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钉变黑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银耳钉变黑是怎么回事?怎么办?,第1张

有关银器鉴毒的情节描述,相信大家都知道,无论在小说、戏剧,还是民间传说中都经常可见,而且在我国的正史纪实、医药类古籍中也都有明确记载。在古装剧中,银器变黑就是中毒的表现,那么我们佩戴的银耳钉变黑是因为身体内有毒素

银耳钉变黑原因

首先,银遇到空气会被氧化变黑,水里也有氧气,无论银质是否沾水,都可能会氧化变黑。

其次,银饰变黑是由于银与空气中的硫发生化学响应成黑色硫化银的缘故。佩戴银耳钉时人体汗液中含硫、氨等,空气中也会含硫化氢、一氧化氮等物质,这些都会导致银饰表面被氧化,进而变色,失去光泽。银耳钉变黑还与人体汗液的酸碱程度有关,汗液呈酸性,银耳钉变黑的速度会快些。

银耳钉变黑之后虽说外表看起来并没有太大改变,但每次佩戴的时候心情总会不舒服,所以需要赶快把银耳钉清洁干净。

  可以采用揭裱的方法。

  在揭裱古书画时,首先要重视运用先进的保护技术。 

  1、在揭裱古书画时,工作室一定要安装现代化的温控装置,进行自动恒温、恒湿和

  空气调节器等。如用温度计、湿度计测量仪,能准确地掌握气候变化,用空调器、加湿器

  调节工作室的小环境,以增强裱画工作的科学性。一般温度控制在14℃至20℃,湿度

  50%至60%,这是最佳的工作环境。 

  2、揭裱古书画操作过程中用水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采用PH试纸测试,使P

  H值达到中性为准。一般古书画用经过处理的自来水即可,对高档珍贵的古书画一定要用

  蒸馏水、纯净水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3、揭裱修复古书画的重要功能就是保护古书画作品,如果古书画作品具有很高的价

  值,而保护古书画作品所选用的材料宣纸、绫绢、浆糊、天地杆都是劣质的,揭裱修

  复技术再高,也不可挽回其损失,那么不论将来的保护条件多么好也谈不上收藏和传世。 

  4、揭裱修复人员使用生长霉菌的抹布,用发霉的浆糊,或收到生霉生虫的古书画后,

  没有及时消毒、去霉、杀虫,如果不及时隔离存放,又不进行技术处理,其它的裱件就会

  全部被感染,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虽然用户在取画时不一定能发现霉菌的存在,但是实际

  上霉菌已给古书画潜伏下了致命的“癌细胞”,导致裱件完成几个月后就会造成严重发霉、

  虫蛀,使有价值的古书画作品缩短寿命,影响观赏

  甚至断送古书画作品寿命。 

  总之,装裱修复人员要在思想上重视对古书画保护的意识,同时,更要重视在揭裱修

  复过程中正确应用科学保护技术。

  古画揭裱当慎重

  收藏书画的朋友,时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古旧书画的揭裱。

  大多数的书画收藏者购得古旧书画后,便很随意地就近找人揭裱

  了事。这是断然不可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一件古旧书画作品的

  成全与毁坏以及寿命的永暂。

  古旧书画能不重新揭裱的尽可能不要揭裱,因为每揭裱一次,

  要经过热水闷烫、清水淋洗、化学药品洗霉去污和修补、全色等

  多道工序,耗费很多时间,这些无疑会使古旧书画大受损伤。所

  以古人曾说古旧书画非到了“蝴蝶翩翩舞”的破烂程度,一般不

  要重新揭裱。

  揭裱古旧书画,尤其是具有珍贵文物价值的古旧书画,一定

  要找那些经验丰富、技艺高超又认真敬业的装裱师。北京、上海、

  苏州等地都有专业的书画装裱店和技艺上乘的装裱师。如北京琉璃

  厂的荣宝斋是国有企业,负有保全救护文物的责任。他们接到古旧

  书画,须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如何揭裱后才分配专 人操作。切不可

  为了图省事省钱就近找技艺平庸的人揭裱。清代书画鉴别名家陆时

  化在其所著《书画说钤》一书中说:“书画不遇名手装池,虽破烂

  不堪,宁包好藏之匣中。不可压以它物,不可性急而付拙工,性急

  而付拙工,是灭其迹也。拙工谓之杀画刽子。”此实为经验之谈。

  另外,珍贵的古旧书画揭裱前最好拍照或录像,以备揭裱过程

  中毁坏而诉诸法律的凭证。

1端午节吃粽子有哪些讲究

端午也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2吃粽子有什么讲究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在端午节,哪家不买上几个粽子,全家团圆吃上一顿?不过,这吃粽子也是一门学问,吃多了吃坏了对身体反而不利,还影响了大家过节的情绪。 替代材料减热量 粽子的营养主要是以热量为主,其次为蛋白、脂肪与碳水化合膳食纤维;若以20岁成年男女一天所需的营养来说,粽子的热量大多偏高,纤维普遍不足,量少为宜。

