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语佛典的各种文字的巴利三藏典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巴利语佛典的各种文字的巴利三藏典籍,第1张

上座部佛教各种文字的巴利三藏原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贝叶和仿贝叶的漆写本或墨写本,另一类是排印本。 ⒈贝叶写本──锡兰的僧伽罗文,柬埔寨文、缅文、泰文和孟文字母等都有贝叶写本的巴利文原典,其中保存得最完整的,根据现有的资料,恐怕要算泰国皇家图书馆所藏的拉玛一世(1782~1809)和拉玛三世(1824~1851)所修订的皇室本贝叶三藏了。拉玛一世时修编的泰文字母三藏典籍,开始于1788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完成,前后共历时五月,参加这一工作的共有二百三十名硕学长老和三十名皇家学者,全部三藏共有贝叶三千五百六十八筴,包括律藏四十卷,经藏一百五十七卷,论藏五十六卷和巴利语词遍三十五卷。这次编定的全藏还抄出了两套副本作为僧侣考试和各寺院抄录之用。后来在拉玛三世执政时,又由当时的皇族高僧瓦吉罗纳那亲王(即拉玛四世)先后两次由锡兰借来了巴利圣典七十卷作参考,修订了拉玛一世本后,又抄录出七部保存,其中的一部,据说装帧得非常精致。

⒉贝叶刻本──用针形笔把文字刺写在贝叶上的佛经。这种刺写本除了僧伽罗文外,还有中国傣族地区的西双版纳傣文,老挝和泰国北部的傣允及缅甸掸邦的景东一带的贝叶佛具,也是属于这一类型的。

⒊仿贝叶的漆写本或墨写本──缅甸的古巴利体字母佛典,大多是用墨漆写在较贝叶略为宽大的纸质或铜质的红漆描金的薄片上。中国德宏傣族地区因为不产贝叶,佛教徒所供诵的佛典都是构皮棉纸装订的墨写本,西双版纳、临沧和孟连等地,还有一些折叠式的裱本;这些大小形式不同的写本基本上和汉族地区的这一类型差不多。中国傣族地区的巴利语系佛典,从总目上看来,是包括了全部三藏的音译及意译各经在内的,而且还有着不少的其他藏外典籍。 现在已经编印出版的上座部三藏,共有以下的几种︰

(一)巴利原典

⒈僧伽罗字母本,从十九世纪末叶以来,在锡兰出版的佛典有长部、中部、相应部及增支部各经。佛涅盘二千五百年纪念时,锡兰决定把全部巴利三藏译为僧伽罗语并与巴利三藏同时出版,现正在印刷中。

⒉泰文字母的排印本。属于全藏的有两种︰一为拉玛五世时1893年的曼谷版全藏,系根据拉玛三世时写本修订后付印的,共三十九卷,印刷了一千部,尚缺《小部经》中的〈本生〉、〈譬喻〉、〈天宫事〉、〈饿鬼事〉、〈长老偈〉、〈长老尼偈〉、〈诸佛谱系〉和〈所行藏〉各经。后来拉玛七世于1928年又印行了四十五卷的全藏一千五百部,并补排了拉玛五世曼谷版所缺的各经。此外,泰国还有把全部二万四千页的贝叶三藏缩编为一百零八筴,印刷在一千六百二十张贝叶上的简本全藏及专为雨安居时念诵而编印的各经,共九十筴,以便在三个月的雨安居中每天诵完一筴。

⒊缅甸字母本。曾先后出版过包括律藏、经藏中的《长部》各经和论藏的二十卷、二十一卷、三十八卷和三十九卷等四种版本。从1956年至1960年间又校勘了全部三藏,其后又印出了巴利和缅甸语译文的两种版本的全藏,五十一卷本的注疏和十一卷本的解疏。

⒋印度的天城体梵文字母本。虽然,这部藏经远在六十年前即已计划编印,但最近几年来才开始出书,现已印出包括经律部分的二十卷,还在陆续地编印中。

⒌英国巴利圣典协会版的拉丁字母本全部三藏六十五卷和注疏。

(二)译文

除了缅甸语译本已在上面提到外,还有以下的几种文字︰

⒈日本出版的《南传大藏经》共六十五卷,系根据巴利圣典协会本译出,未包括全部注疏在内,藏外部分只有︰《弥兰王问经》、《岛史》、《小史》、《清净道论》、《一切善见律注序》、《摄阿毗达磨义论》及《阿育王石刻》等。

⒉中国的《普慧大藏经》中有从日译《南传大藏经》转译的部份,计有︰

⑴《本生经》只有译出〈因缘总序〉和一

至一五0个本生故事两卷。

⑵《长部》经典一至三十四各经共两卷。

⑶《中部》经典的根本五十经一卷。

⑷《发趣论》一卷。

⒊英译本。自十九世纪末叶以来,先后出版的英译上座部佛典,几乎概括了全部三藏,收编在《东方圣书》和《佛教圣书》之内,此外还有各种不同的选译本或节译本等。如《律藏》大小品即有三种不同的译文。

