员,四处奔波购买古籍,这些《四库全书》零本,就是馆员们1960年在上海古籍书店购得的。“那时,馆员们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古籍市场和书店购买了数以千计的古籍。”
教务老师看到,在馆藏《四库全书》的首页上,有十分清晰的乾隆印玺“古稀天子之宝”。据悉,这是乾隆晚年,70岁时才刻的,这枚印玺如今藏于故宫博物院,是乾隆用品中的精品。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学习古籍版本,离不开查看实物、关注古籍网拍、了解市场价格!网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学习方法:
长按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点滴拍卖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本文2023-08-03 20:35: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