包粽子时,最好选用符合“三少一多”(少油、少盐、少糖、多纤维)素材,调味少一点,或尽量以后腿肉或蒟蒻取代五花肉、以板栗取代蛋黄,加入胡萝卜配色,增加粽子的纤维质。或者可以将糯米混加“五谷米”,增加粽子的纤维。

另外,制作豆沙粽时,建议以植物油取代猪油,可降低粽子的热量。 一般来说,肉粽所含的热量较多,每个约含450至600大卡热量;碱粽因体积较小,相对热量较小,热量在未蘸糖前约为100至120大卡;特别要注意的是,豆沙粽除了砂糖或蔗糖含量较高外,多以猪油炒过,每个热量约含500至600大卡,热量在粽子王国中数一数二,在食用中要特别注意。

多吃果蔬助消化 众所周知,粽子是糯米制品不易消化,很多人在食用以后都有胃饱的感觉。所以建议节日前后,千万不要餐餐吃粽子,或只吃粽子忘了其他种类食物如青菜和水果的摄取,这样容易造成便秘。

如果感觉肠胃不适,来一碗清淡汤,如冬瓜、竹笋、丝瓜汤等,最后再来一些水果,以增加纤维质的摄取,使得营养达到均衡。 吃粽子时,很多人喜欢就着番茄酱、甜辣酱等酱来改善口感。

但是这些调味料都含钠比较高,对高血压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十分不利。 如果家中有小朋友,不妨将多油肉粽改为清淡鱼粽或鸡肉粽,增添五谷糙米增加纤维量,在做法上可先将五谷糙米煮熟,然后将鱼肉与鸡肉包入粽内,不需太长的蒸煮时间,又可保有内馅的鲜美,高蛋白的健康粽相当适合发育中的小朋友食用。

对于口味稍重的人,可以自行制作风味独特的咖喱粽,也就是将内馅的米不以传统方式炒煮,而是改以咖喱调煮,其他内馅也比照咖喱饭的做法,换成咖喱为主要调味材料。 推荐一种中药高纤素食粽,内馅全以素食材料,加上以黄芪、陈皮等补身的中药材浸泡内馅的高纤米料,然后再以浸泡的含有中药材的水来蒸煮米料,不但爽口低热量,融入米馅内的中药,还可以有强身之用。

慢性病患者莫犯馋 慢性病患者不必完全不吃粽子,只要控制好分量就可以了,一般来说,一次最好不要吃超过两个粽子的量。 糖尿病患者平常早已被告知要少 致糖食物,所以湖南甜粽并不适合食用,而碱粽虽然热量较小,但是糖尿病人应注意不要蘸糖吃,必要时可以用代糖取代。

除糖分外,也要小心主食分量,若是以一餐一碗饭的人而言,一个台湾粽的主食分量就相当于一碗饭,加上配料的肉类,其实就已经相当于一餐所需的分量;若是食用裹蒸粽,更要拿捏好分量。 至于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潮州粽或南部粽等调味较少的蒸粽,因为北部粽与裹蒸粽的馅料经过腌制调味,对于需要限制钠量的高血压患者就较不适合; 高血脂患者,对于上述所提油脂含量较高的潮州粽,不管甜咸,一定要特别注意,而南部粽的花生与花生粉也是属于高油脂类,最好也不要食用。

痛风患者如果发现裹蒸粽内包有鱿鱼、干贝、鲍鱼等高价食材或台湾粽包有香菇时,千万要特别小心,以免痛风上身。 世界各国的粽子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然而,在国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习俗。

日本人在过节时所吃的粽子不是用糯米做的,而用粉碎的米粉做,粽子的形状与中国不同,普遍将粽子包成锤子形状。 缅甸人也喜爱吃粽子,但和端午节没有什么联系。

他们是用糯米为原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样做成的粽子酥软、甜滋滋的,吃时香味扑鼻,令人回味无穷。 越南人在端午节吃方形咸粽。