⒋其它的欧洲文字,如德国、法国等的三藏零散译文大约共在二十种左右。

⒌柬埔寨王国于佛历2472年(西元1928)起即组成三藏委员会,从事南传佛典的柬语翻译工作,经过僧俗学者十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已在佛历2482年(1938)完成了这项艰钜的工作,共译为一一0卷,现已出版六十七卷。

⒍中国的两种傣文佛典译文。都是贝叶或纸写本,基本上包括了全部三藏各经在内。

⒎寮文字母的南传三藏,不论是巴利原典或译文可能还没出版过。

◎附二︰Charles Eliot着·李荣熙译《巴利系佛教史纲》第六章(摘录)

巴利文经典最突出的特点,同时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读者最感厌倦的特点,就是单字、语句和整段文节的重复。这一部分是文法或至少是文体所产生的结果。巴利文造句法的简单性以及很少使用从属子句,导致了相同的片语有规则地并排平列,好像地板上的木板条一样。用几个主词,例如五蕴,来叙述某一件事时,很少发现有一个单独句子包含一个复合的说明。一般说来,首先叙述第一蕴的事,然后再照样重述其它各蕴。但是这种文句冗长的特性,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长时期中三藏经典只以口授相传。三藏经典以口授的形式传入锡兰一百五十多年以后,于西元前二十年伐多伽摩尼王在位时,才第一次在锡兰写成文字。这一情况使我们无须怀疑经文的真实性。因为全部印度古代文学,不论是散文或者诗歌,都是以口授流传下来的。甚至在今日,如果全部文稿和书籍都遗失了,大部分古代文学都能够复原。佛教徒没有像婆罗门那样制订详细规则来保存和记忆他们的圣典,而且在佛教初期他们具有这样的观点,认为佛教教义不是需要背诵的符咒,而是应该理解和付诸实践的原则。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努力背诵佛陀的言教,而且也许获得成功,把这些言教变成最广泛使用的方言。背诵整部吠陀经典以及附属论文,即有关仪式、韵律、文法和世系的附属论文,这是当时常见的事(在印度现在仍能见到这一现象)。有这样的记忆力,那是不难记住一系列说教中的要点的。佛陀逐日说法,大约有四十五年。他虽然有时谈论特殊事情,但他无疑有一套讲词,经常重覆讲用。由于他不断地迁移地方,向新听众说法,所以不致有人反对这样的重覆。在他的弟子中间有受过训练的婆罗门信徒,在他逝世时必然有许多人,也许有几百人,已经背熟了他的主要言论的概要。

但是一段说教不如一首诗或以某种记忆法编写的材料那样容易记忆。一个明显的帮助记忆的方法,就是把说教分为若干标题,冠以数目,每一标题附带某种显著的短语,如果这些短语能够重覆,那就更好。因为一个预定的公式在许多适当的地方出现,就能保证正确无误。

巴利文经典令人生厌的机械性的重覆叙述,也可能一部分是由于僧伽罗人不愿遗失外国传教师传授给他们的圣语,因为达到这种程度的重覆并不是印度文体的特点。这种情形在梵文佛经中不是像巴利文佛经那样显著,但是在耆那教文献中却非常明显。适当的使用复述文体是《奥义书》的特色,我们在《奥义书》中发现有反覆叙述的公式,还有按照一个方式构成的连续片语,只有少数几个字不同。

但是我仍然觉得重覆叙述不仅是说教记录的特点,而且也是说教本身的特点。我们持有的版本,无疑地是把一段自由说教压缩成为编有号码的段落和重覆叙述的产品。佛陀所说的话一定比这些生硬的表格更为活泼柔软得多。(中略)

三藏经典的可靠性必须用印度口授相传的标准来予以判断。它的最大缺点就是缺乏历史感,这一点我们一再注意到了。印度史传家忽视重要事件,他们记载的事情都是模糊不清,事情的规模和连贯性以及年代都不可查考。他们常常在很小的事实基础上,或者根本没有基础,就建立起一个故事的结构。但是故事一般是很明显的,所以过去历史学家的困难不是在于被这些故事引入歧途,而是在于忽视故事中可能包含的真实因素。因为印度人具有良好的语言记忆力,所以他们的世系、帝王世系和地名一般说都是正确的,而且他们特别喜欢记忆人名表。他们在叙述学理方面也有真正兴趣。如果佛陀被人曲解了,那倒不是因为缺乏传达深奥思想的智慧和能力,而是因为对神学感兴趣的人往往根据自己所爱好的见解来解释教主的教义。