这种粽子是用虾、瘦肉、鸭蛋黄、红豆做馅,颇具闽粤风味。 还有一种甜粽,是用糯米粉捏成粉团,将椰丝、红豆或绿豆馅塞入粉团做成的菱形粽,蒸熟之后沾上蜜汁或砂糖吃。

新加坡人都很爱花,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都会送上几束花,且还会端来花汁浸染的粽子请客人来品尝。这种花汁粽子是用绿叶包成多角形状,只有鸡蛋那么大小,展开绿叶后,面的粽子是由花汁染成淡绿色的米粉精而成的,色泽诱人,吃起来味道清香可口。

马来西亚,人们所做的粽子与广东一带的粽子有点相似,除了较常见的鲜肉粽子和火腿粽子等品种外,还有豆沙和椰蓉等几种粽子,香甜可口,美味醇香。 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要求特别讲究:有猪肉馅、牛肉馅、鸡肉馅,有腊肉馅、火腿馅,还有广味香肠馅、虾肉馅、鱼肉馅。

印尼粽子是用粳米做的,较之糯米容易消化,加上竹叶诱人的香气,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菲律宾粽子是长条形,风味与中国浙江一带的粽子相同。

粽子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物。 泰国人在每年4月泼水节或7—9月雨季时吃粽子。

泰国粽子以甜味为主,包粽子前,先将糯米泡在椰汁,使之具有椰味清香。 粽子馅用椰子、黑豆、芋头、地瓜等做成,外形小巧精致,泰国粽子有蒸、烤两种吃法。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用一种经过特。

3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食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者,初也,五为阳数,故又称“端阳节”。

端午节除了人们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还有丰富的食俗。 吃黄鳝 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

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

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吃面扇子 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

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

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

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 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

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

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

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吃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

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

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吃薄饼 在温州地区,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4端午节知识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

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

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

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 种信仰,即:五月为“ 恶 月” ,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 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 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

5端午节的小知识

关于端午节的小知识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别称。 端阳节:五月正是仲夏,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 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入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有“解粽节”之称。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6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什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 ,玲珑夺目。

收藏具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保护艺术品不被损坏,让经典流传下去。二是藏家通过藏品跟别人相互学习和交流,塑造完善的自我,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在这两个基本作用的基础上,收藏又衍生出第三个目的,让个人财富得到保值增值。

在现当代,随着普通大众的文化修养和审美修养不断提升,人们更看重收藏的增值作用,更愿意把收藏看作是一种长线投资,优质藏品本身就是绩优股,假以时日,能让藏家收获可观的经济财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书画消费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许多家庭在布置家装时,喜欢在自家房子墙面上悬挂国画或书法作品,不但能起到美化环境的目的,还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从书画、陶瓷、玉器、古籍、珠宝、邮票、钱币、家具,再到其它林林总总的杂项,藏品种类五花八门,并不是每个人能玩得转收藏,收藏既要专业的学问,又要独到的眼光,更要果敢的魄力,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就拿占据收藏市场半壁江山的书画来说,要玩转书画收藏,里边的门道和学问很多很多,选购藏品首先就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选购好藏品后,如何保存,同样要花去很多心思。

如果把藏品买来随意一放,不懂得保护和珍惜,藏品慢慢会损坏,最终变成废纸一张,失去收藏的意义。

保存书画作品的关键,就是要深入了解创作它们的材料特性,根据材料特性有的放矢,方可保护好心爱之物。

书法和国画的创作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纤维材料,另一类是丝织材料。

纤维材料就是文房四宝之一的宣纸,因为最早出产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从唐代中期开始,这里就能生产出适合文人雅士写字、画画的纸张,所以,称其为宣纸。

按照生产工艺的不同,宣纸又可以分为生宣纸和熟宣纸。

生宣纸以优质青檀皮作为原材料,经过蒸煮、浸泡、晒干、洗涤、渍灰、打料、漂白等100多道工序制成,是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的纸张。当然,构树皮和桑树皮也可以制作宣纸,不过,比起青檀皮,质量要差一些。

用青檀皮制作的生宣纸,有两个优良特征,即柔韧性和吸水性都非常突出,不怕折叠和揉搓,即使被揉搓得皱巴巴的,看起来凹凸不平,经过喷洒水雾和熨烫之后,表面立刻会恢复光滑、平整、洁白的原貌,在上面写字画画,丝毫没有影响。