三藏经典说明了印度传统的长处和弱点。历史感的微弱性可以从《小品》关于提婆达多的行为的记述中看出来。《小品》的编者似乎不能对他所认为的重大事件作出清晰的记载。就是这部著作讨论寺院规则时,则很丰富而明确,而且其中记载的言论具有真实可靠的风格。在佛教经典中,印度人记忆力的优点发挥了作用。历史的连贯性是没有问题的。在经典中我们只有一段导言,说明某些人物和地点的名称,然后就是一段说教。我们从律藏中知道,僧人们应当牢记这些事情,而这些事情正是他们能够背诵的东西。我认为没有理由怀疑在波罗奈所说的教法,以及《长阿含》第一篇中的重覆章节,是佛陀逝世以后不久公认为他的言论的巴利文版本。方言的变化没有重大意义。阿育王的巴布鲁敕文中记载说︰‘善法因此将久住于世。’据信这句话是引用语,而且很明确地十分接近《增一阿含》中的一段话。阿育王的原话是︰Saddhamma cilat hitikehasti,而巴利文则是︰Saddhammo ciratthi-tiko hoti。佛陀的语言和我们持有的典籍之间的差异,大致与此类似。在巴利文、梵文和同类的印度语言中,概念集中表现在单字上,而不是漫衍在全句中。这一事实就减低了语言变化的重要性,增加了表达概念的便利。因此波罗奈说教中的主要字眼,即使作为一个没有文法联系的字汇表,也是十分明确地表达了要旨。我可以同样地设想,《长阿含》的早期经典中所记载的关于宗教生活的进程的那些重覆段节,都是佛陀本人言论的回声。因为这些段节不仅具有古风而且还有雄辩与高尚的特征。

编纂工作以“尊重历史,保存文献”为总方针。

首先是普遍调查,尽数收集。通过《中国丛书综书》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及其他藏书目录提供的线索,并借助各地同仁的力量对全世界200余家图书馆、博物馆、大专院校所藏四库存目书进行大规模的查访,在此基础上编定工作目录。这一工作十分有成效,发现了不少极为稀见甚至早为有关专家宣布失传的古籍。例如明代茅元仪《青油史漫》二卷,任道斌先生《茅元仪著述知见录》(198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排印本)认为“今佚”,现在发现上海图书馆有抄本,台湾中央图书馆有明崇祯刻本。又清代曹溶的《倦圃的植记》三卷,是一部园艺方面有价值的书,农学史家王毓瑚先生《中国农学书录》(1964年农业出版社排印本)说“书没有流传”,现在发现上海图书馆有清抄本。其次是剔除重复,精选版本。四库存目与《四库全书》之间有某些内容完全相同之书,四库存目内部也有某些内容完全相同之书,凡此皆予剔除,以免重复。例如子部儒家类存目有明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三十七卷,又有《小心斋札记》十六卷。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因此《存目丛书》只收内容较全的《顾端文公遗书》,不再重复收录《小心斋札记》。这样处理可以使《存目丛书》的篇幅有所节省,从而减轻购买和庋藏的困难。同时对于确定收录的存目书,严格选择底本。选择底本一般都认为要选“善本”。然而一书若有数本传世,何者为善,却绝难判断。为了保存文献,一般首先选择不缺卷不缺页的足本。在足本的前提下,再选择较早的刻本或抄本。由于旧刻旧抄接近古籍原貌,而且日见稀少,学者难得一见,一旦影印,化身数百,可以满足更多学者的要求,因此十分重视旧刻、旧抄本。在刻、抄时代相同的情况下,对有前辈学者题跋的本子则优先考虑使用,以便保存更多的文献。再次是原版影印,整旧如旧。凡原书版框数据烂、漫漶不清,一律不加修饰改动,力求保持版本原貌。目的不但是要为学术界提供完备的资料,同时也为学术界提供可以信赖的版本。 所收书八成为宋、元、明、清各级善本,三成为孤本,诸如杭州市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一年刻明朱睦楔撰《圣典》二十四卷、北京图书馆藏明万历六年刻《金华府志》三十卷、南京图书馆明嘉靖十四年刻《定远县志》十卷、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明万历二十一年刻《衡州府志》十五卷、北京图书馆藏明刻明潘之恒撰《黄海》六十卷、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明嘉靖刻蓝印本明龚辉撰《西槎汇草》一卷、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清康熙抄本郑端撰《孙子汇微》八卷、北京图书馆藏明初刻元艾元英撰《如宜方》二卷、上海图书馆藏清抄本曹溶撰《倦圃莳植记》二卷、辽宁省图书馆藏元余卓刻宋杨万里撰《四六膏馥》七卷等,均系人间孤本。弥足珍贵,极富收藏及研究价值。

九州是一个梦想。是天空里的第一滴水,我们希望它能变成海洋。 九州是由中国人来创造的一个奇幻世界,所以它一出生就从血脉中具有了东方的神蕴,缥缈录就是其中之一,一部承载光荣和梦想的书。