生宣纸纸张内部纤维多,空隙大,因此,具有良好的吸收性,当水墨洒在上面,很快会向四周扩散出去,在纸面上形成一圈由浓到淡的墨韵。

正是依靠生宣纸的吃水性,在国画创作上,画家通过掌控用笔的节奏,用墨的数量,在生宣纸上展现丰富的笔情墨趣,尽情挥洒自己的才情。

熟宣纸的制造工艺比生宣纸多了一道,是把生宣纸制作好后,给其加入一定比例的白矾后制作而成。由于微小的白矾颗粒填充了纸张内部的孔隙,促使纸张在吸水性上降低不少,在柔韧性上大大加强,因此,不必担心画画时纸张上的水墨和颜料向周围扩散,能长时间保持鲜艳颜色留在画面,也不担心用笔用墨过多而损坏纸张,熟宣纸具有这种特性,注定它适合用来画工笔画。

国画的丝织材料包括绢、帛、丝绸、绫罗等,在唐代中期宣纸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丝织材料一直是文人雅士写字画画的主要材料。由于丝织材料价格昂贵,保存寿命短,只有达官贵人出身的书画家,才能用得起。比起宣纸,丝织材料的吸水性很差,只适合画工笔画,因此,当宣纸被发明出来后,很快替代了丝织材料,成为书画创作的主流材料。

宣纸制作工艺复杂,化学性能稳定,从理论上讲,用宣纸创作的国画作品,在没有人为损坏的情况下,可以自然保存900年左右,也就是说,自然状态下宣纸的极限寿命超不过1000年。

从历史考古来看,不论是“十大传世名画”还是“天下十大行书”,这些作品大多数创作年代在北宋以后,恰恰验证了宣纸的寿命极限。唐末距离现在已经超过1000年,因此,唐代以前流传下来的作品就很少,纸张寿命不允许。

现在能看到的传世名画和书法,都是经历了一代一代收藏者的精心保管和妥善收藏,才得以传世。任何东西,不懂得保养,寿命要大打折扣,书画作品尤甚。要想延长国画作品的寿命,必须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合理的保存,保存方法主要有五种。

第一,要避免国画作品受到热能和潮气的侵袭。

国画作品毕竟附着在纸张上,保护国画作品的核心,就是要杜绝纸张受到损坏。任何纸张处在温度18度,湿度60%的环境时,是最利于保存的。

普通收藏者喜欢把国画作品装裱后悬挂在墙面上,以装饰环境为主,收藏为辅。装裱过的作品俗称镜心,是用浆糊在国画背面黏贴一张宣纸,能使画面更平整,更能凸显画面上墨韵的层次感,看起来更美观。

悬挂在室内的国画,在热源上的影响,主要来自太阳光的照射,火炉、暖气片、制热空调的烘烤。如果国画作品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或者距离热源太近,都会导致画面的纸张变得干燥,发生变形,丧失柔韧性,最终让纸张变得脆弱不堪,稍微用力就有可能扯破画面,还会让画面的颜色发生褪色现象。

所以,悬挂在室内作为装饰的国画作品,一定要远离太阳光,远离一切热源,方可避免热能的损坏。

有些房子常年见不到阳光,潮气较大,也不利于国画的保存,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想办法控制室内的潮气和湿度,可以给国画作品附近放一些干燥剂或木炭,能有效吸附掉空气中的水分,起到保护效果。

对于一些价值不菲的书画作品,有条件的收藏者,可以把作品放进真空玻璃罩来保存,真空玻璃罩对热能和潮气都有很好的隔绝作用。

第二,要定期给国画作品的表面除尘。

悬挂的国画作品如果是以卷轴形式来装裱,经过一段时间,灰尘会吸附在画面表面,不但会破坏画面色彩的鲜艳度,还是破坏纸张的洁白度,让画面看起来脏兮兮的,这时,必须给除尘去污,还它本来面目。

给画面除尘,要防止画面损伤、破裂,必须使用质地软的工具,如鸡毛掸子或软毛刷。使用工具时,要用力适中,自始至终朝一个方向刷动灰尘,切记不要来回刷动,这样只会让画面更污浊,甚至会刮伤纸张的纤维。

第三,要对装裱过的国画作品定期揭裱。

画面的平整度,主要依赖于画面背后裱画纸张的平整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裱画的纸张有可能出现收缩、变形、破损的情况,因为它跟作品是贴合在一起的,它的变化势必会引起作品面貌的变化,失去保护作用,这时,必须把画作拿到装裱店去揭裱,重新换上一副镜心。