书名:九州缥缈录

作者:江南(奇幻第一人)

故事简介:在九州北陆的大漠草原上有着这样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尚武,信仰盘鞑天神,崇拜英雄。那里的男儿各个都是热血汉子,那里的女子各个都是巾帼须眉,他们的王朝叫做青阳。

故事发生在青阳。讲述着北陆游牧部落内部的权力之争,以及青阳与东陆王朝的恩怨。青阳世子吕归尘幼年即被大君送往颜真部生活,后颜真部叛乱,吕归尘被接回北都城。但他的哥哥们并未将这个年幼且多病的世子放在眼里,只是相互较劲,争夺王位的继承权。然而,历经战火洗礼和人世沧桑的吕归尘,一改往日柔弱的个性,在哥哥们的权力争夺战中慢慢成熟坚强起来……

时值东陆的大胤王室衰微,几大诸侯国并起,青阳大君想借与下唐国的结盟来实现自己称霸东陆的野心。因此,吕归尘被作为人质送往下唐国。在那里,他遇见了桀骜不逊的天驱武士姬野,他被姬野骨子里那股张扬而永不服输的韧劲所吸引,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便是未来大燮朝少年昭武公和少年羽烈王的故事。

人物介绍

吕归尘(阿苏勒·帕苏尔):吕氏帕苏尔家的小儿子,青阳部的世子。他的正式名字是吕归尘,但是蛮族的小名是阿苏勒,所以在称呼全名时候,应该是“吕归尘·阿苏勒·帕苏尔”,只有亲近的人会喊他的小名阿苏勒。他是吕嵩的朔北部阏氏勒摩所生,从小身体不好。但后来做了下唐的人质,但下唐却戴他如贵宾,他学习了下唐大将军息衡的双手刀剑之术还学了他那位神秘老师的切玉劲。后与好友姬野共同对抗离军,为下唐立下汗马功劳。

吕嵩(郭勒尔·帕苏尔):青阳大君,他是历史上著名的草原英雄钦达翰王的儿子,母亲是东陆人,有一半的东陆血统。

吕守愚(比莫干·帕苏尔)、吕复(铁由·帕苏尔):吕氏帕苏尔家的长子和次子,都是由吕嵩的青阳部大阏氏阿依瀚所生。兄弟之间互相亲爱,以比莫干为首,是一拨争夺大君继承权的势力。支持他们的有九王厄鲁大汗王以及青阳的贵族将领们。

吕鹰扬(旭达罕·帕苏尔)、吕贺(贵木·帕苏尔):吕氏帕苏尔家的三子和四子,都是由吕嵩的朔北部大阏氏所生。兄弟之间互相亲爱,以旭达罕为首,是另一拨争夺大君继承权的势力。支持他们的有吕嵩·郭勒尔的三位哥哥,台戈尔大汗王、苏哈大汗王和格勒大汗王。

厉长川(沙翰·巢德拉及):被族人尊称为“大合萨”,青阳的星相宗师。

颜静龙(阿摩敕·以马台):厉长川的学生,大合萨的继承者。

拓拔山月(雷依翰·格尔洪):下唐国三军统率,出使北陆的使节。他是出仕于东陆诸侯的蛮族人,幼年时代一度居住在银羊寨附近的草原。

巴夯:青阳部铁氏的两个兄弟之一,是弟弟,北都有名的将军,他的哥哥巴赫同样是名将。他的全名是铁益·巴夯·积拉多,而他的哥哥则是铁晋·巴赫·积拉多。他的两个儿子巴鲁和巴扎是世子吕归尘的伴当。

《缥缈录》的顺序

已出版

《缥缈录》、《缥缈录Ⅱ》、《缥缈录Ⅲ天下名将》、《缥缈录Ⅳ辰月之征》。

短篇

《一生之盟》、《云龙变》、《星野变》、《燕子焚》、《铁甲》

《九州缥缈录》故事导读

江南同学的三部计划:《九州往世书》、《九州缥缈录》和《九州捭阖录》

缥缈录基本上是一部关于人族的长篇。主要描写北陆游牧部落和东陆王朝的争霸

史,夸父和河络等族较少出现在本长篇中,和羽族会有一些边境城市的争夺,但

是不牵扯羽族的内务。只有羽族被废黜的公主羽然作为主角之一登场。想看其他

种族的故事,请关注今何在长篇《九州。明月纪》、遥控长篇《九州。无星之夜

》、大角长篇《九州。风起云落》等其他作者作品。

《九州往世书》描写缥缈录前四十年,胤帝国绝世的兵法家公山虚以白衣如

相,辅佐帝国九皇子白清羽(风炎皇帝)登上皇帝位,并且两次北伐蛮族的一段

故事。

《九州缥缈录》则是白清羽穷兵黩武后的四十年,东陆内部虚弱,皇室屡有

《九州缥缈录》第一卷《猛虎少年行》纲目

《九州缥缈录》

第一卷《猛虎少年行》纲目:

一,蛮荒

北陆风云,真颜部在蛮族内争中被灭族,乱世同盟的“第一个人”吕归尘亲

眼目睹了悲剧。地宫中神秘的嚎声隐藏青阳吕氏不为人知的秘密,揭开这个秘密

的吕归尘第一次操起了刀,青阳“大辟之刀”的历史开始在他身上传承。

二,虎牙

东陆下唐,“第二个人”羽然被武士翼天瞻带到了这个繁华的所在。

猛虎啸牙枪宿命的主人姬野此时还仅仅是个有着纯黑色眼睛的倔犟孩子,但

是这个“乱世同盟”的“第三个人”却是整个九州风云的操纵者。

第一,第二,第三个人终于相遇在下唐,姬野在恶战中胜出,但仅仅是个开

始。

三,苍云古齿剑

随着姬野进入禁军,少年们的友谊慢慢开始。翼天瞻没有找到他所要找的东

西,少年们却在一场意外中起出的地下的骨骼,最后的天驱武士留下了苍云古齿

剑和天驱的梦想,传承者终于出现。姬野和吕归尘交换了指套,冥冥中这一代天

驱主人的位置也已易手。

四,威武王

东陆最大的野心家和诸侯王,不可一世的威武王终于登场。

随后到来的是杀戮和诸侯们的内争,目睹一切的姬野开始迷惘。可是无论怎

么迷惘,他毕竟看见了天下第一霸主的威武,一统天下的理想最终为他所实现,

就是起因于那一刻嬴无翳挥刀的雄姿永远留在了姬野的记忆中。

五,殇阳血。

殇阳关血战,即使在东陆名将们的围困中,威武王嬴无翳依然入击天之鹰脱

围而去。

姬野和小舟公主相遇于杀戮和血腥中。

六,一生之盟(原名:断刀)。

屠刀就要落在吕归尘头顶的时候,他的朋友终于携一匹快马,十二柄长刀冲

进了法场。这一场不及后果的冒险,与其说是姬野的勇气,不如说是他少年时候

的愚蠢。未来操纵天下的野心家也曾有过年少轻狂,不惜一切要去救自己朋友的

时候。

生与死间,软弱的蛮族少主终于拔起了地下的长刀,大辟之刀和狂战士的血

第一次惊动东陆。

姬野远走中州,吕归尘随虎豹骑远遁北陆。

七,豹魂(原名:少主)

朝阳下,吕归尘拔出他的苍云古齿剑,历史到了这个时候,他无法再逃避,

终要以青阳少主的身份去面对他自己和整个蛮族的未来。(第一卷完)

………………

《九州缥缈录》其余

《九州缥缈录。歌行者》:后世传名为“诡道者”的绝世兵法家那一步走进

了历史,他的来历和结果在史书中都是一个难解的谜团,但是他的存在确实辉耀

了这个乱世的时代。就是那一步,历史开始记下他的名字。这个名字,叫做项空

月。

………………

《九州缥缈录。星野变》:胤成王二年四月,皇极经天派一代星算名家西门

也静成为无名流亡兵团的一员。

不同的人,来自不同的方向,为了不同的目标,却终于走到了一起。在当时

那个时间点看,一切都只是偶然,可是从大燮朝的历史回头去看,一切又象是命

运。

如果这六个人中的某一人不曾来到沁阳,不曾走进这个团体,那么历史中不

会有燮羽烈王,也不会有青阳昭武公。九州的大陆也许还在战国中煎熬,世界未

来的格局将是完全另一个模样。

真的会有其他的未来么?后来者不曾看见,因为这六个人毕竟是走到了一起,

要去构造一个新的世界。一点星火在那一刻落在在历史的灯上,火焰已经被点燃。

后世的历史学家称这六个人为——“乱世同盟”。

………………

《九州缥缈录。最后的姬武神》(已作废): 总之,结束战国时代的最强

武士“神武王”姬野死了。燮国举哀三个月,宛州的富豪们庆贺诸神星命结束了

残暴的帝王。

他的谥号是羽烈,燮羽烈王姬野。大臣们本来准备用武烈,可是神秘消失的

钦天监西门博士却出现在议事堂上。

“用羽烈吧,他会喜欢的,”西门说。然后这个在整个大燮历史上最出色的

星相者永远消失了踪迹。

《九州缥缈录。燕子焚》: 吕归尘将火把掷入了大海,冲天而起的烈火中,

他策马转身而去,再也不回头一顾。

水与火之间的黑燕子最终化为灰烬。

来于虚无,归于虚无。

那是燮敬德王二年,后世传说星相圣典在那一年被悄悄传入蛮族。在蛮族一

代星相大师颜静龙的努力下,后来蛮族星相术的发达竟然远远超过东陆。隐约证

明了传言的真实。

不过后人关心的只是那本神秘的古籍,故事中的人物和他们的悲欢却已经被

埋葬在历史的烟尘下。

《九州缥缈录》现有故事章节到此结束,省略号代表空缺章节。

皇嗣争夺和大臣擅权,外围诸侯自立。而北陆也因为青阳部在两次南北合战中被

削弱,导致蛮族七部中朔北、阳河两部的强大,进而造成北陆的内乱。从而进入

乱世时代。姬野与吕归尘作为未来南北帝国的君主出现,汇合诡道兵家项空月、

天演士西门也静、歌吟者羽然、冥杀刺客龙襄、不动尊大将息辕,重现了天驱武

士的七星历史。从而开创了新的南北对抗时代。

乱世联盟成员简要名单

姬野:燮羽烈王,新天驱武士的首领,野尘军领军,称王后兼任燮国天驱军

团大都护。武器为猛虎啸牙枪,高大勇武,黑色头发,特别的黑色瞳孔。最强攻

击武术屠龙令之烈枪十四势,防御技能比较差。是冲锋陷阵的精神领袖。弓术强

劲,可以开四百斤的宿铁弓,甚至使用两柄硬弓,拥有连珠箭的技巧。他闲暇的

时候喜欢击鼓,但是不认识古谱,必须让别人翻给他听。

吕归尘:青阳昭武公,蛮族青阳部首领,野尘军主将之一,新天驱武士领袖

之一。他第一次在蛮族土地上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先天身体虚弱,为人平和冷静,

力量和防御都很惊人,镇定军心的强大领导者。最强大武术狂战士武魂激发,在

姬野荣膺“天驱军团”“第一武士”之名的同时,他也承认吕归尘的爆发状态是

他所不能抵抗的。吕归尘清秀文静,武器为一柄古齿剑,一柄月刀。随身带一杆

紫色的竹箫。

项空月:新天驱领袖之一,同时也是野尘军的军师。不使用武器,强大的秘

道术专家。他精通荧惑,太阳,太白三系的秘术,在攻击秘术上有绝对惊人的力

量,此外他的精神力出奇的强大,足以长久不停的吟唱,因此他单人就是一部战

争武器。项空月是被公认的美男子,为人冷静儒雅,笑容温和。他善于品评舞蹈,

歌唱,装饰品和武器,完全是玉山一样的胤朝贵族少年。但是私下里,项空月算

计别人的本事强得连自己人都害怕。

羽然:新天驱领袖之一,野尘军里的万人迷,羽族。她也是羽族鹤雪团中最

神秘的一种武士,被称为姬武神。攻防都不是她的拿手绝技,但是在太岁(精神

控制)一系的秘术上,她拥有可怕的修为,连项空月这样强大的秘道家也不敢轻

易抗衡她的吟唱。最强大精神攻击往生回忆之歌。她似乎拥有双重的性格。舞蹈

和歌唱是她的本领,美丽也是她的一种财富。在外貌上,她和项空月各占男女的

顶峰。淡金色的头发和深玫瑰红的眼睛表明她和羽人的王室有某种联系。

龙襄:新天驱领袖之一,不过他的领袖身份还有疑问,他是以上所有人中指

挥能力最差劲的,甚至不如羽然。好在他的创造力弥补了这个缺陷,龙襄经常创

造出古所未有的战术,比如训练猴子去偷对方的情报。他在阵上的战斗力并不弱,

但是作为一个杰出的刺客,他的刺杀术才是最惊人的。最高刺杀武术七冥虚之剑,

速度快如闪电,伪装术人鬼莫辨。野尘军在艰难的时候,经常以对方领袖忽然暴

毖在帐中而产生转折性的胜利,这些统统是龙襄的杰作。

西门也静:魅族,星相术集大成者,看起来永远象十五六岁的少女,早年淡

金色头发,后来转为纯白。皇极经天派的最后继承者,后来被封为钦天监的博士,

她从那时候开始装作男人。皇极经天仪的发明者,掌握《天野分皇卷》的最高星

相知识。她性格比较孤僻,在所有人中似乎和姬野最好。胆子比较小,行军的时

候通常都跟在一员大将的身边被保护。她称为博士后,钦天监的铜瓦殿里成天挤

满了从九州各地赶来和她分个高下的星相师,西门也静不堪其烦。

太阳风暴——最早发现的太阳黑子

有星孛入于北斗——彗星的观测

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日食记录

日月星辰——阴阳合历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历法著作——《太初历》

土圭测日影

星陨如雨——流星群的观测

演示天体视运动的仪器——浑天仪

我国最古老的记时仪器——壶漏

大地测量——子午线的测定

历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气历》

科苑奇葩——郭守敬发明和研制的天文仪器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郭守敬的《授时历》