这个方法就像对一个旧物件翻新一样,在不破坏原貌的情况下,让它焕然一新。

第四,要防止虫子咬坏国画作品。

有些藏家收藏的画作比较多,在没有地方可供悬挂的情况下,会把一些作品储存在箱柜里,如果箱柜里边的环境温暖湿润,容易滋生虫子,这时就要避免虫子咬坏画作。可以给国画作品周围放置一些樟脑丸和干燥剂,樟脑的特殊气味有助于抑制虫子的滋生,即使有虫子生成,这种气味也会让虫子退避三舍,闻到气味后远远走开。干燥剂有助于吸收箱柜里的潮气,减小生虫的概率。

如果国画作品已经遭到虫蛀,损伤面积较小的话,要及时拿去修补,手艺好的修补师完全可以把损伤修补得不留痕迹,不影响画面的完整度。

第五,不要长期悬挂一幅作品。

有些作品画得非常精妙,让藏家爱不释手,会吸引藏家把它长期悬挂在眼睛能看到的地方,一有空就慢慢欣赏、品味。

实际上,这样做并不见得是好事。因为空气的组成成分很复杂,一些有害气体会跟宣纸和颜料产生缓慢的化学反应,如果作品长时间接触空气,会加速纸张的老化,最终影响保存年限,降低画作的寿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多讲究“绿色、健康、安全”,而祛斑更是如此。脸蛋是女性是否漂亮以及有魅力的关键,脸上有色斑自然会让女性感到自卑不自信。

白术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白术还有延缓衰老的功效,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扩张血管。古籍《药性论》中有记载说,“主面光悦,驻颜祛斑。”可见白术对于美容护肤也是有一定功效的,白术泡醋能祛雀斑和黑斑。白术祛斑具体方法是怎样的呢

  浸醋白术祛斑方法

  材料:白术及醋

  做法:将白术数片放进醋中浸2-3日

  使用方法:每日洗脸之后将浸泡过醋水的白术轻轻擦拭脸上黑色素或雀斑积聚的部分,然后再用清水洗净即可,长期坚持有减少及消除色斑的效果。

  白术美容方法:

  1、白术美白面膜

  材料:白芍粉、白术粉、白茯苓各小许;食醋

  做法:将白芍粉,白术粉,白茯苓粉各小许,混合食醋少许并清水适量大概浸泡20至30分钟,然后涂抹在脸上,等到水分全部吸收之后再用清水洗去。

  功效:这款面膜具有很好的美白祛斑功效,还可以直接用白开水送服中药粉。内调外用,效果更好。

  2、白术嫩肤粉

  使用方法:直接在每晚几面之后用白术粉搽于手、面部,次日清晨洗去。

  功效:这个做法具有滋润肌肤的功效,而且还不刺激肌肤。

  3、白术甘草茶

  材料:白术15克,甘草3克,水600毫升,绿茶3克

  做法:将白术、甘草加水,煮沸10分钟,然后加入绿茶;分3次饮用,再泡再服,日服1剂。

  功效:这款茶具有健脾补肾,益气生血的功效,有利于改善气血肤色。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纳西族、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族、普米、鄂温克、裕固、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诗选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端午节正式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这对我们中国人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纪念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策划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纪念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相关习俗有下列几:

(一)吃粽子

是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餵鱼、虾。

(二)喝雄黄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

(三)挂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 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於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 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日鸡未鸣 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 户上,可禳毒气。」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 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颠狂,榴花悬门 避黄巢, 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逼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著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著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唯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

(四)悬钟馗像

因为民间传说为抓鬼大帝,所以钟馗像有辟鬼的能力,据说唐明皇曾梦到一个大鬼和一个小鬼,小鬼在偷吃东西,大鬼便把它捉到吃了。唐明皇问大鬼说:「你是什麼人?」大鬼说:「我叫钟馗,是终南山的进士,因为面帽丑陋,应考时没被录取,我就自杀了。现在我誓为陛下除去天下妖魔。」明皇醒后,就叫画家吴道子照他梦中所见,绘出钟馗像来除邪。原来钟馗像是在岁末时才挂的,明朝画家文徵明还画过「寒林钟馗」,端午挂钟馗像可能是到明末或清初才有的习俗,台湾较少有此一习俗。

http://wwwtianmiaocom/url/web/zuiku076/duanwu/indexhtm

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

上一篇:求嗣的中医古籍下一篇:古琴的由来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