周公观景——天文台的设置

我国最早的数学专著——《周髀算经》

精推细算——《九章算术》

运筹帷幄——零与筹算

十进制记数法

中国剩余定理——大衍求一术

祖冲之和圆周率

贾宪三角

一元高次方乘——天元术

朱世杰和他的《四元玉鉴》

双假设法——盈不足术

级数与垛积术的应用

中国——算盘的故乡

磁石的魔力——指南针的发明

《墨经》与第一运动定律

被中香炉与常平架

磁偏角和磁倾角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投影 幻灯——走马灯

神秘的倒影

奇异的镜子——透光镜

世界最早的潜望镜

世界最早的人工磁化法——指南鱼

杰出的机械——指南车

火药的发明

火柴的发明

漆和漆器

China——世界著名的瓷器

石油和天然气

会燃烧的石头——煤的开发和利用

张衡的地动仪

最早的测风仪

云向西 雨没犁——云的观测和云图集

温度观测仪和降水观测仪

天气预报

古老的物候历

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引泾往洛—一郑国渠

贯通南北的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

我国最早的水位站——涪陵石鱼

我国最早的潮汐图——窦叔蒙《涛时图》

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

青铜时代——铜矿开采

煮海为盐——盐卤开采

最早的植物志—— 《南方草木状》

草木鱼虫鸟兽——动植物分类

举杯邀明月 把酒问青天——制曲和酿酒

山中有玉者木旁枝工垂——植物探矿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特色鲜明的《王祯农书》

精耕细作五谷丰登

茶的种植与茶文化

鲁桑百丰绵绵——桑蚕技术

济世之谷——豆类植物的栽培和豆类食品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善其事 利其器——铁犁的发明

蓄力播种机——三角耧

扬场工具——扇车

水利灌溉机械——龙骨水车

两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鱼塘

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栽培技术

地下渠道——坎儿井

望齐侯之色——中医的诊断术和治疗术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神农尝百草——中草药治病

伏羲制九针——针灸疗法

华陀麻醉术——麻沸散

免疫法——种痘术

养生延年——激素的提取

铁的冶炼技术

百炼成钢——多种多样炼钢技术

黄铜和锌的冶炼

中国银——含镍白铜的冶炼和西传

水法冶金——胆铜法

三大铸造技术

粮食加工工具——水碓和水磨

最早记录里程的车辆——记里鼓车

纵横驰骋——蹄铁术与马蹬的发明

鲁班与锯刨伞的发明

巨龙横卧——万里长城

世界第八奇迹——秦兵马俑

巧夺天工——风格独具的桥梁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隋大兴城

宫殿建筑的瑰宝——故宫

最高最占老的重楼式木塔——山西应县木塔

不沉之舟之奥秘——水密隔舱

运河船闸

大风起兮车如飞——风帆和帆车

飞行者的至宝——降落伞

凌波之至宝——舵

高效率的推进工具——橹

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

航空模型之始——风筝

天文与地文航海技术

水平旋翼和螺旋桨

“骑士阶层”的大敌——火药及火药武器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战车战船

异彩纷呈的冷兵器

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造纸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的最高成就——彩色套印

泥活字印刷技术

木活字印刷术和检字盘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我国最早的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

嫘祖和原始纺织技术

手摇脚踏纺车

织机和提花机

染料和染色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我国最早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我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青铜器与金文

秦代标准字体——小篆

今文字的开端——隶书

笔势飞动 直抒性灵——草书

点画萦带 体势流美——行书

结构完美的字体——楷书

我国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作——《说文解字》

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文房四宝

石窟艺术与敦煌壁画

唐代杰出的艺术品——唐三彩

形式整齐 声调和谐——律诗

婉约豪放说宋词

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乐器

朱载堉与“十二平均律”

闻名中外的曾侯乙编钟

我国第一部介绍戏曲作家 作品的专著——《录鬼簿》

生旦净丑——中国的传统戏曲

元曲与关汉卿

中国古代保健体操——五禽戏

中国功夫——武术

中国古代足球——蹴球

古老的棋类运动——中国象棋

奥妙无穷的黑白世界——围棋

造纸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水运仪象台建于北宋末年,由吏部尚书苏颂主持建造,是一座大型天文仪器,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中国古代的伟大科技成就。

蚊香的发明可能与古人端午节的卫生习俗及烧香祭祀的习俗有关。

黑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人类文明的曙光——火

人类最早的远程武器——弓箭

人类最早的工具——石器

中医中药对世界最伟大的贡献是其防病治病的实践技术。

中国是数学古国,《九章算术》、《数术九章》是古代数学名著。

中国还是天文学古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太阳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国家。

在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中医中药、10进位值制、赤道坐标系、雕版印刷术新四大发明之外,瓷器、丝绸、金属冶铸、深耕细作等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国古代发明还可以列举出许多。

24节气堪称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两个黄金时代。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仅唐以前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有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龙首渠、京航大运河等。隋朝兴建的京杭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航行运河。这些工程无论在建筑规模、技术水平 还是在农业灌溉、航行、运输的获益等方面都是中世纪欧洲无法比拟的。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了点、线、 方、圆等几何概念。《周髀算经》已有勾股定理的运算方法。成书于汉代的 《九章算术》共收有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46个,内容十分丰富,在算术、代数 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特别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远远胜过古希腊的数学 体系。祖冲之用“割圆术”求出的圆周率十分精确,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 的地位。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发展的突出贡献—“四大发明,它 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指南针发明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人们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形, 放在光滑的平面上,使之指出南北方向,这种指南仪被称为“司南”。北宋时 已用人工磁化方法制造指南仪。曾公亮1044年编辑的《武经总略》一书记载 了“指南鱼”的制造方法。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进一步说明了 用铁针磁化制作指南针的方法。指南针发明不久,被用于航海,它指引着中 国远洋船队航行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上,并在十二世纪传入阿拉伯,以 后传入欧洲。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劳动人民从漂絮和沤麻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始于西 汉。新疆罗布卓尔汉烽燧遗址出土的西汉古纸,都是植物纤维纸,质地还比 较粗糙,东汉主管御用手工作坊的蔡伦,他凭借充足的人力物力,在总结工 匠经验的基础上,以破布、树皮、旧麻为原料,改进造纸工艺,制造出一批 质量比较高的实用纸。造纸技术首先传到朝鲜和越南,七世纪传到日本,八 世纪传到阿拉伯,十三世纪传到欧洲。

印刷术的发明,大体经历了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两大阶段。大约在隋代, 人们在印章石刻的拓印方法启示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北宋时期(约在 公元1041-1049年),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它用胶泥制成 活字,然后排版印刷,既经济又方便,大大提高了效率,是印刷史上的一次 大的革命。元代王祯又研制成功了木活字,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架。

火药的发明始于炼丹术。炼丹士在炼丹过程中,偶然发现点燃硝、硫、木 炭为主要原料的混合物,会引起燃烧和爆炸。火药发明后,被用于军事,结 果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也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把骑士 阶层炸得粉碎”。在北宋的抗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霹雳炮”、震天响等杀 伤力很大的火药武器。宋代后期,又发明了火药砂枪、火药炮。火药大约于 1225至1248年,由商人传入印度和阿拉伯,以后传人西方。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我们对 我国祖先科学创造、发明的揭示与探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启迪广大青少 年勤奋好学、开拓进取之心。

历史发展到今天,已进入声光电的影像时代,知识信息的传播,形象、直 观。本书选用“图话”的形式,以“图”展现历史风貌和各种形象,以“话” 叙说史实,图文互补,有景有情地向读者展示了祖国几千年文明发展的累累 硕果。

本书虽名为《中国古代发明图话》,但是其中的一些条目并不是严格意义

的发明,如一些天文现象,是我们祖先最先观测到的,是属于发现方面的内 容,但由于对社会生产实践和人民日常生活起过重要作用,意义重大,又有 开创性,我们也放在本书中一并讲述。

再如,有些学术著作,对某一领域里的发明创造作了真实、完整的记录和 描述。历史上的科研成果,主要是靠著作才得以总结、流传下来,如《周髀 算经》、《王祯农书》等。我们也收到本书中。对同一学科,内容相近的学术 著作,我们只选择撰写年代比较早的,加以介绍、讲述。

本书没有采用编年史的框架,基本上按天文、历法、物理、化学化工、地 学、生物学、农学、医药学、轻工、冶金机械、建筑、航行航空、军事、文 化艺术的顺序编排,但又未作严格的分类有些条目在内容上有交差,如:四 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火药的发明中作了介绍,在火药武器中又有涉及;再如种桑养蚕,在桑基鱼塘中讲述,在纺织的有关条目中又进一步阐述。我们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照顾叙述上的方便,而且也是为了使读者更加全面、

准确地掌握有关知识。并且在条目内容有交差的同时又有侧重。

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厚、绚丽,有许多文献典籍流传下来。以往的同类出版 物只介绍科技领域里的发明发现,其实,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我们祖先同样有 独特的发明创造,如:汉字、诗词歌赋、音律和古代乐器等等。它们都是人 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发展同样起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

为此,我们增加了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有关条目,这是本书的独到之处。

在的选用方面,除了展示器物以外,我们还注意表现古代科学家在著 述、发明时的情态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向读者展示百折不挠的科学巨匠 在发明创造过程中,一个个奇特有趣的感人故事,以增强历史感和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进一步体会到发明者的艰辛。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